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解剖学讲义(二)

合集下载

艺用人体解刨学

艺用人体解刨学

1.人体的骨骼:成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组成。

脑颅包括:额骨,颞骨,顶骨,蝶骨,枕骨。

面颅包括:鼻骨,额骨,上颌骨,下颌骨。

2.人体的肌肉:人体全身的肌肉约600块。

3.人体比例:男性髋部宽1 1/2个头长。

4.胸廓:肋骨共有12对,第一至第七肋骨直接和胸骨连接,称真肋,第八至第十肋骨汇成肋弓简介与胸骨相连,称假肋,第十一,十二肋骨由于不连接胸骨,前端游离于腹腔后壁,故称作浮肋。

5.颈部肌肉:a胸锁乳突肌b颈阔肌c舌骨上,下肌群。

胸部肌肉:a胸大肌b 前锯肌。

6.腹部肌肉:主要有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与前锯肌的肌齿相交错)。

7.背部肌肉:a斜方肌b背阔肌c骶棘肌(骶骨三角形---倒三角形)。

8.躯干的运动:脊柱的胸椎连接胸廓,骶骨连接骨盆,它门要靠腰椎的动产生一些动作。

9.锁骨和肩胛骨:锁骨位于胸廓前面上方,内端连接胸骨,外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结合。

从上面看呈“S”形,肩胛骨最显著的部位是肩峰和肩胛冈,它们是肩部外形的重要骨点。

10.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是上臂唯一的伸肌,起始处有三个头,其中两个头分别起自肱骨的外侧和内测。

另一头起自肩胛骨的关节。

11.盆骨是由左右髋骨连接骶骨、尾骨构成的环状形体,像一个上大下小的盆。

性别不同,盆骨也有明显区别,男性盆骨高而深,女性盆骨阔而浅。

12.髋部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

13.大腿肌肉:a缝匠肌为人体最长的肌肉.b半腱肌、半膜肌重叠生长,半腱肌遮盖半膜肌,起点都在坐骨结节。

14.一竖、二横(两侧肩峰连线和两侧骨前上棘连线)、三体积、四肢。

15.人体重心:男性重心约在其身高的56%处。

问答题简述头部形态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别?男:头部较为方正,骨骼,肌肉起伏明显,额部稍向后倾。

女:头部较为圆润,骨骼、肌肉起伏较小,额部较为平直。

老:牙齿脱落,牙床凹陷,唇内收,劾部突出。

幼:由于未发育完全,脑颅大而突出,郂部内收。

简述斜方肌的特征及功能?位于背部上方,单侧呈三角形,双侧呈斜方形,由此得名。

艺用人体解剖学2骨骼头部

艺用人体解剖学2骨骼头部

头部的骨点
脑颅骨
额结节:头部顶点及反光点。 眉弓骨:男性特征。 颞 线: 头骨顶面和侧面的分界,与头盖骨曲线
平行,末端到达颞骨的根部。 1. 乳 突: 连接胸锁乳突肌,决定头部走向。
头部的骨点
面颅骨 颧骨:头部顶点及反光点。 颧弓:决定面部形状,将侧面分为两个面。 鼻骨:下接鼻软骨。 颏结节:头部顶点,决定面部形状。 1. 下颌角:决定头骨侧面宽度。
1、骨的特点 人类的骨骼大小、形状大致相同;无论深浅,
骨骼直接影响身体的外形。
2、皮下骨〔骨点〕影响外形明显 骨构成人体的“根本构成线〞 。
3、头骨、胸阔和骨盆是骨骼的三个主要局部
头部
面颅骨、脑颅骨、〔下颌骨〕
头骨构成
脑颅骨呈球形,下部 呈楔形。 额呈方形,下颌骨呈 马蹄形,上下颌骨合 并为圆柱形。 面部比脑颅部长,中 线位于眼窝下部。 骨点构成头部的体积。
头部的凹穴
眼窝: 上缘关系眉弓骨和鼻骨的连接,鼻骨基部是
梯形,斜插入眉弓骨,连接处形成使内眼角凹陷的小 块面;下缘是颧骨及颧弓的起点。
鼻孔:被鼻软骨覆盖。 太阳穴:头部正侧面的分界线。 颧弓下部:被咬肌填充,与颧弓共同构成头部侧面
形体。
犬齿窝:没有肌肉覆盖,面部最低点。
头部的关节
位于耳孔处的下颌关节是 头部的唯一可活动关节。
头部的纵深面
眼窝 鼻子下端 上唇 下唇的下面 颏下
头部的分面
如同立方体, 也有六个面。
前面的面稍 向前倾,分界 线开始自太阳 穴,沿着颧骨 而下,恰落于 嘴角之外。
头部的透视
确定视平线位置。பைடு நூலகம்把几何形体的概念引入 头像透视中。 鼻底与耳朵的连线上下 是透视角度的反映。 判断透视角度,以眉弓 骨转角为准。

