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覆盖: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

合集下载

审计全覆盖

审计全覆盖
(一)实行审计全覆盖。有重点、有步骤、有深 度、有成效。
(二)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三)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 省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管干部、统一管理的要 求,加强对本地区审计试点工作的领导。
(四)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分类科学、权 责一致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保障机制;健 全审计职业岗位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审计职业保 障机制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中央精神解读
审计机关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 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 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 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 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作为被审计单位, 了解被审计内容, 帮助降低公司审计 风险
了解国家对审计工作的 新动态、新要求,分析 借鉴,以提高内部审计 的效率效果和规范性
主要任务:
(五)加强审计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审计 职业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原则、无私 无畏、敢于碰硬,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六)建立健全履行法定审计职责保障机制:支 持、不越权、自觉、沟通。
(七)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审计与组织人事、 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 工作协调机制。(考核、干部任免、整改、述廉、 整改不力问责)
业化建2设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 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 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 见》等相关配套文件。
总体要求 覆盖范围 任务要求 议一议
指导思想:
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 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 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 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 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新财政审计环境下如何加强财政审计工作

新财政审计环境下如何加强财政审计工作

新财政审计环境下如何加强财政审计工作摘要:随着财政改革工作的深化发展,带动着审计工作出现巨大变革,尤其是在全新的审计环境下,为确保财政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应对财政审计工作进行合理改革,通过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及审计方法的转变,增强财政审计的效果,审计监督和财政改革互相推动,促进经济良好发展。

为此,文章主要就新财政审计环境下如何加强财政审计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环境;财政审计;有效措施财政审计是政府审计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新的财政审计环境下,更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优化,确保审计功能和价值完整体现出来,为国家经济安全及发展保驾护航。

当今我国也在不断优化和改革审计工作,如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工作、转移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审计,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实施有效的创新改革。

但应该注意的是,财政审计环境正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只有结合审计工作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强化措施,才能够推动审计工作稳定实施,发挥较好的效果与质量。

一、我国财政审计工作面临的新环境(一)建立新型的公共财政体系当前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着全新的公共财政体系得以顺利建立,随之而来的,处理社会隐藏的公共问题,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确保社会经济运行有着较高稳定性,则是如今审计工作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1]。

如今时期,公共财政需要肩负的责任往往是确保国家政权的顺利运行,并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让各行各业的收入支出更加均衡,为财政工作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所以,只有优化现有财政支出结构,才可以保障我国资源被完全分配到各个领域,带动教育行业、医疗行业、文化事业等拥有的设施、技术都越发完善,促进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二)建立资金绩效考核体系当前,我国市场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下,更加侧重于资金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应用。

该制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使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等方面获得广泛的监督,注重资源的使用效益,保障我国财政资金充分运用。

对审计全覆盖内涵的几点认识

对审计全覆盖内涵的几点认识

AUDITING ANDFINANCE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肯定了国家审计作为公共资金“守护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首次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随后,刘家义审计长在201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审计全覆盖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新时期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全覆盖,并且要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

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审计全覆盖的提出及推行,对推动国家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促进资金高效使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已成为学术界以及审计实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审计全覆盖的内涵,全面审计与审计重点又有怎样的关系,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对审计全覆盖内涵的现有研究什么是审计全覆盖?如何理解审计全覆盖的内涵?这是研究这一问题必须首先予以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学术界对此已开展了一定研究。

任艳利(2015)以公共预算理论、审计理论为支撑,分别从审计监督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审计目的以及审计成果的载体四个方面探析了审计全覆盖的内涵;徐薇(2015)一方面对审计全覆盖理念的外延进行了论述,认为审计监督的对象全面涵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而审计重点和被审计主体则是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进行管理、分配和使用的活动以及部门、单位和个人。

