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涤棉纱混纺比的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棉纺织企业用棉成本的提高, 为了降低 成本、 减少风险, 涤棉混纺纱的市场随之逐步扩 大。涤棉混纺针织纱除了满足条干及常发性纱疵 等质量指标要求外, 关键是要确保其混纺纤维的 这样才能保证针织物染色 混和均匀性和混纺比, 后无起横, 色泽柔和, 抓毛卫衣品种的毛绒长度一 致, 手感丰满。
3. 7 ~ 4. 2 ,短 绒 率 13% 以 下。 涤 纶 纤 维 规 格 1. 56 dtex × 38 mm, 超长纤维小于 0. 4% , 疵点 小于 2% , 倍长纤维小于 2% 。 工艺流程如下: 棉纤维: FA002D 型抓棉机 → FA035A 型混 开棉机→FA106 型开棉机→SFA161A 型给棉 机→A076 型成卷机→A186F 型梳棉机 涤纶纤维: FA002D 型抓棉机 → FA035A 型 混开棉机 → FA106A 型开棉机 → SFA161A 型 给棉机 → A076 型成卷机 → A186F 型梳棉机 →FA320 型并条机 ( 棉生条) ] → FA320 型 并 条 机 ( 三 道 ) ( 涤预并条) →FA458A 型粗纱机 → ASFA507B 型细纱机 →№21C 型络筒机
1
纺纱方案与原料的选择
由于棉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性质差异较大, 因
此采用棉纤维与涤纶纤维在开清棉工序以不同的 流程和工艺分别成卷, 然后在并条工序按要求的 混纺比例进行混和。 为了达到混纺比的准确, 在 并条工序对涤生条先进行预并, 然后与棉生条按 一定比例混并, 并采用三道并条工艺, 使两种纤维 得到更充分地混和。 棉纤维主体长度 29 mm ~ 30 mm, 马克隆值 2. 1
# 圈, 供应 1 混一并条机, 其 B 眼条筒用绿圈, 供应 # # 2 混一并条机; 2 预并条机 A 眼条筒用黄圈, 供应
3
结束语
要纺制优质的涤棉混纺纱, 保证混纺纤维的 混和均匀性和混纺比的准确性是关键 。在传统的 通过选择合理的纺纱方案, 优化 纺纱生产流程中, 工艺技术参数, 降低生条的重量不匀率; 通过采用 优化混和的创造性思路, 充分扩大纤维的混和量, 提高混和效果; 并加强生产中的管理, 使生产的涤 棉混纺品种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225500 作者简介: 俞晓文( 1968- ) , 女, 工程师, 泰州, 0929 收稿日期: 2011-
2
工艺技术措施
开清棉工序 为了提高成纱混纺比的准确性, 开清棉主要
第 40 卷 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177 · 【 41】
# 7#、 11 # ……4 # 抓棉机所纺棉卷 所供梳棉机为 3 、 # 8#、 12 # …… 以此 用绿色包卷布, 所供梳棉机为 4 、
( 1 ) 开清棉、 梳棉、 并条工序严格按以上的混 和要求组织生产, 管理人员必须每班检查且不少 遇有班中坏车, 必须待到满足混和工艺的 于 3 次, , 。 要求时 才能开车 ( 2 ) 各道工序的标识管理必须到位, 这样便 于值车工识别和管理人员检查。 ( 3 ) 回花要严格管理, 合理使用, 严格区分不 同的回花, 分别堆放, 分别成包。严格控制涤棉回 花及涤回花的打包重量, 包间差异控制在 ±5 kg, 并按一定比例同品种回用, 并且要始终保持圆盘 中回花比例的稳定。 ( 4 ) 加强对各道并条机光电断条自停灵敏度 的检查, 杜绝缺条不停现象。
【 42】 ·178 ·
#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第 40 卷 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1 抓棉机所纺棉 台在梳棉机上同时使用。 例如, # 5#、 9 # ……2 # 卷用红色包卷布, 所供梳棉机为 1 、 抓棉 机 所 纺 棉 卷 用 黄 色 包 卷 布, 所供梳棉机为 2#、 6#、 10 # ……3 # 抓棉机所纺棉卷用蓝色包卷布,
