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肌肉收缩

合集下载

第一章骨骼肌

第一章骨骼肌
第一章骨骼肌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四)超等长收缩 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 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 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 形式。
第一章骨骼肌
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Ø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 缩可产生最大的肌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 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第一章骨骼肌
(二)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形态特征: 1.肌纤维直径:快肌纤维较粗,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 浆网也较发达。 2.毛细血管网:慢肌较丰富。 3.肌红蛋白:慢肌有较多的肌红蛋白所以颜色呈红色。 4.线粒体: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 5.神经支配:快肌纤维有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纤 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第一章骨骼肌
第一章骨骼肌
(2)肌丝滑行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分子结构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第一章骨骼肌
按任意键 飞入横桥摆动动画
第一章骨骼肌
(五)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1.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 度而定: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第一章骨骼肌
(六)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慢肌纤维特性主要适合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快肌纤维 特性较适合速度、爆发力、力量性项目。所以运动员 的肌纤维类型具有项目特点: Ø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 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Ø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 运动员和一般人。 Ø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 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北体运动生理试题

北体运动生理试题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Ca2+的 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二章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全或无”现象
8、神经冲动
9、神经肌肉接头
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1、单收缩
12、强直收缩
89、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90、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91、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9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93、儿童少年素质发展特点。
94、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原则。
95、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基本原则。
3、 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有中间的 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 带所组成。
4、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分子,而够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 , 和 三种。

高中生物竞赛 动物生理题及答案1-2章

高中生物竞赛 动物生理题及答案1-2章

第一章细胞生理(肌肉)一、选择题1.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AA.ATP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GTP(解析:磷酸肌酸、葡萄糖不直接供能。

GTP在翻译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中提供能量。

GTP能的蛋白称G 蛋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调节蛋白。

ATP是通用能源物质,为生物体的大多数耗能过程供能。

)2.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 B.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没有限制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 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最简记忆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内钾外钠,通道调控,钠入去极,钾出复极,泵调离子(于电荷)等。

神经冲动发生传递的具体过程应掌握,参考答案:A)3.单个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其原因是:D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钙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D.钠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解析:同一个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不会融合是因为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单个心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主要反映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状态。

钠通道h闸门堵住通道,使通道处于失活状态不能对传来的冲动发生反应,是不应期产生的内在原因。

答案:D)4.葡萄糖在血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B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吞饮作用(解析:葡萄糖在血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即易化扩散,需载体,不需能量。

答案:B)5.下列哪种不属于张力感受器:DA.颈动脉窦B.主动脉弓C.膀胱壁D.主动脉体E.腱器官(解析: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有感受血压的张力感受器,膀胱壁有感受尿量变化的张力感受器,腱器官是一种感受肌肉牵引程度的张力感受器。

答案:D)6.影响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的主要离子是:CA.Na+B.K+C.Ca2+D.Mg2+7.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B )A.Na+浓度B.渗透C.Ca2+浓度D.胶体渗透压8.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的什么变化?( C )A.肌小节的长度不变。

01骨骼肌与运动

01骨骼肌与运动

1、兴奋-收缩耦联: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三联体兴奋引
起Ca2+释放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解除位阻效应,横桥 与肌动蛋白结合。
2、横桥运动 ——肌丝滑行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二、防治
1、锻炼安排要合理。 2、局部热敷和涂擦药物。 3、牵伸肌肉、按摩、运动可减轻酸疼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适当服用维持肌肉结构的蛋白类营养补剂: 维生素E、C β-胡萝卜素、支链氨基酸、 谷氨酰胺、铜、锌、锰 等。
运动性肌肉痉挛
3、肌肉的舒张
肌膜电位复极化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浆[Ca2+]↓ 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原肌凝蛋白复盖 横桥结合位点
骨骼肌舒张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分析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缩短收缩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动收缩
拉长收缩
(一)缩短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大于外加阻力时,其长度缩短的收缩。
(二)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结构
接头前膜
接头间隙 接头后膜
2、传递过程
1.运动神经未稍去极化,膜对Ca++的通透性增高
2.Ca++进入接头前膜内,引起前膜释放N递质
3.N递质与终板膜结合,产生肌膜终板电位,然后 肌膜(接头后膜)兴奋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源自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运动生理学 第1章骨骼肌机能

