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成本
2018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章知识点
![2018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1271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3.png)
2018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章知识点1. 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资源的配置和组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大化。
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2. 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财务成本管理包含了诸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财务成本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各个阶段的成本变化情况,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的。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和管理成本的目标。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得出真实的成本数。
3. 企业成本体系企业成本体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种成本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生产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直接与某种产品或服务关联的所有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而发生变动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部分制造费用。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发生变动的成本,包括租金、折旧和利息等。
4. 财务成本管理的评价指标财务成本管理的评价指标是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效果的评估标准。
业务成本率业务成本率是企业业务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通常在15%到25%之间。
直接成本率直接成本率是指直接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常在40%到60%之间。
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率是指企业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通常在5%到15%之间。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通常在10%到20%之间。
5.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资金,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短期预算培训资料
![短期预算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45c3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a.png)
短期预算培训资料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短期预算的培训资料。
短期预算是组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预算进行规划和控制的过程。
它帮助组织实现财务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目录1.什么是短期预算2.短期预算的重要性3.短期预算的编制步骤4.短期预算的关键要素5.短期预算的控制与监控6.短期预算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7.结论1. 什么是短期预算短期预算是组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预算进行规划和控制的过程。
它通常涵盖一年或更短的时间段,以帮助组织实现财务目标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短期预算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2. 短期预算的重要性短期预算对于组织的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短期预算的重要性:•预测和规划:短期预算可以帮助组织预测和规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和资源需求,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资源优化:通过制定短期预算,组织可以更好地分配和利用资源,尽可能高效地实现财务目标。
•决策支持:短期预算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例如新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和投资决策。
•控制和监督:短期预算可以帮助管理层对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短期预算的编制步骤短期预算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预算的时期和范围首先,确定短期预算的时期和范围。
通常,短期预算涵盖一年或更短的时间段,具体取决于组织的需求和行业的特点。
步骤2:收集数据和信息在编制短期预算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来自不同部门和功能,如销售、生产、人力资源等。
步骤3: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短期预算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销售数据,确定预计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并转化为具体的货币金额。
成本预算是短期预算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它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将成本转化为具体的货币金额。
步骤5:制定其他预算除了销售预算和成本预算,短期预算还包括其他预算,如人力资源预算、资本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
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
![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af6511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8.png)
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可以提高效率,实现成本最小化,同时还能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1.资源分配的概念资源分配是指根据需求和可利用的资源,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需求方或项目。
资源可以是金钱、人力、物资、技术、时间等。
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资源分配原则(1)公平原则:资源应根据不同需求方的需求程度进行适度分配,确保资源的公平利用。
(2)效率原则:资源应尽可能地分配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可行性原则:在资源分配中,应考虑资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资源能够有效利用。
3.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的关系(1)资源分配对成本效益的影响: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
