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阅读推荐指导课教案资料
(完整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_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新河中心小学施义宝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4。
引导学生自主、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们刚学过的课文《三顾茅庐》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回的内容改编而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远播于海内外,国外专家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小学生,你们想不想好好地读一读《三国演义》呢?二、阅读欣赏:(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同学对《三国》有所了解.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3。
“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5.“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6。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教师提示正确答案:1.罗贯中2。
刘备、关羽、张飞3.关羽4.周瑜5.貂禅6。
吕蒙)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在读《三国》这部经典著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歇后语和成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二)积累语言-—歇后语、成语1。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名著,并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包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重要事件。
3.扩展阅读:推荐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以增加对小说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4.设计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就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5.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三国演义》的印象。
第二课时1.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
指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各方势力的情况以及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展示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线。
第三课时1.扩展阅读:推荐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和了解《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第四课时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或主题,设计一份展示,通过图片、文字等展示给全班。
第五课时1.阅读指导:提供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活动的参与程度。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评论。
3.展示评估:评估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角色扮演表演,考察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原著或简化版阅读材料。
2.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 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部分故事情节,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情节;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 能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2. 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世界历史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措辞通顺、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读书会议法2. 讨论交流法3. 课堂表演法4. 个别辅导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三国演义》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将《三国演义》翻到目录页,介绍《三国演义》的总共多少回。
2. 提供一张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并简单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选取若干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变化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第五回:“玄德再拜华山”--讲述了刘备到华山拜见关公、张飞谋生计,最后结识了诸葛亮。
第十回:“破黄巾,斩华雄”--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张辽、夏侯将领等参加黄巾起义,最终斩黄巾名将华雄。
第三节:组织较复杂的课堂活动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学生进行对话,去学习表演技巧和练习口语表达。
2.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书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三绝”尤为经典。
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三国演义》是作为课外必读篇目,推荐给六年级学生的。
学情分析:《三国演义》,有小说,有评书,有电视剧,后来还出了三国杀,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丝毫不过。
但《三国演义》思想内容、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的了解学习,依然是枝头苹果,需跳摘方可得到。
可见,《三国演义》,学生熟悉、感兴趣,初步阅读学习,已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城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网查找《三国演义》小说、评书、影视剧视频,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了,已是得心应手。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有意识地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特定情景,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终身学习的兴趣,是课内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故事,评析人物形象,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3.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自豪感,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课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准备:1.把上次《红色经典阅读成果展演》上传微信群、QQ群,鼓励不辍阅读。
2.每小组一台上网电脑,一部《三国演义》纸质原著。
3.《三国演义》电子版原著、评书、影视剧。
教学流程:一、导入激趣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师:雄浑、古朴的乐曲,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欣赏中,接受刀光剑影的洗礼,也唤起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三国演义》解读课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精品】
《三国演义》解读课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精品】1. 课程背景《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丰富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刻的哲学思考,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2. 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历史价值。
2. 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哲学思想。
3. 分析《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成书背景。
2.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三国演义》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影响。
4.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
4.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情节、哲学思想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深入理解其艺术特色。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审美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文学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哲学思想,使学生全面了解作品。
3. 分析:分析《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
4. 讨论:分组讨论《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国演义》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6.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考察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4.引导学生对巨作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二、教学内容1.《三国演义》的背景介绍2.《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4.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背景介绍(15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该作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步骤二: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0分钟)1.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例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等重要事件。
2.介绍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并简要描述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和特点。
步骤三: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90分钟)1.选取关键章节,如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等,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情节转折、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思想。
2.提供相关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章节中的复杂情节和文化内涵。
步骤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7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辅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拓宽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及影响。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1.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对个人的影响和价值,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眼界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对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的简化版本或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
2.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的资料或教辅书籍。