运动生理学 第1章骨骼肌机能
在刺激强度超过刺激阈后,即使刺激强度再 增加,动作电位幅度也不变,这种现象称为“全 或无”现象。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具有以 下特征: ➢ 生理完整性 ➢ 双向传导 ➢ 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 绝缘性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四、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有下列特点: ➢ 不是“全或无”的,它可随着刺激强度增
➢ 解决体育基础学科中某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 了解训练对神经肌肉的影响,为评定运动员
训练水平提供依据。
运动生理学
Thank you very much!
运动生理学
(二)根据肌纤维代谢特征: 慢缩氧化型(SO) 快缩强氧化酵解型(FOG) 快缩强酵解型(FG)。
运动生理学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 形态特征 ➢ 代谢特征 ➢ 生理特征
运动生理学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不同肌纤维在同一块肌肉中所占的数量百 分比,称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
快肌的肌纤维组成: 快A:收缩速度方面等同快肌,但代谢特征兼 有快肌和慢肌特征。 快B:典型的快肌。 快C:过渡型纤维,具有未完全分化特征,其 数量较少。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暗带中部有条 染色浅的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肌原纤维
➢ 肌节:
1)定义: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sarcomere)。
肌节为骨骼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 2)组成:每个肌节由1/2 I 带+A 带十 1/2 I 带 组成。
长期运动可使肌中结缔组织肥大。
运动生理学
第八节 肌电图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 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 电图(EMG)。

第一章肌肉活动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力学特征

第一章肌肉活动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力学特征

第一章肌肉活动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力学特征肌肉收缩是肌肉活动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指的是肌纤维在神经冲动的刺激下产生的力量,使肌肉收缩或缩短。

肌肉收缩的形式可以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其力学特征包括肌肉产生的力量、速度和能量消耗等。

一、肌肉收缩的形式1.等长收缩:在等长收缩过程中,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

这种收缩形式主要用于肌肉的抗阻力工作,如举重运动等。

这种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缩短,但所产生的力量无法克服外部阻力,因此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

2.等张收缩:在等张收缩过程中,肌肉的张力保持不变,其长度会发生改变。

这种收缩形式主要用于运动和作战等需要肌肉能够产生力量的活动中。

当肌纤维在神经冲动的刺激下收缩时,所产生的力能够克服外部阻力,从而使肌肉长度发生变化。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力量: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肌肉纤维的横截面积,即肌肉的肌纤维数量;二是肌肉纤维的收缩力量,即肌纤维的收缩能力。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总力量。

2.速度:肌肉收缩的速度与力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大,收缩速度就越慢;反之,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小,收缩速度就越快。

这是因为肌肉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与速度之间存在一个反向关系。

3.能量消耗:肌肉收缩产生的能量消耗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肌肉收缩的能量消耗与收缩力量成正比,与收缩速度成反比。

如果收缩速度增加,肌肉消耗的能量也会增加。

三、肌肉收缩相关的生理机制肌肉收缩的过程涉及到肌纤维的收缩蛋白质-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纤维的末端时,会释放出乙酰胆碱,刺激肌纤维内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这会触发肌纤维中的线粒体释放大量的能量并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交互作用,进而导致肌纤维的收缩。

总结起来,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包括力量、速度和能量消耗。

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涉及到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交互作用。

第一章肌肉的活动

第一章肌肉的活动

第⼀章肌⾁的活动第⼀篇器官系统运动⽣理学第⼀章肌⾁的活动第⼀节肌⾁的兴奋和收缩第⼆节肌⾁收缩的形式及⼒学分析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明确肌⾁的神经⽀配及兴奋在神经—肌⾁接头传递过程。

