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扫描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仿真优化分析

合集下载

螺旋式天线设计原理及其优化方法

螺旋式天线设计原理及其优化方法

螺旋式天线设计原理及其优化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螺旋式天线的设计原理,并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高螺旋式天线的性能。

首先,文章讲解了螺旋式天线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然后,介绍了一种优化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提高天线的效率和优化天线的几何结构等。

最后,文章指出了螺旋式天线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螺旋式天线、设计原理、优化方法、性能一、引言螺旋式天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宽频段宽波束天线,具有较大的天线增益和较小的旁瓣损耗,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和雷达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螺旋式天线的设计原理及其优化方法,以提高天线的性能。

二、螺旋式天线的设计原理螺旋式天线是一种基于二维平面螺旋线的天线结构。

其原理类似于一根弹簧,电磁波通过螺旋线的辐射和反射传输。

螺旋线的半波长决定了天线的工作频率,螺旋线的绕圈数和线宽决定了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

三、螺旋式天线的优化方法1. 选择适当的材料天线的材料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和导电聚合物。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容易产生辐射损耗。

而导电聚合物具有低损耗和较高的抗腐蚀性能,适用于高频率和高温环境。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可提高螺旋式天线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2. 提高天线的效率天线的效率是衡量天线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决于天线的辐射功率和损耗功率之比。

为提高天线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降低螺旋线的线宽:减小线宽可以减小辐射损耗,提高天线的效率。

- 提高螺旋线的绕圈数:增加螺旋线的绕圈数可以提高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进而提高天线的效率。

- 优化地平面结构:设计合适的地平面结构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和天线和地面之间的耦合效果。

3. 优化天线的几何结构为提高螺旋式天线的性能,还可针对其几何结构进行优化。

优化的方法包括调整螺旋线的绕圈半径、螺旋线的宽度和间距以及螺旋线的内移程度等。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以提高天线的性能。

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影响仿真分析

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影响仿真分析

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影响仿真分析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影响仿真分析摘要: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远程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探测、目标识别等领域。

然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雪、雾等,激光雷达的性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为了研究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激光雷达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

1. 引言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的传感器,可通过测量光的传输时间和强度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和特征。

然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所发出的激光束会受到散射、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探测距离缩短、分辨率下降等问题。

因此,了解并分析恶劣天气对激光雷达性能的影响对于提高激光雷达的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工作机理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性能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散射、吸收和多次散射。

天空中的水汽颗粒和雨滴等会对激光束进行散射,从而使激光功率分布产生非均匀性;同时,这些颗粒和雨滴也会对激光进行吸收,导致激光功率衰减。

3. 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的仿真模型为了研究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ABC模型的激光雷达仿真模型。

该模型包括天气条件、激光雷达参数等多个影响因素,并通过改变这些因素的数值来模拟不同的天气和雷达工作状态。

4. 仿真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恶劣天气条件下雷达功率分布、探测距离等参数的仿真分析,发现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的性能确实受到了显著影响。

在雨、雪等高湿度的情况下,雷达功率分布非均匀性增大,探测距离缩短;在雾等情况下,雷达功率衰减明显,使得探测精度下降。

5. 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恶劣天气对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高湿度天气和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算法优化和设备改进等方式来提高激光雷达在恶劣天气下的性能。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探讨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探讨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激光雷达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并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脉冲来获取目标的空间位置信息,获得的数据以点云的形式呈现。

本文将探讨目前常用的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1. 数据获取激光雷达通过扫描场景以获取目标的三维坐标。

它可以利用旋转扫描和多线视角扫描两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旋转扫描通过旋转激光雷达传感器来获取整个场景的数据,而多线视角扫描则通过多个固定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同时对场景进行采集。

2. 数据去噪和过滤由于激光雷达采集数据时存在噪声和无效点,因此需要进行数据去噪和过滤。

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滤波、高斯滤波和曲面拟合等。

统计滤波通过计算点云周围点的统计属性来判断是否为噪声点,高斯滤波则通过将点云数据与高斯分布进行比较来去除噪声点。

3. 数据配准和拼接多次扫描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配准和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三维场景模型。

配准是指将多个点云数据集根据它们的空间位置进行对齐,拼接则是将配准后的数据集进行融合。

常用的配准方法包括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和特征匹配算法。

二、激光雷达数据分析方法1. 物体检测和识别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数据可以用于物体的检测和识别。

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的形状、密度和颜色等属性,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基于颜色直方图的物体识别等。

2. 场景分割和分区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可以用于场景的分割和分区。

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密度等属性,可以将整个场景分割成不同的物体和区域。

这对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点云数据重建和模型生成利用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进行场景的三维重建和模型的生成。

