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产业的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共58页

合集下载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摘要】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其气候条件对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优势。

本文主要对成都市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温度适宜性、降水条件、日照充足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发现,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对油菜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具有较高的适宜性。

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论认为成都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前景。

在发展建议方面,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同时加强市场开拓,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成都市、油菜产业、气候条件、温度、降水、日照、地理位置、发展前景、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油菜是四川省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也是成都市重要的农业种植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油菜等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油菜产业在成都市的发展潜力巨大。

气候条件对油菜的生长影响深远,了解成都市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油菜种植的适宜性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成都市的气候特点,可以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对油菜种植的适宜性,探讨成都市油菜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为成都市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对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并探讨其潜在发展前景以及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通过对成都市的气候特点、温度适宜性、降水条件、日照充足性和地理位置优势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成都市是否具备发展油菜产业的基础条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从气候角度深入挖掘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当地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气候特点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一、本文概述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食用油供应安全,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潜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油菜产业的种植技术、加工利用、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本文旨在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油菜产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二、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油菜产业持续推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油菜品种的改良和更新,提高了油菜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水平。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种植、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率也在逐步提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我国油菜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油菜籽的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油菜籽油、油菜籽饼等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油菜秸秆等副产品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为畜牧业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然而,我国油菜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油菜种植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油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油菜籽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油菜种植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壤污染、病虫害等问题,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油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加强油菜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油菜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油菜产业的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促进油菜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等。

四川盆周山区冬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四川盆周山区冬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2期|>>>NONGYE YU NONGJI油菜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5%以上,是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1-4]。

巴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属于盆周山区,是我省冬油菜主产区之一。

在我省油菜生产中高含油量油菜品种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不同生态环境直播油菜的品种、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日益增多[5-10]。

不同生态环境对油菜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均具有不同的影响[11-12]。

有关盆周山区油菜高产、高油品种筛选和生育特性的报道较少。

为筛选出适合盆周山区种植的高产、高油的油菜新品种,本团队通过在四川省巴中市农林科学院实验基地进行不同油菜新品种大田比较试验,考查测定参试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含油量,以期筛选出适宜该生态区域的高产、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为生产应用的品种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于2022年9月~2023年5月在四川省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进行,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油菜品种21个,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63个小区,小区面积14m 2(2m×7m ),株行距为0.27m×0.5m,每小区种植104株,试验小区四周以双籽油18做保护行。

参试油菜品种:佳油1号、长江油2号、佳油早701、蓉油18、佳油JS01、佳油5号、德油6号、望乡油1881、长江油3号、双籽油18、佳油4号、川油81、川油83、渝油35、旺成油8号、佳油JS06、德油199、科乐油2号、科乐油4号、庆油8号、庆油3号。

1.2测定项目及方法1.2.1生育期记载观察记录油菜生育期中不同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抽薹期、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的时间。

1.2.2农艺性状于成熟期在各小区中间2行,每行中间位置连续选取3株长势大致均匀一致的植株,每小区共6株考察其株高、主序长、一次分枝部位高、一次分枝数指标。

四川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

四川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

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蒲晓斌)第一章概论油菜是世界重要油料作物之一,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

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

在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中,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量,油菜都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

作为油料作物,油菜籽的含油率比大豆高得多。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超过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长江流域是世界三大油菜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我国油菜生产迅速发展,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达到600万公倾以上,2008年更是高达728万公顷。

预计今后5~10年内,中国油菜面积将稳定在700~800万公倾之间。

油菜是四川省的优势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面积及总产量占全省油料作物的80%以上,居全国第2-3位,被农业部列入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发展区域省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意见》,促进油菜生产发展,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优势油菜产业发展规划》。

油菜是四川农业的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种植油菜的区域分布广泛,除甘、阿、凉三州部分县没有种植外,其余县(区、市)都有种植。

一、油菜产业链构成(一)产前环节1、特点:针对生产需求、产业发展需要,间接面向农户和生产2、任务:1)研制育种新技术新方法;2)选育新品种及研制配套栽培技术3、策略:种质资源、基础材料收集、创新(具体技术:常规育种、人工合成、诱变、生物工程)育种亲本选育(CMS、NEA、nap、OGU、GM、MSL)(具体选育技术:常规育种结合生物技术、三系、两系、测交、群体改良、轮回选择、核心种群、集团选择)各种不同育种技术(方法)集成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直接面向农户(二)产中环节1、特点:直接服务于农户;高产品种配套高产技术;多项技术集成2、任务:提高产量;保证质量;节本增效3、主要技术: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免耕机迟直播覆盖稻草栽培技术;套(间、轮、连)作栽培技术;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

