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方向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01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
境的和谐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0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多
元化发展。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03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地区发展提供
智力支持。
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土地资源
耕地
北方地区耕地资源丰富, 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 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等作物。
草地
北方地区草地资源广阔,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林地
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相对较 少,但仍然拥有一定的林 地,对生态保护起到重要 作用。
水资源
河流
北方地区河流众多,如黄河、长 江、淮河等,水资源相对较为丰
06
北方地区的未来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资源枯竭与环境压力
北方地区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的高强度开发导致资 源逐渐枯竭,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经济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发展滞后。
人口外流与人才流失
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大量人口外流,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制约 了地区的发展。
交通枢纽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中 国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的重要枢纽。
02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
主要地形特征
地势平坦
东北平原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 起伏较小。
东北平原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平原,地 势低洼平坦,土层深厚。
黄河、长江流域冲积平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冲积平原是北 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包括华北平原、 关中平原等。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135E 50N

105E

内 青蒙

原 高

渤海

高 原
秦岭
淮河
40N
黄 海
33N
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经纬位置:33°N~53 °之间 103 °E ~ 135 °E
•相对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渤海

青藏高原

工业区与工业城市
思考
北方地区工业区的布局 有哪些优点?
环渤海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 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本区铁路 密集,有利于原 料的运入和工业 产品的运出;临 海的地区有大连、 旅顺、营口等港 口,有利于发展 外向型经济。地 处平原,地势开 阔,农业基础较 好,人口比较密 集,工业发展历 史较长。
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是黄土高原泥沙产生和输水输沙
的源头。
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 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 “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有机结合。
•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 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
成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 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 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中国的北方地区

中国的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分区依据: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不同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名称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划分依据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 等降水量线以西 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四)北方地区——工业发达
1、传统工业转型发展:北方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优 越,形成了众多的工业城市。
津京唐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 件 ①有丰富的资源;②有 便利的海陆空交通;③ 有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 人才。 辽中南工业基地 ①有丰富的煤铁石油 资源;②有便利的交 通;③工业基础好, 有大批熟练的工人; ④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①能源资源面临枯竭; ②水资源短缺;③工 业产品老化;④能耗 大;⑤污染严重
耕地类型:旱地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甜菜
耕作制度: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东北一年一熟
农业
1、农业地位: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大豆、 棉花产区和温带水果的产区。 2、农业分布: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的大豆产区;华北花生主产区 吉林、黑龙江的甜菜产区
发展的优势条件:地广人稀、 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 富 黑土的利用与保护:治理坡面、 沟壑、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 失;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积极保护沼泽:退耕还林、还 草;停止北大荒的开发
(五)北方地区——农业主要方向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
2、商品林基地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利用:东北林区是全国最重要 的天然林区,居全国三大林区 之首。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木材 供应基地 问题:超采严重,采育失调, 森林覆盖率降低,生态失衡。 问题:合理采伐,积极营造防护 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 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 区建设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围 :
内 蒙黑

古吉



京津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建筑群和大量珍 贵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长城
总结词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象征
详细描述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它起于东部的海岸线 ,穿越多个省份,最终抵达西部的戈壁沙漠,全长约2万多公里。长城不仅是一 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黄山
总结词
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详细描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是中 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的自然景观壮丽多彩,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 体。
东北雪乡
总结词
独特的冰雪景观,冬季旅游胜地
作物种类
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 还有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北方地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工业发展
工业结构
北方地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制 造等产业。
大型企业
北方地区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型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等钢 铁企业,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
港口城市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完善的 海运和物流体系。
历史文化
天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古文化街、瓷房子等。
沈阳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
工业基础
沈阳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 等。

中国地理_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_北方地区
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是东北地区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
名胜古迹
故宫
01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
一。
长城
02
横跨北方多个省份,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代表,也是世
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
03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
一。
旅游资源
1 2 3
等。
人口分布
01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 冀、半。
0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02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01
02
03
地势平坦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地 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较 低。
黄土高原
包括山西、陕西等地的黄 土高原,是北方地区地形 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
北方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 要事件,如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 和变革。
多元文化融合
北方地区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的 冲击和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 特点。
经济发展
农业发达
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平原和肥沃 的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
基地。
重工业聚集
北方地区曾是中国重工业的主要 基地,如钢铁、煤炭、机械等产
05
北方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当前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资源短缺
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 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土地荒漠化
过度开垦和采矿等活动导致土 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对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破坏。
空气污染
北方地区重工业发达,能源结 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空气污染 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