通过将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可以生成更加精细的三维模型。

此外,还可以利用点云数据进行物体的表面重建和形状匹配等应用。

螺旋式扫描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仿真优化分析

螺旋式扫描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仿真优化分析
冯 国柱 , 华军 , 琪 邱 昆 。 杨 邱 ,
(. 1电子科技 大学 物理 电子 学院 , 四川 成都 60 5 ; 10 4 2 电子科 技 大学 通信 与信 息工程 学院 , 川 成 都 6 0 5 ) . 四 10 4
摘 要 : 空 间交会 激光 雷达 关键 部 分捕 获、 准 、 踪 ( P 系统 中, 天线扫 描捕 获技 术进 行 了 在 瞄 跟 A T) 对 理 论 分析和模 拟 实验研 究 。建立 了光 学天线扫描 捕 获的理 论模 型 ,在 此基 础上对 影 响 系统捕 获性 能 的各主要 参量 之 间的关 系进行 了数值 仿 真分析 。将 分行 式 螺旋扫 描 引入 到激 光 雷达 A T 系统 中。 P 建 立 了数 学模型 并进行 了数 值仿 真 。根 据仿 真 结果提 出并优 化 了螺旋 扫描 方式 。 得 了良好 的效 果。 取
a q ii o wi a tn s a nn i ls r a a wa su id tr u h c u st n i h t ne na c i g n a e r d r n s td e h o g bo te r a d i lto A h t h o y n smu a n. i
h oecl t e r t a mo e o p is a q ii o s p e e t d i h s p p r n o a a tr a n u n e i d l f r o t c u s n wa r sn e n t i a e ,a d s me p r mee s t ti f e c c i t h l
i he l s r radar S t m n t a e VS e
F NG G ozu, A G H ajn, r i Q u K n E u — Y N u - Q u Q r u h u ,

2006年《红外与激光工程》总目次

2006年《红外与激光工程》总目次
… … … … … … … … … … … … …
复 杂 背 景下 大 尺 寸 目标 激 光 散 射 回 波 能 量 的 计 算 … … ………
… … … … … … … … … … … …
王 明 军 , 振 森 . 应 乐 , 16 ) 吴 李 等 (6
黄士科 , 张天序 , 丽娟 。 11 ) 李 等 ( 6
… … … … … … … … … … … … …
基 于 C D 的微缝 宽激光 测量 系统 的改进 ……… …… …………… … C
… … … … … … … … … … … … … … … … …
赵 育 良 , 兆 林 l7 ) 许 (5
R X 在激 光制 导炸 弹半 实物仿 真 中的应 用 …… … ………… ……… T
( 号 外数 字 为期 数 , 号 内数 字 为 页码 ) 括 括
红 外 技 术 殛 应 用











杨 昱 冰 , 石 语 , 德 芳 , l6) 王 蔡 等 (o
捷联成像制导索统的若干问题探讨……………姚 郁, 章国江 11 ()
空空 导 弹多光 谱红 外成 像制 导技 术研 究 …… ……… ………… ……
… … … … … … … … … … … …
姜 其 畅 , 壮 , 艳 丽 , 2 13 卓 苏 等 (5 )
王晓光 , 黄庆裕 , 胡业 发 , 43 5 等 (9 )
激 光雷 达斜程 能见 度 的一 种探 测方 法及 其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光雷达测量误差分析和修正方法探讨

激光雷达测量误差分析和修正方法探讨

激光雷达测量误差分析和修正方法探讨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地图绘制、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激光雷达的测量结果往往会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激光雷达测量误差的来源,以及一些常见的修正方法。

激光雷达测量误差主要可以分为硬件误差和环境误差两类。

硬件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器件误差。

系统误差主要源自激光装置、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等方面,如发射器的非线性、接收器的失真、时间同步误差等;器件误差主要是由于激光雷达的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的不完美制造或老化引起的,如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对准误差、光电元件的非均匀性等。

环境误差则包括大气折射误差、噪声干扰、多路径效应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激光雷达测量时,我们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针对激光雷达的硬件误差,我们可以通过标定和校准来进行修正。

标定是指通过实验或者比对相对准确的参考数据,将激光雷达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数值进行对比,从而建立误差模型。

校准则是根据误差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常见的标定方法包括距离标定、角度标定和强度标定等。

距离标定是通过已知距离的目标物进行标定,来校准激光雷达的测量距离值。

角度标定则是通过已知角度的目标物进行标定,来校准激光雷达的测量角度值。

强度标定则是通过已知反射率的目标物进行标定,来校准激光雷达的测量强度值。

标定后,可以建立误差模型,并通过相应的算法对每个测量值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对于激光雷达的环境误差,我们可以通过滤波算法进行处理。

滤波算法主要用于去除测量结果中的噪声和异常值,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常见的滤波算法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卡尔曼滤波等。

均值滤波是通过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来降低误差和噪声的影响,适用于噪声比较平稳的情况;中值滤波则是通过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剩余值的平均值来达到去除异常值的效果;卡尔曼滤波则是一种递归最小二乘估计滤波算法,通过预测和更新步骤,对测量结果进行动态修正,适用于需要实时跟踪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场景。

《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设计与SLAM研究》

《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设计与SLAM研究》

《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设计与SLAM研究》一、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主导航和定位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其中,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因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在机器人导航和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的设计及其在SLAM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设计1. 系统概述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主要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旋转机构和数据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经物体表面反射后由接收器接收,通过旋转机构实现全方位的扫描,最终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解析。

2.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选择、旋转机构的构造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模块的集成。

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需具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以确保扫描数据的准确性。

旋转机构的设计需考虑扫描速度、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实现全方位的覆盖。

数据传输和处理模块需具备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处理、解析和地图构建等部分。

数据采集需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处理和解析需具备高效率和稳定性,地图构建则需考虑地图的精度和实时性。

