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课件
![《高压直流输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0ec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5.png)
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站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标准,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研究高压直流输电在电网中的稳定运行机制,通过优化无功补偿、有功滤波等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反之。
换流站
直流输电线路
接地极
用于传输直流电,通常采用架空线或海底电缆。
为系统提供参考地电位,并泄放多余的电流。
03
02
01
01
02
03
04
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相互转换的核心元件。
换流阀
用于调整电压等级,使换流站能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连接。
变压器
用于滤除换流过程中产生的谐波,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高压直流输电》PPT课件
目录
高压直流输电概述高压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与设备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与关键技术问题高压直流输电的工程实例与展望
01
高压直流输电概述
Chapter
总结词
高压直流输电是一种利用高压直流电进行远距离传输的输电方式,具有输送容量大、损耗小、稳定性高等特点。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换流技术是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到整流和逆变两个过程。
详细描述
在整流过程中,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通过控制晶闸管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实现。逆变过程则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同样通过控制开关状态实现。换流技术的关键在于保证电流的稳定和减小谐波干扰。
VS
高压直流输电的损耗主要包括线路损耗和换流损耗,提高效率是重要目标。
直流远程供电设备技术规范书
![直流远程供电设备技术规范书](https://img.taocdn.com/s3/m/a38b372b31126edb6f1a1099.png)
效率
转换效率:≥93%
8
保护功能
远端设备采用无极性输入方式
输入过压、欠压,输出过压、欠压,输出过流及短路保护,过温等保护功能并可自恢复,部分保护功能可自行设定保护值
(三)、能量分配器技术指标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工作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40℃~+55℃
工作湿度:0%~90%非结露
气压:70kpa~106kpa,海拔超过3000m允许降额使用
AC 12KV或DC 18KV
阻水要求
光缆护套内的所有间隙应有有效的阻水措施,阻水材料满足YD/T901-2009的规定
产品保质期
25年
光纤
4芯至96芯,采用单模光纤,全色谱识别
电线
使用不同颜色或数字进行区分,导体符合GB/T 3956-2008中第2种铜导体。
护套厚度(mm)
1.8±0.2mm
中心加强件
光缆用磷化钢丝,中心加强件不允许有接头
松套管
改性聚对笨二甲酸丁二醇
外护套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
电缆技术要求
绝缘平均厚度(mm)
0.75、1.5、2.5、6、10(mm)
0.7mm
导体最高工作温度
90℃
成品电缆耐压试验(V)
2000(电线)
20℃时导体电阻(Ω/km)
0.75(mm)
≤24.5
1.5(mm)
②系统应具有告警记录和查询功能,告警记录可随时刷新;告警信息在系统完全断电状况下应继续保存。
开启侦探功能后,设备在侦测线路没有问题时,才会高压输出
通信接口:支持RS232
软启动开关:对设备进行软启动和关闭
10
直流远供电源产品介绍
![直流远供电源产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9a6d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2.png)
3.2.2.3 BYDHG03C 220VAC远端
BYDHG03C-220/2.6(防水600W)
BYDHG03C-220/4.5(室内1000W)
基本参数 1、结构: 280X210X110 2、输入:-240~-380Vdc 3、输出:220VAC 4、输出波形:正弦波 5、功率:600W, 6、防雷:20KA 7、效率:>90%
通信电源的品质与安全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的好坏,通信设施和人身安全。所以电源是一切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根本保障。 城市电网紧张拉闸限电、市电电压波动、易受雷击、施工需协调,管理维护成本等都导致市电在电信远程供电系统中使用受限。 直流远供电源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它具备以下优点:
5.4.2 光进铜退/村村通”项目中AG户外柜的远程供电,局端220AC输入
高层楼宇的EPON ONU单元远程集中供电
5.4.4 住宅小区EPON ONU单元的远程集中供电
5.4.5 营业厅的远程供电
市电经常停电、供电不稳的乡镇营业厅
6.1 网络运行安全
系统运行具有输入、输出,过流、过压、过温保护,开路、短路保护,AC搭接保护,反极性保护和防雷保护等保护功能。 设备运行中的任何异常都会关闭输出并产生告警,确保安全。 采用自动恢复方式,对馈电线缆工作状态实施自动扫描检测、在故障消除后规定设置时间内恢复对设备的正常输电。 网管系统及设备自身具备各种故障告警、消警状态显示,以及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显示。
4
BYDHG03B-48/20
48VDC
1000W
室内型,机架式
5
BYDHG03C-220/9
220VVAC
2000W
室内型,机架式
远供电源要求
![远供电源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f2987bdc1c708a1284a44bf.png)
直流远供电源系统技术要求1. 局端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1.1标准配置注1: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能承受电压脉冲(10/700μs、5kV)和电流脉冲(8/20μs、20kA)正向和反向各5次的冲击。