掌握肌纤维的微细结构、肌⾁收缩和舒张的原理和过程,肌⾁收缩的形式和肌⾁收缩的⼒学分析。

教学重点肌纤维的微细结构、肌⾁收缩和舒张的原理和过程,肌⾁收缩的形式和肌⾁收缩的⼒学分析。

教学难点肌⾁的神经⽀配及兴奋在神经—肌⾁接头传递过程。

肌⾁收缩的⼒学分析。

教学⽅法与⼿段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课堂讲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新课引⼊:第⼀篇器官系统运动⽣理学第⼀章肌⾁的活动第⼀节肌⾁的兴奋和收缩⼈体的肌⾁分为⾻骼肌、⼼肌和平滑肌三⼤类。

⾻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

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体姿势。

⾻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肌外膜)。

每⼀块肌⾁都是⼀个器官。

肌⾁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

⼀、肌⾁的神经⽀配(⼀)运动单位1、脊髓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通过终板⽀配⾻骼肌的运动。

⼀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配的全部⾻骼肌纤维所组成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叫做⼀个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的⽣理特点是作为⼀个整体活动。

运动单位是最基本的肌⾁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的分类:(1)运动性(快肌)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冲动频率⾼,收缩⼒量⼤,易疲劳,氧化酶含量低。

⼤运动单位中(如腓肠肌)肌纤维数⽬多,收缩时产⽣的张⼒⼤。

(2)紧张性(慢肌)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冲动频率低,持续时间长,氧化酶含量⾼。

⼩运动单位中(如眼外直肌)肌纤维数⽬少,收缩时⽐较灵活。

同⼀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收缩同步;同⼀肌⾁中属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收缩不⼀定同步。

(因神经冲动的不同频率及肌纤维的兴奋性)3.运动单位的动员(1)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低结合,形成运动单位的动员。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返回

细肌丝

肌肉的收缩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 横桥运动引起的肌丝滑行
兴奋——收缩耦联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 传向肌细胞深部
三联管结构传递 信息
纵管系统对Ca2+的 释放和再聚积
返回

横桥运动引起的肌丝滑行

1. 当肌浆中离子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失去 钩子作用,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体从肌动蛋白双螺旋结构的沟沿滑 到沟底,暴露出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的结合点,含有ATP的横桥与位 点结合,形成肌动蛋白、肌球蛋白——ATP复合体。与此同时,横 桥中的肌球蛋白ATP酶受肌动蛋白激活,使横桥中的ATP迅速水解 成ADP+Pi;放出能量,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中心方向摆动,牵 拉细丝向肌节中央滑行。
当冲动从神经纤维传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出现除 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外液中Ca2+进入末梢内, 引起轴浆中200~300个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出乙酰胆碱,进入 接头间隙。当乙酰胆碱经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时,立即与 膜上的特殊受体(R)相结合,形成R—ACH复合体,引起膜
对Na+、K+通透性改变,而导致除极化,进而触发一个 可传导的动作电位沿肌膜传播至整个肌纤维,引起整 条肌纤维收缩。
局部兴奋的特点
不呈现“全或无”定律
电紧张性扩布 没有不应期 有总和现象
返回
6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 头的传递
神经和肌肉之间无直接的原生质联系, 但神经冲动可传递给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这种机能联系是通过神经肌肉接点而进行 的。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
机制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运动生理学(第4课时)-第一章-肌肉的活动2018.8.28

运动生理学(第4课时)-第一章-肌肉的活动2018.8.28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离心收缩
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如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 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缓冲作用。离心工作也称为退让工 作。如,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下坡跑,下楼梯属于离心收缩。离心 收缩可防止运动损伤。从高处跳下时,脚先着地,通过反射活动使股四 头肌和臀大肌产生离心收缩。肌肉离心收缩的制定作用,减缓了身体的 下落速度,不致于使身体造成损伤。离心收缩时肌肉做负功。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超等长收缩
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 contraction)是指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式 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
其优点在于,在做离心收缩工作时,肌肉先被迅速拉长,在肌肉被拉长 过程中,肌肉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导致肌肉产生牵张反 射性收缩。当肌肉被拉长后所产生的弹性势能,拉长后产生的牵张反射 性收缩,以及主动向心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形成合力时,肌肉将产生较大 收缩力。跳深练习时股四头肌进行的就是一种典型的超等长收缩。
绝对肌力:175kg 相对肌力:175/73=2.397
体重73kg,抓举175kg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抓举
挺举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身高1.5m,体重48kg,抓举95kg 95÷48=1.979
升高1.65m,体重74.4kg, 抓举128kg
128÷74.4=1.720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下降时,肌浆内各分子 间的摩擦力加大,肌肉的粘滞性增加伸展性和弹性下降;当温 度升高时,肌肉粘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加。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本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本

