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外国社会学史(一)
《外国社会学史》笔记1绪论
绪论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第1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影响。
1、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积极影响。
二、社会的急剧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直接动力。
1、阶级结构的变化。
2、都市化。
3、宗教的变化,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铺垫。
第2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论体系,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诸如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或者说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而存在。
一、社会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1st研究对象有些一致,都研究社会整体及其发展,社会学的对象要更广泛,经验性更强,研究较为个别的实际问题;2nd有相类似的理论逻辑结构;3rd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4th各自特定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提(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a.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卢梭;b.君主论共和思想,马基雅弗利;c.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尔萨斯人口论)、法国的政治思想理论,德国古典哲学etc;d.自然科学成就三、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一)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受其直接影响的有: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当代功能主义,理性选择,交换理论(二)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三)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四)美国的实证主义1、讲求实用,不喜欢高度抽象和思辨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
杜威的教育理论2、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到微观的个人行为和个体间的互动3、乐观的思想,对社会改革和进步充满信心。
4、关注都市问题,犯罪率,失业,住房等十分具体的东西。
西方社会学史
一孔德1、人类进步法则/人类智力发展的三段律;1.早在1822年,孔德便决心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说明人类社会如何从类人猿一步一步发展到了当时的文明社会。
2.三阶段的内容。
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和个人智力的发展是一致的,他说:“我们每一个重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会相继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者虚构的阶段(theological or fictitious);形而上学的或者抽象的阶段(metaphysical or abstract);科学的或者实证的阶段(scientific or positive)。
……在神学阶段,用神力解释自然现象,人类试图寻找事物的本质属性、各种现象的最终和直接原因……假设所有的现象都是有超验存在决定的……在形而上学阶段2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从哲学到社会学,孔德是站在思想史转折点上的思想家充满激情的孤独者;20世纪哲学的瞭望者;社会学的创建者;人道教的教皇3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整体,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
与此相应,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astronomy),物理学(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物学(biology),社会学(sociology)。
4孔德提出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是什么?(一)观察法观察不是无目的和收集杂乱的事实。
孔德认为,只有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才是“合理的观察”。
观察与理论的建设要同步进行。
(二)实验法自然科学采用直接实验的方法。
社会现象具有有机性和整体性,原则上不能分解。
社会学研究大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5.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基本内容是什么?社会静力学是空的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而社会动力学则是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
西方社会学史
西方社会学史一,社会学产生的条件(一)时代背景:社会学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是适应西方社会工业化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的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产物。
(二)思想基础:1、古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念,包括古希腊社会早期对“黄金社会”的猜测,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评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2、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思想,认为社会是一个等级分工合作构成的整体,具有理性智慧的哲学家统治这个社会,各阶级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亚里士多德从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出发,把社会看做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体系,人离不开群体,所以组成共同体,进一步这些共同体联成社会,并按共同体的不同功能和其所拥有的财富分配权力,组成国家。
4,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从人性的利己主义出发,把社会看作是由一群彼此为实现自己利益的个人缔结契约的结果,主张“天赋人权”,强调人性是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三)理论基础:1,英国功利主义(边沁、穆勒)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理论,它的理论假设是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利益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最终动力,每个有理性的人都会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功利主义对18世纪到20世纪的社会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契约论、功能主义、社会交换论都或多或少接受了功能主义思想。
2,法国实证主义(圣西门、孔德)自然界(包括社会)存在一定法则,发现这种法则或规律是科学的任务,而这种法则只有通过实证的方法才能发现,只有这种实证知识所构成的理论或科学,才是真实可靠的。
实证主义是社会学创立的主要原则,社会学把自己看做是一门经验社会科学,其思想根源即是实证主义。
3,德国历史主义认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支配自然的法则不能用于人类社会,因为人类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体现个人的自由意志。
4,美国实用主义其基本主张是“真理是有用的”,不管什么知识,必须有助于个人生活或社会存在,有助于扩大人的自由或使人得到更多利益,否则就是虚假知识。
