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选修课

合集下载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 课程描述:《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鉴赏》是一门日语语言文学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选取日本古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古典文学作品原文为主,辅以现代日语译文,进行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文学赏析的能力。

使学生在切实感受日本古典文学的特点和魅力的同时,了解古代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

授课对象是本院日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以及兄弟院系达到相应日语水平的本科生。

2. 设计思路:日本古典文学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因日本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日本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古典文学方面,从书写的载体——汉字,到书写的内容,都影响至深。

另一方面,日本古典文学与日本近现代文学亦是传承与变异的关系。

古典文学有其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又是近现代文学形成和发展的母体。

通过学习与鉴赏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将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独特的文学审美体验;形成对日本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基本认识,亦有助于对当今日本社会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把握。

日本古典文学大致可以划分为上代文学、中古文学、中世文学和近世文学四个分- 1 -期。

本课程首先介绍日本古典文学概况,使学生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历史分期、代表性作品及作家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进而,对各历史分期中的具体文学作品进行选读与鉴赏。

沿着上代、中古、中世、近世的历史分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明确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写作方法、风格、文体、题材、主题、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了解作品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历史的、辩证的、动态的眼光来审视古典文学的价值。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中级日语、古典日语语法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作为日语语言文学方向的专业知识选修课,旨在通过对代表性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所获益:(1)了解日本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古代文学与当时时代现实背景的关系,古代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古代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大略关系;(2)把握日本古代文学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思潮等,通过对古典作品的阅读,感受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特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3)激发学生对古代日本文学的基本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日本文学作品进行初步赏析和评论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将古典日本文学作品译成现代日语及汉语的能力。

心得体会 日语选修课感想

心得体会 日语选修课感想

日语选修课感想日语选修课感想日语选修课心得体会大一下半学期开始不久,我们开始报选选修课,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基础日语速成会话课。

要知道,选上日语课是很难的,因为报的人太多了,因此,当我知道选上日语课时我是那样的兴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最开始填报选修课时,我就很希望能够选上日语课,这样一来,我就能够多学一门语言。

我们最先接触的是五十音图,这个是学习日语的基础,然而它并不是很好记,我经常混淆了很多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读多练就一定能克服很多困难。

同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学习了浊音、半浊音、促音还有拗音,有时这些真的有点让我摸不到头脑,因为它们读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混淆。

然而,经过了接近一学期的日语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词汇句子,但这些都只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如果我们想更深入地学习日语,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地努力学习,多听多说多练多用,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日语。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也开始学习日语的基础会话,让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同时,在日语课上我对日本的衣食住行、旅游、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加深了我对日本各个方面的认识。

这不仅让我们在语言方面得到锻炼而且还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

因此,我希望我以后可以继续利用空闲时间运用我这学期所学的日语基础更深一层学习日语。

篇二:初级日语学习的心得与体会初级日语学习的心得与体会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班级:12数本2班姓名:曾瑾学号:xx24092224时间如奔腾的江水一去不复返,几周来的日语选修课已接近尾声,对课堂上的那种学习日语的激情却依依不舍。

说实在的,现在日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在中国很流行,许多学生学习日语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为考研,有的为出国留学,有的为了将来能够找到高薪的工作,还有的只是个人爱好等等。

总之,我觉得比别人多掌握一门外语就是优势,无论将来做什么。

我认为学习日语同别的学科一样,首要的是要有兴趣。

有了兴趣,我们才能更有激情的去学习。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日本概况》是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等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中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工作。

学生学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日本社会,为学生拓宽学术研究的领域,增强涉外活动中的适应性。

同时,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日本文化相结合,逐步减少与日本人交往中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摩擦与冲突。

二、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上课中多争取时间多举例子,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还应该采用对比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各个领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日本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以及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等知识,能理解日本文化。

四.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对学生的学为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查询相关的资料,调动学生参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在课外应鼓励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地搜集和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调研,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日本社会深层次的内容,培养学生成为正确理解日本风俗文化。

五.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本课程教导学生在学好日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化方面的学习。

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引导学生把全面理解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只抓重点。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阅读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广泛猎取课外有关文字和音像材料,从而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涉及的知识。

日语选修课学习心得体会

日语选修课学习心得体会

日语选修课学习心得体会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最难习得的并非文法,而是母语中原本不存在的日语语言现象。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日语选修课学习心得体会吧。

日语选修课学习心得体会篇1 大学选修课是为丰富大学生的知识而开设的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也能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我院是一所高职院校,日语在我院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的。