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可以降低相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成本效益对资源分配的要求: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即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评估不同资源分配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决策提供依据。
(3)资源分配与经济发展:合理的资源分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资源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资源分配与不同领域的案例分析(1)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的分配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益和公平性,进而推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社会发展。
(2)环境保护领域:资源分配在环境保护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配置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到环境保护项目中,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3)医疗卫生领域:医疗资源的分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5.资源分配与未来发展的思考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动,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短期生产与成本控制培训课程课件
![短期生产与成本控制培训课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a52a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5.png)
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情况,对生产进度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调整生产线人员和设备、加强生 产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等措施,实现生产调度的最优化。
生产进度监控
总结词
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监控是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生产进度 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安全检查
定期检查设备、环境等是否存 在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整改
。
安全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确保员工遵守。
安全事故预防
建立安全事故预防机制,及时 应对和处理安全事故。
05
CATALOGUE
生产设备管理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
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
设备更新与改造
技术更新
根据技术发展情况,及时更新换代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改造升级
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优化设备性能,提高设备利用率。
投资评估
对设备更新与改造进行投资评估,确保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06
CATALOGUE
生产人员管理
人员培训与考核
提升生产人员技能和素质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岗 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短期生产与成本控制培训 课程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短期生产概述 • 生产成本控制 • 生产计划与调度 • 生产现场管理 • 生产设备管理 • 生产人员管理 • 生产信息化管理
01
CATALOGUE
短期生产概述
短期生产的概念
短期生产是指企业在短期内调整生产 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的生产方 式。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成本课件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成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62c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2.png)
动态监控与评估
企业应建立பைடு நூலகம்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应对措施。
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应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项资源在不同生产环节和部门之 间的合理分配。
05
实际案例分析
企业A的预算资源分配案例
总结词:合理规划
详细描述:企业A在预算资源分配方面采取了合理规划的策略,根据市场趋势和 内部需求,将有限的资源优先分配给高潜力和高回报的项目,确保资源得到最大 化的利用。
企业B的生产能力成本优化案例
总结词: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企业B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进 一步压缩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成本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 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预算和成本控制能力。
课程目标
01
掌握短期预算资源分配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02
理解生产能力成本的概 念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 响。
03
学习如何制定有效的成 本控制策略,提高企业 经济效益。
0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和竞争力。
提高效率
通过改进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减 少浪费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规模效应
扩大生产规模,以分摊固定成本,降 低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
供应链管理
优化供应商选择,降低采购成本;合 理安排库存,降低存储和物流成本。
技术创新
通过研发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过程 中的物耗和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04
预算资源与生产能力的关联
高级管理会计(3)
![高级管理会计(3)](https://img.taocdn.com/s3/m/2607a91d960590c69ec376cf.png)
$ 2 393 761 产品 销量(单位)
C1
$116 500 278
C2
1 826.2 1 427.4
$ 99 673 341
C3
1 588.7
$ 2 100 000
C4
568.2
$ 12 000 000
C5
1 355.0
$ 353 176 总计
6 745.4
可用数量(单位) 实际使用的最大数量
2 600
2 965
3 500
2 969
2 900
2 900
2 400
2 291
3 200
3 200
2.5 机会成本、生产能力成本和资源限制理论
由于所提供的生产能力的限制,制约了 企业进一步获利。 不同的作业的利用率通常有所不同。 达到饱和的作业(无剩余能力)限制了 企业进一步获利能力。 “限制理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确定 哪种资源是限制企业追加产量的最主要 因素,企业的管理者主要关心如何减少 这种资源的限制或瓶颈效应来增加产量
1 309 1 309 1 309 1 309 1 309 6 545
可用数量(单位) 实际使用的最大数量
2 600
2 400
