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湘东区思茅松毛虫发生与防治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是造成我国林业损失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大面积的森林毁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松毛虫的生物特性、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松毛虫灾害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松毛虫的生物特性松毛虫是松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松树幼苗和树苗。
松毛虫属于鳞翅目昆虫,成虫呈灰色,繁殖力强,一年可产卵3-4次,每次产卵200-300颗,卵期10-15天。
幼虫羽化后,先是以松树嫩叶为食,随后进入松树叶、针的内部取食,造成了松树叶片的枯黄和落叶,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生长速度,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二、松毛虫的危害特点1. 对树木的危害松毛虫主要危害松树的叶片,吃食松树的嫩叶,使叶片枯黄,掉落,严重影响了松树的光合作用,导致松树生长缓慢,长势不好。
松毛虫的危害还会导致松树树冠稀疏,树势不健壮,使得松树林整体生长情况不佳,影响了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松毛虫的大量繁殖和危害会导致松树林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松树林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松树林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松毛虫危害还会导致大面积的林木死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害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松毛虫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松毛虫的繁殖和危害。
利用天敌控制松毛虫繁殖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如天敌线虫、肉食性昆虫等进行松毛虫的防治,以减少松毛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化学防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松毛虫进行防治,通过喷洒或熏蒸等方式来杀灭松毛虫。
但化学防治法对环境、人畜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使用化学防治法时要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机械防治法是通过人工采摘松毛虫的幼虫和卵来减少松毛虫的数量,达到控制松毛虫的目的。
思茅松毛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

思茅松毛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作者:白林喜王绍景荣昌鹤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2期摘要思茅松毛虫是云南省的重要森林害虫,对林业的危害极大。
该文主要介绍思茅松毛虫的形态、分布和生物学特性,详细介绍对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措施,并对未来的防治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危害;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55-03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福建等地。
主要为害思茅松,思茅松毛虫在思茅主要吃思茅松,而在昆明喜欢以滇油杉为主要食物,如果吃完滇油杉,也会吃其他松科植物。
该虫大暴发时,可把全株针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引起枯萎死亡,被害树呈火烧状。
近40年来云南地区经常周期性发生此虫危害。
幼树被害后死亡率达22%,成年树木受害后平均直径生长降低45%,产脂量降低30%[1]。
思茅松毛虫是云南省的重要森林害虫,对林业的危害极大。
1 思茅松毛虫概述1.1 形态特征1.1.1 卵。
松毛虫的卵都产在松针或者小枝上,有的排列整齐,像一串串小珠。
卵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卵的数目从数十粒到数百粒不等,卵为棕褐色,卵壳上有3条黄色环状花纹,两侧各具1个棕色小圆点,点外为白色环。
1.1.2 幼虫。
幼虫为棕褐色,头部为桔黄色。
中后胸节背面为黑色,并有毒毛。
中间为黄白色,老熟幼虫为黑红色(图1)。
1.1.3 蛹。
长椭圆形,初为淡绿色,后变栗褐色,壳上有毒毛。
雌蛹比雄蛹长且粗,外被灰白色茧壳。
末端有时卷曲成圈状。
1.1.4 成虫。
雄蛾全体为暗红褐色,头、胸、前翅黄褐色,腹和后翅为褐色。
触角梗节黄褐色,前翅有一大而明显的白斑,外线有明显的锯齿状,缘毛黑褐色,后翅有隐约的2条深色纹,缘毛为灰白色。
翅背面为淡黄褐色。
雌蛾棕红色,前翅外线为锯齿状。
外线和中线间有色纹。
后翅浅红色,斑纹不明显。
萍乡市湿地松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方法

