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题库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二 相平衡2-1 是非题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量。

( × )3、)()(22g I s I ⇔平衡共存,因10',1,2====C R R S 所以。

( √ )4、单组份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隆方程定量描述。

( √ )5、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 )6、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 )7、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互相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 )8、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 )9、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 )10、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 )11、完全互溶双液系T -x 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 )12、根据二元液系的p-x 图,可以准确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 √ )13、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 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 × )14、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相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汽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 )15、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16、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在T -x 图上必有最高恒沸点。

( × )17、在水的三相点,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此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有确定值,体系的自由度为0。

( √ )18、将双组分进行连续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就是精馏的原理。

( √ )19、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 √ )20、二元体系相图中,物系点移动方向是垂直上下,而相点则水平移动。

( × )21、确定体系的物种数可以人为随意设定,但是组分数是固定不变的。

(完整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完整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2+ (m) Zn2+(m) +2e- = Zn(s)(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s)|AgCl(s)|Cl-(m), AgCl(s)+ e- = Ag(s)+Cl-(m)(3)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

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答:电极电势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完整版)傅献彩《物理化学》第五版课件及习题答案习题课2

(完整版)傅献彩《物理化学》第五版课件及习题答案习题课2

解析 取1mol锡作为体系,设计如下过程:
Sn(白)283K 283K, p
G, H , S
1G
1H
1S
Sn(白)298K
298K,p
G, H, S
Sn(灰)283K
2G 2H 2S
Sn(灰)298K
298K,p下: Hm 2197J mol1
Sm (44.76 52.30)J K 1 mol 1
Gm H T S (2197 298 7.54)J mol1
49.9J mol1
Gm >0,由Gibbs自由能减少原理可知,298K、 p 下白锡稳定。那么在283K、p 下哪一种晶型 稳定呢?这属于由一个温度下的 求另一个 温度下的 Gm。其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解法1
Hm 1Hm 2Hm 2Hm
1. G 计算小结
(从G H TS及dG SdT Vdp
出发,可以导出下列公式) (1) 等温封闭体系,无其他功的过程
• 理想气体 G nRT ln( p2 / p1), G H T S
• 实际体系(g,l, s) G V p2 dp p1
(2) 变压变温过程
G H (T2S2 T1S1)
p T
v
S V
p
p T
S
T
Cp V T
p
,
S T
p
Cp T
以上各偏微商中有关 T、p、V 的只要知道
物态方程其结果就很容易知道。另外,实验上
很容易测的量是 Cp , , , 因此有时又把这些
关系式写出与它们有关的形式,如
U V
T
T
p,
H
p
T
TV
V
等。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

I 练习题一、判断题电解质溶液1.电解池通过l F 电量时,可以使1mol 物质电解。

2.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3.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4.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5.由公式Λm =κ/c 可知,对强电解质,若浓度增大一倍,离子数目增大一倍,其电导率也增大一倍,故Λm 不随浓度变化。

6.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7.无限稀释时,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可由作图外推法得到。

8.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9.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10.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用于强电解质。

11.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m Λ∞可以由m Λ作图外推到c 1/2=0得到。

12.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3.对于BaCl 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A . a =γm ;B .a =a +·a -;C .γ±=γ+·γ-2;D .m =m +·m -;E .m ±3=m +·m -2;F .m ±=4m ±3。

14.若a (CaF 2)=0.5,则a (Ca 2+)=0.5,a (F -)=1。

15.可以通过电导测定法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16.温度越高,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越大。

17.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18.稀释强电解质溶液时,其摩尔电导率Λm 将增大。

19.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只要在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与充电时的反应互为可逆,则该电池就是可逆电池。

2.电池Ag(s)|AgCl(s)|KCl(aq)|Hg 2Cl 2(s)|Hg(l)与电池Hg(l)|Hg 2Cl 2(s)|KCl(aq)|AgNO 3(aq)|Ag(s)的电池反应可逆。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7章 电化学第8章 量子力学基础第9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第10章 界面现象第11章 化学动力学第12章 胶体化学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7章 电化学第8章 量子力学基础第9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第10章 界面现象第11章 化学动力学第12章 胶体化学答:分散相粒子直径d介于1~1000nm范围内的高分散系统称为胶体系统。

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高分散性、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答:在暗室中,将一束经过聚集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个发亮的光锥,称为丁泽尔效应。

丁泽尔效应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nm的范围内,而一般胶体粒子的尺寸为1~1000nm。

当可见光投射到胶体系统时,如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现象,产生丁泽尔效应。

答: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

(1)胶体粒子表面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而带电:①固体表面从溶液中有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而带电;②固体表面上的某些分子、原子在溶液中发生解离,使固体表面带电。

