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践行者
海峡两岸亲切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参加海峡两岸亲切交流大会。
首先,我谨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海峡两岸交流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和血脉。
长期以来,两岸同胞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我愿就以下三个方面发表几点意见: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共谋民族复兴大业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两岸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我们要加强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要促进青年交流,培养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
我们要搭建更多青年交流平台,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筑牢民族复兴基石亲情是两岸同胞之间的天然纽带。
我们要积极推动两岸同胞亲情交流,让两岸同胞在亲情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我们要加强两岸民间交流,搭建更多亲情交流平台。
通过举办两岸同胞亲情活动,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亲情和友情,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石。
我们要关注两岸同胞民生福祉,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发展。
我们要关注两岸同胞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需求,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发展,让两岸同胞共享祖国发展成果。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2009年08月08日来源:台声杂志2009年第七期字体:【大】【中】【小】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逐步深入,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下一个重点目标。
以住三届的国共论坛,都把经贸做为唯一重点,到了今年七月召开的国共论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也成为了重点之一。
它反映的是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必然趋势,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
一经过30年两岸同胞的交流交往,两岸的经济结合和利益的融合已是十分的广泛和深入,也得到两岸同胞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人员往来也十分频繁。
然而,长期以来,两岸关系的一个矛盾现象却在困扰着我们。
那就是,两岸的经贸关系的发展,并不直接而且必然地带来两岸同胞的认同感差距的缩小。
迄今为止,根据台湾方面有关的民调显示,两岸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差距仍在持续扩大中,台湾同胞国家认同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造成这种矛盾现象固然有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主要因素却是在李登辉陈水扁统治的近20时间里,文化“台独”盛行,“台独”文化大兴其道,大力炒作、操弄两岸同胞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下形成的种种疏离、矛盾、对立、敌意,以此作为对抗祖国大陆的筹码。
在多年来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政治操弄下,刻意建构“台湾作为主权独立国家”国家认同感,把台湾主体意识被包装、歪曲成“台独”意识。
而且两岸的经贸交流固然使两岸逐步地形成利益共同体,但经贸交流主要以利益为取向,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上层的意识形态,难于影响到深层次的认同感、信仰与价值观。
在这里,文化交流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及其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文化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模式、态度视角、情感意向。
在历史上的中国,文化认同几乎就等同于国家认同,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纽带,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延绵至今。
因此,海峡两岸的交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相关概念界定 (4)(三)文献综述 (5)二、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 (7)(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二)增强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9)(三)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港澳台人才 (11)(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 (12)三、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现实困境 (13)(一)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 (14)(二)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15)(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15)(四)社会实践环节不足,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16)(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 (18)四、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实施路径 (20)(一)优化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21)(二)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2)(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23)(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24)(五)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 (25)(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27)五、结论与展望 (28)(一)主要结论 (28)(二)未来展望 (29)一、内容简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港澳台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国情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关键环节,其价值意蕴深远而重大。
从价值意蕴的角度来看,国情教育有助于港澳台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从而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认同感的建立,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还能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国情教育在培养港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历史文化知识,港澳台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时政热点】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10届高考文综热点专题: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热点综述]2009年7月11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
贾庆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就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五点意见。
