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练精析]6.2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典例分析】
【例1】阅读下面统计表,该统计表说明了

A.经过农民战争大量土地抛荒
B.官僚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C.农民战争后土地回到农民手中
D.“阉党”排挤打击正直官员
【解题分析】A项认为,从洪武到弘治,垦田数的下降是因为农民起义导致土地大量荒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明末农民起义最先发生于1627年,这和题目的时间是不符合的。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量失去土地,地主官僚大量隐瞒土地以逃避赋税,使得国家财政空前紧张,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变式训练】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聩,皇权旁落
B.正义势力势单力薄
C.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
D.宦官势力腐败
答案:C
【例2】明末农民战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因为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题思路可参考下表:

根据以上分析,A、B、D三项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选C。
答案:C
【变式训练】下列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的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反映了农民反对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封建剥削的根源
C.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
D.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B

【基础测评】
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加深,其主要表现有( )
①皇帝昏庸 ②奸臣把持朝政
③“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④宦官专权
⑤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楹联,悬挂于大门两侧的书院是( )
A.岳麓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东林书院
D.梧桐书院
3.明政府为筹集军费而加派“辽饷”是为了( )
A.抗击瓦剌进犯
B.同辽军作战
C.同后金作战
D.镇压农民起义
4.明末陕北农民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宦官专权
C.连年灾荒,加派三饷
D.农民揭竿而起
5.17世纪40年代,有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闯王”是指高迎祥、李自成等明末起义军的领袖
B.“闯王来时不纳粮”即闯王允诺永不征税
C.歌谣反映出明末赋税十分沉重
D.起义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阶段
6.因农民起义而建,又因农民战争而亡的封建王朝是(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明朝
7.关于李自成农民军的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自成农民军最早是王二起义的组成部分
B.李自成是继任高迎祥而成为“闯王”的
C.“均田免粮”的口号是在进入河南后提出的
D.1644年3月,攻克北京,明朝灭亡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宦官制度本来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殊产物,其基本职能是为皇帝私人生活服务。虽然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宦官干政现象,但在明代宦官制度与皇权更密切结合,对明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明代政治,不能不研究宦官。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
材料二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写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多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明史》
材料三 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
——赵翼《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宦官干政”给明代造成的“重大影响”指什么?
(2)材料二认为造成“势成积重”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
(3)材料三的分析是否全面?你认为实质问题是什么?

【解析及答案】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归纳能力。明朝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问题上;“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属于思想教育文化方面。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这是东林书院首创者顾宪成的名言,被悬挂于书院大门两侧。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镇压农民起义的名目叫“练饷”和“剿饷”。“辽饷”是为筹集对后金作战的军费,选C。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明末,天灾不断,明政府又加派三饷,使广大农民生存空间几乎缺失,导致起义发生,选C。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李自成在湖北发布告示:“三年免征”,并不是永不征税。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因农民起义而建立的是A、C、D,亡于农民战争的是D,故D符合题意。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王二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李自成是在王二影响下而举起义旗的,但不是王二起义的组成部分,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正确。
8【解析】本题以宦官专权为切入点,实际考查明朝时期的封建社会危机。第(1)题主要

从明朝中后期的政局进行回答,第(2)、(3)题则根据材料信息即宦官的演变来分析宦官专权的原因并得出认识。
答案:(1)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2)《明史》认为是由于宦官通文墨,晓古今造成了宦官专权的状况。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肤浅。
(3)不全面。赵翼的分析只是说明了宦官专权的具体原因,未能揭示其本质。宦官专权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应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病。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赵翼在评述明朝宦官之祸时指出:“然考其致祸之由,……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他认为造成宦官专权的原因主要是( )
A.大臣不通情理 B.上代遗留的风气
C.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D.当时人才匮乏
2.明太祖时,曾镌铁牌于宫门:“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然而,正是明朝,宦官专政曾几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直接原因是( )
①皇帝昏聩腐败少问政事
②宦官利欲熏心权力膨胀
③朝臣阿谀奉承治国无方
④藩王势力太大亟须监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宦官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熹宗不问政事
B.魏忠贤独揽朝政大权
C.明朝实行特务统治
D.封建专制制度腐朽
4.17世纪20年代,明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灾不断,加收三饷
B.饥民王二起义揭开了大起义的序幕,并取得成功
C.高迎祥、李自成先后任闯王
D.张献忠建立大顺政权
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
A.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均田免粮”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D.“均田免粮”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6.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7.李自成起义军能迅速进军北京,推翻明朝,主要原因是( )
A.经过多年战争,明政府精疲力竭
B.张献忠义军的配合作战
C.长期腐朽统治使明政府空前孤立
D.李自成提出符合农民愿望的口号
8.关于大西政权与大顺政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献忠建立了大顺,李自成建立了大西
B.大顺、大西两政权于同一年建立
C.两个政权紧密合作,共同推翻了明朝
D.大西、大顺政权的建立,客观上加速了明王朝的瓦解
二、非选择题(本大