各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彼此之间相互排斥,有利于溶胶稳定存在。

(2)溶剂化作用:对于水为分散介质的胶体系统,胶粒周围存在一个弹性的水化外壳,增加了溶胶聚合的机械阻力,有利于溶胶稳定。

(3)布朗运动:分散相粒子的布朗运动足够强时,能够克服重力场的影响而不下沉,这种性质称为溶胶的动力稳定性。

答: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及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的三个重要原因。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降低溶剂化作用皆可使溶胶聚沉。

其中,加入过量的电解质(尤其是含高价反离子的电解质)是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增加电解质的浓度和价数,可以使扩散层变薄,斥力势能下降。

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势垒的高度相应降低。

当引力势能占优势时,胶体粒子一旦相碰即可聚沉。

答:乳化剂分子具有一端亲水而另一端亲油的特性,其两端的横截面通常大小不等。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下册)(8-10章)(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下册)(8-10章)(圣才出品)

电荷量,就析出 1mol 的 Ag,故
中 Ag 的物质量为
则根据电量守恒,有 n : m 0.4 : 0.8 1: 2
1.4-1=0.4 mol
即化学式中 n=1,m=2,z=1
因络合离子
中,z=1,根据物质的总带电量为零,可知 x=1,y=1。
(2)氰化银钾络合物中正离子迁移数为 0.6 / 1 0.6 ;负离子的迁移数为 1-0.6=0.4。
4 / 8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通电前,因每 1000g 中含 CuSO4 15.96g,则 100g 水中含有 CuSO4 的质量为
,则其物质的量为 n 前=1.596/159.6=0.01 mol。
通电后,阳极部的 CuSO4 的量为 2.091g,则有 n 后=2.091/159.6=0.0131 mol。
管的内径为 1.0 cm,试求 H+离子的迁移数。 解:依题意有,迁移的电荷量为
电解的物质的量为 故过程的迁移数为
9.在用界面移动法测定 H+离子的电迁移率(淌度)时,在历时 750 s 后,界面移动 了 4.0 cm。已知迁移管两极之间的距离为 9.6 cm,电位差为 16.0 V,设电场是均匀的。试
过 1 mol 电子的电荷量,阴极部失去 1.40 mol 的 Ag+和 0.80 mol 的 CN-,得到 0.60 mol
的 K+。试求:
(1)氰化银钾络合物的化学表示式
(2)氰化银钾络合物中正、负离子的迁移数。
解:(1)设氰化银钾络合物的化学式为
Kx
Agn
CN
m
y
,因为每通过
1mol
电子的
解:析出的 Ag 的物质量为 阳极部水的质量为 因 通 电 前 后 水 的 质 量 不 变 , 则 通 电 前 Ag ( NO3 ) 的 质 量 为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圣才出品)

【解析】活化焓相等,则活化能也近似相等,活化熵相差 30 J gK −1 gmol −1 ,则根据
k = P exp( S )exp( − Ea )
R
RT
k2
( S2 − S1 )
= exp R R
30
= exp8.314
= 37
k1
8. 某化学反应,当温度每升高 1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k 增加 1%,则该反应的活化
k = Aexp( − Ea ) RT
1 / 7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k2
( E1 − E2 )
= exp RT RT
80000
= exp8.314298
= 1014
k1
3.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min,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应的半衰期为 t1/2=1/(kCA,0)=100s。
10.在简单硬球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 A.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 EC B.互撞分子的相对动能超过 EC C.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 EC D.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超过 EC 【答案】D 【解析】能导致旧键破裂的碰撞成为有效碰撞。只有相对平动能在分子连心线上的分量 超过临界值的分子对,才能把平动能转化为分子内部的能量,使旧键破裂而发生原子间的重 新组合。
速率常数的温度系数较小。
12.某反应,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多少,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时,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 定值,此反应是( )。
A.负级数反应 B.一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二级反应 【答案】C
【解析】零级反应速率方程式为:cA,0 − cA = kt ,一定温度下,k 为定值,时间也一定 时,等式右边是常数,所以, cA,0 − cA 即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定值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电解质溶液(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电解质溶液(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 8 章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98K,当 H2SO4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从 0.01mol·kg-1 增加到 0.1mol·kg-1 时, 其电导率к和摩尔电导率 ∧m 的变化将( )。 A.к减小,∧m 增加 B.к增加,∧m 增加 C.к减小,∧m 减小 D.к增加,∧m 减小 【答案】D 【解析】H2SO4 为强电解质,强电解质的溶液的电解率随浓度的增加(即导电粒子的增 多)而升高;摩尔电导率降低,因为,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的量已经给定,都为 1mol,当 浓度增加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减小,因而摩尔电导率降低。
5 / 9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I (NaCl) = 1 (b 12 + b 12 ) = b 2
I
(CaOl
2)
=
1 2
(b
22
+
2b 12
)
=
3a
I
( LaCl3 )
=
1 2
(b
32
+
3b 12
)
=
6a
分别代入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1 2
22 b+ + 22 b−
比较可得:( )1>( )2
9.下列问题中哪个不能通过电导实验测定得到解决( )。 A.求难溶盐的 Ksp;
B.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
C.求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D.测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答案】B 【解析】电通过导实验测定可以求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解离平衡常数,计算出微溶
No c : lg 1 = − A1 b = − A b

