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换热站工艺控制理论详细介绍ppt课件
当分水缸上供水温度达70摄氏度时关小换热器蒸汽阀保持送 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摄氏度。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可对供水温度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 的目的。
当回水压力低于运行压力下限时,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 水升压,但压力不允许超过其运行压力上限,应保持回水压 力在2-3kg/cm2,并应保证二次网所供热用户的最高建筑 的采暖系统充满水。
换热站控制系统
测量仪表及变送器
执行机构
ppt课件
5
控制系统整体框架图
上位机
电调阀 补水阀
PLC 控制器
变频器
水泵电机
控制回路
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压力
温p度pt课件
液位
6
换热站的分类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 可分为热水供热换热站和蒸汽供热换热站;
根据供热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和混水供热三
种方式。
ppt课件
7
三种供热形式应用分析
直接连接系统在运行中仅仅是进行流量分配,运行调节容易, 但是受到供水温度不能太高的限制,使得一级网管径较大, 首站循环泵也较大,运行起来相对弊病太多。
间接连接的特点是一、二次网互相隔离,彼此独立,运行调 试相对简单,因此应用广泛。
混水供热处于直接和间接连接之间,运行工况比较复杂,在 实际运行中比较少见,但由于混水系统一方面能加大一次网 供回水温差,另一发面,和直供及间供相比有较大的节能空 间,在有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其应用也得到了越来 越广泛的认可。
一次高温蒸汽管道上装有电动调节阀,由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系
换热站工程的设计方案
换热站工程的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换热站是指通过热交换设备,将供热管道中的高温热水或蒸汽与用户用水进行热量交换,使得用户用水的温度得以提高或降低的热媒站。
换热站的设计需要根据供热管网的管道布局、用户热负荷需求以及换热设备的选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使用。
换热站的设计应参照《建筑供热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合理选用换热设备、管道布局及控制系统等技术措施,确保换热站的安全、经济、节能、环保和可靠性。
二、设计内容和流程1. 工程概述换热站工程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热管道设计:根据供热管网的规划布局和用户用热需求,确定供热管道的走向、管径、管道材质等技术参数;(2)换热设备选择:根据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特点,合理选择换热设备,确定换热站的规模和装备;(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换热设备的启停控制、温度调节、压力监测等功能;(4)安全、环保设计:设计换热站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环保技术措施,确保换热站的安全、环保性能。
2. 设计流程换热站工程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项目可行性研究:对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换热站的建设方案;(2)基础数据采集:收集供热系统的管网布局图、用户热负荷数据、换热设备技术参数等基础数据;(3)设计方案比选:根据基础数据,比选不同的设计方案,确定最合理的换热站工程方案;(4)设备选型和布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换热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方式,设计换热站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5)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换热站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逻辑、控制仪表等,确保换热站的自动化控制;(6)安全、环保设计:设计换热站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环保技术措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7)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编制换热站工程的施工图,包括设备设施布置图、管道布局图、电气布置图等;(8)技术经济分析:对换热站工程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工程的投资回报周期和效益。
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
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摘要】换热站作为我国热供应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生产生活的稳定运行,本文通过介绍换热站的基本工作过程和节能控制系统的特点,同时对换热站的节能进行较深入分析,提出了换热站节能控制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分析;解决方案前言本文通过对换热站的基本构成和节能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换热站节能控制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设计解决方案和节能技术措施。
有效的发挥了换热站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换热站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二、换热站的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绝大多数的换热站为用户换热站,大部分换热站设备功率较大,是重点耗能单位,但设备种类比较简单,一般由数台热交换器,几台大功率水泵组成的循环泵组和几台补水泵构成。
换热站主要是将一次网的80℃左右热水通过热交换器使二次网低温水水温达到6O℃左右,成为满足供暖送水温度的热水,通过二次网热水管道送到城市居民家中,流过各用户的散热器;通过循环泵的加压循环,流回换热站,进入换热站热交换器的二次回水温度有40℃左右。
三、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产品功能特点1.节能控制系统的用途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具有高效节能、智能化、自动化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热力公司热网控制(多个换热站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或工厂、机关、住宅小区等商用建筑的供热、采暖、空调、生活用热水;各种需要换热的场所;各类换热站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配套。
2.节能控制系统的特点换热站设计理念先进,既可节省基础建设的投资,又使安装维护简便。
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易于操作。
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显示。
也可远程通信操作,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同时自动控制和人工操作可相互切换。
该智能控制装置具有自动控制、气候补偿、节能舒适等特点,是当今智能建筑采暖供热。
四、换热站节能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换热站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
在换热站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换热站额调控。
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榆林嘉园住宅小区热力站、换热站设计方案河北长城锅炉容器有限公司一、设计资料1、采暖面积126760平米高低区地暖(高区9612地暖,低区117148地暖)2、锅炉设备型号SZL10.5-1.0/115/70-AII 一台 SZL7.0-1.0/95/70-AII 一台 一用一备3、设计数据(1)供回水温度一级网供回水温度:t 1/t 2= 95/70℃;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t g /t h =60/50℃;(2)管径及数量一级网管径及数量:DN400 30m 二级网管径及数量:a 、高区管径及数量:DN250 462mb 、低区管径及数量:DN450-250 462m DN450 224 m DN400 47 m DN350 171 m DN250 20 m(3)标高锅炉间标高:±0.000 换热站标高:-4.000 水泵间标高:-4.000 最远端用户标高:+2.5004、设计思路锅炉设备甲方已选定,二次网管径甲方已设计; 现需设计锅炉房部分附属设备及换热站内所有设备;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二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7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另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三台,二用一备;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二台,一用一备;全自动软水器及软水箱一套、一、二次网共用。
二、供热系统热负荷的计算1、热负荷的计算方法310-⨯⨯=F q Q f n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2/W m ;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m 。
