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概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591229770bf78a6429544a.png)
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是制种生态条件选择的主 要内容,重点依据以下条件:
1、抽穗开花授粉期的安全气候条件
从始穗到终花期( 10~12天),气候条件影响父母本抽穗、开 花、授(受)粉、结实,决定制种产量的高低或成败。
安全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是: (1)不出现连续3天以上整天下雨天气; (2)日均温26~28℃,日最高温度不超过35℃,日最低温度
2、制种技术系统研究阶段(1996-2000)
主要问题:不同生态条件下制种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育性敏感期、抽穗开花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关键技术:(1)提出了两个安全期协调安排的原理, 确定了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的原则;(2)光温敏核 不育系技术鉴定标准;(3)核心种子生产原理与技 术。
效果:形成了两系杂交稻保纯制种技术体系,制种产 量和质量稳步上升。
❖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
❖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
三系配套法
A×B→A 不育系繁殖
BB 保持系繁殖
A × R → 杂交种 杂交制种
RR 恢复系繁殖
2021/1/25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两系配套法
S 低温 短照
(可育 繁殖)
S
S系繁殖
S
×
R
高温、长照
(不育,作母本)
杂交种子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
2021/1/25
4、制种季节安排
制种季节安排原则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的途径(三系法、两系法)。 根据杂交组合生育期类型(早、中、迟熟)。 根据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
春制
具有双季稻生产气候条件区城,在早稻生 产季节的制种。
3、制种技术提升与推广阶段(1984-2009) 主要问题:实现多种技术配套条件下的高产、安全、 高效制种。 突破的关键技术: (1)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良好的生态条件, 确保制种各时技术
1、抽穗开花授粉期的安全气候条件
从始穗到终花期( 10~12天),气候条件影响父母本抽穗、开 花、授(受)粉、结实,决定制种产量的高低或成败。
安全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是: (1)不出现连续3天以上整天下雨天气; (2)日均温26~28℃,日最高温度不超过35℃,日最低温度
2、制种技术系统研究阶段(1996-2000)
主要问题:不同生态条件下制种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育性敏感期、抽穗开花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关键技术:(1)提出了两个安全期协调安排的原理, 确定了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的原则;(2)光温敏核 不育系技术鉴定标准;(3)核心种子生产原理与技 术。
效果:形成了两系杂交稻保纯制种技术体系,制种产 量和质量稳步上升。
❖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
❖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
三系配套法
A×B→A 不育系繁殖
BB 保持系繁殖
A × R → 杂交种 杂交制种
RR 恢复系繁殖
2021/1/25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两系配套法
S 低温 短照
(可育 繁殖)
S
S系繁殖
S
×
R
高温、长照
(不育,作母本)
杂交种子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
2021/1/25
4、制种季节安排
制种季节安排原则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的途径(三系法、两系法)。 根据杂交组合生育期类型(早、中、迟熟)。 根据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
春制
具有双季稻生产气候条件区城,在早稻生 产季节的制种。
3、制种技术提升与推广阶段(1984-2009) 主要问题:实现多种技术配套条件下的高产、安全、 高效制种。 突破的关键技术: (1)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良好的生态条件, 确保制种各时技术
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培训课件(PPT 106页)
![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培训课件(PPT 10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93bc3b03d8ce2f00662356.png)
2. 建立种子田 3. 加强田间管理 4. 坚持严格去杂
三、 “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
(一) “三系”亲本繁殖
成对回交测交法 三系七圃法 改良提纯法
(二)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1.制种田的选择
集中连片和便于隔离 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土壤肥沃 无检疫性水稻病虫害
如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5. 严格去杂去劣
秧田期:秧苗高矮、叶形、叶缘颜色及分孽的强弱 始穗期:去杂的关键时期 ,去除不育系行中的保持
系 抽穗扬花期:株高、长相、颜色等 成熟期去杂: 穗形、柱头外露率
水稻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区别
性状 花药形态 花药色泽 开颖角度 出穗期 结实率
不育系
保持系
干瘪、瘦小 饱满
乳白或淡黄 金黄色
1.5 2 2.5 3
叶龄余数 叶龄余数与穗分化时期的关系
(2)花期和花时的调控
①花期调控
水促旱控: 偏施氮肥: 根外喷磷、钾肥: 机械损伤调节: 拔苞拔穗: 借父传粉: 化学药物调节:“九二Ο”,多效挫
②花时调控 赶露水 父本喷冷水 母本喷施花信灵 喷施硼肥
较大
一般
迟3~5天 正常
低
正常
6. 提高结实率
选用异交结实率高的不育系 创造有利于开花的小气候 人工辅助授粉 喷施赤霉素 :最复杂
喷施赤霉素的作用
提高母本穗位,增加穗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减少包颈, 延长开颖时间,增加柱头长度,提高柱头外露率, 改善穗层结构等多种功能,从而使母本结实率大 幅度提高。
9 *第1列代表早籼类型(珍汕97A);第2列代表迟熟 中籼类型(明恢63);第3列代表早熟中籼类型(龙 特浦A)。
种子生产学教学课件第四章种子生产基地
![种子生产学教学课件第四章种子生产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81e2e2b9f18583d048645978.png)
✓ 包括种子企业通过国家划拨、企业购买形式获得 土地自主使用经营权的种子生产基地,以及国营 原(良)种场、农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教学 实验场或实验农场。这类良种繁育基地一般面积 不大,但经营管理体制完善、设备设施齐全、技 术力量雄厚,适合生产原原种、原种和杂交种子 的亲本等种子。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原则与条件
《种子生产学》
第二节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程序与内容
(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 建立考核办法及奖惩措施,每一生产环节落实专人把关,
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3)种子生产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 建立种子生产风险保障体系,以保证制种农户不管遇到怎
样的气候条件都有较稳定的收入,稳定制种基地。
《种子生产学》
第三节 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
《种子生产学》
第三节 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
❖ 三、种子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
1.实行种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 种子生产田应相对集中、隔离安全,发挥基地的地理优势