3 000
2 782
3 500
3 109
2 900
2 673
2 400
2 400
3 200
2 727
2.42总销售量最大的经营目标
该目标下的生产计划如下:
收益
净销售收入 弹性成本 生产能力成本 其他成本 利息成本 资源 计划部门 运输部门 生产准备部门 切割部门 装配部门 货运部门
2.2短期规划和预算
每一种资源对应着一种生产能力,这种 能力大致以工作单位数来计量。 每一单位生产能力的使用也需要耗费一 定量的弹性资源 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该厂可以选定某项经营方案以实现预计 的目标。 通过编制预算,可以预测该厂的财务状 况。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69f71f08a1284ac9504393.png)
理论类课程大纲课程名称:高级管理会计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会计学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开课学期:6学分:2学时:34核心课程:否学时分布教学团队拟使用教材:卡普兰,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第3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 国内(外)现有优秀教材:[1]郭晓梅,《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刘运国,《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冯巧根,《高级管理会计》,南京大学出版社。
[5]赵贺春,冯文红,《高级管理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学习参考资料1. 《会计研究》;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二、课程描述(300字以内)《高级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高年级学生开设课程。
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主要内容和方法,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相关信息。
四、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
第2章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成本
![第2章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6b4ba02f0066f5335a812196.png)
成本制度的选择
当然,并非是成本制度反映的成本内容越 详细越好。理由: 第一、详细成本制度的成本可能会超过这种 成本制度所节约的机会损失; 第二、成本分得太细,也可能造成不适当的 分类,由此造成的信息误导可能比原始成 本制度更严重。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21
第2章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 生产能力成本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
生产能力成本(约束性成本)在短期内不会发生 改变,短期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现有的生 产能力条件下,最大化企业的利润或市场? 本章解决的两个问题: 在现有的生产能力约束、市场规模约束和结构约 束条件下,最大化利润或最大化销量。 根据最优决策编制短期经营预算。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7
2.4.2、总销售收入最大化目标
Max Z=14000C1+20000C2+19000C3+15000C4+22000C5 Subject to: 2C1+4C2+5C3+3C4+6C5≤2600×12 7C1+3C2+2C3+5C4+4C5≤3000×12 3C1+4C2+6C3+7C4+5C5≤3500×12 3C1+6C2+4C3+2C4+6C5≤2900×12 2C1+5C2+3C3+4C4+5C5≤2400×12 4C1+4C2+7C3+2C4+3C5≤3200×12 C1, C2, C3, C4, C5≥0
成本与资源分配
![成本与资源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01f366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b.png)
风险分析
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制定应对措施。
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
项目评估
成本控制
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为 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控制项目成本, 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资源配置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4
成本控制与优化
成本控制策略
提升企业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 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资源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 展奠定基础。
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
01
02
03
04
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资源的利 用情况,找出资源配置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物力分配需要与组织战略和业务需求相匹配,避免资源 的浪费和过度消耗。
物力分配需要考虑物资和设备的数量、质量和适用性等 因素,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物力分配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资源的 采购、存储、使用和维护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财力分配
财力分配是指根据组织目标和 资源需求,将资金分配到需要
通过集中采购、供应商谈判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
ABCD
持续改进生产流程
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工具和技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成本控制软件,提高成本控 制的效果和效率。
05
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利用效率,为 企业节约成本。
预算和资源分配
![预算和资源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b02a31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0.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CONTENTS
• 预算和资源分配概述 • 预算制定 • 资源分配 • 预算和资源分配的优化 • 预算和资源分配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预算和资源分配案例研究
01
预算和资源分配概述
预算和资源分配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预算制定
预算类型
物力
包括设备、设施、物资和材料 等。
财力
包括资金、预算和投资等。
时间
包括项目时间、工作时间和日 程安排等。
资源分配原则
优先级原则
根据项目的紧急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重要性,优先分配重 要和紧急的资源。
均衡发展原则
在资源分配时,要兼顾各个部门或项目的均 衡发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短缺。
效益原则
根据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优先分配效益较高 的资源。
解决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共享 和调配机制。
预算和资源分配的透明度问题
透明度问题的表现
预算和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情况,可能导致权力寻租、 腐败等问题。
