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教育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及目标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
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
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
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
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
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堂教学第一章史前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绘画艺术1.3雕塑艺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民经济生活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青铜艺术2.2雕塑艺术2.3绘画艺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青铜器的纹样与造型特点,了解青铜器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种类用途,领会青铜礼器还凝聚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
(2)掌握这一时期雕塑材料的种类及每种材料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形式及特点。
第三章秦汉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3.1绘画艺术3.2书法艺术3.3雕塑艺术3.4工艺美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秦汉绘画的种类、形式及美术特征,从对秦汉绘画主题的研究中体会艺术的功能。
(2)了解秦汉时期书法的种类及每种书体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秦汉雕塑兴盛的社会背景及汉代厚葬的习俗与陵墓雕刻之间的依存关系。
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历史和趋势(吴帆)
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历史和趋势会同县广坪中学吴帆一、1949年到1976年,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1、1949年-1965年1949年10年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8月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即《小学图画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儿童学习绘画、爱好美术的兴趣,逐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发表力和创造力”。
1956年5月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在大纲中提出:“图画是小学进行美育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之一”。
这段时间,新中国是发展初期,中小学懂美术的老师非常少,美术课称“图画”课,老师教的只是非常简单的图形,或者是在老师布置作业下,学生自己画图。
这时学生画的是红旗,五角星等简单的绘画图形,当然有美术老师的学生画得不错,主要是城里的学生。
美术教育在爱好美术的兴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审美能力和进行美育方面功能不大,因为国家处于贫困期间,无法向美育方面发展。
五、六十年代的图画本五、六十年代的图画书五、六十年代的学生图画五、六十年代的学生图画2、1966年-1976年1966年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这个期间,学生没有什么学习时间,只有劳动和宣传,美术用到文化大革命宣传方面,劳动也是为文化大革命服务的。
这个时期,没有文化考试,有读大学的学生,但能上大学的是文革时代的红色种子,在运动中表现出色的文化大革命成员或者后代。
这个期间的美术画只是用来做文化大革命宣传工作的。
文革期间的学生美术画和作业本二、1977年到现在美术教育1976年10月毛泽东逝世,1977年11月,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有文化的年经人步入考场参加高考,学校也进入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中。
我国美术学校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美术学校教育发展历程我国的美术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但是美术学校教育的发展却是近代事业。
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有很多外国美术家来到中国教授艺术,对我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由于战乱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美术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直至新中国成立,美术教育才开始蓬勃发展。
1949年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美术学校制度,最早的美术学校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美术学院,随后,全国各地也陆续建立了美术学校。
美术学校制度的实行,让我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50年代,我国的美术学校教育主要以模拟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画派的美术教育为主。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写实技法和临摹。
1958年以后,文革运动兴起,美术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美术学校被关闭或改为其他用途,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也被迫停止。
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美术教育才得以重开。
1980年代,我国的美术教育开始经历新的变革。
美术学校开始引入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
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注重把个性和思想传达融入到作品中。
1990年代,美术学校教育继续发展,注重个性化培养。
不断地改革推陈出新,不断地开拓教育前沿,培养更多艺术家和人才。
此时候,许多知名的美术教育家纷纷加入这个行业,大力推进美术教育的提高和发展。
2000年代以后,我国的美术学校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面向全球发展。
学校通过与国外的美术学校进行艺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的美术教学模式和理念,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家,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和独立的美学观点。
总之,我国美术学校教育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历程。
从模拟到开放,从复制到创造,美术教育在不断地变革和进步。
现在,我国的美术学校在全球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成为艺术家和人才的摇篮,为国家文化事业和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百年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近代篇万竹青
我国百年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近代篇万竹青万竹青,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史、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等。
各位老师晚上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博士生万竹青。
非常感谢中国中小学美术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啊,也非常感谢加主编的邀请。
让我有机会把我的研究一起呢,与大家分享啊,也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内容是。
我国百年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近代篇。
在晚清至建国前这一段历史当中呢,学校美术教育呈现了不同四特征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二十世纪初图画课程呢,进入学校教育系统的呃,肇事起。
民国建立以后已普及美感教育为特征的发展期。
那到三十年代以后呢,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的他的呃,一个不断扩大化时期。