(3)主要农作物
①农作物及分布 东北地区——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亚麻
华北地区——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黄土高原)
②森林分布 A.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森林宝库。
B.东北林区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中主要树种有红松、落 叶松、白桦、紫椴等。
一.位置 范围
1.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三大地理单元 2.政区: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京、津、冀、晋、 鲁、豫、陇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古的 东北部等。(注意边界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部分、甘肃与宁夏 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3.经纬度位置: 34°N~ 53°N ,100°E~ 135°E 4.面积:面积占全国20%。
(2)地理背景:
①地貌特征: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二千沟万 壑,支流破碎 ②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 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二环境遭 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③尖锐的人地矛盾:农业垦殖历史悠久,无后备耕 地资源;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多。 ④恶性循环:
(1)北方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陆上交通和海运发达。 C.工业基地较好,技术力量较强。 D.消费市场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E.水资源紧张。
(2)经济特点
①本区依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建立了 全国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 ② 以农产品资源为基础发展了纺织工业和 食品工业; ③ 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 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组成)沃野千里

区域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02
北方地区概述
章节副标题
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东北三省、华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地形地貌: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并存 自然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交通便利性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 产业附加值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 续发展
科技创新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科 技资源和人才优势
科技创新是北方地区发 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北方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可以促进北方 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增
人口分布
北方地区人口总数约为 3.6亿
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 100人
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 海地区
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城市化 进程较慢
经济概况
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拥有众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地区间差异较大
03
北方地区地理特征
著名景点:趵突泉、大明 湖、千佛山等
郑州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中 部黄河中下游地区
历史背景:历史悠久曾是 商朝都城
经济地位:河南省省会国 家中心城市之一
交通枢纽:铁路、公路、 航空交通发达被誉为“中 国铁路心脏”
05
北方地区文化特色
章节副标题
历史沿革
北方地区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北方地区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中国地理复习课件 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复习课件 北方地区
少数民族文化
北方地区还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如 满族、蒙古族、回族等,他们的文化 特色也丰富了北方地区的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
京剧
京剧是北方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 戏曲之一,被誉为“国粹”,其表演 艺术和音乐伴奏独具特色。
剪纸
剪纸是北方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通 过纸张剪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寓意 着吉祥、幸福和美好。
气候特点
01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冷干燥。
02
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 四季分明。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
02
北方地区地形地貌
高原
总结词
北方地区的高原通常地势较高,地表平坦,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和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北方地区的高原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这些高原地 区地势较高,地表平坦,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资源。这些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是北方 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山地
总结词
北方的山地通常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和 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北方的山地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这些 山地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北方地区的重要自然景观和旅 游资源。这些山地的气候条件较为湿润,植被以森林和灌丛 为主,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资源。
平原
总结词
北方的平原通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人口聚居区。
03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 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这些煤炭资源为中国的能源 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铁矿资源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林海雪原




东北 平原 黄土 华北 高原 平原
黄土
黑土 褐土和棕壤
三、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
1.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大豆、
棉花和温带水果的主产区,东北山区是我国第 一大林区。
1.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冬小麦)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春小麦)
华北 地区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3.河流水文特征:
东北地区
流量