要用是否有用为标准去建立和发展知识,同时也不要被旧知识束缚,要勇于改革,对社会进步充满信心。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第3版重排本配套练习题库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第3版重排本配套练习题库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重排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绪论第一篇社会学产生和形成时期的西方主要社会学家及其理论观点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二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第三章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第四章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六章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第七章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第二篇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学的发展第八章社会学自欧洲传入美国及本土化运动第九章结构功能主义第十章社会冲突理论第十一章社会交换理论第十二章符号互动论第十三章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第十四章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第十五章苏联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第三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第十六章苏联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第十七章南斯拉夫社会学•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科层制[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上海师范大学2 017年研;山东大学2016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答: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其中一种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
科层制的特点包括:①人格上是自由的,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②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③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④以自由选择为基础的聘任制;⑤固定薪金,多数人有退休保障金,薪金的多少按等级职位、责任大小以及“身份尊卑”的原则分档划开;⑥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⑦根据工龄长短、成绩大小或同时依据这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个人的晋升;⑧管理者并不具有任何特权,他们也不占有生产资料;⑨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2社会静力学[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研]相关试题:孔德的“社会静力学”。
[简答题,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社会静力学是孔德提出来的,是指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外国社会学史
1.名词解释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1895)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
“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简单地说,社会事实就是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
标签理论: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
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
人们可以从现代社会中的工业化城市中找到这种团结的典型形式。
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团结类型。
本质意志:本质意志主要基于情感动机,指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融洽。
(在本质意志中,目的和手段完全合而为一,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韦伯关于行动的划分: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可归入本质意志的概念中。
选择意志:主要基于思想动机,指的是人们那种尽量排除感情因素的纯理智思维、个人目的性打算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考虑。
(在选择意志中,有目的和从属于目的之手段的区别)韦伯关于行动的划分:目的合理的行动,可归入选择意志的概念中。
社会行动:韦伯指出,社会行动应该称作这样一种行动,即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
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2)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即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1 复习笔记西方学术界通常认为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一、生平与著述1.生平孔德出生于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市,其生长的家庭是一个政治上谨小慎微的保皇主义者家庭。
1814年10月,孔德进入巴黎工科大学学习,但并未完成学业就自主放弃外出谋生。
1817年夏,孔德成为圣西门的私人秘书,开始了两人长达七年之久的学术合作。
直到1824年,圣西门逝世的前一年,两人才最后分手。
两人分手的原因,表面看是在论文署名问题上产生了争执,但实际上,二人的分歧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和理论方面的原因。
孔德在与圣西门决裂之后,生活和工作上都很不顺利。
此时的孔德虽说有了一点名气,但这远远不足以使他得到社会的正式承认和获得一份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
为生计和孤独所迫,孔德于1825年与和他同居多年的一位名声欠佳的小书店老板娘正式结婚,后因引起不良社会反映而分手。
失去生活保障的孔德,只好重操旧业,做富家子弟的家庭教师。
孰料,这竟成了孔德学术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开始了对理论问题的潜心研究和著述。
孔德死于1857年,孔德一生著述颇多,但他在世时影响不是很大。
这固然同他所处时代政治环境动荡不安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实证主义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此外,由于他的实证理论的抽象的思辨性质,也不可能为贪图眼前现实利益的资产阶级所理解,致使晚年的孔德陷入十分尴尬和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依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2.著述孔德的第一部巨著,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发表于1830年至1842年之间。
在这部巨著中,他制定了科学分类的原则,首次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建立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
他的第二部巨著,四卷本的《实证政治体系》,发表于1851至1854年之间。
此外还有:《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44)、《实证哲学概观》(1848)、《实证主义手册》(1851)、《实证教义问答》(1852)、《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1885)、《主观的综合》(1856)等。
外国社会学史完整版
外国社会学史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绪论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加剧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社会的动物”;智者学派“社会起源契约理论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伊本·哈尔顿朴素唯物主义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博丹霍布斯、卢梭、洛克社会契约论维科历史循环论;孟德斯鸠;马尔萨斯法国重农学派;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常识哲学学派(弗格森)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德国古典哲学自然科学发展?