注2:输出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满足DC400V。
2.绝缘监测:设备应具有绝缘监测功能,绝缘出现异常时,监控模块应发出告警信息。
输入对输出1500V或输出对地1000V,漏电电流≤50mA。
3.其他要求1.2电源模块效能1.电源模块效率(1)10%以下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85% ;(2)10%~70%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90% ;(3)70%以上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92% 。
2.电源模块功能(1)模块规格单台电源模块(48VDC/280VDC)功率规格为600W、900W为宜。
(2)模块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
(3)系统中模块并联工作,并且具有按比例均分负载性能(负载从25%~100%额定输出电流时),其不平衡度应优于±3%的输出额定电流值。
(4)当某个模块出现异常时,应不影响电源系统的正常工作。
(5)开关机过冲幅度开关机引起直流输出电压变化的最大峰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2%。
(6)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由于启动引起的输入冲击电流应不大于额定输入电压条件下最大稳态输入电流峰值的150%。
(7)软启动时间软启动时间(从启动至直流输出电压爬升到标称值所用的时间)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一般为3s~8s。
(8)负载效应(负载调整率)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
(9)强迫风冷,风扇寿命应当≥50000小时。
(10)模块监控功能遥测:整模块输出电压,每个模块输出电流;遥信:每个模块工作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故障/正常,系统输出状态;遥控:开/关机,测试;遥调。
直流远供电源原理及解决方案
![直流远供电源原理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ac08ae19e8b8f67c1cb975.png)
2G宏站(小容量宏蜂窝基站)远供电源
3. 远端:(HGX-DCL-48S3200)
① 输入电压:DC250~400V,输出电压:DC48V。 ② 输出功率:3200W。 ③ 19英寸、3U结构,安装在该站标准机柜内。
4. 传输距离:
1. 具有DC/DC隔离升压功能; 2. 输出电压:采用隔离升压技术,保证直流电
压;
3. 输出电压可根据传输距离和负载的大小进行 调整,调整范围为:250V~410V;
4. 具有输出过压保护功能,保护时间≤30 ms; 5. 具有输出过载保护功能,保护时间≤30 ms; 6. 具有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功能;
② 如果两个站点距离较远,这两个站点分别使用一个防 雷模块,即每个站点使用一个防雷模块和一个远端; 在防雷模块的输入侧完成并联连接。
3G和2G共址基站远供电源
5. 传输距离: 局端到第一个站点的距离一般≤3Km;第一个站 点到第二个站点的距离一般≤2Km。
6. 传输线缆: 一般采用复合光缆(铜芯截面积2.5 平方毫米、 平方毫米)。
3. 远端:(HGX-DCL-48S600或HGX-DCH-320S600)
① 输入电压:DC250~400V,输出电压:DC48V或DC320V。 ② 输出功率:600W。 ③ 结构:防水型,外挂于直放站下部。
4. 连接方法:
① 如果两个站点距离较近,这两个站点使用一个防雷模 块;防雷模块的输出分别连接到这两个站点对应的远 端输入侧。
远供电源功能介绍
• 系统结构图
–48V
DC/DC直流升压变 换
远供电源 局端
宏基站
复合光缆 (或专用铝缆)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95cdf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c.png)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电力的传输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电能传输的主要手段。
传统的交流输电系统存在着能量损失大,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线路电压波动大的问题,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和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促使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简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简称HVDC技术,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进行远距离或海底输送的高效而可靠的电力输电技术。
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电气发展的进步。
它利用高压直流电源驱动输电线路上的直流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输送。
与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相比,HVDC输电技术具有输电功率大,输电距离远,能源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满足大规模电能传输的需要。
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领域1. 长距离输电HVDC技术具有输电距离远,功率大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长距离输电。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交流输电存在的线路电阻、电感等问题,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在长线路上实现稳定高效的电能输送。
2. 降低传输线路成本HVDC队列路的成本较传统的交流输电路线更低,传输损失也较低,比如在远程海底输电、联合B网的传输、地区供电与区域供电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一些发电站、变电站等设施也可以采用HVDC技术,从而降低电气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的费用。
3. 不受载波影响的通讯HVDC技术的通讯方式不受交流载波信号的影响,其频带可适用于自动装置的控制和保护方面。
