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整合)
《三国演义》导读(整合)
▪ 刘备怕袁绍追赶,与关羽直奔张飞驻守 的古城。路上经过卧牛山时,遇到了赵云, 便一同前往古城。 刘备与两个弟弟重新团 聚,又新得赵云、关平、周仓三人,于是 大家杀牛宰羊庆贺团圆。但刘备考虑古城 太小,便率领人马驻扎汝南,招兵买马, 另谋大事。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 护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 降曹操。关羽得到了刘备在袁绍处 ,立即向 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 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 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 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东岭关、洛阳、汜 水关、荥阳关、黄河渡口 ),立斩孔秀、孟 坦 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等六员大将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真三国,假封神”
魏
吴
蜀
三国演义中有关“三”的故事
▪ 桃园三结义、 ▪ 三英战吕布、 ▪ 三让徐州等 ▪ 土屯山关公曰三事 ▪ 三顾茅庐、 ▪ 荆州公子三求计 ▪ 诸葛亮智取三城 ▪ 三气周瑜、 ▪ 三江口周瑜放火
七神:华佗神医、孔明神算、关羽神威、 张飞神声、赵云神将、黄忠神箭、 管辂神卜
官渡之战
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挟天子以令 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势力迅速发展。北方 的最大军阀袁绍率10万精兵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曹操。 当时,曹操兵少将寡,率主力2万北上迎敌。第二年, 袁、曹两军相峙在官渡。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 破的战术,奇袭袁军,斩袁绍的大将颜良。然后,曹 操又诱敌深入,斩袁绍的大将文丑。两战皆败,损失 两员大将,袁军士气低落,但袁绍自恃兵多粮足,定 要同曹操决一死战。监军沮授劝袁绍说,曹操兵少粮 缺,难于持久,不如跟曹军长久相持。袁绍不听,决 意急速进攻,谋士许攸献计说:曹兵固守官渡,后方 必然空虚,可分兵偷袭许。袁绍又不听,坐失了良机。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周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瑜
公
蒋干中计
瑾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导读(整合)
三国演义与“三”、“七”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 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 等 七擒孟获、七路下徐州、水淹 七军、七星坛诸葛祭风等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真三国,假封神”
魏
吴
蜀
夏侯臣之一 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 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 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 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 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 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 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主 题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它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 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 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 形象而深刻地描写了当时各个 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 军事矛盾和冲突。
“三绝”: 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
•
曹 操
孟 德
奸诈狡猾 纵横恣肆 从容不迫 飞扬跋扈
自私残暴 权谋机变 志向远大 目光敏锐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 杀杨修 杀吕伯奢家 杀华佗 官渡之战
魏
吴
蜀
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 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 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 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 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 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 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 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 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 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 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 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 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 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 身。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如果你想简单了解三国故事情节的脉络,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薄”一些;如果你想了解三国时代的背景,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厚”一些;如果你想抓住三国人物的精彩片段,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活”一些;如果你想熟记三国诗词常识,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死”一些。
___、___、___,“德”“谋”对决,纵横驰骋;___、___、___,“智”“慧”对决,明争暗斗;___、___、___,“亲”“情”对决,手足相残;___、___、___,“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读《三国演义》,不仅能学历史,还能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导读任务(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二、讨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关于作者___,你知道多少?三国历史,你了解多少?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十常侍之乱→(不求形同,但求神似)→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5.根据文字描述为___、___、___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得更像。
6.学会做人物名片(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姓名所属团队个人经历主要事迹性格特点7.仔细阅读___、___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二、讨论主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___和___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梳理本回情节脉络:___赴任___→(二龙山关云长单刀赴会)→挂印弃官→灵帝驾崩→()。
导读任务(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二、讨论主题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___是如何说服___投奔___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___的性格特点。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物精彩⽚段;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
曹孟德、刘⽞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曹⼦桓、曹⼦建、曹仓舒,“亲”“情”对决,⼿⾜相残;关云长、吕奉先、张⽂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明智;读⽂学,享受⼈⽣沉浮的洗礼!导读任务(⼀)⼀、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回⼆、讨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 关于作者知多少?“三国”历史知多少?3. ⼩说前⾯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词并默写⼀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答案不固定)⼗常侍之乱→()→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5.刘关张三⼈出场时⾯貌各异,均有肖像描写,请根据⽂字描述为三⼈画像,⽐⼀⽐谁画的像。
(不求形同,但求神似)6.学会做⼈物名⽚(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姓名字所属团队武器个⼈经历主要事迹性格特点7.仔细阅读刘备、曹操出场的⽂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8.梳理⼩说本回情节脉络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灵帝驾崩→()⼆、讨论主题1.⽤⾃⼰的语⾔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2. 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什么表现⼿法?导读任务(三)⼀、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讨论主题1.结合⽂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3. 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概括故事情节:⼆、讨论主题1.有⼈说,董卓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你赞成吗?请结合本回阐明理由。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二、讨论主题(二选一)
16.有人说,“土山约三事” 一节中,既有关羽的仁义,又有曹操的仁义。如何理解?
