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

加强手术室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定期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重要性
手术室感染的危害及影响
手术室感染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浪费医疗资源
手术室感染会传播感染性疾病,影响医护人员健康
手术室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增加患者病死率
研究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是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针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干预措施是关键。
加强手术室环境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是防止手术室感染扩散的重要手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进一步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感染防控效果。
增加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03
不同手术类型与感染风险的关系
02
01
03
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策略
建立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制度
定期检查和监测
强调细节和死角
提高手术室清洁和消毒标准
合理安排手术的时间段,避免不同手术之间交叉感染。
分时段手术
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等进行合理安排,降低感染风险。
考虑患者因素
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班次,保证手术室内的有效医疗资源。
加强手术室设施改造
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标准对手术室进行布局和设施改造,确保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清洁卫生等条件。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
h s i n e t n c n r l,8 h t l n ia o si h o ma a g . C n l so o p t i fc i o t l a o o 0 t a li d c tr n t e n r l r n e a o c u in:On y b sa l h n n e e tn S' U n g me t a p t o el l y e t b i i g a d p r ig V J O S ma a e n s e s t l s f c i c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发展 , 对手术室的要求也越 来越 高 , 手术室 的工作质 量将直 接影响着手术 的成败 。手 术感染严 重 可危及 患者生命 , 成 造 不 良的社会影响 。控制手术 室感染 是手 术成 功的关键 , 一 是 个 医院管理水平的体 现。因此 , 控制 手术室 感染是 非常重 要 的环节。手术感染与诸多 因素有关 , 主要 的是在 手术 中的 最
是 造 成 手 术 感 染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 再 次 , 术 室 内 空 气 污 染 手
存, 直接关系到医 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 , 是评 价和决定 医 也
疗 质量的决定因素… 。在我 国每年 约有 50 0万患者 住院治 0 疗, 约有 50万患者 发生 医院感染 , 0 每年的额外 医疗 费用约为 10—10亿人 民币 J 0 5 。手术 室是 为患 者进行 手术 及抢 救 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1 0 0年第 7卷第 2期 ( 下半月版

8 ・ 5
手术 室感 染 的 控制 与 管理 措 施 探 讨
邓 惠 霞
摘 要 目的 : 探讨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 的管理对策 , 抓好 手术室管理工作 。方 法 : 建立完善 的管 理与监督体系 , 强各 级人员培训 再教育 , 加 通

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与控制

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与控制

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与控制手术室是医院繁忙而关键的环节,而麻醉科在手术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手术室内人员密集、手术操作复杂等特殊性,手术室感染问题一直是麻醉科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就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感染控制方法。

一、麻醉科手术室感染的原因分析1.手术室内污染源的存在手术室内有各种感染源,例如病人体内的细菌、手术器械、手术室空气中的微生物等。

这些污染源是造成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室操作繁琐而复杂,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引起手术室感染。

例如,手术室内的工作人员在手术前没有做好手卫生,或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等。

3.手术室内环境因素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对手术室感染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湿度过高会加速细菌生长,通风不良会使手术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增加感染风险等。

二、麻醉科手术室感染的危害1.增加手术风险手术室感染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手术失败、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恢复不良等问题,从而增加手术风险。

2.延长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手术室感染导致病人恢复延迟,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3.危及生命安全严重的手术室感染可能导致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三、麻醉科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1.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麻醉科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基础是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要保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度,定期消毒手术器械和手术室内设备,控制手术室内湿度和温度,确保通风质量良好等。

2.做好手卫生和个人防护麻醉科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

同时,在手术操作时要佩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手套等。

3.严格控制手术室内感染源要加强对病人的感染源筛查和控制,避免携带细菌等病原体的病人进入手术室。

此外,对手术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其无菌状态。

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

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

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关于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3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

在2013年12月,该院进行了整体性的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实施管理控制手段以后,选取2014年1月—2014年4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94例,女性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组。

1.2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了下列措施。

1.2.1完善组织结构为了有效减低患者在层流手术室手术后的创口感染率,首先应当将感染控制的组织结构予以完善。

该院组建了专门负责感染控制的工作小组,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员负责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工作,并由专业医师从旁指导,根据具体实际要求设计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经验总结,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难点。

