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新)

合集下载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跨平台软件安装与配置方法
跨平台软件概述
软件安装与卸载
了解跨平台软件的概念和优势,介绍常见 的跨平台软件类型。
掌握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安装和卸载 软件的方法。
软件配置与管理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学会配置和管理跨平台软件,实现不同系 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介绍在安装和配置跨平台软件时需要注意的 事项,并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数据库设计规范和优化建议
01
数据库设计原则
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包括完整 性、一致性、可扩展性等。
数据库安全规范
介绍数据库安全规范,包括访问控 制、加密存储等措施。
03
02
数据库性能优化
提供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建议,包括 查询优化、索引优化等。
数据库维护与管理
讲解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任务 ,确保数据库稳定运行。
PowerPoint演示文稿分工制作与合并
模拟团队成员分工制作不同部分幻灯片并最终合并成完整演示文稿场 景,提升团队协同制作能力。
办公软件间文件传输与格式转换
模拟不同办公软件间文件传输与格式转换场景,确保文件在不同软件 中的兼容性。
05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及实践
网络通信协议简介及配置方法
TCP/IP协议
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与文件管理技巧
启动与退出
掌握正确的开机、窗口管理
了解桌面图标、任务栏、窗口等基本 元素的操作方法。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掌握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 和重命名等操作,了解文件夹的作用 和管理方法。
系统设置与优化
学会调整系统设置,提高电脑性能和 响应速度。
国内外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网络应用及计算机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软件分类等。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Windows操作系统。

3.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Word)进行文档编辑、排版和打印。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Excel)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5.掌握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PowerPoint)的使用,制作并展示高质量的演示文稿。

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资源共享。

7.增强计算机安全意识,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防范措施。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软件分类等,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操作系统: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

3.文字处理:以MicrosoftWord为例,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档编辑、排版、表格制作、图文混排等。

4.电子表格:以MicrosoftExcel为例,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录入、公式运用、图表制作、数据管理等。

5.演示文稿:以MicrosoftPowerPoint为例,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幻灯片制作、动画设计、放映控制等。

6.网络应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资源共享。

7.计算机安全:介绍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等网络安全问题,讲解防范措施和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精选202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精选202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精选2024)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4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件的管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文件管理功能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件的管理,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演示文稿的制作。

2.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件的管理,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计算机应用基础》,练习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遇到过哪些操作上的困难?2. 课堂讲解:a.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b. 文件的管理:创建文件、删除文件、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文件等。

c.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创建文档、编辑文档、格式化文档、插入图片、插入表格等。

d. 演示文稿的制作:创建演示文稿、编辑幻灯片、插入图片、插入动画等。

3. 例题讲解:以文字处理软件为例,讲解如何快速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行制作一份简单的演示文稿。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件管理、文字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制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文件管理、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演示文稿。

a. 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b.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c. 动物的分布地区和保护级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教学不足?2. 拓展延伸: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4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件的管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最新版)目录1.教案概述2.教案内容3.教案实施步骤4.教案总结正文【教案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而编写的一份教学指导方案。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使用习惯。

3.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2.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

4.网络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如 Internet、Email、浏览器等)。

5.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技术基础。

6.信息安全和道德规范。

三、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2.实验操作,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案实施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备课,准备好教学资料和实验环境。

2.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进行教学评估。

【教案总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使用习惯。

2024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完整版范文

2024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完整版范文

教案完整版范文•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应用技能•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编程初步•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03020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了解网络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XXX,出版社:XXX出版社)参考资料《计算机文化基础》(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社)等。

同时,还可以参考相关的在线课程、视频教程等资源进行学习。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分类计算机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分类根据运算速度、输入/输出能力、数据存储量、指令系统的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等类型。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部分,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数制与编码数制概念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数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方法。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完整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完整版•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目录•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与防范策略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基础等方面的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等方面的介绍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基础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应用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和实验任务。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多个模块,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等。

每个模块包含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2计算机基础知识未来趋势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进一步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趋势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工作原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基于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即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材名称与版本《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0年版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3. 掌握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和实际操作;4.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组成结构;5. 掌握网络常用工具和安全防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按用途分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和信息的处理过程。

2. 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了解其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和调度;2.2 常见操作系统的介绍- 介绍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掌握它们的基本特点和界面操作;2.3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 学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设置,包括语言设置、网络连接等。