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
从表2-1取fq =602/W m 。
可知供暖热负荷:高区: 310-⨯⨯=F q Q f n 高=60×9612×10-3=577KW 低区: 310-⨯⨯=F q Q f n 低=60×117148×10-3=7029KW即:总的供热面积为F=126760m 2,总的供暖热负荷Q n =7606KW 。
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1.1 集中供暖旳发展概述集中供暖是在十九世纪末期, 随着经济旳发展和科学技术旳进步, 在集中供暖技术旳基本上发展起来旳, 它运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 由集中旳热源向一种都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
集中供暖不仅为都市提供稳定、可靠旳热源, 改善人民生活, 并且与老式旳分散供热相比, 能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 具有明显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1 国外集中供暖发展概况集中供暖方式始于1877年, 当时在美国纽约, 建立了第一种区域锅炉房向附近14家顾客供热。
20世纪初期, 某些工业发达旳国家, 开始运用发电厂内汽轮机旳排气, 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 其后逐渐成为现代化旳热电厂。
在上世纪中,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来, 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旳城乡集中供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旳集中供暖事业长期以来是实行以积极发展热电厂为主旳发展政策。
原苏联集中供暖规模, 居世界首位。
地处寒冷气候旳北欧国家, 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集中供暖事业发展迅速, 都市集中供暖普及率都较高。
据1982年资料, 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 集中供暖普及率为35%;丹麦集中供暖系统遍及全国城乡, 向全国1/3以上旳居民供暖和热水供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废墟中进行重建工作, 为发展集中供暖提供了有力旳条件。
目前除柏林、汉堡、慕尼黑等都市已有规模较大旳集中供暖系统外, 在鲁尔地区和莱茵河下游, 还建立了联结几种都市旳城际供暖系统。
在某些工业发达较早旳国家中, 如美、英、法等国家, 初期多以锅炉房供暖来发展集中供暖事业, 锅炉房供暖占较大比例。
但是这些国家已非常注重发展热电联产旳集中供暖方式。
1.1.2 国内集中供暖发展概况国内都市集中供暖真正起步是在50年代开始旳, 党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 特别是国务院1986年下发《有关加强都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旳报告》, 对国内旳集中供暖事业旳发展起到了极大旳推动作用。
换热站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换热站及其自动控制系统The heat exchange station is now widely used i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owever, good heating system and goo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ometimes can not be combination well.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mainly the HVAC engineers do not understand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personnel do not understand the HVAC, neither can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In the heating project, comparing HVAC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HVAC is the leading part, and automatic control is its auxiliary. Therefore, as a heating technology personnel,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rudimentary understanding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t the sametime,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knowledge of automation and HVACunderstanding to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control personnel to do the debugging work.s Central Heating Supply System; Control system of heat exchanger; PID Regulation换热站如今已广泛使用自动控制系统。
隔压换热站自控系统设计思路
隔压换热站自控系统设计思路张仲生【摘要】以太原市华能东山隔压换热站(简称隔压站)为例,对隔压站自控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隔压站自控测点及其控制思路,指出分布式隔压换热站具有占地面积小、系统规模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等优点。
%Taking Huaneng Dongshan intervals-pressure heat exchange station( intervals-pressure station in brief)in Taiyua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intervals-pressure heat exchangestation,mainly introduces automatic control measurement points and control concept of intervals-pressure heat exchange station,and finally points out advantages of distribution-style intervals-pressure heat ex-change station,such as small land area,small-scale system,flexibl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and so on.【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29【总页数】2页(P145-146)【关键词】隔压换热站;系统;自动控制【作者】张仲生【作者单位】太原市热力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3分布式隔压换热站是指在负荷较为集中的区域,满足设计条件的位置设置小规模、小负荷的隔压换热系统,使其出口管线满足低海拔区域的供热参数,以适应供热区域内规划负荷的调整,可使该热源进一步解决供热区域两侧更低海拔区域的供热。
热力换热站能量控制与调节系统探讨
热力换热站能量控制与调节系统探讨热力换热站通常是城市中心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居民等客户用热的重要来源。
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必须对热力换热站进行能量控制与调节。
本文将就热力换热站能量控制与调节系统进行探讨。
一、能量控制为实现对热力换热站的能量控制,首先需要了解热力换热站的能量流动规律。
热力换热站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供水管网、加热系统、用户回水管网。
其中加热系统与用户回水管网之间的热量交换是热力换热站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对该部分进行能量控制。
能量控制一般包括热量控制和水量控制。
热量控制是指对供应给用户的热量进行控制,以保证用户需要的热量得到满足;水量控制则是对供应给用户的水量进行控制,以保证加热系统的运行安全。
对于热量控制,可以采用节能调峰技术,即根据用户的用热量和时间变化规律,对供水温度进行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采用流量调节阀、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供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二、能量调节能量调节是指根据当时的供暖需要调节加热流体温度,以达到合理的热交换效果,满足用户的需要。
能量调节要根据供暖需求实时调整加热流体温度,以及控制流量、压力、流速等参数。
能量调节的目的是保证加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热交换效果。
能量调节的实现需要依赖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
控制策略一般有模糊控制策略、PID控制策略等,并且可以结合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调整。
控制算法主要有基于经验算法、基于优化算法等,其中基于优化算法的控制可以实现在控制效果指标优化的情况下,满足控制参数的调整。
三、总结热力换热站能量控制与调节是供热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证供暖安全、稳定和优质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热力换热站的能量控制与调节,达到节能、降耗、提效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设备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并逐步实现热力换热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
