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第一篇:《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本学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张奠宙先生编写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本书由国内外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及一线数学教师执笔写成,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数学双基教学”进行全面总结,认真阅读此书,受到了很多启发。
一、用发展的眼光理解数学双基数学双基及其内涵不只限于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身,还应包括在数学双基基础之上的发展,如启发式、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属于“发展”的层面,却又和数学双基密切相关。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
强调数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并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数学知识的习得与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创新相结合等。
由于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在发生变化,教育研究成果在更新、教育手段在扩展,双基教育的含义自然有新的理解乃至扩展,更应该有新的实践内容和模式,如果双基教学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可能产生异化。
二、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是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思维过程的形式概括,包括概念与判断、辨别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它们既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又是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数学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既是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
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常题意不理解、方法难掌握、或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等。
咎其根本原因,其实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与发展。
那么在双基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这本书告诉我们:1、注重思维的严密性。
数学思维的严密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要使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必须使学生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重视定理、公式成立的条件、推理和运算过程的依据。
教师双基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下是我对双基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明确双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双基教学的目标。
双基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 突出重点,把握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确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练习。
2.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使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 注重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技能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注重技能的迁移。
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五、总结与反思在双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三数学教师《中国数学双基教学》学习体会
初三数学教师《中国数学双基教学》学习体会作为一名一直奋战在初三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很喜欢张奠宙先生主编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封面上的两句话:”继承传统,认识自己,才能面向未来。
“”越是民族的,往往越是世界的。
“当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时,对数学学习接受的就是”双基教学“有了感性的认识。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成为当时许多数学老师的口头禅。
在大学里又学习了许多教育教学理论,但数学教学中的”双基教学“仍然为许多教授所称道。
大学毕业后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特别是近几年,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数学教学,自己也开始进行”双基教学“。
在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自己对”双基教学“不仅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
期间,又参加了卢湾区教育学院举办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班“的学习,在导师周齐——多年担任中考数学命题组长的指导下,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贯彻和落实”双基教学“有更深刻的体会。
今天又系统的学习了张奠宙教授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一书,感受颇深,现整理如下。
”数学双基“自产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教学“的烙印,并且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以说,”数学双基“是教学的产物。
”数学双基“其大体内涵可以认定为:相对于数学的探究、创造和应用来说,双基更加重视基本知识的记忆,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表现在数式计算、逻辑推理、综合解题三个维度。
”数学双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双基指记忆和掌握”基本数学公式和程式“以及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基本运算技能“;广义上则泛指和”创新“相对的那一部分,常被称为”双基平台“。
在”双基“50余年的成长过程中,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对此,张奠宙先生在书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在‘双基’理论研究上的四个维度:(1)速度与效率: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率;(2)记忆与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3)严谨与直观:在直观确认的基础上保持严谨;(4)重复与变式:通过变式的重复获得技能“;”‘速度、记忆、严谨与重复’是‘双基’的核心,可以通过效率、理解、直观、变式等发展它们.“可以说,我国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观主要是由”双基“激发的,并且是在”双基“的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对”双基训练“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体验。
数学教师听课感想:双基与创新
数学教师听课感想:双基与创新数学教师听课感想:双基与创新昨天有幸聆听了两位名师的课,再一次领略了名师的教学特色与个人魅力,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是非常兴奋的。
今天的两堂课让我想起了06年南胡之春的主题双基与创新。
显然,如今又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到重要的位置。
我们不得不承认新课程下的学生,双基不够扎实,简单的计算过不了关,做作业的速度太慢,有的甚至只会说不会做。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重视双基教学也同样重要,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平衡好双基与创新的关系。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很好体现了估算对算法多样化的启发作用和笔算、口算、解决问题的相互渗透。
倪老师在教学中着重体现了从口算算理向有具体情境支撑的笔算算理到脱离情境支撑的笔算算法研究再到笔算与口算建立联系。
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我认为其中有两个出彩的环节。
一是在教学有情境支撑的竖式计算时,学生间在相互质疑与释疑对话中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就像倪老师所说的,学生提出了教师要问的问题,学生也回答了教师预设的答案,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与顺畅;二是在学生理解了笔算算理后,倪老师安排了式题计算的算法研究,突出了基本算法重点研究的思想。
