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张丽梅

合集下载

发挥学生主体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挥学生主体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焦作市一中张丽霞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就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确定学生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使精神振奋、思维敏捷。

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某些现象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应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因势利导地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将分歧和难点、重点一一化解,教师决不能搞“一言堂”,否则,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例如:在做“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实验现象不是蓝色而是深蓝色;有的说是紫红色;有的说是先蓝色后紫色。

对这些与课本所述不同的观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实验结果,应表扬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能做出否定。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持不同观点的各方阐述自己的操作细节:碘液用量多少,淀粉浓度大小,最后再共同做一次。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碘液用量不同,淀粉浓度不同,颜色就有差异。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素质的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探索求新的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尽量制定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运用“过程式”教学,所谓“过程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其一般程序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并提供有关背景和材料——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组织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例如,对“种子的成分”教学,我一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一边提出问题,如试管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纱布包内剩下的黄白色胶粘物质我们俗称什么?它实际上是什么物质?乳白色液体遇碘有什么变化?回答之后,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

高中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措施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措施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措施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发挥对于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提倡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讲解、举例、演示、引导、讨论、实验等方式开展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在解决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法,并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二、设置个性化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

对于一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挑战性任务,让他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而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加细致的辅导和指导,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通过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具备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去思考、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权。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

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创新教育2015.12 22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江苏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毛建军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师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就可以的,而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习惯,能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数学知识,且能以数学知识为工具,分析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是主体,而不能成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统治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方式单一,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呈现知识的方法,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角色,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服务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突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关注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构建,尤其是心理上希望能被教师接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尤其要注重引导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参与问题探究活动,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在呈现知识的方式上,教师要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借助多媒体或情境来引导学生感知和探究.二、培养学生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缺失,在学习中就显得比较被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就是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毕竟学习更多是需要学生自主去完成的,而不能依附于教师,教师更多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高中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磨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去构建知识,学会提出问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而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展开针对性练习.就课前自学而言,更多的要以基本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为主.在教学中,针对章节内容,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总结归纳,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然后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辅以练习而取长补短.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章节学习后去反思自己哪些地方不足,哪些概念掌握不到位,哪些知识需要巩固.如此,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三、转变教学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照本宣科,讲概念、讲公式、讲例题,学生则听后记、记后练,课堂了无生气.新课程改革打破了这种僵局,把学生从被动地位提升到主动地位,教师的统治地位也被彻底颠覆,以合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数学课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实际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具有活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教师要注重围绕目标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然后进行指导.例如,在讲“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幻灯片演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并移动,然后取两点,引导学生学生复习计算公式,提出问题: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该如何计算?能否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推导?结合两条直线方程而精讲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提出问题:如果已知某点P的坐标为(x0,y0),直线A=0或B=0时,如何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来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引导小组学生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答案后,教师结合图象引导学生对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四、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促进个体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而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根据差异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目标统一、要求一致,有些学生根本无法达成教师预定的目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逐渐就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难以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为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在目标上要体现层次性,即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制定目标.在练习和评价上,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评价为例,要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从进步中树立信心.在练习上则要分层进行,尤其要注重提倡多样化练习,如根据学生实际而提供必做和选做题,在学生完成书面练习后设计实践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富有激情的课堂,才是发展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摘要: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而且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语:数学教学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发生于单纯的吸收。

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而且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

由于中国教育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学生对教师只有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

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状态,被动地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模式中转圈,而教师则处于主宰的地位。

在这种缺乏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的教学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减弱,主体意识的丧失。

二、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动参与推动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最近发展区原理,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差距,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在设置问题情景时,要注意“度”的问题。

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形成认识上的冲突,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学生主体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体现研究

学生主体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体现研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体现学生主体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中。

传统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过于强调教学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采用不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性,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1实践活动,体现学生主体性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组织适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中,提升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技能。

这样一来,不仅展示学生作为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同时可以能够推动数学教学发展,实现素质教育要求。

此外,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带着学生一同探究学习内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与思维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以《数列》为例,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数列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探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公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

当学生对数列的基础知识有有简单的了解后,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2、4、6、8、10、12;2、4、8、16、32。