4. 特殊用途HVDC技术在船舶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大型船只需要通过电力驱动推进器、作业设备等,HVDC技术能为电池系统、电动机系统提供高压直流,同时实现海底电缆对船只的供电。
三、HVDC的技术概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实现需要涉及到一些技术概念,例如电势、电压、电流等。
其中,电势是用来表示电场强度的物理量,主要是用于描述带电体之间的相对差异;电压是指电场向负电带电体流动的电势差;电流则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电路的电荷量,其大小和方向与传导介质中的移动自由电荷密度有关。
直流远供设备介绍
![直流远供设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55e37f7941ea76e58fa04b3.png)
绝缘能力
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 漏电、强电入侵保护
防雷保护
室外型一
室外型二
4 23 1
内部结构
5
6
7
远端适配电源技术指标
项目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 效率 软启动功能 监控能力 状态显示 机箱叠加能力 范围:200~400VDC 48VDC远端适配电源:53.6V; 220Vac远端适配电源:交流220V(纯正弦波) ≥92%(输出功率≥25%标称功率时) 设备冷启动,浪涌电流≤150%额定电流 通过载波信号,可与局端机通信,实现网管 2U机框:LED数码管,显示输入和输出的电流/电压值; 铸铝机箱:两个LED,显示输入和输出的状态 可多机箱叠加,均流误差≤3% 性 能 指 标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系统
目
录
一、直流远供产品介绍 二、直流远供技术特点
产品:局端电源设备(一)
基本参数 输入: -40~-60Vdc 输出: 240 ~400Vdc(连续可调) 模块功率:600W/1000W 基本参数; 输入 : -40441*370*177mm ~-60Vdc 尺寸: 输出 :240 22Kg / 400Vdc (可调) 重量: (满配重量)
产品:远端适配电源(一)
输出-48VDC型远端适配器
基本参数 输入: 200~400VDC 输出功率: 基本参数; 600W~3000W 输入: -40~-60Vdc 尺寸: 室外型一:255*208*99mm 输出:240 / 400Vdc (可调) 室外型二: 255*208*120mm 功率:2400W、 3200W、4000W 室内型: 441*373*88.6mm 特点: 重量: 室外型一:3.5Kg 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 室外型二:4.5K 具有匀流功能 室内型:11Kg 具有网管功能 特点 可多个机架并联工作 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 远供电源系统配置 具有网管功能,可与局端机通信 整流模块 4个 LED 显示输入 /输出状态 监控模块 1个 可多个机箱并联工作,具有匀流功能 系统机框 1个 系统配置 系统机箱: 2U嵌入式、铸铝机箱 电源模块: 3个@2U机箱 1个@小铸铝机箱 3个@大铸铝机箱
通信工程直流远供施工规范
![通信工程直流远供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1e663c82af90242a995e5cb.png)
直流远供系统配置及施工规范一.直流远供系统配置1.技术介绍高压直流远供系统一般由局端设备、传输线路、远端设备组成。
通常情况下,48V直流电源系统的供电线路不超过100米,无法提供远距离供电。
直流远供,是在基站(局端)通过远供设备将机房的-48V电压升压为直流280V或者380V,(一般采用直流380V系统,以减少线损,提高传送距离。
)通过复合光缆或专用铝缆把电能输送到远端设备,在设备端通过远供设备降压为-48V设备使用。
图1.1.1-1直流远供系统结构图2.设备功耗新疆联通WCDMA网的基站设备选用两个厂家的设备:阿勒泰、博州、伊犁、塔城、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哈密、吐鲁番为中兴设备,其他地州为华为设备。
根据下表两个厂家RRU设备功耗列表,按3载扇的典型功耗并考虑远期发展,每个RRU设备按照200W计算。
表1.2.1-1两个厂家RRU设备功耗统计表序号配置华为RRU 中兴RRU峰值功率典型功率峰值功率典型功率1 1个载扇100W 70W 140W 105W2 2个载扇180W 120W 205W 140W3 3个载扇250W 170W 265W 175W3.配置原则3.1.远端设备配置原则目前,新疆联通直流远供系统所使用的远端设备一般为500W、600W和800W这三种。
考虑远端设备长期工作的稳定性,S3和S33的站型应选用1台500W或600W远端设备,S333的站型可选用1台800W远端设备或2台500W远端设备或2台600W远端设备。
根据中标厂家设备类型,单台远端设备能够满足站点需求的应作首选,尽量减少远端设备配置数量。
3.2.局端设备配置原则局端设备容量根据接入远端站RRU设备的总功耗+线路损耗(按照远端设备功率的40%计),按照N+1的模块冗余配置。
根据移动基站的组网方式,直流远供系统可采用星型、链型和环形的供电拓展方式,考虑基站供电安全性,建议1个局端站点接入远端基站属最多不超过3个。
高压直流输电控制课件
![高压直流输电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c63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7.png)
培训与演练
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操 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其应对故障的能力和 水平。
06 高压直流输电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更高电压等级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压直流输电 系统的电压等级将进一步提高, 以实现更远距离、更大容量的电
力传输。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以其独特的可 控性和灵活性,将在未来高压直
详细描述
高压直流输电是将直流电能从电源侧通过换流站传送到受端 的过程,其传输容量大、电压等级高,能够实现远距离、大 容量的电力传输,且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较低,稳定性较好 。
高压直流输电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高压直流输电适用于大规模、远距离的电力传输,尤其适用于海底电缆、城市 供电等场景。
详细描述
由于高压直流输电具有稳定、高效、灵活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海底电缆、 城市供电、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场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电力需求 。
