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论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论文推荐文章关于音乐学论文范文热度: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例热度:音乐论文范例参考热度:音乐创作论文优秀范文热度:民族音乐学论文免费参考热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出现于二十世纪,对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论文,供大家参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论文范文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摘要】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和需要,是人类表达的一种载体。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入手,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实例,来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区别,以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传统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是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农?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
自20世纪产生以来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借鉴和应用,并在各国取得了本土化的发展。
1980年由廖乃雄教授引进中国,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之上,其次是一种语言、音乐、动作、舞蹈、美术、戏剧等综合的艺术形成,强调学生必须要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以解放人性、完善人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奥尔夫明确指出“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是他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他最终的归宿。
这样一种人本主义思想反映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中,就是他首先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
他并非是从一个音乐的形态或技术层面的简单、初始的角度来看待原本性,而是最终将他确立在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来完整的认识其“原本性”具有深刻的人本主义内涵。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法灵活,在教学实践中多种形式是富有意义的,相互融为一体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一个充满创作性的活动。
“本土化”是奥尔夫教学实践中的又一次延伸,从儿童所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出发进行音乐教育,也就是说要使用符合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素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又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育教研(3篇)

一、引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方法,源于德国,由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音乐教育的全面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在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研策略。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奥尔夫音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经历了从引进、借鉴到本土化发展的过程。
最初,我国音乐教育界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持观望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
2.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普及: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部分中小学开始尝试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融入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3)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逐步完善:我国音乐教育界高度重视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1)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培养全面的音乐素养: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师资力量不足: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2)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待完善: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家长和社会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知度不高:部分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5篇)

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5篇)第一篇: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奥尔夫教学法研究逐渐进入专家学者的视野,主要集中在思想、理念、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其中,还没有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对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影响的总结和研究。
因此本文对奥尔夫教学法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考察,探究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渗透。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从奥尔夫教育法的理念、原则、特点以及形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是总结奥尔夫教育法在国内外的影响。
第四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其对中国音乐教育甚至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现代教育影响意义Abstract The Orff pedagogy is created by the famous musician Carl Orff, from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This is a unique music education system.It endows the music education new anti-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methods and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usic education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Recently, researches of the Orff pedagogy gradually entering the view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deas, concepts and teaching practice.There is neither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ummary of Orff teaching method nor the impact on modern music education and research.Therefore, the thesis deeply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Orff teachingmethods of modern music education in multi-angles and its penet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broad and domestic educational system.This thesis mainly form four aspects, in the first par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meaning and the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second part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philosophy,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ff pedagogy.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impact o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The fourth part mainly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paper and i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hinese mus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Keyword:Orff musical educationmodern educationimpact目录第一章导言.......................................................5 第一节研究缘起...............................................5 第二节研究目的及意义.........................................5 第四节研究方法...............................................6 第二章概况.......................................................7 第一节理念...................................................7 第二节原则...................................................8 第三节特点...................................................8 第四节形成与发展.............................................9 第三章奥尔夫教育法的影响........................................10 第一节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外的影响............................10 第二节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内的影响............................10 第四章总结与思考 (12)参考文献.........................................................13 致谢.............................................................15 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研究缘起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优秀教学体系的代表,它对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生动具体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最基本的原则,使学生在音乐中全面的发展自己。