然后让学生这些数字分析其中的规律,然后用字母总结出来。

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将每个字母代替的意思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与总结能力也会的得到提升,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具有促进意义。

2明确师生定位,尊重学生主体在数学教学,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究。

学生是否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公,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若是遇到适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自主学习。

若是问题难度较大,则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 随笔
高 中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应 重 视 和 体 现 学 生 的 主 体 作 用
■ 寇 留章
高 中新 课改 要求 数学课 堂教 学应 面 向全体 学
生,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数学课 堂教学 , 让学 生在 教师 的引导下 , 主动积极参 与学 习 , 获取数学知 识, 发展辩 证思 维能力 ; 让 学生经 过猜 疑 、 尝试 、 探

关注学生情感 。 树 立 新 的学 生 观
新课程 的最高宗 旨和理念是 : “ 一切为 了每一位 学 生的发展 。” 学生是完 整的人 、 独特 的人 、 发 展的 人。 要想提高学生的课 堂学习效率 , 必须关注学生的
情绪生活 和情感体验 。 这需 要我们走进学 生中间 , 了 解他们对 即将讲解 内容 的兴趣 、 知识基础 , 了解学生 的需要 。 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 , 合理安排学
地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 力 。因此 , 在数学课 堂教学 中, 不能把学生当做接 受 知识 的容器 ,要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去获取 知 识, 在教 师的点拨 、 指导下 , 把学生难 以接受 的知识
学生 的内心世界 , 才能激发学生 的学 习热情 , 使 他们 积极 主动 、 心情愉快 、 信心 十足 地投入到学 习 中去 。
人, 让课堂更和谐 、 更温馨 、 更快乐 。 只有尊重和理解
容。 教育改革要求 , 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 体验, 更 多关注学生 的创 造过程 , 注重个体差 异 , 突 出学生 的个性特点 ,把数学学习和个体的特点紧密 结合起来 , 促进学生个体实 现更好 的发展 , 最 大限度
与教师倾心合作 , 敞开 心扉发表 自己的见解 , 大胆地 提 出 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课堂上是轻松 自然开放的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案例,探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接受高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数学教学能产生多大的兴趣,对于学生在该学科上所取得的成绩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讲授数学的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将数学公式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实用。

在展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以使学生融会贯通、领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此外,教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度和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分析判读等方面的能力,建立足够的数学知识体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进阶知识。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真正做到精耕细作,让学生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三、建立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此外,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和归纳来提升临场应变的能力,为今天的学习生涯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采用分组讨论形式,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升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力行,锻炼学生合作能力。

在讲解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实践案例进行创新性思考,并加以讨论总结,在实践案例中使其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数学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学数学是—门基础性学科,在各学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计划、监控、调整、评价自身的学习状况,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目的既要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使学生会学更为重要。

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他将会在任何环境下自学任何一门新的知识,这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冲突。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见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释疑(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富有情趣的设疑,可创设一种探究型的思维情境。

学生在迷惑彷惶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激起思维发动,产生强烈的内驱力,究问题于水落石出。

例如: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往往是学生学习受阻的症结。

教师若能在关键时刻,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是非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必能使抽象的定理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在讲授不等式的性质3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等式两边乘以负数后,依然成立;而对于不等式,不等号变向?通过学生讨论,从绝对值,负数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回答。

笔者又提出:不等号改变方向(如从“”)表示不同的含义,等号呢?(“=”改变方向还是“=”)所以等式两边乘以负数,也可以理解为等号改变方向。

两个问题的提出,很快使学生明白了其中奥妙。

二、留出足够的思维建构空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是改进教学的基点,也是引导学生会学的基础。

它的建构需要经历一定的探索,需要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重新组合不断同化自己的经验世界。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理论研究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理论研究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理论研究作者:郭丽萍李致宇张筱苹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32-01我市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智慧广元”建设重要内容,多次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各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开展智慧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的开展智慧课堂实践研究,我们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以下是一些总结。

一、新课程实施中提出的新教学设计理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中论述数学的地位与作用时,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数学直接为社会创建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数学对信息时代的贡献,同时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反哺”数学教育和数学研究。