第一章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法国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第一节生平着述孔德与圣西门;《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论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哲学概观》、《实证主义手册》、《实证教义问答》、《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主观的综合》第二节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理论发端一、“精神之父”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二、孔多塞和蒂尔戈的进化论思想三、圣西门思想的影响第三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科学的分类五种分类、五种科学、科学等级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神学、形而上学;个体抽象、社会现实、历史性;思想精神因素;对象宽泛;社会整体论;形而上学色彩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社会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依赖和相似;有机科学和非有机科学;抽象、思辨第四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秩序;进步一、社会静力学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区别;语言;宗教;劳动分工二、社会动力学运用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理论解释社会历史进步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社会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三时期;西方革命时期;实证社会(人道教)唯心;没有摆脱神学和形而上第五节社会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形而上反对;纯经验主义者合理的观察静态现象;动态现象直接观察;间接观察二、实验法直接试验;间接实验间接实验指实验者不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社会病态三、比较法优缺四、历史法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特点横向、共时性;纵向、历时性第六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社会现实悲催的原因一、实证政治纲领唯心、主观评价、抽象人道教;道德;牧师二、普遍道德教育社会解组和道德人个性三分法三、牧师特殊作用四、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五、关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三阶段;自发进步;行动促成进步?第二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赫伯特·斯宾塞;英国第一节生平与着述《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第一原理》、《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等第二节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两条主线一、斯宾塞的综合哲学综合哲学;万能进化论运动;自然因果关系;进化三方向及表现;物质进化三个阶段;社会学也是自然科学二、社会有机体社会是有机体实体有机体四特征: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不同;孔德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不同三、社会进化的思想早期;成熟时期社会发展不可逆转;分散和再分散;进化论与孔德的不同;进化自发性第三节社会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一、分类标准进化程度和结构复杂性;社会内部管理方式;居住方式分类矛盾性二、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比较功能;社会协调原则;国家和个人关系;国家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经济活动类型;受重视的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局限性第四节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一、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及其权力的基础国家和社会;两种合作;国家和政府;对活人的恐惧、对死人的恐惧;唯心主义历史观局限二、国家活动领域和范围自然规律;新自然主义;社会自动进化同等自由法;限制国家和政府;政治不干涉主义;专门化的管理;国与国的睦邻关系;批判帝国主义;不赞成社会主义?第三章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费迪南德·滕尼斯;德国;公社和社会第一节生平和着述《公社与社会》、《伦理》、《公众舆论批判》、《社会学研究与批判》、《进步与社会发展》、《社会学引论》思想来源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哲学和自然法学说与韦伯、齐美尔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第一任主席第二节代表作《公社与社会》公社(共同体)在传统的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社会指建立在外在的和合理利益基础上的机械结合一、《公社与社会》产生理论背景浪漫主义思潮;历史学派理性主义VS历史主义自然、有机VS人为、社会公社:亲密、相互依赖、排他性社会:陌生历史主义和唯理论结合二、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联系、亲密、不分你我、私人关系;分离、目的、利益、距离生活统一性;自由与理智思考亲属、邻里、友谊,以血缘、感情、伦理团结为纽带;常规、政策、公众舆论、特殊利益有限、聚结性程度高;无限,聚结性程度低有机;机械三、共同生活的意志类型本质意志:基于情感动机,指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融洽选择意志:基于思想动机,指的是人们那种尽量排除感情因素的纯理智思维、个人目的性打算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考虑行动、愿望、意志;韦伯四项行动分类与滕尼斯两项意志结合两种意志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不同公社源于本质意志;社会源于选择意志意志类型:本质意志-情感动机型;选择意志-目的动机型意志取向:整体意志;个人意志行动方式:传统行动;合理行动互动表现:本地网络、密集型;超本地网络、复合型生活范围:家庭、乡村、城镇;都市、国家、世界维护手段:和睦感情、伦理、宗教;常规、法律、公众舆论结合性质:有机;机械局限性:形式主义;价值涉入第三节对社会生活的构成及形态的研究一、社会本质社会关系;社会集合体;社会集团契约联盟;社会关系在公社和社会两种形式中不同表现极其过渡党派联合体:社会性集团;公社性集团:统治性集团、合作性集团二、社会价值具有社会本质的对象经济、政治、思想价值共同性三、社会规范行动规则;否定或限制;普遍性社会规范和社会本质性三种形式:秩序(风俗;常规)、法(伦理;法律)、道德(宗教;公共舆论)四、社会相关物即与社会本质因素相关的体制和现实作用领域第四节社会学体系中的其他类别一般社会学;专门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一、应用社会学应用社会学VS纯粹社会学纯粹:概念阐释、放弃对历史事件描述;静态;静态规范论应用:利用社会学概念解释历史变迁和当前状况,理解人类社会总发展;动态研究;历史变迁论应用社会学是纯粹社会学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的动态运用公社→社会二、经验社会学消极的关系和社会病态现象三、一般社会学关于“纯粹共同生活的学说”,不管它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也不管人们是否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相互之间是持肯定或是否定态度对象是社会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事实第五节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一、价值中立价值中立;冷静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二、伦理学是以价值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伦理学;社会伦理学社会伦理学两大任务?第四章齐美尔形式社会学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第一节生平和着述《论社会分化》、《历史哲学问题》、《伦理学科学导论》、《货币哲学》、《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社会学基本问题》第二节形式社会学一、社会学理论的对象与结构批评对社会的两种错误认识:缩小的社会意义;夸大了社会的意义社会两层含义社会学知识体系三级结构: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哲学社会学二、形式社会学社会交往形式: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形式社会学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用形式主义方法解释社会形式超越时间范畴;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社会学;几何学形式和内容联系;纯粹形式不存在三、不同群体互动形式只研究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形式小群体:两人群体、三人群体;大群体抽象;精神理解和思想的产物;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三节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合作和冲突一、社会冲突存在必然性冲突对群体维系重要作用二、社会冲突类型和功能现实的和非现实的;群体内部、群体之间、诉讼、非人格的思想冲突群体和社会的整合;社会稳定安全阀机制:社会应该允许不满情绪有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得到发泄,不能对凡是引起冲突的因素一概否定科塞第四节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客观性和个性的矛盾文化客观性和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货币经济客观物质文化的发展,使个人永远在一个与情感相对立的理性世界中生活。
外国社会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社会学史——古典部分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一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科学的分类孔德将宇宙现象分为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