一是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二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三是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是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五是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他还指出: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
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两岸同胞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高层次,扩大领域,丰富内涵,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举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重要举措,成为两岸各界交流对话的又一次盛会,也将为新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拉开精彩序幕。
[考点链接]一、政治学科(一)经济常识1、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要求。
加强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让两岸文化教育市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潮流。
举行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二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在福州隆重举行
第二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在福州隆重举行6月15日至6月1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在福州隆重举行。
这是继首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圆满谢幕之后,海峡两岸级别最高的学前教育学术盛会。
本届研讨会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承办、台湾木铎学社协办。
海峡两岸高校和学术团体的专家、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等100多位嘉宾参与研讨。
6月1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和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周淑慧教授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冯教授以“学前儿童发展的政策保障”为主题,系统介绍了首届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关于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主张,深刻解读了“国十条”等相关政策,并结合大陆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周教授以“由适性发展幼教实务论课程与教学——以语文教学为例”为报告主题,介绍了美国全国幼教协会制定的《适性发展的幼教实务》的基本观点,讲述了社会文化论的课程与教学观,并具体阐释了社会文化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6月16日下午,大会举行分论坛研讨。
本届研讨会以“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为主题,设置海峡两岸学前教育政策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海峡两岸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等四个分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西南大学刘云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杨宁教授、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郑健成教授主持研讨。
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段慧莹教授、台湾师范大学钟志从教授、亚州大学沈妙玲教授、台北教育大学洪福财教授等两岸学前教育知名专家应邀作主题发言。
6月16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应邀作题为“维护幸福童年应是普世价值”的主题报告。
虞教授认为,幸福童年并非像阳光普照。
优裕的经济条件能给孩子带来幸福,但两者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在经济发达地区,营养不均衡、溺爱、缺少同伴交往、受动、过多一致化、过度指导、兴趣的压抑等因素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幸福。
关于海峡两岸教育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海峡两岸教育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两岸教育的发展与合作。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海峡两岸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两岸就有着密切的文化和教育往来。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也日益紧密。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正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共同为两岸同胞的福祉贡献力量。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两岸教育交流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两岸教育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方面,两岸教育机构之间的互访日益频繁,学者、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两岸教育资源共享、课程互认、学历互认等机制逐步建立,为两岸同胞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
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两岸教育交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两岸教育体制的差异和体制外因素的存在,给两岸教育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两岸教育交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呢?首先,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交流政策。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两岸教育交流的支持力度,鼓励两岸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为两岸教育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我们要深化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两岸教育质量提升。
两岸教育机构可以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培养人才等合作项目,共同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两岸教育质量。
第三,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两岸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加强两岸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我们要关注两岸学生的成长,促进两岸青少年的心灵契合。
通过举办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增进两岸青少年的了解与友谊,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我们要加强两岸教育交流的平台建设,搭建两岸教育合作的桥梁。
可以设立两岸教育交流基金,为两岸教育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基地建设,为两岸教育交流提供实体支撑。
两岸学生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两岸学生交流项目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与这次交流的两岸学子,向组织这次活动的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两岸之间的交流并不频繁。
而今天,我们能够有机会跨越海峡,相聚于此,共同学习、交流,这无疑是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积极推动。
