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8)-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8)-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8)-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

2. 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组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的组成难点: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简单的数数游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字,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数的组成,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数的组成规律。

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数的组成。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数的组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数的组成,并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数的组成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导入”部分。

这一部分是学生首次接触新知识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组成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新课导入的详细教学步骤1. 讲解数的组成在讲解数的组成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数字入手,例如数字“5”。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或者故事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5”可以由哪些更小的数组成。

例如,可以用5个苹果来表示数字“5”,然后提问学生:“我们可以用几个苹果和其他的物品来组成数字‘5’呢?”学生可能会回答“2个苹果和3个橙子”,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5”可以由“2”和“3”组成。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的组成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找出数的组成规律。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学会通过数数的方式来组成一个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的组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引出数的组成的概念。

2.讲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数的组成,例如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的组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观察和理解数的组成•实际操作,展示数的组成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来进行。

教师会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操作,以及他们在拓展环节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数的组成。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数数、数的组成(2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数数、数的组成(2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 数数、数的组成(29)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的组成,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将学习第4.1节数数、数的组成(29)。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进一步学习数的组成,二是通过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数的组成来解释加法和减法,并且能够用数的组成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直观的方式展示数的组成,例如,用加号连接两个数,然后用括号将这两个数组成一个新的数。

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的组成。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例如,让学生通过数的组成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

同时,我还会让学生尝试用数的组成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等。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于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如果发现有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我会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额外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或者教具,来丰富我的教学手段。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的组成,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学生通过具体物品如苹果或小球来直观感受数的组成,这个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关键的。

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的组成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我引导学生通过数的组成来解释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的组成,还能够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我在板书设计上采用了直观的方式展示数的组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从1数到100,并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整数的概念,知道整数是由个位、十位、百位等组成的。

(3) 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如一个两位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数的组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数的组成:理解整数由个位、十位、百位等组成,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如一个两位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数,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一个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数的组成。

2.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数的组成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游戏,引起学生对数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数和数的组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组成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数的组成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2数数-数的组成-教案0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2数数-数的组成-教案02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 “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 “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 我的用处可大了, 是真的吗?”主持人: 我宣布: “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 “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 “知道。

”甲: 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 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 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 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 没有水, 我们早就枯死了, 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 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 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 洗碗筷, 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 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 种庄稼, 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 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 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 同学们, 听完了这个快板, 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 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 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 看了表演后, 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 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 水有这么多用处, 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 我要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

(2)(生): 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 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 前几天, 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 很受教育, 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 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 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 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 大家谈得都很好, 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 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敝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计数中的重要作。

2苯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3备惺芩学知识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们拿出小棒,数出其中的32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数好了吗?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回答:先10根10根地数,数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数,数出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2根。

(学生演示10根10根地数时,要求学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教师:我们在数数时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数。

同学们为什么要这两种方法数数呢?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来。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出示例3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教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教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学习按顺序数数。

2. 数的组成:理解数的组成,学习数的分合。

3. 认识数字:认识数字1-100,学习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数数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数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从1数到100,学习按顺序数数。

(2)让学生分组数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数数并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的组成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学习数的分合。

(2)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组成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认识数字1-100,学习数字的写法。

(2)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的认识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进行数字的认识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认识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测试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组成:理解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组成的。

2. 数数:学会正确地数数,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

3. 加减运算: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数数,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数的组成。

2. 新课导入: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展示数的组成,让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明确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组成的。

4. 操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组成。

5. 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2. 成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图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图文
……
70、75、80、85、90、95、100 (2)55、60、65、
(3)26、28、30、
……
32、34、36、38、40、42、44……
儿科病房从1号开始看病,现在看第48号病人, 前面可能看过了 多少个病人?
智力大比拼:
1、比69大1的(70)。 2、比100小1的数是( 99)。
3 .我由10个十组成,我是(100)。 4 .50里面有( 5 )个十。
谢 谢 说说你这节课都学到了些
什么知识?
24
2
4
A 90
B 80
89添上1是(
C 87
A)
猜猜上海的金茂大厦有多 少层?
信息1
信息2
8个十
8个一
猜猜这是一张多少钱的人民币? 信息1 信息2
个位和十位上都是0。
是我国目前面值最大的人民币。
他们是怎么数的?你能接着数下去吗?
(1)20、30、40、50、60、70、80、90、100
10个十是100
10个10组成 100
百位 十位 个位
1
0
0
数手指游戏:
动手摆一摆:
36
我会数数
1、从36数到43
36 37 38 39 40
我会数数
1、从36数到43