3. 办公软件3.1 文字处理软件- 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文档、设置格式等;3.2 电子表格软件-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创建表格、公式计算等;3.3 演示文稿软件- 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幻灯片,并掌握添加动画效果等功能;3.4 数据库软件- 熟悉数据库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创建、查询和编辑数据等。

4. 计算机网络4.1 网络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4.2 网络通信原理- 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包括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等;4.3 网络安全知识- 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攻击方式,了解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授课,将基础知识传达给学生;2.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安装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等;3. 互动问答- 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解答问题。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模块:教材资料一、教材选用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参考资料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这里面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优秀教材还有普通本科“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满足部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文献资料我们的文献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平台,在上面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第二模块:课程目标及学前指导(双导环节)一、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而服务的习惯。

二、学前指导(面授导学)本校专科学生基本情况是学习基础为非零起点,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

大多数生源为学历低的在职人员,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

大部分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可能因为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面网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网上导学)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讲、计算机概述(2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定义;(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3)了解计算机的分类;(4)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特点;(2)计算机的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3)计算机的分类;(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而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来控制其操作过程的现代化电子装置。

它的实质是:信息处理机。

完整的电子计算机的外形主要有哪些组成?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23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4、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数据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二、【小结】计算机的定义,它的发展史以及趋势,计算机的分类。

三、【布置作业】(1)计算机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各是什么?(2)计算机的应用及特点是什么?第二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2)计算机硬件的工作流程;(3)了解硬件和软件系统;【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2)计算机硬件的工作流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计算机的分类以及在哪些应用领域?二、【导入新课】1、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1、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计算机一般的计算过程大体分如下3步:●首先由输入设备把原始数据或信息输入给计算机存储器存起来;●然后通过控制器把需要处理或计算的数据调入运算器;●最后由输出设备把最后运算结果输出,即完成了计算过程。

2、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系统软件A.操作系统B.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处理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E.网络管理软件F.系统服务程序➢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

主要功能有: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

➢程序设计语言1.机器语言;2.汇编语言;3.高级语言:Basic语言、 C语言、 Java语言等。

➢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1.源程序:用汇编语言和各种高级语言各自规定的是用符号与语法规则,并按规定的规则编写的程序。

2.目标程序:由计算机本省不能直接读懂的源程序翻译成的相应的机器语言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Access…..等等。

2)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

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

A.分类:➢通用软件1.数据库2.电子表格3.计算机辅助设计4.动画制作➢专用软件1.文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3.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瑞星,360卫士。

4.实用工具软件➢自行开发的软件:它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要求需要自行开发的软件。

三、【小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四、【布置作业】(1)计算机系统是什么?(2)常用的通用软件有哪些?第三讲、汉字输入法3.1键盘的构成及键的功能与键盘正确指法(2学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键盘的构成及键的功能;(2)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教学重难点】:(1)键盘的构成及功能。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二、【导入新课】1.键盘构成键盘大致分成四个部分:功能键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左边最大一块区域,上方是功能键区,如F1,F2…它们在特殊环境中会有特殊的作用;下方一块为主键盘区(也称为打字键区),是最常用的一部分;中间的一块是编辑键区,如光标移动键↑、↓、←、→;最右边的是小键盘区,在输入数字进行数值计算的时候经常用到。

2.键的功能a)功能键区:F1-F12 通常与Alt键和Ctrl键结合使用。

b)主键盘区:1.空格键:是键盘上最长的键,敲一下这个键,光标往右移动一个位置。

2.Enter 键(回车键):敲一下这个键,光标移到下面一行,就是可以换到新的一行输入。

人们在向计算机输入完命令之后,也用“回车键”来确认执行命令的。

3.Caps Lock键(大小写字母转换键):在主键盘区的第三行最左端有一个标有“CapsLock”字样的键。

敲一下它,在键盘的右上角一个标有Caps Lock的指示灯就会亮,这时你输入英文字母,显示出来的就是大写英文字母。

这说明Caps Lock指示灯亮的时候输入的是大写字母。

如果要恢复输入小写字母,应该怎样做?对了,就是再按一下CapsLock键。

Caps Lock键是切换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输入的开关。

Caps Lock指示灯亮时,敲入的是大写字母,否则是小写字母。

4.Shift键(换档键):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在有些键的上面,上下两部分标了两个不同的字符,例如,数字1上面是!,数字2上面是@……这些键称为双符号键。