第三篇运动生理学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三)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2 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3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偶联(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 向心收缩2 等长收缩3 离心收缩(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1、力量2、肌肉酸疼(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 张力与速度的关系2 肌肉力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3 肌肉力量与爆发力1 形态特征2 生理特征3 代谢特征(六)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 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2 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七)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一)血液概述1 体液2 血液组成3 内环境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二)血液的功能1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2 运输功能3 调节作用4 保护和防御功能(三)渗透压和酸碱度(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 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2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第三章循环机能(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 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 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 动脉血压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2 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2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 脉搏(心率)和血压测定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第四章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 呼吸的定义及全过程组成2 呼吸的形式3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4 训练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二)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1 氧气的血液运输2 氧解离曲线及其生理意义(四)呼吸运动的调节1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2 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 减小呼吸道阻力2 提高肺泡通气效率3 呼吸与技术动作相适应4 合理运用憋气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 物质代谢2 能量代谢3 基础代谢率(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 人体的糖储备2 糖的分解供能(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3 运动与补糖(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 人体的脂肪储备2 脂肪的分解供能3 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四)蛋白质代谢与运动1 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2 关于蛋白质的补充(五)水的代谢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六)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 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2 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3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4 运动时能耗量的计算及其意义5 体温调节第六章肾脏机能(一)运动性蛋白尿(二)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 激素的概念2 激素的生理作用(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 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2 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3 生长激素4 胰岛素5 睾酮(三)兴奋剂及其危害1 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2 分类3 危害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一)视觉器官1 视调节2 视野(二)听觉与位觉1 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2 前庭反射与前庭机能稳定性(三)本体感觉1 肌梭2 腱梭(四)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1 牵张反射2 状态反射第九章运动技能(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 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2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 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1 需氧量2 摄氧量3 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二)有氧工作能力1 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2 乳酸阈概念、测定方法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3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二)无氧工作能力1 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2 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3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第十一章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概述1 身体素质的概念2 发展身体素质的意义(二)力量素质1 力量素质的概念2 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3 功能性肌肉肥大4 力量素质的训练(三)速度素质1 速度素质的概念及分类2 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3 速度素质的训练(四)耐力素质1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2 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 灵敏素质2 柔韧素质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1 赛前状态的概念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 极点2 第二次呼吸3 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三)稳定工作状态1 真稳定工作状态2 假稳定工作状态(四)运动性疲劳1 概念2 产生机制3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指标及方法(五)恢复过程1 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2 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一)高原环境与运动1 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 高原训练(二)热环境与运动1 预防热危害的原则2 补充体液的原则与方法第十五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 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2 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 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4 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1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 运动系统2 氧运输系统(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本篇参考书目1 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 邓树勋等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王步标等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运动生理学(第3课时)-第一章-肌肉的活动2018.8.21

运动生理学(第3课时)-第一章-肌肉的活动2018.8.21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所以钾离子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随着钾离子外流,细 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钾离子的继续 外流,当促使钾离子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的向外扩散力与阻 止钾离子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钾离子的静移动量就会等于零。 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 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流动达到平 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钾离子平衡电位。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1.运动神经未稍去极化,膜对钙离子的通透
性增高。 2.钙离子进入接头前膜内,接头前膜释放乙 酰胆碱进入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结合,产生肌膜终板电 位,引发肌膜动作电位(肌肉兴奋)。
4、兴奋后乙酰胆碱被接头间隙和终板模上的 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因此,如果细胞膜允许离子自由通过的话,它们将以扩散的方式顺浓 度梯度产生钾离子和有机负离子的外流(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流动)以 及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内流(由细胞外向细胞内流动)。但是细胞膜对 离子的通透是有选择的。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 通透性大,而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仅为钾离子通透性的1/100-1/50, 面对有机负离子则几乎没有通透性,所以就行成在静息时钾离子向细 胞外流动。离子的流动必然伴随着电荷的转移,结果使细胞内因丧失 带正电荷的钾离子而电位下降,同时使细胞外因增加带正电荷的钾离 子而电位上升,这就必然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点产生,就沿着细胞膜向各个方向传播,直 到整个细胞都产生动作电位为止。这种在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传播叫做 传导(conduction)。如果发生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双向的。