萍乡市湿地松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方法作者:李华李晓华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11期摘要:文章主要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历,就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湿地松易出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相应的科学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营林;湿地松;病虫害;预防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A湿地松作为莲花县较早引进一批树种,大面积开展种植及土地覆盖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到现在为止,莲花县湿地松育林面积已达26627hm2,病虫灾害经统计主要表现为:思茅松毛虫、肖氏松茎象、松梢螟、松赤枯病及松梢枯病等,危害面积已达3500hm2,对莲花县的林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
所以,为了有效确保莲花县湿地松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病虫害,对已知的病虫害做到科学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虫害的主要表现1.1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2000年伊始,萍乡市莲花县便出现了一次大面积的思茅松毛虫灾害,病害发生中心点为棋盘山林场,灾害扩散面积达到522hm2。
思茅松毛虫对湿地松针叶进行啃食,吞噬殆尽,对松树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整株松树枯死,犹如火烧。
以1a为周期,此类虫害可发生2代,越冬方式主要凭借幼虫枯卷叶或在空茧内完成。
成功越冬的幼虫在第2年2月下旬开始继续造成灾害,幼虫第1代于6~7月开始孵出,9~11月第2代幼虫孵出,11月底4龄幼虫越冬。
防治策略:将4~5月作为着重虫害防治阶段,此阶段为幼虫期虫害,于下雨前后,摄氏气温达到15℃以上时,白僵菌粉孢每670m2采用0.5kg(100亿孢子/g);5~6月该虫化蛹,多于杂灌和树枝结茧,找到后摘除并集中焚烧处理。
1.2 萧氏松茎象(Pylobitelus xiaoi)20世纪90年代末期,萧氏松茎象在莲花县五里山森场及河江林场首次出现,虫害面积为42hm2,直至2003年为止,已发展为3县2区总虫害面积达到3188hm2。
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2015年第3期现代园艺1思茅松毛虫的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思茅松毛虫引起的病虫灾害的相关情况,对各地区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思茅松毛虫主要给幼中林思茅松、马尾松纯林带来的危害最大,每株树苗的虫口密度最多可以高达600条左右,基本上所有的松木都会有思茅松毛虫,受害面积可达95%,只有国外松的受害程度比较轻。
一般情况下,思茅松毛虫的成虫中,雌蛾的体长是36m m 和50m m 之间,翅展为80m m 和113m m 之间,呈现棕黄色形态,比雄蛾的颜色要浅一些;雄蛾的体长一般为30~45m m ,翅展是60~75m m ,呈现暗褐色形态。
触角一般是双栉状,呈现黑褐色形态,而中肋呈现黄褐色形态;前翅翅基到亚外缘线之间分布有4条黑褐色的波状纹,而亚外缘线是由9个与圆相似的淡黄色斑构成,在他们中间都有1个黑点;中室有较多的白斑,而雄蛾的中室白斑和翅基之间分布有1个淡黄色的肾形斑。
2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思茅松毛虫每年可以繁殖2代,较多是以4个月龄的幼虫形态在树干裂缝、针丛之间过冬,少部分是以5个月龄的形态过冬。
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幼虫专门取食松木针叶行为而使林木受到危害,5月中旬时期会结茧化蛹,一般蛹期为19~22天,6月上中旬时期成虫会产卵,第1次繁殖的幼虫会在6月底~7月之间危害松木,在8月上旬时期会结茧成蛹;第2次生育的幼虫会在9月上旬破害树林,到12月中旬时期过冬。
一般情况下,思茅松毛虫的成虫大多数是在6~8点羽化,在当天或者第2天凌晨时分交尾,并呈现“1”字型,在20个小时和23个小时之间分散后会在松针上产卵,并且,卵会聚集成块,差不多有好几十粒到上百粒卵,卵期一般是7~12天之间,在孵化前会呈现暗黑发亮形态。
思茅松毛虫的产卵量和幼虫活动取食的数量、质量有着直接联系,一般是110~400粒之间。
幼虫的孵化一般是在上午8~11点之间,特别是9~10点,孵化的数量最多,并且,孵化出的幼虫具有取食卵壳的特性,在幼虫初期进行的活动一般是群体性。
浅析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思茅松 毛虫( e do mu kk ci t m r , D n rl s iuhi s ua)属鳞 翅 i Ma u
少 数 以5 虫 越 冬 。 冬 幼 虫 在 翌 年 的6 上旬 至 中旬 化 龄 越 月
目( e io tr 、 叶蛾 私 aicmpd e)是 松 树 主 要 L pd pea)枯 KL s a ia , o
虫越冬 。 并根据 该 虫的生物生物 学特性提 出 了有效 的防治 方法。
关键 词 : 思茅松毛 虫; 生物学特性 ; 防治
中图分 类号s 6 . 7 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 3 2 1 )0 - - 0 0 7 7 l( 1 8 1 0 2 7 0 2 0
山 丰( .r n i ) 黄 山 松( . ia ess 、 南 五 针 松 公 Pama di 、 Pt w n n i ) 海 a