以上是《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意识,培养其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史诗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冒险、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线,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杰的形象。
阅读目的
本教案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三国演义》,掌握其中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理解。
阅读建议
1. 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之前,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2. 分段阅读:《三国演义》篇幅较长,建议按章节或分段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变化。
3. 注意人物关系:故事中涉及众多人物,建议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亲疏关系、忠诚与背叛等,这对于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有很大帮助。
4. 分享讨论:可以与他人一起阅读《三国演义》,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与感受,有助于拓展观点和加深认识。
阅读活动
1. 阅读小组:组织一个阅读小组,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共同阅读《三国演义》,并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
2. 角色扮演:可以选择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其中的冒险和挑战,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创作,可以是评论、小说续写、改编故事等形式,分享给他人,激发创造力。
结语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启示和教益。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导读优秀教案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导读优秀教
案
简介
本文档是《三国演义》导读优秀教案的整本书阅读部分。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罗贯中。
该书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为背景,描绘了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本导读教案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内容概要
本书阅读部分将根据《三国演义》的章回结构,对每一回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导读。
每一回的导读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简要介绍:对该回的主要故事情节进行概述,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人物分析:介绍该回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并对他们的性格、背景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3. 主题探讨:分析该回涉及的主题和思想,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其中的道德、政治、战争等问题。
4. 语言描写:选取该回中的精彩语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文采和形象描绘的力量。
5. 作品评价:对该回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引发读者对整部作品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阅读本书阅读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三国演义》的整体结构和故事线索,并对其中的人物、主题和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使用方法
读者可以按照章回的顺序阅读本书阅读部分,每次阅读完一回后,可以参考该回的导读来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感兴趣的章回进行阅读。
结语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魅力和智慧的文学巨著,通过阅读本导读教案,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祝愿读者阅读愉快!。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二、名著的影响: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
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五、鉴赏任务形象1.了解三绝是谁2.鉴赏曹操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
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欣赏关羽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交流1.了解诸葛亮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
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涉及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材中的《三国演义》选,共计13篇,全书共32万余字。
本书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历史名人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为主角,描绘了三国时期的社会与政治风貌,展现了男儿当顶天、江山如画的时代气象,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仁爱、智慧、勇气等伦理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历史人物,掌握其生平事迹、人物性格和代表作品。
3.熟悉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4.感悟中国传统美德和伦理观念,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读几段经典语句:“桃园三结义,天下无贼”“吾虽赴死,义不抛也”等。
让学生感受这些语句所代表的忠诚、勇气和仁爱精神。
(2)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其地位和影响。
提问:“罗贯中为何写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他希望向读者传达哪些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阅读教材(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章节,阅读教材,掌握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挖掘人物的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2)学生以个人为单位,阅读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各类习题和探究题,并进行自我检测。
(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反思小说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人物所代表的人物形象、艺术形象及其思想道德内涵等方面的主题和含义。
(4)老师批注学生的问答作业,评定学生分数,及时给予反馈。
3.精读教材(1)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于部分篇章,可以进行精读的建议。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学生能够解读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生能够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人物和情节的分析与解读。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学生预读《三国演义》,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资料,以便课堂上讲解。
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作品的历史背景。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讲解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梳理作品的故事脉络。
2. 教师详细讲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教师讲解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课堂讨论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和情节,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阅读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情节。
2. 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教案摘要*: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阅读《三国演义》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历史背景。
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和阅读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阅读《三国演义》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历史背景。
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和阅读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I.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II. 教学内容1. 简介与背景- 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分享小说的主题和影响,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进行角色扮演,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分析人物关系和动机,讨论他们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3. 故事情节- 分段解读小说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4. 文学欣赏- 分享小说中的经典句子和章回选段,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文学价值;- 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III. 教学活动1. 互动讨论-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感受;- 导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小说的复杂性。
2. 角色扮演- 分配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主要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3. 阅读活动- 设计小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阅读小说中的相关历史文献,拓展对历史背景的认识。
IV. 评估与反馈1. 学生评估- 设计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进阅读能力。
2. 教师评估-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对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五年级上册《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五(一)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
2、利用影视视频材料,培养课外阅读兴趣,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空城计哭诸葛)2、课件。
四、指导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得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我们今天就要走进《三国演义》。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下,平时看长篇小说是采用什么方法看地?出示:阅读方法。
接下去出示:《三国演义》简介、作者、主要内容。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各说各的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二、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提到诸葛亮,大家两眼放光。
确实,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诸葛先生的形象。
简介诸葛亮。
师:《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师:小说在别的章节中还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书中关于诸葛亮的哪些章节你最感兴趣,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看屏幕。