(完整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完整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答:对电解质瀋液来说电导G 是其呆电的能力,以1 1型电解质洛腋为例.第八章电解质溶液L Faraday 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定律在电牝学中有何用魁?答:拉第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込:通电于电解质溶液之后,(1)在电楼上(聘相界面八发生化学窘化的物质的駅勻通入电荷成正比.(2)若 将几亍电解池申联■通人一定的电荷議后•衽各个电解池的电极卜.发生化学变比的物质的帚祁相等.Qf-i> —z^-eL —z± F根据Faraday 定律,通过分析电解过程中反应物在电极上物质的址的变化,就可求出电的址的数值•在 电化学的定駁研究和电解工业上有車要的应用.2. 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的定义分别晶什么?为什么盘煤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 笞:给出陀了•到外电路的电极叫做电池的负极,在外砲路中电勢*低. 从外电路接受电子的电极叫做电池的止槻•在外电路中电势较高.发生氧化柞用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作用的一极称为阴极•原电池杓阳扱发生麵化作用•阴橈发生 还甌作用.内电路的电子由阳极运动到阴极.所械电池的阴彊是正彊,阳极是负极.3*电解质涪液的电导車和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采有何不同。

为什么?答匕蹑电解质漳液的电导率随若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导电粒子数但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 正、负禹子之间的相f 作用增大•因而使离子的运动速率降低.电导率反而下降•弱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故度 的变化不显蒼•浓度增加电离度减少.离子数目变化不天•摩尔电导率随灌廈的变化与电导率不同•浓度降 低,粒子之闾相互作用减弱・正、负薦子的运动速率因而增加•故摩爼电导率增加*4. 怎样分别求强电解嵐和弱电解质的无限稱降摩尔电錚率?为什么翌用车同的方袪?答:庄低威度尸,强电解陪液的摩尔电导率*枚线性关慕.Am*銘(1 一0Q在一定温度下,一定电解质溶液来说甲是定偵.通过作阳•宜线勺纵坐标的交点即为无限稀秫时落液 的辱尔电导率AS 1,即外推袪.弱电解质的无限廉释摩尔电导率A ;・跟据离了独立移动迄律•可由强电解质溶薇的无限稀释摩尔电 导率A 計设计求算,不能由外惟陆求出,由于购电解质的幡涪液在很低报度F ,Am 与丘不垦总线关系.并且 浓度的変化对的值影响很大.实验的谋差很大•由实验值直接求弱电解质的厲:很困难.5.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离子的迁移速率、离子的电迁移率和离P 迁移数之间有哪些建址关系式?答,定図关系式*j uit* dE/dl r- = — dE/'dl牛t r_离子迁移連率*+川一厲产的电迁移率*A ;=(«7+u-)E6・在某电解质落液中•若丫门种离『疗在’则溶液的总电导应该用下列哪牛公式表示’(1) G =臣 +臣 + …*〔2〉G■无限稀释强电解质溶液十A :,G=M A// te —Am • c稀电解质溶液 Am =At + A 二(Am 4-Am )c = /lm * c+Am • CC4- ~Am * C 则 G+ =K+A// ・•・G 厂G+G 亠盒+斤…=》越7.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化学势表示形式冇何不同?活度因子的表示式有何不同? 答:非电解质的化学势的表示形式.阿=閔(T ) +RHny“・B 箫=山(T ) +RTlnu*R 电解质 抄=必(丁)+尺力皿8=川(7。