与之相应便有五种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
各门科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它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各科学随着科学阶梯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程度在增加,知识的一般性和简明性在下降,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如社会学依赖与生物学并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
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孔德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应严格的与神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
社会学是唯一研究人类心理和理智的科学,探讨人的心理和理智怎样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完善起来。
在社会学中,个体是抽象的,社会才是现实的,社会活动也遵循自然规律。
社会现象与生物现象的区别在于,前者处在经常的变动和被改造之中,社会现象的本质在于它的历史性。
在孔德看来,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整体社会。
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它各部分协调一致才能发挥作用。
孔德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不仅能够解释人类的过去,还能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
社会学是所有实证科学中最高级和最复杂的,社会学的特征在于它以有机性和整体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视角,即把社会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而能把个别的分散的观察统一起来。
在社会学中,由于观察的整体性质表现最为明确,可获得完美的认识。
整体原则是孔德确定社会学最高学科地位的重要根据,也是空的为社会学规定的最基本特征。
三、实证概念的含义孔德认为,实证概念有以下含义:第一、实在的而非幻想的;第二、有用的而非无用的;第三、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第四、精确的而非含糊的;第五、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实证是孔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他把实证精神奉为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
他指出,实证的思维方式是对以往一切思维方式的超越。
根据实证哲学的诞生标志,一切知识可划分为前实证阶段和实证阶段。
西方社会学史
第一讲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1. 社会学的起源社会学起源19世纪中叶的欧洲(法国、英国、德国)。
此前的社会研究是社会哲学家的研究领域。
一般认为,社会学奠基人是法国思想家孔德(1789-1857年),早期的经典社会学家主要是马克思(1818-1883)、斯宾塞(1820-1903)、迪尔凯姆(1858-1917)、韦伯(1864-1920)、齐美尔(1858-1918)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英国的启蒙思想家—休谟、斯密;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康德(2) 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农民的城市流动;城市的膨胀;传统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发生变革;作为道德权威的宗教对人们的行为开始失去约束力;劳动分工引起的阶层分化)(3) 自然科学导致的社会变革促使人们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4) 欧洲各国与殖民地的广泛的社会接触。
以上的启蒙思想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学的先驱。
他们强调理性,反对教会权威和宗教盲从,主张用自然科学方法审视人类社会,反对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反对迷信,揭示了对人类事务进行超自然解释的荒谬性,从而能够以一种理性、科学的眼光看待实际的社会情形。
启蒙运动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了“社会的发现”。
如果没有启蒙运动中对于社会的发现,没有启蒙运动中倡导的科学精神,社会学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2. 发展阶段(1) 19世纪中期—孔德(法国)、斯宾塞(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社会本身不是超出个人的实体,而是由人们的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结成的关系实体;作为关系实体的社会不是无机体的东西,而是有机体的东西,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在竞争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原则是“适者生存”;取消男女老少的差别,使个人的能力得以自由发挥。
(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帕累托(意大利1848-1923)(3) 20世纪中期至1979年—帕森斯、默顿、霍曼斯。
外国社会学史复习
1.科赛的社会安全阀机制2.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帕森斯~默顿)3.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答:韦伯理解社会学是社会学学科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流派和方法论体系。
韦伯把社会学定义为“一门关注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并因此关注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学科。
在理解社会学中,行动者的行动“意义”成为理解和诠释的起点和理解社会学理论的关键。
4.斯宾塞的社会进化理论早期进化思想:认为社会进化是持续的、不间断和不倒退的以加速度的方式向前发展。
中后期进化思想:认为社会在整体进化的总趋势下,在具体的社会中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现象发生。
社会进化的具体观点:1.社会进化是不可逆的,不能返回到先前的阶段上去。
2.人类社会的进化并不遵循单一的模式,而是以一种发散再发散的方式进行。
3.不应把地球上未开化民族和文明民族间显示的社会差异看做是同一进化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它们是不同的社会。
5.韦伯的社会行动(成功)理想型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
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
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马克斯·韦伯在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进行广泛的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任何有组织的团体,唯其实行"强制性的协调"方能成为一个整体。
外国社会学史
外国社会学史如何评价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他的社会系统平衡的思想在社会学史上有何影响?(P150 4.)答:基本观点:精英的分布不是恒定不变的。
精英也有来自下层的代表,其中最有天赋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暴力的或非暴力的手段“升上来”,补充或替换上层统治阶层,而上层统治阶层的成员也因退化会“降下去”,沦为普通百姓。
政治变化的形式就是一种类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种类型精英的循环。
影响:20c30s中期受到美国重视,甚至短期掀起一股“帕累托热”。
特别是他关于社会系统和系统平衡的思想,对3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孔德那一年提出社会学1839年提出1842正式提出斯宾塞——军事社会工业社会特征军事社会工业社会主要的功能或活动为保卫和扩张而进行的共同防御和进攻活动彼此提供和平的个人服务社会协调的原则强制的合作,靠命令形成的严密组织,对活动的正面和反面的两种管理自愿的合作,靠契约和正义原则的管理,对活动只作反面的管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为国家的利益而存在,对自由、财产和流动的限制国家为个人的利益而存在,对自由、财产和流动的较少限制国家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全部是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受到排斥私人组织受到鼓励国家的结构中央集权制权力分散社会分层的结构等级、职业和住地固定不变,地位继承等级、职业和住地的可变性和开放性,地位之间的流动性经济活动的类型经济自给自足,少量的贸易,贸易保护主义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相互依赖的和平贸易,贸易自由受重视的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爱国主义、勇敢、权威、忠诚、服从、崇拜权威、纪律独立、尊重他人、反对强制、个人的主动性、诚实、友善滕尼斯——公社与社会共同生活的特征共同生活的类型公社社会意志类型本质意志—情感动机型选择意志—目的动机型意志取向整体意志个人意志行动方式传统的行动合理的行动互动表现本地网络,呈密集型超本地网络,呈复合型生活范围家庭、乡村、城镇都市、国家、世界维护手段和睦感情、伦理、宗教常规、法律、公众舆论结合性质有机的方式机械的方式比尔卡姆——机械有机团结(P257 1.)试分析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和意义。