含沙量

汛 期 有春、夏两个汛期
结冰期
结冰期长
黄河中下游地区
小 大 有汛期,主要是在夏季 结冰期由南向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
凌汛
黄河的兰州到内蒙古磴 部分河流有凌汛 口和郑州花园口到入海
口有凌汛
4.植被和土壤:
东北地区:
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华北地区:
曹妃甸需填海建设的总面 积达310km2,是中国规 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区位优势十
分明显。
2.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
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重化工业。
3.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适宜矿石、
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公路交通便捷,形成 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商品棉基地 华北平原
油料作物 大豆(东北和华北)花生(山东丘陵)
糖料作物 甜菜(黑吉是主产区)
2.农业生产基本特征: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耕地 类型
旱地
作物 熟制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干湿分区图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三)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东北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季风
2、华北区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四)植被.土壤 1、东北区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黑土等
2、华北区
落叶阔叶林; 褐土.棕壤等
(五)资源
优势: 煤炭:山西、陕西煤炭 基地(大同、平朔、神 府); 石油:大庆、华北、中 原、胜利油田 铁:河北、辽宁铁矿 海盐:渤海沿岸海盐资 源 森林:东北林区
2、治理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 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 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大力 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 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等。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复垦工作。
①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 措施: 造林等。 ②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 肥、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 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2)湿地的积极保护 思考: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广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于下渗。
盐碱问题:
水盐运动的规律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 定。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水 中含量较高的盐会向土壤表层积聚而形成盐碱化。人为原 因是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加剧了土地的盐 碱化。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文学艺术成就
古代文学
北方地区涌现出众多古代文学家 和作品,如《诗经》中的“风” 部分,以及元曲等。
现代文学
现代以来,北方作家在小说、散 文、诗歌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如老舍、茅盾等。
民间艺术
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如京剧、评剧、二人转等,具有 独特的艺术魅力。
民族风情与习俗
多元民族
北方地区是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包括汉族、 满族、蒙古族等,各民族风情各异。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北方地区工业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服务业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北方地区服务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
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
北方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近年来,北方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化肥化等得到广泛应用。
工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北方地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 等,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布局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北方地区工业布局逐渐优 化,形成了一批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工业集聚区。
东北平原
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 主要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组成。
河流与湖泊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巴颜 喀拉山。流经北方地区的多个省 份,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
一。
海河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由北 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 、南运河五条河流自北、西、南 三面汇流至天津后东流到大沽口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历史文化背景
北方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 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灿烂的文化遗产。
该地区曾是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的 发源地,如契丹、女真、蒙古等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族
风情。
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鲜明,包括 京剧、二人转、东北大鼓等独特 的艺术形式,以及满族、蒙古族
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02
北方地区地形地貌
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北部,是我 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水资源及分布
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且 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
题突出。
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流经 北方地区,但径流量较小,水
资源总量不足。
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开采 难度较大,且过度开采会导致 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水资源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占比较大 。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北方地区概述 • 北方地区地形地貌 •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 • 北方地区农业与畜牧业 • 北方地区工业与交通 • 北方地区旅游与文化遗产
01
北方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与范围
北方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 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 及内蒙古东部。
该地区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 漫长,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 的重要门户。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小麦
01
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
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
02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
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
棉花
03
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新疆等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3、水文
找到东北和华北主要的河流, 并会分析水文特征
4、植被、土壤
1)东北地区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黑土等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森林 资源丰富——东北林区 2)华北地区 落叶阔叶林; 褐土. 棕壤等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北:俄罗斯 南:甘肃、陕西、河南、安 徽、江苏 西北:内蒙古 西:甘肃 东:朝鲜、渤海、黄海
4、范围: 范围: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 东 长城 青藏高原
渤海 黄海
黑龙江
朝鲜 半岛
秦岭
淮河
北方 地区 包括 的省 级行 政单 位有 哪些?
内 蒙 古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宁 甘 夏 陕 山西 西 肃 河南 京津冀 山东 江苏 安徽
制约 因素 发展 方向
工业 中心
北京、天津、唐山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
新兴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展条件: •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地带 ,依托京津,辐射“三北” • 土地资源丰富,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荒地,其中相当 一部分是不宜耕种的盐碱地,建设用地空间大 • 能源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原盐、地热、海洋资源 • 交通设施完备,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已基本形 成了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是华北地区货物进出 口的重要基地 • 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和冶金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制造业也居全国前列 • 科教实力较强,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孵 化器、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现代管 理技术经验的人才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黄土 冬小麦
⑶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黄土地上(华 北平原和黄 土高原)水源 紧张,节约 农业用水是 农业生产的 重要问题之 一



