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的栽培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芦笋的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戴素英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3年第05期
专家简介:
戴素英,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蔬菜领域科技服务首席专家。

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芦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河北省蔬菜学会理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农业技术协会专家顾问团专家、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精通蔬菜温室大棚及露地等高效优质无公害栽培及育种技术。

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部、厅院各级各类研究及推广课题,选育出黄瓜、砧木、芸豆、豇豆等十几项蔬菜新品种。

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9本。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等。

芦笋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说和葱蒜类是一个大家族。

根据这一特点,芦笋在栽培上应注意避免与葱蒜类连作。

芦笋供人食用部分是幼嫩的茎芽。

早春嫩茎破土而生,形似芦茎,状如笋,因而得名芦笋。

芦笋的嫩茎出土,犹如石刁,茎枝长出像侧柏一样的叶子,又称石刁柏。

芦笋有雄雌株之分,生产上雄株产量高。

芦笋是世界珍贵的高档名菜,也是一种高效益经济作物,它营养丰富,具有“一减”即减肥,“二抗”即抗癌、抗肿瘤,“三降”即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医疗保健功效,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一、绿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绿芦笋是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地理纬度在20~60度的范围内均可种植。

但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高产质优,因此,要调节好土壤、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环境条件,以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1.温度条件
温度对绿芦笋生育、品质及产量影响很大。

绿芦笋既耐寒又抗热,适应性很强。

从热带到寒带均能生长,但绿芦笋最适宜在温带栽培。

嫩茎在10℃开始抽发,10~30℃的条件下均可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5℃和35℃是嫩茎生长的临界最低和最高温度。

2.土壤条件
绿芦笋根系发达,属深根性作物,根系吸收和贮藏的养分能供第二年形成嫩茎。

根系发育良好,储藏的同化物多,第二年嫩茎产量才会高。

根系的发育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因此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芦笋的品质和产量,所以种植上应避开水田和粘重土壤。

选择土壤通透性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丘陵和沙漠地也可以
种植。

绿芦笋在我国从海南到北方的东北、内蒙古、新疆等省都有种植,而且生长良好。

在土壤pH5.5~8的范围内均可种植绿芦笋,但忌强酸强碱土壤。

绿芦笋耐盐性较好,在含盐量不超过0.35%的中轻盐碱地不需采取特殊措施即可正常生长,而且品质良好。

0.35%以上的中重盐碱地通过压盐抑盐等措施,也可正常生长。

绿芦笋适宜在盐碱地区开发种植。

3.水分条件
绿芦笋真叶退化为拟叶,呈针状,茎叶表面有一层蜡质,蒸腾量小,因此耐旱能力强。

绿芦笋根系庞大,储水量大,遇旱能自行调节。

最适宜的田间持水量在20%~30%左右,低于16%时需及时浇水。

绿芦笋怕涝,土壤持水量过大、地下水位过高、雨后积水或空气湿度过大时,易导致病害发生,造成根系腐烂,植株死亡。

4.营养条件
绿芦笋为多年生蔬菜,合理施肥是保证绿芦笋持续高产的关键之一。

绿芦笋喜肥,氮磷钾和有机肥尤为重要。

氮肥能促进叶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缺氮时会使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磷可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拟叶的形成;钾能促进拟叶的光合作用和同化物质向储藏根输送,使根系发达,缺钾时在老枝、拟叶尖端出现退绿症状;加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芦笋的品质,并且要及时追肥,追肥以氮磷钾为主,注意增施钾肥和补充铁锌铜锰等微肥。

5.光照条件
绿芦笋是喜光作物,地上部茎叶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这样有利于同化产物的制造和积累,光照不足会影响绿芦笋的生长发育。

因此,绿芦笋应种植在无遮阴的地方,定植密度不宜过大,不能进行间作,以利植株的旺盛生长。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16~25℃之间。