此外,还需进行算法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三、SLAM研究与应用1. SLAM原理SLAM是一种通过机器人自身的传感器信息以及环境感知信息来进行自身定位,并构建环境地图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包括机器人的运动估计和周围环境的感知与建模。

通过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的环境信息,结合相关算法,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地图构建。

2. SLAM在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中的应用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为SLAM提供了高精度、高效率的环境感知信息。

通过结合相关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实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在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智能仓储等领域,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与SLAM的结合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3. SLAM研究的挑战与展望虽然SLAM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因素的干扰、算法的复杂性和计算资源的限制等。

激光雷达螺旋扫描原理

激光雷达螺旋扫描原理

激光雷达螺旋扫描原理
激光雷达是现代化的传感器,它能够对物体进行高精度的距离测量和三维重建。

为了
实现高效率的探测,激光雷达采用了一种称为螺旋扫描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
激光雷达测量的速度和准确度。

螺旋扫描原理指的是激光雷达通过在横向和纵向同时运动的方式,不断改变扫描方向,以覆盖整个物体的表面并进行距离测量。

具体而言,激光雷达采用旋转的拱形扫描器将激
光束沿着水平方向发送到物体表面,形成一个水平扫描面。

扫描器沿垂直方向进行运动,
其角度与扫描线垂直。

通过这种方式,激光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扫描到整个物体的表面,
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维点云数据,并能够准确计算每个点到激光雷达的距离。

螺旋扫描的优点是速度快、精度高、能够适应各种形态的物体,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
物体,可以灵活地调整扫描参数,以达到最优效果。

同时,由于激光雷达采用无接触式测量,因此可以避免传统测量方法中存在的人工测量误差,并大幅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
确性。

总的来说,螺旋扫描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提高数据采
集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物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建筑结构分析、
车辆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

激光雷达激光器的扫描方式

激光雷达激光器的扫描方式

激光雷达激光器的扫描方式激光雷达激光器的扫描方式目前市场上的脉冲式激光器有四种扫描方式1.振荡(或钟摆)式(Oscillating Mirror)2.旋转棱镜式(Rotating Polygon)3.章动(或Palmer)式(Nutating Mirror,or Palmer Scan)4.光纤扫描式(Fiber Switch)钟摆扫描方式原理:光直接入射到反射平面镜上,每一个钟摆周期在地面上生成一个周期性的线性图案,Zig-Zag型,或称为之字形。

生产厂家:Optech和徕卡公司钟摆扫描时,反射镜面需要在一秒内振荡数百次,同时要不断地、循环地从一端开始启动,加速、达到钟摆的最低点后,减少,知道速度为零,到达钟摆的另一端。

因此它的扫描方向是左右两个方向的。

优点:1.对于扫描视窗角(FOV),扫描速度有多种选择,使得地面的覆盖宽度和激光点密度的选择有较多的机会;2.大的光窗数值孔径;3.较高的接受信号比。

弱点:1.由于在一个周期内,不断地经历了加速、减速等步骤,因此,所输出的激光点的密度是不均匀的。

这种不均匀性在扫描角度很小(如+-2°)时,因为过程短,并不显著;当扫描角逐渐增大,大到+-4°时,不均匀性会越来越显著;2.由于反射镜的加速/减速,造成了激光点的排练一般是在钟摆的两端密,中间疏。

而中间的数据是更受关注的。

由于在钟摆的两端,镜面的摆动速度较低或停止,并扫描两次,因此所得的数据精度差,需要剔除,约占总数据的10%,如扫描角为+-22.5°,只选取+-20°;3.由于不断地变化速度,造成了机械的磨损,使得IMU的配置发生了漂移,依次每一次飞行前都需要进行“boresight”检校飞行;4.消耗更多的功率。

旋转棱镜式扫描原理:激光入射到连续旋转的多棱镜的表面上,经反射在地面上形成一条条连续的、平行的扫描线。

激光器生产厂家:Riegl激光雷达生产厂家:IGI,TopoSys,FliMap,iMAR,Fugro/Chance 优点:1.需要的功率小;2.棱镜旋转的角速度不变,使得激光点的密度均匀,尤其是沿飞机飞行的方向的线间距完全相同。

激光雷达车载标定方法研究与优化

激光雷达车载标定方法研究与优化

激光雷达车载标定方法研究与优化激光雷达技术作为自动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实现车辆感知和环境感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光雷达的精准标定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车载环境中,由于车辆震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激光雷达的标定会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研究和优化激光雷达车载标定方法成为提高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一、激光雷达车载标定问题分析车载激光雷达标定的目标是确定坐标系转换的参数,将激光雷达坐标系与车身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

标定问题主要包括外参数标定和内参数标定两个方面。

1. 外参数标定外参数标定是确定激光雷达相对车辆的位置和姿态,主要包括激光雷达在车身坐标系中的平移和旋转参数。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激光雷达感知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外参数标定方法有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方法、基于平面约束的方法等。