外国社会学史 名次解释加全书理解
名词解释1、社会静力学: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秩序,整合的纽带:家庭、语言、分工和宗教2、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主要用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
3、人道教:社会稳定性的根源与如何恢复社会秩序,是他改造社会、恢复社会秩序的一种乌托邦构想4、形式社会学: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社会交往的模式”。
5、理想类型:是研究者思维的一种主观的建构,既源于现实社会,又不等同于现实社会。
这种类型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因此是一种理念,它代表的某种或某类现象是接近于典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典型,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只能于之近似,不会同其完全一致。
是一种乌托邦。
对所研究的对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也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6、个人魅力型统治:统治是建立在对具有出色的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信仰基础上的。
7、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科层制的基本单位是职务或职位,这些职务或职位按照规则、功能、文件以及各种强制手段组织成层级的形式,分科执掌、分层负责。
在科层制内部奉行的完全是形式合理的原则。
8、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
9、有机团结:它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
10、模式变量: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他又独特的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
11、功能分析范式AGIL: 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
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
这就是A(适应)G(达鹄)I(整合)L(维模)。
外国社会学史笔记 11社会冲突理论
第10章 社会冲突理论第一节 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美国社会及其社会思潮的发展.第一阶段:相对稳定和繁荣发展的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描述社会制度合理化,社会结构平衡性的结构功能理论.第二阶段:全球动荡的60年代-冲突论,社会学家对社会上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探讨.第三阶段:70年代以来相对稳定时期.二、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1)20世纪以前的冲突论思想.1、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米尔斯\达伦多夫a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地位不平等是冲突的根源所在.b私有制出现后,阶级斗争不可避免.2、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达伦多夫a反对经济基础为唯一条件。
b从地位,权力,声望来划分阶级c未来社会不可能是完美的,无冲突的.3、齐美尔: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的作用并非是消极的。
-科塞4、帕累托:归纳性的,自然主义的冲突论。
(二)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
(三)60年代以来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米尔斯对功能主义最早进行批判,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即米尔斯把个人的需要放在优先的地位,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批判。
米尔斯的传统明显地受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
重视权力,而不是经济和声望,进行政治统治的人和进行经济统治的人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泛合作,共同维护统治。
一、生平与著述米尔斯的学术特点米尔斯的激进倾向米尔斯学术研究的三个阶段二、美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白领为象征的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许多西方社会学家以此为据,以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得以缓冲,权力趋向平衡。
米尔斯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中产阶级的壮大丝毫不会改变权力关系中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因为中产阶级不是一个有自己的意识和组织,联系紧密的阶级,处在一种无权的地位。
(一)以异化理论分析白领阶层的形成和社会生活(二)用科层制分析白领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一)-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根据的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名词解释:1. 初级群体(库利)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
库利将个人每天置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他认为,“我所说的初级群体,其特征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
它们在许多意义上都是初级的,但主要在与他们是形成个人社会性与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他看来,正式在初级群体中,个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属于社会,并且了解到人们具有的共同思想,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同时指出,在初级群体中不仅有和谐,也有竞争、倾轧和仇视。
初级群体不依赖于大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社会的精神。
2. 镜中我(库利)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
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1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2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3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
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
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
外国社会学史
外国社会学史绪论第一节理论与社会学理论一、什么是理论理论是由一些观念或陈述组成的一套图式或体系,作为对一种事实或现象给出一种说法或说明,或被认为属于一般法则、原理或者被认识到被观察到的某事物原因的一个陈述(引自《牛津词典》)。
理论的主要特征是抽象性、概括性。
二、社会学理论(特征)1.必须是抽象的,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与所探讨的社会实践相分离,理论通常可以发展些社会学界深奥术语而实现抽象;2.必须是主题化的,一组陈述必须贯穿有一个具有专门主题的论点,以期前后一贯论证有力;3.必须保持逻辑上的一致,各个陈述之间应该没有矛盾,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这些陈述应该相互演绎得出;4.必须是说明性的,理论必须构成有关社会现象的一项命题或论点,能够说明这些社会现象的形式,实质或存在状况;5.必须是一般性的,在原则上,必须用于解释所要说明对象的任何一种具体表现,并且对其作出解释;6.必须是独立的,它绝不能化约为参与者,自己就其行为提供的说明;7.必须在实质上是有效的,它必须符合社会世界的参与者,社会学家及其它社会科学家对社会世界掌握的知识,至少必须存在能够将理论和别的知识体系勾联起来的“转译规则”。