控和操作。
控制系统功能
自动控制
远程监控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高压直流 输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稳定、安 全、经济运行。
通过通讯设备接收上层调度系统的指令, 远程监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故障诊断
优化调度
根据传感器反馈的运行数据,对高压直流 输电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 系统中的异常情况。
智能化与自动化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复 杂多变的运行环境和条件,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感器实时监测高压直流输电 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将数据反 馈给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
通过通讯设备,控制系统与上 层调度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实 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1.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书1010-更新
![1.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书1010-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52d3a48484868762caaed5b2.png)
直流分布式供电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2012-10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直流分布式供电系统组成及方案 (2)4.1直流分布式供电系统组成 (2)4.2供电方案 (3)4.3直流分布式供电系统设备机械结构 (3)5.设备防护及抗震要求 (3)5.1设备柜体防护要求 (3)5.2设备抗震要求 (4)6.直流分布式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4)6.1环境条件 (4)6.1.1温度范围 (4)6.1.2相对湿度范围 (4)6.1.3海拔高度 (4)6.1.4冲击与振动 (4)6.2直流分布式供电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 (4)6.2.1局端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 (4)6.2.2电源适配器(280VDC/48VDC)技术要求(室外型) (8)6.2.3电源适配器(280VDC/48VDC)技术要求(室内型) (10)6.3设备机体和装配质量 (10)6.4设备的防雷与接地 (10)6.5第三方认证及检测报告 (11)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1)7.1标志 (11)7.1.1产品标志 (11)7.1.2包装标志 (11)7.2包装 (11)7.3运输 (11)7.4储存 (11)前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公司全业务经营的展开,分布系统已成为了网络覆盖建设的主要方式,光纤拉远技术得以大量应用,网元不断向用户侧延伸,企业接入业务的质量保障要求也日益显现。
由此对现有的通信电源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电源保障模式需要有所突破。
为提高移动网络建设中分布式组网场景(如:城市密集中心无线覆盖、道路沿线拉远覆盖、室内分布以及综合接入等)中的电源保障能力,提高电源维护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本技术要求在原有通信局站划分归类的通信电源电压等级基础上,补充构建280V直流分布式供电通信电源系统模型,建立280V直流分布式供电通信电源的系统技术要求。
直流远供学习
![直流远供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9f64952c7375a417866f8f56.png)
直流远供学习1. 为什么需要直流远供?它解决了什么问题?答:直流远供,即给远端的设备供应直流电,主要应用在电信领域。
早期直流远供在小灵通基站上应用较多,由于小灵通基站覆盖小分布广,常常需要在居民楼等人口密集处架设基站(没有专门的电信机房),这些地方一般都没有工业用电部署,如果直接使用市电,将无法对小灵通基站的做到电信级的供电保障,这样就需要利用直流远供系统从电信机房远程对小灵通基站进行供电。
随着人们对网络速度的需求日益增大,以及光进铜退政策的实施,光纤入户将成为未来有线接入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各大运营商包括各地广电都开始积极部署光纤接入网络,当前基本已经实现光纤到楼,随着技术的进步,光纤入户将指日可待。
所谓光纤到楼,就是将ONU设备放置在小区楼道,所谓光纤入户即是将ONU设备放置到用户家里,不论是光纤到楼还是光纤入户,都涉及到对光信号转换设备ONU(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的供电问题。
与小灵通基站一样,直流远供将是不二之选。
另外,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演进,各种低功耗设备、特别是室外型设备已获得广泛应用,比如WLAN/WiFi热点设备等,出于对这一类设备的电信级供电保障需求考虑,直流远供也将是各大运营商的必选技术。
总之,直流远供系统解决了对于一些分布广保障难的电信设备的直流供电问题,它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设备供电分散,市电开户造价高、接入困难、停电、电压不稳、易引入雷电干扰等对通信设备造成的影响,提升了网络品质。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根本上解决了远端设备的安全供电。
♦使远端设备供电达到电信级供电标准。
♦便于集中监控、管理和维护。
♦避免就地取电带来的纠纷。
♦相比UPS供电方式,大大降低了后期运行维护费用。
2. 直流远供涉及哪些关键名词?答:直流远供系统涉及到的关键名词有:♦局端设备(Station Device):在直流远供系统中,安置在电信机房内的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48伏的直流电转换成220~300伏的直流电。
远程供电系统介绍及相关数据
![远程供电系统介绍及相关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1fb6d93e43323968011c924a.png)