2. 内参数标定内参数标定是确定激光雷达的内部参数,主要包括波束角度、传感器畸变等。

内参数标定对于准确的数据处理和物体定位非常重要。

常用的内参数标定方法有基于球面校正板的标定方法、基于标定板的标定方法等。

二、激光雷达车载标定方法研究与优化1.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标定方法特征点匹配是一种常用的外参数标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激光雷达点云中的特征点,并与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配准,得到激光雷达与车身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为了提高匹配的准确性,可以采用滤波算法去除噪声、建立匹配模型等手段。

此外,通过引入惯性测量单元(IMU)的信息,可以进一步优化匹配结果。

特征点匹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2. 基于平面约束的标定方法平面约束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激光雷达车载标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车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平面结构,通过标定平面与车体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激光雷达的外参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城市道路等平面结构较为明显的场景。

在标定过程中,需要利用车辆行进过程中激光雷达扫描到的平面特征,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标定参数。

扫描式测风激光雷达的风场反演

扫描式测风激光雷达的风场反演

图 圆摇 径向风速测量示意图 云蚤早援 圆摇 杂糟澡藻皂葬贼蚤糟 凿蚤葬早则葬皂 燥枣 则葬凿蚤葬造 增藻造燥糟蚤贼赠 皂藻葬泽怎则蚤灶早
圆援 圆摇 四波束分组结算 针对扫描过程中的采样点袁按照距离段进行
分组袁每组由同一距离球面上的 源 个相邻采样点 组成袁如图 猿 所示遥 根据数学原理只需 猿 个点就 可以确定一个空间矢量袁但考虑到四点的对称性 易于计算袁故采用 源 个采样点为一组遥
第 远 卷摇 第 圆 期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中国光学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灾燥造援 远摇 晕燥援 圆
圆园员猿 年 源 月 摇
悦澡蚤灶藻泽藻 韵责贼蚤糟泽摇
摇 粤责则援 圆园员猿
文章编号摇 员远苑源鄄圆怨员缘渊圆园员猿冤园圆鄄园圆缘员鄄园愿
扫描式测风激光雷达的风场反演
宰蚤灶凿 枣蚤藻造凿 蚤灶增藻则泽蚤燥灶 贼藻糟澡灶蚤择怎藻 枣燥则 泽糟葬灶灶蚤灶早 憎蚤灶凿 造蚤凿葬则
蕴陨 蕴蚤鄢袁 宰粤晕郧 悦葬灶鄄扎澡葬燥袁 载陨耘 再葬鄄枣藻灶早袁 阅韵晕郧 郧怎葬灶早鄄赠葬灶 渊 栽澡藻 圆苑贼澡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陨灶泽贼蚤贼怎贼藻 燥枣 悦澡蚤灶葬 耘造藻糟贼则燥灶蚤糟泽 栽藻糟澡灶燥造燥早赠 郧则燥怎责 悦燥则责燥则葬贼蚤燥灶袁在澡藻灶早扎澡燥怎 源缘园园源苑袁悦澡蚤灶葬冤
图 源摇 风速矢量解算示意图 云蚤早援 源 摇 杂糟澡藻皂葬贼蚤糟 凿蚤葬早则葬皂 燥枣 糟葬造糟怎造葬贼蚤灶早 憎蚤灶凿 增藻造燥糟蚤贼赠
增藻糟贼燥则
标系遥 设 粤尧月尧悦尧阅 处的风场径向速度矢量 增粤袁 增 月 袁增 悦 袁增 阅 正方向指向激光出射点袁并且假设粤月悦阅 区域内的风场是均匀的遥
第圆 期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李摇 丽袁等院扫描式测风激光雷达的风场反演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矿山地形测量中的运用方法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矿山地形测量中的运用方法

172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矿山地形测量中的运用方法胡晓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3摘 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矿山地形测量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尤其是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优化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工程测量质量和效率。

矿山地形较为复杂,在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激光雷达测绘系统,保障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精度控制等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保障地形测量数据精度,实现矿山地形测量工作的数字化、高效化进行,为整体工程测绘精度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主要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矿山地形测量中的运用方法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矿山地形测量精度和效率,为矿山开采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

关键词: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矿山地形测量;运用方法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3-0172-3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LiDAR surveying technology in mining terrain measurementHU Xiao-binChina Railway Four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Wuhan 430063,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evel of mining terrain surveying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improving, especially the optimized application of LiDAR surveying technology, 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The terrain of mines is relatively complex. In the application of LiDAR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LiDAR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s based on actual situations, ensure the orderly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g, accuracy control, and other work,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rrain measurement data, achieve the digitization and efficiency of mining terrain measurement work,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curacy.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LiDAR surveying technology in mining terrain measure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mining terrain measurement and provide detailed data basis for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mining operations.Keywords: LiDAR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Mine topographic survey; Application methods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胡晓斌,生于1988年,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地测量学。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激光雷达(Point Cloud)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三维感知技术,在自动驾驶、工业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激光雷达通过测量获得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可以提供丰富的物体识别、定位、距离等信息。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技术。

一、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获取方式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激光束在物体表面扫描,获得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维扫描式:激光束水平扫描,垂直方向通过激光雷达旋转扫描,每个扫描角度之间的距离即为激光雷达到物体表面的距离,该方式容易产生遮挡问题。