抗日战争暴发以后呢,阿谀抗战相结合的啊,学校美术教育呢,非常气,那这四个阶段呢,在特征上是呈现了阿一定程度上的因袭关系和递进关系。
先从照时期开始。
晚清,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体制变革,以鸦片战争为手呢,中国在对外战争当中的连连败退。
那这战败的结果呢,就是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一连串的。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这样呢中华民族呢,在国家主权疆土经济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
等各个方面吧,都面临着重重的矛盾与危机,那么救国图强呢,就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
到时哪位缘呢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说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来抵制西方的侵略。
学习西方呢,就成为公认的救国路线。
维新派呢,以康有为梁启超。
严复为代表主张呢,一吸血取代中学对封建八股学制彻底革新。
洋务派,作为废除封建八股制和提倡吸血的折中派。
张之洞就提出吸血围棋中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这样的一个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一大创举呢,就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病情的建立了很多的羊肉学堂。
1866年左宗棠呢,在福州市马尾船政局。
那是船政学堂里面呢,就有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是画法。
第二年呢,他设立了马尾会师院专门的培。
培养这种制图人才之后呢,开设的这个洋务学堂,有天津电报学堂。
试析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试析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作者:杜文飞概要:综观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是由单一的封闭体系走向东西交融、推陈出新的历程,是由封建文化禁锢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历程,同时也为中国美术教育开辟了新纪元。
历史经验和启示将激励与推动中国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鉴古知今,温故知新,时代赋予了中国美术教育以重大历史使命,实践将证明我们不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延续者,也是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沧桑百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一直处于深重的内忧和外患中,随着国家的坎坷起伏,中华民族美术与国家一同蒙难,中国在打开了国门之后,西方文化艺术的传播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一起冲击了中国。
西方的规范教育思想模式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当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这时,西方美术便连同西方文明一起,像一股巨浪狂潮汹涌而进,中国美术领域中数千年来民族独尊的形势被动摇了。
1.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阶段1.1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涌现了不少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曾赴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学成归国后,皆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
他们从自己创作的观点出发进行美术教学,民国中期十年,美育逐渐普及,继续深化民初以来“美术救国”肩负的历史使命,促进了东方艺术的复兴。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正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形成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美术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时期。
不难发现,这段时期的美术教育呈现出“美术救国、革命化、大众化、写实化"的时代特征。
1.3 改革开放1976年“文革"结束,春回大地,。
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中国教育进入了教育现代化的国际潮流。
面对这样的形式,饱受摧残的美术教育逐渐复苏,各地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美术教学逐渐恢复。
中国的大学美术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历史的重大转折,形成了以“多元综合、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己任的时代特征。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壮丽
秦汉时期,石雕和陶塑进一步 发展,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唐宋元明清的繁荣
唐代开始,佛教雕塑兴盛,如 龙门石窟等;宋代以至明清, 雕塑逐渐世俗化,如卢沟桥的
狮子等。
中国雕塑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宗教雕塑
多以佛教、道教等宗教题材为主题,如敦 煌石窟、乐山大佛等。
陵墓雕塑
多用于纪念历史人物或贵族,如明十三陵 等。
古代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 受到木材和砖瓦等天然材 料的影响,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流线型的设计和精
细的雕刻。
近代
近代中国的建筑开始受到 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出 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如上海外滩的建筑群。
现代
现代中国的建筑则更加多 元化和创新化,各种新型 材料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
如何学习和研究中国美术史
01 学习基本史实
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史实和 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和地 域的美术风格和特点。
02 深入阅读和研究
阅读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和艺 术品评论,深入了解中国美术 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03 实地考察和调研
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和遗址等 实地考察和调研,亲身体验古 代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 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气韵。
壁画
以墙壁为载体,绘制大型场景 或主题,注重表现宏伟、壮观 的场面。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注重表现 人物性格、情感和神态。
花鸟画
以花卉、鸟类等动植物为主题 ,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美 感。
漆画
以漆为颜料,绘制在漆器或木 器上,注重表现华贵、细腻的 质感。
美术史的分类
第二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 育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
没有阶级、家庭,整个群落承担 原始歌舞宗教祭祀活动 奴隶社会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奠基阶段,孔子思想
家,教育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 乐的美育作用 统治阶级奉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观念,对 以物质性为特征的工艺采取鄙视态度 精神性为主旨美术教育“重艺”、实用性为主旨 美术教育“重技” 绘画和书法,师徒授受式
古力等。 里德人格发展,儿童与生俱来艺术才能, 具有不同表现类型。 罗恩菲尔德艺术个性和创造性,儿童自我 表现你,儿童自己方式。 艾斯纳和古力美术课目为中心确定课程内 容。美术能力教育结果。
(一)美国当代儿童美术教育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艺术益处,一再
个体,二在社会。 每个年龄阶段儿童在艺术学科中应该知道 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内容标准。 创造核心。
(二)日本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发展概述
功利性,培养产业后备军,铅笔画时期。 1902,文部省成立图画教育委员会。 1904年发表一份对日本美术教育发展报告
书。 国定教科书,临摹。 1919长野县首届儿童自由画展 1952年美术协会
谢 谢!