4个十

3个一
43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3 ( 1 )个十和( 3 )个一组成。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8)-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8)-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18)-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能够熟练地数数,并理解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数的组成教学难点- 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运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

-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 介绍数的组成,让学生了解数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设计数数、数的组成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设计数的组成和数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的组成和数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是一份关于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18)-西师大版的文档,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课堂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组成和数数方法的关键步骤,因此,教师应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

新课导入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活动二: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3、课前应准备好
活动任务: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方木块、小棒等素
活动流程:
材。塑料小棒较为
1.明确任务。
理想,因为它不但
(1)猜一猜:课件呈现70根杂乱摆放的小棒,你能不能一眼看出是多 操作方便,而且容
少根小棒?
易使学生从一根一
(2)想一想:如果想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得请谁来帮 根地数数的活动中
任课教 师
教学内 容
数的顺序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参备人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基本规则,并能根据这一规则熟练地 读、写100以内各数;初步了解三个计数单位与三个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排列顺序。 教学目 2.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理解,有层次建立位值概念, 标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 习习惯。
“百”。
1.明确任务。(1)数到21根时停下来。当学生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时,思考:
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
2、100以内数的组
(2)思考:21是由几捆加几根?也就是说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成,要重点建立学
(3)接着21继续往下数,一根一根的边拿边数,数到29时,想:下一个数是 多少?现在桌上一共有两捆小棒加几根了?如果我们再加一根小棒,是能不能 又捆成一捆了?
说一说,100以内的数是如何进行大小比较的?
,教师一定要抓住
2.自主学习。
机会引导我。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17)-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并能理解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从100倒数到1。

2. 数的组成:理解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实际问题:运用数的组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运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数数(1)教师示范从1数到100,引导学生注意数的顺序和规律。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数数。

(3)教师挑选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3. 学习数的组成(1)教师用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数字的组成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规律,并进行讲解。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挑选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给予鼓励和表扬。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数和数的组成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注重课堂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共28张PPT)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共28张PPT)

课堂小结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 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 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 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 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 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 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 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 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 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 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 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 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 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 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 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 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 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82、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83、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8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 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8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8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87、读一本好书,就 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88、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8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9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9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9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94、抛弃时间的人,时 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95、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9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7、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98、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4)-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4)-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4)-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数的组成,能够正确地拆分和组合数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内容数的组成、拆分和组合。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数的拆分和组合。

教学难点数的拆分和组合。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第二环节: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数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拆分和组合。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数的组成、拆分和组合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上就是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4)-西师大版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4)-西师大版中,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以下是对这两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理解数字本质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数字的内部结构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方式,如使用计数棒、实物模型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例如,教师可以用10根计数棒代表数字10,然后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3根,另一部分是7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10是由3和7组成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数的组成,能够正确地数数;2.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数的方法2. 数的组成3. 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数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数数。

2. 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

3. 讲解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巩固数数的方法。

2. 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练习,巩固数的组成。

3. 让学生进行数的表示方法练习,巩固数的表示方法。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方面掌握较好,但在数的表示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下节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教学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找零等。

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练习册3. 课件教学建议1. 在讲解数数的方法时,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来进行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2. 在讲解数的组成时,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3. 在讲解数的表示方法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1. 数的组成2. 数的表示方法教学策略1. 通过举例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备注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以及数的分解和组合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字组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能找出多少个由数字1和2组成的两位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计数棒或者磁铁数字来组合不同的两位数。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数的组成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字组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100以内的数是由0到9这10个数字组成的,它们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组合成两位数。这些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数字“13”,它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这个案例展示了数字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注重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举例:让学生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理解数之间的关系,如10可以拆分为5和5,也可以拆分为2和8。

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P31—33《数数数的组成》例1~3教学目标:1、会一个一个地数或一十一十地数数,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数100以内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

