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位于东经100°16′~101°50′、北纬21°10′~22°24′,地跨勐海、景洪、勐腊一市二县,由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 2.68%,其中核心区面积10.7424公顷,缓冲区面积7.2602万公顷,试验区面积6.2484公顷。国家林业局2005年3月批准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5)》,在保护区各片区之间划出部分地带作为生物走廊带,总面积8.5592万公顷。州人民政府2010年3月批准《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总面积3.533万公顷。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际直接和间接管理面积达36.33万公顷。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热带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集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等8个天然植被型,植被型占全国的27.6%、占云南省的66.7%;已知维管束植物214科1012属277 9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已知脊椎动物81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4.36%、占云南省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69.5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 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并挂牌办公、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云南省林业厅指导。管理局下设勐养、勐腊、尚勇、勐仑、曼稿5个管理所和科研所、生态旅游管理所共7个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7个森林公安派出所,总编制285人(含森林公安63人)。
二、主要工作
(一) 加强立法,实现资源保护有法可依
1992年7月,在我州(1991年)已颁布实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保护条例》的基础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经云南省七届人大第25次常委会议批准实行,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一区一法”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之后,1992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1996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7
年颁布实施了《关于在全州长期禁猎、收缴猎枪和制止毁林开垦的通告》,使西双版纳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保护区管理工作条件
在中央、省、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国家林业局于1988年、2001年、2008年先后分三批次投资3817. 41万元(其中,三期在建1152万元),进行了保护区基础设施
建设。一、二期建设为改善管理设施、更新管理设备,实现保护区管护的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建设情况。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中(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15个物种拯救工程在云南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53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320万元,地方配套213万元,项目建设地点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三岔河。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的建立,为开展亚洲象人工繁育研究,不断扩大饲养种群,为野化、野放和观赏提供种源,不断增加亚洲象种群数量,使其成为中国亚洲象最大和最集中的饲养繁殖中心夯实了基础。项目从2007年1月18日开工, 2009年4月2 9日通过验收。目前,该亚洲象繁育基地已入驻18头亚洲象(其中救护的野生亚洲象有3头),充分发挥了基地的作用。
目前三期建设正在实施中。已完成设计、概算、评审和报批等工作。总投资80多万元的勐腊、尚勇所工程完成公开招标,并于2009年9月18日动工,2010年4月工程已完成并通过初验;150万元的勐养片区建设工程(江边管理站、了望塔、党片管理点、野生动物观测点、关坪站及勐养管理所维修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程序;勐满站建设工程有关土地开发补偿事宜已达成协议,正着手履行合同相关内容。部分设备购置(巡护摩托车)已经完成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其它工程正在办理各种证照手续中,计划年内全面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10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8%。
(三) 建立保护管理工作制度,保护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建立健全了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制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局、所、站三级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资源管护、所站管理、职工考核等量化考核、监督制度。实施定面积、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一奖励的“四定一奖”制度。把岗位职责细化到每一个干部职工和巡护员,形成了保护区资源管护责任有人担、片片森林有人管的格局。
2、加强巡护管理
巡护管理是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也是保护区制定管理计划、开展科研监测的基础。通过长期实践,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巡护管理模式,包括各有侧重却相辅相成的日常巡护、稽查巡护、监测巡护、武装巡护。2000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巡护制度”正式形成,共39个有关工作制度、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考核等管理规章制度。2009随着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影响、制约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废除或修改,完善、制定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等19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并编辑整理成《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汇编》人手一册,方便了职工学习和使用,使巡护与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效率化的轨道。
(四)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科研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1、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十分注重提高人力资源
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吸纳人才;二是优选在职职工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学历和能力培训、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参加学术会议以会代训、支持成人教育;三是通过主持和参加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