( . n e a a)雪 槲 C du e dr 、 Pf zl n 、 e i ersdo aa)云南油 杉( ee ei K tl r e a eey in ) vlna a 等多种树 种 。 通过对全 乡松林进 行普查发 现 , 思
快 成林郁 闭。 42 物 理防治 . 生 物制剂物 理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 : 工捕杀 、 人 灯光诱 杀
其 寄 主 主要 有 : 马尾 松( . soin 、 茅 松( iu Pmasna a)思 Pn s k s a vra g in ni 、云 南 槲 Py n a e ss) ei a.n ba e s y 1 s) .u nn n i 、华
纯林 区。
封 山育林 , 合理 栽植 其他树 种 , 造人 工纯 马尾 松林 。 改 尽 量选 择 乡土 树种 , 合理 搭 配树 种组 合 , 根据 各 树种 之 并 间相生相 克特性 , 择老 幼混交 、 阔混 交 、 选 针 乔灌 混交等 造 林 模式 。 照天 然林 复合 结构 模 式 , 定合 理 的混 交方 式 仿 确 和结 构 比例 , 允许 值范 围 内尽 量密 植 , 成新 造林 地 尽 在 促
思茅松毛虫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作者简介:张红 (95 ) 17 一 ,女 ,云南景东人 ,助理工程师 ,从事 营林 造林 和森林保护工作 。
维普资讯
增刊
张 红 :思茅松毛虫的危害与 防治措施
・ 19 - 7
旬出现第 2 幼虫 ,并 以此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 代
~
2 ~7龄 以前体 色接 近,背线桔黄 色 ,为倒三 角形斑组成。两侧为黑褐色及黄 白色相 间的纵纹 , 体侧有一明显的白色波状纵带横贯于气 门上。
2 2 3 茧 .+
1 0 m之 间,多 以思茅松林 占绝对优势 ,作为 0 9
重要树种 ,它对景东县的经济、生活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也是景东木材经济收入 的支柱。每年的思 茅松原木源源不断远销省外 。另外 ,思茅松的分泌 物——松脂也是全县财政增收 ,山区农民经济的主 要来源。农村的建筑和薪材也以思茅松为主 景东 是恩茅松毛虫的老灾区 , 据有关资料统计 ,中华人
32 选择可行的防治方式 .
3 2 1 防治 方式 ..
1 景 东县 自然概 况及 松毛虫危害情况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思茅地区北端 ,地 处澜沧江以东 ,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在起伏不平
松 、海南松 、云南油松及马尾松等。在云南思茅及 临沧等地区,常与云南松毛虫混 同发生于思茅松林 内,为害甚为严重。 2 2 形态 . 分布于云南思茅、临沧及安宁县等地 的恩茅松 毛虫的成虫色泽 、大小等差异较大。
2 2 1 卵 ..
的云南高原南部 ,地势北高南低 , 由北向南倾斜 呈
状。县境山高谷深 ,山峦起伏 ,江河纵横 ,坡向各 异,海拔高差悬殊 ,地貌复杂 ,因而气候垂直变化 异常明显。兼有大 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逶迤连绵的哀牢山、无量 山及众多分支 山脉 占全县 总面积 的 9 %,光、热、水 、土条件优 越 ,亚热 5 带气候 自 然环境得天独厚 ,林木 四季常绿 。多种多 样的立体气候和土壤类型 。使景东的生物资源和物
松毛虫害的预防和处理

园艺园林主枝进行轻短截,约剪掉枝长的1/3,剪口留饱满芽;第3年,主干上留的每个主枝,选留2~3个侧枝并进行轻短截,原主枝连续培养延长枝,延长枝轻短截,向斜上方生长,内膛短枝不修剪。
第4年,继续轻短截各主、侧枝延长枝,继续扩大树冠。
最终形成在主干上分生了3~5个主枝,主枝上生长侧枝,侧枝上生长副侧枝和结果母株,形成短主干上部自然开心的树冠。
3.2 修剪时间一是在休眠期进行。
即冬春修剪。
抚顺地区宜春剪。
二是生长季节修剪。
即夏季修剪,目的在于调节养分的合理分配。
3.3 施肥肥水的使用,立足有利于增加结实量。
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
施基肥于9~10月进行;第一次追肥应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应在7月上旬至中旬。
3.4 除草松土及时清除平榛园内杂草,每年可进行4~6次除草松土,最好是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前几年可间作低矮作物。
3.5 灌水新定植的苗木,必须及时灌水。
一般生长期灌水2~3次,结合追肥同时进行。
第1次于发芽前进行;第2次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幼果膨大和新梢生长旺盛期,保证当年产量的关键;6月下旬如遇少雨可进行第3次灌水。
7月份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
松毛虫害的预防和处理刘长霞(清原县国营杨树崴林场,辽宁 清原 113300)松毛虫,也称为毛虫、火毛虫,是最主要的松树林害虫。
松树在工业建筑中应用广泛,其本身也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
但是松树林一旦大面积发生松毛虫害,松树的生长会因此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松树大面积死亡情况的发生。
如何有效预防松毛虫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1 营林技术防治1.1 营造混交林南方混交林的营造可以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与豆科植物,或是樟树、桉树、檫树、枫香树、杨梅树、相思树、木荷、木莲、木楠等,北方混交林的营造可以选用刺槐、山杏、沙棘、大枣等,混交林的混交方式可以采用株间、块状、带状等。
通过林间合理密植形成合适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环境,进而建立起自控能力较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招将松毛虫统统消灭

