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1024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以拙政园为个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
——以拙政园为个案
摘要:论文中依据统一的逻辑等级重新分级、分类,梳理了现有研究论文中写到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的主要特点。

并以拙政园为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本与自然,超与自然”与“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这两个显著特性。

关键词: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美学
一、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1]
在此,鄙人依据统一的逻辑等级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的主要特点。

[2][3][4]
(一)本与自然,超与自然。

(1)在布局上严格的结构对称要求而又摸拟接近自然的布局美。

(2)建筑的造型美与自然美
(3)自然景物和人工要素的良好结合
众所周知,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风景式园林中四大要素(建筑、山、水、植物) 中的三个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风景式园林与自
然风景之间的交融程度。

但中国古典园林却绝非是简单的利用或摹仿这些景观要素的原始风貌, 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提炼来表现一个精练概括、典型化的自然。

(二)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
(1)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2)禅性之美——将园林空间的“ 画境”升华到“ 意境”。

从元代开始,绘画、诗文、书法三者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从而追求“以形写神”、“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以此运用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通过各个有意识的组织规律,达到园林中各个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城市有限的空里创造了最适合人居住的环境,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从隋、唐到明、清,中国园林经历了发展—繁荣—稳定的时期。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园林的发展与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无联系,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也就逐渐出现了文士园林。

文人化园林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文人化园林指是士流园林,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更侧重赏心悦目,又能体现隐逸者寄托的理想,也能陶冶性情。

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使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体会到“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怡”。

苏州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典范,现存名园十余处,较著名的有“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留园”等。

这些园林各有各的特点,如“沧浪亭”写意性的创作,“留园”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网师园”的寓情于景的象征手法,从而使园林达到“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

笔者认为,“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是结合其他园林之长,且更具有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的特征。

总的来说,中国园林的造园师用“本与自然,超与自然”的方式,营造出了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

二、案例分析——拙政园
接下来以拙政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在其中的具体表现。

(一)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52000m2,始建于明代,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此园为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遂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建园期间好友文徵明也参与设计,形成以水为主的自然风景园林。

王献臣死后,其子豪赌将其园输于徐氏,后屡换园主,经过不断维修和修建,现存多为清末时所形成。

此园大致分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园区。

豁然开朗的东部园、最为精华的中部景、宁静悠远的西园区,三部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景象,具有“无形的诗,立体的画”的三维立体效果。

1961年,国务院公布拙政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标志着拙政园真正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珍贵文化遗产。

(二)“本与自然,超与自然”的艺术手法
苏州园林的营建建立在对自然了解的基础上,从选址到营建,都和园林所在的地理条件紧密相关。

这使得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自营建始,就表现出对原有大自然的充分尊重和保护,很好地体现了园林景观的自然生态性。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状不一,涵青亭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半亭。

涵青亭所处位置,空间狭窄,没有回旋的余地,但造园者以绝处逢生的本领,以高大的粉墙作背景,建了一座复合式的半亭,涵青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

”整体建筑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改变了墙体平直、单调、呆板的势态,使墙体产生了凌空飞舞之势,具有“变单调为丰富,变生硬为柔和,化静为动,化重为轻的结构形式美”。

倚墙而建的涵青亭因势而建,设计绝妙,出神入化,显示造园者化腐朽为神奇创造技艺,确实是亭中佳构。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邻水的优美建筑形式。

《园冶》中说:“榭者,藉也。

藉景而成者也。

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5]
榭又称为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

芙蓉榭(图1)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平台挑出水面,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依水而建,“如鸟斯革,如晕斯飞”,仿佛蓄势待发,呈展翅欲飞之势,透出一股灵气,具有强烈的形体美感。

波形廊(图2)是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佳构。

计成《园冶·屋宇》云:“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

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山尽。


拙政园波形廊是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有研究者说若从平面图上看,波形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部分,临水而筑。

此处原来是一堵分隔中、西园的水墙,作为两园之间的分界,若仅建一面水墙独立,势必单调乏味,聪明的工匠以墙为借,凌水而建廊,以一种绝处求生的高妙手法来打破单面墙僵硬、沉闷的局面,依水势建造形成起伏曲折之势,增加了景观空间的变化和弹性,增强了节奏感:波形廊大幅度的转折,并与园墙拉开一段距离,使之突兀水池之上,使游园者视角上产生一种飞动的感觉,透露出一股生气。