幼教论文如何开展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活动

幼教论文如何开展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活动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开展引言: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
它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在幼儿园中如何开展奥尔夫音乐活动,以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以及其他能力。
一、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幼儿的声、律、节等音乐要素的培养,并通过歌唱、舞蹈、打击乐器等方式进行音乐教育。
并且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通过身体的参与和感知,达到音乐素质的培养。
二、确立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1.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精神;-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内容:-歌唱:引导幼儿唱歌,学习基本的音乐语言和音高;-舞蹈:通过舞蹈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的表达能力;-打击乐器:教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学习基本的节奏和音乐演奏技巧。
三、设计奥尔夫音乐活动课程1.分配时间:根据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时间。
可以将音乐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游戏、学习中,使音乐成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
2.活动设计:-开场歌唱:选择一首欢快的歌曲,引导幼儿唱歌和舞蹈。
-触感游戏: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体验不同的音乐质感,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
-打击乐器: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跟随节奏敲击乐器。
-舞蹈活动:选择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幼儿通过舞蹈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结束音乐:选择一首轻柔的音乐,帮助幼儿放松身心。
四、教师角色和方法1.角色: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的参与,并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交流。
2.方法:-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创设音乐活动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示范引导:教师可以给幼儿示范唱歌、跳舞等动作,并引导幼儿跟随。
-合作互动: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合作,提供合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修改版]
![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badbe5f18583d048645984.png)
第一篇: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魅力节奏节奏是音乐构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首先就要感受节奏,通过节奏引起身体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目的。
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虽然没有经过什么音乐训练,但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能跟着老师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能根据音乐的节拍做相应的动作。
但是他们的这些动作都还需要教师的提醒,对节奏的感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自身的身体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培养。
在本学期的音乐活动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一、平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最敏感的,而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
比如,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幼儿最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于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小动物的叫声配上不同的节奏形,如:小鸡小鸡叽叽叽,小羊小羊咩咩咩,公鸡公鸡喔喔喔,小狗小狗汪汪汪等等,老师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已知经验,再加以引导:小鸡着急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叫啊“叽叽叽叽”就变成了四分音符的节奏了。
另外,在平时的课中,老师多留意内容,将节奏整合到其它内容中去,比如,起风了“呼啦,呼啦”,流水了“哗啦啦。
开火车了“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
快上课时,我喜欢拿一罐有糖的小瓶子用力摇出不同的节奏形,幼儿就用拍手来跟上老师摇出来的节奏,兴趣盎然,就这样,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幼儿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幼儿寻找出了各种有趣的节奏时,就产生了模仿节奏的兴趣,如摇铃,用小棒敲打东西,玩响罐等等。
通过寻找和模仿节奏,有的快,有的慢,近而开始模仿各种叫声,模仿简单的节奏,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幼儿学习节奏打好了基础。
课题研究论文: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60581 学科教育论文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亦是情感的艺术,幼儿对音乐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不同,它关注幼儿内心世界的发展,将音乐与舞蹈、表演、生活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结合。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对幼儿创造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利用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音乐课程结合音乐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对幼儿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音乐课程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层次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极大程度地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样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体验得到丰富,创造力也会随之提升。
例如:在进行儿歌《小蜜蜂》的教学时,一开始幼儿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学唱两句就会被一些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
基于此,又考虑到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让幼儿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学唱。
这样一来,将幼儿的肢体与幼儿的思维结合起来,增加了幼儿的专注度,也锻炼了幼儿肢体的协调性。
并且,在做动作的同时,会加深幼儿的思考,如:在学唱第一句“小蜜蜂,嗡嗡嗡”时候,幼儿挥动双臂做出蜜蜂飞动的动作,有幼儿在做动作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即雌蜂和雄蜂飞动的动作是一样的吗?再如:最后一句“采花酿蜜有本领”,幼儿在做“采花酿蜜”的动作时,不由自主地思考现实中蜜蜂是如何做这个动作的,等等。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教学中,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提升。
二、奥尔夫音樂与幼儿游戏活动相结合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智力发展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幼儿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可以创新游戏活动的形式,给幼儿带来一种新鲜的体验感。
奥尔夫音乐教研究(3篇)

第1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即兴创作和音乐与生活的结合的音乐教育体系。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起源、特点、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起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天性和兴趣,通过游戏、舞蹈和语言等方式,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1. 以儿童为中心: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关注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以儿童的发展为本,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2. 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即兴创作,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音乐与生活的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将音乐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4. 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将音乐、舞蹈、语言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使音乐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5. 实用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应贴近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1. 乐器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乐器种类繁多,如打击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等。