物理化学(下)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下)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下)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于金属Fe的防腐措施中,下列哪一种不能发挥作用()答案:使Fe与金属Cu相连2.气固相反应 CaCO3(s)=CaO(s) + CO2(g) 已达平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 CaCO3(s) 的颗粒变得极小,则平衡将:()答案:向右移动3.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答案:降低反应温度4.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下面有关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化学动力学不涉及状态函数的问题5.反应A─→2B在温度T时的速率方程为 d[B]/d t=k B[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答案:2ln 2/k B6.反应 2I-+H2O2→I2+2H2O 的速率方程为 r=k[I-][H2O2], 又知其反应历程为:I-+H2O2→IO-+2H2O I-+IO-→I2+2H2O则对反应 2I-+H2O2→I2+2H2O来说:( )答案:反应级数为2,不存在反应分子数7.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时间是完成50%所需时间的多少倍( )答案:108.某一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50%的时间的3倍,反应转化率达到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x的时间的两倍,则x为( )。

答案:47%9.根据范特霍夫经验规则,一般化学反应,温度每上升10℃其反应速率约增大为原来的2~4倍,对于在298K(指室温)左右服从此规则的化学反应,其活化能(单位:kJ/mol)的范围约为( )答案:50~10010.基元反应A+B-C→A-B+C的摩尔反应焓变△rHm>0,B-C键的键能为εB-C,A-B键的键能为εA-B, A为自由基,则反应活化能等于( )。

答案:△rHm +0.055×LεA-B11.简单碰撞理论属基元反应速率理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从理论上完全解决了速率常数的计算问题12.根据过渡态理论, Arrhenius公式中的指前因子与以下哪一个因素有关( )。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可逆的热效应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若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热化学方程式的热效应为

7.一个可逆电动势为 1.70 V 的原电池,在恒温槽中恒温至 293 K。当此电池短路时
(即直接发生化学反应,不作电功),相当于有 1000℃的电荷量通过。假定电池中发生的反
T
T
T
所以 S (总) = S (槽) + S (电池) = − Qp + Qp +Wf = Wf = 10001.70 = 5.8J gK−1。
TT
T
293
如果分别求算恒温槽和电池的熵变,还需要知道电池反应的焓变值,或者与电池反应相
同的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
8.分别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列出电动势 E 的计算公式,并计算电池 的标准电动势 设活度因子均为 1,气体为理想气体。所需的标准电极电势从电极电势表中 查阅。
(9) Pb(s)| PbO(s)|OH − (aq)| HgO(s)| Hg (l )
( ) ( ) ( ) ( ) (10) Pt | Sn4+ aSn4+ ,Sn2+ aSn2+ ||Tl3+ aTl3+ ,Tl+ aTl+ | Pt
3.从饱和 Weston 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试求在 298.15 K,当电池可逆地产 生 2 mol 电子的电荷量时,电池反应的△rGm,△rHm 和△rSm。已知该关系式为
应与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相同,试求以此电池和恒温槽都看作系统时总的熵变。如果要分别求
算恒温槽和电池的熵变,还,则热效应 Q=
,恒温槽热量得失为-Qp,
故有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下册)章节题库(胶体化学)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下册)章节题库(胶体化学)

第12章胶体化学一、选择题1.对于有过KI存在的AgI溶腔.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MgSO4B.FeCl3C.NaClD.K3[Fe(CN)6]【答案】B【解析】AgI溶胶中KI过量,KI过量时,AgI胶团的结构为{(AgI)m·nI-·(n-x)K+}x-·xK+,表面带了负电荷,,阳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2.向25cm3、浓度为0.02mol·dm-3的AgNO3溶液中滴入25cm3的0.01mol·dm-3KI 溶液制备AgI溶胶,该溶胶ζ电位( )。

[天津大学2008研]A.>OB.=0C.<OD.不确定【答案】A【解析】因AgNO3过量,故制备的AgI溶胶为正溶胶,溶胶的ζ电位>0。

.3.用相同体积0.01mol·dm-3KI和0.15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I溶胶,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5年] A.NaClB.FeCl3C.MgSO4D.K3PO4【答案】D【解析】所制备的AgI溶胶为AgI的正溶胶,即胶粒带正点,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负离子。

比较选项中阴离子的价位可知,聚沉能力最强的是K3PO4。

4.憎液溶胶有如下性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4年]A.是均相系统B.胶粒直径小于100nmC.胶粒可透过半透膜D.胶团带电【答案】B【解析】形成憎液溶胶的必要条件是:①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②必须有稳定剂的存在,否则胶粒易聚结而聚沉。