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1)

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1)
上升支 下降支 负后电位
返 回
正后电位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兴奋性
静息电位的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在安静状态 时,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以及细胞膜对各种 离子的选择通透性不同有关。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 和K+的外流而形成的。静息电位实际上就是K+的 平衡电位。
(1)横桥上有一个能与ATP(三磷酸腺苷)相结 合的位点,同时具有ATP酶的活性,有水解ATP 的内源能力,当横桥一旦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 结合时,此酶即进一步被激活,使ATP迅速水解 为ADP+Pi;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时利用。
(2)横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 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并出现横桥向肌节中央倾斜 摆动,使横桥与粗丝主干之间角度减小,拖动细 丝向暗带中央滑行。 返回
返回
返 回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曲线的上升支,是膜外Na+迅速 内流的结果,但当Na+内流形成的膜内正电位 所产生的电位差与推动Na+内流的浓度梯度相 平衡时,Na+就停止内流,降极化达到顶点, 这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就是动作电位的高度。 可见,动作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
返回
2
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一定的强度 一定的持续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阈强度阈刺激
要使组织产生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的强度。当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 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 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简 称为阈值。达到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阈刺激小,表示组织兴奋性高;相反则低。 高于阈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刺激强度 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面积保证:长5—6米+皱褶+绒毛+微绒毛→200m2; 设备保证:酶多+转运工具+运输途径; 时间保证:停留时间长,约3~8h; 动力保证:绒毛伸缩具有唧筒样作用。
糖代谢—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
糖在体内的存在方式: 一种是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浆内,主要有肝细胞中的肝糖原和肌细胞中的肌糖元;另一种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血糖。 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一)ATP的分解——放能
ATP酶 ATP ADP+Pi+能 肌肉收缩就是利用肌细胞内ATP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肌肉收缩克服阻力来做功,以实现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一是有限,二是稳定,呈动态平衡之势。 ATP必须是边分解、边合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延续性(如果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秒左右)即: ADP+Pi+能 ATP ATP在细胞内的再合成实际上是ADP与Pi再连接,是一个磷酸化的吸能过程。被吸收的能量只能利用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中间代谢过程中从无氧或有氧的分解方式中获得。参与无氧分解的只有糖(在胞浆中进行);而有氧分解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主要功能是把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脱下的氢(H)传递给氧(O2)而化合成水(H2O),并生成ATP。此过程是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使ADP磷酸化成ATP的。故又称氧化磷酸化。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体脂的积聚是由于摄入食量高于人体所需的能量。只有设法保持摄入量与消耗量两者间的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体重。 近年的研究认为,采取单纯运动或单纯节食的方式减肥效果均不如采取运动与节食相结合的方式。 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迪斯科"舞蹈等运动。 由于水中运动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水有浮力),体热容易散发,水的静水压力可使中心血容量增加,通过水中运动减肥为近年来提倡的减肥方式。水中运动已发展到在水中行走、跑步、跳跃、踢水、水中球类游戏等多种运动。研究表明,水中运动时人的中心血容量可增高700ml,中心静脉压增加12~18mmHg,心输出量及每搏量增加25%或更多,并可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有氧运动能力。 总之,运动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还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生理重点

生理重点

运动生理学考研题纲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1.识记:(1)兴奋和兴奋性概念。

(2)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3)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4)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5)局部电位。

(6)绝对肌力与比肌力。

(7)肌肉的收缩成分与弹性成分。

(8)不完全强直与完全强直收缩。

(9)收缩蛋白与调节蛋白2.领会:(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2)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