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油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用油,还可以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

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油菜种植技术的现状、应用和推广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油菜种植技术的现状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油菜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现在的油菜种植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育、优质肥料的施用、科学的田间管理等方面。

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

在施肥方面,科学合理的使用优质有机肥料和化肥,可以让油菜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养分,提高产量。

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如适时的灌溉、密植和间隔、病虫害的防治等,也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现在的油菜种植技术还包括了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

生态种植技术是指在油菜的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力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生态种植技术中,可以采用梯田种植、轮作休耕等措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油菜的种植中,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提高农产品的生态品质。

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因为环保和生态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油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需要加大对优质种子和肥料的推广力度。

通过推广优质的油菜种子和肥料,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需要加强对科学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科学的种植技术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种植技术,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需要加强对生态种植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生态性,因此需要加大对生态种植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种植技术。

油菜产业工作总结

油菜产业工作总结

油菜产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油菜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油菜产业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首先,油菜产业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通过引进优质种子、科学施肥、合理管理,油菜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损失,保障了产量和质量。

其次,油菜产业的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我们加大了对油菜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
力度,引进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油菜的加工效率和质量,扩大了油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油菜产业的市场开拓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拓展了油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油菜产业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加强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
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推动了油菜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总的来说,油菜产业工作总结显示出了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
一系列显著成绩。

但同时也要看到,油菜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推动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油菜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川省甘蓝型高油酸油菜发展现状

四川省甘蓝型高油酸油菜发展现状

四川省甘蓝型高油酸油菜发展现状关淑仙 黄辉跃 钟光跃 王仕林 汪仁全 王相权 荣飞雪 周海燕 陈新媛 杨杰智(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641000)摘要:甘蓝型高油酸油菜具有油酸含量高,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低的特点,长期食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同时甘蓝型高油酸油菜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

然而,四川地区甘蓝型高油酸油菜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工作不够系统全面,甘蓝型高油酸油菜品种、食用油品牌严重缺乏。

为加强甘蓝型高油酸油菜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其资源、育种和产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四川省开展甘蓝型高油酸油菜育种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四川;甘蓝型油菜;高油酸;发展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ZHFP0154);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川财农(2018)217号];内江市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019KJFH017)通信作者:黄辉跃,钟光跃近2年,四川省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增收并且提高食用菜籽油的品质,开展了“天府菜油”行动[1]。

新形势下,开发甘蓝型高油酸油菜(以下统称高油酸油菜)品种及油脂产品,对提升油菜品质,打造“川字”品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发展高油酸油菜的意义1.1 高油酸油菜营养价值 种子中油酸含量大于75%的油菜品种称为高油酸油菜[2]。

高油酸油菜籽的油酸含量高,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低,可降低超重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和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动脉硬化[3-4];其烯丙基双键具有相对低的反应活性,并且含有较高的生育酚、甾醇等抗氧化成分,使得高油酸菜籽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因此高油酸菜籽油煎炸产品拥有优良的香味[5-6]。

对于习惯食用菜籽油的人群来说,高油酸菜籽油带来的营养价值是普通菜籽油无法替代的。

橄榄油由于含有较高的油酸(油酸含量在75%左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植物油[7];然而高油酸菜籽油在一定条件下,油酸含量最高可达90%[8-9],作为食用油,高油酸菜籽油的品质甚至可超过橄榄油,因此高油酸油菜具有较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四川油菜种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

四川油菜种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
维普资讯
“ 五 ” 以 来 ຫໍສະໝຸດ 四 川 生 产 的 杂 交 成 绩 显 著 , 通 过 各 级 审 定 的 新 品 种 达 于 全 国先 进 行 列 。 九 l
水稻 种 子大批 量销 往省 外乃 至国 外,
3 个 ,其 中9 .% 杂 交 油 菜 , 较 国家 5 14 为
l l l l 攻 关 组 在 “ 低 + 优 ” 的 主 攻 方 向上 果都表 明 四J 省油 菜育 种研 究 己跻 身 列 新 品 种 和 新 技 术 , 为 四 J 油 菜 种 业 双 杂
维普资讯
_ -
特 另 策 戈 I I J J
的 迅 猛 发 展 提 供 了强 大 的技 术 支 撑 。