对树木的危害
松毛虫不仅对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对农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松毛虫会啃食农作物,如玉米、水稻等,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对农业的危害
松毛虫的毛和排泄物中可能含有一些毒素物质,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接触松毛虫的毛和排泄物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眼睛刺痛、咳嗽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和休克。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松毛虫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高公众对松毛虫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加强宣传
强化检疫和物流监管
加强检疫
对松材实施严格检疫,防止松毛虫随木材、制品等传播扩散。
05
总结
已取得的成绩
松毛虫数量明显减少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松毛虫数量较之前大幅减少。
保护生态环境
在治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防治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2023
三招将松毛虫统统消灭
松毛虫的危害松毛虫的习性消灭松毛虫的方法防止松毛虫复发的措施总结
contents
目录
01
松毛虫的危害
松毛虫是森林害虫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它们会啃食树木的叶子、嫩枝和皮层,使树木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导致死亡。
松毛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啃食树木时,会将树木的营养器官破坏,导致树木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施用方法
化学药剂对植物和环境有一定影响,需要注意控制使用量和频率,避免产生药害和环境污染。
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核多角体病毒等,可以针对松毛虫进行防治,同时对环境无害。
天敌引入
松毛虫的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赤眼蜂等,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和引入来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农业防治
思茅松毛虫生活史,习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思茅松毛虫生活史,习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周建华;吴达武
【期刊名称】《贵州林业科技》
【年(卷),期】1989(017)002
【摘要】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又名赭色松毛虫,于1980年开始在黔东南林区发现,是贵州松毛虫的新纪录,它填补了我国北纬35°以南13省(区)中,唯独贵州没有此虫分布的空白。
本试验在虫害发生林区,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及喷药试验,掌握了思茅松毛虫在黔东南地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适宜时间和药剂浓度。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周建华;吴达武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3
【相关文献】
1.板栗桃蛀螟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J], 罗治建;曾进
2.白杨透翅蛾生活史、习性调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防治方法 [J], 王雪梅
3.肇东苜蓿田害虫种类及生活史与习性和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J], 田立娟;薛勇;姜成;许龙;薛宇;吕冬霞
4.茶梢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试验 [J],
5.白眉刺蛾生活史、习性和防治的初步研究 [J], 付立新;贺立勤;吕润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茅松毛虫幼虫取食量及排粪规律研究

思茅松毛虫幼虫取食量及排粪规律研究熊彩云;金明霞;华小菊;温小遂;刘春;涂业苟【期刊名称】《江西林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6【摘要】采用湿地松针叶喂食思茅松毛虫幼虫,观察取食量和排粪规律,结果表明,进入5龄后的思茅松毛虫是危害湿地松的主要时期,思茅松毛虫幼虫排粪量随着虫龄的增大而增多,粪重与食叶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思茅松毛虫粪重来预测食叶量的大小和危害程度。