另一方面从“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四个层面进行介绍;晏维龙等(2016)指出“全覆盖”理念下国家审计范围的重点发生了变革与发展,即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迈向了公权力全覆盖审计,这是对“全覆盖”理念下重点审计内容的论述,但没有谈到国家审计在审计深度、效果等方面的“全覆盖”;裴育(2016)从“一条主线、二大目标、三项要求、四个抓手、五条路径”五个方面阐述了全覆盖的内涵,认为审计全覆盖的关键特征是公共性,即以公共受托责任为基础。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财会审计[4]胡健.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19).[5]陈炫,舒适.浅议如何搞好会计稽核工作[J]. 公用事业财会, 2006(01)[6]刘太鹏. 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联系与区别 [J]. 2010,(10).[7]阳秋林. 衡阳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应用情况调研 [J]. 2012,(04).[8]王守飞,邹丰翼. 企业会计监督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J]. 2012,(2).[9]李晖琴.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J]. 2011,(09).[10]王晋林. 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 [J]. 2010,(11).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黄 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工程处,河南 平顶山 467099)摘 要:新常态下加强内部审计,扩大审计监督面,强化过程监管,做好“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和“公共资金的守护神”,加强审计监督,为基层单位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常态;内部审计;审计监督新常态下加强内部审计,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强化过程监管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资源绩效的重要保障。

审计作为重要监督手段,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在经济新常态下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反腐败斗争中被寄予厚望。

1 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必要性首先,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审计监督从行政监督中单列出来,纳入党和国家九个方面的监督体系之一。

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七个形象定位(政策落实的督查员、经济运行的安全员、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进一步强调了审计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其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更加错综复杂,这就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沈丘县“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全覆盖审计

沈丘县“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全覆盖审计

100传真CHUANZHEN任审计时,发现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在纪检、组织、监察、审计、司法和主管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查处大要案一起,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名科级干部被追究刑事责任。

前阶段,郑州市审计局根据审计计划,在该项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案件线索,经整理相关资料后,向市纪委进行了移送。

市纪委经过研究,迅速派出调查组,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进行了周密调查,最终认定该案件事实。

该案件的查处,是审计人员利用娴熟的业务技能和职业敏感性判断发现线索,各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联合打击彰显巨大威力。

(李 彬)桐柏县“跟、询、答”三步审理法规范行政执法近年来,省市县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先后出台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立项、范围、方法、方式、经费来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桐柏县审计局立足这种审计现状,积极探索了“跟、询、答”三步法制审理法,为政府投资建设审计项目“保驾护航”,在规范审计人员行政执法行为、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跟”,每个政府投资审计项目下达通知后,局法制股至少做到现场跟审一次,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人员的工作流程、取数依据形成“现场印象”,以便在发表意见时,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形、审中有数”。

“询”,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单项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初步问询清单,对工程量、工程单价来源依据,招投标评价来源依据,工程结算情况评价依据等一一列入清单,并由法制人员询问依据、落实取证出处后,才能给予审理评价。

“答”,法制审理出具的书面复核意见,业务审计组必须一条条对照做出应答,对认为审理评价不恰当的提出不同意见及相应证据,由法制人员再次评价;不答复事项,一律提交局长审理会议,法制审理保留不通过意见,并对审计项目最终是否采用出具否决权。

通过“跟、询、答”的审理模式,让审理人员给业务审计人员“找找茬”,从而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行政执法意识,堵塞漏洞,筑牢审计执法防线。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探析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探析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探析摘要: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家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析其全覆盖的范围及实现路径,有利于提高审计效能,减少监督盲区。

关键词:全覆盖审计监督对象审计监督内容一、研究背景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概念。

2015年《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对审计全覆盖做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2020年10月审议通过并自2022年1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二、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形势(一)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满足国资监管要求。

国有企业作为国资委的出资企业,需接受政府的监管。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监管文件,均要求加强审计监督。

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09号)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等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要求“健全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实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建立对企业国有资本的经常性审计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号)要求“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全覆盖,加强对国有企业全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有关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有关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为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根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行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X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对重点部门、单位要每年审计,其他审计对象1个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以与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开展跟踪审计,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多、反映大的单位与领导干部要加大审计频次,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全覆盖。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通过审计全覆盖发现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纪XX问题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二、对公共资金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机关要依法对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政府部门管理或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资金,以与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主要检查公共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情况,公共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与公共资金沉淀等情况,公共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等情况,公共资金管理、使用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以与职责履行情况,以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审计全覆盖: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