学习新知后倪老师设计了3421的练习,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维状态,并把学生的错误呈现出来,引起全体学1、学生都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让学生再估计是多少度,没有多大的悬念,不如开门见山告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再问学生:如果是你,将会怎样去证明,这对学生的思维挑战性更大。
或如金丽强老师所建议的,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必要性,再进行内角和的探究、验证。
2、最好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现实意义有所阐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又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我们可以看见两堂课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会到了学习的喜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双基变四基的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双基变四基的学习体会钟家娥我们数学教研组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小学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感受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下面就谈一谈我对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的一些学习体会:与20XX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其中新课标修改后最大的变化是:20XX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XX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回顾自己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大部分可以得到落实。
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如何找到中间的平衡点,是个难点。
四基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整个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都会很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会有创新和发展。
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争鸣与反思
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争鸣与反思杨豫晖1952年,我国《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提出中学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的目标之一是:“使儿童具有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自然的基本知识”,各学科的双基教学随之产生。
与其他学科一样,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数学教育的进步,并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由于“双基”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的,人们对“双基”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应试教育的产生和影响,双基教学实践中出现过分强调记忆、过度强化训练、“双基”要求拔高、“双基”成了“应试双基”等异化现象。
双基教学在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左右摇摆,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大研究题材。
因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双基教学中共同关注的问题阐明各自的看法,所以观点自然有异。
本文把双基教学实践中的差异,研究中的不同的意见以及文献内外的论争都视为争鸣。
本文拟梳理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反思双基教学中出现的争鸣,以促进数学教育乃至基础教育双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一、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自1952年以来,数学双基教学经历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阶段一:大纲首次提出“基础知识”,教材、教学中有了“双基”(1952-1956年)。
1952年大纲提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以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应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技能和熟练技巧。
”该大纲首次提出“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双基”一词并未提出。
当时我国模仿苏联,在大纲修订前编译出版了一套中学数学教材,造成大纲与教材有不一致的地方,而教学又要求依据大纲,给教师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1954年和1956年大纲的相关表述与1952年的大纲类似,但出版了有“双基”的中学数学教材,并有了双基教学。
1952年颁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也提出:“保证儿童自觉地和巩固地掌握算术知识和直观几何知识,并使他们获得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
数学的读书笔记
数学的读书笔记•相关推荐数学的读书笔记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数学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的读书笔记1这本书的语言灵动幽默,整本书以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感悟的方式呈现,没有枯燥的教学理念,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例,贴合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并且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的乐趣。
这本书生动艺术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途径,为学生供给了很多的观察、猜测、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本事,让学生主动探索感知,异常重要的是,华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都体现出他对学生的人性的尊重、对数学教学的尊重。
华应龙教师说他很喜欢当堂评价学生,他举例说:“我们班42名同学,听完这节课,我欣赏39位同学的表现,会用眼睛听课,我最欣赏某甲同学,她的发言最有数学味道。
她说得好是由于她肯动脑筋,能有条理地去想。
”华教师说他这样评价学生的目的是想给学生树立一个数学学习的榜样。
我看到那里,灵机一动,对呀,我们评价学生时能不能更具体一些,更准确一些,这样能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
以前,我评价学生只是:“你说得真完整!”“你的回答很准确!”“某某同学请你认真听讲!”等等,此刻,我在课堂上开始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到位、与教学资料的紧密贴合,如:“某某同学坐姿端正,专注地看着教师,最先进入学习状态,所以,今日这节课由他喊起立!”“某某同学想出了两种解题方法,学习数学就要这样,不满足于一种方法,不满足于一次成功,仅有不停下探索、追求的脚步,才会不停地提高。
”“某某同学,请你专心地看着屏幕,思考这道题目!”这些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对于稍显懵懂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使我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不少。
《我就是数学》是华应龙教师的一本教育随笔,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很多教学思考和启发。
夯实数学双基正当时
探索·行动反思主持人:徐旺E-mail:**************数学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特征。
其中基础知识指的是比较系统的,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概念、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的知识体系;基本技能指的是比较合理的运算、变形、作图、推理、论证、比较准确的口头或书面表述等经常用到的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然而,晚近以来,可能由于部分老师过度解读国内外某些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对新课程改革理念认识不深,将双基教学等同于传统教学,从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使得一些课堂和教学研究不再重视数学双基。
比如,某位名师上“烙饼问题”这一内容,竟然带着锅子和饼进课堂;某位老师上“比长短”一课,竟躺在地上,等等(《湖南教育》C版2018年第1期)。
至于课堂上忽视“数学味”而满屏尽是“生活味”的现象,抑或是课堂只见学生合作探究,不见教师详细讲授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都是忽视双基教学的具体表现。
张奠宙教授在《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中说,越是民族的,往往越是世界的。