愿大家 笑口常开!Fra bibliotek二、中国近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科学与实业发展,改革旧教育制度,西学,
设学校,实施幼儿教育思想。 康有为《大同书》,我国实施幼儿教育。 蔡元培,幼儿教育体系,胎教院、乳儿院、 幼稚园,儿童为根本,设置美术馆,全国 儿童艺术展览会。 现代意义艺术教育20世纪开始,学习西洋 绘画和西洋音乐。
教会幼稚园设立早,数量较多,幼稚园师
陶行知
实施和谐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幼儿个
性发展传统教法。 真善美合一教育,知情、意行合一。 1927年,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 燕子鸡幼儿园。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史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史周澳洲(土木学院 10安全学号:20100703146)美术教育的发生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生产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美术教育教育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出现而发生,美术教育也在人类制造劳动工具中诞生。
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萌发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新石器朝代,在以磨制石器、发明陶器、编织、纺织、牙雕、玉雕等工艺的发展中,尤其在壁画和陶器的制作与装饰中,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而使这些观念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动是原始的美术教育,它带有明显的无意识特征,表现为父子、长幼之间传手教的原始教育形式。
二、奴隶社会的美术教育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生产状况下,人类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促进了美术教育脱离了原始状态,最终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
出现了学校,在学校教学内容中,礼乐是重要的内容,它蕴含着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工具,也作为其内部道德伦理关系协调的武器。
商朝的建立,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商的学校教育以宗教和军事为主,具有武士教育的特点,但它还是出现了“六艺”教育:礼(仪式、行为)、乐(音乐、舞蹈)、射(弓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此时虽没有明确提出美术教育的内容,但“礼”、“乐”、“书”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美术教育的相关内容。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教育空前发达,“六艺”成为西周学校最主要的课程。
并由商崇武教育转变为以“明人伦”为主的文武兼备的教育,“六艺”得到的充分的重视,它虽然没在当前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但“六艺”本身也已经包括了这些内容。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课件
玉龙 红山文化
玉铲 大汶口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三、彩陶与黑陶
我国境内的陶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从器物的装饰来划分, 可以分为素陶、印纹陶、彩陶、黑陶等品种。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彩 陶 盆 绘 五 鱼 纹
仰 韶 文 化
彩陶鱼纹盘 半坡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确实曾经有一个以使用器物为载体 的精神产品与纯粹的实用器物相分离的过程。这种分化的趋 势应该始于许家窑人所存在的古人时期或者更早。这种分离 导致后来出现的人们对玉的特殊喜好。
返回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 今人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等;也可以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 球状器。
三、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刻画艺术品
原始人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爱好。早期砾石的 使用较多,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加工能力的提高,人们很快 将目光投向其他更坚硬的材料。水晶石和玛瑙一类色彩美丽 但难于加工的石料被越来越多地加工成小石片石器。显然这 些坚韧工具的鲜艳色彩对原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特别的 意义。
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
彩 陶 缸 外 壁 绘 “ 鹳 鱼 石 斧 图 ”
庙 底 沟 类 型
彩 陶 漩 涡 纹 尖 底 瓶
马 家 窑 类 型
舞 蹈 彩 陶 纹 盆
马 家 窑 类 型
彩陶瓮 半山类型
彩 陶 蛙 纹 瓮
美术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单元美术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讲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源起一、美术与美术教育的源起美术教育依存着两个概念:美术与教育。
美术为美术教育提供基本内容这点毋庸置疑。
在我们追溯美术教育的历史流变时,首先对于美术的理解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得过于泛滥了,但是作为一个历来被当作没有充分特征的开放性的概念,美术(或说艺术)的属性应该是延展的,探索性的,而且永远不会静止,因而期待那些无法预见的全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是始终有可能的;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艺术概念从过去到未来始终保持着它的无限可延展性以及包容性——包容那些过去认为不是而现在完全认可的艺术特性;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艺术形态予以展望,在其基础上的美术教育皆然。
那些无论在生产生活,还是巫术信仰、交流传播中的器具,在被制作时最初的目的可能需要它有着具体的用途,但后来渐渐与审美结合起来,就有了相对独立的以审美为目的的美术形式了,如史前的彩陶文化,据考古学家认为,彩陶不同于用于炊煮与装水的陶器,其精心绘制的纹饰决定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某种特殊用途的,或祭祀或观赏,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产生了大量精美的刻纹玉器、陶器,除了作为礼器以及实用的功能外,它们在后来也成为了可供欣赏与珍藏的艺术品。