教师通过教授儿童演奏这些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
2. 舞蹈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舞蹈与音乐的结合,通过舞蹈教学,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情感。
3. 语言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语言教学法包括诗歌、童谣、儿歌等,通过语言教学,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4. 戏剧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戏剧教学法旨在培养儿童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音乐剧、童话剧等形式,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戏剧的魅力。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应用1. 幼儿园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音乐游戏、舞蹈、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奥尔夫音乐的教研(3篇)

第1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方法。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起源、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起源奥尔夫音乐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主张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通过即兴创作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特点1. 注重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等方面。
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音乐素养。
2. 强调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育主张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发挥,鼓励即兴创作。
这种创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突出生活化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故事等素材,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强调团队协作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逐渐传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纷纷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机会。
2.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应用(1)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节奏训练、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优化(5篇范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优化(5篇范文)第一篇: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优化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优化摘要:通过研究奥尔夫教学法产生的环境,分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师技能不全面、教育模式传统和教材配备不能及时供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在推广力度、教学设施、教学理念、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其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音乐教育;节奏;原本性一、奥尔夫教学法的产生奥尔夫于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军人家庭,因为父母喜爱艺术,奥尔夫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接受艺术教育。
父母并没有对他施加太大压力,而是给了他宽阔的艺术空间,让他在自由的空间里发挥自己作为一个幼儿对于艺术的想象。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奥尔夫从小就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兴趣。
奥尔夫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用玩具敲打地板为母亲“伴奏”,母亲很快发现了他音乐方面的天赋,但没有强迫他日复一日的进行钢琴训练,而是注重培养他的人文精神。
母亲不仅教他钢琴演奏,还鼓励他发挥创造力,用自己谱写的“歌曲”和特殊的节奏感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家里总是充满着艺术和知识的自由气息,也正因这样宽松的童年学习环境,奥尔夫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而是对舞蹈、戏曲、舞台剧、文学、作曲、指挥等领域。
后来,奥尔夫建立了“京特学校”,尝试以节奏为基础,与舞蹈、语言结合起来进行音乐教育。
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以幼儿音乐教育为主,取得了巨大成功。
奥尔夫音乐教育也迅速发展,并被介绍推广到世界各地。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是回归自然、即兴创作、让所有学习钢琴的孩子摆脱枯燥无味的学琴状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钢琴。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钢琴教师可以使游戏穿插到钢琴教学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枯燥无味的识谱、感受钢琴的发音原理以及钢琴的不同音区的音色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本科论文[修改版]
![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本科论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ff54d5af45b307e971978e.png)
第一篇: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本科论文徐州师范大学音乐系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系、年级02 音乐教育〈1〉学科、专业音乐学学生姓名甄妍妍指导教师孙婕2006 年5 月27 日填1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02级音乐教育班甄妍妍02051034 内容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在对音乐的毕生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情感。
它强调通过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终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普通音乐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与奥尔夫教学法相违背的现象,有的教师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则只是简单的传授单纯的知识而对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视而不见。
这样不只是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效果,更严重的是会抹杀一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我们要广泛的吸收各种优秀的教学思想,并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把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水平推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优秀教学体系的代表,它生动具体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最基本的原则,使学生在音乐中全面的发展自己。
其中的教学原则和经验对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音乐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有的音乐教师过分的注重音乐知识上的教授,把音乐的理论和实践截然分开,致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样一来,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便无从谈起。
这一点与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文化,扬长避短,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广泛的推广。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范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篇一一、引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逐渐被引入并应用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中。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差异,如何实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分析其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其教学方法包括即兴创作、歌唱、舞蹈、打击乐等多元化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此外,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以实现全面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一)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在中国,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差异,直接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进行本土化研究,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二)本土化研究的内容1. 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在即兴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民歌、童谣等。
2. 教学方法的本土化:结合中国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等,丰富教学手段。
3. 教学评价的本土化:根据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特点,建立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
例如,将学生的表现、创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纳入评价标准,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