1.2.2健全规章制度该院设立的专门用于管理控制手术感染的工作小组工作期间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并遵循该院针对现有层流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操作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

1.2.3提升硬件条件该院采取感染控制相关护理管理措施前,层流手术室还存在着一些硬件上的问题,如三通道不明确,手术患者对接车数量不足、手术间顶层过于粗糙、存放无菌物品空间过于狭窄、供应室距离手术室较远等,都会造成手术中使用的无菌包更容易受到感染的问题。

另外,手术人员的着装规范性低、出入手术间过于频繁等问题也会造成感染率上升。

针对这类问题,该院对三通道进行了明确规范,为手术患者提供了足够的对接车,购置了不锈钢材质的无菌物品存放柜,对无菌物品进行了规范性的.存放。

另外,手术间也进行了装修,运送无菌物品都一律使用无菌封闭箱,进而有效减低感染率。

手术前安排专门负责人员对手术中需要用到的物品进行检查,不符合标准的物品决不能使用。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目的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

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各项管理措施得到认真落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从手术室的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手卫生等管理,制定各项管理措施。

结果手术室管理要达到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证;加强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是重要环节;制定管理质量标准认真督促检查考核是重要手段。

结论只有提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标签: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reduce various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by adopting 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ork importance in operating room,carefully implement various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control. Methods Various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made from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article management,staff management and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Results Building an effectiv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king feasible regulations we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enhancing training and publicit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awareness of all staff were the important links,and making management quality standard and careful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were the important means. Conclusion We shoul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ork,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medical nursing quality be improved,thus improving the infection management level in operating room and ensuring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 Operating room;Infection control;Management在医疗水平和诊治技术高速发展的今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诊断和诊疗许多疾病的主要手段。

感染管理论文(5篇)

感染管理论文(5篇)

感染管理论文(5篇)感染管理论文(5篇)感染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1.1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实现前瞻性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暴发流行的预警管理,中心打算开发一套适合我中心实际状况和客观需求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IMSHI),在长达两年半的调研、设计、论证与招标等一系列工作后,选择了专业化的信息软件公司进驻,依据中心运作特点和医院感染要求设置各类模块接口,2021年7月医院感染上报等模块逐步投入使用。

IMSHI的上线基本上替代了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纸质材料,医师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只需登录系统的临床医师端口进行简洁操作即可。

系统能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条件发觉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形成医院感染患者预警列表,点击列表中的患者条目,便能具体扫瞄该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信息,例如抗菌药物和导管留置医嘱、体温、常规检验、病原体检查、病程记录、手术信息、特别检查报告、转床记录、住院记录和感染记录,见图1。

临床医师依据这些信息填报电子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卡见图2。

填写时只需要进行简洁的勾选,然后提交即可,这样加快了医师处理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的效率。

1.2IMSHI手机短信及消息提示功能的开发医院感染上报模块的上线虽然极大便利了临床医师的上报工作,但由于日常医疗工作及科研任务繁重,常常忽视医院感染上报;同时,通常临床医师不会主动打开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扫瞄查看。

对此,先后开发了手机短信提示功能(SMSalerts)及电脑桌面“消息提示”。

1.3IMSHI上线后配套管理的完善为改善临床医师医院感染上报依从性的目标初步拟定了以下的管理干预措施:(1)充分发挥各临床科室控感医师、护士的效能:各临床科室原已设立掌握感染医师、护士各1名,除负责一般医护工作外,还负责帮助科室领导管理科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通知全院临床医师医院感染信息提示必需7d内处理,超期按病例漏报处理,扣该科医院感染管理绩效分数;同时在发送干预信息时附加该类提示,加强临床医师对医院感染上报的关注度。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手术室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普及程度的提高,手术室感染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

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合格、患者的感染源、环境卫生不良、手术医疗设备不规范。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手术室感染,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是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关键。

因此,医院应该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员工对感染控制和管理的意识。

定期举行感染防控知识的讲座,提高医护人员的科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控制和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同时,医护人员个人卫生和手卫生的落实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定期召开科室会议,总结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合理派遣、严格要求手卫生等方面的控制。