2.二维扫描式:激光束水平扫描,垂直方向通过激光雷达上下扫描,每个扫描角度之间的距离即为激光雷达到物体表面的距离,该方式具有比一维扫描式更好的抗遮挡性。

3.三维式:通过一组水平或垂直放置的激光雷达同时进行扫描,实现对三维物体的扫描,该方式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全面性。

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处理流程1.点云数据的预处理点云数据的预处理包括了去除噪声、(down-sampling),这是数据清洗和处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点云数据中有可能存在噪声,采取一些滤波算法可以去除这些噪声。

而down-sampling是将点云数据按照一定比率进行降采样,这样可以减少计算和存储计算量,提高处理效率。

2.建立点云地图建立点云地图是指将某一时刻的点云数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点云地图存储起来。

点云地图是激光雷达感知技术应用中常见的数据结构,是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点云地图可以用于寻找路径规划和障碍物检测。

3.点云配准点云配准是将多个激光雷达获得的点云数据融合成一个点云地图的关键步骤。

点云配准分为静态配准和动态配准,静态配准是指只有静态障碍物的点云配准,而动态配准是指车辆、行人等随着时间移动的动态障碍物配准。

静态配准采用特征匹配、基于平面特征的方法等,在保证配准精度的同时可以减少配准计算的时间。

协议

协议

家给出语义上的重要性评估,这些语义评估再被转化成表示权重的模糊集。

最后由用户指定语义上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偏爱度进行挖掘。

这种语义上的输入和输出更自然、更易被理解。

最后通过一个例子描述了所提出的方法。

参50618486事件预测的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方法刊,中/闫相斌//计算机工程.2006,32(5).2931(E)0618487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空间关联挖掘刊,中/何彬彬//计算机工程.2006,32(5).2022(E)0618488 T GFCM:基于模糊聚类的中文文本挖掘的新方法刊,中/耿新青//计算机工程.2006,32(5).79(E)0618489基于不确定信息的时态索引技术刊,中/林嘉宜//计算机工程.2006,32(6).5052(E)扩展了时态数据库中时态信息的表示方法,使它能处理不确定时态信息。

并实现相应索引机制,从而为支持不确定时态信息的时态数据打下基础。

性能测试的结果说明,该索引不但在功能上支持不确定时态数据,而且在性能上也优于已有的时态索引技术。

参40618490基于内容视频信息检索系统的分析研究刊,中/孙树生//电视技术.2006,(3).8588(L)介绍了基于内容视频检索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工作原理,对目前国外几个典型视频检索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并就今后如何进行基于内容视频检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参150618491 DM4的Top N查询优化设计刊,中//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7).133139(D2)本部分报道了数据库与信息处理栏目的3篇文章,内容涉及DM4的Top N查询优化设计(作者:左琼,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数据库水印技术(作者:张桂芳,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一种个性化方法(作者:石军,合肥中国科学院智能机械研究所)。

0618492脆弱性数据库技术研究刊,中/徐良华//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3).57(D)0618493面向对象数据库发展和研究刊,中/王功明//计算机应用研究6,3(3),3(D)1728协议0618494 I Pv4/IPv6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刊,中/卢朝晖//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1). 2629(D)阐明了:虽然下一代网络层协议I Pv6具有许多优势,但是由于IPv4的广泛部署,IP v6取代IPv4必将经历一个两种协议共存与互通的时期。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生产DEM成果的高程精度分析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生产DEM成果的高程精度分析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生产 DEM成果的高程精度分析摘要: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和全世界范围内的测绘技术都在不断创新,测绘技术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其中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是一场全新的测绘技术革命,通过这项技术手段能够达到高精度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由此就能够实现高精准度的数据测量工作,这样就可以为国内的国家大地控制网建设、不同地区的定位和导航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而且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小到一张普通的地图,大到铁路网、公路网的分布,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几乎无处不见测绘的踪影。

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生产DEM成果进行高程精度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当代测绘生产、检验技术工作人员的实践工作提供技术方面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激光雷达;扫描技术;高程精度;技术分析;研究分析前言:近年以来,国内的社会经济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这为国内不同领域内、不同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时代发展和不同工作内容对于测绘工作也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运用,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地形真实情况,并且可以直接获取到地面的三维坐标体系,这是传统的测绘技术所难以做到的,而且这项技术具有效率高、数据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比较适合在测绘工作中进行运用,并且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所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已经成为了测绘领域内的重要前沿研究方向。

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生产DEM成果的高程精度进行详尽阐述,希望可以为国内后续的测绘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一)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组成现有的多数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部分组成;①激光阵列发射系统;②激光测距系统;③光学扫描单元;④接受控制单元;⑤成像和数据处理设备等等;其中,激光扫描仪在实际的测绘工作过程中,通过接受返回的脉冲,就能够获取到被测目标的诸多信息和数据[1],包含反射角度、反射距离、反射频率和信号波的强度情况等等,后续经过光学成像技术,就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具体的数字城乡数据和模型,再交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之后,就能够得到得一个长条型的地面区域三维位置信息与成像结果,这些数据和信息在很多领域都可以进行运用。

激光成像的仿真方法

激光成像的仿真方法

激光成像的仿真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激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作为光源进行成像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非接触成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工业检测和遥感等领域。