(3)肌丝滑行学说。

(4)肌肉的收缩过程。

(5)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6)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7)运动对肌肉结缔组织的影响3.简单应用:(1)分析肌肉工作的张力与速度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分析肌肉工作的长度与张力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4.综合应用:比较肌肉工作三种形式的特点。

指出它们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

第二章呼吸1.识记:(1)呼吸的概念。

(2)呼吸的三个环节。

(3)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4)肺通气量。

2.领会:(1)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2)如何评价肺通气功能?(3)胸内负压成因及其意义。

3.简单应用:(1)分析憋气的利和弊,运动中如何合理运用。

(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效果好?4.综合应用:运动训练对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有何影响?第三章血液1.识记:(1)血液的组成。

(2)内环境。

(3)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4)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5)氧利用率。

2.领会:血细胞的功能。

3.简单应用:(1)血液是如何载氧和释氧的?(2)分析氧离曲线。

4.综合应用:运动训练对氧离曲线有何影响?为什么?第四章血液循环1.识记:(1)心率。

(2)心输出量。

(3)血压。

(4)心动周期。

(5)微循环。

(6)心电图。

2.领会:(1)心肌的生理特性。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简单应用:(1)心率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综合应用:(1)运动时循环系统的功能变化及机制。

(2)运动时动脉血压有限度升高的调节机制。

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讲解

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讲解
胃的机械性消化包括胃容受性舒张和胃蠕动两种。食物由 胃进入小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三类食物中,糖类排空最快, 蛋白质其次,脂肪类最慢,混合性质的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 4~6小时。
③小肠内的消化 小肠内的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是重要的阶段。主要
消化液是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小肠的机械性消化有三种: 一是小肠紧张性收缩,二是分节运动,三是小肠蠕动。
(三)脂肪代谢
脂肪是一种含能量最多的营养物质。1克脂肪在体内 彻底氧化可产生38.94千焦(9.3千卡)热能。人体内脂肪储量 很大,是长时间肌肉运动的重要能源。脂肪还是构建细胞 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对内脏 和机体起着保护垫和热垫的作用。
1. 脂肪的储存与动员:
脂肪细胞可摄取血液中过多的自由脂肪酸(FFA), 并与甘油结合形成甘油三酯储存起来,这称为脂肪储存。 当血液FFA水平下降时,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在激素 敏感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 血,以供给其他组织氧化利用,此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二)中低强度的长时间运动 运动的前期以启动 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后期随着糖的消耗程度增加而逐 渐过渡到以脂肪氧化供能为主。
三、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析
(三)递增速度的力竭性运动 运动开始阶段,由 于运动强度小,能耗速率低,有氧氧化系统能量输出能满 足其需要,故启动有氧氧化系统(主要是糖氧化分解)。 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增大,当有氧供能达到最大输出功 率,仍不能满足因负荷增大而对ATP的消耗时,必然导致 ATP与ADP比值明显下降,此时必然动用输出功率更大的无 氧供能系统。
(二)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
肌肉活动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对能量需求有所不 同,强度越大,耗能也越大,这要求产能速率必须与耗能 强度相匹配。否则,运动就不能以该强度持续运动,这是 由ATP供能的连续性决定的。

第一章肌肉收缩

第一章肌肉收缩

第一章练习一、是非题:()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9、要使S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时强度要小,时间要短。

()10、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适合于长跑运动。

()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当膜电位降低到阈电位水平时,膜对Na+、K+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而触发的。

()12、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13、运动电位又称Na+平衡电位,它是不能传播的。

