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本节课浅薄的理解,现将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并能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2)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3、态度和情感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而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节教学的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好,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学情:二、学情分析生物必修3面向的是高二学生。

他们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三、教法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外加多媒体辅助教学、中间穿插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并进行合作探究。

好接下来就结合教学流程给大家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本节教学流程为:1.视频导入,2.小组讨论,探索新知,3.同桌探究,争当科学家,4.总结归纳,合作探究。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一段蝗虫灾害的视频导入新课种群的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这一节课。

Ⅰ、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从第4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而且可以领悟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一些基本方法,还可以为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打基础。

本章的重点知识有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另外,本节内容还十分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如分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可以分析人口增长情况;通过分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学生能明白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由此可见,本节内容不管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常见类型和机制。

2、了解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应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绘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两条增长曲线的对比,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用本节课的知识点对灭鼠、大熊猫的保护策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加强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及依据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材介绍了四种情况:“J”型增长、“S”型增长、波动和下降。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程分析1.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该内容标准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尝试构建数学模型”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目的是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相应指导,学生能构建解释原型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知识目标中的理解层次,目的是建立起抽象(数学模型)与具体(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教材分析:相应内容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

教材从以下3个方面组织学习内容: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3模块乃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方法训练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本节课主要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1)学生在必修一第1章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通过本章第1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其概念,并认识了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

这为本节课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高中数学课上学生学习过指数函数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了能力基础。

3)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模型有一定认识。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根据种群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2)运用构建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

2. 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概括总结出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

2)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变化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变化》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末尾明确表示,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结合高中生该阶段的认知能力,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2、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类型和机制3、将种群数量增长的“J”和“S”型曲线应用到实践当中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着新课程标准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我将以下两点分别设为难点和重点:1、教学难点:建立种群增长的数量模型2、教学重点:将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与实践相结合四、教法基于教学的需要,我主要采用视频播放、借助幻灯片讲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讨论和板书进行本次教学。

五、教学过程最后我来具体谈一下本节的教学过程: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本着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的原则:1、导入新课(5min左右)让学生观看细菌分裂生殖的视频。

师生互动,画出细菌繁殖产生后代数量的树状图,归纳总结得出细菌种群在n代后的数量为Nn=2n,并对这个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2、讲述新课(30min左右)根据细菌种群数量增长Nn=2n引出“J”型增长曲线,然后播放美国岛屿环颈雉泛滥的纪实片,并提出以下问题:(1)环颈雉增长的特殊原因是什么?(2)这种增长大约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停止?综合上述,建立“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将“J”型曲线与实际的自然条件结合,即自然界的资源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物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当死亡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完成数学模型建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通过实例中提供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生分析从能力的方面说,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建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种数学模型。

2.学会用数学模型尤其是“J”型曲线和“S”型曲线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四、过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碰到这样的问题:一片池塘什么时候捕鱼,捕鱼量才能既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又能满足鱼持续增长,一片森林我们每年的砍伐量是多少等等。

利用这些生活现象进行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其学生的求知欲望,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探究一:建构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型。

J型曲线的知识有两个,1细菌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建构2一般种群增长模型的构建,这两种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讲难度都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对细菌分裂方式不理解,难以推算出细菌繁殖过程中的数值变化。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数量变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了解了种群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量特征。

本节课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二是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增殖、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为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涉及到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现象可能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产生条件和特点。

(2)理解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2、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2)“S”型曲线中 K 值的含义和应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所以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

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次,建构主义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

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所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建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是本节课的重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内容,安排在《种群的特征》之后,使学生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

其次,了解种群数量变化是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基础。

内容上,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也是新课改新增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讲述J型和S 型增长曲线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K值的理解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

2.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数学模型的概念也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其他内容的时候,学生已运用过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曲线图等。

其次,通过必修1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在认知上并不是非常困难。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这一节内容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2)能力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比较抽象,因此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读书指导法、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播放“细菌分裂生殖产生后代数量”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讨论:在一个培养皿里,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进而引入今天的新课《种群数量的变化》。

以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然后分组讨论数学模型的建构方法,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及时的点评与补充,最后引导学生用公式和增长曲线两种数学模型表示细菌的增长,并比较两种数学模型的优缺点,使学生对建构数学模型的程序和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用多媒体出示某岛屿环颈雉的种群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一增长模型的条件,用数学公式表示t年后种群的数量以及该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在种群的特征一节之后,以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特征等相关知识作为铺垫,通过实例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描述。

本节内容详细讨论探究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当然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在生产生活发面人类应该如果做到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某种生物种群的改变往往会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又为以后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在第4章第2节的内容中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尤其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就会过渡到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

而且同学们在数学课的学习中也学习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比如函数图像的绘制,数学方程式的推导等,为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1.课前通过导学案预习,先了解基础知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2.课堂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组内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随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法可靠的。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大师,比如孟德尔,牛顿,爱因斯坦,很高兴各位同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潜质。

生物必修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生物必修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第1课时)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用构建数学模型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以及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濒危物种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我采用了游戏法教学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几组濒危物种与有害生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何保护这些濒危物种与有害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环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游戏一:模拟细菌繁殖。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课件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课件