到现在,日语选修课已经开设有两年了。

在这两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经验总结了几点日语教学方法。

一、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选择选修课都是基于自身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选择日语作为选修的学生也不例外。

随着现在社会上哈韩哈日之风的盛行,年轻人对这两个国家充满了向往,渴望了解它们的文化、社会现状等方面的情况。

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充分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先请学生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日本的国情介绍一下,然后再进行补充或修正。

日本基本国情的介绍,包括它的地理位置(中国东部,包括四个大岛和6 300多个小岛)、名字来源(日出之国,传说为太阳神所创)、人口比例(男少女多)、民族成分(大和族和阿依努族)、教育体制(6334体制)等。

(2)说明中日交流的起源。

中日相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汉代两国就有了往来,在隋代和唐代达到顶峰,出现了遣隋使和遣唐使以及留学生。

他们从中国学习了当时先进的教育、文化、宗教、法律等制度和建筑方面的知识并把它们带回日本,如当时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城市都是仿造中国的长安建造的。

所以,在文化方面,两国有很多相通之处。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讲解或者提出疑问,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所学知识会有更深的印象。

二、文字读音这部分的讲授要耐心,因为很多学生看到日文汉字会认为就跟中文汉字一样,是同样的读音或者同样的拼写。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日语语言文化专题》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日语语言文化专题》课程

《日语语言文化专题》是面向本科生开的一门通识选修课,课程教学兼顾语言及文化两方面,以教师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堂研讨、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分专题、分区块剖析日本社会文化的典型现象。

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语言能力,纠正错误及定型观念;提升学生对文化意念的敏感性及在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间建立联系的能力,能辨别并运用不同策略与异文化个体进行交际、有效处理文化误解和冲突。

课程核心思政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专业认证理念,细化教学设计,适当导入中国文化元素,剖析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强盛的坚定信念。

另一方面,在区块教学中平衡侧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日本经验,利用批判性思维形成理性判断,增强学生奋进的使命感。

二、课程思政点导入课程分日本概况导入,语言基础知识普及,日本历史大事记、中日交流,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社会聚焦,畅游日本等八个专题区块。

适应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特点,教学中利用了“讲、查、做、演、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设定任务、设置情景等方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课后实践与体验。

注意随课程进展及课堂效果调整思政切入点,修订课程教学设计。

(一)开学第一课,鼓励学生积极抗疫,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学习1、学生观看课前推送视频(10´18")了解新冠真相,增强防护常识,不信谣、不传谣,不排挤,坚定必胜信心。

2、课上互动(1)针对课前资料内容的答题环节素材:a.日本人为什么戴口罩(45")b.戴口罩图片(判断题)c.视频:如何佩戴口罩(15")引导学生看待口罩危机的几种可能原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讨论a.日本鞠躬女孩:视频(56")特别强调一下女孩妈妈是曾在中国学习过的日本留学生b.名古屋在日华人志愿者上街发放口罩(12")(3)中日交流:民族自豪感a.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切入点,请学生思考文化交流专题b.日本年轻人对新冠的看法:视频(3´29")c.日本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图片(4)课程动员,我们和武汉一起加油(二)素质目标养成1、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接触、了解异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

高校--《日语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高校--《日语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日语选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日语选修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适用专业:非外语专业(艺体类除外)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大学本科非外语专业(艺体类除外)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为期一个学年,每学期计划授课17周,每周2课时。

所用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家的日语》第1册。

本课程旨在通过一个学年的日语知识的学习,对日语语音、词汇、语法、听说等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语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日语学习策略,培养起对日语的兴趣,初步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借以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日语国际能力考试4~3级要求。

二、课程教学要求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听说等6个项目。

具体要求如下:1.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正确。

2.掌握800个左右日语词汇。

3.掌握基本句型约30个以及30个左右日常用语。

4.能说出常用的问候语,能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5.通过语言的学习,初步了解日本社会、文化、文学等相关知识。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800个词汇,能正确熟练掌握30个基本句型及日常用语。

2.断定句、陈述句、存在句、描写句的学习,特别是形容词的用法,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为辅。

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任务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

课堂上采用精讲多练的外语授课方法,并穿插相关的日本文化介绍,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学期:(34学时)入门知识(日语的发音与书写)(4学时)1.教学内容假名与拍节、浊音、半浊音、长音、拨音、促音、拗音、音调、语调等2.重、难点提示促音的发音音调的掌握第1课 (3学时)1.教学内容(1)わたしはマイク·ミラーです。