类推。 ( 3 ) 在并条工序, 涤生条先进行预并, 采用 6 根并合, 为了保证涤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 , 所用的 不同机台不同眼的涤 涤生条实行定台定眼供应, 预并条条筒以不同圈色区分, 然后供应不同的混 一机台; 混一所用的棉生条采用定台供应 , 混二所 需的混一条最大化的来自不同的混一机台 , 为了 不同混一机台生产出的混一条条筒用不同 区分, 圈色区分; 混三采用 8 根并合, 由混二机台定台供 应, 这样可以稳定熟条重量, 降低熟条的重量不匀 # 1 预并条机 A 眼条筒用红 在涤预并, 率。例如,
从降低棉卷和涤卷的重量不匀率、 提高正卷率方 面下功夫。具体措施如下。 ( 1 ) 棉纤维采用“勤抓少抓、 多松少打、 早落 、 ” 。 少碎 减少翻滚 的工艺原则 ( 2 ) 涤纶纤维采用“多松少打、 少落轻打、 以 松代打” 的短流程工艺原则。 FA106A 型开棉机 FA035A 型混开 改用梳针打手, 并降低打手速度, 棉机跳过豪猪打手、 鼻形打手, 避免出现过分打击 造成纤维损伤、 分层不清导致的黏卷现象, 放大打 放大打手到给棉罗拉的隔距, 增 手到尘棒的隔距, 加粗纱防黏装置, 并定时在棉卷辊表面喷洒一种 特殊油剂, 保证涤卷拔辊顺利。 ( 3 ) 抓棉机和棉箱的运转率保证在 95% 以 根据实际运转率情况, 通过调节抓包机打手刀 上, 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小车下降的距离和小车的运 行速度, 勤抓少抓, 达到既保持供棉稳定又确保均 匀混和的目的。 ( 4 ) 调节好整套机组的定量供应, 棉箱正常 正常储涤量保持在 1 /2 , 适当 储棉量保持在 2 /3 、 降低水平 帘 的 速 度, 并控制 V 形帘下开口的角 度, 保证棉箱供棉稳定。 ( 5 ) 每天检查变频自调匀整仪动作灵敏度 , 保证动态正卷率在 90% 以上。 ( 6 ) 配置合适的风扇速度, A076 型成卷机风 扇速度应比打手速度快 230 r / min ~ 350 r / min, 纺 化纤比纺棉快 10% ~ 15% , 使尘笼与风扇通道的 打手至尘笼 相对压力保持在 - 250 Pa ~ - 300 Pa, 的相对压力保持在 -20 Pa ~ -50 Pa。 ( 7 ) 加强尘笼罩壳及两侧密封件的检查, 保 证尘笼左、 中、 右负静压的均匀稳定。 ( 8 ) 控制同品种落棉率差异, 定期测试各单 , 机的落棉率和落棉含杂率 确保同品种同型单机 的落棉率差异小于 0. 3% , 在 A076 型成卷机综合 打手罩壳的前方及两侧均匀打几个孔 , 增加补风, 消除负压对落棉的影响。 2. 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主要控制好生条的内外重量不匀 率, 具体措施如下。 ( 1 ) 加强设备管理。 定期检查各部工艺, 确 保工艺 100% 上车; 梳棉机采用动态维修, 根据棉 落棉率、 棉网等情况, 对各针布进行不定期更 结、 换, 保证各部针布的锋利度, 保证落棉一致; 严格 执行设备维修作业计划, 推行设备质量承包制度, 各包机人每天上岗检查所包机台的机械状况 , 确 保良好的机械状态, 避免由于给棉罗拉加压失效、 给棉传动不正常、 给棉罗拉轴承损坏等造成的粗 细条。 ( 2 ) 控制落棉差异。梳棉机台间落棉差异过 大会直接影响棉网质量和梳棉机台与台之间的生 条重量差异, 进而影响生条重量外不匀率, 因此梳 棉落棉率每月测两次, 并及时调整不符合标准的 机台, 使台间落棉差异控制在 1% 以内。 ( 3 ) 纺涤纶纤维时, 优化梳棉机后部工艺, 将 弦长 200 mm 的小漏底, 放大 小漏底换成全网眼、 除尘刀与刺辊、 小漏底与刺辊间的隔距, 减少落棉 及对纤维的损伤, 合理调节大漏底进出口的工艺 隔距, 使棉网能顺利聚集到道夫上, 保证生条条干 和重量不匀率达标。 ( 4 ) 经常检查各吸尘点吸风状态, 保持风量 一致, 确保各吸尘点的吸棉量接近, 逐台调节前上 确保盖板花量一致。 罩板隔距, ( 5 ) 经常目测检查棉网质量, 要求试验工每 值车工班班交接棉网, 保证棉条 周测试棉网质量、 的重量内不匀率符合要求。 通 过 以 上 措 施, 生条重量外不匀率降至 2. 8% 左右, 内不匀率降至 1. 5% 左右。 2. 3 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是确保混纺比的关键工序, 我们遵 “工艺服从产品质量 ” 循 的原则, 按照各品种不同 混纺比的要求, 以棉生条的干定量为基础, 先将涤 同时注意涤预并条定量不能与棉 生条进行预并, 生条定量相差太大, 然后在混一确定两种纤维条 的并合根数。 为了使其混和更充分, 混一的条子 排列采用两种纤维条间隔排列的方法 。