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理血剂PPT课件
合集下载
理血剂ppt课件
桃核承气汤
桃仁 大黄 芒硝 桂枝 甘草
.
方解
君:桃仁12g——破血祛瘀
大黄12g——下瘀泻热
瘀热并治
臣:桂枝6g——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 又防寒药遏邪凝瘀之弊
芒硝6g——咸寒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
佐使:炙甘草6g——益气和中,并缓诸药峻烈之性,
使祛瘀而不伤正
.
逐瘀泻热
〖功用〗
.
配伍特点
标本兼顾; 逐瘀过猛或是久用逐瘀,均易耗血伤正,
在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辅以养血益气之 品,使祛瘀而不伤正;且峻猛逐瘀,只能 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
.
注意事项
止血之剂又有滞血留瘀之弊,必要时可 在止血剂中辅以适当的活血祛瘀之品, 或选用兼有活血祛瘀作用的止血药,使 血止而不留瘀;
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 忌用。
➢ 活血药加攻下药,瘀热并治; ➢ 大队寒凉药中配少量温通活血的桂枝,以助
桃仁等活血,使全方凉而不遏。
.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
血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
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
药理研究
➢ 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抑制
血凝,促进纤溶,降低血粘度 ; ➢ 改善肾功 ; ➢ 抗炎作用 ;
甘草。 主治膈下瘀血。长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少腹逐瘀汤:少腹血瘀证。 少桃仁、红花,加小茴香、干姜、没药、玄胡、
当归 柴胡 甘草
川芎 枳壳
.
方解 君 桃仁12g :破血行滞润燥
红花9g :活血祛瘀止痛 臣 赤芍6g 、川芎4.5g :助君药活血祛瘀
牛膝9g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
方 解 佐 生地9g 、当归9g :养血益阴,清热活血 桔梗4.5g ,枳壳6g :一升一降,宽胸行气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PPT课件
【附方】
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2.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3.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4.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5.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
当 【类方比较】 “五逐瘀汤”
.归
18
·理血剂 — 活血·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
19·补阳还五汤 ·Fra bibliotek【组成】
黄芪(四两) 地龙(一钱) 桃仁(一钱)
.
9
【运用】
·桃核承气汤·
1、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的常用方剂。
· 注意:孕妇禁用。
* 《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
·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3、临证加减:
➢治跌打损伤时,加赤芍、归尾;
➢治闭经、痛经时,加当归、红花;
➢兼气滞者,加乌药、青皮。 4、现代运用:
· 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
当归尾(二钱) 川芎(一钱)
【用法】水煎服
赤芍(一钱半) 红花(一钱)
.
20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
·补阳还五汤·
气虚不能行血, 脉络瘀阻 气虚 舌本失养 血瘀 气虚不能固摄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舌淡黯,苔白,脉缓
语言不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 或小便失禁
【病机】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
5
·桃核承气汤·
【组成】
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炙甘草(二两) 芒硝(二两)
桂枝(二两)
【用法】
.
桃仁 6
【主治】
·桃核承气汤·
下焦蓄血证。 ·瘀热互结下焦经脉:少腹急结,( 闭经,痛经) ·膀胱气化未受影响:小便自利 ·瘀热扰心 :烦躁,其人如狂,谵语 ·热在血分:夜间发热
《方剂学》PPT课件:12-理血剂
生地 配赤芍凉血清热,以清瘀热
柴胡──疏肝解郁 枳壳──行气宽胸 使气行则血行
桔梗──开宣肺气
使:甘草--调和诸药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王清任活血化瘀五大名方的区别运用:
血头面部瘀:头痛头晕、耳聋、脱发、面部黑斑 ---通窍活血汤
胸胁部瘀血:胸痛、胁痛、心悸、失眠多梦 ---血府逐瘀汤
膈下、脘腹部瘀血:胁下、脘腹疼痛不移,或有痞块 ---膈下逐瘀汤
化瘀生新 温经止痛
[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剂,因其功用以 化瘀为主,兼能养血温经,故宜用于产后瘀阻而兼血虚 有寒者。若产后无瘀血阻滞,或属血热有瘀者均不宜用。
[主治证病机]
桂枝茯苓丸
素有癥块 瘀阻胞宫 后又妊娠
血不归经──妊娠下血不止 血色紫黑晦暗
血不养胎──胎动不安
舌质紫暗 或有瘀点 脉沉涩
3、使用注意
(1)用散剂宜事先制备,以去火毒。
(2)只宜暂用,不宜久服,血止后当图本论治。
(3)虚寒性出血忌服。
[主治证病机]
小蓟饮子
热结下焦 损伤阴络──尿中带血(尿血)
血
(膀胱) 气化失司──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淋
[治法]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方药配伍]