第二节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1.自在斗争:缺乏团结性、思想政治不成熟、方式局限性2.自为斗争:团结性、思想政治比较成熟,斗争方式多样化二、社会学产生的理论背景(一)古希腊中学关于社会的思想1.柏拉图(建立理想国):(1)社会分为三层: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社会分工的出现);(2)哲学王思想2.亚里士多德:(1)社会结构:将社会分为三个阶级,按照的是财富多寡,主张中产阶级掌权,建立共和政体;(2)社会革命:革命产生于不同的阶级斗争;(3)其他思想:“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3.智者派思想:社会契约论(二)中世纪的社会思想(伊本.哈顿的思想)1.社会发展的规律性;2.分析各个社会和民族之间的不同的原因;3.社会分工(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人性恶;2.博丹(《共和之书》);3.社会契约论思想:(1)霍布斯:人之本性是自私和丑恶、(2)洛克、(3)卢梭:人本性是至善至美;4.维科(《新科学》);试图制定关于社会发展一般理论;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6.马尔萨斯(《人口原理》):(1)两个公理:一是人类生活需要物质资料;二是人类生存需要种的繁衍;(2)两个极数:一是物质资料发展按算术极数发展;二是人口发展按几何极数发展;(3)两种办法:一是经济的办法即战争和自然灾害;二是消极的办法是限制结婚;7.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8.弗格森(《市民社会史》):社会发展分段;9.圣西门:社会哲学;10.黑格尔:市民社会第三节促进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与发展的知识力一、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一)柏拉图——社会是有机统一体,并明确规定国家各个组成部分都应从属于它的整体。
国外社会学全
冲突学派I先驱者forerunners dahrendorf coser collinsforerunnersKarl marx (1818—1883):卡尔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致社会变迁的唯一因素;但是统治阶级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社会变迁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即阶级冲突来完成。
马克思关于阶级冲突的几个假设:1)阶级冲突是结构上决定的2)可以讲阶级划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3)社会阶层中的物质产品的分配不均的冲突之源。
4)当下属或被统治者意识到了他们的阶级利益之所在的时候阶级冲突更有发生的可能。
这意味着公平与否往往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而主观感受又往往来源于客观现实,人们的主观感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5)工具手段可以用来削弱环境的复杂程度,这些工具手段有:功能分化,意识形态,法律,文字和符号等。
6)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来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
如:在没有汽车的时候就不会有相关的交通规则,当汽车发明后就要有相关的规则以适应这一环境。
7)环境的三个基本维度:时间的,物质的,表意的。
2 max weber (1846-1920)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利益冲突不一定会导致社会变迁。
当意识形态不是尖锐对立的,并且可以相互调节时,有利益上的冲突也不一定会引发革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冲突矛盾的前提是对立的双方之间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且双方都愿意遵循这种价值观。
他关于社会冲突的假设:1)对社会的不认同是导致社会冲突的关键因素。
2)导致社会不认同的因素包括:A 权利财富荣誉的高度相关。
当某些人拥有较高的权力大量的财富极高的荣誉是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
B 资源分配的高度不均衡。
C 低度的社会流动。
以印度为例,如果某人的父母是贱民,那么他就很难逃脱贱民的名声。
这就说明这个社会的流动性是非常低的。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户籍制度的变迁对社会流动的印象是巨大的,改革开放前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社会的流动性是极低的,人们要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极度困难的。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考研读书笔记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考研读书笔记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考研读书笔记外国社会学史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奥古斯特孔德法国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通常被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科学的分类、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划分、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均对对此后的社会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孔德的思想不乏保守的一面,但他极力倡导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时期,直至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代表作是《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
一、科学的分类和社会学1.科学的分类(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天文现象-天文学物理现象-物理学化学现象-化学生物现象-生物学社会现象-社会学①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门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这就是孔德的科学等级体系。
②在科学等级体系中,每门学科都占有固定的位置,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③随着科学阶梯的增高,科学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减少。
后一门科学有赖于它前面的科学,前者就是后者的基础。
评价:①科学分类和科学体系的构想包含了不少形而上学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对整个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其贡献在于:对长期以来要求把关于社会的知识作为一门科学的呼声作出了回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它们都是这个体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1.社会学是唯一研究人类心理和理智的科学,是探讨人的心里和理智怎样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完善起来的学问;2.个体就是抽象化的,社会才就是现实的,社会活动遵从自然规律,社会学首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整体社会;3.反对唯意志论,重视思想精神因素的作用,它对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加剧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社会的动物”;智者学派“社会起源契约理论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伊本·哈尔顿朴素唯物主义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博丹霍布斯、卢梭、洛克社会契约论维科历史循环论;孟德斯鸠;马尔萨斯法国重农学派;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常识哲学学派(弗格森)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德国古典哲学自然科学发展?第一章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法国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第一节生平着述孔德与圣西门;《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论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哲学概观》、《实证主义手册》、《实证教义问答》、《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主观的综合》第二节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理论发端一、“精神之父”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二、孔多塞和蒂尔戈的进化论思想三、圣西门思想的影响第三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科学的分类五种分类、五种科学、科学等级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神学、形而上学;个体抽象、社会现实、历史性;思想精神因素;对象宽泛;社会整体论;形而上学色彩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社会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依赖和相似;有机科学和非有机科学;抽象、思辨第四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秩序;进步一、社会静力学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区别;语言;宗教;劳动分工二、社会动力学运用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理论解释社会历史进步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社会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三时期;西方革命时期;实证社会(人道教)唯心;没有摆脱神学和形而上第五节社会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形而上反对;纯经验主义者合理的观察静态现象;动态现象直接观察;间接观察二、实验法直接试验;间接实验间接实验指实验者不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社会病态三、比较法优缺四、历史法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特点横向、共时性;纵向、历时性第六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社会现实悲催的原因一、实证政治纲领唯心、主观评价、抽象人道教;道德;牧师二、普遍道德教育社会解组和道德人个性三分法三、牧师特殊作用四、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五、关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三阶段;自发进步;行动促成进步?