(三)本土化研究的实践在中国,许多音乐教育机构和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进行本土化实践。
例如,一些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乐器和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奥尔夫认为学习音乐就要让孩子去倾听和感知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节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学习各种音乐技巧的最佳境界。
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实践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与讨论。
奥尔夫认为学习音乐就要让孩子去倾听和感知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节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学习各种音乐技巧的最佳境界。
鉴于此,本文以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为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节奏学习音乐,首先就要掌握节奏。
实际上许多学生缺乏基本的节奏感,恒拍不稳定,拍子时慢时快,杂乱无章,经常混淆一拍与二拍音符的时值。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学习奥尔夫的音乐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先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心跳,感觉和体验身体里的节奏律动,慢慢跟上并形成稳定的心律节拍。
然后我们再趁热打铁进行十六分附点音符节奏,切分节奏的练习。
我们可以学习奥尔夫的语言节奏教学,让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最密切的语言来填充视唱音乐旋律的节奏,这个环节可以是儿歌或童谣,也可以是学生自创自编的语句。
这样的节奏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灵动性,与幼儿的实际认知相结合,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容易入手,又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紧密结合,是学前音乐阶段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
二、动作节奏与动作是息息相关的,奥尔夫运用了“声势”教学法,让学生以身体当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练习方式。
以前我们在教学《基础乐理》有关“拍子”学习中通常是用手打出节拍的强弱,现在我们可以加以丰富和拓展,比如:用拍手表示强拍,拍腿表示弱拍,这样让身体充分参与律动,通过声音的响亮与暗淡来掌握拍子的强弱。
这对节奏感比较弱的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如果是三拍子的话,我们可以让他们借助跺脚或拍肩膀来拓展练习。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优势在于其着眼点不在于抽象理论解说和乐谱背诵,而在于通过体验去想象和感知,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学前教学的学生一定要掌握其中的精髓。
幼儿园教研奥尔夫音乐(3篇)

第1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结合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教育方法。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在我国幼儿园的实践应用以及如何提高奥尔夫音乐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1. 重视音乐与生活的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音乐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使音乐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2. 强调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鼓励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自由发挥,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 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音乐感受,还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演奏乐器、合唱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节奏训练、身体律动、乐器演奏、合唱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实践应用1. 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如播放轻柔的音乐、悬挂音乐元素的艺术作品等,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 结合主题活动开展音乐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相应的音乐课程,如节日、季节、动物等,使音乐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3. 重视家长参与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音乐成长。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观看孩子的音乐活动,共同探讨孩子的音乐教育。
4.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质量,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奥尔夫音乐教育质量的关键。
三、提高奥尔夫音乐教育质量的方法1. 建立健全的音乐教育体系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方面,确保音乐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课题研究论文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该教学法鼓励幼儿自由创作和表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通过集体表演和团队合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帮助 幼儿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激发幼儿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工作坊、研讨会、在线课 程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幼儿创造 力的培养能力。
鼓励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如简 单乐器、自制乐器、自然环境 声音等,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 ;同时,寻求社区、家长和其 他机构的支持,共同丰富教学 资源。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本土文 化、传统音乐等元素相结合, 创造出更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 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舞蹈、戏剧 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
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表 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实践性
该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通 过亲身感受音乐来培养音乐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有效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
创造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其解 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 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思考论文

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思考论文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思考论文【摘要】当代儿童艺术教育观念有一种新的潮流,即德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儿童将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到艺术活动中去学习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
怎样能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去学习认识和表现自己呢,怎样能让儿童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呢,怎样能让儿童感觉到美好的艺术是与快乐同在呢。
这些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具体的艺术教学活动中确很难做到。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寓教于乐现今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对于音乐的欣赏、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音乐的表现还远远不够,怎样能让儿童对抽象的音乐感兴趣,使儿童潜在的音乐能力得以开发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萌发儿童的创造力,激发儿童原始的人性本能,把儿童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心理调整到最佳水平,造就儿童学习各种音乐技巧的最佳状态。
最终形成以儿童为主体,老师为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儿童愉悦身心与学习音乐同时进行,二者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
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原来的模式只是以单纯地教学唱歌为主,教材上也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再加以少量的器乐学习。
儿童的学习也是被动的模仿现有的音乐艺术作品,教师则是认真地按照教材大纲,严厉地对待学生,一味地追求着“出成果”。
人在音乐方面,先天素质上客观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教学自然会让一些儿童感到一些莫名的压力和排斥感。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
但就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总会让一部分儿童对音乐“敬而远之”,离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甚远,有些教师也束手无策。
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和新的发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前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首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建思想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本能欲望中有着强烈的表达思想情感和情绪的冲动,这种冲动会通过音乐、舞蹈、语言、表情等形式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人类固有的原始本能。