在民间印染品与编织物等制作中,一方面因着实用的目的,一方面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将审美需求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流传下来。
这也就是我们为何将在当时作为实用品与制作实用品的行业列到我们现在的美术与美术教育研究中来的原因所在,一方面由此可言,艺术的概念确乎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更新的,这同时也决定了美术教育的研究范围也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更新的;另一方面,可知美术教育的源起是这样:在这一创造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自己的经验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的横向传播,也需要从一代到另一代的纵向传播,传播以口传、示范、实践等方式进行的,这就形成了美术教育。
①没有美术教育,美术的进步当然无从谈起。
美术教育发展史
美术教育发展史一、清末期美术教育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也重创了中国人保守的思想。
当人们从民族落后的反醒中寻求解答时,人们开始重视经世致用,以物质生产为目的实用知识,重视科学,重视以美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为洋务实用的美术人才。
应科学与实业的需求近代学校教育应运而生。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
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
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
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堂日渐增多。
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
图画成为所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
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
“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
”图画手工科的设立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美术教育体制,所设课程全面而完备,并且注意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
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为: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为副科。
学生须通过预科文理普修方可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自此,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设有图画手工科(班)。
辛亥革命后,一些已建的师范学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通州师范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
1852年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开始附设“土山弯画馆”。
画馆属工艺工场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为天主教培养宗教画人才。
学生是中国的天主教徒,教师是法国传教士。
教学采取工徒制,内容包括擦笔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技法,课堂作业主要是范画临摹。
中国美术教育史的概念——以近年的研究视点及其问题为中心
收 稿 日期 :2 0 一O1 0 8 t .5
作者简介 :贺晓舟 ( 9 3 17 一 ) ,男 ,湖 南湘乡人 ,华 东师范大学教 育学系博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 艺术教育史论 研究 。( 上海
从研究的整体上而言国内对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研究的领域术语的定义和规范使用研究的方法等方面102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还没有达成比较统一的认识美术教育史的概念暖昧不清研究者没有形成自己的专门研究领域缺少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视点尤其是缺乏教育史方面的研究视点
20 年 1 08 2月 第 6卷 第 4期
科 的研 究方 法。本稿 的 目的 ,是 要 :( ) 明确 中国美 术教 育 史的概 念 ; ( ) 并 对近年 来 发表 1 2
的,有 关 中国美术教 育史 的研 究成果进 行梳 理 ; ( )试 图明确 支撑 各研 究课 题 的研 究视 点及 3
其 存 在 的 问题 。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 育史 ;概 念 ;跨 学科 ;研 究视 点 ;问题 中图分 类号 :G 0— 1 2 9 4 0 4J0 文献标识 码 :A
H a z o E Xio- h u
Ab tac : T e h soy o n rs e u ain i i tr icp iay. I a p cf e e r h p r o e, b t s r t h itr ff e at d c to s n ed s i l r i n th s s e i c rs ac u p s i u
to s in
一
、
引 言
研究 美术教育 史 的 目的 ,在 于阐 明美 术教育 在历史 上是如何 发生 的 ,是 怎么形成 的 ,又是如何 进行 美术 教育实 践的 ,其 实践 的状 况又 是如 何 的 。这 是 了解 美 术教 育 这一 现 象所 存 在 的理 由,发生 的 必然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整理课件
吴冠中 (1919— )
吴冠中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 兼作油画与水墨画,走出了一条油画中国 化,中国画现代化的新路,并被国内外誉 为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杰出代表。 吴冠中是中国文化部为健在的艺术家首 次举行大型个人作品展的画家;1992年, 他首次打破英国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 惯例,成为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举行个人 作品展的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被誉为 “艺术诺贝尔奖”中国第一人。
39
整理课件
黄 胄 (1925-1997)
黄胄本姓梁,名淦堂。由于 少时在体育比赛中曾获“炎黄 之胄”的锦旗,他便以“黄胄” 为笔名。
黄胄还以画毛驴称著于世, 黄胄的这一绝技如同齐白石的 虾,徐悲鸿的马,吴作人的的 牦牛一样,“驴”画构成了黄 胄的品牌。
40
整理课件
黄胄《庆丰收》
41
整理课件
黄胄 《八驴图》