解决方案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和参 与权。
06
收入预算
预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的收入情况,包括销售
收入、投资收益等。
支出预算
根据企业的经营计划和 目标,合理安排各项支 出,包括生产成本、管
理费用等。
资本预算
对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 进行计划和安排,如固 定资产购置、研发支出
等。
财务预算
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 预测和管理,包括现金 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
预算和资源分配计划
![预算和资源分配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b091b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4.png)
基于组织运营需求、项目计划等因素,预测未来一定期间的 支出情况。
制定预算方案
编制预算草案
根据预测的收入和支出,编制初步的 预算草案。
调整预算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预算草 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审批和执行预算
审批预算
将调整后的预算方案提交给上级领导或预算委员会审批。
执行预算
根据审批结果,组织实施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精益管 理、信息化系统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 平。
加强资源共享
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减少重复 投入和浪费现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04
执行调整
根据批准的调整方案,相关责任人或 部门执行预算调整,确保调整的有效 性和准确性。
PART 05
资源分配计划的实施与监 控
资源使用情况监控
01
02
03
实时监控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信息 系统,对资源使用情况进 行实时监控,确保资源得 到合理利用。
定期报告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对资 源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汇报 ,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
加强预算控制力度
严格执行预算
确保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开 支,防止超支现象。
建立预算监控机制
通过建立预算监控机制,实时跟 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
决预算偏差。
强化预算考核
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 系,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各部门对
预算控制的重视程度。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1 2 3
资源分配与预算
![资源分配与预算](https://img.taocdn.com/s3/m/7c30ad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0.png)
资源分配的流程
分析资源需求
对各个部门或项目的资源需求 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资源的 缺口和优先级。
方案审批与实施
将资源分配方案提交给相关部 门或领导审批,经批准后进行 实施。
确定组织目标
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 向,为资源分配提供指导。
制定资源分配方案
根据组织目标和资源需求,制 定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
02
资源分配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分配,旨在确保组织的高效运作和实 现长期发展目标。
资源分配的原则
01
02
03
战略导向
资源分配应与组织的战略 目标保持一致,优先支持 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
效益最大化
资源分配应实现效益最大 化,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 产生最大的收益。
公平合理
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应遵 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 则,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 浪费。
监督与调整
对资源分配的实施情况进行监 督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和优化。
02
预算制定与执行
Chapter
预算的种类
01
运营预算
用于日常经营活动的 预算,包括员工工资 、原材料采购、市场 营销等。
02
投资预算
用于固定资产购置、 研发项目等长期投资 的预算。
03
财务预算
涉及资金筹措和使用 的预算,包括现金流 预测、债务偿还等。
基于优先级的资源分配策略
总结词
根据任务或项目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 行资源分配,确保高优先级的任务得到 优先处理。
VS
详细描述
基于优先级的资源分配策略是根据任务或 项目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资源分配的 一种方法。它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 性来决定资源的分配,以确保高优先级的 任务得到优先处理。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 任务或项目较多、需要快速响应的情况。
预算与资源分配
![预算与资源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ba85e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c.png)
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要求资源分配应从整 体出发,综合考虑组织内外部 环境、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 利益。
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应注重整 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平衡,避 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 利益。
加强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 调与合作,确保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有效利用,实现组织的整 体目标。
03
预算制定流程
详细描述
这种方法考虑了实际需求,能够优先满足重要和紧急的需求。然而,如何确定需 求的次序是一个难题,主观判断可能影响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
边际贡献分配
总结词
根据各部门或项目的边际贡献大 小进行资源分配。
详细描述
这种方法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和整体效益。然而,如何衡量边 际贡献是一个挑战,实际操作中 可能存在诸多限制和困难。
调整和随意调整。
预算监控与反馈
预算监控的方法
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对比实际支 出与预算计划、分析偏差原因和采取 措施纠正偏差。
预算反馈的作用
预算监控与反馈的制度
建立预算监控与反馈制度,明确监控 与反馈的责任主体、内容和程序,确 保监控与反馈工作的有效开展。
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提供决策参 考依据、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确定目标
01
明确组织或项目的总体目标,确 保预算计划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
02
设定具体的预算目标,如收入、 支出、利润等,为后续预算制定 提供指导。
