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合集下载

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_郭波红

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_郭波红

制备的中药缓释制剂的优劣,达到了预期目的。

因此,在目前条件下,采用色谱指纹图谱来考察中药缓释制剂多组分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中药缓释制剂的质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1] 张 伟,宋洪涛,张 倩.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6):472-474.[2] 张 伟,宋洪涛,林方清.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中草药,2009,40(2):210-214.[3] 李 丹,宋洪涛,初 阳,等.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丹参缓释胶囊的研究[J].中草药,2009,40(4):544-548. [4] 李俊松,冯 怡,徐德生,等.白芍总苷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成药,2008,30(3):357-361.[5] 周 雯,李红茹,李淑芬,等.雷公藤超临界CO2提取物的H PLC指纹图谱建立[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8):706-708.[6] 杨春欣,梁 健,沈 熊,等.雷公藤多苷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福建泰宁,2008.[7] 李 克,王曙东,陈 爽.雷公藤叶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草药,2006,37(11):1671-1673.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郭波红1,2,程 怡1*,林绿萍1(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东药学院药剂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006)摘 要: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粒径分析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一步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程建峰;扈本荃;刘梅;贺建荣;扬胜;王弼时
【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27)7
【摘要】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总页数】3页(P655-657)
【作者】程建峰;扈本荃;刘梅;贺建荣;扬胜;王弼时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陕西,西安,71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1
【相关文献】
1.甘草酸二铵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J], 扈本荃;徐玥;高文玲;王燕;张宇洁;张韫
2.舒马普坦脂质体的处方与制备工艺优化 [J], 屈晓梅;强永在
3.舒马普坦脂质体的处方与制备工艺优化 [J], 屈晓梅;强永在
4.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叶黄素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J], 李传灵;石晓晴;黄月英;卞俊
5.甘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J], 侯君;周世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草次酸修饰的阿霉素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抑瘤活性考察_田超

甘草次酸修饰的阿霉素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抑瘤活性考察_田超

响,结果见表 3。 硫酸铵浓度梯度是阿霉素主动进入
脂质体的主要动力,表 3 结果显示,随着硫酸铵溶
液 浓 度 的 增 加 , 包 封 率 增 高 , 当 其 浓 度 大 于 300 mmol·L-1 时 ,由 于 脂 质 体 内 水 相 体 积 的 限 制 ,包 封
率不再增加,达到 100%左右。
表 3 硫酸铵浓度梯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x±s,n=3)
335
2013 Aug;21(4) 甘草次酸修饰的阿霉素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抑瘤活性考察
表 4 水合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x±s,n=3)
水 合 时 间 (min)
0
30
60
120
包封率(%) 85.7±1.4 92.6±1.8 101.1±2.7 100.9±1.9
2.5.5 载 药 温 度 载 药 温 度 对 脂 质 体 包 封 率 的 影 响见表 5。 结果显示,包封率随着载药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当温度高于 60℃时,包封率达到平台,故选择 60℃作为载药温度。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硫酸铵梯度 法载药,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筛选脂质体处方及 制备工艺。
分 别 称 取 处 方 量 的 大 豆 磷 脂 、 胆 固 醇 、18-GASuc,置 于 茄 形 瓶 中 ,加 入 适 量 二 氯 甲 烷 使 其 溶 解 。 旋转减压蒸发下除去有机溶剂,在瓶壁上形成干燥 均 匀 的 脂 质 薄 膜 ,继 续 真 空 抽 吸 60 min,加 入 适 量 硫酸铵溶液洗膜,37℃下水合 30 min,形成脂质体初 乳液。探头超声,然后依次通过 0.8、0.45、0.22 μm 微 孔滤膜得到空白脂质体。 空白脂质体以 pH7.4 磷酸 盐缓冲液(PBS)透析 3 h(每 1 h 换一次液)后,与阿 霉素的 PBS 溶液于 45℃混合 30 min,制得阿霉素脂 质体。 2.3 洗脱曲线绘制