审计全覆盖: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

审计全覆盖: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作者:来源:《中国内部审计》2018年第10期国资委管理局财务(审计)办公室审计处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关服务管理局,负责委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审计相关工作。

作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其审计全覆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摸清审计对象底数自2013年以来,审计处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管理局管理联系单位基本情况的专项普查工作。

经统计,目前国资委管理联系及代管的各类单位共计703家,包括11家行政单位、138家事业单位、310家行业协会(学会)以及244家部门管理企业。

通过普查,摸清了上述单位的基本信息、财务资产、从业人员、对外投资、银行账户、基本建设、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家底”,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局系统管理联系单位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详实的基础资料。

在对所有单位审计调查形成单户综合报告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类专项报告。

扩大财务收支审计范围审计处对所有二级预算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三年来,共对65家直属直管单位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增强了相关人员的法纪意识,促进指导各单位加强内部管理。

为全面真实反映国资委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各年度资产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和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完成情况,审计处组织开展对所属9个服务中心及其经济实体开展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确认工作,从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支持等4个方面进行审计确认。

三年来,形成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经营业绩完成情况说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说明共297份,披露各单位财务资产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对督促各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相关单位改革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预算评审及绩效评价适应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积极创新审计工作。

为规范国资委部门预算评审工作,保证部门预算评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三年来,对委內厅局和所属单位30个项目开展预算评审,规范了预算编制行为,提高了相关厅局和单位预算编制质量,提升了预算管理水平,优化了委内预算资源配置。

审计全覆盖的相关举措和成效

审计全覆盖的相关举措和成效

审计全覆盖的相关举措和成效
以下是一些与审计全覆盖相关的举措和成效:
1. 拓展审计监督范围:将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实现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全面覆盖。

2.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

3. 加强协同监督: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4. 强化审计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加强跟踪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5. 提高审计成果运用: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通过实施审计全覆盖,取得了以下成效:
1. 强化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

2. 加强了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3. 揭露和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问题,维护了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4. 推动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审计全覆盖的实施,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区县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问题及建议最新分享

区县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问题及建议最新分享

区县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问题及建议(最新分享)根据审计制度相关规定,各区县设计部门明确了实行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原则、范围和方式。

结合相关审计实践,对区县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区县级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的问题(一)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由来已久,一般区县级审计机关行政和事业编制共有二十个左右,实际在一线从事审计工作的业务人员也就十来个人,而每年计划内、计划外的审计项目(包括政府投资结算项目)上百个,审计人员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繁重的工作压力,往往使审计人员疲于应付,影响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的制约,审计人员不足也制约了审计覆盖面的扩大。

(二)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影响审计全覆盖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处理各种经济事项的方法日新月异,特别是会计核算软件不断升级,审计署开发的“A0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已经不能读取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套和业务数据,需要利用计算机语言编辑相关命令来完成查询、比对和分析等任务,而区县级审计机关缺乏掌握此类技术的审计人员,审计的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审计方式方法滞后在审计项目组织上没有完全做到审计资源优化组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在审计方法模式上仍以过去传统的审计方法为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复合型审计人才紧缺审计人员以财会类、工程类审计人员为主,缺少计算机、资源环境、综合经济等方面的审计专业人才,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审计、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绩效审计等领域的审计需求,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五)交流学习不够审计全覆盖是一项新课题,需要各地审计机关认真研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这期间交流学习的作用必不可少。

但审计部门由于受自身的职业特点和繁重的审计项目任务所限,很少有机会外出集中学习和交流,影响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更新。

审计全覆盖推进情况汇报

审计全覆盖推进情况汇报

审计全覆盖推进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根据公司要求,对审计全覆盖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现将相关情况详细说明如下:一、审计全覆盖推进情况。