尤其是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的第3点“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中指出“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建构主义数学教学理论为数学智慧课堂实施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提出认识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的观点,他被看成是现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依赖于自身的“解释结构”(认知结构),即认识就是一种建构的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数学课改体会 张星梅

数学课改体会   张星梅

数学课改体会张星梅时代的变迁的同时也助长者我们教学理念的变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这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教者去摸索,探讨。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校今年也掀起了课改的浪潮,为此,学校还组织了我们课改组的教师赴景弘学习课改模式。

通过那次的学习,也让我逐渐体会到小组建设,课改的重要性。

这半期我们也就走在寻找课改正确方位的路上,在不断的试验,摸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改方面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正走在课改发展中的道路上,所以很多思想还根深蒂固在我们脑海里,知道课改应该怎么做,但到实际教学中就忘记该怎么做,总是担心怕学生掌握不了。

这种想法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深有体会。

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就在上面讲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教学必然效率不高。

古人说过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个人的理解认为教师就是在学生讨论不出的时候指点迷津,在表述不全的时候进行补充。

这样才符合课改的教学观念。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寻求解题的思路。

二,尊重个体差异,分层练习我所教的两个班当中,优秀的学生只占小部分,绝大部分在中下层次。

通过几次的考试给他们分出明确的层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题目和作业是分上中下三个层次设计,这样就能是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学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

这也就是我个人对课改中“因材施教”的理解。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中蕴含着很多数据信息,这就需要借助我们的多媒体设备来呈现。

如学统计图这章的时候,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里的信息,画出相关的统计图。

对于这样的课借助我们多媒体设备就会把相关的数据清析展示在学生眼前,也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要能合理也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想了解每个学生的最新动态,就应倾听学生的心声,所以我们要放得下自己的面子,以朋友的形式适当的和学生进行交流。

课堂中,小组在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倾听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这样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试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者:刘洪宇陈义妺来源:《读写算》2020年第26期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突进,如何在课堂上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策略,即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去完成,以此来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指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任务成果做好总结和点评。

本文结合课例对此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地位;教学心得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153-02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突进,如何在课堂上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主要基于笔者的实践探索与体会,就高中数学课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一、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教学策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主体地位”这一概念的逐渐流行和深入人心,也正是主要得益于新课改的推动。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授模式为主,大多数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浓厚的灌输色彩使学生很大程度上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其被人们称为“填鸭式”教学,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自然也就得不到彰显。

其实客观地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讲授式教学模式有着授课效率高、有利于升学率的优势,并且有着不可替代性,但从新课标理念的角度而言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特别是高中数学来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教学的基本导向,而灌输式教学是不可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

当然这样的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去完成,以此来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指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任务成果做好总结和点评,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主体性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主体性教学

倡 学生“ 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 采 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参与讨论 、 同座交 流、 小组讨论 、 全班研讨 、 师生 互辩 , 讨论 各 自的感受 , 说一说 各 自的问题 , 交流一下各 自的看 法, 人人成 为争议 的主 角。课 堂上 争论越 是激 烈, 思维
的 火 花 就 越 灿烂 , 想 象 的色 彩 就 越 丰 富 。
的问题 , 如“ 为什 么” “ 还可以怎样” “ 结果会怎样” 等, 让学 生在 质疑 中充分 意 培 养学 生 科 学 的思 维 方 式 、 使之不仅 “ 学会 ” 而且 “ 会学 ” , 为他 们 E t 后 的 理解与领悟知识 , 为 进 一 步思 考 问题 、 解 决 问题 做 充 分 的 智 力 活 动 。 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无论 是先进 的理念 还是 丰富而 新
和解决 问题 的强有力工具 , 致 力于 改变 学生的 学习方 式, 使学 生乐意 并有 更 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 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 我 国著 名科学家钱学森对 未来教育作 了如此论 述 : “ 未来 教育 =人脑 +电脑 +网络 ” 。计算器和计算 机已经深 刻地改 变了数学 世界 , 它们把 困
( 二) 让 学 生 充分 展 开 创 造 性 想 象
颖的内容 , 真正要在课 堂上落实好就需要 有适当的教学模 式。为使学 生成 为课堂中的主人 , 设计合理 的教学模式最重要。 ( 二) 运用信息技术 , 拓展学生的主体 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 出, 数学课 程 的设计 与 实施应 重视 运用 现代 信 息技 术。 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 、 计算机对 数学学 习要 真 正 的学 习 主体 — — 学 生 去 挖 掘 出 来 , 并让大 家共 同分享 、 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发其想象 力与创造 力 , 有 效 地 组 织 起 生 动 活 泼 的 课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呢?【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品尝到掌握知识的愉快,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课题。