张大千早年即画荷花,画法多以明 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中年时是半工半 写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长的泼彩半抽象 手法来画荷花。
张大千 《泼彩荷花》
30
整理课件
李可染的山水艺术:
1、意境美 2、结构美 3、笔墨美 4、意念和逆光美 5、墨韵美
李可染 《清漓图》
31
整理课件
32
整理课件
万
山
山
村
红
飞
遍
瀑
33
34
整理课件
吴冠中 山城 立轴
35
整理课件
吴冠中,1919年生 于江苏宜兴农村。
吴冠中的作品基本 源于写生,表现手法从 写实、写意、变形、半 抽象偶然涉足抽象、又 返回半抽象、写意、写 实。
吴冠中 《都市》
36
整理课件
中国美术史近现代史教案
中国美术史近现代史教案第一章:近现代美术概述1.1 近现代美术的背景介绍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近现代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异同1.2 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主要流派,如革新派、写实派、现代派等分析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1.3 近现代美术的重要事件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的重要事件,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二章: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2.1 革新派绘画艺术介绍革新派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革新派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2.2 写实派绘画艺术介绍写实派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写实派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2.3 现代派绘画艺术介绍现代派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现代派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第三章: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3.1 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特点介绍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特点,如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等分析这些特点对雕塑艺术发展的影响3.2 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介绍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分析这些代表人物对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贡献3.3 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事件介绍近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事件,如雕塑展览、雕塑教育的发展等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影响第四章: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4.1 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介绍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如现代主义、民族主义等分析这些特点对建筑艺术发展的影响4.2 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介绍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分析这些代表人物对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贡献4.3 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事件介绍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事件,如城市化进程、建筑风格的变迁等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影响第五章: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5.1 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特点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特点,如现代主义、美术社会学等分析这些特点对美术理论发展的影响5.2 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代表人物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分析这些代表人物对美术理论发展的贡献5.3 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重要著作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重要著作及其内容分析这些著作对美术理论发展的影响第六章: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6.1 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学校教育、师徒传承等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对美术人才培养的影响6.2 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机构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机构,如美术学校、培训机构等分析这些机构在美术教育发展中的作用6.3 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主要成就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主要成就,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人才分析这些成就对美术事业的推动作用第七章:近现代中国美术展览与交流7.1 近现代中国美术展览的发展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展览的发展历程,包括国内展览、国际展览等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展览对美术传播与交流的影响7.2 近现代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活动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活动,如国际艺术节、美术展览交流等分析这些活动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7.3 