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晏几道上课

合集下载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临江仙》的诗句;(2)了解晏几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临江仙》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作者情感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2)领会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2.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2.3 了解晏几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3.1 诗句的深层含义解读;3.2 欣赏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3 诗词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图片等;4.2 准备《临江仙》的全文及其注释版本;4.3 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指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晏几道的画像和《临江仙》的诗句,吸引学生注意力;(2)简要介绍晏几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临江仙》的主题和意境。

5.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临江仙》,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临江仙》的诗句和意境,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讲解晏几道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3)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

5.4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鼓励批判性思维;(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5.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临江仙》的诗句和意境;(2)强调晏几道的创作背景和诗中的传统价值观;(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临江仙》并写一篇简析。

晏几道临江仙PPT课件

晏几道临江仙PPT课件
LOG被O 遗 忘 的 时 光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 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 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那缓缓飘落的小雨 不停地打在我窗 只有那沉默无语的我 不时地回想过去
彩云易散 梦里清辉
——晏几道《临江仙 》
倾情朗读,初探诗意,整体感知
临江仙
晏幾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 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当年曾经照伴着我俩的一轮明月,犹 自冷清清地凌空独挂!(阐述)
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 。
“明月”二句回应、烘托了开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酒醒”时刻的凄清孤寂。
(作用、
有欢聚时的缠绵, 有离别时的愁怨; 有追忆往昔时的惆怅, 有面对现实时的哀婉。
思考并讨论: 1、两首词在时序安 排上是否相同? 2、两首词抒发的情 感有何不同?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临江仙》
时间: 现实 —— 追忆 (倒叙) 情事: 春恨 —— 相逢别离 情感: 孤独寂寞— 苦恋,人世无常、欢娱难再
《鹧鸪天》 时间: 当年 —— 别后 —— 今宵 (顺叙)
情事: 初欢 —— 久别 —— 重逢
情感: 欢乐 —— 愁苦 —— 惊喜
L再OG读O诗歌, 感受形象,体会情感
小蘋
美丽薄命
“两重心字” 一见钟情,心心相印
“琵琶”
乐技之高,感情深厚
执着苦恋,至死不渝 “明月彩云”
人事无常,欢娱难再
知己红颜
蘋: “小蘋若解愁春暮” “小蘋微笑尽妖娆”
“丝雨恼妖蘋”
云: “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惜春词 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 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 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 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 奈,妙趣横生。
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 愉难再的淡淡哀愁,即“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鹧鸪天
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上片:回忆当年初次相逢 下片:写别后思念之深与再逢惊疑之状
事情:初盟——别离——重逢 时间:当年——别后——今宵 情感:欢乐——愁苦——欢乐
词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孤独与寂寞呢?
(1)“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一种莫名 的惆怅。“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来由非一 朝一夕,同样的春残时节,同样的恼人情思涌 上心头。
(2)微雨、落花,象征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
然而生 。
以乐景衬哀情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写孤独的词
人,对着飘零的落英,又见双双的燕子,反衬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 “宋四家(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之一。 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 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 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 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 书韵自高。

临江仙-晏几道 诗词鉴赏PPT课件

临江仙-晏几道 诗词鉴赏PPT课件
10
小结
词人因怀人而梦,为解愁而 酒。梦后酒醒,愈感孤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 飞。”,更是画出一幅暮春 独立怀人图。 全篇由怀人之境之形,进而 写所怀之人之事,情真意婉, 语出俊逸致密。字字情中有 景,整篇结构严谨,情景交 融, 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11
2020/1/3
12
4
① 晏几道《小山词跋》云:“始时沈十二廉 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 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 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 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 俱流转人间”。此词为追忆歌女小苹而作。
② 恨,怅惘,愁恨。却,又。
③ 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 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 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 飒暮蝉 辉”。词人此处借用其颔联。
临江仙 晏几道 1
当琵记 落去梦
时琶得 花年后
明弦小 人春楼
月上蘋 独恨台
在说初 立却高
,相见 ,来锁
曾思, 微时,
照。两 雨。酒
彩重燕醒
云心双帘
归字飞幕
。罗。低





2
晏几道
•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 殊第七子。是北宋后期典型的 婉约派词人。历任颍昌府许田 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 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清 人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一般讲到北宋 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 几道为小晏。有《小山词》。
8
• 下片前两句回忆初见小蘋时 的情景。
• “记得”是比“去年”更为 遥远的记忆,是词人“梦” 中所历,也是春恨的缘由。
• “两重心字”①.薄罗衫子上 面绣有双重的“心”字。②. 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 后心心相印。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教案标题:临江仙晏几道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临江仙·晏几道》这首词,使学生了解晏几道的背景和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词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临江仙·晏几道》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晏几道的创作手法和文学特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课件或PPT3. 《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音频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音频,让学生先感受这首词的音乐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这首词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以及它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法。