奥尔夫教学法现状论文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引言 • 奥尔夫教学法概述 • 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效果
目录
• 奥尔夫教学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对奥尔夫教学法未来发展的展望与
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 来学习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性艺术教育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种综合 性的艺术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音乐天赋和潜力。它主张根据学生 的兴趣、需求和水平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建设
针对奥尔夫教学法,国内出版了 一系列专门的教材,为教师和学 生提供了系统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
国外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多元化发展
在国外,奥尔夫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文 化背景和音乐教育体系中,呈现出多元化的 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
国外的音乐教育学者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不断探索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潜力和作用。
02 03
加强奥尔夫教学法的师资培训
加大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奥尔夫教 学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一支具备奥尔夫教学法教学能力 的师资队伍。
推广奥尔夫教学法的优秀案例
积极宣传和推广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优秀实践案 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奥尔 夫教学法的实践中来。
音乐教研奥尔夫(3篇)

第1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方法,在儿童音乐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起源、特点、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推动儿童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起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个性,通过游戏、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培养儿童的听觉、节奏、即兴创作等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1. 注重儿童的天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在音乐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
2. 强调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中即兴创作,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多元化教学手段:奥尔夫音乐教育采用游戏、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使音乐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4. 全人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使音乐学习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方法1. 声音探索: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动物叫声、乐器演奏等,让儿童感受声音的多样性,培养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
2. 节奏训练:通过拍手、跺脚、击打乐器等方式,让儿童感受节奏的强弱、快慢、长短等,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3. 即兴创作: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中自由发挥,即兴创作歌曲、旋律、节奏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音乐与舞蹈结合:通过音乐伴奏,引导儿童进行舞蹈动作,使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培养儿童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5. 音乐与戏剧结合:将音乐与戏剧相结合,让儿童在表演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儿童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应用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许多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开展了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
以下是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的一些案例:1. 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声音探索、节奏训练、即兴创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基本能力。
幼儿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研究论文

幼儿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研究论文•相关推荐幼儿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研究论文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在学前教育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路径。
然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偏重于对音乐技能的传授,忽视幼儿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利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当前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幼儿音乐教学现状,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推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特色以及现实意义入手,对幼儿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和应用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素质教育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对传统音乐教学中过于强调技巧、忽视音乐创造与表达的改革与转变,现已经成为现阶段儿童音乐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先进教学方法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将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原本性的音乐进行教育,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喜爱。
原本音乐是一种回归自然,以节奏为载体的音乐,能够让儿童亲身体验音乐魅力,激发创造音乐的兴趣,使儿童成为音乐的演奏者,从而促进儿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重视本土化音乐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由此形成了一种文化平等的理念。
由于该教学法对本土音乐十分推崇,从而使其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该教学法用于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作为立足点,这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是该教学法的基础,在运用该方法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时,可对民族音乐、方言、儿歌等进行利用,以此来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和词曲,还有很多谚语、民谣,这些素材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均可利用到幼儿音乐教育当中,由此不但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而且还能使这种文化得到发扬。
奥尔夫音乐教研噪音(3篇)

第1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实践及噪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幼儿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奥尔夫音乐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由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也面临着噪音问题。
本文将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实践及噪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1. 以儿童为中心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是儿童的天赋,儿童对音乐具有天生的敏感性。
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音乐需求,尊重儿童的音乐个性。
2. 整合性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主张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如语言、舞蹈、绘画等)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教育。
这种整合性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
3. 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幼儿即兴创作,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 体验式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音乐素养。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1. 音乐活动设计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主要包括音乐活动设计、音乐游戏、音乐表演等。
在音乐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音乐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的音乐活动。
2. 音乐游戏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种类繁多,如节奏游戏、旋律游戏、和声游戏等。