近现代中国美术在国际的影响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国际奖项、外国艺术家交流等分析这些影响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意义第八章:近现代中国美术媒体与出版8.1 近现代中国美术媒体的发展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媒体的发展历程,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媒体对美术传播与宣传的作用8.2 近现代中国美术出版的重要成果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出版的重要成果,如美术书籍、画册等分析这些成果对美术传播与研究的影响8.3 近现代中国美术媒体与出版的挑战与机遇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媒体与出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数字出版、网络传播等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美术事业的影响第九章: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9.1 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如艺术品交易、拍卖等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对美术事业的影响9.2 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的特点与规律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的特点与规律,如市场行情、投资与收藏等分析这些特点与规律对美术市场发展的指导意义9.3 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艺术品假货、市场规范化等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美术事业的影响第十章: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与展望10.1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成果介绍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如学术著作、研究成果等分析这些成果对美术史研究的贡献10.2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挑战与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方法,如资料匮乏、研究视角等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与方法10.3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未来展望展望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新的研究领域、跨学科交流等分析这些展望对美术史研究的启示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特点。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
一、建国初期的美术教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大会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鉴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的基本方针。
1964年7月14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速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初中二年级图画课不再开设。初中的图画课只在一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总时数为31课时。
2006-10-24 11:11 回复
wuf1824wuf
4位粉丝
核心会员6 3楼
1987年11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了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它是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下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团体,下设高等师范、中等师范、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等几个专业委员会。它的具体任务有:①组织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学说。②开展对各级学校美术课的教育目的、任务、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协助各地区美术教育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的和校外的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③开展对我国各类美术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探讨其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供美术作者和教育领导部门参考。④开展对外国美术教育的研究,介绍外国美术教育动态和经验。⑤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同外国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友好联系。
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得到了前所没有的大发展,著作和译著大量出现:1950年温肇桐的《新小学的美术教育》;1951年温肇桐的《新美术与新美育》、吴洛的《小学美术教学经验点滴》、温肇桐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员学习委员会的《劳美教学讲座》、秦兆阳的《美术教学参考资料》;1953年叶洪根、曹锦江的《小学图画科教学参考资料》、俞乃大的《小学美术科参考资料》;1954年丰子恺、丰一吟译孔达赫强(苏)的《中小学图画教学法》、严逸译Б?В?约干松(苏)的《论绘画与素描教学法》、蔡迪的《美育与体育》、朱韵海译O?N?加尔金娜(苏)的《小学美术教学》、丰子恺、丰一吟译加尔基娜(苏)的《小学图画教学》、清河译萨库里娜(苏)的《幼儿园中的艺术教育》、东北小学美术教材编辑委员会的《小学图画教学参考资料》、段千湖的《小学图画教学手册》、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译《苏联的业余艺术活动》;1955年陆苹芳等译《苏联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丰子恺译B?H?科茹霍夫(苏)的《学校图画教学》、丁由、金初高译伏米契夫(苏)的《苏联少先队组织中的艺术教育》、吴瑞华等译萨古林娜(苏)的《幼儿园绘画泥工教学法》、曾葆编译沙古莉娜等(苏)的《幼儿绘画和手工作业》、梓江译莎茨卡娅(苏)的《儿童在家庭中的美学教育》;1956年张佩琪译伏尔柯娃(苏)的《幼儿园小班绘画》、张同霞译奥西波夫(苏)的《俱乐部中的美术小组》、吴洛、蒋德舜的《小学图画教学经验》;1957年程逢如译伊凡诺地(苏)的《小学图画教学——教师工作经验介绍》。