17.“千里走单骑”使得整个三国全成了关羽一人的舞台。仔细读读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试着从中发掘关羽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任务
“古城聚义”是三国中少有的温情画面,刘关张三兄弟在经历了乱世中的大悲大喜之后,终 于再度相逢,更加上有赵云等人的加入,使得刘备势力于此东山再起。请模仿刘关张三人的 口吻,虚构一段三人重逢时的对话。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在第十一回中,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
2.吕布谋臣陈宫言“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试列举曹操“极能用兵”的事例
导读任务(八)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到第十六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四选二)
11.张飞和吕布的矛盾如何产生?张飞的行为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4.关于关羽出战前那杯酒的处理有何意义?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英战吕布”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10.你知道什么是玉玺吗?
5.第七回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就文段分析赵云的 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六)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八回至第九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姓名
字
所属团队
武器
个人经历
主要事迹
性格特点
7.仔细阅读刘备、曹操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
8•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
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f灵帝驾崩f(
(完整版)三国演义导读
(完整版)三国演义导读滚滚长江东逝⽔,浪花淘尽英雄。
是⾮成败转头空:青⼭依旧在,⼏度⼣阳红。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春风。
⼀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部长篇章回⼩说,是历史演义⼩说的经典之作。
⼩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盾和⽃争。
在⼴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极具特⾊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对后世产⽣了深远的影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
元末明初著名的⼩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说的⿐祖。
⼀⽣著作颇丰,与施耐庵合著《⽔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内容简介(⼀)故事起⾃黄⼱起义,终于西晋统⼀,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争。
书中⽤⼤量篇幅描写了⼏次⼤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
每次战役各有特⾊,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内容简介(⼆)作者塑造了⼀⼤批个性鲜明的⼈物形象:爱民如⼦的刘备,⾜智多谋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
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国⼈物(⼀)出场⼈物1183⼈,主要⼈物400余⼈)五⼤集团系列代表⼈物曹魏集团董卓、吕布、袁绍、刘表汉末军阀集团曹操、张辽、郭嘉、典韦蜀汉集团刘备、关⽻、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孙吴集团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黄盖司马集团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邓艾典型⼈物分析——曹操字孟德(⾯⾊惨⽩/⽬光锐利)评价:治世之能⾂,乱世之奸雄⼈⽣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负我他是中国历史上⼀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被忽略了,⽽对他残忍、奸诈的⼀⾯⼜夸⼤了。
三国演义导读(整合)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往西 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 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 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 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及大 声喧哗。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 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 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 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 香弹琴。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司马昭说: “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 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 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 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曹操患有“头风眩”病,发 病时头部剧烈疼痛,每次都是华 佗用针灸治好的,往往是针到病 除。曹操想把华佗留在身边当侍 医,华佗不愿成为他个人的御医, 从而放弃为人民防病治病的机会, 便借口“呆在许昌时间长了,思 念故乡”,“求还取方”而告假 回家了。后来,曹操派人“累书 呼之”,华佗借口“妻子有病”, 拒绝回许昌为操治病,当操探知 其妻并未病时,非常生气,一怒 之下,把华佗押回许昌处决了。
空 城 计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 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 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已 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在洛阳, 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 曹操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果断地采纳 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 想方设法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 根据地许县。他利用这个现成的皇帝, 而且把这个皇帝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 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号召诸 侯,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挟天 子以令诸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水淹七军
▪ 11、刮骨疗毒
12、大意失荆州
▪ 13、败走麦城
A
14
诸葛亮的主要情节
▪ 1、火烧博望坡
2、荆州公子三求计
▪ 3、火烧新野
4、舌战群儒
5、
智激周瑜
6、草船借剑
▪ 7、借东风
8、三气周瑜
▪ 9、卧龙吊丧
10、痛哭庞统
▪ 11、智取汉中
12、巧布八阵图
▪ 13、安居平五路 14、七擒孟获
并亲往西村沽酒,然曹操闻堂后有磨刀之声,
疑其图己,遂与陈宫将吕家八人全部杀死,其
实吕家磨刀只是为了杀猪款客。操与陈宫无法,
只好逃走,途中与沽酒而归的吕伯奢相遇,曹
操害怕暴露真相,干脆连吕伯奢也杀了。陈宫
惊问其故,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
下人负我!"