5.对于AgI的水溶胶,当以KI为稳定剂时胶团结构式为:、其中称为胶粒的是:(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A.(AgI)mB.(AgI)m·nI-【答案】C6.导致Donnan平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A.溶液浓度大,大离子迁移速度慢B.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子通过半透膜C.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且因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膜两边浓度不同D.大离子浓度大,妨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答案】C7.有关DLVO理论,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A.能够定量描述胶体稳定性与粒子之间相互排斥和吸引作用之间的关系B.能够在理论上解释Schulze-Hardy规则C.仅适合胶体粒子表面带有电荷的体系D.能够阐述ζ电势的物理意义【答案】D【解析】DLVO理论的基本观点:①胶粒之间存在着斥力势能和吸力势能;②系统总势能是斥力势能和吸力势能的加和;③总势能、斥力势能和吸力势能均随胶粒间距的改变而改变。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表面物理化学(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表面物理化学(圣才出品)

第13章表面物理化学的小水滴,试计算(已1.在293 K时,把半径为1.0 mm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m知293 K时水的表面Gibbs自由能为(1)表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2)表面Gibbs自由能增加了多少?(3)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多少功?解:(1)设小水滴个数为N,则根据分散前后体积不变,可得所以。

(2)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加量为=9.15×10-4J。

(3)完成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功为=-9.15×10-4J。

2.已知汞溶胶中胶粒(设为球形)的直径为22 nm,在1.0 dm3的溶胶中含Hg为8×10-5 kg,试计算:(1)在1.0 cm3的溶胶中的胶粒数。

(2)胶粒的总表面积。

(3)若把质量为8×10-5kg的汞滴,分散成上述溶胶粒子时,表面Gibbs自由能增加多少?已知汞的密度为13.6 kg·m -3,汞一水界面张力为解:(1)设Hg溶胶的体积为V,则有=5.575×10-24 m3设1.0cm3溶胶中的胶粒数为N,则=1.055×1012(2)胶粒总表面积为=1.604×10-3 m2(3)设质量为的汞滴半径为r0,则有解得所以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量为=5.96×10-4J。

3.试证明:证明:(1)因为所以又因故(2)由,得因,故4.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式为在283 K时。

可逆地使一定量纯水的表面积增加0.01 m2(设体积不变),求系统的如下各个解:当T=283K时,根据题给关系式,有故,因为所以=4.95×10-8J·K-1=7.56×10-4J。

5.把半径为R的毛细管插在某液体中,设该液体与玻璃间的接触角为θ,毛细管中液体所成凹面的曲率半径为液面上升到h高度后达到平衡,试证明液体的表面张力可近似地表示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为液体的密度。

证明:附加压力与上升的液柱所产生的静压力相等时,才能达到力的平衡,则。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一)电化学 一、选择题1、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无法判断。

2、离子电迁移率为一定条件下的离子运动速率,即( )。

A.在温度为298K 时的离子运动速率;B.在浓度为1mol ·dm -3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C.在单位电势梯度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D.在浓度为无限稀释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3、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 -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该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数为( )。

A. 0.505 ; B. 0.495; C. 67.5; D. 64.3 。

4、电解质溶液活度a B 与其离子平均活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a B = a ±ν;B.a B = a ±1/ν; C.a B =( 1/ν)a ±; D.a B =ν a ± 。

5 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在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m 2﹒mol -1)( )。

A. 130; B. 0.479; C. 65.7; D. 64.35。

6、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7 25 ℃时,电池反应Ag (s )+ (1/2)Hg 2Cl 2 (s) = AgCl (s) + Hg (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 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 J ·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 E )/(∂∂为( )。

A.1.70×10-4V ·K -1; B. 1.10×10-6V ·K -1;C.1.01×10-1 V ·K -1 ;D. 3.40×10-4 V ·K -1。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界面现象)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界面现象)

第10章界面现象10.1 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亚稳态有哪些?为什么产生亚稳态?如何防止亚稳态的产生?(2)在一个封闭的钟罩内,有大小不等的两个球形液滴,问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什么现象?(3)下雨时,液滴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大气泡,试说明气泡的形状和理由。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5)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为什么物理吸附都是放热过程?答:(1)常见的亚稳态有过饱和蒸气、过热和过冷液体及过饱和溶液。

产生亚稳态的原因是新相种子难以生成。

如在蒸气冷凝、液体凝固和沸腾以及溶液结晶等过程中,由于要从无到有生成新相,因而最初生成的新相的种子是极其微小的,其比表面积和表面吉布斯函数都很大,因此新相难以生成,进而会产生过饱和蒸气、过热和过冷液体以及过饱和溶液等亚稳状态。

为了防止亚稳状态的产生可预先在系统中加入将要产生的新相的种子。

(2)若钟罩内还有该液体的蒸气存在,则长时间恒温放置会出现大液滴越来越大,小液滴越来越小的现象,最终小液滴消失,大液滴不再变化。

其原因在于,一定温度下,液滴的半径不同,其饱和蒸气压不同,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当钟罩内气体的饱和蒸气压达到大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时,对于小液滴尚未达到饱和,小液滴会继续蒸发,则蒸气会在大液滴上凝结,因而出现了上述现象。