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原始社会的美术教育教育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出现而发生,美术教育也在人类制造劳动工具中诞生。
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萌发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新石器朝代,在以磨制石器、发明陶器、编织、纺织、牙雕、玉雕等工艺的发展中,尤其在壁画和陶器的制作与装饰中,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而使这些观念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动是原始的美术教育,它带有明显的无意识特征,表现为父子、长幼之间传手教的原始教育形式。
二、奴隶社会的美术教育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生产状况下,人类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促进了美术教育脱离了原始状态,最终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
出现了学校,在学校教学内容中,礼乐是重要的内容,它蕴含着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工具,也作为其内部道德伦理关系协调的武器。
商朝的建立,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商的学校教育以宗教和军事为主,具有武士教育的特点,但它还是出现了“六艺”教育:礼(仪式、行为)、乐(音乐、舞蹈)、射(弓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此时虽没有明确提出美术教育的内容,但“礼”、“乐”、“书”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美术教育的相关内容。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教育空前发达,“六艺”成为西周学校最主要的课程。
并由商崇武教育转变为以“明人伦”为主的文武兼备的教育,“六艺”得到的充分的重视,它虽然没在当前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但“六艺”本身也已经包括了这些内容。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只有通过审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自觉的人格,主张通过艺术的潜移默化,实现人的基本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中外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期中外美术教育发展历程摘要:不管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还是中国的明代时期,大批画家都把画画的才华与当时的国情联系起来,用画笔描绘当时的国家,为后代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去学习当时的技法。
关键词:文艺复兴、美术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天主教会开始盛行,掌握了西方的政权,垄断全部知识教育,用宗教的思想统治人们的思想,文化陷入低潮,就开始了艺术的兴起。
由新兴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横跨欧洲的复兴运动,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相继的宗教改革。
当时的国家并不和谐,战争不断,内部矛盾也不断加剧,于是就有了一大批画家的出现,描述西方国家的现状。
大多以战争为表现对象进行绘画,有的源自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形象,有的以现实场景为依托,有的以宗教故事进行描绘。
不管是神与神、神与人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冲突都集体笼罩在文艺复兴的优雅和谐里,并不以粉饰太平为目的,而是直指社会结构变革的咽喉。
文艺复兴是16世纪在西方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16世纪时,中国处于明代末期。
正在经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位皇帝。
嘉靖31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中央集权达到极致。
社会急速弱化,丞相制度废除。
由于朝庭不稳定,大批画家有了发展空间。
在明代时期的中国艺术也渐渐盛行起来。
一、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由于明代官宦当权,政治动荡,导致没有大的美术教育机制,大多数都是散落在各处,也没有当时专门画画的地方,所以在官方绘画教育机制并不是那么表现出来。
但是民间美术教育则蓬勃发展,呈现宗派意识明显、画谱教育普及等特点。
1.宗派意识愈加明显明代大多以山水画为主,画家多,流派也多,发展也经历了许多波折。
元明更替之后,由于当时统治者欣赏画家,大批的浙江画家就进入了宫廷,到了明代后期,那些曾出入宫廷或同样以南宋遗风为画风的挂画,在民间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画风与明初的院派画家有了一定的距离,在创作方面有了很多自由。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苏州(俗称吴门)出现了许多的画家整体,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为代表,人们称他们为“吴门画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个‘新人生观’……”
• 2、他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不仅是近代专业美 术教育的扶持者,也是社会美术教育事业的拓荒者
• 3、杜威评价蔡元培:“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
•
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
•
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
•
致用美术 和非致用美术
13
《播布美术意见书》
• 三、美术之目的与致用
•
发扬真美、以娱人情。
•
1、美术可以表见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徵表一时
•
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
•
2、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
•
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从高人之好尚,
•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
3、美术可以救援经济
中国美术教育史
第八专题 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1