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文化差异与融合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但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这次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首先,在语言方面,虽然两岸都使用汉语,但存在一些差异。
比如,台湾地区的一些方言词汇和习惯用语,在我们大陆地区并不常见。
这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彼此的语言习惯,才能更好地增进了解。
其次,在饮食文化方面,两岸的饮食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
台湾地区的美食以其精致、口味独特而闻名,而大陆地区的美食则以其丰富多样、口味醇厚而著称。
通过品尝两岸美食,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各自的饮食文化,也感受到了两岸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最后,在传统节日方面,两岸人民都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然而,在庆祝方式、习俗等方面,两岸又有所不同。
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彼此的传统习俗,这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为两岸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教育是两岸交流的重要领域。
在这次交流中,我们参观了台湾地区的学校,了解了台湾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台湾地区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教学方式与我们大陆地区有所不同,值得我们借鉴。
2. 台湾地区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艺术、科技等,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学习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记台湾蹲点培训汇报双流县九江小学台湾——美丽的宝岛,像一名依偎在大陆身旁的小家姑娘,她将时尚与古朴完美融合,展现着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
9月18日,应台湾木铎学社的诚挚邀请,同时也为完成我校教育国际化指标,我们踏上了赴台湾蹲点培训之路。
一、木铎学社1996年成立于台湾,是全国性非盈利教育学术团体,致力于国际和两岸文化交流研究与组织。
现任理事长陈汉强,曾任立法委员、台湾教育厅副厅长、台北市教育局局长、屏东师专校长、新竹师范学院校长、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主任。
本次蹲点培训活动就是由台湾木铎学社精心策划与组织。
二、台湾印象台湾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的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万,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的天气比大陆气温高,近几天气温一直维持在30—33度之间。
台湾的饮食非常清淡,完全不符合四川人的口味。
台湾宗教信仰流行,加上现今的台湾人更加注重饮食健康,所以十分流行吃素。
台湾的水果品种特别多,味道非常甜。
例如:凤梨、释迦、百香果、番石榴(芭乐)、莲雾、木瓜、芒果等。
台湾人非常讲究垃圾分类,完全不像大陆把所有垃圾装在一起。
他们在等垃圾车来收垃圾之前必须把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塑料、纸类、金属类等,并用专用的垃圾袋装好。
三、本次学习(一)进入台北国立大学,聆听专家讲座这次学习非常有幸听到了中华儒道研究协会监事长王祖淼博士讲座《如何创造双赢的亲子关系》;中华儒道研究协会、儒道书院秘书长萧义焜的《向“道神圣贤”学真功夫——人生精品CEO必学的人生真理》;元大创投董事长、中华儒道研究协会理事长李克明《当孔子遇上哈佛》;《品德向下扎根,让孩子赢在人生起跑点》。
从这四位专家的讲座中,我们更深一层了解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内涵。
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道家:道可道,非常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儒、道两家“以儒为宗,以道为法”。
讲座中,王祖淼博士对“本事”一次作了新的定义:懂得待人接物;萧义焜秘书长提出“怨天怨地永远别人的人一定不会成功”,“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李克明董事长提出“物以类聚,由友看己什么料”的交友法则……(二)走入学校,实地蹲点学习1.耕心莲苑这是一所社区学校,余素华、陈瑞珠两位老师在没有任何财经支持下,将自己多年微薄储蓄倾囊而出,不足的额度向银行信用贷款,以不计束修,随喜赞助办学建成莲苑。
两岸文化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两岸文化交流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两岸的文化工作者、艺术家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两岸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承,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两岸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到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两岸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
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它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另一方面,它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下面,我就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一、两岸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友谊1.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加深两岸同胞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增进相互信任。
2. 文化交流有助于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
在交流过程中,两岸同胞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彼此的情感,从而增进友谊。
3. 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两岸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两岸文化交流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支柱。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后代子孙铭记在心。
2. 文化交流有助于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可以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遗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文化交流有助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交流过程中,两岸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两岸文化交流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五个合作项目备忘录在榕签署
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五个合作项目备忘录在榕签署
佚名
【期刊名称】《教育探究》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正>2009年11月14日晚,"2009海峡两岸学前教育合作项目"备忘录签署仪式在福州梅峰宾馆隆重举行。
出席签署仪式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洪秀柱女士、台湾木铎学社陈汉强理事长,福建省教育厅鞠维强厅长、杨辉副厅长以及两岸专家学者共160多人。
仪式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
【总页数】1页(P53-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9.2
【相关文献】
1.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在沪签署 [J], ;
2.信息专递——长三角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备忘录在皖签署 [J],