根据混一 的开台情况确定混二的并合根数, 喂入混三的条 、 , 子由于纤维排列整齐 伸直度好 牵伸力有所下 降, 所以使用 8 根并合, 这样可充分发挥并条机的 并合作用, 以利于提高混和的充分性和降低重量 不匀率。 2. 4 混和方法的优化 由于储棉箱的储棉量有限, 箱与箱之间原料 或许存在少量的差异, 且在采取了一定措施的情 况下, 生 条 的 外 重 量 不 匀 率 仍 然 偏 高 ( 2. 8% 左 右)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 我们在开清棉、 梳棉、 并条工序实行了大混和。具体方法如下。 ( 1 ) 棉卷用不同色的包卷布进行标识, 每一 个包卷布颜色对应一个圆盘。 ( 2 ) 这些以不同卷色区分的棉卷按一定的定
Technology Measures of Ensuring Polyester Cotton Blended Yarn Blending Ratio
Yu Xiaowen
Abstract
Cao Dejin
( Jiangsu Taida Textile Co. , Ltd. ) To ensure accurate blending ratio of polyester cotton blended yarn, processing in opening & picking and
【 40】 ·176 ·
Cotton Te百度文库tile Technology
第 40 卷 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保证涤棉纱混纺比的技术措施
俞晓文
摘要:
曹德进
( 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 为了保证涤棉混纺纱混纺比的准确性, 通过改进开清棉、 梳棉工艺, 降低棉卷、 生条的内外重量不
[ 1] 李德州. CJ / T 60 /40 13 tex 纱的生产实践[ J] . 棉纺 2010 , 38 ( 5 ) : 4345. 织技术, [ 2] 毕文霞, .棉 徐玉芳. 涤棉混并工艺的优选试验[J] 2005 , 33 ( 6 ) : 4243. 纺织技术, [ 3] 葛晓红, . 杜春慧. 小比例色纺纱质量控制体会[J] 2004 , 32 ( 8 ) : 3335. 棉纺织技术, [ 4] 孙力, 赵巧妮, 李明. 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技术要点 [ J] . 棉纺织技术, 2010 , 38 ( 10 ) : 5457. [ 5] 《棉纺手册》 ( 第三版) 编委会. 棉纺手册[ M] . 3 版. 2004 : 7995 , 216236.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 6] 逯常青. 降低 CJ 7. 3 tex 纱百米重量 CV 的技术措施 [ J] . 棉纺织技术, 2011 , 39 ( 6 ) : 2426. [ 7] 陈玉峰. 降低棉卷重量不匀率的体会[ J] . 棉纺织技 2007 , 35 ( 6 ) : 3436. 术, [ 8] 魏贻滑. 针织用纱重量不匀率的控制措施[ J] . 棉纺 2009 , 37 ( 11 ) : 5860. 织技术,
carding were modified to reduce inner and outer weight unevenness of cotton lap and card sliver. Proper spinning plan was selected, blending method was optimized, finally the expected requirements of blending evenness and accuracy can be realized. Key Words Evenness Polyester Cotton Blended Yarn, Blending Ratio, Drawing Process, Unevenness in Weight, Blending
匀率, 选择合理的纺纱方案, 优化混合方法等技术措施, 最终使涤棉混纺纱的混和均匀性和混纺比的准确性达到 了预定的要求。
关键词:
涤棉混纺纱; 混纺比; 并条工序; 重量不匀率; 混和均匀性 中图分类号: TS104.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415 ( 2012 ) 03-004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