%Using Pinus elliottii needles feeding Dendrolimus kikuchii larvae,observing its ingestion and defecationrul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ndrolimus kikuchii larvae after age 5 has serious harm to the Pinus elliottii forests,the defecography of D.kikuchii larvae increased with its age,it has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fecal weight and eating-leaf weight,fecal weight of D.kikuchii larva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feeding quantity and extent of harm.【总页数】2页(P20-21)【作者】熊彩云;金明霞;华小菊;温小遂;刘春;涂业苟【作者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江西南昌330038;国营江西省新华林场,江西安义330500;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421【相关文献】1.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生长发育及取食量和排粪量的影响 [J], 王俊雅;李孟楼;王云果;贺虹;王宏涛2.思茅松毛虫生物学习性及取食量研究 [J], 童清;何剑中3.椰子织蛾幼虫龄数及取食量的雌雄差异 [J], 林玉英;金涛;金启安;温海波;唐雅文;彭正强4.平利短肛棒危害植物种类及其取食量和排粪量的研究 [J], 季恒清;罗贤全;李文忠;何政5.核桃扁叶甲幼虫龄数及取食量研究 [J], 刘童童;邱建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茅松毛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

摘要思茅松毛虫是云南省的重要森林害虫,对林业的危害极大。
该文主要介绍思茅松毛虫的形态、分布和生物学特性,详细介绍对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措施,并对未来的防治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危害;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4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2-0155-03思茅松毛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白林喜1王绍景2荣昌鹤2*(1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白土墙国营林场,云南开远661699;2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福建等地。
主要为害思茅松,思茅松毛虫在思茅主要吃思茅松,而在昆明喜欢以滇油杉为主要食物,如果吃完滇油杉,也会吃其他松科植物。
该虫大暴发时,可把全株针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引起枯萎死亡,被害树呈火烧状。
近40年来云南地区经常周期性发生此虫危害。
幼树被害后死亡率达22%,成年树木受害后平均直径生长降低45%,产脂量降低30%[1]。
思茅松毛虫是云南省的重要森林害虫,对林业的危害极大。
1思茅松毛虫概述1.1形态特征1.1.1卵。
松毛虫的卵都产在松针或者小枝上,有的排列整齐,像一串串小珠。
卵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卵的数目从数十粒到数百粒不等,卵为棕褐色,卵壳上有3条黄色环状花纹,两侧各具1个棕色小圆点,点外为白色环。
1.1.2幼虫。
幼虫为棕褐色,头部为桔黄色。
中后胸节背面为黑色,并有毒毛。
中间为黄白色,老熟幼虫为黑红色(图1)。
1.1.3蛹。
长椭圆形,初为淡绿色,后变栗褐色,壳上有毒毛。
雌蛹比雄蛹长且粗,外被灰白色茧壳。
末端有时卷曲成圈状。
1.1.4成虫。
雄蛾全体为暗红褐色,头、胸、前翅黄褐色,腹和后翅为褐色。
触角梗节黄褐色,前翅有一大而明显的白斑,外线有明显的锯齿状,缘毛黑褐色,后翅有隐约的2条深色纹,缘毛为灰白色。
翅背面为淡黄褐色。
雌蛾棕红色,前翅外线为锯齿状。
外线和中线间有色纹。
松毛虫的防治策略与技术

松毛虫的防治策略与技术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
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
种类和分布:1.落叶松毛虫成虫体色变化较大,由灰白到棕褐色。
体长25~45毫米,翅展69~110毫米。
前翅外缘倾斜度较小,中横线与外横线深褐色的间隔距离较外横线与亚外缘线的间隔距离为阔;外横线呈锯齿状,亚外缘线有8个黑斑排列呈3字形。
小抱针长过大抱针的1/2,中前阴片接近等腰三角形,中央凹下部分明显。
老熟幼虫体长63~80毫米。
头褐黄色,中后胸节背面毒毛带明显,体侧由头至尾有一条纵带。
各节带上白斑不明显,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分布于中国北部,朝鲜、日本、苏联等。
寄主为落叶松、松树。
2.赤松毛虫成虫体色有灰白色、灰褐色,体长22~35毫米,翅展46~87毫米。
前翅中横线与外横线白色,亚外缘斑列黑色,呈三角形;雌蛾亚外缘线列内侧和雄蛾亚外缘斑列外侧有白斑,雌蛾前翅狭长,外缘较倾斜,横线条纹排列较稀,小抱针消失,或仅留针状遗迹,中前阴片接近圆形。
幼虫深黑褐色,体侧有长毛,无显著花纹,分布于中国的辽宁、山东、台湾、江苏、河北;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出现。
寄主为赤松。
3.油松毛虫成虫体色由淡灰褐到深褐色。