自从公司决定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在审计全覆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明确目标,我们明确了审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即通过全面审计,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2.制定计划,我们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审计全覆盖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3.加强沟通,我们加强了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征求各部门意见,确保审计全覆盖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与配合。

4.全面展开,我们全面展开审计全覆盖工作,对公司各项业务、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计,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5.及时整改,我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了问题整改台账,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取得的成效。

经过我们的努力,审计全覆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发现问题,通过审计全覆盖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等,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2.整改落实,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整改,建立了健全的问题整改机制,确保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3.提升效率,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加强了对各项业务的管理,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在审计全覆盖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对问题整改的跟踪力度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审计全覆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审计全覆盖工作,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新常态下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

新常态下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

新常态下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作者:李福展来源:《理财·经论版》 2016年第7期李福展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把实行“审计全覆盖”作为审计改革的首要任务,明确了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原则、范围和方式,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正式进入全覆盖新时代。

实行审计全覆盖,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审计机关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的必然要求。

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最大化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是县级审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

一、深刻全面理解审计全覆盖什么是审计全覆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国办《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精神,所谓审计全覆盖,就是指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在一定周期内对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国家治理的需要。

实质上就是国家为实现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反腐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治理政策。

如何理解审计全覆盖?《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监督的意见》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接受审计、配合审计”。

《框架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要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审计监督全覆盖,核心在于“全”,体现在审计监督的审计对象、领域、内容、层面、方式、过程、效果以及职责任务是全面的、全部的、全方位的。

《框架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审计全覆盖必须是“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全覆盖。

审计全覆盖的相关举措和成效

审计全覆盖的相关举措和成效

审计全覆盖的相关举措和成效审计全覆盖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旨在确保公共机构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真实可靠,防止腐败和财务失误。

通过对所有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审计全覆盖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举措和成效。

审计机构可以制定全面的审计计划,确保对所有相关部门和项目进行审计。

他们可以根据风险评估和前期调查的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以确保全面覆盖。

此外,他们还可以制定细致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机构可以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获得所需的信息和文件。

他们可以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财务活动的细节和流程。

这有助于审计机构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审计机构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他们可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和技术,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以发现异常和潜在的问题。

这种数据驱动的审计方法可以加快审计进程,并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审计全覆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成效。

首先,它可以帮助发现并防止财务失误和腐败行为。

通过全面审计,审计机构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止财务失误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这有助于维护公共机构和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审计全覆盖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所有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审计机构可以验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它们符合财务准则和法规的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告的信任和依赖。

审计全覆盖还可以提供有关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指导。

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审计结果,向被审计单位提供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

这有助于提高财务运作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审计全覆盖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可以帮助发现和防止财务失误和腐败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供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合理制定审计计划、与被审计单位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审计机构可以实现审计全覆盖,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2.08•【文号】•【施行日期】2015.12.08•【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为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完善审计制度有关重大问题提出如下框架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宪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审计工作的职责任务和履职特点,着眼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更好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几点思考

关于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几点思考

审计关于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几点思考◇ 侯新亚今年5月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

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一、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内涵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我国国家治理与经济改革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未来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审计工作的建设,需要全面准确把握审计全覆盖的基本内涵。

“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一理念的首次正式提出是在2013年10月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审计机关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全面覆盖是构建监督密网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监督体系权威高效的重要内容。

只有全面覆盖,才能真正保证监督的震慑力。

要想实现审计全覆盖,审计机关要建立相适应的审计机制与工作机制,做到统筹安排、权责清晰、落到实处、提升实效。

审计全覆盖不仅要在一个审计事项中做到全覆盖,还应对所有应接受审计监督的主体进行全覆盖,对于该审的一定要审,凡是要审的则严肃审计,全覆盖、重实效。

二、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实施中面临的困难按照审计长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审计全覆盖要做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

如今审计工作在推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基于当前国家审计的现状,审计机关也在探寻推进审计全覆盖的道路上面临着问题与阻碍。