根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济” 的原则,北方地区在山区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我国 最大的用材林基地;在丘陵 地区(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发展了温带水果,为我国温 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黄土地上的 东北地区土壤肥 耕地中低产 沃,大片已开垦 田多,土壤 为商品粮基地, 中有机质少,目前还有大片沼 水土流失严 泽地有待合理开 重(综合治 发。另外东北地 理) 区黑土地退化很 严重
⑷工业发展:
• 辽中南工业基地 • 京津唐工业基地 • 哈尔滨机电制造,长春汽车, 沈阳机械、飞机制造,鞍山 钢铁,大连造船化工,首都 钢铁、燕山石化,开滦煤炭, 唐山钢铁,天津制碱。 • 新技术产业 • 环渤海经济区
❷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
❸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⑶华北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盐碱地
水盐运动规律(土壤盐分的季节变化):春秋返盐,夏季淋盐, 冬季稳定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水对土壤冲刷大,将盐分冲入土壤深处; 春秋 季降水相对少,盐分随水分蒸发又回到土壤表层,所以说夏季淋盐,春 秋返盐。而冬季降水少,蒸发弱,因此盐分相对稳定。
⑶华北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盐碱地
❶盐碱化的治理措施——脱盐 ❷以治水为中心 ❸采取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种植耐盐碱的植物
井灌井排
• 从机井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既可满足作物需水,又能淋洗 土壤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起了竖井排水的作用,故称井灌 井排。机井抽水时,井的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一个以井为 中心的降落漏斗,特别是在群井抽水情况下,降低地下水的 效果更为显著。随着地下水位降低,地面蒸发减少,可防止 或减缓地表积盐的强度。 • 在浅层地下水为咸水而深层地下水质良好的盐碱地区,人们 利用竖井抽出地下水,对盐碱地进行淋洗,达到改良盐碱地 的目的,这种措施称为“井灌井排”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C___________ 长白山 ; D___________ 太行山 ; E___________ 六盘山 ;
秦岭 F___________ 。
读“北方地区”,回答:

平原:
G___________ 三江平原 ;
东 北 松嫩平原 ; H___________ 平 原 I___________ 辽河平原 ;
J___________ 华北平原 。

高原:
黄土高原 。 L___________
读“北方地区”,回答:

丘陵:
M___________ 辽东丘陵 ;
山东丘陵 。 N___________

河流:
①__________ 黑龙江 ; ②__________ 乌苏里江 ;
松花江 。 ③__________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
我国古都之一的开封,其流域属于 A 关于华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淮河流域B.海河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9.
C
)
A.华北平源泥沙少所以土壤贫瘠
B.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的湿润地区
C. 春旱、夏涝、土壤盐碱化是威胁华北平原农业 生产的主要问题 D.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中温带和寒温带
湿润和半湿润区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暖温带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冬小麦、花生、棉花
农作物
按地形区比较
东北平原 水热条件 水分好,热量 低 华北平原 光热好,水分不 足 黄土高原 光热较好,水分短缺
土地条件
地势坦荡,平 原肥沃
一年一熟
土层深厚、疏松, 土层疏松,沟壑纵横 土壤排水性好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年一熟 粗放经营 谷子 (小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不破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④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
⑤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
2、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
1、东北地区 中温带、寒温带 湿润、半湿润季风 2、华北地区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气温 20 10 0
月份 1
降水
150
100
50
0
7
12
温带季风气候
● 耕地资源 ● 旅游资源 ● 森林资源(森林宝库) ●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我国最大的天
然林区)
想一想:本区哪些资源分布比较短缺?
●为什么本区的水资源比较短缺?
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季节不均衡,降水年 际变化大;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 水污染和浪费较严重。 ●为解决该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建设水利工程,调节跨流域的 径流量,如南水北调;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治水 污染。
中国地理分区
第一课 北方地区
授课人:韦燕燕
分区的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不同
53°N 34°N
北 方 地 区
103°E
135°E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3.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5. 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6.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7.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8.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9.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10.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温度带
暖温带
暖温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干湿区 耕地类型
半湿润区、半 干旱区
旱田
半湿润区 旱田
湿润区、半湿润 区
旱田
农 作物熟制 业 主要产品 生 产
一年两熟
谷子、苹果、 枣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 春小麦、玉米、
棉花、花生、苹 大豆、甜菜、人
果、梨
参、貂皮、鹿茸
主要生态环 水土流失,
境问题
水旱灾害
旱涝、盐碱 和风沙
食品加工
六、北方地区的人口与民族
(1)人口:人口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 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东北地区人口 相对稀疏,华北地区人口最为密集。
(2)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 满族、朝鲜族、回族等。
(3)习俗: ①主食:面食(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食) ②房屋:土坯垒墙,室内有土炕(防寒、保温),黄 土高原挖窑洞居住。 ③交通运输:过去,马拉大车;现在,以铁路、公路 为主。 ④民间运动:溜冰。
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四、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旱涝盐碱、水资源短缺、
风沙危害等
1、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 形成原因: •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 ②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 • ③毁林开荒 、过度樵采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 ③天然气:长庆
• ④铁:鞍山、本溪(辽宁);迁安(河北)
• ⑤海盐:天津长芦盐场
• 五、矿产资源与工业
2、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丰富的资源 发达的交通
煤炭基地;石油基地;铁矿资源;海盐 资源;森林资源
稠密的铁路、公路网与海港相连
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
良好的农业基础 广阔的市场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宁南部,面临渤海湾
我国重工业基地 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丰富; 便利交通;广阔消费市场; 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
资源能源不足;水源短缺; 产品老化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 提高管理水平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
4、