关于换热站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的探讨
关于换热站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的探讨摘要:实际上,一套供热系统无论设计多么可靠,水力计算多么准确,投入运行后,总会有某些用户的流量或温度达不到要求,水力失调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要想均衡按需供热必须进行调节与控制。
本文针对目前集中供热系统中水-水换热的热力站的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换热站;自动控制;调节1 换热站的主要工艺以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1.1换热站主要工艺换热站设备一般包括2台换热器、3循环泵、一用一备式变频恒压补水系统及水处理设备;锅炉房热水经一网循环把热量送入换热站,站内隔离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二网循环送往用户;换热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监控一网、二网进、出水的温度、压力、流量和循环泵、补水泵的状态、启停控制、转速、故障以及电量等参数。
1.2换热站控制系统硬件构成压力变送器、热电阻、流量计、液位变送器、数采模块、隔离配电模块、嵌入式触摸屏、MCGS嵌入版软件。
2 换热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调节方法2.1 系统实现控制系统结构为:人机界面—PLC-变频器——仪表模式。
人机界面采用触摸屏与PLC直接相连,通过配置触摸屏按钮内置数据。
实时改变PID参数;监测换热器、调节阀、循环泵、补水泵及变频器工况,显示现场温度、压力信号;内设报警极限值可进行声、光报警,方便调节和控制整个工作过程。
PLC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可设置PID参数进行闭环控制:根据PID运算结果进行D/A变换输出,实现手动或自动调节执行机构(调节阀、变频器);具有系统故障诊断。
判断异常温度、压力、电流等故障信号;实现循环泵及补水泵工频,变频切换控制。
变频器实现多个泵的轮换及补水工作,通过变频器调节循环泵与补水泵转速,实现节能调速。
变频器与PLC采用Modbus方式通讯,由PLC控制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仪表测温元件采取PTl00铂热电阻。
压力测点采用0-1.6MPa进口压力变送器。
蒸汽侧采用进El涡街流量计,蒸汽侧采用具备断电自动关阀功能的进口电动调节阀。
高效节能换热站优化设计方案
高效节能换热站优化设计方案一、总述换热站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极为重要环节,在整个供热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而绝大多数换热站三耗(热耗、电耗、水耗)指标比较高,浪费了大量能源。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通过建设高效节能换热站和合理的控制策略来解决。
二、高效节能换热站设计要求1、总的要求1.1换热站内一二次网管径设计比摩阻要求不大于50Pa/m。
2、换热机组设计要求2.1小型化和标准化换热机组规模控制在3-5万m2左右,这样可以更好的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同时也能更好的解决二次网水力失衡的问题。
对换热机组供热规模进行标准化。
建议5万面以下换热机组只设计0.5万面、1万m2、2万m2、3万m?、4万m?、5万m?这6种规模,所有换热站只安装6种规模的换热机组,这样就可以对相同型号的设备进行冷备用,保证设备在供暖期的正常运行。
2.2机组管径设计原则换热机组一二次网机组管径设计比摩阻不大于150Pa/m;换热机组总压降:一次侧W0.05MPa;二次侧W0.05MPa。
2.3板式换热器设计原则板式热交换器应为可拆卸式,每台机组配置一台板式换热器,换热量按机组设计热负荷确定,换热器污垢热阻的取值应能满足采暖期连续运行(6个月不清洗)的需要。
热交换器应用优质不锈钢,板片材料选用不锈钢316L,厚度三0.5mm,密封垫片采用免粘卡扣式,耐温150℃,使用寿命三5年,材质:EPDM。
换热器进出口处安装反冲洗球阀,反冲洗球阀建议口径如下:板式热交换器压降:一次侧W0.03MPa;二次侧W0.03MPa。
2.4循环水泵设计原则循环水泵采用单级立式管道泵,每台机组配置一台循环水泵(可以冷备一台同型号水泵),要求循环泵进出口软连接,软连接规格与机组母管口径相同,循环泵出口不需安装止回阀和关断阀门。
循环水泵进出口需安装变径时,禁止在变径前段安装小口径的直管段。
循环水泵故障检修时采用关断机组总进出口的阀门进行检修。
2.5补水系统设计原则建议低区系统补水方式采用一网补二网,中高区系统采用一网回水进水箱后在采用补水泵进行补水。
热力公司换热站PLC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目录引言 (1)第一章绪论 (2)1.1 换热站的发展概述 (2)1.1.1 国外换热站发展概况 (2)1.1.2 国内换热站发展概况 (2)1.2 换热站的简介及运行现状 (3)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3)第二章换热站的构成和总体设计方案 (5)2.1换热站的简介 (5)2.2换热站控制系统的构成 (5)2.3 换热站控制系统的硬件 (6)2.3.1换热器 (6)2.3.2 循环水泵 (7)2.3.3 阀门 (7)2.3.4 温度计、阀门 (8)2.3.5 PLC S7-200 (8)2.4 换热站工作原理 (11)2.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2)2.6 该方案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13)第三章控制系统实施方案 (15)3.1 换热站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 (15)3.2 温度的控制调节 (15)3.3 循环水流量的调节控制 (16)3.4 压力的调节控制 (17)3.5 换热站总体控制系统方案 (18)3.5.1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18)3.5.2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框架图 (18)3.5.3 换热站控制系统电气图 (18)参考文献 (20)引言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应用很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总体水平处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成熟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只能适用于一般的温度系统的控制,难以控制滞后、复杂、时变温度系统控制。
能适应于较高的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还不十分成熟。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暖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在传统供热模式下,为满足供热需求,换热站内设备运行参数多为人工调节,随着室外温度及热负荷的不断改变,不断的人工调节二次供水温度以保证用户室内能够维持恒定的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手动调节必然存在着较大偏差,只能够根据经验达到粗调节,不能够居民对室内温度恒定。
热力换热站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热力换热站监理质量控制要点热力换热站是城市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热能从供热厂传输到用户,起到换热、调节和分配的作用。
为了确保热力换热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监理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热力换热站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
1. 设计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在热力换热站的设计阶段,监理人员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监理人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满足热力换热站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
(2) 设备选型的合理性:监理人员要对选用的设备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3)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监理人员要对管网布置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热力换热站的换热效率和调节能力要求。
2. 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在热力换热站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监理人员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施工效率。
