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照字面理解的成语举隅
d-误用类型成语举隅
正确使用成语——误用类型成语举隅.,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爽,差错。
硕大无朋.:朋:比。
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形容极大。
细大不捐.: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
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临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授,献出。
不孚.众望:“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不足为训.: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安土重.迁: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例句: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错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例句: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错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例句: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错▲注意多义词,两可词1、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
例句: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错2、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句: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成语运用之“断词取义”举隅
分析 : 很 多学 生在 做 题 中 遇到 这个 句 子 都 能感 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 , 应该整体使用 , 但有些句 出用这个词不准确 , 却又弄不明 白为什么不对 。其实
左右 为难 ” 在 这一语 境 中是非 常 典型 的“ 断 词取 义 ” 误 子 在使 用过 程 中 , 只断取 成语 中个 别词 素 的意思 , 而抛 “ 开_ 『其 他 词素 的意 义 , 因而导 致 成语 意 思 与句 子 意 思 用类型 , 句中只断取 了“ 为难” 这一词素 , 并不包含“ 左 不符 。这 种成 语 误用 类 型就 叫做 断词 取义 。
令 行 禁止 的 。
分析 : “ 令 行 禁止 ” 的意思 是下 令行 动 就立 即行 动 ,
下令停止就立 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 , 纪律严明 , 执行 认 真 。而语境 中明显 只断取 了“ 禁止 ” 这一词素 的意
思, 属于 断词 取 义 。
4 . 发展 生产力是 当前 首当其 冲的大事 , 是一切工
同等看待。在本句中, 只断取了“ 等量” 的意思 , 并错误 4 . ( 2 0 0 9 年山东卷 )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 , 医学
数量相等” , 使得成语和整个句子语境不符。 生义 、 褒贬失当、 谦敬错位 、 用错对象等常见误用类型 地理解为“ 中。若是仅凭 语感判 断 , 做题 的准确 率就很难 保证
作 的重 中之 重 。 分析 : “ 首 当其 冲” 比喻 首 先 遭 到 攻 击 或 遭 到 灾 难 。句 中只断 取 了“ 首” 所 含 的“ 最先 、 最早” 的意 思 , 而
的扶持下 , 他们决心 自主创业 ,
开 创一 番新 事业 。 分析 : 这 一成 语 的 误用 , 我们 往 往 归类 为 “ 望 文 生 牛 刀小试 , 分析 : “ 牛 刀小 试 ” 比喻 有很 大 的本领 , 先 在小事 情 义” 。实际上 , 从“ 断词取义” 的角 度 可能 更 好 理 解 一
留学生运用成语偏误举隅及分析
的问 题 , 给 我们 更 多 启 发 。因 此 , 必 要对 留 学 生 运 用 成 能 有
在语言诸系统 中, 词汇 与文化 的关 联最为 紧密。而成 语作为汉语词汇中的特殊 一族 , 史悠久 , 历 源远 流长 , 不仅
1 成语形式书写有误
例 1 如 果 我有 什 么 困难 , 就 心甘 情 原 地 去 处理 她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 蕴 , 还对当代生活起着潜移默化 的影 响,
的一大难题。 为掌握留学生运用成 语的实 际情况 , 我们从 湖南师 范
() 1 形式书写有误 ;2 语义理解有 误 ;3 句法 运用有误 ; () () () 4 语用处理有误。为 了保 持材 料 的原貌 , 我们 未对 所 引
附着在理性义之上表达 人或语境所 赋予 的特 定感受 , 包括 感情色彩 、 语体色彩等。相应地 , 成语也应具有理性义和色 彩义。因此 , 准确无误地 使用成语 的前提条 件是全面把 握 成语语义 。但是 , 由于成语语义 复杂 , 难理解 , 时差 之 较 有 毫厘, 就会谬 以千里 , 因此 , 留学生在成 语语义 理解方面 的
其中运用 了成语 的有 4 2篇 , 占总数 的 3 % ; 含成语 ( 0 所 不 前 非 。 计重 复) 4 , 为 5个 总计使用 了 7 。这 表明 , 4次 留学生对 成 例 5 他 小心 地 翼 翼 开 车 。 语 的使用 比较重视 , 在写作 中能有意识 地借助成 语来提 高 以上三例属于分解成语凝 固结构而出现的失误。结构
形容看不懂四字成语
形容看不懂四字成语1、诘屈聱牙【读音】:jiéqǔáoyá【释义】:形容文字艰涩深奥,晦涩冷僻。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2、茫然不解【读音】:mángránbùjiě【释义】:一无所知,不认知。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3、大惑不解【读音】:dàhuòbùjiě【释义】:深感非常蒙蔽,无法认知。
【出处】:宋·陆游《与赵都大启》:“伏念某下愚无知;大惑不解;罪宜永斥。
”4、艰深晦涩【读音】:jiānshēnhuìsè【释义】:形容笔调深僻、寓意难以认知的文章。
【出处】::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故分章办事,以其所对,别附于问,庶几览者莹然,知子厚之文不苟为艰深也。
”5、不甚了了【读音】:bùshènliǎoliǎo【释义】:不很明白,不很懂得。
【出处】:清·周生《梦中事》:“正面山重水秀;不甚了了;背面青天一月;丛树小山。