天 津
滨滨

海 新
新区

的 地



天津滨海新区优势突出、潜 力巨大,目前经济规模已经 相当于浦东的70% ,有条件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森林 资源丰富——东北林区
2)华北地区 落叶阔叶林; 褐土. 棕壤等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秋季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冬季
5.矿产资源
● 煤炭资源:山西煤炭
● 铁矿: 鞍山、迁安 ● 石油:大庆、胜利、中原、辽河、华 北
这种气候 有什么特点?
中国温度带图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热带
暖温带
中国干湿分区图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3、水文
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 里江.辽河 长白山天池.兴凯湖
水文特征:水量较少,汛期短 (有两次汛期)、水位变化较 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①有利 地形: 平原平坦广阔,大面积耕地
土壤: 土层深厚;东北有肥沃的黑土; 华北平原土壤土质疏松
②不利 东北平原:生长期短,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春旱、夏涝、风沙、盐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1)黄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上水源紧张,节约 农用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 32°N~53 °N
大致以40°N划分东北

罗 斯 和华北地区



内蒙古 区
40

渤海 鲜
华北地区
黄海
半 岛
2、经度位置: 103°E~135 °E 大致以120 °E划分东北 和华北地区
3、海陆位置:
北:俄罗斯 南:甘肃、陕西、河南、安 徽、江苏 西北:内蒙古
120
北方地区
1、要点·疑点·考点 地理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 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 产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
传统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基地
区位 华北北部,面临渤海湾
概况 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展 条件
丰富的煤、铁、石油、海 盐等资源;便利的铁路、 高速公路、航空和近海交 通;科技和人才优势
制约 水源不足 因素
发展 工业产品高精尖 方向
工业 北京、天津、唐山 中心
黄土广泛分布
三、农业
1、农业地位: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大豆、棉 花产区和温带水果的产区。 2、农业分布:华北地区的冀、鲁、豫是目前我国 粮食主产区;东北区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商品 粮基地;华北平原是商品棉基地。东北是我国第一 大林区。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华北平原
油料作物 东北的大豆产区;华北花生主产区
糖料作物 吉林、黑龙江的甜菜产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产品
东北平原
旱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 豆、甜菜、亚麻; 人参、貂皮、鹿茸
华北平原
旱地
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花 生、棉花;苹果、 梨、桃、杏、
黄土高原 旱地 一年两熟 谷子 苹果、枣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华北地区
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 海河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 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结 冰期短(黄河有凌汛)
想一想: 本区河流多水患的原因有哪些?
①春旱严重,夏季暴雨,降水集中。 ②黄河、海河干支流流经黄土高原, 多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③植被覆盖率低

4、植被、土壤
1)东北地区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黑土等
• 后果: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 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 整治措施:
•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建成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 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大力开展 土地复垦工作
• ②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商品粮、棉、油、 糖基地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消费量大,也 接近国际市场
人口稠密
雄厚的科技力量 京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
3、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主要产业:钢铁、煤炭、石油、木材等原材料生 产;机床、电机、汽车、船舶等制造业
• 产业结构问题:钢铁、煤炭、石油、木材等资源 趋于枯竭(资源枯竭)
发展得更快更好。
新兴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展条件:
•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地带, 依托京津,辐射“三北”
• 土地资源丰富,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荒地,其中相当 一部分是不宜耕种的盐碱地,建设用地空间大
• 能源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原盐、地热、海洋资源
• 交通设施完备,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已基本形成 了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是华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 重要基地
• 整治措施: • ①大规模退耕还林、还湿,农民转而经营农业游 • ②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禁伐或限伐林木 • ③大力植树造林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植被特征
植被多为次生的 灌丛、矮林,覆 盖率低
温带落叶阔叶 林为主
以针叶林为主, 在南部有温带落 叶阔叶林分布
土壤类型
黄土
棕壤和褐土 黑钙土、黑土
• 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和冶金基地,高 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制造业也居全国前列
• 科教实力较强,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孵化 器、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技 术经验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