二、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度针对手术室感染这一问题,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度,建立隔离观察制度,方便感染处理,预防感染外部扩散。

在手术医疗设备、手术有关物品的消毒灭菌和管理上,也应注意质量和技术标准。

制定相关的清洁消毒工作制度,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此外,医院还应该设置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中心,对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进行专业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

三、规范术前术后宣传和教育在手术室前和后,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前后多次的宣传和教育。

介绍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如何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如何与医院沟通。

这将有助于加深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控意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机构和手术室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建立基层监督系统通过建立科室卫生办公室,加强对手术室卫生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旨在全面实行严格的逐级监管制度,强化科室的主体责任,整体抬高手术室的整体质量标准,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和提高医疗质量。

总之,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复杂的工作,需要医院和医护人员持之以恒的长时间工作。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选择执行前接收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执行后接收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适合被广泛应用在手术室管理中。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对策手术室属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这是因为手术室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尽管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性质为有创手术,会给患者的机体、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创伤。

为了做到对手术室感染进行有效控制,科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对策,针对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管理方式,进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为此,本院选择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前接收的50例患者和执行后接收的50例患者,分析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1.实验资料及方法1.1实验资料本院选择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前接收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执行后接收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分别为80岁和1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0.32±2.31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分别为79岁和1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0.61±2.64岁。

1.2实验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具体如下。

1.2.1健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科室需要在原本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卫生清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以此来提高科室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的干预程度[1]。

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摘要:探讨了手术室的感染隐患,介绍了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管理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控制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确保手术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保障。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做好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手术器械用物的消毒灭菌和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管理及术后器械物品、污染的分类处理,是搞好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1 问题存在的原因影响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手术管理者消毒隔离意识薄弱、管理不严格、教育不深入、制度制订不健全、不落实,对所属人员的业务技术的素质培训不重视,业务水平差,对存在的感染隐患缺乏洞察力,缺乏预见性,对不安全隐患苗头的控制措施不力,法律意识淡漠以及手术室工作本身的特性如突发性、无菌技术要求高等因素,稍有疏忽将发生重大事故。

2 常见的感染隐患(1)大多数手术室的建筑布局不达标,非无菌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不严,房屋设施无双层玻璃,一般手术间、无菌手术间、感染手术间未严格划分。

(2)手术室内空气消毒设施不达标,无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m3/h)未达房间体积的8倍以上[1]。

(3)清洁卫生不符合要求,室内物体表面、地面、墙壁清洁或消毒不彻底,导致物体表面细菌数超标引起感染。

(4)无菌观念差,三关(门关、鞋关、更衣关)管理不严。

(5)术中无菌管理不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不够规范,手术人员操作有不良习惯及手术时间过长。

(6)手术用物的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未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做。

(7)消毒液浓度未按灭菌物品种类配制,灭菌时间不够。

(8)手术后污物处理不当,易造成交叉感染。

3 感染管理(1)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2)加强“三关”管理。

设专人管理,发放洗手衣、裤、鞋、口罩、帽子。

设更鞋隔离带,二次更鞋后进入无菌区。

二次更鞋流程:脱第一次拖鞋→通过清洁毯→第二次更鞋→进入无菌区。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分析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分析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分析【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感染的高危科室。

手术病人由于遭受范围广、程度较深的手术侵袭,抵抗力大幅度下降,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一旦发生感染,轻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重者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控制管理;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事业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实践证明,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改革发展,各医院均加强科学化的管理,医院感染问题逐渐被人所重视,手术室的管理也必须按照预防医学的规律正常运行,使环境保证手术的病人不受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侵袭和影响,提高手术成功率,控制和降低手术室医院内感染。

1 加强管理,提高认识1.1 提高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更新观念,真正认识到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愈合,也可造成社会和个人在内的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为手术室护理与医院感染是不可分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使用消毒、灭菌与隔离技术来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所以,护理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重大作用。

通过办学习班和送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法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教育,提高对预防和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以控制护理原因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1.2 提高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紧迫性的认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放疗、化疗及抗生素应用,加之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致使感染的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可以说医院感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这将对医院感染控制在内的医院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立即加大力度,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方法:从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无菌技术的管理,健全医院与手术室感染管理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等进行管理。