1.2 艺用解剖

1.2 艺用解剖

躯 干
下肢
Hale Waihona Puke 头 上肢• 头部分为脑颅和面颅。脑颅在颧弓、眉以 上至后脑部分,面颅在眉以下的五官部分。
• 躯干分为颈、胸、腹、背、腰等部分。
• 上肢分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
• 下肢分为臀、大腿、膝、小腿、踝、足等部分。
二.
1、全身比例:
人体的比例
七个头长的具体比例是:
(1)、头本身长度; (2)、下颌至乳线; (3)、乳头至肚脐稍下; (4)、肚脐至耻骨 (5.5)、耻骨到膝盖中部一个半头 长 (7.5)、膝盖中部到脚跟为两个头 长

(1)、躯干: 3个头长
• (颏→乳下弧线(乳迹线(2) 脐孔→耻骨。)
• 上肢: 3个头长
上臂1
(1/3) 个,前臂1个,手
2/3个。
• 下肢: 4个头长 大腿2个 小腿2个。人体的1/2处约在耻 骨联合处。

女体:
肩宽 :11
2
“头长” 11 胸宽: 2 <
“头长” 13
腰宽 :4
1
“头长”
一.
人体解剖部位的划分
人体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各个部 分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人体作解剖分析研究时,又不得不把他人为 的分为各个部分。
人体构成区分为:
头部 —— 脑颅、面颅 躯干 —— 颈、胸、腹、背、腰。 上肢 —— 肩、上臂、肘、前臂、腕、 掌、指 下肢 —— 臀、大腿、膝、小腿、踝、 足
髋宽 :
“头长”
男体: 肩宽:
“头长” 1 1 胸宽:2
“头长” 1 1 腰宽:2
长” 髋宽:
“头长”
2 >1 “头

艺用人体结构--人体解剖 ppt课件

艺用人体结构--人体解剖 ppt课件
人体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结成 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人体作解剖分析研究时,又不得不把他人为的分为各个 部分。
人体构成区分为:
头部 —— 脑颅、面颅 躯干 —— 颈、胸、腹、背 上肢 —— 肩、上臂、肘、前臂、腕、掌、指 下肢 —— 髋、大腿、膝、小腿、踝、足
第一节.人体解剖部位的划分
1 3
头长。
男人体:
肩宽: 胸宽: 腰宽: 髋宽:
2 “头长” 1 1 “头长”
2
>1 “头长” 1 1 “头长”
2
.
八安 头德 身鲁
卢 米 思
所 作 理 想 男 人 体 比 例
人体主要比例 | 躯干大体比例
女人体:
肩宽 : 1 1 “头长”
2
腰宽 : 1 “头长”
髋宽 : 1 3 “头长”
.
全 身 骨 骼
肌肉
肌肉为红色纤维组织,有收缩运动的功能并构成人体丰满的外形。 每块肌肉纤维部分称为肌腹,肌腹两端附着的地方称起点和止点,起止 点多属腱质,肌肉收缩运动时,肌尾向起点靠近、肌腹隆起,腱质部分平凹。 肌肉根据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圆肌、阔肌等。
关节
骨与骨相接形成了人体运动的轴,即关节。关节的组合方式呈多样 化,根据类型不同,可以分为球窝关节、滑车关节、轮转关节和鞍状关节。 这些关节以肌肉为动力,能产生多种复杂的运动。在人体造型中,从各种 角度深入观察手腕和肘、肩、腰、膝、踝这些构成人体动态的关节是十分 必要的。
乳腺是由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形成的变形皮肤腺的积聚。皮肤很薄,经皮肤可 透见皮下静脉。
人体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人体作解剖 分析研究时,又不得不把他人为的分为各个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二 比例