(2) 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把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现场安全的控制: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 运行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在热力换热站的运行阶段,监理人员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1) 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监理人员要对热力换热站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其在设计范围内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监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热力换热站的设备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监理人员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质量验收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在热力换热站的质量验收阶段,监理人员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1) 设备设施的检查和测试:监理人员要对热力换热站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基于PLC的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基于PLC的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研制郝佳;刘军;李景彬【摘要】针对换热站的工艺和控制要求,系统采用工控机(IPC)配套组态软件作为上位主控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序PID调节仪等组成下位设备,构成IPC+PLC+智能仪表的中型DCS集散控制系统.针对该系统中热力网二次侧供水温度、流量和回水压力3个控制回路采用双控制器冗余技术,在满足换热站二次侧供水温度、流量和回水压力参数检测与全过程优化控制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期刊名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85-88,138)【关键词】换热站;PLC;控制系统;模糊控制【作者】郝佳;刘军;李景彬【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后勤管理处,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后勤管理处,西安710048;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0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供暖系统中,换热站作为热力网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控制水平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能耗的多少,而且决定了用户采暖效果。
在供暖的过程中,热力网二次侧的供水温度、流量和回水压力是3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其控制精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用户房间内采暖效果。
传统的换热站运行大多采用人工根据其经验进行操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易受到换热站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降低能耗,减轻操作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需尽快大幅度地提高换热站的自动化水平。
因此,研制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以某高校换热站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该换热站的工艺和控制要求,介绍所研制的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技术特点。
1 换热站工艺和设备1.1 换热站的工艺及设备组成换热站主要由一次热力网、换热器、二次热力网3大部分组成。
换热站自控系统方案
换热站自控系统方案1. 引言换热站是热力供应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能输送到用户热水和供暖系统中。
为了实现对换热站的高效管理和控制,需要采用自控系统来监测和调节换热站的运行状态。
本文将提出一种换热站自控系统方案,以提高换热站的效率和可靠性。
2. 方案设计2.1 系统架构换热站自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用于监测换热站中的各种参数,比如流量、温度、压力等。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并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执行机构:接收控制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调节阀门的开度。
•通信网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和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优化。
2.2 控制策略换热站自控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控制:通过调节换热站中的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以满足用户的热水和供暖需求。
•压力控制:监测换热站中的压力,并通过调节泵的运行状态来控制系统压力在合理范围内。
•流量控制:根据用户热水和供暖系统的需求,调节换热站中各支路的流量分配,以保证每个用户得到稳定的热力供应。
•故障诊断和报警:通过监测传感器的数据,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并发送报警信号给操作人员,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3. 技术实现3.1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于换热站自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
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可靠、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进行安装和使用。
3.2 控制器和执行机构控制器和执行机构是实现系统自控的关键部分。
可以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执行机构可以选择电动阀门作为控制元件,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来实现对流量和温度的控制。
3.3 通信网络和控制中心为了实现对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可以利用现代的通信网络技术,如以太网、无线传输等,将传感器数据和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
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摘要:在换热站运行管理方面,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处于手动操作阶段,大部分的温度调节是依靠经验来调整,无法系统地分析和判断运行工况(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难以消除系统运行的不平衡,导致水力工况失调,热力工况失调严重,造成热用户室温冷热不均;热量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水耗、电耗、能耗很高,并且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运行数据不完整,难以实现供热运行的量化管理、信息整合。
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热网,为供热企业的各级领导、管理和生产部门提供辅助决策和优化手段已成为许多供热企业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应用1换热站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设备换热站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在供热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一般情况下,热水管网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二者的具体功能有较大差异,一次网主要是连接换热站与热用户之间的管网,而换热站主要是用于连接一次网与二次网,由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以及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
换热器是核心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此外,为确保供热系统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会配备2台换热器,且2台换热器同时运行,保证供热量超过总量的70%以上。
而循环水泵的选择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标准的循环水泵。
一般情况下,在热负荷和水温保持恒定不变的状况下,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流量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流量过大的循环水泵会对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此外,循环水泵的配置与换热器相同,在工作过程中至少要配备2台,以防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2.1换热站工程概况本工程以某小区换热站为实例,换热站供热总面积约为265125.72m2。
其中低区系统一至十一层,低区面积约为164375.94m2;中区系统十二至二十二层,中区面积约为53615.25m2;高区系统二十三至三十二层,高区面积约为47134.78m2。
义马热力有限责任三供一业换热站远程自控系统改造项目
义马市热力有限责任三供一业换热站远程自控系统改造项目招标规定及技术参数一.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义马市热力有限责任企业热网集中监控系统,为满足三供一业新增30个站旳无人值守,实现义马市供暖旳经济、舒适、安全、高效旳供热,特对这30个站旳现换热站自控、站内视频监控、远程监控系统、室内无线测温等系统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等内容旳技术规范进行规定。
义马热力有限责任企业原有29个站已经实现站内无人值守自控,并且实现远程监控旳功能,本次自控改造需要保证原有29个自控站旳安全稳定运行,并在原有29个站旳SCADA系统上组态,构造功能和界面保持原有操作方式和运行状态。
