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已是一个共识,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对课堂及其改革的迫切要求,更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下面对这一课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还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让他们独立地去看、感觉触摸,寻找、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
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断的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就会不自主的表现出认真、紧张、自觉、主动、顽强的心理状态,变教师教的“枯燥无味的东西”为“稀奇有趣的东西”。
自然“被动学”变成了“主动学”, “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的得到发展,就必须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摒弃以讲为主、包办代替、强行灌输等做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内容,就让他们动脑、动手去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部分,
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让学生在做中求知。
“思维从运用开始”。
小学生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摸、折、拼、摆……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新知,掌握新知。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折出角之后,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摸角。
问:“摸顶角有什么感觉?角的两边有什么特点?”学生感觉到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脑子里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突破从实物角抽象出几何角这个难点做了铺垫。
随后学生用3根火柴棒摆出3个角这一操作,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学生从中认识了角,掌握了角的特征。
(2)让学生在想中探知。
“学起于思”。
课堂上学生只有积极思维,动脑筋去想,才能拓宽思路,获得新知。
同一道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起点进行思考、分析、判断、推理,在解题过程中把原有的知识进行组合,找出新的联系后,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整个学习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学生自觉地思维过程,学的主动,学的灵活,学的牢固。
(3)让学生在说中促知。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
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思维的明晰性;
语言的条理性体现了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数学中鼓励学生敢说、善说、善辨,既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有的放矢。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是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内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外因。
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可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为此,在交给学生学校主动权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点拨、评比、质疑等主导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体功能的发挥。
如教学“互质数”,为使学生真正理解“互质数”这一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
(1)提供感性材料,建立正确表象。
出示四组数据:2和5 4和5 6和8 1和10,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数的约数,再写出每组数的公约数。
(2)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认识到四组数情况不同:第一组是两个质数,第二组是一个合数和一个质数,第三组是两个合数,第四组是1和一个自然数。
但四组数却有一个共同点即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都是1。
(3)学生尝试抽象概括,表述概念定义,教师给予必要修正。
上述一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
充分激发了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操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又起着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
因此,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以“师爱”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了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才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有实力。
从而唤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
这段话告诉我们,情感在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教师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才会喜欢你,喜欢你带的学科。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亲切的笑容、和蔼的态度、循循善诱的引导、充满激情的评价、肯定热情的表扬以及善意真诚的帮助,都会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
师与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了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2.以“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习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去钻研,去创造,才会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巧妙的设计了一套复合幻灯片:映出5朵黄花和一行红花,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先盖起来,又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
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教师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学生出于好奇,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学生急想知道“红花到底有几朵”这种情况下,教师揭开了盖住的部分,露出了8朵红花,和学生猜的一样。
这时,一种成功感又涌上学生心头,学习情绪更为高涨。
此时此刻,教师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这一问把学习的积极性引向深化,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因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活动中。
伟大的教育家茅斯多惠说:“一个坏的老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
”作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当务之急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课堂上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