。由于有专业技术队伍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基地,生 产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容易发挥基地的人才优势; 同时,先进的高产、保纯措施容易推广。 2.严把质量关,规范作业 ✓ 加强技术指导和督查,做到技术责任落实到人,搞好田间 检验工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田块要加强技术管理或取 消种子生产田资格。种子收购时,根据田间纯度检验结果 ,采取优种优价政策。
2. 农村特约种子生产基地
✓ 特约良种繁育基地具有受合同约束的特点,是在种子公司与种子生 产者共同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来确定良种繁育的面积、 品种、数量和质量等。特约良种繁育基地是我国目前良种生产的主要形 式。
按照特约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形式,生产规模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 型: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原则与条件
《种子生产学》
第二节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程序与内容
(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 建立考核办法及奖惩措施,每一生产环节落实专人把关,
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3)种子生产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 建立种子生产风险保障体系,以保证制种农户不管遇到怎
样的气候条件都有较稳定的收入,稳定制种基地。
《种子生产学》
第三节 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
《种子生产学》
第三节 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
❖ 三、种子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
1.实行种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 种子生产田应相对集中、隔离安全,发挥基地的地理优势
。由于有专业技术队伍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基地,生 产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容易发挥基地的人才优势; 同时,先进的高产、保纯措施容易推广。 2.严把质量关,规范作业 ✓ 加强技术指导和督查,做到技术责任落实到人,搞好田间 检验工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田块要加强技术管理或取 消种子生产田资格。种子收购时,根据田间纯度检验结果 ,采取优种优价政策。
2. 农村特约种子生产基地
✓ 特约良种繁育基地具有受合同约束的特点,是在种子公司与种子生 产者共同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来确定良种繁育的面积、 品种、数量和质量等。特约良种繁育基地是我国目前良种生产的主要形 式。
按照特约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形式,生产规模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 型: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张)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张)](https://img.taocdn.com/s3/m/c706c41483c4bb4cf7ecd1ca.png)
六、母本去雄
“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 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彻底是指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 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 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留分枝, 拔除干净。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制种花期相遇不好或在开花阶段气候条件 不利授粉时,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效果更 加显著。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一般在上午 8--11时,待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进行,人 工拉绳,人工辅助授粉应在玉米散粉期进 行4--5次,以提高结实率 。
1.3.生育期隔离 错期播种,使其花期与临近 其他玉米品种错开,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2.隔离区的数目 隔离区的数目因繁殖类别而不同。配制 单交种,需设置3个;配制三交种应设置5 个隔离区;配制双交种应设置7个隔离区.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1.同期播种 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 父本早 2--3天,同期播种 2. 错期播种(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 2.1: “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而父 本散粉时间较短,一般4--5天,同时花粉 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
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步骤:
一 .隔离区的设置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三.确定父母本行比 四.花期调节 五.严格去杂去劣 六、母本去雄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八、分收分藏
隔离区的设置
一 .隔离区的设置 1.1.空间隔离 自交系至少500米,杂交 种至少300米,在多风地区,下风处或地势 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区。 1. 2.屏障隔离 山岭、房屋、林带以及 高秆作物等自然障碍物
2.2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并不等于播种期相 差的天数 早播的亲本,由于前期温度低,生 长慢,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 数多几天,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 是花期相差天数的2倍,如果双亲花期相差 6--7天,则播期要错开12--14天。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PPT59张)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PPT59张)](https://img.taocdn.com/s3/m/1deb6edb9e314332396893cd.png)
•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 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审核,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 主要农作物常规种的大田用种生产许可证由生产 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核发。 • 生产所在地为非主要农作物,其他省(自治区、直 辖市)为主要农作物,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 生产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核发。
《种子法》所指的种子生产可 以认为仅指种子的田间生产
第二节 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 种子生产许可是指种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为保证种子质量,对种子生产采取一般性禁止。 只有行政相对人具备种子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 条件,经过申请并通过国家种子行政主体审查批 准,发给相应许可证才能解除这种禁止,从事种 子生产活动。