二、绿芦笋的栽培方式
绿芦笋可露地栽培,也可采用保护地栽培。

目前绿芦笋大面积生产主要是采用露地种植,利用棚室保护地可四季栽培,实现周年供应。

绿芦笋种植技术并不难,但要掌握绿芦笋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需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科学的管理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选择优良品种,因为绿芦笋是一次种植连续收获8~10年的经济作物,如果品种选择不正确,将会影响多年的产量和效益;二是要求精细管理,只有保障精细管理才能延长生长年限,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

而粗放管理往往因为病虫害严重,而缩短生长年限,降低产量、品质和效益。

三、绿芦笋品种的选择
俗话说好种出好苗。

选择优质绿芦笋品种的原则主要是挑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杂交一代品种或者是全雄杂交一代种。

应用优良全雄杂交一代品种,笋形好,畸形率低,产量比常规品种提高30%以上,抗病能力和优质笋率均有提高。

绿芦笋有多种优良品种,国产绿芦笋主要有冠军、硕丰、京绿2000、井冈701、井冈红等新品种。

国外品种主要有NJ1113、NJ1122、NJ1025、阿波罗、阿特拉斯等。

四、绿芦笋育苗技术
1. 浸种催芽
绿芦笋种子皮厚坚硬,角质化强,吸水困难,发芽缓慢,为促进绿芦笋种子发芽,在播种前必须先催芽。

播种前可先将种子晾晒1~2天,然后用清水漂去秕籽和虫蛀籽,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0~12小时,用30~35℃温水浸种2~3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足水分捞出,用湿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在25~26℃的温度下催芽,每天用自来水冲洗2~3次,有10%~20%种子拱芽时则要及时播种。

2. 育苗
绿芦笋生产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出苗率高,可节约种子,降低成本,便于集中管理,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和培育壮苗,以达到早期丰产。

根据栽培季节和茬口的不同,育苗方法主要有露地育苗、塑料小拱棚育苗、阳畦育苗和温室育苗等方式。

(1)露地育苗
每亩施腐熟堆肥3000~5000公斤、撒可富复合肥50公斤,撒匀深耕25厘米,精细整地后作畦,做成宽1.2~1.5米的畦,需整平畦面,做到土壤细碎,畦面平整。

每亩用种90~100克,占用育苗地面积30~40平方米。

(2)小拱棚或阳畦育苗
阳畦可于冬前做好,一般做成宽1.5米,长10~15米,北墙高于南墙10厘米的抢阳畦,可采用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育苗。

营养钵应于播种前准备好,营养土按30%的园土、35%的圈肥、30%的草炭土、1.5%复合肥、0.5%尿素、1%磷肥和2%氯化钾配制,过筛装钵,摆到阳畦或小拱棚内。

摆放前要用辛硫磷加适量沙土配成药土撒于苗床,以防地下害虫。

播种前10天左右要覆盖膜和草苫增温。

营养钵育苗,移栽时伤根少,成活率高。

3. 栽培季节和播种期
绿芦笋多春播,也可秋播。

春播3至4月份播种,5至6月份定植,第二年春季开始采笋。

秋播8至9月份播种,10至11月份定植,第三年春季开始采笋。

播种期可根据茬口和育
苗条件,由定植期向前推60~80天,早春时期以4~5厘米深处土温达10℃以上时为播种适宜期。

4. 育苗期的管理
(1)温度管理
绿芦笋早春播种要注意保温,绿芦笋发芽适宜的温度在25~28℃之间,小拱棚或阳畦育苗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18℃。

出苗后白天温度25℃较为适宜,最低温度不低于8℃,最高不超过30℃,超过30℃应及时放风。

并逐渐加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壮苗标准。

(2)水肥管理
出苗前苗床土要保持湿润,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亦应及时补水。

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可随水浇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如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沼气液,也可随水施入尿素及氯化钾等,苗期追肥2~3次。