3.文化局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档案管理策略与技术研究上互惠互补[J],
4.东海海区航海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备忘录在上海正式签署 [J],
5.中国芬兰联合生产生物碳合作项目备忘录在京签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半月谈第3期20201012 家国同心
语文半月谈(2020年10 月12日第3期)◇新◇闻◇阅◇读央视发布“东南海域登岛演练”视频【环球网报道记者赵友平】央视昨天(10日)发布消息称一场多兵种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练近日在福建、广东多处海域同步展开,并采访了多名第73集团军官兵。
消息传到岛内被多家台媒关注。
台媒称,解放军第73集团军驻守于福建厦门,隶属东部战区,被称为攻台主力部队,时值两岸关系“恶化”之际,央视选在10月10日播报消息,其“警告”意味不言可喻。
也有台媒称,这是解放军首次在夜间凌晨展开登岛突袭军演,央视发布的军演视频是近年来大陆官方首次完整地介绍登岛军演的全部过程。
中疾控原副主任杨功焕:全球疫情第二次发作已拉开序幕2020年10月11日14:42:11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倪浩】随着北半球气温转凉,秋冬降临,欧洲多个国家单日新增病例持续创新高。
在亚洲,印度、尼泊尔等国疫情让人担忧,而美国单日新增病例则一直在高位徘徊不下。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弹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
不过她也认为,随着人类应对新冠疫情经验的不断积累,死亡率已在下降,所以不必像第一波疫情出现时那么担忧。
今年5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就认为,秋冬暴发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
而早在3月31日,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就表示,美国新冠疫情可能在今年秋天卷土重来。
全球疫情将在秋冬开始二次暴发已成为共识。
时间进入10月份,北半球气温转凉,欧洲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多个国家单日新增病例频频创下新高。
法国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0339例,单日新增病例首次超过2万例,为疫情暴发以来新高。
俄罗斯媒体9日消息称,过去24小时俄新增确诊病例12126例,创疫情以来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纪录。
匈牙利、罗马尼亚、西班牙、摩洛哥、德国、加拿大、印度、尼泊尔等诸多国家都陷入了疫情重新抬头,日增病例创新高的考验中。
两岸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两岸交流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两岸交流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天,我们在这里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两岸交流的重要性。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血缘关系。
加强两岸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亲情,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次,我们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加强两岸产业对接,推动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二是推动两岸金融合作,扩大两岸金融市场的互通互联;三是加强两岸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再次,我们要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文化是两岸交流的纽带,教育是两岸交流的基石。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是推动两岸青少年交流,让两岸青少年在交流中增进友谊,共同成长;二是加强两岸教育合作,促进两岸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我们要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
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拓宽交流渠道,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一是加强两岸基层交流,让两岸同胞在基层互动中增进了解;二是加强两岸宗教交流,促进两岸宗教和谐;三是加强两岸体育交流,推动两岸体育事业共同发展。
最后,我们要共同努力,维护两岸和平稳定。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龙岩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期末作业院系:资源工程学院班级:测绘姓名:曾垂汪学号:2010092515教师:陈秀香2011年6月27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大学生的责任担当2010年两岸关系稳步推进,两岸协商取得了重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的格局不断深化的一年。
一年来,在两岸双方和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两岸制度化协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沟通与交流渠道日益多元化,人员往来和经济文教交流迈向新的层次,新的水平;尤其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生效,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尊定了基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对于增进同胞亲情、繁荣两岸经济,维护战略机遇期、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当前国际上和台湾岛内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却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
一、两岸经济往来正常化1979年以前的30年间,两岸经济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是在特殊历史、政治条件下进行的严格政策限制。
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两岸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后,两岸经济往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政策限制也逐步放松,这是两岸经济往来正常化的开端。
在两岸经济往来正常化的进程中,大陆率先提出并大力推动两岸实现包括通航、通邮、通商在内的“三通”,并单方面大幅开放对台贸易与投资,政策松绑的速度和程度远远走在台湾前面。
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大陆不断加大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力度,台湾也相继实施了有利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政策,双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协商,共同促成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资金入台实现双向投资、两岸签署金融监管备忘录(MOU)后金融业有望实现双向交流与合作,从这些已取得的突破看,不少学者认为两岸经济往来的正常化已经“基本实现”。
但从WTO的角度看,两岸相互放松经济限制政策尚未完全达到入世时承诺的标准。
中考专题复习二 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国家统一
中考专题复习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中考专题复习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背景材料】1、2008年10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0周年。
宁夏50年的辉煌巨变,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2、11月3日上午11时4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的海协会协商代表团抵达宝岛台湾。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4日上午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
3、陈水扁案4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座谈会12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