结果: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

结论:实施手术室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标签: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它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1],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手术室感染,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手术室成立由感管办负责人、护士长、监测员组成的医院感染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手术室感染工作督促,定期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门卫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

在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监控工作专人负责。

3 手术室环境管理3.1 建立合理手术室布局我院手术室有6个手术间,1间百级净化间、1间隔离手术间。

手术间被内外走廊所包绕,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特殊感染手术特殊处理。

3.2 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区人员限制参观人数,除参加手术的医护麻醉人员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一概不准入内,手术过程中关闭手术间前后门,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患上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手术室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论文

手术室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论文

手术室感染的管理预防与控制【摘要】手术室时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是开放性治疗的重要场所。

加强组织管理与培训,采取日常督导检查,对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手段。

提高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水平,对手术室的空气、操作规程、用物、医务人员与医疗废弃物等加强严格管理,是降低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1]。

因此,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管理;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 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600- 01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它是预防手术切口创面感染、保证切口愈合良好及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体现。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2】。

我院为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的管理,结合我科实际提出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手术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微生物监测、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一次性用物和废弃物的管理。

注重手术室重点环节的监控,有效的保证手术室的医疗安全,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质量。

1 控制感染源1.1 手术室设计合理,分区分明,供应方便,洁污分流,严格区分感染手术间、洁净手术间和污染手术间,洁净手术应放在污染手术前做。

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及外科手消毒。

1.2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严密划分洁净区、污染区、无菌区域,作到洁污分开、人流物流分流的原则。

感染手术必须在指定的感染手术间做,同时必须按感染手术常规处理手术间及一切用物。

普通手术后湿式清扫、消毒,每周固定卫生日进行彻底大扫除1次。

手术间的拖布、抹布、拖桶均分区使用,标识明显,避免交叉感染。

1.3 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

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论文

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论文

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摘要】目的探讨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对策,控制在手术室内发生的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方法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防控能力,分析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结果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有效组织实施,积极做好防控工作。

结论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可以加以防控,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增强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就能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对策医院中的手术室为重要科室,其也是易于发生院内感染的科室[1]造成洁净手术室,属于普通手术室,为了预防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1 成立科室院感组,指定人员,落实责任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成立由护士长、科室成员组成的手术室院感组,负责手术室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改进措施[2]2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树立防控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完善手术室院感规章制度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有关院感防控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与危害性的认识,增强无菌观念和控制感染的意识,并加强业务考核,不断提升科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3 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3.1 手术室环境的控制3.1.1 手术室布局要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标志要明确,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要分开,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手术室入口处,设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以及污染通道。

对不合理的布局提出调整改造。

3.1.2 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室空气消毒是手术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3]3次)早晨、中午、晚上各一小时层流消毒,术毕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特殊感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

3.1.3 手术室卫生清扫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手术室须每日按规定术前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手术中随时保持手术室各处地面的清洁。

手术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

手术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

手术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手术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

通过分析当前感染控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包括手术环境净化、医务人员培训、器械消毒与严格的操作规程等。

实践中,严格遵循这些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关键词:感染控制;手术室护理;手术环境净化;医务人员培训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内最容易引发感染的地方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感染控制在手术室护理中变得愈发重要。

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不仅关乎患者的健康,还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以提供更安全的手术环境。

二、感染控制策略2.1 手术环境净化手术环境净化是感染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对于降低手术室内感染风险具有关键性意义。

手术室内空气中可能悬浮着各种微生物和尘埃颗粒,这些微小的粒子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源。

因此,保持手术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净化至关重要。

通过合适的通风系统,定期将手术室内空气排出并进行过滤。

高效的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地捕获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颗粒,减少它们的扩散。

定期清洁手术室的表面和设备也是手术环境净化的重要环节。

使用消毒剂对手术台、仪器和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可以有效地杀灭潜在的病原体,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保持手术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在适宜范围也是净化策略的一部分。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细菌滋生或传播速度加快。

因此,手术室内的环境参数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其处于理想状态。

2.2 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作为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规范直接影响手术室内感染的防控效果。