(3)气泡的形状近似于半球状,如不考虑重力影响,则应为半球状。

雨滴落在水面上形成气泡的过程基本上是恒温恒压生成内外表面的过程,当气泡达到稳定状态时,要求其表面吉布斯函数处于最低,而相同体积的气泡则以球状表面积最小,这就是气泡为半球状的原因。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前者是范德华力,而后者则为化学键力。

(5)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物理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由热力学原理可知,此过程系统的G∆<0。

同时,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由三维运动变为二维运动,系统的混乱度减小,因此过程系统S∆的<0。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电解与极化作用(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电解与极化作用(圣才出品)

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1.要在一面积为100 cm2的薄铁片两面都镀上厚度为0.05 mm的均匀镍层,计算所需的时间。

已知所用电流为 2.0 A,电流效率为:解:根据题意得,在t时间内流过的总电量为,即其中,所以2.在298 K和标准压力下,试写出下列电解池在两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并计算其理论分解电压:解:(1)电解时,阴极反应为阳极反应为=1.22V(2)=1.227V(3)=-0.0866V3.在298 K和标准压力下,用镀铂黑的铂电极电解a H+=1.0的水溶液,当所用电流密度为时,计算使电解能顺利进行的最小分解电压。

已知忽略电阻引起的电位降,H2O(l)的标准摩尔Gibbs生成自由能为-237.129 kJ·mol-1。

解:分解电压可表示为其中可逆电压为则分解电压最小为。

4.在298 K时,使下述电解池发生电解作用:问当外加电压逐渐增加时,两电极上首先分别发生什么反应?这时外加电压至少为若干?(设活度因子均为1,超电势可忽略。

)解:在阳极上可能发生反应的阴离子是Cl-、OH-和SO42-,相应的电势为因电极电势最小的,先在阳极被氧化,所以阳极发生OH-被氧化的反应。

在阴极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有,各自的电极电势为因Ni2+的电极电势最大,所以阴极上发生的是Ni2+被还原的反应,故分解电压为5.298 K时,用Pb(s)电极来电解H2SO2溶液,已知其浓度为0.10 mol·kg-1,r士=0.265,若在电解过程中,把Pb阴级与另一甘汞电极相连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E =1.0685 V。

试求H2(g)在Pb阴级上的超电势(只考虑H2SO4的一级电离)。

已知所用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0.2806V。

解:电解时,阴极上为析氢反应,其电势为组成原电池后,甘汞电极为正极,电动势为则阴极的电势为则超电势为6.在锌电极上析出氢气的Tafel公式为在298 K时,用Zn(s)作阴级,惰性物质作阳极,电解浓度为0.1 mol·kg-1的ZnSO4溶液,设溶液pH 为7.0。

物理化学(下)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下)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下)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参考答案: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2.对于Helmholz紧密双电层模型,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由于模型上的缺陷, 此双电层模型不能说明电泳现象3.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参考答案: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4.1、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参考答案:D、铜电极溶解5.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参考答案: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超过阈能Ec6.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参考答案: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7.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变短8.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参考答案: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9.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图片】参考答案:曲线110.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参考答案:锌片11.关于光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光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热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12.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参考答案:浓差极化电极13.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小于1的主要原因是参考答案:空间的位阻效应14.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参考答案:A、浓差极化电极15. 3. Na2SO4溶液的浓度为0.025 mol kg-1时,该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参考答案:(A) 0.075 mol kg-116.将大分子电解质 NaR 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开,达到 Donnan 平衡时,膜外水的 pH值参考答案:大于 717.胶体粒子的 Zeta 电势是指参考答案: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18.用粘度法求出的相对分子质量称为参考答案:粘均相对分子质量19.一个气泡分散成直径为原来 1/10 的小气泡,则其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为原来的参考答案:10倍20.溶胶的电学性质由于胶粒表面带电而产生,下列不属于电学性质的是参考答案:布朗运动21.将一毛细管端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 5 cm,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留了3 cm 在水面,试问水在毛细管上端的行为是参考答案:毛细管上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22.在 298 K 时,已知 A 液的表面张力是 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 B 液的两倍。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下册)(10-11章)(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下册)(10-11章)(圣才出品