敲键的时候,我们输入的是下面那个字符。

但如果要输入上面那个字符,应该怎样操作呢?5.按住Shift键再按双符号键,输入该键的上档字符。

Shift键也能进行大小写字母转换。

6.Backspace键或←键(退格键):用来删除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前的字符,且光标左移。

c)编辑键区1.Delete或Del键(删除键):用来删除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字符,且光标右移。

注意与退格键的区别。

2.Page Up或Pgup键(向上翻页键):向前翻一页。

在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出现重码较多时就要用到这个键。

3.Page Down或Pgdn键(向下翻页键):向后翻一页。

4.↑、↓、←、→(光标移动键)d)小键盘区1.Num Lock键(锁定键):按下这个键,键盘右上角一个标有“Num Lock”的指示灯就会亮,这个时候小键盘输入的是数字。

再按一下这个键,则小键盘为功能键。

3.键盘指法i.了解键位现在大家对键盘常用键的使用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正确的键盘指法。

ii.大家可能会奇怪键盘的字母键没有按字母的顺序排列。

其实计算机的键盘是按照英文打字机的键位分布设计的。

要怎样才能记住字母键的具体位置呢?iii.正确的指法姿势首先,键盘上的“ASDF”和“JKL;”八个键叫做基本键。

双手从左到右依次放在这八个基本键上,两只大拇指自然地轻触空格键。

坐姿要直,手腕平放,手指自然下垂。

iv.每个手指都负责了相应的几个键,做到“十指分工,各司其职,包键到指”。

三、【小结】键盘的结构及键的功能与键盘的正确指法。

四、【布置作业】在金山打字通里面练习指法。

3.2字根助记词(2学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2)让学生基本了解五笔输入法字根表;【教学重难点】:(2)五笔输入法的字根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键盘的结构及正确指法?二、【导入新课】1、字根助记词11G 王旁青头戋(jiān)五一解释:G键位上有字根:王,,戋,五,一,共5个字根。

12F 土士二干十寸雨解释:F键位上有字根:土,士,二,干,十,寸,雨,共8个字根。

补充口诀:不要忘了革字底,在F键位上,其实还有一个字根,即“革”字的下面部份那个字根。

13D 大犬三(羊)古石厂解释:在D键位上有字根:大,犬,三,“羊底字根” 古,石,厂共7个字根。

补充口诀:套上套下,龙头左右百(摆)补充口诀说明:D键位上包括了“套”字的上下两部分字根:即:大,镸;还包括:龙的左上部分字根,左右两个字的左上部分字根,即“”字根;还包括“百”字的上面部分字根,即“丆”字根。

14S 木丁西解释:S键位上字根只有三个,即:木,丁,西15A 工戈草头右框七(“右框”即“匚”)解释:A键位上的字根有:工,戈,艹,匚,七,共5个字根,此外,草头字根还包括:廿,;“七”字根还包括多个变种,如“东”字上面部分,即去掉小的部分,也是“七”字根,还有“切”字左边部分字根。

21H 目具上止卜虎皮(“具”指具字的上部)解释:H键位上的字根有:目,“具字上面部分字根”,上,止,卜,“虎字上面部分字根”,“皮字上面部分字根”补充:事实上,H键位上还包括“丨”这个字根。

22J 日早两竖与虫依解释:J键位上的字根有:日,早,刂,虫共4个字根,其中两坚有多个变种:如:竖的上面左边部分字根,师字的左边部分字根,利字的右边部分字根。

23K 口与川,字根稀解释:K键位上的字根只有:口,川 2个字根,字根稀,就只是说明这个键位的字根太少的意思。

24L 田甲方框四车力(“方框”即“囗”)解释:这句口诀说明L键位上的字根有:田,甲,囗,四,车,力 6个字根,但个键位还有其它字根没有包括在这句口诀中。

补充口诀:黑头皿说明:L键位上,还有字根,黑头字根,曾头去两点字根,“皿”字根,罒字根25M 山由贝,下框几(下框即冂)解释:这句口诀说明M键位上的字根有:山,由,贝,冂,4个字根。

补充口诀:(鸡)骨头说明:M键位上还有字根:骨字上面部分字根。

31T 禾竹一撇双人立,反文条头共三一(“条头”即“夂”)解释:这句口诀说明T键位上的字根有:禾,竹,⺮,丿,彳,攵,夂,7个字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