日语选修课教学大纲

日语选修课教学大纲

《日语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本科学分:2理论学时: 30 实验学时:课程编号:开课单位:外语学院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编写人:王晴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日语公共选修课程是各专业本科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课。

它的教学对象是以日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非日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

本课程旨在通过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训练和适当的听说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语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日语学习策略,培养起对日语的兴趣,初步了解日本的社会和文化,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借以提高文化素养。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具有初步的日语运用能力,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为了防止阅读技能的发展与其它技能脱节。

在认真抓好课内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日语课外活动。

三、课程基本要求、内容(一)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

1.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正确。

2.掌握日语单词400个左右。

3.掌握基本句型约20个、约20句日常用语。

4.能说出常用的问候语,能用学过的单词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5.通过语言的学习,充分了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二)内容《日本语初级综合教程》第1章発音入門①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按行背诵日语五十音图,正确书写所学的日语发音标记,能区分相似音和相似形,具备较好的辨音能力。

同时配合发音掌握200个左右的单词,通过做大量的练习和自我测试题,全面掌握日语的发音。

②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5个知识点(5课),对日语语音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各课的内容分别为为五十音图、浊音和半浊音、拨音长音和促音、抝音和抝长音、相似音|形的对比。

同时有大量的练习题和测试题,由浅入深地使学生掌握日语的语音知识和发音要领。

具体内容如下:(1)字源第一课全面介绍五十音图的字源。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日本文学史课程代码:11132620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高级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适用专业:日语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和本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而开设,是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选修课。

日本文学史的授课目的是通过学习日本文学史,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学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作品名和重要文学流派的名称及其影响,借以了解日本文学的特色,了解日本文学对日本文化特色形成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在日本语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今后更好地做好中日文化交流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能大致了解日本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特征,理解各时期的文学思潮和代表作家及作品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学方面的理论和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技能;不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中适当地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并要求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参考书、有关作品和评论,撰写读书报告。

为增强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可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进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古代前期の文学(奈良時代)1.课程教学内容(1)第一節古代前期の文学概観(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1、記紀文学 『古事記』と『日本書紀』2、『風土記』3、『懐風藻』4、『万葉集』5、『歌経標式』2.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記紀文学 『古事記』と『日本書紀』(2)难点:『万葉集』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前期的文学背景,理解从口承文学到记载文学转变的时代,掌握古代前期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古代前期文学的特征。

选修日语课心得体会5篇

选修日语课心得体会5篇

选修日语课心得体会5篇选修日语课心得体会5篇选修日语课心得体会1时间如奔腾的江水一去不复返,几周来的日语选修课已接近尾声,对课堂上的那种学习日语的激情却依依不舍。

说实在的,现在日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在中国很流行,许多学生学习日语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为考研,有的为出国留学,有的为了将来能够找到高薪的工作,还有的`只是个人爱好等等。

总之,我觉得比别人多掌握一门外语就是优势,无论将来做什么。

我认为学习日语同别的学科一样,首要的是要有兴趣。

有了兴趣,我们才能更有激情的去学习。

因为要记忆日语的大量词汇也是很繁琐的一件事。

第一节日语课,郭老师据对我们说过,学习日语,你们是笑着进来哭着出去的。

确实是这样的,郭老师幽默风趣的上课风格让我们感觉上他的课总是很轻松,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可是,最后的考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有大量的词语、句子要背,就好比要随机根据老师的中文说出日语一样,不能看书,没有提示。

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人儿来说,无非不是一项艰难地工程。

我觉得学习日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足够的阅读。

俗话说嘛:“一回生二回熟”可见阅读多了,自然就比较熟悉了。

而且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就是荀子在《劝学》里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学习日语和学习英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是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入手,而且学日语要一个一个层次来,决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得意忘形。

另外我想说学日语当然是为了多掌握一门外语多一份竞争力,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日语来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风俗,这比什么都重要。

了解日本为什么会发展那么快,了解他的国民性为什么那么令世人讨厌,又为什么不得不佩服他的工作精神,这些我想才是学日语的根本。

这个学期能选到郭老师的日语课,我想说我很幸运。

虽然课程即将结束了,但是我有决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学好日语的。

选修日语课心得体会2关于这次学习日语的心得,首先我要感谢未名天的老师,北京未名天日语培训学校的老师在这短短几个月里让我零基础的日语突飞猛进。

日本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日本文化2、Japanese culture二、学时总学时36 学时其中:授课36 学时实验0 学时三、考核方式考查四、适用专业日语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第一学期五、课程简介(200字以内)本课程在《日本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把文化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理论性较强的文化(包括历史进程、源流发展等),一为贴近日本人现实生活的文化(宗教、礼仪、风俗、器物等)。