四、远程供电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 远程供电系统由远供电源局端、供电控制器及复合馈电 光缆等构成 。
- 48V
远供电源 电源线 局端
电源线
远供电源 远端
- 48V
光纤 近端机
�合馈电光缆
尾纤 尾纤
光纤 远端机
远供电源光纤直放站系��成
四、远程供电系统概述
组件功能: 远供电源局端:完成机房-48V电源的升压工作,为供电 系统的主要设备 ; 远端供电控制器:接收馈电光缆传输的电压,并完成供 电系统的监控安全监测,负责把安全的电压提供给负载 设备 ; 复合馈电光缆:完成直流高压输送及光纤信号传输 ; 光缆接续盒(接头盒):用来连接(转接)复合馈电光 缆,保护接头。
六、远供电源局端
端接地柱,机箱接地
3. POWER IN:DC -48V输入端子 4. POWER OUT:DC 高压输出端子 5. 380/350V/320V:输出电压选择档位 6. ALARM:告警干结点输出端子
六、远供电源局端
�目 参数 -48V (39~60V )DC 分320V/2A、350V/1.8A和380V/1.7A三档 646W 具备输入过、欠压,输出短路、开路、过压、过流保护, 输入反接隔离,过温,电源故障等,告警有效输出功能(输 出干节点) 对地悬浮隔离设计 输出防雷 有,输出告警干节点接口(可送报直放站外部告警) 标准19"2U IP30 -20℃~+55℃
八、负载设备要求
1. 支持DC 380V以上的输入电压 2. 功耗:参考功耗——距离对照表
九、负载设备功耗-距离对照表
远端机�功 耗(W) 电线连接方 式 最�馈电距 离(km) 远端机�功 耗(W) 电线连接方 式 最�馈电距 离(km)
新一代通讯供电技术直流远供系统介绍
![新一代通讯供电技术直流远供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b65a7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5.png)
新一代通讯供电技术直流远供系统介绍引言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供电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存在输电损耗大、设备体积庞大、安装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新一代通讯供电技术——直流远供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直流远供系统进行介绍,包括其原理、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直流远供系统原理直流远供系统是一种通过远程输送直流电能给通信设备供电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特定的输电线路将直流电远距离输送到需要供电的设备。
在终端设备处,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换为所需的交流电。
直流远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直流发电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和电池组成的发电设备,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直流输电线路: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直流电能远距离输送。
- 直流变换与配电系统: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可用的低压直流电并分配给通信设备。
- 逆变器系统:在终端设备处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直流远供系统的优势输电损耗小直流远供系统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相比于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输电损耗更小。
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交流电需要经过多次的变压器转换,损耗较大。
而直流电只需要通过逆变器在终端转换为交流电,损耗更小。
设备体积小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需要使用大型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体积庞大。
而直流远供系统不需要使用变压器,相应的设备体积更小。
这一优势尤其在通信基站等占地有限的场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安装维护成本低直流远供系统由于设备体积小、输电损耗小,导致其安装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减少了对设备的占用空间和日常维护的人力成本,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总体成本。
直流远供系统的应用场景通信基站通信基站是直流远供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由于输电损耗大、设备体积庞大,在通信基站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
而直流远供系统减少了输电损耗,设备体积小,非常适合于通信基站的供电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桩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与应用。
交、直流远供技术的比较
![交、直流远供技术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62b0299f705cc1754270965.png)
交、直流远供技术的比较杭州信控科技有限公司一、概述远程供电系统是指安装在局端站的局端远程供电设备通过电力电缆(含复合光缆里的电力电缆)和/或通信线缆等供电线路为一定距离内的远端设备提供不间断供电保障的电源系统。
远供系统一般由局端设备、供电线缆和远端设备组成各组成部分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图远程供电原理图远程供电按电缆传输的电能性质分为交流远供和直流远供2种方式。
在交流远供系统中,局端设备为DCAC或者ACAC变换设备,供电电缆中传输的为交流电能,远端为ACDC或ACAC变换设备;而直流远供系统中,局端设备为DCDC或ACDC变换设备,供电电缆中传输的为直流电能,远端为DCDC或DCAC变换设备。
以下从系统安全性出发,分析交直流远供的各自特点和优缺点。
二、远供系统的安全标准和基本措施要求远程供电系统的供电安全性要满足ITU-T K.50图A.1(即GB4943-2001图2D)中的规定:该标准规定,交流对地安全电压为:交流36V,直流140V或在发生单一故障15至200毫秒以内,电压能回落到安全水平安全电压,则安全电压限值为直流400V或交流峰值400V(对应交流有效值为280V)。
而正常人的反应时间在100ms左右,触电保安器的动作时间在20ms左右,因此,为确保人身安全,在即使有安全监测和保护措施情形下,供电线路的安全电压限制为直流400V或交流峰值400V(对应交流有效值为282V)。