君: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并利水通淋
桃仁一两 生军五钱 芒硝二钱 炙甘草二钱 桂枝二钱 枳实三钱
翌日问之,知服后下黑血甚多,狂止,体亦不疲,且能啜粥, 见人羞避不出。乃书一善后之方与之,不复再诊。
[主治证病机]
血府逐瘀汤
血瘀气滞──胸痛日久,痛有定处 阻
滞 清阳郁遏不升──头痛
瘀 阻
气 机
肝失条达──急躁易怒
胸 中
瘀 久
瘀热内扰
柴胡──疏肝解郁 枳壳──行气宽胸 使气行则血行
桔梗──开宣肺气
使:甘草--调和诸药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王清任活血化瘀五大名方的区别运用:
血头面部瘀:头痛头晕、耳聋、脱发、面部黑斑 ---通窍活血汤
胸胁部瘀血:胸痛、胁痛、心悸、失眠多梦 ---血府逐瘀汤
膈下、脘腹部瘀血:胁下、脘腹疼痛不移,或有痞块 ---膈下逐瘀汤
化瘀生新 温经止痛
[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剂,因其功用以 化瘀为主,兼能养血温经,故宜用于产后瘀阻而兼血虚 有寒者。若产后无瘀血阻滞,或属血热有瘀者均不宜用。
[主治证病机]
桂枝茯苓丸
素有癥块 瘀阻胞宫 后又妊娠
血不归经──妊娠下血不止 血色紫黑晦暗
血不养胎──胎动不安
舌质紫暗 或有瘀点 脉沉涩
3、使用注意
(1)用散剂宜事先制备,以去火毒。
(2)只宜暂用,不宜久服,血止后当图本论治。
(3)虚寒性出血忌服。
[主治证病机]
小蓟饮子
热结下焦 损伤阴络──尿中带血(尿血)
血
(膀胱) 气化失司──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淋
[治法]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方药配伍]
君: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并利水通淋
桃仁一两 生军五钱 芒硝二钱 炙甘草二钱 桂枝二钱 枳实三钱
翌日问之,知服后下黑血甚多,狂止,体亦不疲,且能啜粥, 见人羞避不出。乃书一善后之方与之,不复再诊。
[主治证病机]
血府逐瘀汤
血瘀气滞──胸痛日久,痛有定处 阻
滞 清阳郁遏不升──头痛
瘀 阻
气 机
肝失条达──急躁易怒
胸 中
瘀 久
瘀热内扰
方剂理血剂.ppt
君 大蓟、小蓟
荷叶、茜草
凉血止血
凉
侧柏叶、白茅根
血
止 臣 棕榈皮—收涩止 血血
栀子—清热泄火 佐使 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使气火降而
血止,寓釜底抽薪之意 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凉血止血而不留瘀
四生丸 《杨氏家藏方》
吐 血 血分有热
衄血
血色鲜红 血 热
损伤脉络 血不循经
火 热 迫
凉 血
血
妄 咽干口燥 血热伤阴 妄 止
机
呃逆日久不止 —瘀热上冲,扰胃动膈阻唇暗或两目暗黑滞舌黯红或瘀斑
瘀血之证
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君 桃仁—活血祛瘀
活 臣 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活血化瘀
血 祛
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
瘀 佐 柴胡—疏肝理气升达清阳
行 气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枳壳—与桔梗合用,一升一降,
止
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
营养肌肉 腹满不能食—脾虚失运 潮 热—瘀血久郁化热 肌肤甲错 瘀血内阻,新
血不生,阴血
劳 损 正活 伤血
阴消 血徵
水蛭 破瘀消徵之品, 虻虫 助君药活血通络
攻逐久积之瘀血 臣 干漆
内 停 之 干 血 劳
不能濡润肌肤, 亏
两目黯黑 上荣于目
损
妇人经闭 瘀阻胞宫, 瘀
不行
脉络不通
血
祛 瘀 生
舌质紫黯
内新 停
摄
柏叶—苦涩而寒,取其苦
温 降折
中
逆上之势而又收敛 止血
止 干姜—温中助阳,令阳气
血 振奋
而能摄血
艾叶—温经止血,为治虚 寒性
出血之要药
马通汁—善引血下行而止 血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血剂
君
祛 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瘀 ,
穿山甲----破瘀通络,消肿散结
臣
疏 肝
当归----补血活血
佐
通 天花粉----消瘀散结,清热润燥
络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使
温经汤《金匮要略》
【功用】温经散寒, 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 瘀血阻滞证。 病症分析:
月经不调,小腹冷痛
冲
任
焦 蓄 血
小便自利----膀胱气化未受影响 烦躁谵语、如狂----瘀热上扰,心神不宁
证 妇人闭经、痛经----瘀血内结,经行不畅
脉沉实而涩----瘀血之象
配伍意义:
桃仁----活血破瘀 瘀热并治 君 大黄----下瘀泻热
逐 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
瘀
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
臣
泻
热 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
(3) 由于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泄,故凡妇女经期、月 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功用】 逐瘀泻热。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
狂,甚则谵语烦躁,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 脉沉实而涩者。
病证解析:
少腹急结----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
下 至夜发热----热在血分
经有瘀块,月经先期
冲任虚寒,寒滞 胞宫,血凝气滞
虚 寒
一月再行或崩漏 ----瘀血内停,血不循经
, 久不受孕----胞宫虚寒,精冷不育
瘀 血
月经后期,闭经----瘀血内停,经脉不畅
阻 痛经----寒凝血瘀,经脉不畅
滞 证
唇口干燥----瘀阻,新血不 生,不能润燥
傍晚发热,手心烦热--阴血耗损,虚热内生
理血剂医学PPT
理 血剂
概念
·理血剂·