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数量100以上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草原上有两群羊,(媒体出示。

)请你们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羊?(学生大胆估计)师:想要知道哪位同学猜得最准确,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生:数一数。

)师:自己捂起小耳朵数一数。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

)师:几只?(生:20只。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图”媒体出示答案。

)师:谁估对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学生可能够回答(1)我是1个1个数的;(2)我是2个2个数的;(3)我是5个5个数的;(4)我是10个10个数的。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20是几个十?(生:两个十。

)[设计意图说明:在数数前先估数,让学生对物体的个数有一个大体的感知,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计物体的个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2、初识100以内的数。

师:这时又来了几群羊。

(媒体出示)估一估,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羊?(学生大胆估计。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谁会接着20往后数数?(根据学生的基础,可以将学生点着数和齐数结合。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图,媒体出示动画:每10只羊圈在一起,先一个一个圈,圈3个,后面7个圈一起出现。

再点击圈,媒体出示答案。

)师:真棒,刚才哪些同学估计对了?100写的时候,先写1,再写两个0,全班齐读100。

(板书:100)[设计意图说明: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 《数数数的组成》教案4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数出1-5之间的数字。

2.能够用物品或图形表示给定数字。

3.能够理解数字的组成,如“2”由“1”和“1”组成。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数出1-5之间的数字。

2.让学生能够用物品或图形表示给定数字。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5。

2.各种形状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看数字卡片1-5,数数几次,让学生熟悉这几个数字。

2. 让学生用物品表示给定数字1.让学生用一种物品表示“1”。

2.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表示“2”,并让学生说出“2”的组成,如“1”和“1”。

3.依此类推,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表示“3”、“4”、“5”。

3. 操练巩固•让学生互相展示用物品表示的数字,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表示数字。

4.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其他形状的物品表示给定数字,如用圆形代表“1”、“2”用方块表示等。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1-5之间的数字,以及理解数字的组成。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巩固这些知识。

六、作业布置1.回家后用家里的物品表示1-5之间的数字,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完成《数数数的组成》相关练习册上的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1-5之间的数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用物品或图形表示给定的数字。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这些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谢谢大家的参与!关键词:数数, 数的组成, 数学, 新课标, 一年级, 下册。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1)-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1)-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11)-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数的组成,能够正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组成2. 数数的方法教学重点1. 数的组成2. 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组成2. 正确地数数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演示法3. 练习法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新课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

第三环节:数数的方法讲解数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数数。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环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教学视频3. 教学辅助材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对象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数的组成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数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1-5的认读和书写。

2.能够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1-5的数值含义。

3.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1-5的读写。

2.了解数的组成,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对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对数字1-5的认识更加深入,理解数字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1.数字1-5的卡片。

2.数字1-5的图片或实物。

3.活动小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复习前面学过的数字1-3,并让学生快速报数。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数字4和5,了解数的组成。

第二步:学习数字4和51.让学生观看数字4和5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数字4和5。

2.通过数字4和5的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4和5这两个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数的组成1.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比如4支铅笔可以用1支、2支、3支和4支铅笔来组成。

2.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小道具来组合成数目为4和5的物品,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第四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进行数字4和5的书写练习。