由以上相关标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直流远供的安全电压为140V,交流远供的安全电压为36V,在此安全电压下,无论是对地、两极性间的碰触均是安全的,远供系统无须任何电流监测、保护设备即能确保人身安全。
2.当高于此安全电压值时,须按照不同的电压等级,予以及时保护。
如在发生单一故障时,200毫秒内能及时保护回到安全电压值时,直流安全电压的限值为400V,交流安全电压限值为400/1.414=282V。
为此,当远供系统需要高于安全电压传输电能时,直流远供的最高限值为400V,交流远供的最高有效值为282V。
高压直流供电
![高压直流供电](https://img.taocdn.com/s3/m/fa2063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0.png)
高压直流供电高压直流供电是一种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它通过使用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供应。
与传统的交流电系统相比,高压直流供电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更高的传输效率、更小的电流损耗和更高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高压直流供电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一、高压直流供电的原理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直流发电机、换流器和直流输电线路。
直流发电机通过转换机械能为电能,并产生直流电。
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直流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目标地点。
换流器通常由一系列的晶体管或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
这些器件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流过,同时将电流从一个方向转换为另一个方向。
通过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可以实现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由高导电率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或铝。
这些线路能够承载高电压、高电流的直流电,并将电能传输到目标地点。
二、高压直流供电的应用领域1. 远距离电力传输: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可以有效地传输大量的电能,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这使得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特别适用于远距离的电力传输,如海底电力输送和远程地区的电力供应。
2. 可再生能源集成: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传统的交流电网络难以有效地集成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可以通过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直接与消费地点连接起来,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3. 铁路和电力系统互联: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在铁路和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电力传输,同时减少铁路和电力系统之间的电流干扰。
4. 工业和矿山应用:许多工业和矿山应用需要大量的电能。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可以满足这些应用的需求,并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三、高压直流供电的技术和挑战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许多技术和挑战。
1. 换流器技术:换流器是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关键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换流器的效率和可靠性,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改进换流器的设计和控制技术。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书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0d854358fb770bf78a55af.png)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2012年3月目录一. 概述 (1)二. 招标设备 (2)三. 对投标方的要求 (2)四. 主要技术要求 (3)五. 备件 (19)六. 测试及验收 (19)七. 服务要求 (19)附件一技术偏离表附件二备件及特殊工具清单附件三售后服务一览表附件四全国售后服务体系附件五 2010-2011年(对中国移动)280V直流远供设备供货记录附件六 2010-2011年(对其他运营商) 280V直流远供设备供货记录附件七 280V直流远程供电电源局端设备主要元器件和配置清单一.概述1、本技术要求为中国移动江苏有限公司直流远供电源系统集中采购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书。
2、投标方必须对所有供货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即:保证所有供货符合技术要求、服务质量要求、交货验收要求、价格规定要求。
3、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指标。
诸如“已知”、“理解”、“同意”、“明白”等答复视为无效回答。
4、投标方应详尽叙述所推荐产品的其它技术性能。
生产商应具有完善的检测手段及相应的检测设备。
对于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技术规范,应满足江苏移动编制的相关设备技术规范要求。