艺用人体解剖二 比例
至脐孔的距离,等于两乳头的距离.
7
个 半 头 长
比 例 图
第三节 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是人体体形的支柱,是人体健壮强度 的基础,骨骼配合肌肉的拉力可以产生杠杆作用, 形成人体运动。
骨骼的形状大体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 混合骨四类。
骨骼上面的突起部分一般称为粗隆、粗线、隆 实、结节、棘、踝等。
1.全身骨的分布与特 征
1.颅骨 2.躯干骨 3.四肢骨
人 体
1.骨的形态

2.骨的形态,结构

2.骨的构造
3.骨连接
1.关节的基本结构 2.关节的运动
躯 干
下肢
头 上肢
头 部 骨 骼
面颅
脑 颅
上 肢 结 构

肩 上臂
前臂
腕掌

下肢结构

大腿

小腿 脚

第二节 人体主要比例
头面部五官之间大体比例:以正面脸型 为准,眼低于头顶至颌下腺的1/2处,头顶至 眼,纵线的1/4处为眉。在眼的水平线上,以 眼长度为标准,画横线为五等分,计两个眼 裂之长,两眼之间,两眼之外都是一眼的长 度,鼻宽同于一眼长度,口宽同于两眼瞳孔 的距离,耳上端与眉齐。自发际线向下至眉 骨间,自眉间向下至鼻尖,自鼻尖向下至颌 骨下,三段相等,我国古代称之为三停五眼。
皱纹,因脂肪较丰满肩窄,两肩下斜,锁骨 曲度不明显。腰宽等于头长,胸廓窄小,骨 盆低宽,腰部窄长,自肩至腰的长度等于腰 至臀下弧线的长度。乳腺发达胸部丰满,腹 部圆深,臀部宽后向突出。站立时脊柱弯曲 明显。背部较圆深,凸凹变化不明显,胸部 凹窝较浅。
4、上肢部
(1)男体 臂部肌肉起伏明
显,肘部凸凹起伏明 显,内髁鹰嘴突起, 髋宽较厚,手大,手 部皮肤坚实强劲,浅 静脉较显。

艺术人体解剖学 ppt课件

艺术人体解剖学 ppt课件

上肢结构
➢ 整体比例 ➢ 上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上肢肌肉 ➢ 上肢运动规律 ➢ 上肢形体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下肢结构➢ 整体比例 ➢ 下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下肢肌肉 ➢ 下肢外形、解剖、形体对比 ➢ 下肢形体结构
人体造型
➢ 人体结构线 ➢ 人体骨骼结构 ➢ 人体体块结构 ➢ 人体动态与结构
艺用人体解剖学
历史 科学
➢ 史前 ➢ 古埃及 ➢ 古希腊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巴洛克 ➢ 现代(19-20世纪) ➢ 后现代 ➢ 当代
人体结构概论
头部解剖结构(一)
➢ 方法 ➢ 头部基本形 ➢ 五官 ➢ 头部解剖结构与形象结构 ➢ 头部骨骼 ➢ 男女老少的形象特征
几个名词
➢形 ➢体 ➢ 结构 ➢ 解剖结构 ➢ 形体结构
步骤
➢ 基本形 ➢ 形体结构 ➢ 解剖结构 ➢ 整体结构
头部解剖结构(二)
➢ 头部肌肉的表情作用 ➢ 五官的结构特征 ➢ 头部动态结构与素描分析
手足部
➢ 骨骼的联结和运动 ➢ 肌肉组织和运动功能 ➢ 手足形体结构
躯干结构
➢ 整体比例 ➢ 躯干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躯干肌肉 ➢ 躯干运动规律 ➢ 躯干形体结构