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见疑、质疑、释疑的过程。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富有情趣的设疑,可创设一种探究型的思维情境。

学生在迷惑彷惶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激起思维发动,产生强烈的内驱力,究问题于水落石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

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

例如,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二、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自我创新意识数学教学要形成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必须做到:对数学教学倾注满腔热情,去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和艺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激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以积极的褒奖和鼓励,要注意给差生以“偏爱”。

试析高中数学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性

试析高中数学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性

试析高中数学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性作者:张劲概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更需要好的习惯。

课前是否预习,基础题目是否真会做,会不会考虑相应的变式,课后是否反思总结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有这样的习惯吗?许多学生因为没有好的习惯,也就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课上如果有没听明白的课后又不去探求和巩固,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当然没有兴趣了,没有兴趣就更不可能主动学习了。

传统中教师高高在上,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管认真记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既要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那么具体来说想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只有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接受的知识才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和接纳,也更容易变为学生永久性的记忆。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容易获得满足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并始终以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状态去面对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方法除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因,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有明确目标的学习计划,并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

又如帮助困难生总结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等等。

总之,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主动地“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的乐趣所在。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学习动因形成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JIAOXUE FANGFA24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夏良中(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江苏宜兴214231)【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以此提高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满足自身学习需求.【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当前教育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增强其数学思维.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要发挥其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站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对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有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在多个变量中,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同时还是具有情感性的重要因素[1].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探索知识领域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这方面,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给学生讲解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时,教师可为其介绍高斯在解答“1+2+3+…+100=?”的故事,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再如,讲解椭圆知识时,教师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油罐侧面曲线所具有的性质进行思考.在这种问题的引导下,能够唤醒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并逐渐形成数学学习的知识心理指向.经过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对此方式的应用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二、创建民主、开放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新课程,了解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创建出开放且高效的课堂氛围[2].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加强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权利.具体有以下几点:(一)保障学生所享有的参与权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在学习上提供具有一定典型性且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其间,还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操作、计算和思考.促使其能够逐渐发现数学知识中所存在的规律,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二)确保学生享有讨论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是调动其进行自我探索的重要手段.这种形式,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合作意识.(三)要让学生享有质疑权教师要想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要注重对学生对质疑勇气的培养,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进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三、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实际调查可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这门课程容易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以此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3].比如,在教学“函数”这节知识中,部分学生则认为这节知识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引导其寻找出变量间的关系,如体重与年龄的关系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与生活存在的联系.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结合函数所具有的意义,预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极大的激发其学习自主性,进而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能力.四、鼓励参与挖掘学生自我创新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在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挖掘学生创新潜能[4].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过去所使用的程式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其发挥想象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对教师而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其工作的主要目标,因而,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并解决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创设出较为和谐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五、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则必须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此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体现学生数学教学地位中,教师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即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以此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创建民主、开放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鼓励参与挖掘学生自我创新的潜能等.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使得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参考文献】[1]张小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让位,自主发展[J ].华夏教师,2017(14):80.[2]王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深化学生主体地位[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775.[3]张玲.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 ].现代农村科技,2016(21):65-66.[4]张涛.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探究[D ].延吉:延边大学,2015.。

试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者:张晓鸥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1年第03期摘要:立足高中数学课堂,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和科学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来开展具体数学教学活动。

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文章对具体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地位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要求。

可以看到,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围绕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来采取具体的教学活动。

要以将学生发展为一个全面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为目标。

一、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开展教学要彰显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要摒弃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为应付教学评估的情况。