双基教学的确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新时代,夯实数学双基正当时!夯实数学双基,有两点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的。
一是基础知识要让学生理解透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无论何时,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都应该引导学生学扎实。
否则,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将寸步难行。
因此,教师要注重体现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掌握与熟练运用。
二是基本技能要有足够的练习来形成。
练习是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
新课改以来,部分老师认为数学无需练习,只要让学生合作探究,快乐学习即可。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双基” 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双基”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徐文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关键词]数学双基教学;数学教学新体系;文本、宣传与现实;数学教学目标;批判性思维;作用与限度[摘要]双基是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与优势,它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理论的、更是现实的)争论的焦点之一;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数学教学新体系对双基有所发展,但并无大的突破;深入了解双基在文本、宣传和现实中的真相是开展双基教学研究的前提;如何贯通双基的数学发展目标和一般教育发展目标是双基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批判性思维应该是数学素质教育所追求的过程性目标,双基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探索数学教学新体系的作用与限度既是全面、深入地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基础,又是寻找双基教学研究的契机与突破口的思想先导。
“双基”是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数学教学的传统与优势之一(国际比较:优异成绩),但也是学生害怕甚至厌恶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比较:繁重负担)。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验当口,对“双基”进行回顾与反思,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1简要的历史回顾1952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并规定“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以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应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必须的技能和熟练技巧”[1]。
尽管此前也曾多次提到过“双基”[2],但这是我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史上首次对“双基”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
此后,我国中小学数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对“双基”提出了明确要求,以致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双基”原理,也即,非常注重打好基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与学。
例如,2000年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感悟
有点空谈, 实际工作者则是做过头 了。
学习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 习两种 , 而接受学 习又分 为有意义 的接受学 都不对 了, 这就过分了。在数学解题 教学 中 , 还是应 该合理 地运 用行为 主 习和机 械的接受学习两种。 发现 学习固然有很 多优势 , 基础 教育阶 段要讲究 效率 。 但 同时人也 不 就能够 发现 的, 发现学 习不是万能的。
词 、3 , 至 诗 歌 的 意 义 , 主 张 先 学 记 了再 说 , 后 再 加 深 理 解 。 譬 如 , 理学。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 院普教所所长 傅禄建教 授认为 : 年龄 较小 的 1诀 甚 但 以 ” “
我 国的数 学教学 , 要小学生背乘法 口诀 , 一般来说 , 多数 学生当时未必理 解 孩子 , 学的方式更多的是 记忆和模 仿 , 与他们 缺少认 知的积 累有关。 既 这 口诀 的意义 , 但多少年来的事实证 明, 记忆通向理解形成直觉 ” 这是 有效 然是记忆和模仿, “ , 那么就 应该 多研 究行 为主义 的刺激——反应理 论 ……” 的。因此机械 的接受学 习在数学学 习中, 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我们认为 , 具体 问题 具体分 析 , 是符合科 学发展 观 的。在 解题基 本训练 这 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解题基本训练完全是有必要的。训练 的过程 , 主要 时 , 要运用心 理学的全部 智慧, 包括 行为主 义、 建构 主义在 内, 进行 科学训 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也有发现学习和机械学 习的成分 。既然有意义的接受 练。有学者提 出“ 行为主 义为用 , 建构 主义为体 ” 不说 它的“ 和 “ ” 且 用” 体 学 习是数学解题教学的主要方式 , 启发式教 学是 与此相 适应的教学方式 。 因 的提法是否确切 , 总的来说 , 对两者的优缺点 进行了合理 的评价 . 主张兼收 此, 数学解题教学应该 以启发式教 学为主, 当使 用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 并蓄 , 适 这个 态度应该赞 同。 学, 2 在 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广泛使用 , 近年来 , 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提倡。
浅谈中学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国传统教育一向重视“双基”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数学技能培养,因此,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中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我参加工作至今已十年有余,在这期间,我很重视数学双基教学,并针对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与其他前辈同仁进行了深入探讨。
然而,通过这几年实际教学工作,我发现: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发生了“断层”,一些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很差。
例如:我现在教的八年级就有大部分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需要笔算,口算的准确略还达不到60%,有的学生甚至连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都不会;我认为这与有的人的观点有关。
他们认为:我们的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双基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认为有些数学技能,如计算技能训练占据了过多教学时间。
于是他们减少双基练习时间。
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有些矫枉过正。
这部分人是否想到:学生连最基本的定义、公式和计算都不熟练,没有扎实的基础又怎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必备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但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一定的数学意识.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练习非常重要。
第一,夯实基础,准确记忆知识脉络。
在教学中老师定要精讲细。
中国数学教学双基
1、阅读本章之前你对于双基教学的“态度”怎样,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
答:我比较认同双基教学,一方面,我自己的数学学习就是得益于双基教学的实惠,虽然在学习的后期,随着对一些数学问题的研究探讨型学习和数学建模的实施,从中逐渐发现双基教学有一些弊端,比如注重小问题小思想小目标,正如书中所言,“与人的发展大目标之间的联系基本处于割裂状态”,但是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加以克服,还是可以避免其弊端的。
另一方面,自己在教学中深有体会的是那些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好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效率明显要高,思维明显要积极得多,而且求知欲也更强一些,说明双基教学不仅训练双基,还训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求知的好奇心。
3、重视数学双基教学的必要性何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提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实行数学双基教学,应当是我国数学教学长期坚持的方针。
4、中国的数学双基教学的有哪些特点?