为了提高激光成像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成像质量,仿真方法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一、激光成像系统的仿真模型激光成像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透镜系统、CCD相机、激光发射源等不同部分。

首先需要建立透镜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透镜的焦距、孔径和像散等参数。

其次需要建立CCD相机的仿真模型,包括像素大小、光谱响应和信噪比等参数。

最后需要建立激光发射源的仿真模型,包括激光功率、光束直径和光斑质量等参数。

二、激光成像系统的仿真方法1. 光线追踪法。

光线追踪法是一种常用的激光成像系统仿真方法,通过追踪光线在系统内的传播过程,计算光线的入射点、入射角和传播路径等信息,从而得到相机接收到的光信号。

该方法可以精确模拟成像系统的光学性能,但计算量较大。

2.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激光成像系统仿真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光场的传播过程,计算不同光场下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该方法可以快速得到系统的成像效果,但对光学模型和数值算法的精度要求较高。

3. 光学设计软件。

光学设计软件是一种常用的激光成像系统仿真工具,可以根据系统的光学参数和要求,快速设计出成像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该方法具有直观性和易用性,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成像系统设计和优化。

三、激光成像系统的仿真应用1. 成像质量优化。

通过仿真方法可以对激光成像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分辨率、灵敏度和对比度等成像质量指标,从而得到更清晰和准确的成像结果。

2. 光学参数设计。

通过仿真方法可以对激光成像系统的光学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包括透镜焦距、CCD像素大小和激光功率等参数,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成像系统评估。

通过仿真方法可以评估不同成像系统的性能和成像效果,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为系统的选型和改进提供参考。

硬件

硬件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25(2).3637,49(G)0618501自组织网络中UPMA协议的群间仿真刊,中/丁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2(3).342 346(L)0618502嵌入式LwIP协议栈的内存管理刊,中/付晓军//电子技术应用.2006,32(3).5658(D)在内存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LwI P TCP/IP 协议栈中pbuf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内存管理机制的实现。

这对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协议栈,进行网络连接有重要意义。

参20618503一种改进的安全协议形式化需求语言刊,中/马晓宁//电子技术应用.2006,32(3).5053(D)对原有的安全协议形式化需求语言进行了改进,使其能适用于复杂的分布式系统。

使用改进后的语言描述了网格环境下多用户协同计算中科学计算问题的安全需求。

参70618504第三代短波通信同步管理协议研究、实现与改进刊,中/张玲//电子技术应用.2006,32(2).5052 (D2)介绍了美军第三代短波通信协议中同步通信管理协议的相关概念,给出了在VC6.0环境下,采用多线程技术所实现的协议框架、关键技术以及部分改进,证明其实用性。

参40618505基于博弈的电子商务协议分析刊,中/文静华//通信学报.2006,27(3).7378(L)提出用一种新的基于博弈的逻辑方法分析电子商务协议,克服了传统时序逻辑把协议看成封闭系统进行分析的缺点。

新方法可以成功地对电子商务中的对抗与合作行为进行描述,能够分析协议的保密性、安全性、非否认性及公平性等。

最后用新方法对Zhou Gollmann协议进行了严格的形式化分析。

结果表明基于博弈的ATL逻辑比传统的基于计算树逻辑(CT L)更适合于描述和分析复杂电子商务协议。

参130618506螺旋式扫描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仿真优化分析刊,中/冯国柱//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2).165 168(E)0618507激光雷达光学扫描性能测试的对准误差分析刊,中/张宇//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2).139142(E)65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口令认证协议刊,中虞淑瑶计算机工程.2006,32(6).146147,162(E)0618509基于流式传输模式的可靠多播协议刊,中/刘宇翔//计算机工程.2006,32(6).139142(E)0618510一种基于计算能力的无需可信第三方公平非抵赖信息交换协议刊,中/熊焰//电子学报.2006,34(3). 563566(E)0618511增强型RI EMS协议及其在Ad Hoc网络中的性能刊,中/王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33(2). 241246(D)0618512适合于多频道移动Ad Hoc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刊,中/孙献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33(2).215217,277(D)1730硬件0618513面向功耗优化的片上存储器分配策略刊,中/金晶//应用科学学报.2006,24(2).193198(G)综合考虑程序的数据块、全局变量、指令块,运用ECF G分析程序中对象间关系引发的容量和功耗影响,并考虑由于指令跳转带来的影响,最终结合I LP采用细化后的Knapsack算法,提出一种针对功耗优化的SoC片上存储器分配策略。

