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被动探测高层大气风场(唐远河,张淳民编著)思维导图
遥感思维导图
遥感
卫星轨道参数 卫星姿态角
卫星相关数值
卫星分类
LandSat
Spot
CCD
其他
特点 分类
微波
各自特点 相互区别
分类
侧视雷达
遥感平台(卫星)
光学
仪器
传感器
雷达
光学 雷达
衡量分辨率
收集、探测遥感影像
遥感是啥
遥感的分类
按投影分 按颜色分
种类
描述方法
数字影像
大气成分
大气结构 大气影响
大气
大气窗口
波的特性
植物
波
岩石土 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水
遥感基础 物理基础
基础知识
遥感
处理遥感影像
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区别
影像转换(通常是数字化) 图像采样
灰度级量化
标准
变形
几何变形 变形误差
数字图像校正
构像方程
几何变形原因
校正流程(通常是数字影像校正)
几何校正
流程
坐标变换
多项式变换 共线方程法
灰度值重采样
定义 方法
误差产生原因
辐射校正 目的
方法
所需工具
灰度直方图 滤波器
均衡 (规定化)匹配
空间域 卷积运算算子
数字影像增强
方法
频率域
滤波器分类 各自特点
四则运算
彩色增强
不同颜色赋予 流程
植被指数
多源信息复合
目的
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法
平滑 锐化
反差增强?
图像预处理
建立标志 特征变换?
计算机解译
方法
监督 判别函数 非监督
流程 距离判别准则
原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第3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二、遥感影像的判读
遥感影像
黑白影像 彩色影像
真彩色 假彩色
(1)黑白影像:依据各物体的灰度不同 草地和林地颜色较深,建筑物为灰白色
林地与草地
(2)彩色影像包括真彩色和假彩色
真彩色:相片的色彩与天然实物的色彩十分接近。
1.遥感影像类型:黑白和彩色影像 2.遥感影响判读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1999年 黄河三角洲卫星遥感监测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体及河道监测
汶川地震前后山区滑坡体遥感监测
海啸前
海啸后
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啸遥感卫星监测
课堂小结
一、遥感技术概况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技术原理
3.遥感技术的特点 4.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 5.遥感类型(按照不同的平台分类)
二、遥感影像的判读
矿产资源
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 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
以蕴藏矿产的区 域
现”矿产
通过遥感图像解读,提取 为农业、林业、
生物资源
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城市绿化、环境
等数据
保护等部门服务
发现矿产资源
林业资源调查
幼年油棕林 (1379 trees in 11.99 ha)
成年油棕林 (594 trees in 6.47 ha)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马航MH370失联事故 回顾
马航客机失联位置附近油污A区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图
一、遥感技术概况
1、遥感的概念
遥感(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 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传感器), 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 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 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的综合探测技术。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 地理信息技术 第一讲 遥感技术
本课结束
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并 及时更新信息
灾害监测 旱 农情 林、 病水 虫害灾、、森滑林坡火、灾泥等石流、地震、有助于防灾减灾
环境监测 荒 海 植漠 洋 被化 生 变、 态 化土、、壤海全盐上球渍冰气化山候、漂变环流化境等及污其染影、响、有 使利 环于 境人 得们 到了 保解 护环 和境 改变 善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返回目录
考向3.遥感技术系统 (2017·浙江4月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 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 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返回目录
3.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遥感技术 B.虚拟现实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 该人造天体要获取宇宙信息,只能通过获取宇宙空间中的电磁波信 息并传回地球,因此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最可能是遥感技术,A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返回目录
考向2.遥感工作原理 2.(2022·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 的是( D )
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 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③甲和
乙都可重复监测 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一
考点二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3)科学家要在四川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研究,需要借助“3S”技术中的哪些 技术?试具体说明。 答案 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NSS确定考察队员的位置,利用GIS绘制 资源分布图。 解析 第(1)题,根据遥感工作的原理,垃圾掩埋于地下,因有机物发酵生热会 造成垃圾填埋处温度偏高,地面辐射、反射光谱则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 第(2)题为识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3)题,结合“3S”技术的实际应 用,分析地面勘探研究的有关问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 3.2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灾害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
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
具体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
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 灾等
气污染等
实例
水污染监测:对同一流域 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作出研究和预测,为水资源 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④探测范围大,可在宏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解析:
课堂篇 合作学习
答案:(1)D (2)B
当堂检测
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
雷达遥感卫星。据此完成第1~2题。
1.高分三号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1-
首页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了解遥感的概念 及工作原理,能够 简单解读遥感影像 图,并运用遥感影 像解答相关问题 2.结合实例,理解遥 感在资源普查、环 境和灾害监测等领 域的应用
