九年级政治选择题(带关键词)分类归纳
中考政治关键词归类复习(二)
![中考政治关键词归类复习(二)](https://img.taocdn.com/s3/m/0795f0ebe009581b6bd9ebd1.png)
中考政治关键词归类复习(二)江西省遂川县教研室罗六生七、“最”、“第一”、“首先”类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3、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4、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6、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即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7、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8、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9、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
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
14、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15、当代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17.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1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19、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0、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23、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24、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从小事做起25、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初三政治知识点关键词总结
![初三政治知识点关键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886c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2.png)
初三政治知识点关键词总结一、政治概念1.政治的定义2.政治的形式3.政治的本质4.政治的功能5.政治的基本特征二、国家和国家主权1.国家的定义2.国家的基本特征3.国家主权的内容4.国家主权的特征5.国家主权的限制三、国家政权1.政权的定义2.政权的来源3.政权的性质4.政权的作用5.政权的表现形式四、宪法和法律1.宪法的定义2.宪法的性质3.宪法的作用4.宪法的制定5.法律的定义6.法律的性质7.法律的作用8.法律的制定五、国家的组织和运行1.国家机构2.国家政权机关3.国家机构的职能4.国家机构的关系5.国家政权的运行模式六、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2.国际政治关系的表现形式3.国际政治合作4.国际政治冲突5.国际政治秩序七、国家安全和国防1.国家安全的内容2.国家安全的特征3.国家安全的保障4.国防的基本任务5.国防力量的建设八、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2.公民的政治义务3.政治参与的形式4.政治参与的途径5.政治参与的条件九、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的概念2.民主政治的特征3.民主政治的原则4.民主政治的实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以上是初中政治知识点的关键词总结,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键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政治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知识,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关键词整合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关键词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1fa1bb3931126edb6f1a10b1.png)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写三个)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 、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本质”、“实质”、“性质”类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 六、“最”类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 、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 “标志” 类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人走向成熟 “集中”、“集中体现”类: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集中到一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到底”类 1、我对自己负责任,说也就是:2、各国之间激烈的归根到底是:3、人口问题、环境问说到底是:十、“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十一、“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十二、“核心”、“中心”类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十三、“关键”类1、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是: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十四、“目的”、“目标” :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十五、“原则”、“原因”类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四项基本原则: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十六、“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3、依法治国的前提: 十七、“动力”“力量”类 1、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2、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敌人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十八、“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十九、 带有“三”的知识点: 1、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 2、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 3、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 4、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 5、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6、“三步走”战略:8、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9、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 10、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 11、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 12、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 二十:战略类 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九年级政治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九年级政治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c5e34e14791711cd79172a.png)
九年级政治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中考题目中材料题占35分,具有决定政治成绩成败的重要性。
同时,也请同学门相信自己:考试的所有问题我们都学过,只是我们要学会联想,学会寻找与问题的结合点。
而且如果第一问你不会,可以先放一下,继续往下做,很可能你会从第二问、第三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回过头来做第一问。
最后按照正确的答题方法解答。
一、关于“选择”类题:1、读题干时抓住关键词(如:因为-因此、正确-错误、公民-人民、国家应-公民应--主导-主体、目的―目标、标志是―标志着、最基本-最主要、根本、本质)2、选择题肢时可用排除的方法:第一轮排除错误的题肢;第二轮排除无关的题肢;第三轮排除关系颠倒的题肢;最后将剩余的题肢带入题干,是否符合题目范围,看看谁更为准确。
3、注意:(1)选项中说的绝对的一般不选。
(如:仅仅、唯一、只是、全部、一切等)二、关于“材料说明什么了”类题:1、要学会看材料,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时可抓中心句、关键词)2、上升到所学观点;(回归教材,寻找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3、看清设问,(是分别说明还是共同说明,弄清所提问题的指向性,再落实答案)4、准确作答,语言精练(尽可能用书本上的政治术语)三、关于“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或提出建议等”类题:1、先将原理写出来;2、根据问题指向进行分析材料或提出建议。
四、关于“点评”(行为点评、观点点评、漫画点评、评价、辨析、评析)类题1、判断正误(行为一般从法律、道德角度进行评价)(观点一般明确作出是对的或是错的)(漫画一般指出反映的现象、问题或道理)2、说明对或错的原因:寻找依据----------即为什么(联系所学知识,尽可能用课本上的政治术语作答)3、分析后果(正确的会带来什么意义,不正确的会引起哪些危害)4、正确的该怎么做?五、关于“漫画”类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漫画寓意)1、抓标题,作为解题的突破口;2、看画面,弄清画面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3、品位语言、文字,思考夸张之用意;4、回归教材,找出书本上与漫画密切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原理;5、根据问题指向作答(在书写时要将书本知识和材料结合起来)六、关于“意义”类题:1、一般用“有利于……”2、可以从具体到抽象(具体的意义可结合材料的内容展开,间接的意义可结合书本相联知识展开)3、注意问题的指向性;4、注意多角度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88e1b3cc22bcd126ff0c9b.png)
选择题必背知识点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历史事件是:()2.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3.基本经济制度:()4.主要矛盾:()6.党的奋斗目标是:()7.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8.民族精神的核心:()时代精神的核心:()9.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10.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1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12.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1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14.民主形式有:()和()15.民主选举要遵循:()1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8.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1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的有机统一 20.中华文化的特点:()21.政府的宗旨是:() 22.政府的工作:()23.依法行政的核心:()2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25.我国的人口国情:()2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7.基本国策:( )28.发展战略:(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0.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3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3.中国梦的内涵:( )34.中国力量就是:()35.中国精神: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6.中华文化的根:( ) 中华文化的魂:( )中华文化的精髓:( )37.改革创新精神的含义: ( )38.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 )39.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为核心的全面创新40.()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4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44.()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46、()富裕 47.以()为中心4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是()选择题必背知识点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初中政治:道法选择题-关键词
![初中政治:道法选择题-关键词](https://img.taocdn.com/s3/m/e0962abeeefdc8d377ee323b.png)
中考道法选择题用好排除法,首先找准关键词一、选择题(根本性)关键词1.所有2.全体3.各种4.仅仅5.任何6只7.只有才能8.有害无利(有利无害)9.指日可待 10.绝对11.整体12.总体13.最 14.(基本、初步)解决 15.一定 16.远离 17.拒绝18.消除19.根除20.确保21.避免22.根本 23.唯一24.关键25.关键之举26.同等、同步、同时富裕27.中心28.基础工程29.中心环节 30.治本之策 31.国策、战略、方略等等二、选择题(根本性正确)知识点时期。
)2. 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3. 情绪是把双刃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4. 应对挫折的关键是应对挫折的态度,是要战胜自己。
5.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
6. 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关键作用。
7. 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8. 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9.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1. 犯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罚当罚性是刑事违法的必然结果。
12.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3. 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14.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
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任何人都必须依赖于集体。
15. 只要每天都保持一种好心情,就会变得性格开朗。
16.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是社会的基石。
1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处世之道,做人之本。
18.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诺言并不违背诚实的原则。
19. 诚实是信任的道德基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20.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21.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最高的人身权益。
22. 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部编新教材九上《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部编新教材九上《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ed71a0dd88d0d233d46a3f.png)
部编新教材九上《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一、经济建设(发展):①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发展是第一要务。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当前一切的中心工作、首要工作(摆在首位)。