因此,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培训内容应包括洗手消毒、穿戴隔离衣物、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需要清楚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操作流程,确保在手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培训还应强调医务人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卫生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处置可能污染的物品。

手术室感染控制医学

手术室感染控制医学

手术室感染把握医学1、手术室感染把握医学论文1手术室环境管理消毒是手术室环境管理的重点。

应在术前后进展清洁消毒,接受0.5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手术室硬件设备,如手术台、无影灯、手术器械等;空气净洁度是衡量手术室环境的重要指标,为此要做一下三点:(1)适合的温度和湿度。

每天术前提前半小时开启空调净化系统,在不同季节把握相适合的室温,如夏季室温在23℃~25℃,相对湿度在55%~58%;冬季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45%~50%[1]。

〔2〕保持对空气过滤器的清洗和更换,依据过滤器的保养方法进展保养,严格依据寿命说明书上说写的使用寿命对空气过滤器进展更换。

〔3〕在手术室行洁、污分区管理,依据分区2、原那么和医疗物品流线原那么,把手术室分为三通道,单向流程通道和洁、污通道,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病原细菌微生物感染,削减感染途径。

2手术室手术物品管理第4页共4页n手术室物品管理应依据不同物品属性进展放置,室内除常规物品外,尽量少放置惹尘埃的物品,如手术器械包装袋、木制品、设备纸箱等,严格把握室内尘埃微粒在最低低标准之内。

〔1〕针对一次性物品,应当在管理中分门别名,用专用箱柜进展储存,保持离地高度30cm,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并保持箱柜内枯燥清洁[2]。

同时,对一次性医疗用具的领取前应先检查医疗用具外包装是否损坏、霉变、是否过期。

在手术后还未使用的手术器械,应对器械设3、备的外包装进展消毒处理,避开污染其他物品,并按日期先后挨次整理归柜,准时反响一次性无菌手术物品使用状况,以便利下一次的使用。

〔2〕针对无菌敷料器械的消毒,应特地设置无菌器械保存室,与一次性器械一样设置专柜,并予专人看管清洁,做好记录。

在无菌敷料专用柜中,应放置未过期的3M灭菌指示卡和灭菌胶带,对全部无菌物品进展定周、定月抽检样做细菌培育[3]。

在各种消毒液的监控中,以特地的感染监控组对其消毒液的浸泡时间和浓度进展检察,过期消毒液无需使用,随时更换。

感染控制在手术室的应用

感染控制在手术室的应用

感染控制在手术室的应用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手术的重要环境,但由于手术需要切开皮肤,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因此在手术室中进行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感染控制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病原体可能通过污染的空气、手术器械以及医务人员的接触传播给患者。

手术室中的感染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延长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健康恶化。

因此,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对于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感染控制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在手术室中应用的感染控制策略:1.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手术室医务人员应接受有关感染控制和手卫生的定期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佩戴和处理手套、面罩和手术围裙,以及正确的手卫生程序。

2. 消毒和灭菌手术室中的器械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

这可以通过使用高效的消毒液和灭菌机器来实现,以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3. 空气过滤手术室中的空气应进行过滤,以减少悬浮的微生物和细菌。

使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病原体含量。

4. 环境清洁手术室的环境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包括地板、墙壁和操作台面等。

保持手术室清洁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 手术前的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身体清洁,并在手术部位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医务人员也应正确佩戴手套和面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感染控制措施是保护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步骤。

通过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消毒和灭菌、空气过滤、环境清洁以及手术前的准备等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医院应重视感染控制并确保其在手术室中得到有效执行。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防止感染控制的重要区域,做好控制与管理减少手术室感染,关系到手术患者的预后和医疗质量,是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1]。

现将我院控制手术室感染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控制手术室感染的措施1.1 手术室布局要合理手术室可设置外圆走廊,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提高手术室的洁净程度。