二、选择题:()1、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Na+B、K+C、Mg2+D、Ca2+ E 、Cl-()2、吊环十字支撑是:A、向心收缩B、等长收缩C、等张收缩D、离心收缩E、等速收缩()3、快肌纤维75%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A、800M跑B、1500M跑C、100M跑D、1万米跑E、1500M游泳()4、在下楼梯时,股四头肌做:A、向心收缩B、等动收缩C、离心收缩D、等长收缩E、等张收缩()5、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A、肌动蛋白B、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C、肌球蛋白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E、原肌球蛋白()6、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A、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B、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C、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球蛋白和原肌球蛋白E、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7、安静时,阻止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结构是A、肌钙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钙蛋白I单位D、肌球蛋白E、以上都不是()8、肌肉中的弹性成份是A、肌动蛋白丝B、肌球蛋白丝C、肌中结缔组织、肌腱、Z线D、肌原纤维E、肌动-球蛋白复合体()9、在等张收缩时,负荷与速度的关系是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改变,速度改变C、负荷恒定,速度改变D、速度恒定,负荷改变E、二者同步变化()10、按照物理学定律,等长收缩时肌肉A、做正功B、做负功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未做功E、做外功()11、慢肌纤维在80%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A、掷标枪B、举重C、跳高D、马拉松跑E、100m自由泳()12、训练对肌纤维直径的影响表现为A、可使两类肌纤维均肥大B、对肌纤维直径大上无影响C、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D、举重训练可使慢肌纤维肥大E、长跑可使快肌纤维肥大()13、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A、电位的绝对值B、电位差C、平衡电位D、比值E、负后电位()14、全身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A、50%B、60%C、70%D、80%E、80%以上()15、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K+停止外流B、K+突然迅速外流C、Na+迅速大量外流D、Na+迅速大量内流E、以上都不是三、填空题;1、肌肉收缩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衔接的环节:(1)_____(2)____(3)_____。

【基础医学】01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基础医学】01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时值与组织的兴奋性亦呈反变关系。
《人体生理学》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的兴奋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人体生理学》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人体生理学》
一、细胞膜的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是以液态脂质双 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各 种生理功能的球形蛋白质。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大学课件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QQ :910670854 如侵权,请告知,吾即删 更多精品文档请访问我的个人主页 /611696569
《人体生理学》
附赠人生心语
《人体生理学》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1)
《人体生理学》
入胞
胞饮 胞吞
噬菌细胞
细菌 溶酶体
《人体生理学》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现象是生物体进行功能 活动时显示出来的电现象,要深入 研究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必须了 解兴奋的电学本质。
《人体生理学》
(一)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又称K+ 的平衡电位,是指安静 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它是一种内负外正的稳定的直流电位。
《人体生理学》
(三)主动转运
物质分子或离子逆化学梯度或电位梯 度进行转运的过程称主动转运此过程 需耗能,其能量由细胞膜上的 ATP 分 解提供。 完成主动转运过程结构基础是膜上镶 嵌的特殊蛋白质-----K+- Na+ 泵。
《人体生理学》
K+- Na+ 泵
细胞外
细胞内
《人体生理学》
钠-钾泵活动生理意义

第一章屠宰后肉的变化

第一章屠宰后肉的变化
ATP从Mg-ATP复合物中游离出来, 暴露结合肌动蛋白的结合位点
Ca2+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基结合, 引起三个亚单位构型发生变化,原 肌球蛋白移入F-肌动蛋白的螺旋 槽内,暴露与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
形成 肌动 球蛋 白复 合体。
完成 收缩 。
(二)活体肌肉松弛机理
肌质网收回Ca2+
神经冲动动作 电位消失
pH高。
(六)僵直类型
据极限pH的高低分 1.酸性僵直(Acid rigor):动物宰前保持安静
状态,无强烈活动,极限pH多在5.7左右。 2.碱性僵直(Alkline rigor):动物宰前处于
饥饿状态,极限pH几乎和宰前一样,极限 pH 7.2左右。 3.中间型僵直(Intermediate type rigor):断食 状态,极限pH 6.3~7.0。
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基失去Ca2+,原肌球 蛋白结合亚基控制原肌球蛋白从F-肌 动蛋白螺旋沟中移出,遮挡肌动蛋白与 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抑制亚基抑制 ATP酶活性。
新产生的ATP与Mg2+形成复合物, 与肌球蛋白头部结合,ATP酶活性 被抑制,未能量供应,肌球蛋白与 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被挡。
肌动 蛋白
与 肌球 蛋白 分离。 完成 松弛 过程。
(六)寒冷收缩和解冻僵直
1.寒冷收缩(cold shortening)(rigor shortening)
定义
牛肉、羊肉和火鸡肉在pH下降到5.9~6.2之 间,即僵直状态完成之前,温度降低到10℃ 以下,肌肉收缩,并在随后的烹调中变硬, 这个现象称为寒冷收缩。
它不同于正常收缩,收缩更强烈,可逆性更 小,这种肉甚至在成熟后,烹调时仍然是坚 韧的。
冷收缩与pH的关系 肌肉pH>6.2,温度<12 ℃易发生冷收 缩(Bendall 19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
一、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9、要使S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时强度要小,时间要短。