⑤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X国之X①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⑤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不能写成“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不能写成“同时、同步、同等”)四、科技、教育、创新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五、民主与法治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不是监督权,另外注意监督权是权利不是义务)②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不能说“扩大XX权利范围”)③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间接管理国家、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九年级政治关键词
![九年级政治关键词](https://img.taocdn.com/s3/m/5f785e888762caaedd33d4fa.png)
政治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亡发达和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3.改革开放史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5.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6.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7.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12.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3.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14.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15.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是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16.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居于主体地位17.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18.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四个尊重”: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总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才能竞相迸发21.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22.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4.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2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6.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27.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政治中考初三关键字归纳.doc
![政治中考初三关键字归纳.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40b4c10975f46526d3e106.png)
1、遵守社会公德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P102、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P103、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P124、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还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P8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P316、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P447、诚信学习、诚信考试不仅是对学校、老师、家长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诚信,是对自己负责。
P688、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P779、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P7610、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是人们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P5511、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P641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P8113、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P811、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P632、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P643、诚实守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和支持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
P654、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诚实守信品质的基本要求。
P69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P766、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P76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P77责任和义务1、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P712、企业的每位职工都有保守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P72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P5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P7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训练核心素养一政治认同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训练核心素养一政治认同](https://img.taocdn.com/s3/m/f78e8c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f.png)
核心素养专练核心素养一政治认同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文明交流互鉴、机遇与挑战、携手促发展。
一、选择题1.以下是某校板报社团制作的黑板报(节选)。
2023年12月,由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发往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开运,这是临汾开出的首列中国—俄罗斯班列,也是山西省2023年开出的第95列中欧班列。
2024年1月,随着500余件跨境电商包裹在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办结海关通关手续,跨境电商直邮出口业务首次在山西省实现本地通关。
上述内容说明了(C)A.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一致行动C.经济全球化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D.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2.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金砖扩员(A)①能够壮大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力量②有利于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③将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④表明当今世界只有合作没有竞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3年11月21日,针对巴以问题,习近平主席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A) A.对话协商,助推世界和平与发展 B.交流互鉴,共建世界文化大花园C.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D.共建共商,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4.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战争、冲突、动乱是人类社会的浩劫,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是人类难以抹去的伤痛。
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
这启示我们,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A)A.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B.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C.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D.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5.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团结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守望相助,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同舟共济,共同实现合作共赢;包容并蓄,共同扩大开放融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关键词”归类复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关键词”归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a94a08e45c3b3566ec8b0c.png)
基础知识“关键词”归类复习类归一:“根本”类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2、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生命健康权。
规类二:“基本”类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2、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
3、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6、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人口方面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规类三:“基础”类1、自信的基础:发现自己的长处。
2、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
3、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民主平等。
4、宽容合作的基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5、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
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7、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8、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9、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规类四:“最”类1、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2、遗嘱继承最大优点:被继承人能充分按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处分财产。
3、犯罪最本质特征:严重危害性。
4、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权利。
初三政治1~5课关键词及题型
![初三政治1~5课关键词及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c2e5386558fafab068dc0203.png)
九年级思品1~5课关键词答题时必须首先写出关键词!第一、二课:责任1、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我们要对他人负责;2、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3、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4、承担关爱国家的责任:维护国家尊严是公民责任;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5、做负责任的公民(个人责任):慎重许诺,勇担过错,自觉承担,学会反思。
6、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多种角色)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的责任;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出现“学习”“学生”词)③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④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扶弱济困、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第三课:国情1、发展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存在差距: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常考,优先答其他点)3、国际地位及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民族关系3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国家做与民族相关事情)5、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公民个人做与民族相关事情)第四课:国策和战略重要词语:对外开放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计划生育国策;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1、对外开放国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全面全方位的开放;既要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2、可持续发展战略;3、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常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起出现!)4、科教兴国战略:科技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教育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计划生育国策;第五课: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国家或某人物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战胜各种困难)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初三政治选择题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选择题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3f7ee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3.png)
初三政治选择题知识点归纳初三政治选择题知识点归纳初三政治选择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可宽可窄,容易变换出题角度,具有迷惑性强、难度变化灵活等特点。