激光雷达扫描方式

激光雷达扫描方式
第 32 卷第 4 期 2020 年 4 月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Vol. 32,No. 4 Apr.,2020
激光雷达扫描方式
袁光福1,2, 马晓燠2, 刘 爽1, 杨奇龙2
(1.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 611731; 2. 中国科学院 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41)
(1. School of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2. Institute of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及扫描图案。分析总结了四种扫描方式的特点,给出了每种扫描方式的适用情况及使用建议。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大气探测; 扫描方式
中图分类号: TN2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884/HPLPB202032.190382
Research on lidar scanning mode
Yuan Guangfu1,2, Ma Xiaoyu2, Liu Shuang1, Yang Qilong2
Key words: lidar; atmospheric remote sensing detection; scanning mode
激光雷达具有波束窄、体积小、非接触测量等特点,可探测云雾、气溶胶、空中风场、空气污染物、温湿度变 化等多种参数 。 [1-3] 它采用光频段进行探测,比毫米波高出几个数量级,探测精度比微波雷达更具优势[3]。因此激 光雷达在大气探测、目标捕获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激光波束窄,通常需要通过扫描来满足探测需 求,扫描控制系统成为激光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激光雷达扫描方式及扫描参数,对提高激光雷达探测精 度、探测效率、目标捕获概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扫常用的激光雷达扫描方式有栅形(Raster)扫描、李 萨茹(Lissajo)形扫描、螺旋(Spiral)形扫描、六边形(Hexagon)扫描等 。 [4-7] 本文对这几种扫描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 相应的扫描方程。

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

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

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摘要:一、引言1.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简介2.算法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领域的应用二、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原理1.振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螺旋扫描的实现方式3.算法的核心思想三、算法优缺点分析1.优点a.提高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扫描效率b.减少误差和失真c.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2.缺点a.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b.算法实现复杂四、应用案例1.激光雷达的二维振镜螺旋扫描应用2.摄像头的三维重建和扫描应用五、发展趋势和前景1.算法在无人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2.与其他扫描算法的竞争和发展趋势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设备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这些设备的扫描效率和精度,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领域的应用。

二、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原理1.振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振镜,又称反射镜,是一种可以控制激光束或光束方向的反射装置。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旋转电机驱动,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反射。

振镜反射的激光束或光束可以用于扫描、测量、切割、焊接等应用。

2.螺旋扫描的实现方式螺旋扫描是一种高效的扫描方式,通过沿着螺旋线轨迹运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较大的区域。

在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中,振镜以螺旋线轨迹运动,从而实现对激光雷达或摄像头视场的扫描。

3.算法的核心思想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结合振镜的高速旋转和螺旋扫描,实现对激光雷达或摄像头视场的快速、高精度扫描。

算法通过合理控制振镜的旋转速度和螺旋线的轨迹,可以有效提高扫描效率和精度。

三、算法优缺点分析1.优点a.提高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扫描效率:二维振镜螺旋扫描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较大区域的扫描,从而提高设备的扫描效率。

b.减少误差和失真:算法通过控制振镜的旋转速度和螺旋线的轨迹,可以有效减少扫描过程中的误差和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2期V01.35NO.2
红外与激光工程
b心aredandLaserEnginee血g
2006年4月
Apr.2006螺旋式扫描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仿真优化分析+
冯国柱1,杨华军1,邱琪2,邱昆2
(1.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在空间交会激光雷达关键部分捕获、瞄准、跟踪(A”)系统中,对天线扫描捕获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

建立了光学天线扫描捕获的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系统捕获性能的各主要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将分行式螺旋扫描引入到激光雷达A门系统中,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

根据仿真结果提出并优化了螺旋扫描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捕获、瞄准、跟踪;激光雷达;扫描;仿真
中图分类号:TN9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6)02—0165—04
Analyzingfromsimulation
inthelaserofoptimizingthespiralscan010pnmlZlngmeSplralSCanradarsystem4
FENGGuo—zhul,YANGHua-junl,QIUQi2,QⅣKun2
(1.Sch00lofP置lysicalE1ec扛DⅡics,universityof
Elec咖icsscienceandTk王lIloIogyofChina,alengdu610054,alina;2.SchoolofcommuIlicalion锄dmfomationEngineering,unjvers畸ofElecnDnicsscienceandTecllIlology0fcllina,chengdu610054,cllina)Abstr舵t:A盯istheinitialp矾of恤RendezVousandDockinglaserradarsystem,inwhichtlleacquisitionwiul
锄te皿ascallllinginlaserradarwasstIldiedⅡ帅ughbotlltlleory如dsilllulation.AmeoreticalmodelfbropticsacquisidonwaspresentedinⅡlispaper,andsomepar锄etersmatinnuenceⅡlesystemofacquisitionwereaIlalyzed.ThesquarespiralscanwaSbroughttoⅡle1aserradarAPTsystem,andamamemadcalmodelwassetup,wllilesimulationwasc锄pleted.Ffomthesimuladonresultsmesp砌scanisopdmized.
Keywor凼:A门;Laserradar;Scan;S曲ulation
O引言
伽阿系统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光机电一体化。

无论是在光通信还是在激光雷达的A门系统中,目标捕获的扫描方式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针对分行式扫描不从目标捕获概率密度最大处开始和螺旋扫描中扫描间隔重叠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分行式螺旋扫描。

扫描机构要求利用电信号对光束的传播方向进
收稿日期:2005一06一08:修订日期:2005—07—19
‘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41324040107)
作者简介:冯国柱(1982一),男,硕士生,从事空间光通信及交会激光雷达课题的研究。

166红外与激光工程第35卷
行控制,对空间特定区域进行扫描。

1光学天线扫描的理论基础
在激光雷达A门系统中.分行扫描系统的捕获
概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般约定建立以扫描天线接收望远镜光阑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蝴,基本面为飞行器轨道平面,%轴指向地心,%轴在轨道平面内与yo轴垂直,此坐标系在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中是旋转的【l】。

