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的岭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期间的岭南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是岭南地区一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原为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三次建立政权,矢志北伐,力图统一全中国,这其中有两次是以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为权力中枢,建立大元帅大本营。
时至今日,历经百年沧桑的大元帅府依然屹立在珠江南岸,成为广州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图一)。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70周年,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精选馆藏抗战文物,集中在本期《文物天地》介绍以飨读者。
这些精品文物包括:援助守土抗日救济沪淞难民“努力救国”胸章(图二),1939年广东人民购机抗敌筹募委员会赠“输财救国”章(图三),监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赠“抗日光荣复员证”铜章(图四),“抗战必胜”铜印盒(图五),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第一集团军陆军第五军“十五师”证章(图六),1945年蒋介石颁给刘纪文的“勋章证书”及配
套的“八载抗战胜利纪念”章(图七),等等。
从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岭南地区的人民在这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以及名留青史的抗日将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为了麻痹中国人民的思想,实施侵华战略,日本开始制造各种精神麻醉剂,倡导所谓的“华与日同属黄种”“黄白种族必有战争”等思想论调,为其侵略行为寻找各种借口和理论依据。
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消灭中国人的意志,日军在1938年和1941年分别占领岭南重要城市广州、香港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地破坏和掠夺两地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私人藏书楼大量的文物文献,意图毁灭中华文明。
1938年10月21日,日军侵占岭南重镇――广州。
沦陷前后的广州爆发了大规模的难民潮,惊慌失措的广州市民纷纷涌人私立岭南大学康乐园校址、广州芳村白鹤洞的培英中学和真光中学等几处难民收容所。
此外,还有许多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迁徙粤北、粤西地区等抗战大后方区域,以及香港、澳门,因而流离失所,沦为食不果腹的难民。
面对日寇的猖狂进攻,中华民族全国上下不分畛
域,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广东各地人民群众在大敌当前,热烈响应国家号召,倾囊认购救国公债,积极支援全国抗战。
郭沫若、夏衍等文化人士于1938年元旦在广州复刊《救亡日报》,撰写评论和文艺作品,分析战局,报道战况,反映民众的抗日心声。
而象牙塔中的热血青少年们面对日寇强袭,亦不甘示弱,以笔代戈,表达他们满腔的愤怒。
广州培英中学的学生社团义社通过社刊《义声期刊》,发表抗日思想和言论,宣泄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努力探寻国家落后挨打的根源。
岭南大学于1938年11月在香港复学,校中年轻的学子强忍着国恨家仇,通过《岭南周报》,发表抗日思想和言论,“滤愤怒于笔端,透热情于纸背”!
值得关注的是,从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走出的各类人才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32年初,粤军第一师将领蔡廷锴(云浮罗定人)、蒋光鼐(东莞虎门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前身是粤军第一师第四团),在淞沪之役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在广东士敏土厂务工且曾是孙中山警卫团第三营营长的张发奎(韶关始兴人)在抗战期间,经历第二次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桂柳会战,担任第四、第九战区的军政要职,战功显赫。
曾被孙中山任
命为广东海防司令的陈策(海南文昌人)于1937年9月与日军在虎门要塞激战,取得海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香港即将沦陷之际,当时在港的陈策率领部下和英国军官,历尽艰险,成功突破日军的重重包围,得到英国盟军的高度赞赏。
此外,大元帅府尚有不少抗日名人来自岭南地区,不一而足。
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过了大半个世纪,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岭南地区的许多抗战历史文物被搬进了博物馆,供今人研究和展览。
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岭南人民饱含血与泪的苦难历史,彰显了岭南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斗志以及捍卫国家的光荣历史,更让今天的每一个岭南人对和平倍感珍惜!只有谨记历史的教训,和平才有永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