2.当电解池的两极流过一定电流时,阴极和阳极的电势(用φc 和φa 表示)将比平衡时 的电极电势( )。
A.二者均更正 B.二者均更负 C.φc 更负,φa 更正 D.φc 更正,φa 更负 【答案】C
1 / 9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在一定电流密度下,电极发生极化,使阳极电极电势更正,阴极电极电势更负。
考虑 H2 在各电极上的超电势,其实际析出电势分别为:
所以根据在阴极上析出电势的物质先析出的原则,析出顺序为:Ag、Ni、H2、Cd、Fe。
2.燃料电池
已知 298.15K 时, E [H2O,H+ O2 (g) Pt ] 1.229V, E T p -8.46×10-4 V·K-1。
①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则由 可得
6 / 9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在 298 K 时,当电流密度为 0.1 A·cm-2 时,H2(g)和 O2(g)在 Ag(s)电极 上的超电势分别为 0.87 V 和 0.98 V。今用 Ag(s)电极插入 0.01 mol·kg-1 的 NaOH 溶 液中进行电解,问在该条件下在两个银电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此时外加电压为多少(设 活度系数为 1)?
解:电池反应的各电极反应为
此时外加电压为
6.在 298 K,标准压力 pΘ时,某混合溶液中 CuSO4 浓度为 0.50 mol·kg-1,H2SO4 浓度为 0.01 mol·kg-1,用铂电极进行电解,首先 Cu(s)沉积到 Pt 电极上。若 H2(g) 和 Cu(s)上的超电势为 0.23 V,问外加电压增加到有 H2(g)在电极上析出时,溶液中 所余 Cu2+的浓度为多少(设活度系数均为 1,H2SO4 作一级电离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相平衡2-1 是非题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量。

( × )3、)()(22g I s I ⇔平衡共存,因10',1,2====C R R S 所以。

( √ )4、单组份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隆方程定量描述。

( √ )5、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 )6、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 )7、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互相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 )8、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 )9、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 )10、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 )11、完全互溶双液系T -x 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 )12、根据二元液系的p -x 图,可以准确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 √ )13、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 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 × )14、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相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汽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 )15、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16、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在T -x 图上必有最高恒沸点。

( × )17、在水的三相点,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此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有确定值,体系的自由度为0。

( √ )18、将双组分进行连续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就是精馏的原理。

( √ )19、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 √ )20、二元体系相图中,物系点移动方向是垂直上下,而相点则水平移动。

( × )21、确定体系的物种数可以人为随意设定,但是组分数是固定不变的。

( × )22、通过控制体系外压,恒沸混合物是可以通过蒸馏进行分离的。

( √ )23、水的相图包含一个三相点、三条实线射线、一条虚线射线和三个平面区域。

( √ )24、纯物质的饱和蒸气压较高的液体沸点较高。

( × )2-2 思考题1、盐AlCl 3 溶于水形成不饱和溶液,如该盐不发生水解,则该溶液体系的组分数为多少?2、家庭使用高压锅时,为什么应在常压下沸腾一段时间后,再盖上限压阀?3、石灰窑中,)()()(23g CO s CaO s CaCO +⇒是否存在[][]2CO CaO =的条件限制?4、某物质溶于溶剂中分别形成不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两体系的自由度是否相等?5、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1)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蒸汽压随液体受到的外压的变化而变化;(2)1dm 3含有0.2molNaCl 的水溶液,在298K 时只有一个平衡蒸汽压;(3)1dm 3含有0.2molNaCl 及任意KCl 的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蒸汽压并非定值。

6、恒温下,在固体NH 4Cl 分解达平衡的系统中通入少量HCl 气体,系统的压力是否改变?7、恒温下,在固体CaCO 3分解达平衡的系统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系统的压力是否改变?8、在定温或定压的双液系相图中,恒沸点的自由度是多少?9、共沸(熔)物是混合物还是化合物?10、已知A和B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纯A的沸点低于纯B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与B 在精馏塔中蒸馏,则塔顶馏出物是什么?为什么?11、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 )12、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 )13、依据相律,恒沸温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14、双组分相图中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外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 )15、不可能用简单精馏的方法将二组分恒沸混合物分离为两个纯组分。

( )16、二组分的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压力介于二纯组分的整齐压之间。

()17. 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18.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 )19.I2(s)= I2(g)平衡共存,因S = 2, R = 1, R/ = 0所以C = 1。

( )20.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 )21.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 )22.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23.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相互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24.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25.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26.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27.完全互溶双液系T~x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28.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的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 )29.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Raoult定律产生负偏差。

( )30.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气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 成正比。