体长20~30毫米,翅展45~83毫米。
花纹较清晰,雌蛾前缘呈弧形,但不太弓出。
中横线与外横线白色。
内横线不明显,中线弧度小,外横线弧度大;亚外缘斑列黑色,内侧有白色斑。
小抱针长度接近大抱针的1/2,侧前阴片接近圆形。
幼虫灰黑色,体侧有长毛,花斑比较明显。
胸部背面毒毛带明显,腹部背面缺贴体的纺锤状倒伏鳞毛(图3)。
分布于中国华北油松分布区、山东、四川。
寄主为油松、马尾松。
4.云南松毛虫成虫灰褐色,体长32~47毫米,翅展73~130毫米。
雌蛾灰褐色,前翅中室末端白点比较清楚,内横线与中线不十分明显,外横线两条前端为弧形,后端呈波状,亚外缘斑列最后两斑的连线约与翅顶角相交。
雄蛾色泽较深,横线斑纹不明显。
小抱针完全消失,大抱针下有四方块部分,侧前阴片呈三角形。
昆虫记松毛虫的特点 [松毛虫防治技术]
![昆虫记松毛虫的特点 [松毛虫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543b17240c844769eaeef3.png)
昆虫记松毛虫的特点[松毛虫防治技术]
松毛虫防治技术松科植物是我县重要绿化树种之一,松毛虫是松科植物的重要害虫。
松毛虫主要取食松针,一株十年的松树超过三十头松毛虫,一周内松针将全部吃光,从而导致松树感病死亡。
主要防治技术:
(一)人工防治在6—7月份捕杀老熟幼虫,7—8月份摘茧采卵,10月份围绕树干绑草把,诱杀越冬幼虫,冬季幼虫下树越冬后可掀石块,刮树皮搜杀蛰伏幼虫。
(二)化学防治1、于10月或4月,当松毛虫下树或出蛰上树危害时用50%的马拉硫磷或40%的氧化乐果,加水稀释六倍,在树干胸高处涂成药环,触杀下树越冬或上树危害的松毛虫4—5龄的幼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如再绑毒绳效果更好。
2、于8月份幼虫刚孵化未扩散前,用15.5%的甲维.毒2000倍或80%的敌敌1000倍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3、在幼虫期,可以喷施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质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4、在幼虫期准确把握虫龄小的有利时机,喷施以灭幼脲、杀蛉脲等为主的仿生制剂进行防治。
5、在幼虫大发生时,要立即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使用的药量为6mL/hm2;或阿维菌素60-150 mL/hm2防治。
感谢您的阅读!。
松毛虫病虫害防治

松毛虫病虫害防治松毛虫是常见的树木害虫之一,它主要以松树为食,大量滋生的松毛虫会对松树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针对松毛虫的病虫害防治是保护和维护松树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松毛虫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了解松毛虫的生命周期:松毛虫有四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了解其生命周期有助于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和时机。
2. 文化措施: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松树可以降低松毛虫病虫害的风险。
例如,保持松树的健康和 vitality,及时修剪树枝,清除树叶和树皮的落叶等。
此外,保持松树周围的整洁和清理可能的虫害源,如腐烂的木材和杰克等。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来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一些昆虫和鸟类会捕食松毛虫幼虫和成虫。
这些天敌可以帮助控制松毛虫的数量,减少其对松树的危害。
4. 化学防治: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松毛虫。
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但是,在使用农药之前,务必要仔细阅读并遵守标签上的使用说明,以保证安全使用并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5. 陷阱和诱杀剂:设置粘虫板和夹虫器等陷阱来捕捉和杀死松毛虫。
此外,可以利用特定的诱杀剂,如锦纹松毛虫诱捕剂等来吸引和杀死松毛虫。
6. 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松树的叶子和树皮以发现松毛虫的存在。
及早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可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恶化。
7. 防治措施的持续实施: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努力。
定期检查和监测松树,以及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有助于保护和维护松树的健康。
总结起来,松毛虫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了解松毛虫的生命周期,合理管理松树和利用生物防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药物,但要注意正确使用和剂量。
此外,定期检查和监测松树的健康状况,以及持续的防治工作,也是有效防范松毛虫病虫害的重要步骤。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松毛虫对松树的危害,保护和维护松树的生态系统。
思茅松毛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摘要思茅松毛虫是重要的森林害虫之一,对外松林危害极大。