组成: 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药)为主; 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 治证:血瘀证或出血证。
分类
·理血剂·
1、活血祛瘀 ― 治血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2、止血-治出血证 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
使用注意
·理血剂·
1、辨清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少腹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小茴香炒,七粒 干姜炒,二分
元胡一钱
没药研,二钱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官桂一钱
赤芍二钱
蒲黄生,三钱
灵脂炒,二钱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 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 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力强
关节疼痛
·理血剂 — 活血·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
·补阳还五汤·
气虚不能行血, 脉络瘀阻 气虚 舌本失养 血瘀 气虚不能固摄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舌淡黯,苔白,脉缓
语言不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 或小便失禁
【病机】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组成】
· 补阳还五汤 ·
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痨,小儿疳积见肌肉瘦,腹大 青筋,潮热等。
膈下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灵脂炒,二钱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研泥,三钱 丹皮 赤芍 乌药各二钱
概念
·理血剂·
组成: 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药)为主; 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 治证:血瘀证或出血证。
分类
·理血剂·
1、活血祛瘀 ― 治血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2、止血-治出血证 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
使用注意
·理血剂·
1、辨清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少腹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小茴香炒,七粒 干姜炒,二分
元胡一钱
没药研,二钱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官桂一钱
赤芍二钱
蒲黄生,三钱
灵脂炒,二钱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 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 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力强
关节疼痛
·理血剂 — 活血·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
·补阳还五汤·
气虚不能行血, 脉络瘀阻 气虚 舌本失养 血瘀 气虚不能固摄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舌淡黯,苔白,脉缓
语言不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 或小便失禁
【病机】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组成】
· 补阳还五汤 ·
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痨,小儿疳积见肌肉瘦,腹大 青筋,潮热等。
膈下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灵脂炒,二钱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研泥,三钱 丹皮 赤芍 乌药各二钱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ppt课件
用可能引起流产。
理血剂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5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Chapter
理血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理血剂在中医方剂学中主要用于调节血 液运行,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等作 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理血剂主要 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发挥疗效。
02
03
槐花
侧柏叶
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等 症状。
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等症状 。
补血药
熟地黄
阿胶
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 。
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状 。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理血剂的概述 • 理血剂的常用药物 • 理血剂的配伍原则 • 理血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理血剂的概述