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完全满足以下标准要求:YD/T1817-2008通信设备用直流远程供电电源系统YD/T 944-2007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YD/T 637-2006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YD/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805-2008 特低电压(ELV)限值YD/T 1051-2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IEC60950-21 2002 《信息技术类设备安全要求第21 部分:远供电源》QB-H-007-2011 集中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5、投标方以中文书面形式提供设备的全套技术文件及文件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公司 组长:冯剑明 成员:毛松苗、陈建平 分公司 组长:网络部动力专业分管经理 成员:动力专业管理中心主任、动力维护 主管、工程动力相关主管
谢谢聆听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的安全性考虑
一.悬浮供电。正负极均不接地,人触碰任 何一极均不会触电。 二.采用专用电缆。提高电缆的防护等级, 如用铠装电缆、屏蔽电缆等;在电缆上 打上警示标志等。 三.漏电、短路、开路保护的应用。 四.防雷措施。
1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2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 项目介绍
网络部 2010年9月
1
2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的应用趋势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介绍
3
项目进展情况介绍 下阶段工作安排
4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高压直流标准的制定及推广情况
一、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CCSA )正在就通信机房用高压直流作相应的标准。 2009年制定“240V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技术报告,2009年12月发布。
交流引入
开关 电源
远端设备
交流引入
传 输 线 路
开关 电源
近端设备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与传统保障模式的比较
远端设备 远端设备
【保障方案二】 48V集中远供
优势: 1. 系统结构简单; 2. 拉线容易; 存在问题: 1. 48V远供压降大,对线径要求高。 2. 对距离超过100米的保障,线损较大。
• 主机(去掉AC/DC)降低30-40%;去掉各级滤波器、负载前端STS、简化线缆等 ;系统总成本基本结构可降低20-30%,冗余结构可降低30-50%。 • 工作效率高,降低运行能耗6-7%(在满载情况下比较); • 不再有频率同步问题,不存在环流问题,冗余并机简单可靠,可方便地组 成n+1模块化系统;
系统成本和能源消耗问题;能源两次转换降低了效率、系统复杂性提高了购置成本和 的运行成本、电流谐波存在增加了滤波设备、输入功率因数的低下降低了系统设备容 利量用率。 系统标准化问题;系统复杂为标准化带来困难。 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变更问题;系统组成灵活性、可扩展性差,缩短了生命周期。
系统使用维护难度问题。要求较高的维护水平,多供应商和非标准化使故障修复困难。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公司全业务经营展开,分布系统已成为了网络覆盖 建设的主要方式,光纤拉远技术得以大量应用,网元不断向用户侧延伸,企业 接入业务的质量保障要求也日益显现。由此对现有的通信电源保障体系提出了 新的要求,传统的电源保障模式需要有所突破。 ① 大量的远端设备有后备电源配置需求; ② 远端设备就近供电存在交流引入、安装及监控困难,维护、抢修难度 大等问题; ③ 大部分交流供电的通信设备都能接受直流280V的供电; ④ 280V的远程供电系统,相比48V远供具有供电距离远、效率高的优点; 与交流远供系统相比有安全性高、建设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3
4
项目进展情况介绍
下阶段工作安排
项目实施情况
立项情况
针对分布系统、高铁、综合接入类分散式组网系统的电源保障难题,省公司 网络部于2010年初起启动了高压直流远供技术创新项目研究。 6月,参加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的电源类创新项目开题评审。 7月22日,集团技术部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第七、八批(业务支撑、IT云 计算和通信电源领域)及总部自行开题的集团重点及联合项目委托任务书的 通知》(技通[2010]137号),该项目被列为集团重点联合研究项目,由浙江 公司牵头实施,湖南、江西、辽宁公司协助实施。 8月,集团网络部将该项目列为2010年度网络类创新重点关注项目。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交流
开关 电源
升压 设备
直流 配电 电源 适配
通信 负载
高压 直流
近端设备 高压直流远供示意图
远端设备
电压等级:280V直流悬浮供电。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项目研究内容
远供场景需求分析:根据现有网络结构,梳理需要电源远供的一些场景。 远供电源设备研究:确定电源系统的组成方式,确定电源设备的具体要求,并对
DC/AC 48/220
交 流 引 入
开关 电源
近端设备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与传统保障模式的比较
远端设备 远端设备
【保障方案四】 280V直流集中远供
优势: 1. 供电距离远。 2. 可扩展性好,保障灵活。 3. 模块化配置,保障安全性高。 4. 远端网元设备受电模式不限。 5. 集中供电便于监控,维护工作量小。 6. 电压稳定,不受停电影响。 7. 设备效率高,应顺高压直流供电的发展 趋势。 存在问题: 业主协调问题。
3
4
下阶段工作安排
下阶段工作安排
集团公司在创新开题会议上,要求各省加大应用的量,通过更多的场景试用,积累 更多的经验。通过规模试用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完善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 配合厂家主要为浙江鼎联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近期省公司将组织一些厂家作技术交 流和评估后,会引进新的厂家参与试点实施。
成立项目小组,动力专业和工程共同配合 实施周报制度,每周上报完成情况 各配合分公司完成50个点的安装 厂家配合:浙江鼎联科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 总结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为什么可以用高压直流对现网的交流受电的设备供电?