这些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 音乐表演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幼儿参与音乐表演,通过歌唱、演奏、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噪音问题及对策1. 噪音问题在实际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过程中,噪音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活动场地噪音干扰:如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由于其他学科活动或外界环境等原因,导致音乐活动受到噪音干扰。
特殊教育论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们的启示简介: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国外多种类型音乐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其中“奥尔夫教学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有些教师已将其试用于教学,探索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路。
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教学法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关键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国外多种类型音乐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其中“奥尔夫教学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有些教师已将其试用于教学,探索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路。
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教学法有着极大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受。
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奥尔夫学校音乐教学法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有三位联邦德国的音乐教育家授课,笔者获益匪浅,在教学中也作了初步尝试,感受甚为深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 1895—1982)所创建。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
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魅力节奏
节奏是音乐构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首先就要感受节奏,通过节奏引起身体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目的。
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虽然没有经过什么音乐训练,但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能跟着老师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能根据音乐的节拍做相应的动作。
但是他们的这些动作都还需要教师的提醒,对节奏的感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自身的身体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培养。
在本学期的音乐活动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一、平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最敏感的,而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
比如,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幼儿最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于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小动物的叫声配上不同的节奏形,如:小鸡小鸡叽叽叽,小羊小羊咩咩咩,公鸡公鸡喔喔喔,小狗小狗汪汪汪等等,老师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已知经验,再加以引导:小鸡着急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叫啊“叽叽叽叽”就变成了四分音符的节奏了。
另外,在平时的课中,老师多留意内容,将节奏整合到其它内容中去,比如,起风了“呼啦,呼啦”,流水了“哗啦啦。
开火车了“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
快上课时,我喜欢拿一罐有糖的小瓶子用力摇出不同的节奏形,幼儿就用拍手来跟上老师摇出来的节奏,兴趣盎然,就这样,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幼儿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幼儿寻找出了各种有趣的节奏时,就产生了模仿节奏的兴趣,如摇铃,用小棒敲打东西,玩响罐等等。
通过寻找和模仿节奏,有的快,有的慢,近而开始模仿各种叫声,模仿简单的节奏,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幼儿学习节奏打好了基础。
二、利用各种途径学习节奏
(一)通过倾听音乐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学习节奏。
熟悉的音乐是幼儿最喜欢听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幼儿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教师可以经常有选择性的播放这些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猜一猜是歌名,如《彩云追月》是我们播放频率比较高的一首歌曲,每当我播放这首歌曲,有的幼儿马上会点头等做一些身体动作,有的幼儿则偏偏起舞,正因为是他们熟悉的,他们才愿意去感受,去表达,这为提高他们的节
奏感提供了一个教育的和引导的机会。
在让幼儿用模仿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拍腿,踏脚,摆动手臂,走步等动作。
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利用自己的言行和语言感染幼儿
幼儿爱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如果一位教师具有清脆的嗓音、那么他的学生唱出的歌是动听的;如果一位教师具有优美的舞姿,那么他的学生跳出的舞蹈的是有感觉的。
要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教师先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每听到一首歌,教师先要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我们班级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播放一些歌曲,我就会跟着音乐做一些自然的身体动作,当听到了一首抒情的曲子,我就会说到:好优美的曲子啊;然后用肢体语言来诠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当听到一首节奏较快的歌曲时,我会说:这首歌听上去非常的有劲。
然后带领幼儿一起来蹦一蹦,跳一跳。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有时候还不会使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理解,教师就要通过自身的语言给幼儿这个印象。
(三)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来教幼儿学节奏。
幼儿学习以兴趣为主,当幼儿感兴趣时就学得快,掌握得好。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生动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来让幼儿学习节奏,有一次,我们小朋友散步的音乐游戏,首先是小朋友睡觉,然后起床,之后是散步,当打雷之后下雨时,要求幼儿跟上节奏小跑着回家,发现小朋友虽然很有兴趣,但活动时显得很乱,于是,我就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一遍,我们学一学老奶奶散步”把节奏变慢,幼儿就有意识地把脚步放慢了下来,然后有改成“解放军叔叔散步”把节奏的速度提高,幼儿也能跟上去了,最后在让幼儿自己探索:还可以学谁走路,怎么走?就这样,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幼儿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也会很投入,在玩的过程中会主动开动脑筋,从而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捕捉到节奏型,掌握好节奏,从而使活动开展的更加有序。
(四)将节奏教学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节奏教学不但能巩固节奏,同时也为其它学科增加了一份乐趣,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舞蹈,律动时,都要让幼儿仔细听曲子,掌握曲子的节奏,掌握了节奏,幼儿学的就比较快了,而且会把握得很准,在语言诗歌中,让幼儿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幼儿会朗诵的更有兴趣,如朗诵诗歌《幼儿园像我家》,让幼儿按节奏ⅹⅹⅹ︱ⅹⅹⅹ来读,发现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
在故事教学中,让幼儿在故事中有节奏地学小动物叫跳爬,学小动物走路,还可以有节奏地
为小动物喊加油,这样不但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轻松愉快地进一步巩固了节奏,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中同样可以渗透节奏教学。
节奏教学还能作为一种信号贯穿于一日活动中。
三、创编节奏
幼儿掌握了一些节奏后,可以引导幼儿来创编节奏,为了既形象生动,又便于教具的制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符号。
比如说每一个节奏音符可以采用苹果来表示,如大苹果表示二分音符,小苹果就表示四分音符;青苹果表示四分音符,黄苹果表示八分音符;二分之一的苹果表示四分音符,四分之一的苹果表示八分音符。
这些符号简单易记,形象生动,而且幼儿自己能制作节奏卡,可以比较吸引住幼儿,当掌握好了以上的节奏符号后,就可以进行创编活动,如节奏乐《闪烁的星星》,我就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苹果图片,让幼儿进行创编节奏,幼儿可以按苹果的大小来编节奏,按苹果的位置高低来编节奏,按苹果的颜色来编节奏,按苹果分量的多少来编节奏。
所以同样是一个苹果,按其特征的不同,有的把它当作四分音符,有的把它当作八分符,幼儿积极主动地创编出了自己喜欢的节奏。
创编节奏,使幼儿的节奏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变得更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觉得通过节奏教学,不但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节奏是一种最有力的音乐快乐的源泉,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多少都有过这种感受与体验,走步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会因动作的一致,合拍则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这正是因为人们的动作是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进行的,动作与音乐的节拍同步了。
由此可见,节奏能力的提高,不断能培养幼儿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更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总之节奏感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各种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方法,并将这种训练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