前者主要是老师做指导性、总括性的讲解,以求培养学生理解较抽象或较复杂一些的文化内容。

后者主要是由老师给定一些题目,由学生们自己来选题并进行课堂发表,之后由同学代表以及老师做出补充说明,并允许大家随时提问。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日语专业限定选修课,教学对象为日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在第六学期开课。

选修本课程之前要求已经学过《日本概况》。

本课程的内容可深可浅,但关键是太深将会让学生一头雾水,甚至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太浅又会落入肤浅知识堆砌的俗套。

怎样让学生在理论中寻求文化的缩影,在相关感兴趣的材料搜集中感受日本文化的特质,教会学生们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待“异质”文化。

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应在于让简单的日本文化富于启发性,使高深的日本文化带有现实性和可视性。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1、内容:参考以下表格八、实验内容无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日本文化概况》2、主要参考资料《日本文化》《日本经济》《日本社会》《日本艺术》《日本古典文学赏析》《日本文化概论》《日本语言》《日本文化史》十、先修课程《日本概况》。

《日本影视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影视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是在学习综合日语、会话、听力以及日语泛读等课程之后,具有相当程度的日语听说读写译基础之上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教学内容由日本影视文化导论、影视作品欣赏、作品分析与翻译、复述及模拟表演等环节构成。

2.设计思路: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影视文化的学习及影视作品赏析能够更直观、更便捷地为学生展现所学语言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

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述、模仿以及翻译等一系列训练,能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了解同一种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表达,开阔视野,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日本社会的理解,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社会下对日语人才之需求。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针对日语专业本科学生于三年级上学期开设,需在经过初级日语(Ⅰ、Ⅱ)、中级日语(Ⅰ、Ⅱ)、日语听力、日语会话及日语泛读等课程学习之后选修此课。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由影视文化导论、影视作品赏析及作品翻译、复述、模拟表演等多个环节构成,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及训练,学生将更深刻透彻地理解日本文化与社会,日语的综合运用及表达能力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1,日本影视文化导论:介绍日本电影电视发展及变迁的历程,重点讲解二战后日本电影的盛衰,让学生从总体框架上了解日本电影,以便在其后的影视欣赏环节更好地把握作品宗旨。

2,赏析:由教师控制时间,经典及代表性场景可多次重复欣赏,直至学生熟练掌握。

学生需在之后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

3,复述及翻译:对于作品中经典及有教学意义的场面要求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复述并翻译,先复述和翻译短句,进而过渡到长句。

目标:尽量接近作品中对白的语音语调。

4,模拟表演:选择作品中代表性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表演,或尝试给角色配音,使学生在影视作品赏析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日语相关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提高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中学日语选修课导读单4

中学日语选修课导读单4

沈师大附属学校导学案编号: 4年级:高一学科:校本选修执笔:程浩课题:日本语基础入门与日本文化概况(四)共 2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五十音图发音。

2.掌握さ行和た行的写法和特殊读音二、预习指导:3.さ行さ(sa) し(shi) す(su) せ(se) そ(so)さ行仮名さ行的五个假名由辅音【s】分别和あ行的五个元音拼读而成。

平仮名さしすせそ片仮名サシスセソ羅馬字sashisuseso发音注意事项:す发音介于汉语的“私”和“苏”之间。

舌尖接近上齿龈,形成一个间隙,使气流从舌齿之间摩擦流出,声带不震动。

1 假名练习:●させしすせそさそさしすせそ●させすさせしすそさしせそさしすせそ●おすしをすこしかう。

(お寿司を少し買う)●サセシスセソサソサシスセソ2语音练习:あさ(朝)①早晨かえす(返す)①还,归还けさ(今朝)①今天早上けしき(景色)①景色うそ(嘘)①谎言こくせき(国籍)①国籍しお(塩)②盐しあい(試合)○0比赛おかし(お菓子)②点心せかい(世界)①世界うすい(薄い)②薄すこし(少し)②一点儿おそい(遅い)○0迟,晚,慢いす(いす)○0椅子おいしい(美味しい)○0好吃,美味可口すき(好き)③喜欢アイス①冰、冰激凌エス①南;小号アカシア○0洋槐エキス①精华オアシス②绿洲キス①kissさ(sa)记法:さサsa ‘さ’通‘杀’,仔细看的话,像一把匕首刺入了一个人的脖子,杀人啦,所以是sa。