中 ,5 . % 四川 省 选 育 。 且 国家 区试 繁 育法 ”的繁育 程序 和相 关 技术 ;提 56为 l ( 繁 ) , 多 年 用 种 ” 的 新 方 法 , 确 扩

育种新 成果 为 四川油菜 种业 中 产 量 最 高 、 芥 酸 和 硫 苷 含 量 最 低 的 出 并应 用 油 菜 三 系 亲 本 “一 年 繁 殖
针 对 三 系 杂 交 油 菜 中的 实 际 问
以 水 稻 为 代 表 的 “ 1 优 势 ”成 为 我 审 定 品 种 的 平 均 值 高 l个 百 分 点 ; 双 题 , 攻 关 组 开 展 了甘 蓝 型 油 菜 雄 性 不 川种 1
省 农业产 业化 的 重要支 柱之 一 。 “ 十 低 质 不 育 三 系 杂 交 油 菜 占 审 定 数 的 育 三 系 亲 本 繁 育 技 术 研 究 , 首 次 提 出
展 提 供 强 大 的 内 在 动 力 四 川 历 来 是 豪种 业公 司 以订 单收 购和定 向销 售方 动 , 必 将 对 油 菜 种 业 带 来 千 载 难 逢 的 I 我 国 的 油 菜 生 产 大 省 之 一 ,据 农 业 部 式推广 工业 专用 特高 芥酸油 菜 ,扩大 发 展机 遇 。 统 计 资 料 ,2 0 年 四 川 油 菜 种 植 面 积 了 油 菜 产 品 的 应 用 领 域 。有 的 种 业 公 04 I

四川省油菜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省油菜产业发展研究

播种 面积 为 6 .8 8 9 8万 公 顷 , 产 量 为 19 4 运作 , 总 0 .6 缺乏沟 通 , 规模效 益差 , 备 简单 陈 旧 , 设 生
万吨, 平均 单 产为 18 5 7公 斤/ 顷 , 高 的德 阳 产的菜 籽油品质低 。 公 最 地 区单 产达 到 2 6 24公斤, 顷 , 出全 省平均水 公 高 3 油菜 籽深 度 加 工 能力 不 足 , 品 附加 值 . 产 平 4 .% 。油 菜 主产 区集 中在 成 都 、 阳 、 26 绵 德 低 。9 %以上 的加 工 企业 生 产 的都 是粗 炼 油 , 0 阳、 充 、 川等 地 , 南 达 甘孜 、 阿坝 、 山 、 枝 花 四 凉 攀 其 产 品没 有特色 , 包装 粗糙 , 有 自己的名牌 产 没 州市 的油菜 产量 仅 占全省 1 %左 右 。 品和拳 头产品 , 在市场 上缺 乏竞 争力 , 产品价 格
播 种 面 积 为 6 .5万 公 顷 , 产 量 为 12 5 64 总 1 .9万
2 加工 企业 信 息 闭 塞 , 乏信 息 上 的 沟通 . 缺 吨, 平均 单产 为 19 6 4公斤/ 顷 ,9 9年全 省 的 和 联 系 。 加 工 企 业 ( 坊 ) 外 界 联 系 少 , 立 公 19 作 与 孤
论 是面 积 还是 总产 量 , 仅次 于 大豆 , 世界 第 食 品 工业 、 工 业 的不 断发展 , 都 居 轻 对菜 籽油 的需 求 二 位 。菜 籽油是我 国人 民的主要食用 油之一 , 量将 越 来 越 大 。 占


四 川 省 油 菜 产 业 现 状 4 油菜 生产 效 益差 。 目前油 菜生 产主要是 .
科技 文化水 平较 低 , 油菜 作物 的栽 培 、 管理技 术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油菜产业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我国油菜生产现状我国油菜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油菜种植的纪录。

如今,我国油菜生产面积广泛分布在南北方多个省份,其中以河南、湖北、贵州等地种植面积较大。

油菜种植主要以一、二茬为主,冬油菜和春油菜两者种植布局基本上十分均衡。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在稳步提高。

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产量达到1283万吨。

我国油菜的主要品种有春油菜、冬油菜、脱毒油菜等,而其中春油菜产量居多。

油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油菜籽不仅可以榨油,而且还可以作为粕料、食用油和生物柴油的原料。