蔡元培的美术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 • 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总设计师 • 和奠基人。对中国近代美术 • 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发生 • 深远影响的是蔡元培和他的 • 美育思想体系。 • 1908年留学德国 • 武昌起义后回国任南京临时 • 政府教育总长 • 1916年任北大校长 • 1927年任南京政府大学院
4
蔡元培的美术教育思想
• 3、1919年担任上海美专校董 • 4、支持林风眠的建议创立杭州国立艺术院 • 5、促成徐悲鸿、刘海粟、刘开渠等优秀青年留学 • 6、亲自主持教育部“夏期美术讲习会”,聘蔡锦、鲁迅 • 等讲课 • 7、聘请鲁迅主管教育部博物馆、美术馆事物 • 8、亲自承担北京大学的“美学”课,北平国立艺专成立
• 教育,由要普及美术教育”
• 3、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指导思想:“学术公开,思想自
• 由,文学和美术上现实派和理想派兼收并蓄”
• 4、主张发展人生的修养,以美育来涵养性灵,以优美
• 代替粗俗,化残暴为仁慈。
• 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6
以美育代宗教
• 1、学说的提出
• 1917年4月8日,蔡元培应北京神州会之邀,做题为
•
14
《播布美术意见书》
• 四、播布美术之方
• 1、建设事业
11
鲁迅的美术教育思想
• 1913年鲁迅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 文中谈了四个问题:
• 一、何谓美术
•
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
•
美术者要有三要素:天物、思理、美化
•
美术区别于技艺:
• 刻玉之状为叶,髹漆之色乱金,似矣,而不得谓之美术。
• 象齿方寸,文字千万,核桃一丸,台榭数重,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
7
以美育代宗教
• “只有美育可以代宗教,美术不能代宗教”
• 二者的范围不同
• 美术包括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 美育的范围,包括一切音乐文学、戏院、电影、公园、
•
小小园林布置,繁华的都市,幽静的乡村、
•
等等;此外如个人的举动(六朝人的清谈)、
•
社会的组织、学术的团体,山水的利用,以
•
及其他种种的社会现状,都是美化。
•
《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说
• 2、主要内容
“美育之附丽于宗教者,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 激刺感情。……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 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
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
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
• 是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全方位的美感教育
8
美育实施的方法
• 尤其重视学校之外的美育
• 提出社会美育要有专设机关,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
• 音乐会、剧院、影戏院、历史博物馆、古物学陈列所、
• 人类学博物馆、博物学陈列所与植物园动物园。
• 另外就是地方的美化:如道路、建筑、公园、名胜的布置
•
古迹的保存以至公墓等
• 几案可以张弛,什器轻于提携,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
• 太古之遗物,绝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为美术。
• 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精,艳矣,而非必为美术
•
12
《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 二、美术之分类
•
1、 静美术 动美术
•
2、 目之美术 耳之美术 心之美术
•
3、 形之美术 声之美术 摹拟美术、独造美术
•
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
• 培之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10
鲁迅的美术教育思想
• 鲁迅的生平(1881——1936) • 18岁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半年后改进路矿学堂 • ——毕业之后派往日本留学——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 学了两年——认为中国应当先提倡新文艺——回国 • 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教员——第二年到 • 绍兴中学当教育长——第三年革命发生做了师范学校的 • 校长——教育部部员并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 • 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2
• 院长
蔡元培的美术教育思想
• 主要成就:
•
20年代末以前悉心于推广普及其美术教育思
•
想体系,提倡新艺术运动,发现、提携和奖掖
•
才。20世纪末以后,他致力于建立、扶植国立
•
高等美术院校并创办国家美展。
•
1、颁布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四育”
•
方针
•
2、1912年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
•
把美育列为国民教育的五项宗旨之一
•
3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 剖析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划分出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和超轶呼政治的教育 • 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 • 世界观、美育二者为超轶呼政治的教育 • 认为意志之进行,常与知识及感情相伴,所以行人道 • 主义之教育,必有资于科学和美术
• 做教育总长时设社会教育司,命鲁迅为第一科科长,主管
•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
•
等
• 1922年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济南第一次年会上,提出 举办
• 国立美术展览会的议案。
9
蔡元培的美术教育思想
• 影响:
• 1、中华美育会在“美育”创刊号上发表宣言称“我们美 育
• 界的同志,就想趁这个时机,用‘艺术教育’来建设
后 • 他在该校每周讲授“美学”两小时。 • 9、亲自组织设立音乐、画法、书法、文学等各种研究 • 会,学生自由选习
5
蔡元培的美术教育思想
• 重要主张和思想:
• 1、 提出“行人道主义之教育,必有资于科学和美术 ”
•
认为“科学美术,同为新教育之纲要”并主张“以美
育
•
代宗教”。
• 2、五四前夕,又提出了“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