艺用解剖PPT课件

艺用解剖PPT课件

03
CATALOGUE
人体肌肉结构
肌肉分类与功能
骨骼肌
人体大部分的肌肉属于骨骼肌 ,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躯干,负
责运动和姿势维持。
心肌
心肌主要分布在心脏,负责心 脏的收缩和舒张,维持血液循 环。
平滑肌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内脏器 官,负责内脏的运动和功能调 节。
总结
肌肉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不同的肌肉类型具有不 同的功能,共同维持人体的正
通过艺术手段如绘画、雕塑等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行为,可以传达出 更深刻的意义和情感。
05
CATALOGUE
艺用解剖应用
绘画中的人体表现
绘画中的人体表现是艺用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对人体骨骼 、肌肉和皮肤的结构和形态进行深入研究,画家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人体 的形态、姿势和动态,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特点
艺用解剖学注重对人体形态的深入观察和准确表现,为艺术家提供关于人体结 构、动态、表情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表现力 。
艺用解剖的重要性
艺术创作基础
掌握艺用解剖学知识是艺术家创 作人物形象的基础,能够帮助艺 术家更好地理解人体形态和结构 ,从而在艺术作品中更准确地表
现人物形象。
常生理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部肌肉结构与特征
额肌
眼轮匝肌
位于额部皮下,呈三角形,起自帽状腱膜 ,止于眉部皮肤。主要作用是提升眉毛和 额头皮肤,产生表情。
围绕眼睛的环形肌肉,主要作用是闭眼和 产生眼部表情。
口轮匝肌
总结
围绕嘴巴的环形肌肉,主要作用是闭嘴和 产生嘴部表情。
面部肌肉结构复杂,不同的肌肉产生不同 的表情和动作,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 式之一。

艺用解剖透视学(下篇)

艺用解剖透视学(下篇)

第二节 阴影画法 第四节 镜面反影透视画法
第六章 人体运动的规律
第一节 人体运动概述 第三节 光与影
第二节 人体运动的韵律与节奏 第四节 着装衣纹的处理
第七章 常用的简易透视画法
第一节 求透视中点,引透视中线法 第二节 透视长度定法 第三节 作等间隔的行列透视图 第四节 作两种等间隔 的行列透视图 第五节 规定范围内的做等分线
第 一 章 透 视 概 述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透视学是高等美术设计教育中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一门课程,是将来的画家、设计 师最强有力的创造技术手段。熟练地掌握它,将受益无穷。
返回
第一章
第一节 透视的定义
透视概述
二、透视的定义 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的平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从而得到三维 的绘画效果,这就是透视。“透视”一词的英文源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思是透过透明 面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画到平面上。因此,透视在美术上也指绘画的一种方法。(在 医学上,透视是指通过特制的光学仪器,观测物体表皮之内的物体现象。)三维空间即 上下一维、左右一维、前后一维。把景物的三维空间立体地表现在平面上,这是一门科 学,即透视学。 画面、基面和视者的关系见下图。如图所示,将平放的正方形ABCD画到透明面上, 其透视形就出现了梯形ABCD。
第一章
第一节 透视的定义
透视概述
一、透视现象与透视学 透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体生理器官—眼睛与生俱来的本领。因为具有这个本 领,人才能分清楚物体的远近、大小、厚薄、轻重。通过眼睛的感应将信息传到大脑, 由大脑下达指令,然后对物体采取行动。 对透视现象的研究始于绘画的需要。大约 在公元5世纪,雅典画家阿嗄塔尔库斯 (Agatharcos)在他为爱米路斯(Esehylvs) 画的歌剧布景中就运用了透视原理,从而画出了 建筑物的远近不同现象。这大概是有记载的最早 运用透视原理绘画的一例。今天,透视在造型艺 术和设计艺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学习绘画和设 计的人都必须学习透视原理,不掌握好透视学原 理,建筑师就画不好建筑图;没有良好的透视学 基础,工业造型师就画不好预想的设计图。