1.3 手术物品和消毒剂的控制措施手术器械、医疗用品用压力蒸汽灭菌。

各种腔镜器械和不耐高温,耐湿的物品用低温等离子消毒。

因环氧乙烷消毒时间长我院现不用。

显微器械用快速高压锅消毒。

腔镜手术连台使用2%戊二醛浸泡20min以上可达到消毒要求。

取出后用无菌盐水冲洗干净并用无菌巾擦干后使用。

对手术器械、敷料和其他手术物品抽样作无菌培养以控制感染。

使用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时间及有效时间。

1.4 手术人员手感染控制措施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我院用爱护佳9200免洗手消毒液6步法消毒手。

定期检测手术人员的手指带菌数≤5cfu/cm2。

2 手术室人员的管理手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并且有医院感染知识且不断更新,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

加强培训,增强控制意识,使控制感染成为这个手术成员的永久。

3 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加强一次性医疗物品的存放。

一次性医疗物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吸毒与温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专人管理。

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前核对资料外包装有无破损、霉变以及有效气和数量,按日期先后顺序发放使用并及时反馈使用情况。

4 手术室中每个手术间刷洗盆的管理通常是被大家所疏忽的一个重要细菌传播途径。

刷子反复使用后始终保持在潮湿状态,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传播源。

为了更有效地切断这个传播源,每次刷完器械后必须对刷子采取消毒措施[2]。

如在阳光下曝晒6h以上才可再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目的: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

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

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

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39-01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1健全医院与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
我院在创“二甲”医院时已成立了医院感染办公室,有分管院级领导,还设置了感染科主任,专职工作人员等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任务,每周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检测,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

手术室也成立了4人医院感染小组,由科主任、正副护士长、监测员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工作督促,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
补救措施。

2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科室领导和骨干经常外出学习与短期培训,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全科医护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医院感染意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杂志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门卫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执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

在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监控工作专人负责由护理人员定期轮转(一年轮转一次)。

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
3.1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对策:手术室须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板,每日常规用臭氧照射1次,每次30分钟以上接台手术需全封闭净化30 min才可使用,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

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

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应固定两套使用,以保持一套在外风吹日晒使之干燥,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

3.2手术物品控制感染的对策: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气灭菌,首先压力蒸气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
经济、安全等诸多优点。

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最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

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可用2%戊二醛浸泡小时以上可以达到灭菌,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

3.3手术人员手的控制感染对策: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

外科洗手:我科常用的术前洗手法为肥皂液刷手,流动水冲洗2分钟高效碘伏原液刷手法,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分钟,保持双手高过肘部,避免污染。

如有对碘过敏者,可用肥皂水刷手酒精浸泡法,刷手过程为10分钟,浸泡5分钟,待酒精自然干后穿无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才能参加手术。

定期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

3.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可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1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如遇有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

一次性灭菌物品的贮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
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10cfu/立方米,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一次性物品回收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垃圾分类处置,回收后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3.5手术后污物处理:一般感染手术器戒的处理:将术后器戒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戒柜中。

特殊感染手术器戒的处理:将术后器戒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除步冲洗→包装→高压灭菌→于流动水用毛刷底刷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灭菌后保存于无菌器戒柜中备用。

内镜手术处理:初清洗→酶洗→消毒→彻底清洗→干燥→专用润滑剂→内镜储存→设备保养。

非感染手术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再清洁→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或分类放于器戒柜内备用。

手术后必须,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单位血迹。

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类送洗衣房处理。

hbsag阳性手术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戒柜中。

布类用黄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刷洗,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及手套配制成含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理,手术间按8ml/m3用
0.2%过氧乙酸喷洒。

特异性手术处理:手术用过器械及物品双重高压灭菌处理,手术用敷料、布类及手套焚烧,手术室空气消毒按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和水是甲醛的半量熏蒸,密封24小时后通风。

4小结
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开展层流手术间以来,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有菌区,有专人负责把好“三关”。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办法与措施,建立登记制度。

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样,科室每月定期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空气、物体表面、手术前刷手、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高压物品、熏蒸物品、一次性物品、浸泡物品)、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结果均在合格以内。

每月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1次,如<70uw/cm2以下,超过1000小时及时更换。

几年来我科无一例感染发生,无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参考文献
[1]钱倩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钟秀玲,程妍,主编.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4]胡艳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1(2)∶136~137.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第22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