12月1日,两岸有关方面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了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
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必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乃至两岸关系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给两岸民众带实际利益,对两岸产业分工和企业合作带新的契机【教材连接】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两岸青年沟通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岸青年的沟通交流。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深感荣幸能够代表广大两岸青年发表一番感慨和期望。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在座的两岸青年,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两岸青年交流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跨越海峡,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
两岸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岸青年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更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下面,我就此话题发表几点看法。
一、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两岸青年作为中华儿女,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利于我们共同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青年的共同责任。
两岸青年要共同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两岸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2. 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分享各自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二、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是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需要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 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助于拓展就业市场。
通过交流,两岸青年可以了解对方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彼此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
两岸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两岸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是增进两岸同胞感情的需要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情感纽带。
加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 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彼此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增进相互理解。
中考历史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发展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观点解析]我们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积极拥护和宣传国家对台方针、政策,把个人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荣辱兴衰联系起来;勇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自觉同破坏国家统一的一切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统一作贡献.¤角度分析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施有何重大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二、陈云林访台期间,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这说明了什么?1.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四项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加强海峡两岸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尽快实现.2.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两岸关系上,始终坚持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全力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坚定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利益.三、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我们应牢牢把握和平发展的主题,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2.这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这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四、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五、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命题预测20__~20__年度,随着台湾局势的积极好转,两岸双方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逐渐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首届海峡论坛大会的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的陆续展出,拉近了两岸的经济与文化联系,一场台风“莫拉克”,两岸同胞真情相助,更加显示了两岸同胞的骨肉之情.在本专题范围内,最有可能以主观题形式出题的内容是:中文化传播与交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密切,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国两制”的意义;青少年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义务等.¤备考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20__年12月,海峡两岸(厦门)农渔业论坛暨产业对接会透露,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投资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已有5900余家,投资大陆的农业台资达到69亿美元,台资农业企业已成为大陆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投资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认识正确的是……………()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具有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属于外资经济,我们应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20__年12月22日,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出席了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双方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等三项协议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这必将有利于………………………………………………………………………………()①祖国的和平统一②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两岸的和平与发展④遏止“台独”的分裂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__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台湾问题时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B.