收集需求
全面收集各部门、项目或活动的资源 需求,了解所需的资金、人力、物资 等。
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以 便后续制定预算方案。
制定方案
根据目标和需求,制定多个预算方案,包括不同的资金来源 和用途。
对每个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预期结果、风险评估等。
工作报告中的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
![工作报告中的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5d5c6b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8.png)
工作报告中的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
工作报告作为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一种形式,必然会涉及到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的内容。
本文将从成本预算和资源分配两个方面,探讨工作报告中的相关问题。
一、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业务计划和经营目标,对各项费用进行预先计划和安排。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工作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工作报告中,成本预算的内容通常包括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设备成本等方面。
其中,人力成本是企业最主要的成本之一。
在工作报告中,可以详细列出各个部门的人力成本预算,并分析其中的变动原因。
比如,某部门人力成本增加,可能是因为招聘了新员工或给员工加薪等。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上级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和管理。
除了人力成本,物料成本也是工作报告中需要关注的一项。
物料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等方面。
在工作报告中,可以对物料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算,比如列出每个物料的采购量和价格变动等。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上级了解企业的物料采购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
二、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指将有限的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原则,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和项目,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在工作报告中,资源分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和效益。
在工作报告中,资源分配的内容通常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等方面。
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在工作报告中,可以详细列出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分配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和效果。
比如,某个部门的人力资源过剩,可能导致人员闲置,影响工作效率;而另一个部门的人力资源不足,可能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上级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调整和优化。
除了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也是工作报告中需要关注的一项。
财务资源包括资金、投资等方面。
制定预算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策略
![制定预算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f696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2.png)
制定预算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策略引言预算计划是一个组织在一定期间内安排资金、规划支出和收入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都需要制定预算计划以实现财务目标。
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资源,控制成本,从而实现财务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讨论制定预算计划的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财务。
什么是预算计划?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预算计划的定义和作用。
预算计划是根据过去的数据和未来的预测,制定出一定期间内的支出和收入计划。
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数字,以帮助我们管理资金和资源。
通过预算计划,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明确目标,有效管理资源。
预算计划的作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财务目标。
通过制定一个明确的预算计划,我们可以集中资源,为实现更大的目标做准备。
其次,预算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我们的财务状况。
通过与实际发生的支出和收入比较,我们可以了解我们是否按照计划行事,是否需要调整战略。
最重要的是,预算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资源,控制成本,从而达到财务的稳定和发展。
制定预算计划的策略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制定预算计划的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预算计划之前,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预算计划,并保持动力。
例如,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储蓄一定金额的钱,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目标设定预算计划,并努力实现它。
2. 收集数据和信息在制定预算计划之前,我们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来自我们的银行对账单,发票,收据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和信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我们的财务状况,为制定预算计划做好准备。
3. 分析现有的支出和收入分析现有的支出和收入是制定预算计划的重要一步。
我们需要仔细审查我们的支出和收入,找出节省的空间和增加的机会。
通过分析现有的支出和收入,我们可以找出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是可削减的,以及如何增加我们的收入。
公司资源预算与分配制度
![公司资源预算与分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9efa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8.png)
公司资源预算与调配制度一、前言为规范公司资源的使用和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订立本《公司资源预算与调配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资源预算与调配管理。
二、资源预算2.1 资源预算的定义资源预算是指基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依照明确的规定和程序,对公司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和掌控的过程。