题共2小题,第9题16分,第10题10分,共26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帝(明熹宗)性机巧,好亲斧锯髹(xiu把漆涂在器物上)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
材料二 翟銮(明世宗时大臣)资序在(严)嵩上,帝待之不如嵩。嵩讽言官论之,銮得罪去。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同入阁,皆不预闻票拟事,政事一归嵩。
——《明史?严嵩传》
材料三 至刘瑾,则焦芳、刘宇、张彩等为之心腹,戕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代宦官》
材料四 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
材料五 ……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则剥树皮食……迄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计六奇《明季北略》
材料六 ……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贼也。
——《明史?流贼》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10分)
(2)材料六的“流贼”指什么?为何这样称呼?(3分)
(3)材料六的认识正确吗?结合材料一至五,谈谈你的看法。(3分)

10.(探究创新)土地兼并是明中后期十分严重的社会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时,草场颇多,占夺民业(田产)。而为民厉(虐)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功臣)、戚(外戚)、中官(宦官)“庄田”为甚。……而福王分封,括河南、山东、湖广田为王庄,至四万顷。群臣力争,乃减其半。
—— 《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 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
—— 《胶滨语录》
材料四 徒党不下数千,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
—— 《王文成公全书》
(1)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状况如何?有何危害?(6分)
(2)对于这一社会问题,材料三、四反映了两种解决方案,这两种解决方案的根本不同是什么?(4分)

【解析及参考答案】
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朝宦官专权的认识及材料解析能力。从“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可得出结论。
2【解析】选A。本题考

查学生分析能力。宦官专政局面的产生既和皇帝的昏庸有关,又和宦官的权力欲望有关,两者都是直接原因,选A。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宦官专权从根本上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故选D。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天灾、三饷是起义的直接原因,A项错误;王二起义揭开序幕,但不能说取得成功,B项错误;张献忠建立的是大西政权,D项错误,C项符合史实,选C。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农民欢迎,说明其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秦末和明末政治危机,实行苛政,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故选C。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A、B、C三项都是客观因素。D项是内因,也是得到农民支持、推翻明朝的主要原因。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张献忠和李自成分别建立大西、大顺政权;大西建于1643年,大顺建于1644年;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农民军,故A、B、C三项都不对。农民政权的建立,说明人民对明朝离心力的加剧,选D。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分析能力。第(1)题,分别找出材料一至材料五的中心句即可。第(2)题,站在《明史》作者的阶级地位分析。第(3)题,从明亡的根源进行分析。
答案:(1)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朝政(材料一),奸臣专权(材料二),宦官专权(材料三);土地兼并严重(材料四);天灾严重(材料五)。
(2)“流贼”指农民起义军。因为作者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
(3)认识基本正确。对于明朝来说,虽然是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但其根源主要在于政治的腐败,而政治腐败又是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我们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
10【解析】本题以土地兼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两个问题都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概括出相关问题。
答案:(1)状况: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功臣、外戚、宦官占有“皇庄”和“庄田”等大片土地;地主也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在吴中地区的农民,只有1/10的人有土地,9/10的农民失去土地,只好在地主家当佃农。危害: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达到惊人的地步,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经济原因;明朝中后期的土地集中,是腐朽统治在经济上的具体反映。
(2)一种是借鉴先代田制加以改良,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一种是夺取地主土地,采用暴力手段打破旧秩序。

【备课锦囊】
1.明朝后期,顾宪成在东

林书院聚众讲学,“当是时,士大夫挹道忤时,率退处田野,闻风响附”。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并抨击宦官。这表明( )
①明代仍盛行私人讲学
②士大夫利用舆论反对腐朽统治
③知识分子开始打破明初毫无生气的学风
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我国封建制度自身内部机构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或解决的社会问题有( )
①土地兼并 ②宦官专权
③分裂割据 ④吏治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明初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4.首先揭开明末农民起义序幕的是( )
A.王二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高迎祥起义
D.张献忠起义
5.明末农民起义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最大的发展在于( )
A.革命的勇气
B.建立了政权
C.作战的方式
D.提出的口号

6.阅读下列材料:
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廷。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敕诸司不得与文移往来。
永乐元年(1403年),内官监李兴奉敕往劳暹罗国王。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八年,都督谭青营有内官王安等。又命马靖镇甘肃,马骐镇交趾。十八年,置东厂,令刺事。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虽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然利一而害百也。今摭其有关成败者,作宦官传。
——《明史?宦官传序》
请回答:
(1)明初为什么没有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2)概述宦官权力不断扩大的过程并说明原因。

【解析及答案】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以顾宪成为首的知识分子借聚众讲学的形式抨击宦官专权,是对明初八股取士制度下思想界沉闷局面的改变。但其根本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①②④分别是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③是由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中央政府名存实亡造成的,是可以克服的社会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明初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明

朝末期统治的腐败,引发了1627年在陕北的王二起义。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均田免粮”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选D。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初期宦官专权没有形成和朱元璋有直接关系。第(2)题,注意抓住几个关键时期和代表性人物。
答案:(1)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前朝因宦官专权导致灭亡的教训,对宦官人数、权限都作了明确限制。
(2)过程:明太祖时宦官权力不大;明成祖时宦官权力增大;明英宗时开始形成宦官专权,始于王振专权;到明熹宗时,魏忠贤使宦官专权达到顶峰。
原因:明成祖时特务机构东厂的设置直接导致了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而君主专制制度则是宦官专权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