油菜籽油的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此外,油菜的秧苗还可以作为饲料,满足人们对养殖业的需求。

三、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趋势1. 品种改良:我国油菜品种的改良一直是农业科研的重点之一。

目前,我国油菜的品种已经相对较多,但品质和产量上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应加大对优质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油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普及。

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可以精准调控,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未来,油菜生产也将朝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提高种植效益。

3. 生态环保:在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境污染。

未来油菜生产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推广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

4. 增加附加值:目前,我国油菜主要以榨油为主,而利用率较低。

未来,应发展多样化的油菜产品,开发深加工技术,提高油菜产业的附加值。

关于油菜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油菜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油菜产业调研报告油菜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油菜产业的现状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前往主要油菜生产区,与农民和油菜种植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他们的种植技术、市场出口情况等。

2. 参考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历史数据和专家观点,了解油菜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油菜产量增长快速:从数据统计来看,过去十年油菜产量增长速度迅猛,其中油菜籽的产量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因为油菜籽在食用油和工业用途方面的需求增加。

2. 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油菜种植技术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显著的进步,种植者普遍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和更科学的施肥方式,提升了产量和质量。

3. 产品销售困难:尽管油菜的产量快速增长,但是产品的销售却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有限,而海外市场存在贸易壁垒和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油菜籽的加工企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的问题。

4. 品质提升成关键:油菜籽的品质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除了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油脂含量外,还应注重油菜籽的杂质含量、病虫害抗性等方面的提升。

四、问题与建议1. 市场拓展: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专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加强协作:建立油菜种植者与加工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社或合作社模式,提前签订合同,确保稳定的供应和市场。

3. 强化科技支持:加大对油菜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投入,提供更高效的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提升产量和品质。

4. 政府支持:加大对农业食品加工企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他们投资设备和技术改进。

五、结论油菜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应加强市场拓展、加强科技支持、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并获得政府的支持。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实现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农作物,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具备着较为丰富的油菜种植资源。

下面将对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油菜对温度要求较高。

油菜对温度的适宜范围为5℃~25℃,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

成都市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18℃,符合油菜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

尤其是春季,成都市的气温逐渐回暖,非常适宜油菜的生长。

油菜的生育期较短,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即使在夏季也可以种植早熟的油菜品种。

油菜对降水和湿度的要求较高。

油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生育期间。

成都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1100mm,且分布均匀,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由于成都市处于四川盆地内部,地势相对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对油菜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成都市空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对油菜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油菜的生长末期和成熟期,需要适当控制降水量和湿度,以防止油菜出现病虫害。

油菜对光照的要求适中。

油菜喜光,但对日照时数的要求不高,一般每天光照6小时以上即可满足油菜的生长发育需求。

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光照条件良好,有利于油菜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油菜对土壤的要求较低。

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但以砂质壤土、壤土为宜。

成都市土壤类型众多,包括砂土、壤土、黏土等,其中壤土是成都市主要土壤类型。

壤土透水性好,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对油菜的生长有较好的影响。

成都市具备着适宜的气候条件来发展油菜产业。

温度适宜、降水分布均匀、土壤条件适宜等特点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成都市油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分析60页PPT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分析60页PPT
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分析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
❖ 1、加强现代育种高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应用,加 速育种进程。
❖ 2、加强对育种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创新,突破油菜 产量、含油量、抗性育种瓶颈。
❖ 3、加大育种力度和规模,重点解决油菜总量供给不 足、单产和含油量不高、生产效益偏低等突出问题。
❖ 4、加大育(制)种技术研究特别是新材料新方法研 究。
❖ 5、加大机收适宜品种和技术的研究。 Nhomakorabea❖ 6、加强免耕机直播兼机收、迟直播避灾高产栽培、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 简介
(一)产前育种科研现状
❖ 四川省内从事油菜科研的单位众多,主要有四川 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 农业大学、绵阳市农科所、南充市农科所、宜宾 市农林科学院等。
❖ 四川省油菜科研力量雄厚,选育出了川油、蓉油、 蜀杂、绵油、南油、宜油、川农油、德油、乐油 系列等一大批“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在大面积 生产上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
二、四川油菜产业存在问题
◆缺乏突破性和专用品种
◆劳动力投入大, 比较效益低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到位率低 ◆油脂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
种植粗放
品种与技术不配套
➢缺乏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和技术(元/kg) ➢油菜产后精深加工技术落后
湿害 草害
虫害 病害
根肿病日趋严重
蕾薹期
苗期
Company Logo
三、发展四川油菜产业对策措施
蓉油17
❖含油率43.01%,芥 酸含量0.2%,硫苷 含量17.65μmol/g饼。
❖省区试平均亩产 167.1公斤,比对照 川油21增产8.58%, 适宜四川省平丘区及 类似生态区种植。
绵油12号
❖ 含油率38.53%,芥酸含 量1.3%,硫甙含量 36.9μmol/g饼。省区试 平均产量123.5公斤/亩和 164.4公斤/亩,分别比对 照中油821和蜀杂6号增 产29.32%和11.67%,列 试验第1位。适宜在长江 上、中游冬油菜区和其 它类似生态区种植。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