使苗在生长后期能充分积累同化养分以培育壮苗。

雨季要注意做好苗圃地开沟排水的工作。

(3)中耕锄草
出苗后,立即将地膜揭除。

齐苗后撒播的要疏苗,保持苗距7~10厘米。

育苗期间要勤除草,及时中耕松土。

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苗株倒伏。

(4)病虫防治
用多菌灵、芦笋清防治茎枯病、褐斑病,用抑太保、辛硫磷等防治斜纹夜蛾及地下害虫。

危害绿芦笋幼苗的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和蛴螬,每亩地可用辛硫磷2公斤拌细干沙15斤撒在畦面上进行防治。

五、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1. 定植时间
绿芦笋定植时间主要看定植苗的生长状况,播种后60~80天,苗高30厘米左右,待绿芦笋幼苗地上茎长出3个以上分枝,7条以上地下储存根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注意需按幼苗大小分级定植。

2. 定植地的选择
绿芦笋对于酸碱度的要求不太严格。

凡pH值在5.5~8之间的土壤均可进行栽植。

为了获得高产稳产最好选择具有水浇条件,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

绿芦笋地怕积水,切忌选用地下水位过高和夏季易于积涝的地块。

3. 定植前的准备
(1)挖定植沟
在经过深翻平整的地面上,按南北行向,行距1.5米挖定植沟,沟宽40厘米,沟深40~50厘米。

(2)施肥填沟
将每亩二氨40~50公斤、有机肥2000~3000公斤按一层肥一层土的方式分层回填入沟中,使沟面略低于原地平面,耧平沟面,顺沟浇透水。

4. 起苗定植
待绿芦笋幼苗地上茎长出三个以上分枝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露地撒播育苗的,起苗时先沿笋苗株行中间,用铁铲割成方块,然后带土将苗起出,营养钵育苗的需退去营养钵,按株距25厘米,定植于定植沟内,笋苗鳞茎盘定植深度距地面15厘米。

然后浇水,水渗后适时松土保墒。

5. 定植后当年的管理
定植后要视墒情适时浇水,雨季到来前要顺垄培土10~15厘米。

发现蚜虫危害要及时喷洒吡虫啉、啶虫脒等进行防治。

为加速笋苗生长,定植缓苗后每亩追施复合肥20~25公斤1~2次,8月份每亩追施有机肥3~5立方米、复合肥20~25公斤。

立冬后浇一次冻水,以利保墒保温,保护幼笋安全越冬。

六、采收
一般第一年春季育苗或早春保护地育苗的绿芦笋在夏季进行定植,第二年春季开始收获产品;夏秋季育苗定植的,第二年秋季或第三年春季开始收获产品。

露地栽培一般在4~6月采收,以后各年采收时间基本相同。

绿芦笋采收的持续时间和收获产量与生长年龄和发育状态有关。

一般定植后一年开始采收,视前一年长势情况可采收30~50天,亩产可达150~250千克,4~8年生的成年笋,每年可以采收60~90天,亩产可达800~1500千克。

当绿芦笋日采收产量明显降低时,应停止采收,留茎放秧,让笋株进入植株生长阶段。

采收方法主要有两种,留母茎采笋法和光头采笋法。

当上一年植株生长较弱,应采用留母茎采笋,采收前每株先留1~2个健壮茎,放茎生长以进行光合作用,补充营养,然后再采收陆续生长的嫩茎。

正常生长的笋田,可光头采笋,即春季生长的嫩茎全部采收。

采笋留茬要合理。

一般贴地面割下即可,留茬过高,后期腐烂易使周围新发嫩笋感染锈斑病,留茬过短易伤鳞茎盘和影响养分的回流。

采笋时要细心,不要碰伤周围其它不应采的嫩笋,采出的笋要放入采笋箱内,上盖湿布,放在阴凉处,防止跑水老化,风化变色,确保嫩笋质量,并及时送加工厂,有条件时要及时放到冷库储藏。

采笋长度根据市场或订单要求的规格而定,一般20~25厘米左右,过长过短都会直接影响绿芦笋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