2017 年 9 月 29 日 12 时 21 分,我国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遥感三十号 01 组卫星,一箭三星任务获得圆 满成功。 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答案:(1)D (2)B (3)B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遥感影像判读 主题活动
下图为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影像。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堂篇 合作学习
结合材料探究: (1)遥感影像分为几类?材料中的遥感影像属于哪一类? 提示:遥感影像有黑白和彩色之分。材料中的遥感影像为黑白影 像。 (2)材料中的遥感影像的地物颜色如何判读? 提示:图中深色的范围为水体,城市呈灰白色。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二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2018年8月,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全球首颗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的“风神”卫星。
下图为该卫星工作原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风神”卫星遥感属于( )①主动式遥感②航天遥感③被动式遥感④航空遥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风神”卫星将有助于( )A.减缓全球变暖B.监测地震活动C.预防暴雨洪涝D.阻止台风侵袭【解析】1选A,2选C。
第1题,“风神”卫星遥感搭载平台是卫星,属于航天遥感;结合图示工作原理,“风神”卫星遥感主动地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接受并记录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属于主动式遥感。
第2题,“风神”卫星可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监测大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发布灾害预报,可以预防暴雨洪涝,减轻洪涝灾害;监测大气状况,不能监测地震活动;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对大气风速和风向的监测是没法减缓全球变暖的;可以监测台风,不能阻止台风侵袭。
2017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某某等多个大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以下称共享单车)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试行了电子围栏技术,骑车人如果没有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内,很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还车。
下图为某企业采用的电子围栏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企业的电子围栏主要采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A.GPS和RSB.RS和GISC.GIS和GPSD.GPS和VR4.政府推动共享单车企业试行电子围栏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人们取车还车,有利于骑车出行B.规X使用者的停放行为,提高公共道路通过率C.限制共享单车企业的过快发展,减少单车投放数量D.降低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解析】3选C,4选B。
第3题,从图中可知,电子围栏技术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单车信息输入、管理和分析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辅助测量风电场地形图的方法
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辅助测量风电场地形图的方法刘永强;毛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工程中使用Arcgis软件将Google高清影像进行精纠正,测图时平面地物由使用矢量化后的遥感影像数据生成,具有高程信息的碎部点使用常规方法测得,两种数据叠加后生成等高线,最终生成地形图。
由于Google影像的获得较为方便,精纠正后用于地形图的辅助测量,可以大大减少外业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T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rrection of Google high-defnition image by Arcgis sofware. Planar object is generated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 afer vectorization, and the detail point is measur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with elevation information.Te contour line can begot afer superposition of two kinds of data, fnally resulting in topographic map. As the Google image can be very convenient, it can greatly reducethe work intensity and improve work efciency.【期刊名称】《风能》【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Google Earth;Arcgis;影像纠正;碎部点;风电场;地形图【作者】刘永强;毛克【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0 引言小外业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2020年整理)pptx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概念
01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生物分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天体系统
太阳系
地月系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小行星带、彗星等,描述了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特征。
以地球和月球为中心,描述了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和影响。
03
地球的宇宙环境
02
01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周期为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
地球的结构
02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来认识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人地关系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平衡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地关系思想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平衡,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THANKS
感谢观看
数字地球是一种以地球为对象的虚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维度的描述。
数字地球的定义
数字地球的技术包括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可视化等。其中,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是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
一种具有多通带特性超表面的设计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一种具有多通带特性超表面的设计窦兴科(中国电子长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兰州市730070)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超宽带,带内平坦和角度稳定特性的三通带超表面。