生物法制备甘草酸的流程

生物法制备甘草酸的流程

生物法制备甘草酸的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biocatalytic prepar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involves several steps. Glycyrrhizic acid is a natural compound found in the roots of licorice plants (Glycyrrhiza glabra). It is a triterpenoid saponin and has various medicinal properties.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he extraction of the licorice roots. The roots are harvested and cleaned to remove any dirt or impurities. They are then chopped into small pieces and subjected to extraction using a suitable solvent, such as ethanol or water. This extraction step helps to isolate the glycyrrhizic acid from the plant material.Once the extraction is complete, the next step involves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extract. This is typically done using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such as columnchromatography 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se techniques help to separate the glycyrrhizic acid from other compounds present in the extract, ensuringa pure final product.After purification, the glycyrrhizic acid is obtainedas a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Further processing maybe required to convert it into a more stable and usable form. This can involve steps such as crystallization, drying, or formulation into a suitable dosage form.In the biocatalytic approach, enzymes are used to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of precursor compounds into glycyrrhizic acid. One such enzyme is glycyrrhizin synthase,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licorice plants. This enzyme can be produced recombinantly or extracted from natural sources.To carry out the biocatalytic preparation, the enzymeis typ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ecursor compounds in a suitable reaction mixtur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and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re optimizedto maximiz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reaction is allowed to proceed for a specific period of time, and the progress is monitored using analytical techniques.The biocatalytic approach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s. It is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s it uses natural enzymes and avoids the use of harsh chemicals. It also allow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nantiomerically pure compounds, which can have improved biological activity.中文回答:生物法制备甘草酸的流程包括几个步骤。

甘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甘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甘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侯君;周世文
【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30)11
【摘要】目的制备甘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L-SLN)。

方法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GL-SLN,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选该纳米粒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GL-SLN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制备的GL-SLN大小较均匀,平均粒径为75.8nm,zeta电位-19.7mV,载药量8.27%,包封率91.76%。

结论薄膜超声分散法优化工艺制备得到的GL-SLN包封率较高,稳定性好,方法可靠。

【总页数】3页(P1043-1045)
【关键词】甘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正交设计;包封率;载药量
【作者】侯君;周世文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临床药理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R943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优化 [J], 朱可馨;王志成;王冰;张彤
2.卡马西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与制备工艺优化 [J], 席枝侠;周小刚;毛文彬;车晓侠
3.正交设计优化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 [J], 苗蕾;杨春华;
王金萍;黄桂华
4.阿魏酸川芎嗪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处方工艺优化 [J], 孙陶利;戴智;蒋鹏程;吴柱;刘卫平;卜振军;唐靖;王建芬;马宁;;;;;;;;;;;;;;;;;;;
5.去氢骆驼蓬碱磁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的优化 [J], 木尼热·库尔班;唐小慧;王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溶性壳聚糖修饰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溶性壳聚糖修饰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溶性壳聚糖修饰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甘草酸(glycyrrhizin)是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亲水性较差,甘草酸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受到限制。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甘草酸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对于开发新的甘草酸药物及促进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脂质体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载体,目前已有多种脂质体用于甘草酸的传输和释放,如酸敏感型脂质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等。

然而,脂质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兼容性差、血清稳定性低等。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合理、生物可降解的天然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输领域。

目前,已有多种壳聚糖修饰的脂质体被用于药物传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水溶性壳聚糖修饰的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为开发新型甘草酸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制备壳聚糖修饰甘草酸脂质体。

(2)评价壳聚糖修饰对脂质体的稳定性、分散性和药物载量的影响。

(3)研究水相条件对脂质体颗粒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4)评价壳聚糖修饰脂质体的释药行为及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和代谢。

2.研究方法:(1)采用膜法和油脂乳化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

(2)采用静电吸附法制备壳聚糖修饰的甘草酸脂质体。

(3)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分布仪和荧光显微镜等技术评价壳聚糖修饰甘草酸脂质体的稳定性、分散性和药物载量等性质。