本文结合宣城市宣州区思茅松毛虫的发生情况、特征特性及危害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特征特性;危害;防治措施;安徽宣城中图分类号S763.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9-0159-01思茅松毛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程克华(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杨林分场,安徽宣城242000)思茅松毛虫又名褚色松毛虫,是森林常见害虫,以松针为食,主要发生在江西、福建、云南、浙江和安徽等地[1]。
据报道,2016年安徽省松毛虫等松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突破6.67万hm 2,危害严重。
2017年又有多个市县的外松林(火炬松、湿地松)发生了大面积思茅松毛虫虫害,例如宣城市泾县、宣州区等,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时可造成毁灭性灾害。
因此,迫切需要采取科学措施防治思茅松毛虫。
1发生情况宣州区发生过2次大面积思茅松毛虫虫害,分别在2000年和2017年。
2000年6月中下旬,杨林林场项目林工区思茅松毛虫发生面积约133hm 2,虫口密度达100~200头/株,虫龄为5~6龄。
虽然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防治,但是由于防治不彻底仍然对外松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017年6月中旬再次暴发思茅松毛虫虫害,发现时虫龄已经达5~6龄,大的体长5~7cm ,有4~5个外松林小班(140hm 2)虫口密度多达200~300头/株,受害株率高达80%~90%。
6月17—25日,林场组织人力、物力,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敌杀死加柴油喷烟雾防治(2次/d )。
之后连续观察30d ,发现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幼虫不但无法结茧,而且每隔3~4d 虫口数量就会相继减小(这是由于大龄思茅松毛虫喷烟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死亡),而且二代思茅松毛虫在8—9月也没有发生。
2特征特性2.1形态特征思茅松毛虫生长阶段可分为卵、蛹、幼虫和成虫4个阶段。
其中,该虫的卵近圆形,典型特征是卵壳上有3条黄色环状花纹。
思茅松毛虫防治历

9月中旬-10月中、
下旬
成虫
在重度发生区设置安装频振式杀虫 灯,诱杀成虫。
在成虫羽化前设置杀虫 灯。
思茅松毛虫防治历
(以浙江地区为例)
时间
虫态
防治方法
要点说明
3月中旬-6月上旬
10月初-11月中旬
幼虫
白僵菌于地面喷雾,稀释 液为1亿-5亿孢子/ml;地面喷粉,100亿孢子/克、500克/亩。
使幼虫带菌越冬或早春 应用。
喷施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1500亿
-3750亿/公顷、25%灭幼脲川号胶悬
齐U 300-450克/公顷、25%灭幼脲川号 粉剂450-600克/公顷、Bt乳剂800倍 液、1.2%苦•烟乳油1200倍液喷烟防 治。
4-6月米用20%杀灭菊酯,用“林海-25型”烟雾机在林间喷烟,用量每亩1-2毫升+柴油10毫升。
喷烟时选择无风或微风 的天气,以早晨4-6时,
或16-20时为好。
3月中、下旬
幼虫
将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粉剂撒于 林间针叶及地面上。
幼虫3-5龄时,将粉剂 撒在虫口密度大的林间 地面;雨后撒在针叶上 使之吸附一些粉剂,效 果更好。
四种杀虫剂林间防治思茅松毛虫试验

四种杀虫剂林间防治思茅松毛虫试验万鹰;刘德波;徐晓丽;彭清【摘要】采用4种杀虫剂对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高效氯氰菊脂与溴氰菊脂混合的油烟剂速效性最好,供试虫种在第4天校正死亡率可达100%;白僵菌和林得保粉剂的持效性最好,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死亡率增高.思茅松毛虫常规防治中可选用持效期长的白僵菌和林得保粉剂;在密度较大或大面积暴发成灾时,宜选用速效性好的高效氯氰菊脂与溴氰菊脂混合油烟剂进行防治.【期刊名称】《中国森林病虫》【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马尾松;思茅松毛虫;杀虫剂;防治试验【作者】万鹰;刘德波;徐晓丽;彭清【作者单位】贵州省台江县森林植物检疫防治站,贵州台江556300;贵州省黔东南州森林植物检疫站,贵州凯里556000;贵州省黔东南州森林植物检疫站,贵州凯里556000;贵州省台江县森林植物检疫防治站,贵州台江55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42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又名褚色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1],为我国30多种(含4个亚种)松毛虫中危害最严重的6种松毛虫之一[2]。
该虫于1984年在黔东南州首次被发现,次年在榕江、黎平和剑河3县发生面积达10 000 hm2,其中榕江县乐里镇就有3 333.33 hm2松林成灾[3]。
思茅松毛虫在黔东南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皮缝或松梢针叶的基部越冬[4],每年5—9月啃食松针,猖獗时一夜可将整株针叶食光,甚至整株死亡[5]。