导入:1. 通过课件或PPT,向学生介绍晏几道的背景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主体: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分析《临江仙·晏几道》的词句、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晏几道的创作手法和文学特点,例如运用对仗、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等特点。

拓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其他晏几道的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晏几道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提高了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临江仙·晏几道》这首词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临江仙 晏几道教案

临江仙 晏几道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教案标题:临江仙晏几道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欣赏晏几道的《临江仙》这首古文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临江仙》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临江仙》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临江仙》的诗歌文本。

2. 课堂展示用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临江仙》的诗歌文本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文诗的好奇心。

2. 欣赏与分析(15分钟)让学生朗读《临江仙》,并带领他们一起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诗歌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的意象和描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3. 主题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临江仙》的主题,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主题的核心要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4.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临江仙》的理解,选择一个主题,写一篇与之相关的短文或诗歌。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和欣赏晏几道的《临江仙》,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的过程中,对古文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还加深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下节课可以继续分享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改进。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该词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广为传诵和引用。
对后世影响
该词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细腻婉约的笔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楷模。
词作影响
03
临江仙晏几道的历史地位
宋代重要的词人之一
擅长抒发情感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宋代词坛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晏几道的词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技巧被广泛应用于宋以后的文学创作中。
2023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目录
contents
临江仙晏几道简介临江仙晏几道词作赏析临江仙晏几道的历史地位与临江仙晏几道相关的文化现象临江仙晏几道的艺术价值临江仙晏几道的文化内涵
01
临江仙晏几道简介
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其父而更胜一筹。
晏几道
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职位,政绩卓著。晚年家境落魄,尝尽人生百态,感怀往事而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传统园林的展现
临江仙晏几道所描写的园林和建筑也体现了当时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假山、池塘、小桥等,呈现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
对地域文化的展现
对人生短暂的表达
临江仙晏几道在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想,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人生的美好。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临江仙晏几道在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生的自由、独立和淡泊名利的重要性。
具体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晏几道在梦醒后,回忆起梦中与歌女小蘋相会的情景而作。词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爱情易逝的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
创作背景
02
临江仙晏几道词作赏析
晏几道的《临江仙》情感表达深沉,多用暗示、比喻等手法,不直接点明。

临江仙-晏几道(上课)ppt课件

临江仙-晏几道(上课)ppt课件
3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 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 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4
结合注释,翻译全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梦醒只见高高楼台阁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帷帘重重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9
阅读下片,思考、讨论:
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下片的内容
相思
10
写作背景: 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 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蘋、 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 由她们在席间歌唱。作者和词中小蘋亦 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陈病,小蘋等 人也就风飘云散,不知去向。本词是别 后怀思小蘋之作。
他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 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现实人 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
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 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 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
16
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 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 术境界。
• 艺术上表现了小山词的特有的深婉沉着 的风格。
• 它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 就,堪称婉约中的绝唱。
• 《白雨斋词话》评曰:“既闲雅,又沉着 ,当时更无敌手。”
15
总结晏几道词的特色
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相思 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 的追求。这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
18
●长相思 晏幾道

临江仙晏几道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一、教案背景《临江仙晏几道》是一首源于明代的古曲,由明代文人黄采湘创作并流传至今。

这首曲子音调悠扬、曲调优美,经久不衰,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本教案将以《临江仙晏几道》为主题,进行文化课教学活动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临江仙晏几道》曲的创作背景及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解读和表演的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临江仙晏几道》的历史背景与创作故事;2.学习曲调和歌词;3.欣赏不同版本的演唱;4.小组合作演唱或表演。

四、教学步骤1.介绍《临江仙晏几道》的历史背景与创作故事通过讲解明代文人黄采湘的生平背景以及他创作这首曲子的灵感来源,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进一步感受这首曲子的独特魅力。

2.学习曲调和歌词播放一段《临江仙晏几道》的原版音频,让学生感受曲调的优美和旋律的流畅。

然后给学生发放《临江仙晏几道》的歌词,让学生跟唱一遍,同时辅以歌词的翻译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整首曲子的主题。

3.欣赏不同版本的演唱选取一些著名的歌手或乐团演唱的《临江仙晏几道》版本,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演唱。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聆听演唱者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思考不同版本的特点和各自的魅力所在。