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C.中华民族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4.20__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轮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两岸海上客轮直航……………………………………………………………………………………………………………()①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的实现②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③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④有利于两岸人员直接的往来与经济合作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近年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D.九二共识6.20__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这次“胡吴会谈”…………………………………()①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②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③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④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主权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岛内民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大陆各界的爱心和善举,成为台湾同胞抵御水灾的坚强后盾.这体现了……………………………………………………………………………()①“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②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是两岸同胞患难相扶、共克时艰的集中体现③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④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分析说明.20__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温家宝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温家宝强调,我们坚信,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协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宏伟大业一定能够实现!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⑴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实行的前提和方针是什么?⑵两岸为什么要加强经贸合作?⑶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证明了哪些道理?⑷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宏伟大业做些什么?参考答案:1.D2.D3.C4.B5.B6.A7.C8.⑴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⑵①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②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③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④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两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同防范经济风险等.⑶①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②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③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通过协商谈判积累共识、减少分歧,循序渐进解决问题.④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⑷答案略.(参见角度分析之五)。
备战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热点专题 八 加强两岸合作 促进祖国统一
热点八加强两岸合作促进祖国统一材料点击材料一 2011年1月15日下午,一架中国货运航空公司的B757型全货运飞机从台北桃园机场返回厦门高崎机场,厦门口岸首条由大陆航空公司运营的两岸空中直航全货运航线正式开通并顺利完成首航。
这是继台湾中华航空公司、台湾长荣航空公司之后,厦门到台北的第三条两岸定期纯货运航线,该航班每周二、四各运行一往返架次。
材料二 2011年1月18日晚,中共中央台办在桂林为出席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的两岸嘉宾举行招待会。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致辞中表示,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始终是公开和透明的,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明确和一贯的,那就是推进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历史终将证明,和平统一最符合两岸同胞的长远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和平统一不是大陆吞并台湾,也不是台湾吞并大陆,而是两岸通过不间断地交流合作,通过平等地协商,逐步找到两岸都能接受的方式,最终和平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材料三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15日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徐莽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大陆方面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台方开展各单项协议的后续商谈并争取签署协议,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继续深化发展。
材料四 2011(福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展演活动将于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四)在闽江公园隆重举行。
据了解,本次民俗文化节以突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优势为切入点,通过“巡游表演、中心台演出、手工技艺展示”等三大活动板块集中展示闽台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成果。
有关人士介绍,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民俗特色鲜明,地域文化特质突出,充分体现出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博大精深的特点,将为闽台元宵节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考点链接1.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什么?(1)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
海峡两岸学习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关于海峡两岸学习交流的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海峡两岸交流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同胞虽历经风雨,但始终心心相印。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同胞的学习交流也日益密切。
在此,我想就海峡两岸学习交流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教育是两岸交流的基石。
加强两岸教育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共同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1. 互派师生交流。
鼓励两岸高校、中小学互派师生进行短期交流,让学生亲身感受对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视野。
2. 举办两岸教育论坛。