2008—2013年台江县思茅松毛虫发生面积2 217.62 hm2,危害严重的达575 hm2,对马尾松林的生长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复合生物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思茅松毛虫,多采用白僵菌、Bt、病毒、阿维菌素等进行组合,效果十分显著[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往会在地形恶劣的地方选择种植松树 ,坡度比较 大 ,地形恶劣这也给思茅松毛虫发生的监测和防治 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4 恶 性采 脂 ,湘 东 区思 茅松 毛虫 发 生严 重 的松 . 林 ,都被恶 性采脂 ,造 成树 势衰弱 ,抗性下 降 。
幼虫 9 l 月为 害 。  ̄1
成虫:雄蛾体长 2 ̄ l 2 4 眦,翅展 5 ̄ 8 ,棕 37 珊
褐 色至 深褐 色 ,前翅基 至外 缘平行 排列 4条 黑褐 色
波状纹,亚外缘线由 8 个近圆形的黄色斑组成,中 室白斑明显,自斑至基角之间有 l 肾形大而 明显黄 斑。雌蛾体长 2+ 6m ,翅展 6 ̄ 2 姗,体色较 54 - m 811 雄蛾浅, 黄褐色, 近翅基处无黄斑 , 中室 白斑明显,
4条波状 纹也 较 明显 。 卵 :近 圆形 ,咖 啡色 ,卵壳 上具 有 3条黄色 环
2 发 生 原 因
2 树种单一 . 1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在 2 O世纪 7~ 0年代造 08
林时没有考虑树种的多样性 ,造林树种单一,片面
的追求种植收入 高的树种,纯林所占比重火,森林 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加之气候异常,为林术病虫害 的大量发生提供了条件。 2 天敌少,气温高 . 2
状花纹 ,中间纹两侧各有 l 咖啡色小圆点,点外为
白色环 。
幼虫 :幼龄幼虫与马尾松毛虫极相似。1龄幼 虫体长 56l,前胸两侧具两束长毛,其长度超过  ̄ i m 体长之半 ,头、前胸背呈橘黄色,中、后胸背面为 黑色,中间为黄 白色,背线黄白色 ,亚背线 由黄白
近 年米气候 比较异常,气温高和松毛虫的天 L
中图分类号 :¥ 6 . 73 2l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4 2 1)O —0 6 —0 06 . 9( 0 1 4 l9 2 2
萍乡市湘东区位于江西的西大 门,东靠安源、
芦溪 ,南邻 莲花 、湖南 攸县 ,西接 湖 南醴 陵 ,南 北 长约 4 3公 里 ,东西 宽约 2 . 75公里 ,总面积 820 60
地 上。 都能顽 强地 生长 ,为 了消灭 比较贫瘠 的荒 山,
可用 O5亿~ . 1亿孢 子/ ml苏 云金杆 菌液 , 12 ‘ ̄ 亿 孢子/ 的 白僵菌 水剂 ,或 5亿孢子 / 的超低 容 ml ml 量 的 白僵 菌油 剂 、乳 剂 、水剂喷 雾 。 33 黑光 灯诱 杀成 虫 - 最 关键 的是要做 好测 报工作 ,只有 准确 预报 其 成 虫期 ,才 能在思 茅松毛 虫 的产 卵前将 其 诱杀 。根 据近几 年 的观 察 ,湘东 区思茅 松毛 虫的成 虫期 在 5
治方法 总 结如下 :
生活史该虫在湘东一年发生 2 以幼虫越冬, 代, 3 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 月下旬结茧化蛹,
6月中旬羽 化产 卵 ,第 1代幼 虫 6月下 旬到 7月 为 害 ,幼 虫发 肓时 间短 ,取 食快 ,食量 大。8 月上 中
1 思茅松毛虫危害状和形态特 征
11 危 害状 .
取食松针,严重被害的松林,远看呈红褐色 , 似火烧状。
1 形 态特 征 . 2
旬第 1 代幼虫结茧化蛹,幼虫善爬行,在灌木杂草
丛中结茧,8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卵产于针叶 上,幼虫初期群集为害,以夜间取食为主。6令后 食叶量大增。成虫多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第 2 代
色及黑色斑纹所组成,气门线及气 门上线黄白色。 2 5龄斑纹及体色更为清晰。6龄 以前除体长逐龄 ~ 增外,体色无多 变化 ,从 6 龄开始各节背面两侧 开始出现黄 白毛丝,7龄时背两侧毒毛丛增长,并 在黑色斑纹处出现长的黑色长毛丛,背中线由黑色 和深橘黄色的倒三角形斑纹组成,全体黑色增多, 至老熟时全身呈黑红色 , 中后胸背的毒毛显著增长。 蛹:长椭圆形,初为淡绿色 ,后变栗褐色,体 长 3 ̄ 6 2 3 衄, 雌蛹 比雄蛹长且粗, 外被灰 白色茧壳。
3 防治方法
31 营林技术措施 .
推 广封 山育 林 ,改造人 工纯松林 ,合 理打 枝 ,
h m 安放 一盏 黑光灯 ,效 果显 著 。 34 化 学防 治 . 思茅松 毛虫越 冬前 后抗 药性最 弱 ,是化学 防治
的最好时间。可以用 2 %灭幼脲 3号粉剂 6~ 0 5 5 8 g 6 / 7m 喷粉;用 1 %苦参碱乳油 8 ~2 g 6 6 . 2 O 10/ 7m 6
第3 4卷第 4期
2 1年 1 01 2月
江
西 植 。
保
EC oN TI
V l3 , . o 。 4 No 4
De . 2 l c. 01
J ANGXl P I LANT P I
萍乡市湘 东区思茅松毛虫发生与 防治
黄雪辉 ,吴欣 ,李涛
( 江西省萍乡市湘 东区林 业局森防站,江西 萍乡 3 7 1 ) 3 0 6
敌少也是造成我区思茅松毛虫发生的主要原因之
收稿 日期:2 1.0O 0 11.I 作 者简介:黄雪辉 ,男,江西萍乡市人 ,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_作。 T
・7
21 01年第 4期
2 地形恶劣,防治困难大 . 3 松树的生命力很强, 它的种子不管落在什么士
1 生活 习性 . 3
h m ,交通便利,区、乡 ( ) 镇 公路四通八达,30 2、 3 9国道、昌金高速贯穿东西。 1 现有有林地 56 6 8 6. 7 h2 m ,松树林 29 . h 52 m ,其中马尾松 88 m , 7 6.h 2 7 湿地松 12 . h 73 m ,主要分布在湘东镇等 6 4 个乡镇 街和五峰林场等 3 个国有林场。为更好 的防治我区 的思茅松毛虫,我们在五峰林场的麻山分场进行长 期的监测和防治,现将思茅松毛虫 的发生原因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