现有所有交流受电设备的电源模块功能都是AC/DC再DC/DC,第一级将220V交流直接整流后电压 约为300V,第二级将300V再变换成12V、5V和3V的电压(见下图)。第一级变换中交流220V输入整流 后为300V的直流,当交流输入在-15% ~ +10%范围内变化时(实际设备的适应范围还要大),这个 电压约为260V ~338V,因此直接将这个范围内的直流电压(如280V)输入交流输入端,这个电源模 块也能正常工作。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推广高压直流目的--系统安全和节能
1、当前UPS供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可靠性问题;系统复杂、单路经故障点多、维护难度大等。 系统电流谐波干扰问题;系统中存在两个谐波源,对电网和系统本身形成干扰、增加
滤波设备、降低输入功率因数和能源利用率、对地线系统提出苛刻要求等。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2、新的IDC机房直流UPS供电系统的优势
(6)改善系统配置 UPS输入和输出都不再有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 不再有负载平衡分配的问题; 负载端没有电流谐波,所以不再有零地电压差的问题; 系统简化,制式规范,对单相输入负载和三相输入负载都可供电; (7) 有利于系统模块化、标准化进程。 主机规格由几十种可减少到几种,可复盖5KW-400KW; 电池组电压规格由十几种减少到1种; 电池配置和结构标准化。
上。 2010年提出“直流UPS”技术报告立项,预计2010年完成。电压等级在300V以
二、中国移动在制定380V的标准。
已经在深圳做了试点,参与厂家有中达、艾默生、奥特迅,服务器为浪潮。 8月4、5日在深圳开了第一次试点情况和规范的评审会议。
三、各国、各组织都在制定相应标准。
中国移动、 欧洲电讯标准化协会(ETSI)、日本NTT、 Legrand(比利时)、 UPN(瑞典)、FT、 DELTA电子(台湾)等在制定380V的标准 。 TGG(国际数据中心标准化组织)、EPRI(美国电力研究协会)等在推380-400V 的标准。 韩国KT推300V的标准,富士通, NEC, 日立等推320V 的标准。
AC/DC
交流输入 单相 187V ~240V
260V ~ 340V
DC/DC 输出 12V 5V 3V -------
IT设备 计算机 服务器 存储器 -------
1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2
3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介绍
项目进展情况介绍 下阶段工作安排
4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在分布式组网系统上的应用
厂家提供设备作性能测试及试用改进。 远供线缆研究选择:复合电缆的使用研究(规范、安全),专用电缆的选择。 远供馈电规范研究:电压等级确定,走线规范制定,安全防护研究(防雷、人身 安全等研究)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与传统保障模式的比较
根据现有技术,分布式场景的电源保障模式:
①就近安装小电源(安装UPS、开关电源),是目前分布系统的主要保障模式。 ②48V低压远供,目前TD建设中RRU的拉远应用较多。 ③交流远供(普通交流电或UPS电拉远),
④高压直流远供(将现有48V电源升压至280V或用280V高压开关电源系统供电)
高压直流远程供电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远供与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障模式的比较
【保障方案一】 网元设备就近安装小电源
优势: 1. 工程安装方便。 2. 设备故障对其他远端的威胁小。 存在问题: 1. 交流引入可靠性差,后备保障困难。 2. 电池运行环境差,寿命短,增加投入。 3. 电源监控实现较难,影响抢修的时效。 4. 日常维护量增加,维护管理难度增加。 5. 小电源设备,尤其是小UPS电源设备故障 率高,保障效果差。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2、直流UPS供电系统的优势
(4)提高系统可用性: 系统结构简化、系统设备和元器件减少,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电池可直接向负载供电,因电池“可预见非突发性故障”的特点,把系统可用 性提高到1; (5)提高整个供电系统效率: 主机(例如10KVA)提高6-7% (在满载情况下比较); 去掉各级滤波器损耗3-5%; 与基本传统系统结构比,总效率提高10-12%;与冗余并机传统系统结构比,总 效率提高14-17%;
高压直流在通信业内的应用趋势
2、直流UPS供电系统的优势
(1)备用能源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 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减少了供电系统中不可预见、突发性的故障对负 载的威胁; • 电池供电不需经过DC/AC转换,电池能量利用率提高10%; (2)从根本上消除了谐波电流对系统和电网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