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八年级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生实验报告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目的】1、观察沸腾时水中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2、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3、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器材】烧杯、铁架台、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板、酒精灯、温度计、钟表、水、火柴【方法点拔】 1、想一想:如何缩短实验时间?2、记录数据时,同组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一个以观察现象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

【实验步骤】1、按书14页图1-19组装实验器材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边观察边记录现象(1)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2min后为止,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2)仔细看仔细听,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①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②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移走酒精灯,沸腾(继续/停止)。

3、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数据分析】如右图所示,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即可得到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

观察水的沸腾图像,它有什么特点?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学习进行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一副三角板、铅笔、硬币、细铜丝、物理课本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2、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3、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4、测细铜丝的直径;(1)把细铜丝在铅笔紧密排绕若干圈;(2)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3)算出细铜丝的直径5、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6、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表2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2、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_2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_2

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物理实验报告册

物理实验报告册

篇一: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从江县加榜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班级姓名目录1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 4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

s3、根据公式v?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t评估交流: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篇二:物理实验报告册探究2串联和并联一、活动目标1、能自己独立并熟练地完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2、知道开关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3、亲自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3)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的乘积
结论: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就越强。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物理实验报告册八年级彭原初中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2)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5)五、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6)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7)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八、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9)九、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1)十、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 (12)十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4)十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5)十三、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16)十四、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关 (18)十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9)十六、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0)十七、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1)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学习测量特殊长度、学习测量时间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铅笔、机械停表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长度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3、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4、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1测量对象长度cm 宽度cm课本作业本2、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1、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测量方法?二、测量同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20米,2s =30米。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

八年物理(上)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并会读数。

实验器材:刻度尺、长方体木块。

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量程二观:分度值三观:零刻度线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会读数,同时学会用停表,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直尺。

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刻度尺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停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三、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二)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三)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四)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五)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六)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日期:(填写实验日期)
教师姓名:(填写教师姓名)
实验室名称:(填写实验室名称)
实验目的:(简要描述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列举实验所使用的器材)
实验原理:(简要描述实验所基于的物理原理)
实验步骤:
1.(描述实验的第一个步骤)
2.(描述实验的第二个步骤)
3.(描述实验的第三个步骤)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操作和观测结果,清晰、详细地记录实验结果。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实验数据。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可以从实验原理出发,分析实验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关系等。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总结实验的目的、原理、结果以及所达到的实验目标。


实验评价:
(对实验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
和建议。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2.(继续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延伸:
(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或者扩展实验;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


参考资料:
(列举实验报告所参考的相关书籍、文献或者网站等资料。


备注:(如有需要,可在此处添加其他相关内容。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 5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篇二: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班级姓名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8、22 地点: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一、实验目的
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7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
g= G/m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1 N。

2.图像:见右图
(3)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成正
比。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20地点: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的条件(F=f)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结论:并联电路中。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小灯泡3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连接串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4)将电压表与L1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5)将电压表与L2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6)将电压表与整个L1 L2串联电路并联,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记入表格中。

(7)更换一只小灯泡,重复实验步骤(4)至(6)。

(8)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