‘サ’也是在杀人,左边的一竖是一个人,右边的一竖是他手中的弓,那一横表示他在开弓放箭,还是杀人,读sa。

写法:し(shi)记法:しシsi ‘し’这个平假名像是一只喝饮料的吸管,所以念xi。

‘シ’这个片假名要跟后面那个‘ミ(mi)’结合起来记忆,合起来不就是米西吗。

米西之前,眼儿眯着,嘴儿抿着,就是‘ミ’这个样子,开始米西了,瞪着眼,伸直了胳膊去抢,就成了‘シ’。

写法:す(su)记法:すスsu ’す’这个平假名看起来像挂在竹竿上的丝线,所以念si。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日本概况》是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等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中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工作。

学生学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日本社会,为学生拓宽学术研究的领域,增强涉外活动中的适应性。

同时,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日本文化相结合,逐步减少与日本人交往中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摩擦与冲突。

二、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上课中多争取时间多举例子,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还应该采用对比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各个领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日本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以及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等知识,能理解日本文化。

四.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对学生的学为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查询相关的资料,调动学生参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在课外应鼓励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地搜集和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调研,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日本社会深层次的内容,培养学生成为正确理解日本风俗文化。

五.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本课程教导学生在学好日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化方面的学习。

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引导学生把全面理解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只抓重点。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化选修课论文任课老师:陈橹日本近代崛起的根源姓名:秦海翔学号:060104147日期:2008-12-10我并不是一个愤青,但是坦白的说我个人以前并不是非常喜欢日本这个名族,但是我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缺点,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其长处,从其缺点出发来找寻问题,用于解决自身问题。

这就是我选日本文化这门选修课的初衷,当然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日本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诲。

由于这个选课的初衷,因此我选择日本近代崛起这个课题,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日本是非常强大。

日本民族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欧亚大陆人类迁徙之日本并滞留而形成。

对于日本民族的起源,一度存在两种观点:南方说和北方说。

南方说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中国长江以南;相反,北方说认为中国北方才是日本人的祖先的来源地。

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家们现在基本赞同日本祖先来自贝加尔湖畔外蒙古境内。

日本民族中绝大多数属于大和民族,大约有1亿多人;其他少数民族中,琉球人主要居住在冲绳地区,而阿依努族则是北海道原住民。

(一)我认为日本会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源了圆(仙台,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曾今说过“日本是中国的卫星文明”首先为文字的产生,日本文字就是从汉字演化而来;儒家的资本主义,公元285年,王仁将《论语》带入了日本。

而公元1665年,明朝的朱舜水(1600-1682)由于明朝灭亡而亡命日本,在日本讲学,传播儒家思想。

当时恰逢日本江户时代(或称德川时代,1603-1867),当时的统治者决定利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因此鼓励儒家思想的传播,并且修《大日本史》,开日本记史之先河,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学者;佛教影响深远,早在唐代时,鉴真和尚东渡的事迹就流传甚广。

日本奈良(NARA)现存的唐昭提寺就是为了专门纪念鉴真和尚尔建。

鉴真在日本大力弘扬佛学思想,是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

他不仅传授佛学,还传授百科知识,特别是医药知识。

更为有趣的是,鉴真还是日本豆腐之祖。

几乎同一时代的日本和尚荣西,也前往唐朝学习禅宗知识,回国后成为日本禅宗的开山祖师。

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唐朝带回了茶种,荣西为此还专门著有《吃茶养生记》,饮茶之风由寺院传开,荣西也成为了日本茶道之祖。

除了茶道,日本在许多方面都讲求一个“道”字。

在日本,“道”带有技艺的含义。

其他有名的道学包括花道、书道、柔道、棋道等等;留学之风日盛,唐朝时有大量日本人纷纷到中国留学,带回了许多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知识,也将唐朝的风俗带到了日本。

现在日本的鲤鱼节(五月初五)就带有中国古代的一些特有的风俗,在节日当天,每家每户要在门前升起花花绿绿的鲤鱼旗,迎风招展,十分有趣。

日本人传统的服饰——和服,更是与唐装非常相似,无论从款式还是花式上,都可以说是对唐装的继承与发展。

然而它学习的不仅仅只是中国,各个时期日本都从外国学习到不少东西,甚至就可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战后它像美国学习就是明证。