Chapter
理血剂的定义
01
理血剂是指以调理血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血行失常或血分有热所 致的病证。
止血药的配伍
总结词
止血药常与收敛药、温里药、补益药等配伍使用,以增强止血效果,同时收敛耗散的阳气、温通经脉、补益气血 。
详细描述
止血药如白及、仙鹤草等常与收敛药如乌梅、五味子等配伍,收敛耗散的阳气,达到止血效果;温里药如附子、 肉桂等可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出血证;补益药如黄芪、党参等可补益气血,适用于出血导致的血虚 证。
、黄连解毒汤等。
理血剂的功效与主治
理血剂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5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Chapter
理血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理血剂在中医方剂学中主要用于调节血 液运行,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等作 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理血剂主要 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发挥疗效。
02
03
槐花
侧柏叶
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等 症状。
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等症状 。
补血药
熟地黄
阿胶
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 。
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状 。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理血剂的概述 • 理血剂的常用药物 • 理血剂的配伍原则 • 理血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理血剂的概述
Chapter
理血剂的定义
01
理血剂是指以调理血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血行失常或血分有热所 致的病证。
止血药的配伍
总结词
止血药常与收敛药、温里药、补益药等配伍使用,以增强止血效果,同时收敛耗散的阳气、温通经脉、补益气血 。
详细描述
止血药如白及、仙鹤草等常与收敛药如乌梅、五味子等配伍,收敛耗散的阳气,达到止血效果;温里药如附子、 肉桂等可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出血证;补益药如黄芪、党参等可补益气血,适用于出血导致的血虚 证。
、黄连解毒汤等。
理血剂的功效与主治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ppt课件
22世纪课程教材-中医类专业本科教学课件
中医理方剂血学之剂理血剂
➢ 概念
·理血剂·
组成: 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药)为主; 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 治证:血瘀证、或出血证。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理血剂·
➢分类
1、活血祛瘀 ― 治血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2、止血-治出血证 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
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者,当属禁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弦涩。
3、临证加减: ➢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去桃仁; ➢瘀块留阻,腹痛甚者,加蒲黄、五灵脂; ➢血寒较甚,小腹冷痛,加肉桂
4、现代运用: 流产后胎盘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慢性子宫内膜
炎、子宫肥大及子宫肌瘤、宫外孕等属寒邪凝滞,瘀阻胞宫 者。
➢使用注意
·理血剂·
1、辨清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2、活血祛瘀剂常配行气之品,使气行则血行。
3、祛瘀须防伤正。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4、止血须防留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5、上部出血者,忌用升提药;下部出血者,忌 用沉降药。
·理血剂 — 活血·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伤寒论》
使:甘 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大黄 + 柴胡─ 一升一降, 调畅气机,攻散胁下瘀血。
【运用】
·复元活血汤·
1、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 (注意:孕妇忌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胁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3、临证加减: ➢气滞甚者,加郁金、川芎、香附、枳壳、木香; ➢血瘀较甚者,加田七、乳香、没药、玄胡。
中医理方剂血学之剂理血剂
➢ 概念
·理血剂·
组成: 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药)为主; 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 治证:血瘀证、或出血证。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理血剂·
➢分类
1、活血祛瘀 ― 治血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2、止血-治出血证 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