该设计基于三明治型夹层结构,同一平面利用复合式耶路撒冷型金属微结构提供Ku/Ka波段三通带的共振体,中间层金属网格由镂空的金属贴片组成。
两者进行复合设计,实现了三通带的宽频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该超表面实现了第一通带12.1~14.2GHz,相对带宽15.9%,第二通带19.8~21.2GHz,相对带宽5.9%,第三通带29.5-32.5GHz,相对带宽4.8%,的高透波特性。
在0。
-60°扫描范围内,三通带传输特性稳定,透波插损均小于2.5dB。
所设计的新型超表面在智能化隐身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关键词:超表面;三通带;角度稳定性;卫星通信1引言随着信息化战争概念的兴起,信息的筛选、加密以及隐身技术越来越重要,使得具有频率选择功能的天线罩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在一定角度域内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具有选择特性,且同时还可以降低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RCS)o而现代卫星通信系统,电子对抗武器设备以及隐身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具有多频段电磁性能的天线罩需求巨大,其能够在保证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同时,有效降低电子设备间的干扰及被敌方雷达探测的可能性,提高我军通信,电子系统间兼容与侦察能力。
频率选择技术作为实现雷达隐身,电磁兼容及防护的关键手段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微波和天线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
而具有可任意调控谱线特性的超构表面卩句可以实现更高性能的频率选择性能。
超构表面是厚度远小于波长的人工结构按照一定序列排列的人工二维材料,具有极化,谱线,波前,电调等多种调控能力,是解决电子干扰,侦察及隐身的重要研究方向。
遥感 完整版课件PPT
(1)资源普查 (2)环境灾害监测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虫害, 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等,有利 于防灾减灾。
阅读
遥感与洪涝灾害监测
1998年5月21日14点
1998年8月22日15点
洞庭湖地区气象卫星水情监测
活动
比较三幅图像,说一说,遥感 影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哪些问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1) 组成 传感器——是远距 离感测地物环境辐 射或反射电磁波的 仪器,如照相机、 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2)工作流程
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信息
地面系统接收并处理、分析信息用户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类型
分类标准
遥感平台的高度 传感器的工作特 点 电磁波的波谱范 围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重度病 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
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
是( ) ① 红外线 ② X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专题卫星
航天 遥感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航天空间站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
航空 遥感
飞机
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 题选择恰当的传感器、适当 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近地 遥感
飞机
可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 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 分辨率的遥感活动
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
3、遥感技术的优点
比较人工实地调查与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哪一种 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方法更好?
人工实地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花费时间
多
少
时效性 连续性 调查人员 调查成本
差(慢)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多 高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低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眼看
工调查
不到的信息
请用简短的语言总结出遥感技术的优点
4、遥感的发展 阅读:P86-87“遥感技术的发展”
第一架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张风景照片就可以称为 遥感,是利用近地面平台成像遥感,利用气球作为遥感 平台是对近地面遥感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初第一架飞机诞生、1915年世界上第一台航 空摄影专用相机产生,标志着航空遥感技术产生,但航 空遥感最早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领域,直到1920年以 后航空遥感才开始在民用领域得到应用;
1957年,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标志着人类 进入太空时代,随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行器发回第一张 地球影像图,标志着太空遥感(航天遥感)时代到来。
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20世纪90 年代欧空局、日本相继发射了ERS和JERS系列卫星,印 度、俄罗斯也相继发射了IRS和RESURS系列卫星,遥感 由一国走向多国;1999年10月,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资源1号ZY—1)发射成功,发展中 国家遥感技术迅猛发展。
P92活动第1-3小题参考答案
1 .在特定的卫星图像上,健康的植被往往呈鲜红 色,长势比较弱的植被颜色比较浅,由此可判定植物 的生长状况。
卫星遥感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卫星遥感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唐远河;张淳民;陈光德;贺会玲;贺健
【期刊名称】《物理学进展》
【年(卷),期】2005(25)2
【摘要】对卫星遥感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原理作了简介,综述了近年来探测大气风场所使用的基于多普勒频移和广角迈克尔逊干涉仪的WINDII、SWIFT、MIMI、WAMI、PAMI、ERWIN、DYNAMO的关键技术,包括WINDII的步进技术、SWIFT的红外辐射探测、WAMI的镜子四分技术、MIMI的6视场探测技术、PAMI的偏振态探测技术及火星大气探测的DYNAMO等关键技术,将这7种仪器的技术指标作了对比。
文中提供了某些技术指标的来源公式,如大气风场探测器的两视场延迟时间、CCD阵列对地探测精度等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得很好,最后对这类仪器的发展方向作了预测。
【总页数】11页(P142-152)
【关键词】大气风场;广角迈克尔逊干涉仪;关键技术;综述;多普勒频移
【作者】唐远河;张淳民;陈光德;贺会玲;贺健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7.5
【相关文献】
1.用Fabry-Perot干涉仪测量上层大气风场的速度和温度 [J], 张淳民;相里斌;赵葆常
2.中高层大气风场和温度场星载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J], 王咏梅;付利平;杜述松;王英鉴
3.基于镀膜四面角锥棱镜技术的上层大气风场探测研究 [J], 唐远河;张淳民;刘汉臣;陈光德;贺健
4.全球大气风场层结探测卫星研发取得新进展等 [J],
5.太赫兹大气临边探测仪遥感中高层大气风仿真 [J], 王文煜;王振占;段永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