播放《空城计》视频,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段落研读(出示):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初中语文教案:课外阅读指导课《我读三国演义》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课外阅读指导课《我读<三国演义>》教案模板
阅读指导要求:
1、指导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教给学生阅读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汇报自己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
3、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
阅读指导重点:
以小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1、课件出示我班开展课外阅读的情况,我班读《三国》《水浒》的缘由。
2、同学们,这学期我们阅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这堂课,我们一起来重点聊一聊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
二、指导学生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白门楼》选段(23~)
1、《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仍回味无穷,请欣赏《白门楼》中一段精彩的片段。
出示《白门楼》的片段,学生拿出打印好的片段。
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阅读文字。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阅读课教学简案沙河市十里亭中学张占国一、学习目标:1、归纳总结《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重点)2、总结书中的歇后语、熟语等。
(难点)二、学习方法:讲授和竞答相结合。
三、学习内容和步骤:(一)、名著欣赏的方法:1.了解名著的形成背景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典型人物的描写和分析。
4.积累语文知识。
(二)、创作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情节分析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止,其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旋涡。
全书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吴三国的盛衰历史。
全书分四大部分:1、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1-30回)(1)、魏、蜀、吴三家初起(1— 2 回)(2)、各路诸侯讨伐董卓(3 —9 回)(3)、诸侯混战、曹定北方(10—33回)2、赤壁之战(34—50 回)(1)、曹军压境(2)、三顾茅庐(3)、刘吴联盟(4)、赤壁鏖战(5)、巧借荆州3、三分天下(51—104 回)(1)、蜀国的创建(2)、孔明活动4、三国归晋(105—120 回)(四)三国英雄大竞猜1、抢答题(1)三国英雄之曹操(2)三国英雄之诸葛亮(3)三国英雄之关羽(4)三国英雄之刘备(5)三国英雄之张飞(6)三国英雄之周瑜(7)三国英雄之吕布(8)三国英雄之司马懿2、必答题第一组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鲁肃上了孔明船————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组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马谡用兵————言过其实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第三组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赵子龙出兵————回回胜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第四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3、抢分题第一组《三国演义》把蜀国的( )、( )、( )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
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重、难点: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过程:一、创设意境,走近人物1、说说喜欢阅读课的原因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3、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
二、畅谈方法,分析故事1、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师相机指导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交流读书的方法师相机引导并板书:通读、精读、思考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3、运用方法,指导读《草船借箭》(1)出示视频《草船借箭》(2)通读故事,理清情节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板书:理情节)(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
(板书:析人物)(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得启示)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1、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2、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3、班内交流读书收获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1、推荐图书馆的相关名著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附: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阅读推荐指导课教师简介:宋璞玉,男,县级优秀党员、衡水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在各级优质课比赛、论文评比中获得45项证书、奖励。
学校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总体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指导思想是: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受益于终身。
二、基本做法1.阅读指导每学期要有方案,有计划,有统一的安排。
2.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以课后名著导读为内容的阅读指导示范课,以供集体教研、改进提高。
3.对于课本名著导读中推荐的名著,教师要保证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去读原著。
读后还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以加强互动和提高。
三、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要求1.阅读指导课应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通过课内精选出来的小部分内容,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从而让学生能顺着课内的这“冰山一角”去寻找更多的内容来进行阅读。
2.阅读指导课更应该实现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何批注、写读书笔记进行阅读积累等等。
3.阅读指导课应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阅读指导,将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到课外,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实现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统一。
走进三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饶阳县饶阳镇东草芦中心小学宋璞玉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扩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汇集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中华文化之瑰宝。
在电视、网络、卡通等、“泡沫文化”充斥的今天,引导学生去品读古典名著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
流程预设:激发兴趣(读前热身)——提前建议(读书指导)——培养习惯(读中关注)——提供展示平台(读后回味)二、提出建议,读前指导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常用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如:1.鸟瞰读书法学生拿到《三国演义》一书后,可以先对“内容提要”“引言”“目录”等做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要详读和略读的部分。
2.“意群”注视法和“板块”默读法。
由于阅读内容较多,对于略读部分,可以用“意群”注视法和“板块默读法”既不要一字一字地读,要指导学生将相关的词联成较大的单位,一组一组地读,边读边理解,扩大视觉范围,迅速移动视点,力求练就一目十字,一目十行的本领。
3、精读笔记法。
对于书中精华的部分进行分析、理解、欣赏、评价等时要引导学生用精读法、笔记法,鼓励学生学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以包括以下类型:摘记型:可以将好词好句摘记在卡上,过一个阶段再作归纳整理。
提纲型:将自己阅读的章节用纲领的形式记录下来。
感想评价型:如果是自己的书,鼓励学生写批注,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以对词、句、段批注,也可以就某个章节作注,还可以注上对某次战争的感想、对某个形象的理解等。
一、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热身猜谜语,说“三国人物”(1)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皇上点头——王允;孔雀收屏——关羽;展翅翱翔——张飞;一日一曲训练——曹操;凿壁偷光——孔明。
(2)名马归属(连线题)赤兔绝影/无影的卢白鸽陆逊刘备关羽曹操(3)三国中的数字对联,请你说出数字的故事: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上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你知道三国中的“三绝”吗?奸绝()智绝()义绝()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由学生分组进行,由小组承包名人,进行相应活动)关羽组:(1)讲述关羽故事:参考答案(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学生查阅资料评价关羽:参考答案: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小组指名读、齐读)(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组:(1)诸葛亮故事:(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5)我们来看看别人眼中的诸葛亮:水镜: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孟获:公,天威也。
司马懿:孔明,神人也,吾不如也。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我们眼中的诸葛亮: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是谁说的?(1)曹操故事:(2)别人眼中的曹操: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刘知己:罪百田常,祸于王莽。
鲁迅:曹操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易中天品曹操: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
曹操是一个多情的人,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是曹操的温情。
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我们眼中的曹操:(1)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2)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曹操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例如《观沧海》(3)出示《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备组:(1)刘备故事:(2)评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
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
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三、培养习惯,读中关注学生读《三国演义》,时间控制在2-3周,在此过程中,老师多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尤其关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如是否坚持写读书笔记,是否边读边思考,是否善于利用工具书等。
四、总结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但是精彩的时刻总是短暂,就让我们留着这美丽的遗憾,期待下回的精彩吧!希望今天的阅读课能对你的课外阅读有指导作用,在今后的读书中探寻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