关键日本这个民族日本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舶来品,因此也难免会有冲突。

比如神道教与佛教之间,还有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都多多少少存在矛盾。

而日本的厉害就在于它把这些矛盾在日本的不断发展中一一得到化解。

日本人的能力是强大的,因为它让孩子不依赖于父母,凡能自己做的事物不要求别人等等,这只是我最近看到一些日剧中父母不管孩子,让孩子去独立,自然孩子的能力也就不断增长。

因此我认为民族能力的培养是其崛起的一个原因。

(二)我个人认为日本崛起的根源在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

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起点,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的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

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

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

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

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本身也陷于瓦解。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改革封建身份、废除封建俸禄、地税改革、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召开国会,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为自己的祖国贡献。

(三)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在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

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

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

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

""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

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 有更多的人才,有更好的素养,不遗余力的精益求精,相信其强大起来也不为过。

结论: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四)民族信仰对本人民的影响。

神道教既是日本的皇家宗教,又是日本民间的宗教,具有别的宗教难以比拟的普及性。

与世界上别的宗教均不同,神道教的设立和发展始终具有三个特点:其一,神道教的崇拜对象主要是日本天皇的祖先,即太阳女神及其家族;其二,天皇是神道教的教主或者叫头号祭司,天皇垄断了最高层次的献祭权;其三,神道教主要是宣扬日本本土崇拜,是日本人创立的为日本国体服务的政治性宗教。

如果说大和魂的精神基础是神道教,那么,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人就是神道。

日本学者深见东州指出:日本常被描绘成“融合古老和现代为一体的迷人国度”。

实际上这种融合正是日本闻名遐迩的基本因素和力量的主要源泉。

日本天皇延续的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纯正的皇室血统。

我们的制造业拥有最新锐、最先进的电子和制造技术。

虽然这些事实众所周知,但其真正含义却依然没有被完全理解。

“我已经说过,上千年来日本文化遗产被毫无变更地保留了下来。

然而,日本文化的许多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到底什么没变呢?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的遗产的核心是什么?我首先简单地回答:神道。

”深见东州指出,“日本”的含义就是神道——“在日本,所有东西都是经过被神道精神接触、审视;再被接受、拒绝或修改。

”所以,神道教把日本人不由分说地捆绑在一起,以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出处作为纽带,使日本人无法摆脱这样的精神罗网。

而且历届日本政府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国民动员时,都会祭起神道教这个法宝。

自明治维新之后,靖国神社成为了日本军部的神道教场所,也是日本军威武功的象征。

近年来,靖国神社再度引发日本政要的参拜热潮,其要祈求的对象和祭祀的目的,不是很清楚吗?日本武士道杂糅了神道教、中国儒学、禅学和道家的若干理论,又注入了日本土著民族的野蛮杀戮意识,完全失去了儒学、佛学和道教中原有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内容,变成了一门指导杀人的“行为艺术”。

日本武士以“杀人”为职业,有“刀不虚出”的规矩。

对日本文化及其风俗习惯有深刻研究的克里瑞博士总结说:要想了解日本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评估其几个世纪以来军事统治的影响,日本经济、政治、社会和教育结构的发展,都反映出这种影响。

延续了几百年的武士统治通过武士阶层升到了崇高的政治和道德地位,将武士阶层的价值观变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所有的日本传统都在昭和时代编成了法典,只有武士道例外。

武士道法规由某些途径编入家规族规的情况是有的,但从来没有由政府统一或定稿。

克里瑞博士认为,这是由于武士道当中含有各种诡计和伎俩,还有日本人一向主张的“先发制人”的占先手法,这些兵法诡道被日本人视为看家法宝,岂肯轻易示人?日本书店里充斥着各种权谋哲学的书籍,教导人如何行诈术。

尤其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的传记文学更是长销长旺。

织田信长被日本人称为枭雄,其人以残忍好杀出名。

丰臣秀吉绰号猴子,其人以装腔作势、善于伪装出名。

德川家康心计很深,老谋深算,被称为狐狸。

这三个人的明争暗斗被称为日文版的“三国演义”,一直被日本人津津乐道。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政坛上阴鸷凶狠,他自称最崇拜的人就是织田信长,每天晚上都要读他的传记。

以上是我在这学期学习日本文化所得,总而言之对于日本近代的崛起我其实也可以用四个词来代表:能力、方式、精神、信仰。

扩展为以上四段只是一些皮毛,希望在下一学期我仍能选到日本文化的选修课。

能学到更多关于日本的知识,为以后的自己找准目标。

秦海翔0601041472008-1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