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者,当属禁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弦涩。
3、临证加减: ➢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去桃仁; ➢瘀块留阻,腹痛甚者,加蒲黄、五灵脂; ➢血寒较甚,小腹冷痛,加肉桂
4、现代运用: 流产后胎盘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慢性子宫内膜
炎、子宫肥大及子宫肌瘤、宫外孕等属寒邪凝滞,瘀阻胞宫 者。
➢使用注意
·理血剂·
1、辨清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2、活血祛瘀剂常配行气之品,使气行则血行。
3、祛瘀须防伤正。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4、止血须防留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5、上部出血者,忌用升提药;下部出血者,忌 用沉降药。
·理血剂 — 活血·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伤寒论》
使:甘 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大黄 + 柴胡─ 一升一降, 调畅气机,攻散胁下瘀血。
【运用】
·复元活血汤·
1、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 (注意:孕妇忌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胁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3、临证加减: ➢气滞甚者,加郁金、川芎、香附、枳壳、木香; ➢血瘀较甚者,加田七、乳香、没药、玄胡。
中医方剂学PPT 理血剂
七、方解: 方解: 重用当归 川芎、 川芎、桃仁 酒、童便 炮姜 甘草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调和诸药
六、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原则—凡产后恶露不下或少腹冷痛均可,以 、原则 凡产后恶露不下或少腹冷痛均可 凡产后恶露不下或少腹冷痛均可, 瘀阻有寒为原则。 瘀阻有寒为原则。 2、现代 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 胎盘残留, 、现代—胎盘残留 子宫复旧不良, 收缩阵痛,慢性子宫内膜炎, 收缩阵痛,慢性子宫内膜炎,胎死腹 中。 3、加减: 、加减: 多配合益母草同用。 ① 多配合益母草同用。 瘀痛剧烈—加五灵脂 蒲黄。 加五灵脂、 ② 瘀痛剧烈 加五灵脂、蒲黄。 冷痛甚—加桂枝 吴萸。 加桂枝、 ③ 冷痛甚 加桂枝、吴萸。 ④ 乳房胀痛—加香附、青皮。 乳房胀痛 加香附、青皮。 加香附 4、使用注意:瘀滞实热不宜。 、使用注意:瘀滞实热不宜。
膈下逐 少腹逐 瘀汤 瘀汤 活血祛 瘀止痛
身痛逐 瘀汤
香附、 小茴香、 羌活、 香附、 小茴香、 羌活、 肉桂 乌药 秦艽 行气止 痛 上腹部 温经止 痛 少腹部 祛风通 络 躯干四 肢 全身四 肢痹痛
痞块疼 少腹积 痛,拒 块,宫 寒不孕 按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三、方解
1、治法—破血祛瘀(逐瘀泄热) 、治法 破血祛瘀 逐瘀泄热) 破血祛瘀( 2、配伍 、
桃仁:破血祛瘀 破泄同用 — 君 大黄:攻下瘀热 桂枝:辛散行血, 桂枝:辛散行血,助桃仁祛瘀 臣 泄热通便, 芒硝:泄热通便,助大黄攻下 调和护胃, 甘草:调和护胃,缓峻烈之性 —使
3、说明:为何用逐瘀泄热法? 、说明:为何用逐瘀泄热法?
第十一章
理血剂
定义: 理血药、调血、血分病证) 一一、定义:(理血药、调血、血分病证) 立法: 内经》 二二、立法:《内经》:“血实者宜决之 ”;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作用—调血 三三、作用 调血 1、活血祛瘀: 1、活血祛瘀: ①加速血行 ②消散瘀血 2、止血,制止出血,使血归经。 、止血,制止出血,使血归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方解
君酒制大黄(重用)——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 行。(酒制:助活血,添发散)
柴胡(重用)——疏肝行气,气行血活。兼引药
入肝经。 大黄:一降
攻散胁下瘀滞
柴胡:一升
大黄得柴胡:使大黄不能直下,随柴胡出表 入里,搜剔胁肋瘀血。
.
23
臣 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 穿山甲——破瘀通络,散结消肿
2、防寒药遏邪凝瘀之弊;
芒硝——软坚泻热,助大黄攻逐瘀热
佐使 炙甘草——1、益气和中
2、缓诸药峻烈之性,以防逐瘀伤正。
.
6
特点
1、制方:化瘀通腑法(活血祛瘀药配伍泻 热攻下药)。
2、桂枝的配伍作用:在大队寒药中配入少 量桂枝,既助桃仁等活血之力,又可使全 方凉而不遏。(桂枝:大黄=1:2)
3、组成: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的量加桃仁 、桂枝组成。
.
15
补阳还五汤
主证病机分析:气虚血瘀证。
中 中风之后
风 后
经气大虚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
遗 脉络瘀阻 謇涩,下肢痿废。
症
气虚不摄 小便失禁或频数,口角流涎,
苔白,脉缓
.
16
方解
君 生黄芪(重用)——1、大补元气,补气行血 2、使瘀消而不伤正
臣 当归尾——活血兼养血,化瘀而不伤血 佐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
地龙——行散走窜,通经活络
.
17
配伍特点
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血行 治其本;祛瘀通络治其标。
黄芪:行血药 =5:1 气旺促血行,活血不伤正。
.
18
运用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暗淡,苔白, 脉缓无力。
随证加减:上肢加桑枝、桂枝;下肢加牛膝、杜 仲;久病加水蛭、虻虫;语音不利,加菖蒲、 郁金、远志;口眼歪斜,合牵正散;痰多,加 半夏、天竺黄;偏寒,加附子;脾虚,加党参、 白术。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痰阻血瘀不宜使用。
.