• 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假种 子与真种子、较强活力的种子与生活力丧失的种 子很难区分; • 在我国种子生产与投入生产上使用的间隔时间比 较短,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鉴定种子的质量尤其是 纯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 种子生产过程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
• 种子生产管理是指种子行政主体对农作物 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生产行为 进行规 范、监督的活动。进行宏观的管理,主要 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组织实施, 其目的 是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减少种子事故, 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供给。 由于 《种子法》调整的是商品种子,它所规范 的是商品种子的生产。
• 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注明许可证编号、 生产者名称、生产者住所、法定代表人、 发证机关、发证时间、生产种子的作物 种类、品种、地点、有效期限等项目。
• 有效期限为3年;生产种子是转基 因品种的,应当注明。
• 商品种子生产应当执行种子生产 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2019年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ppt
![2019年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b03f7333687e21ae45a931.png)
种子生产的中心任务是保纯防杂。 纯度的高低是检验种子质量的第一标准。所有的农业技术 措施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持纯度。 “纯”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繁殖的扩大 必然会降低后代的相对纯度。因此,在种子生产中,提出尽 可能的较少生产代数的要求。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 对株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2.栽培品种 的DUS三性
一致性 (uniformity)
经过繁殖,相关的特征或 者特性相对一致
稳定性 (stability)
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 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 或者特性保持不变
第二节 纯系学说和种子生产
一、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的概念 1903年丹麦植物学家Johannsen提出,论点: (1)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通过单
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合的家系。这样 的选择是有效的。
(2)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理论意义
区分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了 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对选择的作用也进行了 精辟的论述。因此,它为自花授粉作物的选择育 种和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纯系学说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0-4%) 4-50%) 50-100%)
二、作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一)有性繁殖与种子生产
1.自花授粉作物 同质结合,基因纯合,基因型表现型一致,遗传稳定。 在种子生产中,保持品种纯度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各种形式
的机械混杂,田间去杂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其次是防止生 物学混杂,但对隔离条件的要求不严,可适当采取隔离措 施。
混杂,同时要严防各种形式的机械混杂。在杂种优势利用 上,可利用品种间杂交种,但最好利用自交系间杂交种。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 对株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2.栽培品种 的DUS三性
一致性 (uniformity)
经过繁殖,相关的特征或 者特性相对一致
稳定性 (stability)
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 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 或者特性保持不变
第二节 纯系学说和种子生产
一、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的概念 1903年丹麦植物学家Johannsen提出,论点: (1)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通过单
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合的家系。这样 的选择是有效的。
(2)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理论意义
区分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了 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对选择的作用也进行了 精辟的论述。因此,它为自花授粉作物的选择育 种和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纯系学说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0-4%) 4-50%) 50-100%)
二、作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一)有性繁殖与种子生产
1.自花授粉作物 同质结合,基因纯合,基因型表现型一致,遗传稳定。 在种子生产中,保持品种纯度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各种形式
的机械混杂,田间去杂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其次是防止生 物学混杂,但对隔离条件的要求不严,可适当采取隔离措 施。
混杂,同时要严防各种形式的机械混杂。在杂种优势利用 上,可利用品种间杂交种,但最好利用自交系间杂交种。
《种子生产学》课件
![《种子生产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8e4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3.png)
种子在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
2
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种子是转基因植物研发和推广的重要载体,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3
环保和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种子在生态修复、土壤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大纲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种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基础,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抗 逆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种子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 态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保护意义
某些珍稀物种的种子具有重要的 文化、科学和生物价值,需要进 行保护和研究。
种子的应用前景
1
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种子的质量检测与鉴定
意义
种子质量检测可以评估种子的 萌发率、纯度和活力测包括测定种子的 湿重、干重、纯度和活力等指 标,并采用种子萌发实验和化 学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原则和方法
种子鉴定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 规定进行,包括观察种子形态、 鉴定种属和识别品种等步骤。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
#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
什么是种子?