“与谁同坐轩”和“笠亭”是两种不同的园林建筑造型艺术,也是在古典园林中比较少
见的象形建筑,“完全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以这种千变万化的面上的铺陈更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关系。

”两个风格不同的小亭体现了造园者变化多端的情思和匠意。

此外江南园林中的还有各种平面造型别致奇特的亭
子,环秀山庄的“海棠亭”亭式如海棠,柱、材、装修等俱以海棠构图:邓尉山的“梅花亭”亭式如梅花。

(二)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目标
拙政园中借自然之物造园中景观。

有许多精彩的创意和构思。

建筑植物、山水景观随晨夕阴晴的变化,别有一番景象和风情。

园林中有许多景观虚景。

如风声、水声、鸟声、风月、风雨、风影等等。

而这些都是自然之物,造园家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收入园内,为园所用。

为了让观者获得同样的意境,便借助文学诗词来构成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情景。

如“留得残荷听雨声”(留听阁),“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兰雪堂)。

听雨清风,这浪漫的文学诗词引领观者的主观感受,意境就寄于自然物象之外也。

“远香堂”。

取意于周敦颐《爱莲说》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名句。

荷是远香堂前主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

中国文人崇尚清雅,以荷写意象征了造园者所追求的“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格。

春天小荷露尖生机盎然,夏日菡萏熏风清香远送.秋季残荷听雨滴答有韵。

荷香、荷味、荷情随清风之到来,远飘于物景之外。

荷及周边景观是引发意象的实因。

风是诱因。

风是客观的风。

也可是观者主观的风。

此意境的创造使园林形象有了灵魂,充满灵动的生气,景不再只是可观的物质形态。

而是散发出情趣的精神形态。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根本所在。

拙政园西园水中小岛的东南角。

筑以“与谁同座轩”。

小轩东南朝向,面对“别有洞天”门,背靠“笠亭”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幽美。

轩非常别致,平面成折扇形,屋面、窗洞、石桌、石凳及匾额均呈扇面状,给人一种小扇自生风的感觉,带着一丝凉意。

小亭的名取意于苏轼的著名诗句,很容易引起观者之猜测和遐想。

无论人在轩中轩外,无论倚门而望,凭栏远眺,或是依窗近观,小坐
其中,都可感受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当星空夜月,水映月影。

清风徐来,品味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之诗意.就能领悟到以明月清风为知己的意境内涵和超凡脱俗的高雅品格。

恬静幽寂的园林空问,展现的是风、月、人之间的和谐,达到了自然与人格美的统一。

文人士大夫厌卷了烦扰的仕途生活。

把寂静朴素的山林田野当作理想的栖隐地。

寄情山水成了士大夫的思想基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成了人生追求的最高标准。

造园时便借一石一勺、一草一木、一亭一轩、一松一竹、一梅一菊,再加上清风,明月,阳光来体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格品质。

“留听阁”是一座两面临水的精美建筑。

阁内最著名的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之飞罩,浮雕、镂雕、圆雕相结合,为建筑增添了深邃的追求完美的文化气息。

此阁的名称取意于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此旬此景,花谢,人老,景犹在,情难断,触人心境,发人深思。

与建筑的精美,产生对比。

在此听雨,是愁绪是感伤;在此听风,是现实与理想的偏差,是悲喜交加的人生历程,是萧瑟冷风的沁人心脾。

如此境界。

便是古时大多文人所追求的残缺美。

这“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真切感受。

是产生冷寂清幽之美。

三、结束语
包括苏州园林在内的中国古典园林,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即使是从今天的角度看,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一些设计理念,与现代景观学所崇尚的创造和维护优美宜人的人类户外和聚居环境空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有谓:“巧于因借,贵在体宜”,极力强调造园时要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和因素,赋予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又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指出所有的园林景观其实都是人为的,都被赋予了一种人文内涵和意义,可以看成是一种人工环境,将这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完全融合、贯穿在一起,便达到了造园家追求的最艺术境界。

这种境界,也正是现代人孜孜追求的最为“优美宜人”的人类聚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文涛,方佩和,蒋方根等.拙政园[Z].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 魏娜.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意境”神韵
[3] 林建力.巧夺天工博艺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征
[4]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 计成.园冶[M].陈檀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