(4)采用动态光散射仪观察水相条件对脂质体粒子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5)通过体内药代动力学学、药物分布学和组织学等技术评价壳聚糖修饰甘草酸脂质体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和代谢情况。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作者:程建峰,扈本荃,刘梅,贺建荣,扬胜,王弼时【关键词】 ,甘草酸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Abstract】 AIM: To optimize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of encapsulated liposome. METHODS: The liposome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rotaryevaporated filmultrasonication method.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of liposome were optimized by uniform design. Its shape and size distribution were detect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ncapsulated rate of the liposom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HPLC)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was regular under its microphotograph and the diameter was 40-60 nm.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the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was 63.0%-89.0%. CONCLUSION: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and the stability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rotaryevaporated filmultrasonication method is good.【Keywords】 glycyrrhizic acid;liposome;uniform design;encapsulation【摘要】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 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关键词】甘草酸;脂质体;均匀设计法;包封率0引言甘草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等作用[1],可明显促进肝细胞再生[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甘草酸注射液副作用大[3]. 我们将其制备成脂质体,以促进吸收,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旋转蒸发器(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201恒温水浴锅(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Z型真空干燥箱(北京科伟永鑫试验仪器设备厂),超声波清洗器(北京医疗设备二厂)微量分析天平(TG332A型、上海天平仪器厂),电动沉淀器(上海医疗仪器厂),透析卡(SlideALyzerR 10K),JEM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铜网、大豆磷脂(PL纯度>95%,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胆固醇(Chol分析纯,天津市登峰化学试剂厂),甘草酸(纯度>95.6%,陕西慧科植物开发有限公司),氯仿(CHCl3分析纯,西安化玻站化学厂),甘露醇(MNT 双鹤药业).1.2方法1.2.1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甘草酸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影响烧瓶壁上及小玻璃珠上的类脂质膜的均匀性、水合的难易程度、脂质体的稳定性、脂质体形态及包封率的5种因素:胆固醇与磷脂的质量比、甘草酸与磷脂的质量比、甘露醇溶液的用量、氯仿的用量、蒸发温度,每个因素选6个水平,根据均匀设计法的设计原则和使用原则,按照均匀设计表U7(76)进行试验,得到6个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表1),按照实验方案进行,以类脂薄膜的均匀性、水合的难易程度、脂质体的稳定性、脂质体的形态、包封率高低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处方. 表1均匀设计试验方案(略)1.2.2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精密称取处方量的磷脂和胆固醇于茄型烧瓶中,然后加入氯仿使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甘草酸,将烧瓶放在超声清洗器上超声使药品完全溶解后,再经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除去氯仿(旋转蒸发薄膜分散法),可看见在烧瓶上形成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将烧瓶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加入甘露醇溶液进行水合,再水浴超声得乳白色半透明液体,依次经过0.8 μm和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适合的安瓿中,4℃条件下密闭避光保存. 精密量取甘草酸脂质体2.0 mL,注入透析卡. 将透析卡浸入甘露醇液中透析3次,第1次2 h,换溶液后再进行第2次透析,时间为2 h左右,第3次将其保存在4℃温度下透析12 h以除去游离药物,然后从卡中取出药物,4℃下保存. 取3批样品,每批样品5个样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脂质体的包封率. 取脂质体适量,加甲醇溶液溶解、稀释,取稀释液20 μL进样. 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50 mmol/L)(68∶32);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室温. 以测定甘草酸脂质体的包封率.1.2.3脂质体的电镜观察将所制得的脂质体,加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取1滴于点滴反应瓷板的凹槽内,并将喷碳铜网放于试液上(膜面向下),1~2 min后取出铜网,用滤纸小片从铜网边缘吸干多余液体;按上述同样方法,将该铜网放在染液滴(20 g/L磷钨酸溶液,pH 7.0)上约30 s,用滤纸小片从铜网边缘吸干多余染液,干燥.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及分布并测量其粒径.2结果2.1包封率和处方优化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实验,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水合时间、脂质体的稳定性、脂质体的形态、包封率等确定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6为最佳处方工艺,即:磷脂100 mg,胆固醇70 mg,甘草酸10 mg,水合介质甘露醇14 mL,氯仿23 mL,氯仿蒸发温度36℃. 按处方6制备得到的脂质体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好、易水合、脂质体稳定、脂质体的形态好、包封率高(表2).2.2电镜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处方6和处方2所制得的甘草酸脂质体的粒径均匀,在40~60 nm之间,成圆形或类圆形,整体分布比较均匀(图1).表2脂质体的包封率和处方优化结果(略)A: 处方6; B: 处方2.图1甘草酸脂质体的超微结构TEM ×100 000(略)3讨论甘草酸是水溶性极低的药物,只有氯仿对甘草酸的溶解较完全,且形成的薄膜也比较好,所以我们采用氯仿作有机溶媒. 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高压乳匀法、乳化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等. 逆相蒸发法和超声波分散法适合于包裹水溶性药物,但甘草酸的水溶性极低,所以不宜选择. 高压乳匀法、乳化分散法等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对甘草酸脂质体的稳定性有影响. 旋转蒸发薄膜分散法适合于脂溶性及水溶性低的药物且简便易行,适合于实验室制备. 载药的脂质体和游离的药物必须分离后才能测定包封率.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凝胶层析法、离心法、透析法. 而凝胶层析法操作繁琐,高速离心时脂质体有可能凝聚而被破坏,因此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透析法.【参考文献】[1]柳长华. 李时珍医学全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18.[2] Liu J,McIntush H,Lin H.Chinese medicinal herb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A systematic review[J]. Liver, 2001, 21(4):280-286.[3]徐会选. 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 5(3):166-171.。