定期举办两岸教育论坛,邀请两岸教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分享教育经验。
3. 建立两岸教育合作平台。
搭建两岸教育合作平台,推动两岸高校、中小学在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
具体措施如下:1. 举办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两岸文化节、书法展、戏剧演出等活动,让两岸同胞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 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鼓励两岸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两岸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举办两岸青少年夏令营。
组织两岸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传承民族精神。
三、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培养未来领袖青年是两岸交流的希望。
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有助于培养未来领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1. 举办两岸青年论坛。
定期举办两岸青年论坛,让两岸青年共同探讨两岸关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话题。
2. 举办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鼓励两岸青年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为两岸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 建立两岸青年交流基地。
设立两岸青年交流基地,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学习、生活的平台。
2011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六:加强合作 促进统一
2011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六:加强合作促进统一专题背景资料1.2010年9月1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互致函电,通报双方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确认《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于9月12日生效。
(简称ECFA)。
30多年来,两岸经济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隔绝不通到"三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逐步形成了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2.2010年9月16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台北世贸中心三馆盛大开幕。
本届图交会参展规模超过往届。
除台北主会场外,还有台中、台南和高雄3个分会场;展场总面积达到约1.15万平方米;两岸参展出版机构多达500多家;参展及销售的图书、期刊品种超过20万种。
2、2009年7月11日,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
3.2010年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作为我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对保障和促进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意义重大。
中考命题预测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是历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2011年会结合两岸交流往来事件考查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及意义,分析交流往来对祖国统一的意义;结合大陆对台援助事件等考查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分析台独的危害和下场等。
考眼非常解读1.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①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汉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践行者打开文本图片集去年四五月间,笔者在台湾作一个月学术访问,经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先生引见,专程拜访了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先生。
在木铎学社办公室,一身唐装的陈先生风度翩翩,对其从事的两岸教育交流娓娓道来,让笔者进入了一个朗朗书声的境界。
陈汉强先生从事教育事业40余年,曾任台湾省教育厅代理厅长,台北市教育局局长,屏东、新竹师范学院校长,是岛内家喻户晓的教育专家。
2020年退休后,又致力于两岸的教育交流,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两岸的大学、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架起了两岸教育交流的桥梁。
现仍任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主任、财团法人双向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财团法人中国幼稚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等职。
精彩纷呈的两岸交流木铎就是教育的意思,乃古代以木为舌的大铃,因为以木为舌,故称之为木铎。
台湾木铎学社以木铎为名,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涵。
陈汉强对笔者说,台湾教育界非常希望加强和内地教育界的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他表示,海峡两岸地缘近、文缘深,两岸教育存在许多共性,两岸教育界人士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也有许多可互相借鉴的地方。
通过交流,两岸教师可以一起分享教学甘苦与心得,还可以化解两岸间的隔阂和误解,对两岸和平统一也有促进作用。
检视近三年陈汉强理事长办理的两岸交流活动有四五十项之多,可谓精彩纷呈,成效卓著。
例如:他推动的“海峡两岸大学校长研讨会”,作为“海峡论坛”18项主要活动之一,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23所大陆高校和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等20所台湾高校的负责人出席,围绕加强两岸高校交流、共创教育双赢展开深入研讨。
他组织的“华夏文明看山西——台湾大学校长、学者三晋行”活动,作为2020年国台办确定的重点交流项目,有41位来自台湾各高校的校长、学者加盟参访,对规模宏大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庄严气派的乔家大院,无不表示赞叹。
他主办祖国大陆五省市著名高中校长来台参访交流,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101中学、上海格致中学、重庆市南开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天津市实验中学等12位校长参与,访问台湾大学、东海大学、成功大学、台北一女中、高雄中学等。
他接受福建省教育厅委托,为祖国大陆精心选送的200名大学生作了周到安排,洽请中兴大学、朝阳大学、建国大学、中洲技术学院依专业对接,交流学习一年。
在获得两岸大学普遍叫好后,次年起又扩大办理。
他邀请祖国大陆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丁雨秋主任率20位大学校长来台,参访文化大学、东华大学、义守大学、辅仁大学等;邀请福建省副省长陈桦女士率领福建教育厅、文化厅、交通厅、外经贸厅12位厅长,与台湾25所科技大学校长座谈。
当之无愧的“幼教之父”2020年底,在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的一间教室里,陈汉强给福建省30名幼儿园骨干老师上课。
他深入浅出的授课,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
此次培训班为期10天,授课老师全部来自台湾,除陈汉强外,还有台湾高校的幼教系主任,以及来自音乐、戏剧、魔术等方面的专家,带给学员很多操作性强的课程,比如说故事技巧、魔术戏剧教学、幼儿体能律动操等。
他介绍说,台湾目前幼儿园以区角+主题的教学手段为主,所谓区角教育,就是指一个教室会有语文角、数学角、自然角、音乐角等多个角落,孩子们兴趣在哪,就在哪个角上课。
而主题教育,则是一节课有一个主题,比如今天的主题是“盖房子”,老师就会围绕盖房子这个主题来完成各种游戏。
2020年6月,陈汉强在出席木铎学社协办的“第三届海峡论坛·第二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时,针对“目前台湾出现了‘少子化’现象,幼教资源过剩”的问题,希望两岸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开展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也希望两岸幼教机构多交流多合作,创造双赢互利。
