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论文
(本科)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09级
姓名陈玲玲
论文题目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影响指导教师余国忠职称教授
成绩
2010年06月08 日
信阳师范学院
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姓名:陈玲玲学号:20095081238
单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余国忠职称:教授
摘要:根据数据显示,2000年初是自1947年以来西班牙最干旱的冬天。大量种植区已不可能恢复在今后几个月中形势将更加恶化。水库的蓄水量仅达到50%,水消费量的80%已用于农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水的缺乏将成为今后25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立即改变目前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的习惯。”全球变暖势必对世界水资源造成大的影响,而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气候变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利弊。
关键词:全球变暖,我国,水资源,影响。
引言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但进入21世纪,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地球生命之液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
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生产离不开充足的水源。粮农组织对93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国家的用水速度已经超过了水的再生速度,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资源短缺给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本论文具体分析气候变暖给我国水资源带来的影响[1]。
一、全球变暖的表现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1.1f ( 0.6摄氏度)。在过去的40年中,气温上升约0.5f ( 0.2-0.3摄氏度)。在过去400-600年,全球变暖,在20世纪是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此外,在自然环境支
持的事实,即地球正在变暖; 山区giaciers也在逐渐消退; 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 % ;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快三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
二、全球变暖的主要效应
1 、全球气候洗牌,有的地区气候变得更好,有的地方气候变得更坏,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如果原本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该地区的农业(包括畜牧业、林业等)收成也会增加;如果原本湿润地区的降水量进一步增加,该地区农业收成有可能减少。如果原本寒冷地区的气温得到提升,该地区的农业收成也会增加;如果原本高热地区的气温进一步升高,该地区的农业收成有可能减少。
2 、海平面上升,原因一是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冰山积雪大量消融,二是海洋体积因温度升高而膨胀。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将造成诸多负面效应,包括淹没沿海土地,以及加剧沿海区域的盐碱化。
3 、地球动植物分布将发生变化,许多动物被迫迁徙到其它地方,一些生物会大量繁殖,另一些生物会灭绝。对于农作物来说,全球变暖可使无霜期延长,原本一年收一季的地方,可收一季半,原本收二季的地方可收三季,因此有利于农业增产。
三、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水资源的影响
无庸置疑,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重新洗牌同样适用于中国。众所周知,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还降水量存在地域不平衡(东南多、西北少)和季节不平衡(夏季多,其它三季少),因此水资源匮乏乃是制约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根据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分析后认为,从整体上说,地球气温上升有助于增加中国全境降水量。
1 、中国降水量的主要来源
地球陆地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来自海洋水汽的多少和当地温差的大小。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大陆与印度洋、南太平洋、西太平洋的距离很小,而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水汽有非常充沛,因此中国南方降水量也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通常都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印度洋的水汽,能够通过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的深山峡谷进入青藏高原的南部和东部,给藏南地区和澜沧江、怒江、长江、黄河上游送去宝贵的水资源。上述两项,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80%
以上。
对比之下,中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既远离印度洋和太平洋,又远离大西洋和北冰洋,因此降水量稀少,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1000毫米之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仅有50~300毫米。
2 、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气温升高,会给中国南方带来更多的降水量。但是由于我国南方降水量原本就比较充沛,因此新增降水量对南方的经济增长贡献并不大,反而有可能增加洪涝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
3 、西太平洋气温升高,有助于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增加,对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有利。
4 、北冰洋气温升高可增加中国北方降水量。由于北冰洋的冰山迅速消融,北冰洋气温升高超过摄氏零度,冷空气的温度越高,能够携带的水分子数量也越多,因此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水汽含量也随之大量增加(相对于暖湿气流来说,富含水汽的冷空气可以称之为冷湿气流),这对我国北方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具体来说,北冰洋的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当它的气温低于摄氏零度时,所蒸发的水汽量非常少,对我国北方水资源贡献也微乎其微。但是,随着北冰洋冰山大量融化,北冰洋气温升高到零度以上之后,北冰洋的水汽蒸发量则会成倍增加,对我国北方的水资源贡献也会成倍增加。假设北冰洋蒸发量每年增加10毫米,每平方公里海域就增加蒸发量1万吨,北冰洋总蒸发量就增加1300亿吨;如果有十分之一北冰洋水汽能够输送到我国北方,那么我国北方每年就可增加水资源130亿吨。事实上,随着北冰洋区域的气温升高,北冰洋每年增加的蒸发量远远高于10毫米,而这就意味着我国北方可望从北冰洋得到更多的水资源。
5 、同理,大西洋气温升高也可增加中国西北地区的降水量[2]。
四、随着全球变暖加速,中国北方降水量正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春天,北京(包括华北平原)接连下了好几场小雨,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山西,以及内蒙古河套地区也接连下了好几场中雨和小雨。与此同时,我国北方每年春季都要刮的十几场扬沙、浮尘、沙尘暴(例如,2006年4月17日北京遭遇强烈沙尘暴,笔者首次测定北京市降尘量33万吨),今年春天至今北京地区仅有一二次(此前气象部门预报有11次左右)。笔者认为,这种带有转折性的气候大变化,主要不是植树造林绿化的人为功劳,而是自然环境在大尺度范围里发生了有利于增加我国北方降水量的变化(不排除有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