甘草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甘草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甘草酸的纯化工艺研究甘草酸是一种天然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天然来源不够稳定、含杂质量较高,导致甘草酸的纯化工艺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甘草酸的纯化过程及相关技术,以期提高甘草酸的质量和产量。

一、甘草酸的提取和分离甘草酸是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里提取得到的,通常采用水提法、浓缩法和分离纯化法等技术。

其中,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操作如下:将干燥的甘草根粉末放入提取器中,加入适量纯水,常温下静置10小时,再用煮沸水回流提取7小时,接着用过滤器过滤、蒸发浓缩、醋酸经酸化后冷沉淀的方法分离纯化,最终得到甘草酸产品。

二、甘草酸的纯化工艺虽然采用水提法可得到甘草酸,但其纯度仅有70%左右,而且会存在红褐色和黄色杂质。

因此,为了提高甘草酸的纯度,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的纯化工艺。

1.甘草酸的结晶纯化甘草酸和甘草酸二钾盐都可以通过结晶纯化的方式提高其纯度。

其基本过程是:将甘草酸或甘草酸二钾盐溶解在水中,然后缓慢冷却结晶,此时甘草酸会比甘草酸二钾盐结晶净化得更好,最终通过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甘草酸。

2.甘草酸的柱层析纯化柱层析方法是分离纯化天然产物和化学品的常用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甘草酸的纯化。

在柱层析前,需要将甘草酸加入到合适的溶剂中,并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固相材料进行操作。

通过调节溶剂和流动相的比例,可以使不同组分被分离纯化。

柱层析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纯度和产量,也更简单、安全和节省时间。

3.甘草酸的超声波萃取纯化超声波萃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热力、机械和化学效应,在水溶液中加速物质扩散,使其分散均匀,从而实现高效的萃取过程。

以甘草酸的纯化为例,超声波萃取技术可大大提高其纯度、提高产率及减轻环保压力。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将甘草酸粉末加入水中,再利用超声波设备,对样品进行10~20分钟的超声波加热和震荡,然后用静置沉淀的方法得到纯化甘草酸。