”故作高深成语:故作高深拼音:gùzuògāoshēn表述:本来并不高深,故意上装出来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深奥词语,掩盖内容的肤浅.艰涩晦涩成语:艰涩晦涩拼音:huìsènándǒng表述:文字直白很深,难以认知.艰深晦涩成语:艰深晦涩拼音:jiānshēnhuìsè表述:深奥:文辞深奥难懂;艰涩:意义直白,不顺口.形容笔调深僻、寓意难以认知的文章.原文: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故分章办事,以其所对,别列于问,庶几详者莹然,知子薄之文不苟为深奥也.”宋·陈振孙《诗文集书录解题·诗话上》:“为文而艰涩若此,其湮弗没传也.”。
不能照字面理解的成语举隅
不能照字面理解的成语举隅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是高考语文卷中的必考点,出题者常会选这样一些成语: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分析却与全句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答题时稍不留神就会望文生义。
这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多来源于典故,有些字还含生僻的古义,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多翻翻成语词典,尽可能搞清成语的来历和使用范围。
下面举20个不能照字面理解的成语。
1.[阳春白雪]解释: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2.[下里巴人]解释:泛指通俗普及的文艺作品。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邹中者,其始日:。
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3.[奇文共赏]解释:实际上它是个贬义词,此处的"奇文"指的是不好的文章。
不能理解为好文章一起来欣赏。
如"这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现在让我们来奇文共赏,看看它有哪些问题。
"出处: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高山仰止]解释:是指对高尚品德的景仰。
高山,比喻品德高尚;仰,景仰;止,助词。
不能误解为仰望大山而止步。
如:书山有路勒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划线的成语用错。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5.[大方之家]解释: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理解为不小气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王风十雨]解释:是说风调雨顺。
不能理解为风雨成灾。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形容难懂的成语
形容非常难懂的成语有哪些1、聱牙诘曲[áo yá jié qū]释义: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
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清·郑相如《汉林四传·开明君传》:“有荐伏生工《尚书》,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从七岁好口授书文,聱牙诘曲。
”2、聱牙诘屈[áo yá jié qū]释义: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
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二卷:“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多不自解。
”3、不知端倪[bù zhī duān ní]释义:端倪:头绪。
不知头绪。
出处:《庄子·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4、不知所云[bù zhī suǒ yún]释义:云:说。
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5、浑然无知[hún rán wú zhī]释义: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6、诘屈磝碻[jié qū bìng zhòu]释义: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出处: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是岁首士以江西优人来,登场歌舞,皆诘屈磝碻,不可听。
”7、茫无所知[máng wú suǒ zhī]释义:一点也不知道。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姚克》:“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8、懵懵懂懂[měng měng dǒng dǒng]释义: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9、南蛮鴂舌[nán mán xiāng shé]释义: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
不可以证明真想的4字成语
不可以证明真想的4字成语
以下是不可以证明真想的4字成语及解释:
1. 空口无凭:只有口头说法,没有证据,不能证明事情的真实性。
2. 捕风捉影: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事实根据,只是凭空想象或虚构。
3. 疑神见鬼:形容多疑、猜忌,对一些正常的事物也疑神疑鬼,无法证明其真实性。
4. 盲人摸象:形容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妄加猜测或判断。
5.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过头,多此一举,无法证明其必要或真实性。
6. 纸上谈兵:形容只是空谈理论,没有实际行动,无法证明其可行性或真实性。
7.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主观想象或个人经验,不了解实际情况,做出的东西不符合实际需要。
8. 海市蜃楼:形容虚幻的事物或景象,无法证明其真实性。
9. 掩耳盗铃:形容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无法证明其真实性。
10. 井底之蛙:形容眼光狭小,见识短浅,无法证明其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知。
成语中常见别字举隅
成语中常见别字举隅