1.既有设备状况无人值守换热站 29个(含单、双系统)正常运行远程监控系统软件 1套(包括29个站旳组态)正常运行视频监控系统 1套(含29个站旳视频监控)正常运行室内测温系统 1套(含测温点及软件一套)正常运行SCADA服务器 1台需升级更换视频服务器 2台需升级更换目前义马热力有限责任企业所有热力站点租用网络企业网络并实现VPN组网,站点和监控中心实现互通。
原有SCADA服务器运行时间较久,无法满足继续扩展站点旳规定,需要升级,原有视频服务器只能满足既有旳规定,需要增设视频服务器。
新增旳室内无线测温系统需在原有旳系统基础上增长点位并保证原有系统旳正常运行。
2.招标范围本项目为对三供一业30个换热站旳自控改造项目,根据系统需要,满足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视频监控设备、通信设备、PLC、系统所需多种软件旳基本技术规定,以及上述系统、设备、软件旳设计、制造、检查、包装与交付、安装、现场调试、培训、资料交付。
详细内容包括:1)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一套,与本来系统兼容为一种系统,对新增旳30个换热站远程监控;2)30个换热站旳换热站自控系统,根据技术规定设计;3)30个换热站旳视频监控系统,详细见技术规定;4)30个换热站所供小区旳顾客室温检测,每个换热站采集100户温度,详细见技术规定;5)提供每个换热站旳站内照明(包括线路敷设)、电源柜、就地压力表和温度表等内容;6)详细项目及供货范围参照技术规定。
基于PLC的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集中供暖的发展概述 (1)1.1.1 国外集中供暖发展概况 (1)1.1.2 国内集中供暖发展概况 (1)1.2 换热站的简介及运行现状 (2)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2)第二章换热站控制方案 (4)2.1换热站的简介 (4)2.2换热站的构成 (4)2.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5)2.4 该方案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5)第三章换热站组成及工作原理 (8)3.1 换热站组成 (8)3.1.1换热器 (8)3.1.2循环水泵 (9)3.1.3阀门 (10)3.1.4温度计、压力表 (10)3.2 换热站工作原理 (10)第四章 PLC S7-200的介绍 (12)4.1 PLC S7-200的硬件介绍 (12)4.2 S7-200PLC系统硬件组成 (12)4.2.1 CPU主机 (12)4.2.2 I/O模块 (13)4.2.3 功能模块 (13)4.2.4 通信模块 (13)4.2.5 人机接口 (13)4.2.6 工业软件 (13)4.3 S7-200PLC扩展模块 (13)第五章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6)5.1 换热站的控制调节 (16)5.2 温度的调节控制 (16)5.3 循环水流量的调节控制 (17)5.4 压力的调节控制 (18)5.5 换热站总体控制系统方案 (19)5.5.1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19)5.5.2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框架如图 (19)5.5.3 换热站控制系统电气图 (19)第六章结论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绪论1.1 集中供暖的发展概述集中供暖是在十九世纪末期,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集中供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集中的热源向一个城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
集中供暖不仅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与传统的分散供热相比,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力管网及换热站课程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秦皇岛市花园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院(部:热能工程学院专业:热能及动力工程班级:热动09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12月14日摘要本设计名为秦皇岛市花园小区外网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计量供热是供热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
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
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
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的设计和建设。
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
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
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
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
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目录摘要 (1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 (4第二部分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62.1 原始资料 (62.2 负荷计算 (6第三章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 (103.1 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 (103.2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103.3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03.4 管道的保温及防腐 (11第四章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12 4.1 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 (124.2 水压图的绘制 (19第五章设备的选择 (225.1 换热器的选择 (225.2 循环水泵的选择 (235.3 补水泵的选择 (255.4 补水箱的选择 (265.5 除污器的选择 (265.6 热力入口 (27设计小结 (28参考文献 (30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4)1.1研究背景 (4)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1.3研究现状 (4)1.4 本文研究内容 (5)第2章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5)2.1 换热站的简介 (5)2.2 换热站控制系统的构成 (5)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思路 (6)2.4 该方案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6)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7)3.1 PLC (7)3.1.1 PLC的应用 (7)3.1.2 PLC的系统性能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S7-200PLC介绍 (8)3.2 I/O点表的确定 (9)3.3 变频器 (10)3.4 数字量输入输出 (10)3.5 电源 (10)3.6 换热站的接线设计 (11)3.6.1 主回路和二次回路 (11)3.6.2 数字量输入/输出回路 (11)3.6.3 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 (12)3.7 PID算法 (12)3.8 辅助模块设计 (15)3.8.1 稳压模块的设计 (15)3.8.2 保护电路的设计 (15)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5)4.1 软件设计概述 (15)4.2 分析控制要求 (16)4.3 系统组态 (16)4.3.1 概念 (16)4.3.2 组态软件特点 (16)4.3.3 硬件组态 (16)4.3.4 编辑符号表 (17)4.4 梯形图的编程 (17)4.4.1 PID参数选择 (17)4.4.2 系统通信 (23)4.5 抗干扰设计 (24)4.5.1 硬件抗干扰设计 (24)4.5.2 软件抗干扰措施 (25)第5章系统实现与调试 (25)5.1 系统的实现 (26)5.1.1 建立工程 (26)5.1.2 变量的链接 (27)5.1.3 建立流程画面 (28)5.1.4 液位报警画面的建立 (30)5.1.5 变量记录与温度历史趋势 (30)5.1.6 压力实时趋势 (31)5.1.7 PID仿真调节画面 (32)5.2 系统的调试 (32)5.2.1 安装制作 (32)5.2.2 硬件调试 (33)5.2.3 软件调试 (33)5.2.4 故障分析和相应解决方案 (34)结论 (3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中供热工程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方案说明