一种注射用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注射用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注射用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茹仁萍,娄国强
申请号:CN200910100842.3
申请日:20090716
公开号:CN101632633A
公开日:
201001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药品制备的技术领域。

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用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应具有工艺简单、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射用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胶体分散体系;(2)将制备得到的胶体分散体系中加入活性炭吸附热原、脱色后,过滤除去活性炭,滤液经微孔滤膜过滤至药液澄清;(3)将经过滤的注射用甘草酸脂质配位体,常规灭菌后,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注射液或大输液或冻干粉针剂。

申请人: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路20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洪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甘草皂苷脂质体免疫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甘草皂苷脂质体免疫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38062.4(22)申请日 2017.06.12(71)申请人 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476200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高新技术开发区株洲路9号(72)发明人 姬星宇 乔云龙 姚奋卯 焦金英 李自波 胡玉胜 李国辉 郭平霞 王彦辉 (51)Int.Cl.A61K 39/39(2006.01)A61K 9/127(2006.01)A61K 39/23(2006.01)A61K 39/215(2006.01)A61P 31/14(2006.01)A61P 31/2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甘草皂苷脂质体免疫佐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兽用疫苗佐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草皂苷脂质体免疫佐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原料成分:大豆卵磷脂10-50份、胆固醇3-17份、丁基化羟基甲苯1-5份、硬脂胺0.1-3份、磷脂酸0.1-2份、甘草皂苷0.5-2份、胞壁酰三肽0.5-2份,本发明将中药甘草提取物甘草皂苷和肽类佐剂胞壁酰三肽相结合,通过注入法和冻融法制备成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脂质体免疫佐剂,甘草皂苷脂质体佐剂应用于疫苗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因具有双层膜结构,可提高抗原的稳定性,同时将充分发挥甘草皂苷和胞壁酰三肽的免疫调节作用及脂质体的载体效应,达到持久、高效的免疫促进作用,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07375921 A 2017.11.24C N 107375921A1.一种甘草皂苷脂质体免疫佐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大豆卵磷脂10-50份、胆固醇3-17份、丁基化羟基甲苯1-5份、硬脂胺0.1-3份、磷脂酸0.1-2份、甘草皂苷0.5-2份、胞壁酰三肽0.5-2份。