4.小组合作演唱或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合适的角色和分工,进行《临江仙晏几道》的合唱或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加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估1.口头回答问题:询问学生对《临江仙晏几道》的理解和感受;2.小组演唱或表演评分:评价小组演唱或表演的准确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六、教学拓展1.学习其他古典音乐作品:了解其他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参观音乐演出或展览:带领学生到音乐厅或音乐展览馆参观,接触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演形式。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临江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与影响
《临江仙》在宋词中的地位
01
经典之作
晏几道的《临江仙》被誉为其最 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是宋词中 的经典之作。
艺术成就
02
03
历史地位
该词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 体现了晏几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才华。
在宋词的发展历程中,《临江仙 》被视为宋词艺术的重要代表之 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文化传承
在当代,晏几道的《临江仙》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欣赏
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成为当代人们欣赏和品鉴 的重要对象之一。
思想启示
该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启示,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思考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05
晏几道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临 江仙》中的体现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晏几道及其《临江仙》简介 • 《临江仙》的词牌与格律分析 • 《临江仙》中的情感表达与意
境营造 • 《临江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与影响
目录
• 晏几道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临 江仙》中的体现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晏几道及其《临江仙》简介
晏几道的生平与成就
晏几道的艺术风格概述
婉约含蓄
晏几道的词风以婉约含蓄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 来表达情感。
深情厚意
他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和对情感的深情厚意,给人 以强烈的共鸣。
多样化的题材
晏几道的词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展现 了他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
《临江仙》中晏几道艺术风格的体现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与建议

晏几道《临江仙》精品课件

晏几道《临江仙》精品课件

(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 数”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 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 载;“鱼传尺素”,是用古 乐府《饮马长城窟》 诗意,意指书信往来。少游是贬谪 之人,北归 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不能给 他带来丝毫慰藉, 而只能徒然增加他别恨离愁 而已。因此,书信和馈赠越多,离恨也积得越 多,无数“梅花” 和“尺素”,仿佛堆砌成 了“无重数”的恨。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 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二.写作背景:
❖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 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 来同住。
•试问为什么寄的是“梅花”呢?
傲霜斗雪,希望词人能抗击风雨,千磨万 击还坚劲
想象一下,尺素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有朋友和亲人的来信应该让游子倍感宽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按理应该欣喜 。但 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 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 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 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 扎的历程,正是“梅花尺素无重数,此恨绵绵无
5.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6.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 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苏教版选修晏几道《临江仙》word教案

苏教版选修晏几道《临江仙》word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主备人:许友银教学目标:1.把握词的感情基调2.掌握写景的作用,体会词中的画面美。

课时安排: 1课时总课时:第课时一.作者简介: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

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

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

有《小山词》。

二.自主学习1.阅读注解,掌握词的大意,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

词之上片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写“春恨”,下片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写相思。

2. 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

(时间上由近及远)3.找出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春恨。

4.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小蘋:两情相悦、以琵琶说相思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恨”二字连缀为一体。

三、合作探究:1.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手法A.梦后酒醒。

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孤寂的心境。

B.去年春恨:“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C.落花微雨。

“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烘托、渲染。

D.双飞独立。

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反衬手法,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3.初见小蘋“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蘋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你能说说小蘋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1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1

晏几道《临江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2.理解词中“春恨”的丰富内容3.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背诵晏殊的《破阵子春景》,来学习他的儿子晏几道的代表作《临江仙》二、作者简介: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是晏殊第七子。

曾任太常寺太祝。

其作品的特点,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能动摇人心”。

虽反映生活面窄,而艺术境界较高。

一言以蔽之,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晏几道与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三、整体感知:1、自读本词,结合注释了解大意,找出词的上下片有没有表现作者情感色彩的字眼。

上片:春恨下片:相思2、赏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从意思、手法、景色特点、感情四个方面来说)教师明确:“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灵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

落花、微雨渲染着离情的缠绵。

双飞燕反衬着独立之人的惆怅难堪。

两句融情入景。

其情意缠绵凄婉,景致妍美如画。

3、词的下片告诉我们词人“春恨”的原因是“相思”,那相思的对象是怎样的形象?明确:天真可爱、娇媚可人、温柔多情4、赏析“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明确: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彩云,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暗指小蘋的歌妓身份。

交代年年春恨的原因。

情感: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表达了物是人非以及对小蘋的思念、苦恋、孤寂之感。

四、重点突破上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恨”的?用了哪些手法?明确:A.梦后酒醒。

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

B.春恨年年。

“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C.落花微雨。

“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D.双飞独立。

无情的春燕尚能双宿双飞,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