()10、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适合于长跑运动。

()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当膜电位降低到阈电位水平时,膜对Na+、K+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而触发的。

()12、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13、运动电位又称Na+平衡电位,它是不能传播的。

二、选择题:
()1、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 、Cl-
()2、吊环十字支撑是:
A、向心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张收缩
D、离心收缩
E、等速收缩
()3、快肌纤维75%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
A、800M跑
B、1500M跑
C、100M跑
D、1万米跑
E、1500M游泳
()4、在下楼梯时,股四头肌做:
A、向心收缩
B、等动收缩
C、离心收缩
D、等长收缩
E、等张收缩
()5、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动蛋白
B、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C、肌球蛋白
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E、原肌球蛋白
()6、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B、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C、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
D、肌球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E、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 )7、安静时,阻止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结构是
A、肌钙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I单位
D、肌球蛋白
E、以上都不是()8、肌肉中的弹性成份是
A、肌动蛋白丝
B、肌球蛋白丝
C、肌中结缔组织、肌腱、Z线
D、肌原纤维
E、肌动-球蛋白复合体
()9、在等张收缩时,负荷与速度的关系是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C、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D、速度恒定,负荷改变
E、二者同步变化
()10、按照物理学定律,等长收缩时肌肉
A、做正功
B、做负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未做功
E、做外功
()11、慢肌纤维在80%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
A、掷标枪
B、举重
C、跳高
D、马拉松跑
E、100m自由泳
()12、训练对肌纤维直径的影响表现为
A、可使两类肌纤维均肥大
B、对肌纤维直径大上无影响
C、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可使慢肌纤维肥大
E、长跑可使快肌纤维肥大
()13、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
A、电位的绝对值
B、电位差
C、平衡电位
D、比值
E、负后电位
()14、全身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50%
B、60%
C、70%
D、80%
E、80%以上
()15、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停止外流
B、K+突然迅速外流
C、Na+迅速大量外流
D、Na+迅速大量内流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肌肉收缩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衔接的环节:(1)_____(2)____(3)_____。

2、横桥上一是有个能与____相结合的位点,二是能与______呈可逆的结合。

3、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二是缓冲肌肉收缩成分的______________变化,防止__________。

4、双臂屈肘主要是_______收缩,用力握拳主要是_______收缩,步行下楼梯是________收缩.
5、向心收缩时,外力____肌张力,离心收缩是人,外力____肌张力。

6、跑步时,通常是____收缩和_____收缩相结合形成_______。

7、支配快肌纤维的是_____运动神经元,它传导冲动速度______,兴奋阈值____。

8、支配慢肌纤维的是_____运动神经元,它传导冲动速度______,兴奋阈值____。

9、快肌纤维肌浆网摄Ca2+速度____慢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数目____慢肌纤维。

10、要使S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的强度要___,持续时间要___。

11、要使F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的强度要___,持续时间要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生物体所共有的基本生理特征。

13、冷气温会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句话中:刺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巨大的离子浓度差,即Na+浓度膜外_____膜内,K+浓度膜外______膜内,且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静息时,细胞膜对_____的通透性大,______大量外流,形成外______内_____的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也称_______的平衡电位。

15、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内流的结果,动作电位的下降支称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外流的结果。

四、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收缩偶联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
五、简答题:
1、简述静息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2、简述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3、比较肌肉三种收缩形式的特点。

六、论述题:
1、试述肌肉的收缩过程。

2、分析比较两类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