2.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数字4和5的认识。

第五步: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数字4和5的认读和书写。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加深对数字4和5的印象。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数数数的组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在生活中观察、认读并书写数字4和5的熟悉物品。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是否通过示例和实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4和5的含义?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如何?有待哪些方面的改进?通过以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数字4和5的认读和书写,加深对数的理解,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65 55 75 95 85
个位是5的数
45 50 70 60 65 55 75 95 85 90 80 100
50 70 60 90 80 100
个位是0的数
A 十位
B 百位
C 个位
“95”这个数的最
高位是(A )
十位 个位
20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 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八十九( ) •九十 ( ) •一百 ( )
•读一读
例2 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三十五 四十二
我是由四个十和三个一 组成的,我是(43)
我是公鸡的个数后面的 第八个数 (51) 我是大象的个数前面的 两个数 (49)
十个十就是我,我是(100)
做一做
我比三十九多1,我是(40) 我是鸭后面第五个数,我是(45)
四十 读作:二十七 读作:三十三
4个十
十位 个位
40
读作: 四十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上的“3”表示 3个十,个位上的 “3“ 表示3个一。
十位 个位
33
读作: 三十三
你们真棒!
想一想:读数和写数都 从哪边开始? 答: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你能说一说今天所学内容吗?
10个十是100。
你们真棒!
写作 读作
24 二十四
10个十是一百
百位 十位 个位
10 0
写作:100
读作: 一百
10个十 是一百。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 位,
第二位是 十 位,
100
第三位是 百 位。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数位排序: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越往左走数位越高, 十位比个位高, 百位比十位高。
返回
十位 个位
16 _1__ 个十, _6__个一。
十位 个位
18 _1__ 个十, _8__个一。
返回
十位 个位
36
2个十
十位 个位
20 读作: 二十
4个十
十位 个位
40
读作: 四十
小朋友们看这里有多
少枝铅笔呢?
24枝
写作
怎么用珠子表示24呢? 读作
24 二十四
十位 个位 24
读作: 二十四
我比企鹅的个数少1,我是(44)
我比企鹅的个数多1,我是(46)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写 作:
1 2 写 作:
0
2个十
十位 个位
20 读作: 二十
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 有多少粒。
黄色纽扣︰四十 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写作:
读作: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4 0 2 写作: 7 写作:3 3
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 个位,
•第二位是 十位, •第三位是 百 位.
比一比。
十位 个位 24
读作: 二十四
十位 个位 42
读作:四十二 你们真棒!
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并读出来
百百位位 十十位位 个个位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5_ _ _0
7_ _ _6 1 0 _ _ _ 0
按要求写数
1个一 1个十
100根
100根
10个十是100
100以内数的认识
有(41)个。 有(29 )个。
10个1 1个1
10 个 10
1 1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 20 30
10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十五( ) •五十八( ) •八十一( )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数的组成
0, 1, 3, 9, 10, 12, 16, 19, 20.
上面的数中最大的数( 20),最 小的数是( 0 ),最大的一位 数是( 9 ),最小的一位数是 ( 1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一共有( 9)个数, 左起第6个数是12( )。
返回
填一填
1、9和11中间的数是(10 )。 2、和18相邻的数是(17)和(19)。 3、15在(14)和(16 )中间。 4、比12多1的数是(13 )。 5、比(14)少1的数是13。
69、70、71、72、73。
35、40、45、50、 55、60、65、70。
50、60、70、80、90、100。
填一填
四十二, ( 4 )个十和( 2 )个一。
六十三, ( 6 )个十和( 3 )个一。
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 接着数到七十二。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1
0
0
读作: 一 百
小朋友们看这里有多
少枝铅笔呢?
24枝
写作
怎么用珠子表示24呢? 读作
24 二十四
十位 个位 24
读作: 二十四
你们真棒!
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多少粒?
一共:一百 粒
10个十是多 少?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1
0
0
读作: 一 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 起。
写一写,读一读
百位 十位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Βιβλιοθήκη 43读作:四十三54
67
读作:五十四 读作:六十七
百位 十位 个位
40
读作:四十
百位 十位个位
50
读作: 五十
百位 十位 个位
80
读作:八十
10支笔
46是由( 4 )个十和( 6 )个一。
看你行不行
29后面是 30 59后面是 60 79后面是 80 99后面是 100
66中两个6表示的意思相同。 (×) 65表示6个十和5个一。(√ ) 56和65一样大。(×)
抢答题 1、数出28后面5个数
2、倒着数出61前面5个数 3、和70相邻的两个数是哪两个数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0以 内的数,知道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同学们, 你们学会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三十五, ( 3 )个十和( 5 )个一。
四十三, ( 4 )个十和( 3 )个一。
六十二, ( 2 )个一和( 6 )个十。
( 4 )个十,( 6 )个一 ( 46 )
( 2 )个十,( 4 )个一 ( 24 )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返回
复习数的组成2:
1、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 )。 2、20是( 2 )个十组成。
3、5个一和1个十组成(15 )。 4、( 1 )个十和( 7 )个一组成17。
5、1个十和8个一组成(18 )。
复习数的组成3:
11 12
欢迎小朋友来到知识的海洋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读、写 100以内的数,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