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

南油68
硫苷17.88μmol/g饼, 芥酸0.64%,含油 量41.0%。长江中 游组平均亩产 152.51公斤,比对 照中油杂2号增产 10.23%。全省各地 均可种植。
南油12
适宜机收新组合川杂NH352
油菜育种、栽培研究重点
1、高产高油突破性双低新品种选育
杂0430
06杂-9
均隆油5号
芥酸0.33%,硫苷 21.61μmol/g饼。含油 率43.84%,省区试平 均亩产164.87公斤, 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 8.15%,比对照川油 21增产11.31%,适应 地区为四川省及与四 川生态条件相近的两 熟制地区种植。
川农油3号
含油率41.57%,芥酸 0.1%,硫苷 19.95μmol/g饼,省区 试平均亩产165.94公斤, 比对照川油21增产 10.59%,适宜四川平 丘区大部分油菜主产地 区种植。
乐油6号
芥酸0.35%,硫苷 19.78μmol/g饼,含油 率40.84%。省区试平 均亩产154.74公斤, 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 增产3.25%,比对照 川油21增产11.95%, 适宜四川省平、丘地 区种植。
蜀杂11号
含油率40.83%,芥 酸<1%,硫甙< 30μmol/g饼。省区 试平均亩产161.4公 斤,比对照蜀杂6号 增产7.27%,适宜 四川省及与四川生 态条件相近的地区 种植。
蓉油15
芥酸<0.23%,硫苷 29.82μmol/g饼,含 油率42.23%。 省区试平均亩产 172.16公斤,比对 照蜀杂6号增产 14.76%,适宜四川 省平丘区、长江上游 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 植。
蓉油16
芥酸0.05%,硫苷 18.37μmol/g饼,含 油率46.85%,省区 试平均亩产171.28公 斤,比对照蜀杂6号 增产20.84%,适宜 四川省平丘区、长江 下游区及类似生态区 种植。

四川省近10年来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特点分析

四川省近10年来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特点分析
l e nti ppr h eutso e h th u b ro ol e e ( .np s aiyadtepret e f yr r obezr vi y di hs a .T ersl hw dta te m e f iedmp B ag)vr t n h e na hb do du l— o a - z e s n s s e c go i e l
2 3卷
表 1 不 同时 期 油 菜 育成 品种 的 农 艺 经 济 性状 和 产 量 品 质
Ta l Ch rceitc fa rn mya d eo o fole drp ait ee td o iee tp ro be 1 aatr iso go o n c n myo i e a ev reyslce ndf r n eid s s
有 降低 , 因此 , 油菜 单位 面积产 量和 生产潜力 明显提 高; 油菜 品种 品质 得 到 有效 改 善 , 油率 稳 步 增加 , 含 但 抗病 性 ( 毒病 、 病 菌核 病 ) 体上仍 处 于 ( ) 总 较 低水
[] 2 傅廷栋. 中国油菜 生产和品种改 良的现状与前 景[ ] 安徽农 学 J.
3 结 论 与讨 论
近1 0年来 , 四川省油菜育成和审定的品种数量
明显 增 多 , 交种 化 、 低化 发 展 迅速 , 杂 双 品种 株 高与
应围绕油菜轻简化栽培和机械化生产 的需要 , 加强 适宜免耕高密度直播和机械化收获要求 的油菜 品 种, 重点是选 育早熟 多抗广 适 的 、 优质 、 高产 的 、 紧凑
Ke o d :i unpoic ; ie ae( r ̄c a u . ; ai ; hrc rt s yw r sSe a rv eOl e r h n sd p Ba i np  ̄L ) V r t C a t ii a e y a e s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