蔡芳燕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成语中,不乏特别容易写错的字。
不用说在学生作文中,报纸杂志上也经常能看到一些错误。
下面略举几例试作分辨。
一、“再接再厉”误作“再接再励”“吴吉昌再接再励,决心实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遗愿。
”(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76页) “再接再厉”语出韩愈与孟郊的《斗鸡联
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意思是公鸡斗架交锋一次就要磨一次嘴。
现在
形容不断努力,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蔡芳燕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海亮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3
【相关文献】
1.医学论文写作中常见错别字正(误) [J], ;
2.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常见错别字的纠正方法 [J], 郭鹏飞
3.期刊编校中常见汉语错别字辨析及纠正方法 [J], 王欣
4.医学论文写作中常见错别字正(误) [J],
5.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探究——分析中考答卷中常见错别字现象 [J], 姚海霞;马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够明确的成语
不够明确的成语
【不明所以】——(1)不知什么原因。
(2)不去了解辩明事件真相。
【百思不解】——解:理解。
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也说百思不得其解。
【茫然不解】——茫然:无所知的样子。
一无所知,不理解。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得要领】——要:古“腰”字;领:衣领。
要领:比喻关键。
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不知所以】——以:原因。
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指不知道原因。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心中无数】——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
不很明白,不很懂。
【如堕烟海】——堕:落。
好像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
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不知就里】——就里:其中,内情。
不知道内幕。
【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大惑不解】——惑,迷惑;解:理解。
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不得而知】——得:能够。
没有办法知道。
【胸中无数】——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本文标题:形容对事情不理解、不明白、不清楚的成语(标签:)
本文地址:。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在现代汉语中,“答题举隅”是一个成语,形容回答问题时只能字斟句酌,遣词造句方面不能流利。
它源自古代文言文的考试中,考生在答题时被要求从举隅(考试卷的侧边)挑出答案。
“答题举隅”的意思是指做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能力,只是机械地按照别人的意思去做。
这样的情况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例如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和记忆,不能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在工作中,员工只能照搬别人的做法,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在生活中,个人只会一味地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对于个人来说,答题举隅意味着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样的人缺乏自信和自主性,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缺乏主见,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对于社会来说,答题举隅意味着整体素质低下、缺乏创新和创造力。
这样的社会很难取得进步,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要避免答题举隅,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努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个人应该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论,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批判能力。
社会应该重视教育的质量,提倡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答题举隅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们只会机械地回答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种行为是一种消极不积极的表现,使个人和社会都无法进步。
我们应该努力摆脱答题举隅,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言语理解易误用成语
1、不足为训【解释】指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不足:不值得。
训:教导或规范。
例: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误用】易被误解为不足以作为教训。
2、不刊之论(不刊之说)【解释】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例: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
【误用】已被误解为不能刊登出来的言论。
“刊”是削除、修改的意思,不是刊登的意思。
3、不负众望【解释】负:辜负。