必须要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设计能真正切中学生学习痛点,解决当下紧迫的数学学习问题的方式,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用学生能高效理解的方式授课,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函数”教学中,由于函数本身的学习较为复杂,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而且由于是初次接触,因此学生在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的知识时,消化相对较慢。

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单一的让学生阅读文字和通过数学符号解简单的函数题的方式,转变为结合多媒体的多感官教学,以及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解题时,绘制函数图像辅助,以便直观地分析和理解函数式的取值规律。

或者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观看名师的视频详解内容,或用动画模拟函数的动态图示。

这样学生就能对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三种基本初等函数的特点和相应的题目理解更加到位。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表时间:2017-03-24T14:11:08.4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作者:王长春[导读] 所谓主体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55100所谓主体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的功能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选择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选择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到学习手段,从学什么到怎么学都是选择的结果。

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独立地感知、学习和理解教材,并能应用于实践;其次,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以达到学习目标。

能动性是学习能以自己已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去主动同化新知识,并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加以排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创造性对学生而言,就是对知识再创造,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表现在思维上就是思维的批判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等特征。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有效地由未知向已知转化,促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种双边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其蕴藏的学习潜力,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键。

一、培养自学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新课本1.设置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促进学生产生自学课本的欲望。

2.可以要学生尝试解例题。

新教材中给学生留有大量的自由发展空间,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应留下学生学习的足迹。

也可把例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尝试解题,同时让几个学生板演。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张丽娟
【期刊名称】《世纪之星—高中版》
【年(卷),期】2021()14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很多高中老师都意识到,将数学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能够极大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所以,高中数学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数学问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和运用进行深了入的探索和剖析,旨在逐渐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促进高中学生更好的发展。

【总页数】2页(P0059-0060)
【作者】张丽娟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数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数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5.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旦养成很难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更需要好的习惯。课前是否预习,基础题目是否真会做,会不会考虑相应的变式,课后是否反思总结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有这样的习惯吗?许多学生因为没有好的习惯,从而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课上如果有没听明白的课后又不问,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当然没有兴趣了,没有兴趣就更不可能主动学习了。如何养成好习惯呢?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可以用任务的形式引导,也可以上课时引导。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主体性 实践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是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的本质属性,足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因此,数学教学应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台作交流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学会学习。
二、让学生学会从学习数学中获得乐趣有促进作用
多时候人们认为兴趣和乐趣一样,其实是一种误解。有了兴趣才能发现乐趣,但有兴趣并不一定都能发现乐趣,也是需要条件的。有了兴趣后还可能又失去,比如说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再比如兴趣比较多时,难免出现问题。怎样能让兴趣持久?最好是让学生感到其中有乐趣。数学因其学科特点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但并不是完全枯燥无味的。首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比如说较难理解的函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变量的关系,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等,让学生从中感到与生活很近,从函数中有时可以预知一些未知的事情,从中找到乐趣。其次还可以从做题中找乐趣,机械性地做题显然不行,让学生会做一道题方法较多,可直接教给他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当然也可以师生互动,相互验证,把枯燥的解题变成一种游戏,学生自然高兴了。有了乐趣后兴趣更高了,这也是一节课为什么讲法不同的原因之一吧。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张丽梅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要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主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里,他们才会尽情地“参与”和“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教师的学法点拨给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有力工具
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很多,类比、数形结合、转化等等,但在具体做题时许多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这在很多时侯限制了学生思维,不能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局限性很明显。其实数学问题很多地方思想方法是雷同的,适当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效果显著。要想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必要的。因此教师的适当点拨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在这里发挥相应作用,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工具,还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某教师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中,以身边的趣事、生活的常识吸引学生,以有趣的古典故事调动学生,利用多个实验使学生探索实践、建构知识,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围绕概率定义产生的思维过程,从定义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两方面不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以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参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概率定义的抽象概括过程,设计上体现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等基本原则。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尽量为他们提供思维策略上的指导。在教学中,建立起学生、知识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立体信息交互网络,并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人机之间的双向交流。
总之,现代教学不再是以往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要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