A
16
温酒斩华雄
曹操、袁绍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
▪ 4、温酒斩华雄
▪ 5、三英战吕布
▪ 6、连环计
▪ 7、董卓之死
▪ 8、三让徐州
▪ 9、移驾幸许都
A
11
▪ 10、夜袭徐郡
▪ 11、孙策立业
▪ 12 、辕门射戟
▪ 13 、败师渝水(典韦之死)
▪ 14、巧借王后人头
▪ 15、割发代首
▪ 16、拔矢啖睛
▪ 17、吕布之死
▪ 18、许田围猎
A
12
一至二十回主要线索
▪ 洛阳太守韩福又拦阻关羽,牙将孟坦向关羽挑 战,被关羽砍为两段,韩福用暗箭射中关羽左臂, 关羽用口拔掉箭,飞马斩了韩福
A
31
▪ 关羽到了汜水关,守将卞喜在镇国寺埋伏刀斧手 二百人,约定以摔杯子为暗号,要杀关羽。寺中主 持普净和尚是关羽的同乡,将卞喜的阴谋告诉了关 羽,关羽大怒便斩了卞喜。 关羽到了荥阳,荥阳太守王植是韩福的亲戚,要
不久,陶谦染病日重, 希望刘以汉家城池 为重,接受徐州牌印,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 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 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 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A
25
屯土山关公曰三事
▪
一次,曹操率二十万大军,分兵五路杀奔
徐州讨伐刘备。刘备用了张飞的计策,趁曹军立
A
27
▪ 挨到天明,关羽正要整顿军马下山突围,
忽见一人跑马上山而来,视之乃曹操部将
张辽。关羽和张辽是故交,曹操特派他来
劝降。关羽当然不肯,宁愿以死相拼。关
羽对张辽说:“兄言三便,我有三约。若
曹丞相能从,我即卸甲;如不允,宁受三
罪而死。第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第
二,两位嫂嫂请给俸禄养赡;第三,但知
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曹操忙拿起桌上
的酒杯递给他,而酒还是热的。
A
17
三让徐州
1、 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 送曹嵩一行,张却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 而去。于是曹操便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2、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率军在徐州 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徐 州暂时缓解了危机。陶谦认为刘备乃汉室宗亲, 愿将徐州相让,刘备不肯接受。
A
18
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 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 州,威胁曹操后方,曹操退兵而去。陶谦向刘 备再让徐州,刘备仍不肯受,但同意驻军近邑 小沛,以保徐州。
不久,陶谦染病日重, 希望刘以汉家城池 为重,接受徐州牌印,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 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 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 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 1、诛十常侍 ▪ 2、杀董卓 ▪ 3、灭吕布
▪ 争夺的焦点城市(徐州)
A
13
关羽的主要情节
▪ 1、桃园三结义、
▪ 2、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 3、屯土山关公曰三事
▪ 4、斩颜良 诛文丑、封金挂印
▪ 5、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会
▪ 6、三顾茅庐
▪ 7、华容道义释曹操
8、义释黄忠
▪ 9、单刀赴会
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
者缺一,断不肯降。”张辽听了,急忙上
马回报曹操。曹操踌躇半天,只是不肯答
应后一个条件。张辽劝曹操先答应下来,
再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关羽不服?曹操
A
28
这才应允。
▪ 关羽进城,向二位嫂嫂说了屯土山相约 之事,便一同随曹操回到许昌。曹操果 然待关羽甚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 宴,赠锦袍、送美女,还把缴获吕布的 赤兔马送他,又封他为汉寿亭侯,但这 些都未能动摇关羽对刘备的感情。后来, 当关羽一打听到刘备的下落,便毫不犹 豫地前去投奔。
A
19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
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
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
堪,在洛阳,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
乞丐。曹操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果断地采纳谋
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想方设法
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他利
A
4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主 它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