集中供热工程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案技术方案**科达自控工程技术**2011年1月目录1. 第一章设计方案综述11.1热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21.1.1 设计原则21.1.2 方案简介21.1.3 功能特点31.2热网控制系统功能51.2.1 网络结构图51.2.2 网络结构概述51.2.3 监控调度中心软件功能61.2.4 本地换热站控制器功能71.2.5 热网平衡模块功能71.第一章设计方案综述本系统是集公司多年来供热工程应用经验,专门针对北方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提供的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中控自动化仪表**自主研发的U6-200一体化PLC,监控中心上位机软件采用Inscan HRC热网实时监控专用软件,配置热网管理软件包、热网平衡模块、Web发布软件包及GSM短消息报警模块,实现对各个小区换热站热网运行参数的采集存储,外界环境温度的补偿,热网温度流量、动力设备的启停及调节、安全报警以及自动分析、热网系统故障诊断、能源计量分析等功能,并配合现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达到整个热网系统的供热平衡、安全、经济运行,最终实现无人值守型换热站.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图示在自动化设计上,设置监控中心控制室<调度中心>一个,内含2台调度计算机同时通过通讯的方式对换热站进行监控,2台调度中心计算机为1主1备冗余.主监控操作站完成控制室内人机交互功能,在计算机上显示各站换热网的工艺管道、参数、控制流程图,包含各类热力参数、阀门等各类执行机构状态的显示和自/手动操作.监控操作站除完成基本的各换热站运行数据采集、远程调度控制、数据记录报表生成等之外,还具备热网平衡调节、提供热网负荷需求趋势预测、预测负荷与实际负荷对比、互联网web远程浏览、手机wap浏览、手机短信报警等热网管理功能.换热站采用就地与主控室远程控制协作方式.各站放置独立U6-200一体化PLC一套,该终端设备配有彩色触摸屏,方便巡检人员进行就地观测,实现小区热网运行参数的采集与监控,如压力、温度、流量、电流等,并集中将运行参数发送至远方控制中心;U6-200一体化PLC可就地存储至少一个采暖期的运行参数,实现根据室外温度值自动控制二次供回水温度,并可同时控制循环变频及补水变频,进行量值的调节;在启用换热平衡模块后,各站控制器接收主控室发送的平衡参数,结合各站过程参数调节二次供回水温度;控制器也可接收主控室下发的各项命令,完成远程控制热网温度、流量、动力设备的启停等.同时结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变焦功能,手动调节远近焦距,最终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1.1热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1.1.1设计原则本设计方案基于"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数字化、信息化环保工程的思想,着眼于热网"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一个先进、可靠、高效、安全且便于进一步扩充的集过程控制、监视和计算机调度管理于一体并且具备良好开放性的监控系统,完成对整个供热运行的监测与自动控制,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的目标.1.1.2方案简介自动化热网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结构,即采用中央与就地分工协作的监控方法.中央控制室负责全网参数的监视以及必要时的远程调控,在开启平衡模块情况下完成各换热站的流量和能量调配;各换热站根据中央控制室下发的平衡参数进行供回水温度自动,同时也可通过就地手动干预或者远程干预.本系统由调度监控中心、远程终端站、通讯网络和与监测控制有关的仪表等部分组成.调度监控中心起着调度中枢的作用,可以察看全网的供热参数,同时进行热力工况的分析来指导全网的运行.远程终端站由具有测控功能的控制装置和通讯系统组成.远程终端站通过与其相连的仪表和执行机构完成对一、二级换热站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该热力站运行管理系统采用的策略为:中央监测、现场控制.中央管理工作站主要负责检测显示热网参数<必要时提供远程控制>和各站的协调;每个热力站独立地工作,互不干扰.即使某一个换热站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它换热站的正常工作.各换热站主要实现以下三方面自动控制:①根据调度监控中心的各站调控参数以及二次侧供回水温度自动控制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入口调节阀的开度;②根据定压点压力自动控制补水泵转速,若回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报警;③自动检测循环泵运行状态,并根据压力自动控制主循环泵的转速.整个通讯系统分调度监控中心、各换热站和通讯网络三个部分,通讯采用ADSL通讯方式,在调度监控中心设立专网,在每个换热站独立设立通讯方式,与U6-200一体化PLC的通讯模块相连,进行数据的收发.1.1.3功能特点换热站专用控制器功能:1.专用控制器:专门为换热站量身定做的U6-200一体化PLC,无需用户编程,简单易用,内置的常规功能即可满足所有换热机组控制需求;2.人性化显示:自带7寸真彩触摸屏,内置单双换热机组流程图画面,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易学易懂,充分体现人性化,方便巡检人员进行就地观测,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循环泵、补水泵的状态等;3.参数检测功能:完成模拟量采集包括:一次网供水温度和压力、一次网回水温度和压力、二次网供水温度和压力、二次网回水温度和压力、室外温度、阀门开度、频率反馈、一次网流量、二次网流量等,状态量采集如:泵状态等;脉冲量采集如:累计补水量、累计耗热量等的测量;4.通讯功能:现场控制设备能够与调度中心进行数据通信,支持采用ADSL或GPRS通讯方式,即通过Internet和移动网络,主从站间进行数据传输,主站可远程监控各从站工况,无论距离远近;5.参数存储:可就地存储至少一个采暖期的运行参数,以便供热企业进行能效分析;6.控制模式:本地监控站可以自动识别中控室传来的控制模式的指令<本地控制、温度控制、直接阀位/频率控制>,经过判断执行其中一种控制指令,并运行对应的控制模式;7.控制功能:根据换热站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相关控制;a)根据调度监控中心的各站调控参数以及二次侧供回水温度自动控制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入口调节阀的开度;b)根据定压点压力自动控制补水泵转速,若回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报警;c)自动检测循环泵运行状态,并根据压力自动控制主循环泵的转速,;8.联锁保护功能:本地监控器诊断到设备出现故障<如电机过流、过压等>或现场工况发生异常变化<如二次网压力过高、过低等>,控制器可根据相应故障诊断软件及工况评估逻辑,立即停止对应的设备运行,同时将报警类型及信息上传至中控室,尽可能地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9.报警功能:根据工艺要求,可将报警分为不同级别.a)各个温度、压力、水位等超限报警.至少包括:一次供水压力、二次回水压力、二次供水温度高限报警,补水箱水位高低限报警等.b)水泵、电机、电动阀、变频器、换热器、通讯系统等故障报警;c)停电报警:换热站配置UPS电源,作为现场控制器和调制解调器的后备电源,当换热站供电出现故障或停电时,控制器能够生成停电报警信号,并通知中央控制室的调度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热网实时监控专用软件功能:1.专用软件功能:各个换热站控制器与调度中心Inscan HRC热网实时监控专用软件进行通讯,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满足所有换热站功能需求;2.供热参数实时监测功能:调度中心直观显示各个换热站在区域内的分布图,点击可进入换热站运行参数详细图,实时显示热力站一级网和二级网供回水温度和压力、流量、热量、阀门开度、水泵开启状态、循环泵变频、补水泵变频、液位等参数;3.手自动控制模式:a)根据现场工况提供两种控制模式用于控制换热站的一次网阀门开度,分别为:本地温度控制、直接阀位控制.b)根据现场工况提供三种控制模式用于控制换热站的二次网循环水流量,分别为:本地手动控制、本地自动控制、直接转速控制.4.远程修正功能:中控计算机能对本地控制站进行参数组态,包括修改温度控制参数的给定值、控制模式及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及供热曲线等控制参数;参数修正要设定权限.5.故障诊断及报警功能:根据参数信息及时诊断各系统的故障并指导维护.应能诊断以下故障:压力、温度、流量传感器故障;通讯系统故障;各热力站水泵、电机、电动阀、变频器等设备的故障;各热力站的超限报警;第一时间接收各远端控制站报警和故障信号,能及时发出声光信号,并进行记录.6.多功能报表:运行记录、报表及图形打印功能:可以自动生成、打印多种多样的报表和参数变化曲线,至少包括各种运行记录的日报表,统计分析报表及设备的故障状态和维护清单,包括日/月/季等报表以及各个换热站对比统计分析,为供热企业分析热网运行提供数据分析依据.7.参数统计及能源计量功能:根据实测参数统计各站及全网的能耗和水耗,计算出其平均值和累计值.计量时间可以为时、日、月、年,计量结果将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外存储器内,为量化管理和收费提供依据.8.热网平衡功能:自动根据换热站远近距离、换热站负荷大小,现实换热站间热力/水力平衡;9.短信报警功能:可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责任人的手机上,用于及时处理报警,排除险情10.手机监管:支持WAP手机浏览:通过手机,直接浏览关键的运行参数,真正做到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11.视频监控:可结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变焦功能,手动调节远近焦距,最终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1.2热网控制系统功能1.2.1网络结构图集中供热工程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图示<adsl网络连接>1.2.2网络结构概述本方案将采用先进的分布式和模块化设计理念,利用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完成整个系统体系结构的搭建.本系统由各换热站采集控制设备、通讯网络和监控中心组成.各换热站采集控制设备使用U6-200一体化PLC,该设备是一套相对独立运行的可编程控制设备,可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能够满足需要进行流量计算、PID闭环控制和逻辑顺序控制等应用的场合.通讯网络是监控中心与各换热站间连接的桥梁,承载着数据传送的功能.监控中心采用上位机软件Inscan HRC热网实时监控专用软件,配置热网管理软件包、热网平衡模块、Web发布软件包及GSM短消息报警模块,实现对监控数据进行高效采集、长期存储、查询、数据处理等功能;以数据库为核心构成完整的数据服务层,为上层应用系统提供稳定的数据源.1.2.3监控调度中心软件功能热力公司下属的各个换热站采集的实时数据,通过ADSL+VPN的方式传递到调度中心<调度中心需要有使用公网固定IP或域名>,由运行在调度中心的组态监控软件对换热站内的压力、温度和流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统一调整各站参数,统一调整管网平衡.