2.2 资源预算的目的资源预算的目的是确保公司使用资源的透亮度和合理性,实现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的协调与推动。
2.3 资源预算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资源预算应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不偏袒任何部门或个人。
2.效益最大化原则:资源预算应以提高公司效益为核心目标,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3.连续改进原则:资源预算应不绝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变动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2.4 资源预算的编制流程1.战略目标确定:依据公司战略规划确定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并拆解为年度和季度目标。
2.预算需求收集:各部门依据业务需求,编制资源预算需求报告,包含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等。
3.预算编制和审核:财务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并依照预算规定进行审核和调整。
4.预算评审和批准:预算编制完成后,由公司高层领导进行评审和批准。
5.预算执行和监控:财务部门依照预算进行监控和掌控,及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6.预算调整和修订:依据实际情况,公司可以依据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订,但应经过公司高层领导批准。
2.5 资源预算的指标体系资源预算的指标体系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人力资源:包含员工数量、薪酬福利、培训开发等。
2.财务资源:包含资金投入、收支猜测、利润目标等。
3.物资资源:包含原材料子采购、设备投资、库存管理等。
三、资源调配3.1 资源调配的定义资源调配是指依据资源预算,依照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将公司的资源合理地调配给各个部门和项目,以实现公司整体目标的达成。
3.2 资源调配的原则1.效率优先原则:资源调配应优先满足对公司整体效益贡献大、风险低的部门和项目。
工作计划的资源预算与成本控制
![工作计划的资源预算与成本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ca6c5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f.png)
工作计划的资源预算与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工作计划的资源预算与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资源预算和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将以十个小节的形式,详细探讨工作计划的资源预算与成本控制。
一、资源调查及分析资源调查及分析是制定工作计划的首要步骤。
企业应通过调查分析确定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通过详细了解资源的需求和供应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
二、资源预算编制资源预算是指针对特定工作计划所需资源的数量、时间和成本等进行的预估。
在编制资源预算时,需要准确估算各项资源及其使用情况,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
三、资源分配与调整资源的分配与调整是指根据资源预算,将各类资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时间分配给相应的工作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资源的分配与调整应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工作计划的变化。
四、成本控制目标设定成本控制目标是企业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所确定的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通过设定成本控制目标,可以明确各项成本指标和控制标准,并对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五、成本预算编制成本预算是指根据工作计划的需求,对相应成本进行预估和分配的过程。
在成本预算编制时,需要考虑到各项成本的具体来源和用途,并根据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合理分配。
六、成本控制措施实施成本控制措施是指为了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工作计划和成本控制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流程、控制资源浪费等,从而降低成本。
七、成本控制结果评估成本控制结果评估是对成本控制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估成本控制结果,可以看出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成本控制监督与管理成本控制监督与管理是确保成本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监督与管理机制,包括成本控制岗位设置、成本控制流程设计等,以确保成本控制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预算与资源分配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预算与资源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dee22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6.png)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预算与资源分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本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需要进行预算与资源分配。
本文将探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预算与资源分配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管理策略。
一、预算的重要性预算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的基础,对于保障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至关重要。
预算的编制需要全面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投入、安全技术更新等,在预算中给予适当经费,可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资源分配的原则在资源分配方面,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先进优先原则:优先配置资金用于引进和更新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时俱进。
2. 重点突破原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岗位和环节,以补齐短板,保证关键环节的安全。
3. 绩效导向原则: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合理分配资源,将更多的经费用于提高安全生产绩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4. 公平合理原则:在资源分配中,要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资源分配相对平衡,减少差距。
三、预算与资源分配的策略1. 设立预算专项: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安全生产预算专项,确保安全生产经费的专款专用,避免经费被挪用于其他方面。