问题9:研究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什么意义?
这属于“?”型增长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为什么要建构数学模型? 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什么意义?
教学反思
1.在开展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学生是在做 中思、做中学、做中悟。实验过程是学生获取证据,回答问 题的过程,是形成和深入理解重要概念的过程。实验为更好 地形成和理解重要概念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性知识、情境。
问题4:为什么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没有出现下降呢?
问题5:综合几组实验结果,固定体积培养液,一定培养条件 下,接种少量酵母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有什么规律?
2012年4月
120h 亚甲基蓝染色 培养时间问题?
2h 不稀释
4h 不稀释
6h 2倍稀释
8h 5倍稀释
问题6: 通过上边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不同培养时间酵母菌数量的图片, 能否描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 量变化的规律?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什 么要建构数学模型?
问题2:120小时后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 多少?
问题3:如何对10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呢?
估算法——抽样检测 摇匀
02 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2h
0h 4h
合作、责任
6h
8hபைடு நூலகம்
12h 10h
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03 处理数据,构建模型
实验操作视频
03 处理数据,构建模型
操作、计数问题 培养时间短
教学背景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 获得菌种 菌种 二 获得不同培养 时间的菌液 三 计数、数据处 理、建构模型 四 模型分析
活化
纯化 接种

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新

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新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说形式概念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展自主探究,教师最后点拨,当堂达标训练。

创设初衷: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并能在有效的时间是是内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步课堂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

流程要求:形式特色:第一,不向课前延伸:课堂从上课铃开始第二,不向课后延伸:保证学生的课余自由第三,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为辅: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二、说目的:1知识目的: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才能目的: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消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说地位:“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根底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绘、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开展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四、说过程:辅助环节设置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学习目的,同时能根据自学指导紧张高效自学课本内容。

课堂上直入课题,不复习旧知识,因为这种形式的课,堂清和日清已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稳固,不必在浪费时间是是,把时间是是用到本节新授知识的学习上。

“先学〞环节设置意图: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要表达五个明确,即明确①自学时间是是②自学内容③自学方法④自学到达的标准⑤自学的方法及要求,学生的自学因教师的自学指导的详细明确而被调动起来,检测是为了搞学情调查,发现问题。

自学指导〔一〕:请仔细阅读P65-66,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6分钟后检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并规定时间是是及要求,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进步自学效率〕• 1.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物学常用的数学方法〕• 2.“J〞型曲线的画法并动手画出图形〔要求学生掌握J型曲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印象,理解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3.形成“J〞型曲线的理想条件〔通过看课本,学生自主识记并背诵条件〕• 4.“J〞型曲线的公式〔图像与数学公式相结合,理解另一种模型的表现形式〕学生互助、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是是熟记背诵,掌握本节内容“后教〞环节设置意图:后教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下兵教兵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学习,通过学生先学,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理解学情后,在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教学时做到有针对性。

高中生物 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一、技术手段的进步促进科学的发展等观点,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主要介绍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如物质的跨膜运输奠定知识基础。

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1、2 过程与方法①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② 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② 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③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难点:1)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如果直接将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告诉学生,学生仍会感到枯燥无味,对这个模型也很难理解,这样又会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

因此,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逐步理解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二说学生: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①他们已经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了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和对物质进出细胞具选择性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②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 40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新_

高一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新_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种群数量特征的根底上,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我们知道整个第四章是从种群和群落的程度上研究生命系统的特征,那么教材既承接了前面的内容,又为后面群落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细胞核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模型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于此和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才能,施行自主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新、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知识的顶峰。

【学习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目的〔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二〕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的〔一〕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消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的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开展的观点。

【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表达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各种科学研究实例都不直接呈现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逐渐建构起种群增长模型,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事例。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

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数学根底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提醒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渐入佳境;二、思维热身,温故知新三,探究,总结归纳;四,迁移应用,稳固进步。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渐入佳境〔2分钟〕〔一〕{课件投影}水葫芦疯长的图片。

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水葫芦〞大家并不陌生,起初是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但是如今却是泛滥成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一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新人教版
一、说模式
概念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最后点拨,当堂达标训练。

创设初衷: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并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

流程要求:
模式特色:
第一,不向课前延伸:课堂从上课铃开始
第二,不向课后延伸:保证学生的课余自由
第三,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
二、说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 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 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 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说地位: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四、说过程:
辅助环节
设置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学习目标,同时能根据自学指导紧张高效自学课本内容。

课堂上直入课题,不复习旧知识,因为这种模式的课,堂清和日清已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不必在浪费时间,把时间用到本节新授知识的学习上。

“先学”环节
设置意图: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要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①自学时间②自学内容③自学方法④自学达到的标准⑤自学的方法及要求,学生的自学因教师的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调动起来,检测是为了搞学情调查,发现问题。

自学指导(一):
请仔细阅读P65-66,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6分钟后检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并规定时间及要求,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提高自学效率)
• 1.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物学常用的数学方法)
• 2.“J”型曲线的画法并动手画出图形(要求学生掌握J型曲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印象,了解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 3.形成“J”型曲线的理想条件(通过看课本,学生自主识记并背诵条件)
• 4.“J”型曲线的公式(图像与数学公式相结合,了解另一种模型的表现形式)
学生互助、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记背诵,掌握本节内容
“后教”环节
设置意图:后教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下兵教兵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学习,通过学生先学,教师通过检测、更正了解学情后,在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教学时做到有针对性。

自学指导(二):
请仔细阅读P67-68,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4分钟后检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并规定时间及要求,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提高自学效率)
• 1.动手画出“S”型曲线并标出K值(要求学生掌握J型曲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印象,了解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 2.理解环境容纳量的意思(通过看课本,学生自主识记并背诵,理解环境容纳量的意思)
• 3.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容纳量不是一成不就的)
学生互助、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记背诵,掌握本节内容
当堂训练:(15分钟)
设置意图:学生在先学时已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再经过检测、更正、讨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后经过当堂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会使理解、运用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分发当堂训练练习,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内容以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
四、说效果
课堂教学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每节课如何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而我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正是围绕这一宗旨展开。

该模式既突破了重难点,做到堂堂清,更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有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L21077 5255 剕36174 8D4E 赎+Z25904 6530 攰26712 6858 桘N130731 780B 砋w29838 748E 璎24565 5FF5 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