提供热网管线非矢量的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图上标有各个换热站的实际位置,并显示换热站的主要运行参数,在该画面上通过按钮可以切换到任一个换热站,查看换热站的详细信息.换热站管网运行图提供换热站数据总貌画面,总貌画面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呈现了各个换热站在一次网、二环网中的实时采集数据以及通讯状态.热网换热站监控总貌提供单个换热站的运行监控画面,该画面显示单个换热站内的各数据采集点的实时运行数据.换热站远程监控提供单个换热站的补/回水泵远程控制画面,通过该画面可远程监控某个换热站内的补水泵和循环泵运行.换热站远程补水/回水控制提供数据的自动保存功能,保存的历史数据可随时供使用者调取、查询.提供数据报表生成和打印功能,可生成日报、月报、年报及同期比较报表,通过报表分析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管路的失水情况,分析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能耗数据查询表热网关键参数报表提供多种数据曲线/图形显示功能,可选择任意换热站的数据点进行查看,比较实时或历史的曲线数据.运行数据曲线气温预测曲线各个换热站供热区域对比饼图提供位于实时数据采集和管理分析软件基础之上的换热站综合运行软件,拥有热网平衡轮询监视、气象数据更新、DCS数据采集报警、平衡数据分析等功能,是一套拥有强大扩展性的综合应用软件.换热站综合运行软件图示平衡运行前后数据对比图多级操作权限设置,不同的操作人员设置不同的功能权限,防止不同级别的操作人员越权操作.换热站综合管理登录系统登录异常情况报警<通信失败、循环泵全停、超流量、低流量、超温、低温等>,当发生系统报警时,自动出现报警提示,并提供报警历史查询功能.中控室报警画面具备异常情况报警信息短信通知功能,当变量报警产生后,按预先设定好的手机号码和报警内容进行发送,及时通知相关值班维护人员.短消息报警图示提供数据的分析功能,通过记录的热网运行历史数据,在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与前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查出整个换热管网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升级改造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热网换热站统计报表能耗数据明细提供双机冗余备份功能,系统由两套组态相同的监控软件,一套设为主站,另一套设为从站,系统正常工作时只有主机和换热站通讯,从机不通讯,从机通过主站进行数据备份和同步.如果主机出现故障,其中一个从机接管主机工作.等主机恢复之后,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进行干预来恢复先前状态.本系统采用网络化设计,在服务器端运行WEB SERVER程序并发布监控画面后,用户可通过IE浏览器访问换热站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各种运行数据.同时,可按用户需求,定制若干手机浏览页面,供用户便捷的进行访问.手机WAP浏览可结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变焦功能,远程调节摄像头的观察位置和远近焦距,最终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换热站视频监控同时,使用数据实时转发技术,可远程浏览控制专网内的DCS运行数据,真正实现全厂信息的集中监控.DCS运行数据的WEB发布1.2.4本地换热站控制器功能本地换热站在U6-200一体化PLC的7寸真彩触摸屏上提供单个换热站的运行监控流程图画面,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易学易懂,充分体现人性化,方便巡检人员进行就地观测.双换热机组本地监控换热站本地补水/回水控制1.2.5热网平衡模块功能在运行与控制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热网平衡.一个集中供热系统,特别是一个大的集中供热系统,要实现稳定运行和均衡供热的基本条件是保证管网的水力工况平衡.过去,热网平衡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系统中存在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热力站不能获得需要的压差,用户普遍不热,或者前端用户压差高,流量超过设计值,而末端压差不足流量低于设计值因而造成近端用户过热,远端用户不热的原因,就是因为系统存在水力工况不平衡的问题.造成系统水力工况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受热源厂设备的限制,供给的压力不足,或者因为系统的循环水量超过原设计值,使循环水泵的供给压力下降;管网设计不合理,或者管网堵塞造成系统的压力损失过大,超出了热源厂设备所能提供的压力;系统〕管网和热力站〔缺少合理分配水量的手段,为解决末端用户不热的问题而加大循环水量,因而降低了一次供水温度.解决此类问题虽然需要由设备选型与管线铺设来保障,但是在控制上仍需要由控制手段来保障,特别是在整个热网负荷变化的情况下协调各换热站的能量分配.对于热网平衡来说,目的是使总能量在各站之间均匀分配,使各站的温度尽量均匀,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站的暖气和地暖因素影响,这会造成有些地区的温度偏高或偏低.整个平衡是按照周期性进行控制<考虑二网滞后因素影响>,综合考虑各站的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经过平衡算法得到各站平衡参数,将参数下发给各换热站由各站控制器来合理地调整一网流量,使得整个网络中各站温度趋于平衡.算法中的主要模块配置参数和参数使用说明如下:一、优先级该参数表明换热站在整个平衡系统中的优先级,级别越高表明该站能优先从热网中得到更多的资源,往往也能获得较高的温度.二、敏感度该参数表明换热站覆盖区域温度变化对阀门开度大小变化的敏感性,级别越高表明一定的阀门开度变化造成的温度改变越大.该参数是匹配性参数,需根据换热站特性设置.三、回水相关度该参数表明平衡系统衡量标准与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相关程度,级别越高表明二网回水温度在整个平衡效果评价体系中占的分量越重,同时也表明二网回水温度控制将会越平均. 四、鲁棒性该参数表明换热站区域温度的可控程度,鲁棒性越强表明该站温度的可调程度和范围越大.该参数是匹配性参数,强烈建议采用模块默认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 集中供暖的发展概述集中供暖是在十九世纪末期,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集中供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集中的热源向一个城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
集中供暖不仅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与传统的分散供热相比,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1 国外集中供暖发展概况集中供暖方式始于1877年,当时在美国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区域锅炉房向附近14家用户供热。
20世纪初期,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利用发电厂内汽轮机的排气,供给生产和生活用热,其后逐渐成为现代化的热电厂。
在上世纪中,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集中供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集中供暖事业长期以来是实行以积极发展热电厂为主的发展政策。
原苏联集中供暖规模,居世界首位。
地处寒冷气候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中供暖事业发展迅速,城市集中供暖普及率都较高。
据1982年资料,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集中供暖普及率为35%;丹麦集中供暖系统遍及全国城镇,向全国1/3以上的居民供暖和热水供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废墟中进行重建工作,为发展集中供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目前除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城市已有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暖系统外,在鲁尔地区和莱茵河下游,还建立了联结几个城市的城际供暖系统。
在一些工业发达较早的国家中,如美、英、法等国家,早期多以锅炉房供暖来发展集中供暖事业,锅炉房供暖占较大比例。
不过这些国家已非常重视发展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方式。
1.1.2 国内集中供暖发展概况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真正起步是在50年代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国务院1986年下发《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的报告》,对我国的集中供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这些年来集中供暖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目前采暖系统相当落后,具体体现在供暖质量差,即室温冷热不均,系统效率低下,不仅多耗成倍能量,而且用户不能自行调节室温。
在功能上,发达国家通常室内温度保持22摄氏度,我国仅为16摄氏度,而且我国的供暖质量很差,室温冷热不均,系统热效率低下,大多数地方没有采取按户计费,用户也不能自行设定和调节室温等等。
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目前存在的能源浪费主要来源与:建筑的保暖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系统相当落后。
造成结果是:低效率,我国供暖采暖系统普遍存在低负荷、低效率运行,实际供暖面积平均只有设备能力的40%左右。