2. 加强人员培训:将一定的预算用于员工安全培训,如安全操作培训、应急预案培训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更新设备和技术:将一定的预算用于设备的更新和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安全监测设备、消防设备等,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4. 定期检查和评估:通过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调整资源分配,确保各个领域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四、预算与资源分配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 预算合理性: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避免预算过高或过低,需要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2. 资源优化利用:企业要善于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确保预算的最大化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经营预算
2.8.1、生产计划和资源利用 2.8.2、现金流量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22
第2章 短期预算、资源分配和 生产能力成本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
生产能力成本(约束性成本)在短期内不会发生 改变,短期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现有的生 产能力条件下,最大化企业的利润或市场? 本章解决的两个问题: 在现有的生产能力约束、市场规模约束和结构约 束条件下,最大化利润或最大化销量。 根据最优决策编制短期经营预算。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1
约束理论(TOC)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流体力学物理学家Eliyahu M. Goldratt提出的制约理论。他的两个观点: “管理流量,而不是管理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既定的,短期内需要管理的是流量。 “局部最优之和永远不会超过整体最优” ——在生产能力有限时,组织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最 薄弱环节(瓶颈)。 而且,瓶颈或约束是不可避免的,只会发生漂移, 不会消失。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2
约束理论的启示
最大化产出要从整体规划着手 短期内提高产出要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 --识别限制(identify constraint) --管理限制(manage constraint)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3
识别限制
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 --binding constraint --non-biding constraint --shadow price
短期内,通过线性规划: 识别瓶颈,管理瓶颈 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 长期内: 流程重组 资本预算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7
2.6 多种资源限制
识别最重要的限制资源 增加该种限制资源的供给 重新进行线性规划分析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8
2.6.1、产品工程再造和持续改进对利润的影响
4
2.3、作业、资源使用和成本
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弹性成本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5
2.4、短期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等销售量目标(等销售量约束,最大化利 润) 总销售量最大化目标 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6
2.4.1 等销售量的经营目标
2010-8-26 暨是成本制度反映的成本内容越 详细越好。理由: 第一、详细成本制度的成本可能会超过这种 成本制度所节约的机会损失; 第二、成本分得太细,也可能造成不适当的 分类,由此造成的信息误导可能比原始成 本制度更严重。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21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9
分析
1.C4的单位边际贡献最低,为什么线性规划 的结果是不生产C4? 2.C1的边际贡献为$2800,C5的边际贡献为 $4350。为什么线性规划的结果是C1生产 最多,而不是C5最多?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0
2.5 机会成本、生产能力成本和约束理论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7
2.4.2、总销售收入最大化目标
Max Z=14000C1+20000C2+19000C3+15000C4+22000C5 Subject to: 2C1+4C2+5C3+3C4+6C5≤2600×12 7C1+3C2+2C3+5C4+4C5≤3000×12 3C1+4C2+6C3+7C4+5C5≤3500×12 3C1+6C2+4C3+2C4+6C5≤2900×12 2C1+5C2+3C3+4C4+5C5≤2400×12 4C1+4C2+7C3+2C4+3C5≤3200×12 C1, C2, C3, C4, C5≥0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2
2.1、实例
见书P35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3
2.2、短期规划和预算
本例需要完成的两项工作: 第一、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按照既定的 生产目标,编制生产计划; 第二、根据生产计划与其他相关信息,编制 经营预算。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Max Z=2800C1+3700C2+3880C3+890C4+4350C5 Subject to: 2C1+4C2+5C3+3C4+6C5≤2600×12 7C1+3C2+2C3+5C4+4C5≤3000×12 3C1+4C2+6C3+7C4+5C5≤3500×12 3C1+6C2+4C3+2C4+6C5≤2900×12 2C1+5C2+3C3+4C4+5C5≤2400×12 4C1+4C2+7C3+2C4+3C5≤3200×12 C1=C2=C3=C4=C5 C1, C2, C3, C4, C5≥0
通过产品设计的改进,减少对瓶颈资源的 使用,对提高利润有双重效果: 减少瓶颈资源消耗,节约资源成本 扩大瓶颈资源产出,提高企业收入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9
2.7 短期资源分配中成本信息的作用
资源的最优规划取决于参数的估计。 参数估计错误,则资源规划就会错误,就 会发生机会损失 实际中,参数错误不可避免,这种机会成本 也几乎不可避免,但是采用数量基础成本 法,成本数据扭曲严重,机会成本更大。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8
2.4.3、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Max Z=2800C1+3700C2+3880C3+890C4+4350C5 Subject to: 2C1+4C2+5C3+3C4+6C5≤2600×12 7C1+3C2+2C3+5C4+4C5≤3000×12 3C1+4C2+6C3+7C4+5C5≤3500×12 3C1+6C2+4C3+2C4+6C5≤2900×12 2C1+5C2+3C3+4C4+5C5≤2400×12 4C1+4C2+7C3+2C4+3C5≤3200×12 C1, C2, C3, C4, C5≥0
机会成本:由于生产能力资源的限制而失 去的收益。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4
管理瓶颈
增加约束资源的供给 有效的计划和资源的缓冲减少约束资源的 停工等待时间 让瓶颈部分的员工加班工作 对员工进行多技能培训,需要时,将其转 移至瓶颈环节 流程的持续改进,消除瓶颈环节的非增值作 业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5
管理瓶颈
减少该产品约束资源的需求: 产品工程再造减少对瓶颈资源的使用 改变产品组合减少对约束资源的使用,增 加对当前剩余能力的使用 外包部分的或全部的瓶颈部分经营活动
2010-8-26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6
如何应对生产能力资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