一是审计人员配置不足。

审计业务人员不足制约了审计覆盖面的扩大;审计人员信息化技术缺乏,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的效率;地方审计机关任务来源的多渠道,导致审计工作内容多、压力大,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审计风险;现存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力量没有形成合力。

【思考建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思考建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审计体制改革。

目前审计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这是审计监督全覆盖首次写进政府文件,代表着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凡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对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都要接受审计。

而要做到这些面临较多难题。

(一)审计全覆盖面临的任务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一直以来,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一直存在,繁重的审计任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主要矛盾。

审计全覆盖推行以后,面临“审钱、审人、审政策”的压力,审计力量不足的困难将更加凸显。

以广东审计系统目前的人力测算,要在3至5年内实现对所有审计对象轮审一遍难度非常大。

(二)审计队伍专业素质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审计全覆盖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有财会、审计、法律、管理、计算机等方面全面的知识结构,也需要较高的组织、沟通、协调、处理等能力结构。

而目前审计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复合型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非常缺乏,专家型审计人才更是寥寥无几。

(三)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支持和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

加强审计“全覆盖”肯定会涉及权力和利益部门,特别是经济审计的全覆盖更加涉及到党政一把手的权利运作,审计必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完善审计管理体制。

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审计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赵岩竹《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指出,审计机关要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因此,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新形势下完善国家治理的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全面有效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选择。

审计监督全覆盖,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数量和范围的扩大。

全覆盖不仅要有面的扩展,更要有质的提高,要按照刘家义审计长的要求,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地全覆盖。

这是国家赋予审计新的职能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突出重点,确保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和对改革发展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难点、热点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其次要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全覆盖,绝不能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盲目求数量、赶进度,而是通过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勇于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同时推动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因此,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数据库,实现审计计划全覆盖一是摸清审计对象情况,逐步完善监控系统,建立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库。

审计机关要紧随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建立人事、财政、编制、社保、国土、房产、车管、户籍、扶贫、农业、民政基本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或直接联网,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分类的审计数据库。

通过建立和完善被审计单位数据库,把全部审计对象纳入监督视野。

二是对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整理分类,设定相应的动态管理层级。

在对获取的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根据审计工作实际需要和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经济性质、规模、预算级次等条件,将审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设定不同的动态管理层级,为科学制订审计工作计划、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等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直属直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形成内部控制调查报告。

2015年,继续做好对相关单位内控建设的指导工作,就内部控制的不同业务、方面或环节,确定评价项目、标准和测试方法,对管理风险和漏洞进行披露,并督促整改,促使建立完善适合本单位的内控制度。

2016年,对委机关及各二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控基础性评价,出具31份内控评价报告;选择两家行政单位开展内控制度建设试点,制定了《内控手册》模板和《制度汇编》;对相关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选择对外股权投资、房屋租赁和合同管理等三项业务,统一提出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意见。

对资产运营盲区开展专项审计
在常规审计工作基础上,内部审计不断创新理念,针对所属单位财务资产运营的盲区和重点开展专项审计。

2014年,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行业协会脱钩工作的需要,为制定改革方案、争取财政支持等做准备,对相关单位改革的人员成本进行测算,并开展了相关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一系列专项审计调查。

年,对相关单位沉淀资金、对外投资、党费工会会费等情况开展专题审计。

2016年,对相关单位所属房地产开发企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长期股权投资与资金拆借、银行理财、股票、期货、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审计处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巡视的协调配合,及时提供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协助调查相关问题。

三年来,对所属各单位历年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梳理、甄别,采取对账销号的方式督促指导有关单位加强整改,形成国资委所属单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审核报告。

通过完善审计成果应用,提高审计权威性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推动修订完善相关审计制度,使各项工作于法有据,确保审计任务顺利实施。

一是为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审计质量,出台实施了《国资委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二是为规范国资委部门预算评审工作,保障部门预算评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出台实施了《国资委部门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三是制定绩效评价相关制度以及经营业绩考核确认审计管理办法。

审计处积极探索构建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目标、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在促进各单位依法经营、完善内控、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和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NTERNAL AUDITING IN CHINA.OCTOBER 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