管网输送效率低,管道泄漏和偷水现象严重;缺乏控制手段:我国供暖系统只有简单的调节手段,水力水平失调、垂直失调严重:没有恒温装置,供热不足和过度时,没有有效的调节手段;缺乏计量手段:采暖系统一般不设热表,没有计量收费造成用户不会主动去节能,没有计量也造成了管理运行人员没有具体数量上的依据来运行管理。
换热站的发展为改变了之前供热系统的众多缺陷。
1.2 换热站的简介及运行现状换热站与锅炉房是根本不同的。
锅炉房是用燃料把水(或其他介质)加热到具有一定参数的地方;而换热站是为了把锅炉房生产的高温热水(高于100C)转换成能够直接给用户供热的热水(低于100C)。
锅炉房是生产地,其主要设备有:锅炉、鼓风机、引风机、循环泵、和各种辅助设备(上煤机,除渣机)等,其中锅炉是主体。
而换热站是个中转站,现在换热站的主要换热方式有:换热板、混水等。
说白了换热站就像一个大的过水热,唯一不同的是它很大.它们都属于供热系统的一部分,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其工艺流程是:锅炉房——(高温热水)——换热站——(低温热水)——用户——(低温热水)——换热站——(低温热水)——锅炉房通常换热站内部设备可分为两个部分,即采暖系统和民用生活系统,目前我国换热站大部分没有民用热水设施。
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换热站内应该普及生活热水系统,来提高集中供暖的效益。
换热站的主要设备有:离心水泵、汽-水换热器、热水储水箱、过滤器、补水泵调节阀热媒参数调节和检测仪表、防止用户热水供应装置生锈和结垢的设备等。
换热站内还安装有热量表以及调节供热量的自动调节装置。
但是目前来说大部分换热站还不能实现全自动化无人值守,大部分缺乏控制手段,耗能严重造成资源的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暖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在传统供热模式下,为满足供热需求,换热站内设备运行参数多为人工调节,随着室外温度及热负荷的不断改变,不断的人工调节二次供水温度以保证用户室内能够维持恒定的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手动调节必然存在着较大偏差,只能够根据经验达到粗调节,不能够居民对室内温度恒定。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多年以来供热行业一直在探讨开发能充分适应热负荷不断变化的细调节运行方式,以适应热负荷变化较大、调节频率较高对系统平衡能力的需求,满足热用户的合理需求,达到经济运行目的。
目前,由微机监控换热站从技术上满足了这种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变送器远程采集系统运行数据,经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中心进行中央监控,同时将控制信号以组态模式实时反馈,控制电控执行机构进行系统调节,实现对二次供、回水温度的合理控制和处理突发事故。
无人值守换热站具有以下特点:运行人员少,人员培训时间段,界面人格化,且能只管的监控换热站的运行情况;可以科学的根据天气情况及负荷变化通过适时反馈自动进行蒸汽流量细调节,降低直接成本;既可以循环监控各换热站的运行参数,又能抽调某个换热站的运行状态,保证了系统监控实时性;可以设定系统临界参数,系统异常时在控制中心实现报警,在必要时能及时的将控制信号自动反馈到电动执行机构,处理突然事故,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从理论上,通过计算机技术、PLC、传感器数据通讯技术和测控技术,需做到换热站在整个运行期间无需人员巡视时可行的,但是相应的硬件设施投入相对过大。
因此从企业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应以远程监控影像安全运行参数为主,辅以人员巡查,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
本课题来源于平安小区换热站的控制与技术,如何随时了解换热站的工作情况和有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和室外温度对换热站进行及时调控,使供暖系统始终在一个最佳工况下运行,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所在。
第二章换热站控制方案2.1换热站的简介换热站和热水管网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供暖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换热站是指连接于一次网与二次网并装有与用户连接的相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机房。
它用于调整和保持热媒参数(压力,温度和流量),是供热,用热达到安全经济运行,是热量交换,热量分配一集系统监控,调节的枢纽。
换热站一般由汽水换热器组成的换热系统,循环水泵组成的循环系统,补水泵组成的补水系统来构成。
在控制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物理量,如压力,温度,流量等模拟量参数。
需要通过PLC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
换热站的自动控制,即实现整个进气和供水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2.2换热站的构成换热站控制系统由以下3部分组成:1)测量仪表及变送器。
用于对换热站的运行参数及室内外温度进行测量,主要包括一二次供水温度、室内外温度、二次侧供水流量、一二次压力等测量传感器。
2)执行机构。
对于换热站运行的个调节机构进行电动调节,主要由变频器和泵电机组成。
3)PLC和工控机。
用对于换热站运行的自动控制和运行参数进行监测控制、记录、统计、报警、报表打印等。
换热站控制系统主要对二次侧供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最终使室温达到要求。
系统由PLC作为底层的DDC控制器,先进的工业控制机作为上位机,并配备彩色显示器、打印机、网络通信卡等高品质的硬件设备,具有系统控制算法、组态等先进供暖的软件,可使系统实时地显示换热站运行情况,实时地反映出按需供热,以适应供暖符合的变化,同时使换热站运行达到最佳工况,并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通常换热站内部设备可分为两大部分,即采暖系统和民用生活热水系统,目前我国换热站大部分没有民用热水设施。
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换热站内应增加生活热水系统来提高集中供暖的效益。
换热站的主要设备有:水——水(汽——水)换热器,过滤器,补水箱,补水泵,循环水泵,调节阀,热媒参数调节和检测仪表,防止用户热水供应装置生锈和结垢的设备等。
换热站内还安装有热量表及调节供热量的自动调节装置。
2.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思路集中供热系统的控制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控制系统。
由换热站控制柜和检测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柜完成循环水泵系统和补水系统的控制功能,具有手动和自动运行模式,也有工频和变频运行模式。
PLC可以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室外温度对一次供汽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对二次供水温度进行控制,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供热质量的目的。
PLC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变频器来实现对二次供水压力的控制,当一台补水泵无法通过变频补水达到所要求的压力时,控制器可使另一台备用泵以工频的方式进行补水。
最终实现更加智能化得恒定补水控制。
换热站的运行程序独立存在于其控制系统PLC内,能够脱离上位机监控管理软件而独立运行,其运行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上位机监控管理系统来观察并实施调整。
各个换热站独立工作的同时,利用通讯系统将运行状态数据传给监控管理系统供参考,同时接受监控管理软件进行的运行参数调整。
2.4 该方案要实现的控制功能本方案包括以下基本控制功能:1.运行参数检测功能:该热交换站主要监测内容有一次热媒侧供回水温度、二次热水流量、二次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差、室内外温度、供热水泵工作、故障及手动/自动转换状态等。
并进行信号处理后在彩色显示器上显示,同时还显示运行模拟图、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曲线等画面。
换热站监控系统主要检测内容又一次热媒侧供回水温度、二次热水流量、二次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差、室内外温度、供热水泵工作、故障及手动、自动转换状态等。
1、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诊断,并在监控画面上显示各工况参数并控制设备运行状态。
2、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供热对象的特性,给出一条室外温度与二次供水温度之间的对应曲线。
控制器可以通过这条曲线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室外温度对一次供汽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对二次供水温度进行控制,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供热质量的目的。
3、在系统中增加晚间节能的设置,根据需要设置晚间供热温度。
自控系统通过加入时间日程表的控制,实现一天当中不同时刻对应不同的温度。
4、PLC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变频器来实现对二次供水压力的控制,当一台补水泵无法通过变频补水达到所要求的压力时,控制器可使另一台备用泵以工频的方式进行补水。
最终实现更加智能化得恒定补水控制。
5、当前可编程控制器是专业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已成为电气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心位置,他不仅能实现法杖的逻辑控制,还能完成各种顺序或定时的闭环控制功能,并且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体积小,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不间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