设任意矢量与z0的夹角为仰俯角巩,在飞行器轨道平面投影与‰轴的夹角为滚动角魄。

将轨道坐标系建立在天线扫描终端目标角反射器A上(如图1所示),接收望远镜光阑法线方向矢量为,.A(巩,巩),终端B为激光发射端,发射光束方向矢量为,B(吼,魄)。

图l坐标系不意图
Fig.1Sketchmapofcoordillate
在目标捕获之前和整个捕获过程中,通过跟瞄系统控制对两飞行器间的相对运动进行补偿。

若不考虑扫描运动,rA和,.。

之间的偏移量为:
+÷—÷斗
rA一,.B=仉(仉,魄)+6i(巩,巩)(1)式中:叽为固定偏移量,指可以预测范围但不能消除的误差或缓变的随机误差;6i为随机偏移量,指数值范围有限的随机误差,若适当调整扫描重叠区域。

对于捕获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产生6;的来源主要有瞄准误差、姿态控制误差、热形变误差、装配校正误差、轨道摄动效应等因素。

为简化分析,假设这些来源独立且同分布。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在俯仰和滚动方向的分量独立且符合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分别为[z,3】:
删=老i唧(_嘉)㈤
捕获的关键是在不确定视场上利用天线进行搜索以找出激光到达的方向。

在保持适当捕获概率的情况下,捕获时间应尽可能短。

在扫描角度范围纯内的捕获概率为【4】:
P蚯=ff苁仉,巩)d叩魄=ff以仉朋巩)d叩魄(3)矗。

矗。

考虑到俯仰和滚动方向的对称性,设盯,=crh=%,那么:
纠唧怯)
2扫描的计算机仿真优化
(4)
在公式(4)中p。

为立体角n。

对应的平面角,其数值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螺旋式扫描如图3所示。

1扩


蠖裂
螺旋式扫描可采用极坐标分析.螺旋线方程可写为:
p=砉9.(5)在极坐标下公式(2)可表示为:
M2嘉唧(-刍)㈦
21丁盯。

\2盯。


对于捕获域内的任意一个角方向.螺旋扫描的捕获时间可表示为:
%(舢)=亩』知’=彘酽(7)由公式(6)和公式(7)可得出平均捕获时间为:
‰2』』聪印),(印州归盖×
n。


k(_砉卜一3伍%]㈣
I眙xpf_与1+2眈一3伍%l(8)
【\8%/。


第2期冯国柱等:螺旋式扫描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仿真优化分析167
式中:%为扫描速度;,。

为扫描间隔,数值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图4示出了平均捕获时间Ek随扫描间隔和扫描范围的变化关系。

图4平均扫描时间分布
Fig.4AvemgescaIl吐me
di鲥b嘶on
为了提高系统的捕获概率,结合螺旋扫描和分行扫描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扫描方式,即分行式螺旋式扫描,简称螺矩扫描,如图5所示。

图5分行式螺旋扫描
Fig.5squarespifalscan
这种扫描方式的优点在于:
(1)从概率密度最大处开始;
(2)扫描间隔重叠最小;
(3)考虑到捕获系统的机械结构,分行式螺旋扫描比螺旋扫描更易于实现,可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

由于螺矩式扫描的解析表达式很难求出,故采用分段表示:设每一步长间隔为f,步数为,l,每一步长都为单位长度Z,则分行式螺旋扫描可表示为:
咒=[O,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
z=【0,1,1,0,一l,一l,一1,0,1,2,2,2,2,
1,0,一1,一2,一2,一2,一2,一2];
),=[0,0,l,l,1,0,一l,一l,一1,一l,0,l,2,2,2,2,2,l,0,一1,一2】。

其在x与),轴上的运动分解如图6(a)、(b)所示。

州§
图6扫描分解图
Fig.6ChanofscananalyziIlg
天线完成一次扫描即天线终端在一个预设的不确定区域内对目标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如果捕获目标立即转入捕获完成状态,否则重复进行单场扫描直到捕获目标。

对捕获跟踪视场要求指标为50×5。

,而且考虑物体运动的连续性而非跳变.故采用分行式螺旋扫描,从概率密度最大处开始,降低捕获时间。

省去粗精复合轴跟踪,简化系统结构,降低工程难度。

3结论
通过数值仿真,结合分行式扫描和螺旋扫描的优点.分行式螺旋扫描具有其他两种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从概率密度最大处开始,降低捕获时间,省去粗精复合轴跟踪系统,简化系统结构,降低工程难度,是最适合于本课题的扫描方式。

分行式螺旋扫描由于其控制简单,效率较高,因此在其他领域也将会有广泛的应用【5】。

依据以上的仿真结果可以知道,在一定的捕获概率要求下,固定偏移量在俯仰和滚动方分布的均方差仃。

确定了扫描角度范围哦。

并且通过优化扫描方式,可以提高系统捕获性能。

参考文献:
[1]CⅢ狲Yun-liang,YUSi.yu髓,MAJiI培,eta1.Simulalion狮d叩t-imizationofmulti—fieldsc卸Jlingacquisitionin
in蛔嘞tem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