2.一种甘草皂苷脂质体免疫佐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大豆卵磷脂15-45份、胆固醇5-15份、丁基化羟基甲苯2-4份、硬脂胺0.5-2.5份、磷脂酸0.5-1.5份、甘草皂苷0.7-1.8份、胞壁酰三肽0.7-1.8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J Fourth M il M ed Univ) 2006; 27 (7) http: / / journal. fmmu. edu. cn
655
·研究原著 ·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文章编号 : 100022790 (2006) 0720655203
程建峰 ,扈本荃 ,刘 梅 ,贺建荣 ,扬 胜 ,王弼时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38)
0 引言
甘草酸具有抗炎 、抗氧化 、抗过敏 、抗肿瘤 、增强
收稿日期 : 2005206203; 接受日期 : 2005211215 基金项目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2003年招标课题 (0389) 作者简介 : 程 建 峰. 副 主 任 药 师. Tel: ( 029 ) 84777164 Fax: ( 029 )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旋转蒸发器 (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 ,W 201恒温水浴锅 (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 , SHZ型真空干燥箱 (北京科伟永鑫试验仪器设 备厂 ) ,超声波清洗器 (北京医疗设备二厂 )微量分析 天平 ( TG332A 型 、上海天平仪器厂 ) ,电动沉淀器 (上 海医疗仪器厂 ) ,透析卡 ( Slide2A 2LyzerR 10K) , JEM 2 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日本电子 ) ,铜网 、大豆磷 脂 ( PL 纯度 > 95% ,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 ) ,胆固醇 (Chol分析纯 ,天津市登峰化学试剂厂 ) ,甘草酸 (纯 度 > 95. 6% , 陕西 慧科 植 物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 , 氯 仿 (CHC l3 分析纯 ,西安化玻站化学厂 ) ,甘露醇 (MNT 双鹤药业 ). 1. 2 方法 1. 2. 1 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 甘草酸脂质体制备过 程中影响烧瓶壁上及小玻璃珠上的类脂质膜的均匀 性 、水合的难易程度 、脂质体的稳定性 、脂质体形态及 包封率的 5种因素 :胆固醇与磷脂的质量比 、甘草酸 与磷脂的质量比 、甘露醇溶液的用量 、氯仿的用量 、蒸 发温度 ,每个因素选 6 个水平 ,根据均匀设计法的设 计原则和使用原则 ,按照均匀设计表 U7 ( 76 )进行试 验 ,得到 6个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 (表 1) ,按照 实验方案进行 ,以类脂薄膜的均匀性 、水合的难易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J Fourth M il M ed Univ) 2006; 27 (7) http: / / journal. fmmu. edu. cn
657
有凝胶层析法 、离心法 、透析法. 而凝胶层析法操作 繁琐 ,高速离心时脂质体有可能凝聚而被破坏 ,因此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透析法.
表 2 脂质体的包封率和处方优化结果
(n = 3)
处方 号 1
包封率 ( % , RSD 类质膜的
x ±s)
( % ) 均匀性
63. 03 ±1. 48 2. 4 较均匀
水合 t (m in) > 50
脂质体 稳定性 较差
脂质体 形态
\
2
68. 05 ±2. 49 3. 7 均匀
10
好 较好
3
75. 67 ±1. 60 2. 1 均匀
【Abstract】A IM : To op tim ize the p rescrip tion and p reparation of encap sulated liposome. M ETHOD S: The liposomes were p re2 pared by conventional rotary2evaporated film 2ultrasonication method. The p rescrip tion and p reparation of liposome were op ti2 m ized by uniform design. Its shape and size distribution were detected under transm ission electron m icroscope. A method to determ ine the encap sulated rate of the liposome by high perfor2 mance liquid (HPLC) was established. RESUL TS: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was regular under its m icrophotograph and the diameter was 40 - 60 nm.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the gly2 cyrrhizic acid liposome was 63. 0% - 89. 0%. CO NCL US IO N: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and the stability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p repared by conventional rotary2evaporated film 2ultrasonication method is good. 【Keywords】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uniform design; encap2
su la tion
【摘 要 】目的 :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 法 : 用旋转蒸发薄膜 2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 ,用均匀设计 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 、 大小及分布 ,用 HPLC测定其包封率 ,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 性. 结果 : 用旋转蒸发薄膜 2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 圆整 ,大小较均匀 ,粒径 40~60 nm ,包封率 63. 0% ~89. 0%. 结论 :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 , 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甘草酸 ;脂质体 ;均匀设计法 ;包封率 【中图号 】R944. 1 【文献标识码 】A
656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J Fourth M il M ed Univ) 2006; 27 (7) http: / / journal. fmmu. edu. cn
度 、脂质体的稳定性 、脂质体的形态 、包封率高低为评 价指标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处方. 1. 2. 2 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精密称取处方量 的磷脂和胆固醇于茄型烧瓶中 ,然后加入氯仿使其充 分溶解后再加入甘草酸 ,将烧瓶放在超声清洗器上超 声使药品完全溶解后 ,再经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除去 氯仿 (旋转蒸发薄膜分散法 ) ,可看见在烧瓶上形成 一层半透明的薄膜 ,将烧瓶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后 ,加入甘露醇溶液进行水合 ,再水浴超声得乳白色 半透明液体 ,依次经过 0. 8μm 和 0. 45μm 微孔滤膜 过滤 ,分装于适合的安瓿中 , 4℃条件下密闭避光保 存. 精密量取甘草酸脂质体 2. 0 mL ,注入透析卡. 将 透析卡浸入甘露醇液中透析 3次 ,第 1次 2 h,换溶液 后再进行第 2次透析 ,时间为 2 h左右 ,第 3 次将其 保存在 4℃温度下透析 12 h以除去游离药物 , 然后 从卡中取出药物 , 4℃下保存. 取 3批样品 ,每批样品 5个样本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脂质 体的包封率. 取脂质体适量 ,加甲醇溶液溶解 、稀释 , 取稀释液 20μL 进样. 色谱条件 :流动相 :甲醇 ∶磷酸 盐缓冲液 ( 50 mmol/L ) ( 68 ∶32 ) ; 流速 : 1 mL /m in; 紫 外检测波长为 254 nm;进样量为 20 μL;柱温 :室温. 以测定甘草酸脂质体的包封率. 1. 2. 3 脂质体的电镜观察 将所制得的脂质体 ,加 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取 1滴于点滴反应瓷板的凹槽 内 ,并将喷碳铜网放于试液上 (膜面向下 ) , 1 ~2 m in 后取出铜网 ,用滤纸小片从铜网边缘吸干多余液体 ; 按上述同样方法 ,将该铜网放在染液滴 ( 20 g /L 磷钨 酸溶液 , pH 7. 0)上约 30 s,用滤纸小片从铜网边缘吸 干多余染液 ,干燥.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的形态 及分布并测量其粒径.
84777154 Email: chengjf0689@ sina. com
免疫功能 、诱生干扰素等作用 [ 1 ] ,可明显促进肝细胞 再生 [ 2 ] ,目 前 临 床 上 使 用 的 甘 草 酸 注 射 液 副 作 用 大 [ 3 ]. 我们将其制备成脂质体 ,以促进吸收 ,提高疗 效 ,降低副作用.
8
较差
\
4
80. 51 ±4. 11 5. 1 不均匀
Hale Waihona Puke > 50 较差\
5
83. 48 ±1. 58 1. 9 较均匀
15