定义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包括种皮、胚珠和营养组织。
特点
种子具有休眠状态、耐久性和传播性,能够在不利条件下存活并扩散。
分类
种子可以根据植物类型、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进行分类。
种子的生物学基础
结构
发育过程
萌发和成长
种子由胚珠、种皮和内部组织构 成,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种子的保存与运输
1
保存原则和方法
种子保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常用方法包括冷藏、干燥和真空封存。
种子学ppt课件
![种子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2a64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04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需求选择 适宜的种子,确保其具有优良的遗传 特性和较高的抗逆性。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拌种等处理 ,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减 少病虫害的发生。
种子繁殖与育种
01
02
03
有性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利用雌雄 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 育成新个体。
理生化变化,最终形成幼苗。
种子生长的阶段与特点
总结词
种子生长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所需的条件。
详细描述
种子萌发后进入生长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分为多个时期,如幼苗期、生长期、成 熟期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生理特点和生长需求,如光照、水分、养分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对于合理管理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促进农业和园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种子的形成与发育
种子的形成
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经过一系列的细 胞分裂和分化过程,形成胚和胚乳。
种子的发育
种子的发育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环境因素的 调节,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种子的成熟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细胞大量合成营养物 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和养分。
种子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种子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种子学研究起源
种子学研究起源于古代农业实践,最初关注种子的收集、保存和 种植。
现代种子学研究发展
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和农业科学的发展,种子学研究逐渐深入,涉 及种子的形态、发育、遗传、生理等方面。
当前研究重点
当前种子学研究的重点包括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子发育与萌发 机制、种子抗逆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植物花器构造
二、种子生产的特点
❖ 2、自然因素制约性 ➢ 不同作物种类而对光照、温度、水分等要求不同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 3、种子生产的时效性 ➢ 种子的生命周期有限 ➢ 供应的时效性 ❖ 4、种子质量鉴定的困难性---种子纯度
种子生产学
❖人的六个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性、玩
➢中国古代: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
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种 ✓人以农为本、农以 为基
《种子生产学》
绪论
《种❖ 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是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生产出来的种子 作为大田生产的播种材料或进一步作为繁殖下一代种子 的材料。
《种子生产学》
三、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 1、应具有良好的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生产基地应当满足 该作物品种种子生产对气候、隔离、土壤肥力、农田基本 设施、干燥、收购、生产人员等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要 求。
❖ 2、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
❖ 3、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 4、应获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201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
✓ 基本要求:原有的遗传特性、产量潜力、种子活力 ❖ 种子生产的意义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的优质种
子,满足市场的需求。
《种子生产学》
二、种子生产的特点
❖ 1、繁殖方式多样性
➢ 农作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 有性繁殖根据作物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情况以 及开花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自花授粉、异花 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三类;异花授粉又可分为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异花、自交不亲和、雌雄不同期成熟或花柱异 型四种类型。
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 种子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 ❖ 5、应取得该作物的品种权或该品种的生产授权。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植物花器构造
二、种子生产的特点
❖ 2、自然因素制约性 ➢ 不同作物种类而对光照、温度、水分等要求不同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 3、种子生产的时效性 ➢ 种子的生命周期有限 ➢ 供应的时效性 ❖ 4、种子质量鉴定的困难性---种子纯度
种子生产学
❖人的六个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性、玩
➢中国古代: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
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种 ✓人以农为本、农以 为基
《种子生产学》
绪论
《种❖ 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是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生产出来的种子 作为大田生产的播种材料或进一步作为繁殖下一代种子 的材料。
《种子生产学》
三、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 1、应具有良好的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生产基地应当满足 该作物品种种子生产对气候、隔离、土壤肥力、农田基本 设施、干燥、收购、生产人员等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要 求。
❖ 2、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
❖ 3、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 4、应获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201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
✓ 基本要求:原有的遗传特性、产量潜力、种子活力 ❖ 种子生产的意义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的优质种
子,满足市场的需求。
《种子生产学》
二、种子生产的特点
❖ 1、繁殖方式多样性
➢ 农作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 有性繁殖根据作物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情况以 及开花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自花授粉、异花 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三类;异花授粉又可分为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异花、自交不亲和、雌雄不同期成熟或花柱异 型四种类型。
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 种子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 ❖ 5、应取得该作物的品种权或该品种的生产授权。
《种子生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