( )2-3 选择题1、水煤气发生炉中共有)()()()(22g CO g CO g O H s C 、、、及)(2g H 5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下述反应:)(2)()(2g CO s C g CO ⇒+,)()()()(222g O H g CO g H g CO +⇒+,)()()()(22g CO g H s C g O H +⇒+,则此体系的组分数、自由度为( C )A.5、3B.4、3C.3、3D.2、2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则塔顶的馏出物是( C )A.纯AB.纯BC.低共沸混合物D.都有可能3、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适用于( C )A.)()(22g I s I ⇔B.)()(金刚石石墨C C ⇔C.),,(),,(222112p T g I p T g I ⇔D.)()(22l I s I ⇔4、将一透明容器抽成真空,放入固体碘,当温度为50℃时,可见到明显的碘升华现象,有紫色气体出现。

若温度维持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氧气使之压力达到100kPa 时,将看到容器中( C )A.紫色变深B.紫色变浅C.颜色不变D.有液态碘出现5、在一定温度下,水在其饱和蒸汽压下汽化,下列各函数增量中那一项为零( D )A.U ∆B.H ∆C.S ∆D.G ∆6、在一定外压下,多组分体系的沸点( D )A.有恒定值B.随组分而变化C.随浓度而变化D.随组分及浓度而变化7、压力升高时,单组份体系的沸点将(A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8、进行水蒸气蒸馏的必要条件是(A )A.两种液体互不相容B.两种液体蒸汽压都较大C.外压小于101kPaD.两种液体的沸点相近9、液体A与液体B不相混溶。

在一定温度T,当有B存在时,液体A的蒸汽压为(B )A.与体系中A的摩尔分数成比例B.等于T温度下纯A的蒸汽压C.大于T温度下纯A的蒸汽压D.与T温度下纯B的蒸汽压之和等于体系的总压力10、氢气和石墨粉在没有催化剂时,在一定温度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体系的组分数是(A )A.2B.3C.4D.511、上述体系中,有催化剂存在时可生成n种碳氢化合物,平衡是组分数为(A )A.2B.4C.n+2D.n12、相率适用于(D )A.封闭体系B.敞开体系C.非平衡敞开体系D.以达到平衡的多向敞开体系13、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C )A.仅是温度的函数B.仅是压力的函数C.同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D.除了温度压力以外,还是其他因素的函数14、在实验室的敞口容器中装有单组份液体,对其不断加热,则看到( A )A.沸腾现象B.三项共存现象C.临界现象D.生化现象15、相图与相率之间的关系是( B )A.相图由相率推导得出B.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不能违背相率C.相图决定相率D.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率无关16、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通过相图可确定一定条件下体系由几相构成B.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C.相图可表示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D.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含量17、三组分体系的最大自由度及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 D )A.3;3B.3;4C.4;4D.4;518、定容条件下)(4s HS NH 的分解压力为1θp 时,反应)()()(234g S H g NH s HS NH +⇔的标准平衡常数是( C )A.1B.1/2C.1/4D.1/819、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为44.821-⋅mol kJ ,熔化热为5.991-⋅mol kJ ,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B )A.38.831-⋅mol kJB.50.811-⋅mol kJC.-38.831-⋅mol kJD.-50.811-⋅mol kJ20、在相图上,当物系点处于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C )A.恒沸点B.熔点C.临界点D.最低共沸点21、具有最低恒沸温度的某两组份体系,在其T -x 相图的最低点有( A )A.l g x x f ==;0B.l g x x f ==;1C.l g x x f >=;0D.l g x x f >=;1 22、80℃时纯苯的蒸汽压为0.991θp ,纯甲苯的蒸汽压为0.382θp ,若有苯-甲苯气、液平衡混合物在80℃时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30.0=苯y 则液相组成苯x 接近于( D ) A.0.85 B.0.65 C.0.35 D0.1423、体系处于标准状态时,能与水蒸气共存的盐可能是: CA. Na 2CO 3B. Na 2CO 3 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C. Na 2CO 3 Na 2CO 3•H 2OD. 以上全否24.一个水溶液共有S 种溶质,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

若使用只允许水出入的半透膜将此溶液与纯水分开,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水面上的外压是p W ,溶液面上的外压是p s ,则该系统的自由度数为:(D )(A)f = S (B) f = S + 1 (C) f = S + 2 (D) f = S + 325, NH 4HS(s)和任意量的NH 3(g)及H 2 S(g)达平衡时有:( A )。

(A)C =2,f =2,f =2 (B) C =1,f =2,f =1(C) C =1,f =3,f =2 (D) C =1,f =2,f =326 若A(l)与B(l)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温度T 时,纯A 及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B>p *A ,则当混合物的组成为0<x B<1时,则在其蒸气压-组成图上可看出蒸气总压p 与p *A ,p *B的相对大小为:( C )(A) p >p *B (B)p <p *A (C)p *A <p <p *B 27、 对于恒沸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