那么哪些知识点会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政治必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政治选择题知识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来源:责任可以来自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 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 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2、我的角色,我的责任(1)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及意义(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1)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①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4、承担责任有什么代价与回报?(1)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中,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5、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
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6、承担责任的意义(作用)。
政治中考知识点关键词归纳
![政治中考知识点关键词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c647a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3.png)
政治中考知识点关键词归纳政治中考知识点涵盖了国家治理、法治建设、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与社会制度、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关键词归纳:1. 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
2. 法治建设: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法律制度。
3. 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 经济与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6. 国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合作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7.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8. 民族与宗教政策: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 教育与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0. 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1. 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保护。
12. 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防教育,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意识。
13. 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反腐败斗争。
结束语:通过以上关键词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政治中考知识点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它们不仅涉及国家治理的宏观层面,也关涉到公民个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的微观层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培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九年级政治选择题(带关键词)分类归纳
![九年级政治选择题(带关键词)分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3bf1082d0d233d4b14e6933.png)
九年级政治选择题(带关键词)分类归纳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课本P102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实施依法治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与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关键词”归类复习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关键词”归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8feed94fad6195f312ba694.png)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关键词”归类复习(一)“基础”、“基石”类1.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民族平等。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二)“根本”、“归根到底”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4.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7.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8.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国家标志等。
9.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0.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三)“基本”类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我国现阶段的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初三政治复习关键字归类复习
![初三政治复习关键字归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314b1254b35eefdc8d333c0.png)
关键字归类复习一、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战略2.科教兴国战略3.人才强国战略4.西部大开发战略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6.中部崛起战略二、“基本”类1.基本国情:34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3.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基本方略:依法治国5.四项基本原则:38页立党之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政治基石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7.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8.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9.(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1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根本”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四有青年”。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P103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7.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发展教育和科学8.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教育和科学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10.我国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1.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12.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13.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14.(发展先进文化)根本问题:方向问题1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16.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四项基本原则(基本路线)17.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8.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是:宪法19.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0.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法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21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四、“核心”类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依宪治国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2页相关链接五、“最”字类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4.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P43-44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7.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8.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0.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是:中国共产党11.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最高理想12.国家处在危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六、“基础”类1.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2.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5.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6.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宪法7.在三个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8.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自然9.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七、“主要”、“首要”、“重要”类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摆在首要地位的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4.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5.我国的重要国情: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环境问题:P50、P54、P53 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7.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或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政治选择题(带关键词)分类归纳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课本P102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实施依法治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与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8、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和平外交关系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9、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共同富裕。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3、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4、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性质”类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2、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1、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4、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5、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6、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事业是: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经济基本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制度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1、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的核心:依宪治国。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27页“六个更加”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十三、“原则”、“原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教材103页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民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障”“保证”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4、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7、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比标志是;科学技术。
9、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是: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
10、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1、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是;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
12、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
13、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努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谋求国际经济合作。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八、带有“二”(两)的知识点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5、“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6、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十九、带有“三”的知识点1、税收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2、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P100第二段全部4、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5、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6、控制人口的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7、三步走战略目标:课本P268、“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9、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0、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1、新型民族关系的三个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12、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