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误用】常和“不孚众望”混用。
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孚:信服。
4、豆蔻年华【解释】豆蔻常用以比喻少女,后用“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光。
【误用】易被误用指成年女子。
5、胸无城府【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
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6、破镜重圆【解释】比喻夫妻离散后又团聚。
【误用】易被误用到其他关系上,破镜重圆专指夫妻之间。
7、洛阳纸贵【解释】借指好的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例:这本书走红,一时间洛阳纸贵。
【误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8、功亏一篑【解释】堆九仞高的土山,因只差一筐土而未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
含惋惜意。
【误用】易和“前功尽弃”混用,前功尽弃指以前的功劳完全废弃,努力完全落空。
区别在于“功亏一篑”表示差一点点就能成功,“前功尽弃”则未指明很快就能成功,只强调功劳废弃。
9、望尘莫及【解释】指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例:古代地方官所作所为,朝廷有时也鞭长莫及,难以管束。
10、苦心孤诣【解释】一是尽心竭力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二是为了达到目的费尽心思。
【误用】常和“苦口婆心”混用,苦口婆心形容怀着慈爱的心反复地劝导。
11、高屋建瓴(居高临下)【解释】在高屋脊上往下倒瓶中的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形容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的四字词语
形容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的四字词语
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一孔之见、冰山一角
1、浮光掠影
读音:fú guāng lüè yǐng
释义: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造句: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2、一知半解
读音:yī zhī bàn jiě
释义: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也不透彻。
造句:无论什么问题,他只搞个一知半解就止步了。
3、囫囵吞枣
读音: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造句: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4、一孔之见
读音:yī kǒng zhī jiàn
释义:孔:小窟窿。
,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
比喻片面的见解。
造句:不是满足于个人的一孔之见,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5、冰山一角
读音:bīng shān yī jiǎo
释义: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造句:其实这只不过是折衷主义在这个国家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
形容不懂简单字面理解的词语
形容不懂简单字面理解的词语
形容不懂简单字面理解的词语:
1、望文生义
【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解释】: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
【拼音代码】: wwsy
【近义词】:顾名思义、不求甚解
【反义词】:精益求精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英文】: take the words too literally
2、顾名思义
【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
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
【拼音代码】: gmsy
【近义词】:望文生义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
【英文】: seeing the name of a thing one thinks of its function 【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老师王昶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他给儿子、侄子起名时注意用谦实的字,为的是让他们顾名思义,不要做违背名字的事情,如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等。
形容一点都不了解的成语
形容一点都不了解的成语1、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2、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3、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4、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不知所以[ bù zhī suǒ yǐ ]释义:以:原因。
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指不知道原因。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绳缚二臂。
”6、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释义:云:说。
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7、不知所言[ bù zhī suǒ yán ]释义: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同“不知所云”。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8、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不要用错了贻笑大方!