这一讲话,在两岸幼教界引起巨大反响。
木铎学社进而与福建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就促进两岸学前教育交流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同年底,陈汉强理事长率七位台湾幼儿教育专家,出席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启动仪式,及两岸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并为福建的30位幼儿园园长和30位骨干幼师讲授《园所经营与管理》、《说故事技巧实务》、《魔术戏剧教学》、《幼儿音乐探索》等课程。
由此两岸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将定期举办,两岸幼师交流也将实现经常化、常态化。
其实,陈汉强在任教育局长期间,就曾大力促进台湾幼儿园事业的发展,制定政策帮助扶持发展幼儿园,规定每所国立小学必须办起幼儿园,后来得以在台湾全省推广。
他还长期致力于幼儿教育的立法,推动1981年《幼儿教育法》的实施,提升了幼儿教育的定位,也提升了幼教的规格。
由于他从行政上扶持幼儿园发展,从立法上巩固保护幼儿成长,因而成为当之无愧的台湾“幼教之父”。
两岸教育合作的推手陈汉强推动的两岸教育合作,涵盖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方方面面,且卓有成效。
在高等教育方面,2020年12月,组织大学校长参访团20余人,赴北京、山东、陕西、湖南等省市,与几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合办之两岸高校校长座谈会,并分别与北京7校、山东12校、陕西10校、湖南11校签订MOU(谅解备忘录)。
3个月后,再组大学校长参访团20余人赴大陆西南四省,与四省教育主管部门合办之两岸高校校长座谈会,并分别与四川16校、云南14校、贵州14校、广东12校签订MOU。
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由教育部倡议和直接支持的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于2020年在厦门揭牌成立,交流合作中心网站也同步宣布开通。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与两岸180多所院校的校长出席了揭牌仪式。
未来福建将有12所高校设立两岸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项目,在条件许可下,鼓励学生到台湾接受职业教育学习,采取“2+1”模式,即学生在大陆学2年,在台湾学1年。
2020年1月,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等事宜签约,共建“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资讯网”。
陈汉强建议,大陆院校可以与灿坤、东南汽车、正新轮胎等大型台资企业合作,争取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捐助支持学生完成学业。
在学前教育方面,2020年11月,陈汉强理事长出席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在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仓山校区的启动仪式。
该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每两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继续扩大赴台学生交流的人数和台湾接收院校的范围,创建海峡两岸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创办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网等。
在2020年“9.8投洽会”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正式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与台湾木铎学社签约,双方承诺共同创建海峡两岸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陈汉强说,很多年前,就有台湾幼稚园的园长到大陆办学,而且办得挺成功。
台湾幼儿教育方式生动活泼,模式百花齐放,他乐于当两岸交流合作的推手。
灾后学生的心灵重建陈汉强在与笔者交谈时,曾颇为自豪地谈到,他到过四川多次,最让他感动的是2020年7月,应四川省成都市政府邀请,参加“一家亲,手足情”——“5·12”地震灾后学生心灵重建活动。
为了办好这次活动,协助开展儿童心灵创伤复健,帮助灾区学生走出灾难阴影,曾任台湾童子军训练营主任的陈汉强向全台湾招募“童军”赴四川灾区,征召“大学罗浮童子军”、“高中行义童子军”和“初中童军”30名,另招10名具有“9·21”地震救援经验的心理辅导教师。
陈汉强强调,此次应邀赴大陆的“童军”团队,尤其欢迎来自“9·21”大地震震央南投地区的“童军”参与。
他说,这些已从当年大地震阴影中走出来的“童军”,大都已超过18岁,他们对灾情最能感同身受,且又年轻,因此可与四川灾区儿童和教师在第一时间建立良性互动。
而“童军”善于野外行进、露营、规避余震灾害等技能,有用武之地。
由于学生报名踊跃,陈汉强最后率台湾“9·21”地震受灾学生56位、老师14位、心理咨询老师10位、工作人员8位,共88位,奔赴四川震区聚源中学、红白镇中心小学等地。
一位曾任“9·21”震灾哀伤辅导的专家对“童军”进行了行前培训,“童军”掌握的“团队抚慰法”、“绘画宣泄法”、举办千纸鹤祈福仪式等技能,在到达灾区后,都立即派上了用场。
因为这些在“9·21”震后经过实践证明具有相当效力的心理救援模式,在四川同样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陈汉强表示,根据“9·21”的经验,整个四川震区儿童的心理康复援助,需持续二至三年以上,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
在协助四川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台湾经历“9.21”大地震累积的经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男女童军本着人溺己溺的精神,发挥童军日行一善、服务人群的精神,更赢得了灾区同学的高度赞扬。
在短短一周接触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仍保持着通信联系。
返台后,陈汉强又邀请39位四川“5·12”地震抗灾救灾小英雄赴台参访,从而成就了一段最为动人的两岸双向交流佳话。
共谱创新教育新华章去年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主办的“京台创新教育论坛”在北京国贸饭店隆重举行。
来自北京、台湾的知名教育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深入探讨创新教育理论,共享两岸创新教育的经验和智慧。
台湾木铎学社陈汉强理事长致辞并做主旨发言,他以《台湾创新教育的成果》为题,阐释了创新与创造力的意义,并详细介绍了2020年以来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发明奖和国际竞赛奖的情况。
他说,这些成果的取得,都应归功于台湾的创新教育。
他对台湾创新教育成果的介绍,让与会者受到震撼,体会到台湾创新教育“融合中西、勇于探索”的精神特质。
陈汉强著述颇丰,大多关涉创新教育主旨。
其所著《两岸民办幼儿教育》、《大学评鉴》等七部著作,所撰《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冷思》、《幼托整合实施前待修法规之分析研究》、《中国禅与存在主义对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目的的对话》等50余篇论文,均着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创新人才教育研究,并希望通过种种努力,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新路。
他认为,人类的文化传承方式,一个是基因,一个是教育,基因是不能改变的,而教育是可以改变的。
日本这个民族对我们很有挑战性,未来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领袖与另外一个领袖的竞争,也不是一个团队与另外一个团队的竞争,而是一个民族与另外一个民族的竞争,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的竞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思考的就是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
陈汉强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国古代各大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会演化发展而成,台湾虽然在历史上开发较迟,但一直以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自居,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维系并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台湾教育创新理论的根基。
(本文写作得到台湾夏潮基金会的协助与支持,谨致深切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