艺用解剖

艺用解剖

肱三头肌
• 起点:肱骨上头内外侧,肩胛骨外侧角下方。 • 止点:尺骨鹰嘴。 • 作用:将弯曲的肘关节拉直、伸展前臂,它的作 用和肱二头肌相反。 • 结构要点:肱三头肌在肱骨上部是两股厚实的肌 肉组织,下部是贴近肱骨的位置转化成肌腱合并 在一起,因此体表上部浑厚,下面扁平,在肱三 头肌下部形成弧形阶梯。
肱肌
• 在大臂肱二头肌包裹下,显露在大臂外侧 上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叫肱肌外 侧头,在体表起到明显的结构作用。 • 形态特点:A、肱肌外侧头显露在肱二头肌 与肱三头肌之间,上部插入肱三头肌和三 角肌之间,下部插入肱二头肌和肱桡肌之 间。 • B、肱肌内侧头在大臂的内侧,在肱二头肌 旁,沿肱骨显露于体表。
• 当手指从手掌关节伸出后,便逐渐形成三 段杆球形结构。 • 大家可以把手指关节看成是一个球体,由 手掌到手指尖逐渐变小的球体,但变化不 会太明显。
比例和测定
• 手掌和手指的比例: • 第一、我们的手指从掌与指骨的关节开始,呈现出一条以 中指为最突出点的弧线,并每节指骨弧线弧度度数变大。 • 第二、手掌在腕部的中心A开始,延伸至中指的根部B处。 • 第三、大拇指从掌面向前伸展,大拇指长轴线与手部中心 线形成一个25至30度的夹角。其拇指基点G与中心线H成 一条直线。 • 第四、A到中指与掌骨关节B点的长度刚好和B点到F点的 长度相同。 • 第五、从B到C的长度,刚好是手指的一半。 • 第六、从C到D的长度,刚好是C到F长度的一半。 • 第七、从E到F的长度,刚好是D到F的一半。
手臂关节
• A、肘关节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肱骨下髁, 我们可以把肱骨下髁中间理解成一个滚轮,镶嵌 在内外髁中间;第二部分,尺骨鹰突可以看作为 是把螺丝扳手的头,这扳手顺着轮子作运动;桡 骨上头是一个轴承点,以肱骨外髁为转枱,顺时 针转动,与尺骨成交叉状。 • B、腕关节是以尺骨下头、桡骨下头和掌骨组成 的,呈微凹进出的是尺骨和桡骨组成的前臂部位, 呈微凸出来的是8块掌骨部位。

艺用解剖

艺用解剖

第一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 第一章 人体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骨骼 人体的肌肉 人体的比例 男女体型的差别
第二章
第一节 头部骨骼
头部
第二节 头部肌肉
第三章
第一节 躯干部分的骨骼 第二节 躯干部分的骨肉
躯干
第四章 上肢
第一节 上肢骨骼 第二节 上肢肌肉
第五章 下肢
第一节 下肢骨骼 第二节 下肢肌肉
第二部分 透视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三要素及相互关系 透视的相关术语 透视的基本规律 直线的视觉分类和透视变化
第二章 平行透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平行透割与延伸 平行透视的应用图例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形成和状态 成角透视的特征 成角透视的基本画法 成角透视的运用图例
第四章 倾斜透视
第一节 平视中的倾斜透视 第二节 俯仰视中的倾斜透视 第三节 图例运用
第五章 中国画透视
第一节 中国画透视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画透视的特点 第三节 关于“三远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
透视
第一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
第 第 第 第 第 五 四 三 二 一 章 章 章 章 章 下 上 躯 头 人 肢 肢 干 部 体 概 况
第二部分 透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中国画透视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 以上物品下次 上课时带来。
安 格 尔 人 体 习 作
拉 斐 尔 男 人 体 习 作
学习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 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看范图,多看 教材,多与联系身体实际。
• 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相互辅助,教材、教 学图片、实际观察和作业练习同时进行, 以尽快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只有熟知人体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描绘人 体,恰当地塑造人物形象。
解剖学的历史
• 外国: • ①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见书226页) • ②古希腊——希波克拉底 • 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
其他美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丢勒 • 中国: • ①最早出现——战国《黄帝内经》 • ②雕塑代表——秦 兵马俑、佛教雕塑 • ③绘画代表——宋 李嵩《骷髅幻戏图》
绘画口诀。
古埃及壁画
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 460~377)
古希腊名医、 解剖学鼻祖
达 芬 奇 手 稿
227