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不要用错了贻笑大方!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这就造成了有些成语很容易从字面上去理解而造成误解和误用,为了避免误用成语而贻笑大方,搜集整理了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供大家学习。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明明在眼前却看不到的成语
明明在眼前却看不到的成语
明面上看不到的成语有很多,这里列举几个常见的:
1. 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本来已经很完美了,却因为添加不必要的部分而变得不好。
2.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只知道自己所在范围内的事情,不懂得更广阔的世界。
3. 对牛弹琴:形容对不懂事的人讲高深的道理,说话没有对象或对方无法理解。
4. 杯弓蛇影:因杯子和弓弦的形状类似蛇影而引起的错觉,比喻疑神疑鬼,过分敏感,多疑。
5. 六神无主:形容非常害怕或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6.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问题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这些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些情境和概念,虽然它们在眼前看不到,但通过直观的形象和意义,能够传达出丰富的含义和哲理。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成语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成语1.匪夷所思[拼音]fěiyísuǒsī[释义]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2.不可思议[拼音]bùkěsīyì[释义]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处]《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3.莫名其妙[拼音]mòmíngqímiào[释义]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4.神乎其神[拼音]shénhūqíshén[释义]神:神妙;乎:语助词,表感叹。
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出处]《庄子·天地》:“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5.不可捉摸[拼音]bùkězhuōmō[释义]捉摸:揣测,预料。
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摸捉之言以掩之。
”6.不可思议【解释】: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自】: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不可思议。
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或物【近义词】难以想象、玄而又玄、神乎其神、不堪设想、不可名状、不可捉摸、岂有此理、咄咄怪事【反义词】情有可原、通俗易懂、洞若观火、一目了然、可想而知7.不可捉摸【解释】:捉摸:揣测,预料。
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出自】:可是,这个夹肉片和那的嚼饭,都似含着一些不可捉摸的秘密。
老舍《赵子曰》第十八卷【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情及对事物的揣测【近义词】高深莫测、不堪设想、不可思议、莫名其妙【反义词】料事如神、一目了然8.匪夷所思【解释】:匪:不是;夷:平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照字面理解的成语举隅
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是高考语文卷中的必考点,出题者常会选这样一些成语: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分析却与全句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答题时稍不留神就会望文生义。
这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多来源于典故,有些字还含生僻的古义,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多翻翻成语词典,尽可能搞清成语的来历和使用范围。
下面举20个不能照字面理解的成语。
1.[阳春白雪]
解释: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2.[下里巴人]
解释:泛指通俗普及的文艺作品。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邹中者,其始日:。
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3.[奇文共赏]
解释:实际上它是个贬义词,此处的"奇文"指的是不好的文章。
不能理解为好文章一起来欣赏。
如"这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现在让我们来奇文共赏,看看它有哪些问题。
"
出处: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4.[高山仰止]
解释:是指对高尚品德的景仰。
高山,比喻品德高尚;仰,景仰;止,助词。
不能误解为仰望大山而止步。
如:书山有路勒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划线的成语用错。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5.[大方之家]
解释: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理解为不小气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6.[王风十雨]
解释:是说风调雨顺。
不能理解为风雨成灾。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7.[久假不归]
解释: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借了别人的东西长期不归还,占为己有。
不能理解为请了长假不回来。
出处:《盂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8.[不刊之论]
解释:此处的"刊"是"修改"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修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
不能理解为因质量低不能刊登的言论。
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9.[三人成虎]
解释:是说谣言经过反复传播,就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不能理解为几个人团结在一起就有如虎的威力。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
10.[名山事业]
解释:指著书立说的事业。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
11.[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今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今若江河。
”
12.[明日黄花]
解释: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
出处:宋·苏拭《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13.[求田问舍]
解释:是说只求个人小利,这里使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不能理解为买田购房。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
14.[表里山河]
解释:指地势极险要,不能理解为山河内外。
出处:《左传·父老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日:'战也。
战而捷,必得诸侯。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
15.[不名一文]
解释:指极其的贪穷。
此处的“名”是"占有"的意思。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分钱。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
16.[舞文弄墨]
解释:旧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现泛指玩弄文辞(是贬义词)。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
出处:《隋书·王充传》:“明习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
17.[屡试不爽]
解释:意思是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不爽,没有差错;不能理解为不爽心、不理想。
如"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好,连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跃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 18.[年富力强]
解释:往后的年岁还多,年纪不大,精力充沛。
不是指身体强壮,力气大。
如"他年富力强,扛上百八十斤没问题。
"
出处: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
19.[触目惊心]
解释: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而引起内心震动,多用于消极方面。
不是指情况紧张、惊险。
如"杂技演员的空中表演,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让观众感到触目惊心。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 “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
20.[文不加点]
解释:是说文思敏捷。
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