19
使用方法
生黄芪宜先从小量(30g)开始,然后逐渐加 量至120g,见微效时,日服两剂,服五、六 日后,改每日一剂。
中风半身不遂者使用本方时,患者应神志 清醒。
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仍宜每隔三、 五或七、八日一剂继服,以巩固疗效,防 止复发。
.
20
一升
开胸行气 气行则血行
生地——凉血清热养阴。合赤芍:除瘀热 合当归:滋养阴血,祛瘀不伤血
使 甘草——调和诸药
.
11
配伍特点
1.气血兼顾。 2.活中寓养。 3.升降同用。
组成特点
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
.
12
运用
辨证要点: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黯红 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后世用本方加减,可治多种血瘀气滞证。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剂
.
1
概念
凡是以活血祛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 散结消癥等作用,主治瘀血证的方剂,称为活 血祛瘀剂。
适应证 瘀血证
分类 泻热祛瘀、行气祛瘀 、益气祛瘀 、温经祛 瘀 、消癥祛瘀
使用注意
1.辨明瘀血原因,适当配伍用药。
.
2
2.使用活血祛瘀剂: 配理气药。 配补血、益气扶正之品。 配虫类通络之品。 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3.剂型的选择:新瘀证急,多用汤剂;久瘀证缓 、多用丸散成药。
.
3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桃仁 大黄 桂枝 炙甘草 芒硝 主治 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甚则烦躁
谵语,至夜发热,或妇人闭经、痛经,脉 象沉实或涩。 病机 瘀热互结,血蓄下焦。 治法 泻热逐瘀。
.
4
桃核承气汤
主治 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 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 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 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病机 胸中血瘀,气机郁滞。 治法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
9
主证分析:
血府逐瘀汤
瘀阻胸中 清阳不升
胸痛、头痛
胸 兼 肝郁气滞
中 肝 肝胃不和
主证分析:
(
瘀 热 互 结
血 蓄 下 焦
下 焦 蓄 血 证
血蓄下焦——少腹急结,经闭,痛经。 血分瘀热——烦渴,至夜发热。 热扰心神——谵语,如狂。 鉴别证状——小便自利。
) 舌、脉——舌红,脉沉实或涩。
.
5
君 桃仁——破血祛瘀 大黄——下瘀泄热
直达病所,瘀热并治
臣 桂枝——1、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
.
7
运用
辨证要点: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随证加减:妇科常合四物汤;兼气滞,加香附、
乌药、枳实、青皮;跌打损伤所致,加当归、 赤芍、红花、三七;血热火旺于上之吐、衄, 加生地、丹皮、栀子、牛膝。 使用注意:表证未解,当先解表。
孕妇禁用。
.
8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 柴胡 瓜蒌根 当归 红花 甘草 穿 山甲 酒大黄 酒桃仁
用法 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主治 跌打损伤。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病机 跌仆损伤,瘀留胁下 治法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
21
复元活血汤
主证分析: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瘀阻胸胁 气滞络阻 胸胁瘀肿,痛不可忍。
佐 当归——养血和血,祛瘀不伤血 天花粉——清热润燥,入血分消瘀血。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加酒煎服(酒:水=1:3),增强活血逐瘀
之力。
.
24
配伍特点
升降同施,调畅气血; 活中寓养,瘀去新生。
.
25
运
用
辨证要点:胁肋瘀肿疼痛。
.
13
随证加减
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棱、莪术; 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血瘀经闭、 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胁下有
痞块,加丹参、郁金、蟅虫、水蛭。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
成 生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 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 脉缓。 病机 气虚血瘀, 脉络瘀阻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血郁
瘀气 滞
瘀久化热
急躁易怒 胃气上逆 呃逆、干呕
犯胃
瘀热 入暮潮热
扰心 心烦
瘀阻生机 心失所养 心悸、失眠
舌脉:舌黯红、脉涩。
.
10
君 桃仁——活血祛瘀 臣 当归、红花、赤芍、牛膝、川芎——1、活血祛瘀
2、牛膝且能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佐 柴胡——疏肝理气,升达清阳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枳壳——行气宽中 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