第二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赫伯特·斯宾塞;英国第一节生平与着述《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第一原理》、《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等第二节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两条主线一、斯宾塞的综合哲学综合哲学;万能进化论运动;自然因果关系;进化三方向及表现;物质进化三个阶段;社会学也是自然科学二、社会有机体社会是有机体实体有机体四特征: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不同;孔德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不同三、社会进化的思想早期;成熟时期社会发展不可逆转;分散和再分散;进化论与孔德的不同;进化自发性第三节社会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一、分类标准进化程度和结构复杂性;社会内部管理方式;居住方式分类矛盾性二、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比较功能;社会协调原则;国家和个人关系;国家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经济活动类型;受重视的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局限性第四节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一、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及其权力的基础国家和社会;两种合作;国家和政府;对活人的恐惧、对死人的恐惧;唯心主义历史观局限二、国家活动领域和范围自然规律;新自然主义;社会自动进化同等自由法;限制国家和政府;政治不干涉主义;专门化的管理;国与国的睦邻关系;批判帝国主义;不赞成社会主义?第三章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费迪南德·滕尼斯;德国;公社和社会第一节生平和着述《公社与社会》、《伦理》、《公众舆论批判》、《社会学研究与批判》、《进步与社会发展》、《社会学引论》思想来源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哲学和自然法学说与韦伯、齐美尔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第一任主席第二节代表作《公社与社会》公社(共同体)在传统的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社会指建立在外在的和合理利益基础上的机械结合一、《公社与社会》产生理论背景浪漫主义思潮;历史学派理性主义VS历史主义自然、有机VS人为、社会公社:亲密、相互依赖、排他性社会:陌生历史主义和唯理论结合二、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联系、亲密、不分你我、私人关系;分离、目的、利益、距离生活统一性;自由与理智思考亲属、邻里、友谊,以血缘、感情、伦理团结为纽带;常规、政策、公众舆论、特殊利益有限、聚结性程度高;无限,聚结性程度低有机;机械三、共同生活的意志类型本质意志:基于情感动机,指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融洽选择意志:基于思想动机,指的是人们那种尽量排除感情因素的纯理智思维、个人目的性打算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考虑行动、愿望、意志;韦伯四项行动分类与滕尼斯两项意志结合两种意志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不同公社源于本质意志;社会源于选择意志意志类型:本质意志-情感动机型;选择意志-目的动机型意志取向:整体意志;个人意志行动方式:传统行动;合理行动互动表现:本地网络、密集型;超本地网络、复合型生活范围:家庭、乡村、城镇;都市、国家、世界维护手段:和睦感情、伦理、宗教;常规、法律、公众舆论结合性质:有机;机械局限性:形式主义;价值涉入第三节对社会生活的构成及形态的研究一、社会本质社会关系;社会集合体;社会集团契约联盟;社会关系在公社和社会两种形式中不同表现极其过渡党派联合体:社会性集团;公社性集团:统治性集团、合作性集团二、社会价值具有社会本质的对象经济、政治、思想价值共同性三、社会规范行动规则;否定或限制;普遍性社会规范和社会本质性三种形式:秩序(风俗;常规)、法(伦理;法律)、道德(宗教;公共舆论)四、社会相关物即与社会本质因素相关的体制和现实作用领域第四节社会学体系中的其他类别一般社会学;专门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一、应用社会学应用社会学VS纯粹社会学纯粹:概念阐释、放弃对历史事件描述;静态;静态规范论应用:利用社会学概念解释历史变迁和当前状况,理解人类社会总发展;动态研究;历史变迁论应用社会学是纯粹社会学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的动态运用公社→社会二、经验社会学消极的关系和社会病态现象三、一般社会学关于“纯粹共同生活的学说”,不管它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也不管人们是否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相互之间是持肯定或是否定态度对象是社会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事实第五节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一、价值中立价值中立;冷静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二、伦理学是以价值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伦理学;社会伦理学社会伦理学两大任务?第四章齐美尔形式社会学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第一节生平和着述《论社会分化》、《历史哲学问题》、《伦理学科学导论》、《货币哲学》、《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社会学基本问题》第二节形式社会学一、社会学理论的对象与结构批评对社会的两种错误认识:缩小的社会意义;夸大了社会的意义社会两层含义社会学知识体系三级结构: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哲学社会学二、形式社会学社会交往形式: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形式社会学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用形式主义方法解释社会形式超越时间范畴;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社会学;几何学形式和内容联系;纯粹形式不存在三、不同群体互动形式只研究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形式小群体:两人群体、三人群体;大群体抽象;精神理解和思想的产物;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三节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合作和冲突一、社会冲突存在必然性冲突对群体维系重要作用二、社会冲突类型和功能现实的和非现实的;群体内部、群体之间、诉讼、非人格的思想冲突群体和社会的整合;社会稳定安全阀机制:社会应该允许不满情绪有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得到发泄,不能对凡是引起冲突的因素一概否定科塞第四节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客观性和个性的矛盾文化客观性和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货币经济客观物质文化的发展,使个人永远在一个与情感相对立的理性世界中生活。