数学双基教学是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教学观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特色是注重教学具体目标;教学中长于由“旧知”引出“新知”;注重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注重解题,关注方法与技巧;重视巩固和练习,记忆有法。
双基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实践,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 精讲多练。
针对基础知识,我力求做到讲解清晰、透彻,让学生充分理解。
同时,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
2.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知识。
3.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础知识。
二、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方面:1. 强化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2. 注重过程评价。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关注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创新思维。
在基本技能训练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1. 优化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深入研究教材。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拓展课外活动。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基本技能,拓宽知识面。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为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2023年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八篇_1
2023年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八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对微从了解到实验,再到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对微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了许多的变化。
给老师带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观念的改变。
堂教学可以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有更加新颖的媒介。
微的出现让教师可以做到“以小取胜”。
一节中的重难点可以单独呈现给学生,集中、有效的讲清每一个知识点。
耗时短,内容明确,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运用灵活。
其次,教学形式的改变。
微的特点就是微小,不必强求讲授的完整性,更不必苛求知识前后的衔接。
以字、图画、音乐等形式,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给学生呈现一个知识点,形式生动、灵活,画面感强,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微制作时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点滴的体悟,片段的讲授都可以。
最后,师生关系的改变。
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个别学生出现的个体疑惑等,以前都要靠教师的逐一解答。
有了微教师就可以一劳永逸,通过制作微,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解放了教师,方便了学生。
改变了面对面解答的局限性,让师生关系从现实的教学中延伸到了更加广阔的虚拟世界。
再谈谈学生这个主体所发生的改变。
首先,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
新的教学形式总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
其次,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传统的一节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集中,微的短小正符合学生的心里特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的传授。
因为知识点小,形式新奇,学生接受的就比较快,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再者,学生的学习渠道扩宽了。
即便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学生有疑问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观看微及时的得以解答。
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甚至反复的学习其中的知识点,不受时间、地点、次数的影响。
最后,让学生的学习更长久、更持续。
借助微学生可以自主预习、复习、后检测、考前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
本学期参加了明强小学的新基础研训基地学习活动,利用假期时间阅读了其推荐的一本书——张奠宙先生所编写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本书由国内外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及一线数学教师执笔写成,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数学双基教学”进行全面总结,认真阅读此书,受到了很多启发。
一、用发展的眼光理解数学双基
数学双基其内涵不只限于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身,还应包括在数学双基之上的发展,启发式、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属于“发展”的层面,却又和数学双基密切相关。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
强调数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并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数学知识的习得与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创新相结合等。
由于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在发生变化,教育研究成果在更新、教育手段在扩展,双基教育的含义自然有新的理解乃至扩展,更应该有新的实践内容和模式,如果双基教学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可能产生异化。
二、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是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思维过程的形式概括,包括概念与判断、辨别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它们既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又是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数学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既是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
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常题意不理解、方法难掌握、或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等。
咎其根本原因,其实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与发展。
那么在双基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这本书告诉我们:
1、注重思维的严密性。
数学思维的严密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要使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必须使学生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重视定理、公式成立的条件、推理和运算过程的依据。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在加强数学双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各种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思维。
既能正向思维又能逆向思维,既会纵向思维又会横向思维。
三、如何处理好“双基”教学与“创新”教学
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应在注重“双基”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仅仅停留于基础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以及迁移应用技能的训练,对于创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把扎实“双基”等同于创新教育,那么创新教育也就失去意义,只有在扎实“双基”的同时,善于挖掘“双基”训练的创新因素,抓住“双基”与“创新”的结合点,通过知识的重组与再造,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地给予学生创新的勇气、创新的灵气和创新的才气,使学生有意识、有胆魄、有能力驰骋于创新的广阔时空。
首先,教师应在“双基”教学中,注重知识重组再造方法的指导。
比如,指导“提问”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广度;指导“发现”方法,训练思维灵活性;指导“提要”方法,训练思维逻辑性;指导“质疑”方法,训练思维批判性;指导“想象”方法,训练思维独创性。
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自主学习中,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看法,形成独特的见解,是知识重组和再造的结果,是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第三,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对书本,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产生疑问,提出质疑,同样是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教师不应以权威去压抑和扼杀这种创造性。
第四,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
想象和幻想是创新之母,如果善于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和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就能为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由吸收储存知识走向重组再造知识,由模仿走向创新,并飞跃于创新的广阔时空。
张先生说:数学双基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丰富,我们不能盲目地打基础,形成”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的局面。
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傻练。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