\
6
89. 02 ±2. 03 2. 3 均匀
11


A: 处方 6; B: 处方 2. 图 1 甘草酸脂质体的超微结构 TEM ×100 000
3 讨论
甘草酸是水溶性极低的药物 ,只有氯仿对甘草酸 的溶解较完全 ,且形成的薄膜也比较好 ,所以我们采 用氯仿作有机溶媒. 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很多 ,主要 有 :薄膜分散法 、逆相蒸发法 、高压乳匀法 、乳化分散 法 、超声波分散法等. 逆相蒸发法和超声波分散法适 合于包裹水溶性药物 ,但甘草酸的水溶性极低 ,所以 不宜选择. 高压乳匀法 、乳化分散法等需要加热到一 定的温度 ,对甘草酸脂质体的稳定性有影响. 旋转蒸 发薄膜分散法适合于脂溶性及水溶性低的药物且简 便易行 ,适合于实验室制备. 载药的脂质体和游离的 药物必须分离后才能测定包封率. 常用的分离方法
2 结果
2. 1 包封率和处方优化 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实 验 ,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 、水合时间 、脂质体的稳定 性 、脂质体的形态 、包封率等确定制备甘草酸脂质体 的处方 , 6为最佳处方工艺 ,即 :磷脂 100 mg,胆固醇 70 mg,甘草酸 10 mg,水合介质甘露醇 14 mL ,氯仿 23 mL ,氯仿蒸发温度 36℃. 按处方 6 制备得到的脂质 体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好 、易水合 、脂质体稳定 、脂 质体的形态好 、包封率高 (表 2). 2. 2 电镜结果 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处方 6和处 方 2所制得的甘草酸脂质体的粒径均匀 ,在 40~60 nm 之间 ,成圆形或类圆形 ,整体分布比较均匀 (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