客观文化以自己固定形式和理性,始终处于和个人相对立境地二、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双重关系: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其脱离,同时又与社会对立个人对社会的疏远和异化悲观倾向:文化越发展,心灵越衰退局限?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马克斯·韦伯;德国;对社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解释社会学第一节生平与着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西方文化特有的和独具的合理主义第二节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社会学初创和形成时期: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基础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主义;反自然主义狄尔泰和韦伯思想的异同新康德主义李凯尓特自然科学;历史科学;社会学韦伯史学与社会学价值相关性和价值中立性;事实领域、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二、社会学对象与方法——“社会行动”和“理解”社会学以解释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做出因果解释“解释性理解”意义指行动者主观的认为,行动的主观意义可以理解,故行动可以理解理解:理智上和逻辑上的即“合理明晰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感受即“移情明晰的”理解和解释关系社会行动,即这样一种行动,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社会行动两条件:动机;以他人行动为取向方法论上个人主义;社会学上唯名论普遍性;独特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理论体系上的个人主义三、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理想类型;自然科学理想模型理性类型;康德哲学;先验论历史学派个别化和特殊化;理想类型理想类型缺点:概括性、抽象性;典型形式比较研究四、社会行动的分类四种行动情感;价值价值;目的现实复杂行动局限:理解方法的困难;理想类型的方法;判例法第三节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政治社会学;西方合理化一、基本概念论述权力-统治-纪律系统权力和统治都表现为现实互动中一方支配另一方的关系,前者突出互动关系单向性、强制性;后者机会重合,即统治心理和服从心理会和;纪律指群体中统治关系固定化、制度化和无障碍贯彻实施的现象二、统治三种类型(一)传统型统治从古到今沿袭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宗法制;世袭制度;主子和奴仆特点(二)个人魅力型统治对出色感召力的领袖拥戴和信仰;两个因素;伴随社会革命运动;暂时性特点(三)法理型统治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兼有)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特征科层制三、科层制科层制是韦伯法理型统治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管理班子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可信性、可计算性非人格化技术统治、专家治理科层制奉行形式合理原则,即技术和效益原则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科层制负效应第四节关于宗教社会学研究西方合理化进程一、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比较方法入世;出世禁欲;神秘四种理想类型入世禁欲主义,把在尘世的劳动看做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视为赎罪和获救的手段,甚至是荣耀上帝的行为;新教出世禁欲主义,完全拒绝外部尘世,拒绝任何世俗诱惑,把一切世俗生活看做不具有道德意义上善的性质;天主教入世神秘主义,遵从某种圣统,信奉千年不变的传统权威,顺应世俗,悲观论和宿命论;儒教出世神秘主义,厌弃世俗,沉于冥想;佛教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加尔文教;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精神真正的资本主义依靠企业资本的合理使用和对劳动的合理组织资本主义;掠夺性资本主义传统主义;资本主义路德:天职加尔文命定说:完善世俗生活荣耀上帝勤勉职业劳动;节俭两种禁欲主义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与资本主义精神亲和韦伯VS马克思第六章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埃米尔·迪尔凯姆;法国;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并列;现代社会学奠基者第一节生平与着述柏格森;布特鲁;德古兰伊;第一个法国大学教授;《社会学年鉴》;迪尔凯姆学派(法兰西社会学派);《论社会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论自杀》、《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推动社会学独立发展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一、迪尔凯姆社会观唯识论:社会实体性仅仅指社会是一种相对个人来说处于更高层次上并具有特殊性质的客观存在整体观:其个体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性质不能简单的由个体特征加以解释社会学不涉及个体层次,而是社会层次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社会事实;纯粹个体事实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普遍性;共通性两大类:解剖结构-社会形态学;集体意识构成生理结构-社会生理学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把社会事实看做“事物”统计客观研究;主管内省法解释层次:社会事实能够且只能够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孔德;斯宾塞还原论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目的论;功能分析因果分析:意味着从某一社会现象所处的历史环境(由社会事实构成)中找出对其发生主要影响的因素共变法(相关法):如果两个现象,经常以某种固定方式发生同步变化,就强烈暗示它们之间有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控制比较-多元分析方法: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在不同群体范围里以及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属性所作的分类别之间广泛进行比较假设-推测-检验: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架起一座桥梁,使社会学摆脱思辨性唯社会论:反对各种形式还原论唯社会论VS韦伯个体主义取向第三节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社会团结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事实一、社会团结含义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基础是集体意识研究道德的科学社会分工对道德和社会团结的影响二、社会团结的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强烈的集体意识;同质性;淹没个性;惩罚的感情色彩有机团结:异质性;依赖;分工;复原性法律分工原因:人口增长导致职业分化社会分工后果:个性发展;依赖职业道德取代传统以集体意识为代表的道德规范完善中间群体的职业道德规范道德形式的改变而非沦丧三、现代社会中社会团结面临的危险:原因与表现(一)社会解组的危险社会团结;社会解组社会解组是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式堆集状态社会道德;欲望;社会整合与团结;解组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发生故障,社会联结纽带出现松弛和断裂(二)反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破坏分工增速过快;强制性分工;失范状态;非人化分工反常分工不具有能够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牢固的道德基础,因为无法保证通过他们而发生改组的新型社会结构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三)有机团结面临威胁整体:缺乏社会整体层次的道德规范调节作用个体:极端的个人主义多层次道德体系第四节对自杀现象的研究1897;对社会对象进行社会学式的系统理论研究典范一、关于研究对象说明(一)自杀定义外显特征;内部动机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行动,导致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是自杀(二)个人自杀事件和自杀率(三)选择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理论兴趣;证明方法论原则优越性;官方统计资料可用二、直接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一)对自杀现象的分类方法形态学分类法:根据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可以明确识别的外在特征来划分对象类型溯源学法:首先假定某一现象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因而根据原因不同而对该现象进行分类利己、利他、失范、宿命(二)利己型自杀整合不足(三)利他型自杀义务型自杀;负疚型自杀整合过度(四)失范型和宿命型失范状态引起自杀率上升失范导致欲望不受限制规范过严导致宿命型自杀三、自杀理论小结社会支持:表明社会凝聚力的社会整合;表明社会制约力的社会规范适度经验层次、实证层次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局限:整合和规范缺乏明确清晰定义;溯源学分类法批评;不具有证伪性?第七章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意大利;《普通社会学》;非逻辑行为的逻辑分析;剩遗物、派生物;社会系统;社会精英及其循环第一节生平与着述《社会主义体制》、《政治经济学手册》、《伦理主义的神话和不朽文学》、《普通社会学》、《事实与理论》、《民主制的变革》第二节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一、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逻辑行为指主观上和客观上将手段和目的合理地联系在一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