例 标
见 书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 脸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 三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形是希 腊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达芬奇
达 芬 奇 手 稿
(手指则以中指,脚趾则以第 二趾为基准,靠拢、散开)。
屈与伸
外 展 与 内 收
动作术语
• 回旋:骨绕其固有轴旋转。 分为旋内和旋外。
• 旋前与旋后:前臂运动专称。 解剖姿势基础上,大拇指 一侧向前运动为旋前; 反之为旋后。
回 旋
旋 后 与 旋 前
准备要求
• A4规格大小的 白纸本个
• 铅笔、橡皮、 钢笔或碳素笔

《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

《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

《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艺用人体解剖/ Anatomy For The Artist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11/2学分4.授课对象:美术学师范专业5.使用教材:①《人体结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②《艺用人体解剖》拉萨.西蒙伯尔特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二、课程简介《人体解剖》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中,人往往是艺术表现的主体。

无论在绘画艺术或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占据很大的比例。

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及运动变化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为人体课训练及今后的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要求1. 首先,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通过一学期32学时的课内外学习,引导并要求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手段,辅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2.其次,《艺用人体解剖》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应启发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在关系。

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初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准确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同时,明确领会本课程与素描、速写、装饰画、油画、国画、泥塑等人物造型课程之间存在造型技法联系和不同的审美要求,作出深度的视觉审美总结,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人体造型基础。

艺用解剖

艺用解剖

(一)、概论: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人体概况。 人体的比例、 人体概况。
(一)、概论: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 人体的骨骼、肌肉、 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的一门 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它和造 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它和造 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 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雕 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的描绘或塑造, 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学习人体解剖, 常重要的作用。学习人体解剖,首先要了解人体 的骨骼和肌肉,熟悉它们的构造、形状。) 的骨骼和肌肉,熟悉它们的构造、形状。
(2)、男性肩宽;2头长,两髂前上棘间 、男性肩宽; 头长 两髂前上棘间1 头长, 头长,髋部宽1( )。上肢向外平伸, )。上肢向外平伸 头长,髋部宽 (1/2)。上肢向外平伸, 指尖至人体的中线, 指尖至人体的中线,约等于人体全长的 1/2。 。 (3)、人体坐在椅子上的高度约 (1/2) 、人体坐在椅子上的高度约5( ) 头长,席地坐约4头长 儿童体形特点: 头长。 头长,席地坐约 头长。儿童体形特点: 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 岁左右 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10岁左右 →身长约 个, 5岁左右 约5个。幼儿身 身长约6个 岁左右→约 个 身长约 岁左右 长约4个头 个头。 长约 个头。 44
(一)、概论:
(一)、概论:
第一节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1、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大致: 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大致 比例大致:
(1)、躯干: 3个头长 、躯干: 个头长 乳下弧线( (颏→乳下弧线(乳迹线(2)脐孔 耻 乳下弧线 乳迹线( )脐孔→耻 骨。) 上肢: 个头长 上臂1( ) 上肢: 3个头长 上臂 (1/3) 前臂1个 个,前臂 个,手2/3个。 个 下肢: 个头长 大腿2个 小腿2个 下肢: 4个头长 大腿 个 小腿 个(3) ) 人体的1/2处约在耻 骨联合处。 人体的 处约在耻 骨联合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