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 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
形象而深刻地描写了当时各个
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
军事矛盾和冲突。
A
5
三国演义与“三”、“七”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 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 等
七擒孟获、七路下徐州、水淹 七军、七星坛诸葛祭风等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真三国,假封神”
A
6
魏
吴
蜀
A
7
三国演义中有关“三”的故事
▪ 桃园三结义、 ▪ 三英战吕布、 ▪ 三让徐州等 ▪ 土屯山关公曰三事 ▪ 三顾茅庐、 ▪ 荆州公子三求计 ▪ 诸葛亮智取三城 ▪ 三气周瑜、 ▪ 三江口周瑜放火
A
8
七神:华佗神医、孔明神算、关羽神威、
张飞神声、赵云神将、黄忠神箭、
管辂神卜
八献:袁绍献玉玺、王允献貂婵、曹操献宝刀
庞统献连环、阚泽献降书、黄盖献苦
孔明献空城、张松献地图
十字歌:
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诸葛、
四别徐庶、五马破曹、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八卦阵图、九伐中原、
舌战群儒
A
9
A
10
《三国演义》一至二十回主要情节
▪ 1、桃园三结义
▪ 2、怒鞭督邮
▪ 3、曹操献刀、杀吕伯奢一家
大喜,当即应允。 A
26
▪ 第二天,曹操令刘备手下降兵混入城去,作为 内应。又使夏侯惇引诱关羽出战,然后诈败而 走。关羽追赶二十余里,却被曹军两路伏兵截 住,两边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羽奋力冲杀, 直到天黑仍不得脱身,只得引兵退到一座土山 上歇息。曹兵将土山团团围住。
▪ 半夜时分,诈降士兵偷开城门,曹操率大军杀 入城中。关羽在山上看到城里火光冲天,非常 着急,几次冲下山来,都被乱箭射回。
2、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率军在徐州 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徐 州暂时缓解了危机。陶谦认为刘备乃汉室宗亲, 愿将徐州相让,刘备不肯接受。
A
24
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 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 州,威胁曹操后方,曹操退兵而去。陶谦向刘 备再让徐州,刘备仍不肯受,但同意驻军近邑 小沛,以保徐州。
到相府。然后把历次所收受的金银都封存起来,
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以前的
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向着官道进发,去 投奔刘备了。
A
30
千里走单骑
▪ 曹操想到以前曾答应过关羽的条件,便赶去 为关羽送行。关羽怕曹操有鬼,便在马上用刀尖 将曹操赠给他的锦袍挑过来披上。曹操的部将认 为关羽太过无礼,几次要杀关羽,但都被曹操制 止了。关羽保护二位嫂嫂来到东岭关,守将孔秀 说没看见曹操的文书,阻拦关羽过关,便被关羽 杀了。
A
21
许攸献计不被采纳,又遭到袁绍的排斥,
投奔了曹操,建议偷袭袁绍屯集军粮的乌巢。 曹操率5000人马,伪装成袁军,偷袭乌巢, 把袁绍的军粮全部烧毁。袁军听说军粮被烧, 顿时大乱,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 仅带800骑兵逃脱。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军主力,奠 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A
22
关羽的主要情节
A
29
挂印封金
▪ 战斗中,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那里,并且收
到袁绍部下陈震送来的刘备亲笔信,当时就写 了回信,由来人带回。
关羽把刘备兄长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后,就
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辞。曹操知道他的来意,在
大门上悬挂了回避的牌子,关羽一连去了好几
次,都见不到曹操。张辽也推托有病不接见。
关羽知道他们的用意,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
A
33
▪ 刘备怕袁绍追赶,与关羽直奔张飞驻守 的古城。路上经过卧牛山时,遇到了赵云, 便一同前往古城。 刘备与两个弟弟重新团
聚,又新得赵云、关平、周仓三人,于是 大家杀牛宰羊庆贺团圆。但刘备考虑古城 太小,便率领人马驻扎汝南,招兵买马, 另谋大事。
A
34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 护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 降曹操。关羽得到了刘备在袁绍处 ,立即向 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 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 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 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东岭关、洛阳、汜 水关、荥阳关、黄河渡口 ),立斩孔秀、孟 坦 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等六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