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 第二章 教育哲学的反思及其对象和任务[精]
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特点】1.教育哲学的实践性----首要特征★教育哲学的实践性主要是指教育哲学在其性质上是一门“实践哲学”。
狭义:实践哲学就是“伦理学”。
如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所说的给予教育以目的的实践哲学就是“伦理学”。
广义:实践哲学指人们从事具有历史性的社会活动的哲学。
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
2.教育哲学的反思性----最关键特征(反思性的两层内涵)★两层含义:(1)是指教育哲学的研究是把研究者自身和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一些人的价值立场作为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外部教育问题的分析始终伴随这这一内部重要条件的分析。
(2)是指教育哲学的知识是一种体现这研究者价值立场的“反思性知识”。
操作性知识:直接改变人们的行为表现;描述性知识:直接增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反思性知识:在于唤醒人们被程式化的生活所麻木了的意识。
3.教育哲学的批判性(含义)(1)教育哲学有助于将教育者从常识和陈规陋习中解脱出来,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工作的思想的基础。
(2)教育哲学的研究可以对教育生活中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价值观进行分析。
(3根据对原有知识、价值观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进行从构教育生活的知识基础和价值观念。
教育哲学的价值性(含义)教育哲学价值型是指任何教育哲学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基础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育哲学的价值】1.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2.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3.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4.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5.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6.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一个思想平台【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概念与关系)1.规范教育哲学(20C40S前)(美)弗兰肯纳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叶的那场教育哲学性质大辩论提出一个概念,与“思辨教育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相对。
三种的区别在于:思辩教育哲学:试图寻找与教育过程相关的人与世界的形而上假设分析教育哲学:致力于澄清一些关键的教育概念规范教育哲学:侧重于理解与论证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应该采取的方法提出建议。
教育哲学 第二章 教育哲学的反思及其对象和任务精品教育文档
三、教育哲学前提反思的意义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 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自我的探求和反 思,在思想或理论的根本前提或根本原因、根 本依据、根本问题层面上描述教育发展的图景 和规范人的教育行为,教育哲学是寻找教育产 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寻求教育安身立命之本。
三、教育哲学对教育思想的反思是教育学 的自我反思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或教育存在。其中教 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物质的教育现象、教育事实 的教育存在和教育问题,任务是通过对教育存在和教 育问题的观察、分析等认识教育本质和规律,实践教 育规律、原则、目的。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思 想及其现象,任务是通过对教育思想的反思认识教育 最高本质和教育普遍规律,寻求教育终极本原和最高 追求,建构教育终极目标。
一、反思和寻找教育发展的思想根源从来 就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如果一个历史学家不懂得在一 个过去的行动背后的思想,那 个行动对他来说就是死了的, 也就是说是毫无意义的行动。 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科林武德
二、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使得教育哲学对教 育思想的反思特征明显凸显
教育学发展过分追求自然科学化,更重视 教育科学的发展,重视教育的技术性问题,比 较轻视教育哲学的发展,轻视教育的价值问题, 轻视对教育的整体研究。教育的许多问题从整 体看,都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并且教育中的 事实和价值都不是自在的存在,而是自为的存 在,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产物。
[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从哲学反思的角度形成对教育哲学学科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新的理解,难点在于对教育哲学反思的根 本方法的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 第二节 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 第三节 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任务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教育哲学》张楚庭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前言第一章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第一节教育中有多少问第二节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三节教育曾经怎样被考察着第四节从什么视角观察第五节“教育就是教育”第二章人是什么第一节教育的第一问第二节谁提出了第一问第三节反身性第四节我与我第五节人有没有本质第六节自增性第七节语言与人第八节“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第九节人被考察得怎样了第三章关系中的人第一节关于关系第二节时代与人的关系第三节关系与人的存在第四节人创造了关系第五节关系给人带来了什么第六节人怎样变小,怎样变大第七节人与个人第八节主客体关系第九节关系是可以改变的第四章人发展什么第一节关于功利第二节教育服务与服务教育第三节美育的功能第四节语言教育第五节发展人的可发展性第六节可发展性探询第七节更是一种权利第八节作为目的与作为条件第九节发展着走向全面第十节发展与解放第十一节关于全面的“全”第十二节实质是个性发展第五章教育特性第一节教育成为教育第二节在泛化中窄化第三节教育的权利第四节教育对象性的失落第五节教育的反身性第六节“灵魂工程师”论第七节受教育目的第八节教育目的链第九节教育的自我觉醒第十节作为检讨者的教育第六章教育公理第一节规律问题第二节自然哲学是一切?第三节人的意识与教育规律第四节规律不可改变吗第五节改变,还是违反第六节教育的保守性第七节教育的超越性第八节“适应论”评析第九节两种极端第七章自由教育第一节人与自由第二节人文知识的命运第三节知识的性质第四节知识权利第五节自由教育的命运第六节学校是什么第七节象牙塔与故纸堆第八章教育社会性问题第一节辩证法存在于历史之中第二节人的社会关系第三节个性与社会性第四节教育的性质第五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六节应然的命令与实然的命题第七节教育何以善待社会第八节社会以何善待教育结束语《教育哲学》郝文武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目录绪论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第一编教育哲学总论第一章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形成第二节教育哲学体系的特点第三节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第二章教育哲学的反思及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第二节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第三节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任务第三章从教育哲学看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第一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过程第二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实质第三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方法第四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本原和标准第二编教育生成论第四章教育本体论第一节哲学本体论第二节教育本体论第三节教育本体论与人性论第五章教育主体论第一节主体、本体、实体与客体第二节主体性及其理解的发展第三节教育主体的认识和形成第六章教育价值论第一节教育价值的本质第二节教育事实判断与教育价值判断第三节教育价值的分类和系统整合第四节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第七章教育本质论第一节教育本质的结构和生成第二节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习第三节现代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第四节现代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第八章教育规律论第一节教育规律的生成规律第二节教育规律的语言表述第三节教育规律的逻辑分类第三编教学实践论第九章课程知识论第一节课程知识的本质第二节课程知识的类型及其合理性建构规律第三节课程分化和综合的辩证法第十章课程教学论第一节自然主义课程教学论第二节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课程教学论第三节实用主义课程教学论第四节当代课程教学论的新发展第四编教育理想论第十一章教育目的论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的永恒理想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第四节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五节创新教育的本质与实施第十二章人文教育论第一节人文精神与民主科学精神第二节当代人文精神的特点第三节当代人文精神的形成和教育第十三章教育公平论第一节公平、平等和效率第二节教育平等和效率统一的教育公平第三节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七版)》奥兹门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版本书是在美国使用时间最长、再版次数最多的教育哲学教材之一。
《教育哲学》学习要点(2014)
《教育哲学》学习要点与练习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科群中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二、填空题1.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__2.教育哲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 。
3.现代教育哲学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大派别。
4.__教育哲学____ 是哲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5.教育哲学是用_哲学_____的观点和方法研究_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__ 的一门学科。
三、选择题1.教育哲学是哲学的_____c____学科。
A.具体 B.基础 C.应用 D.一般2.教育哲学是________c_______结合的产物A.哲学和科学 B.哲学和社会学 C.哲学和教育学 D.哲学和人类学3.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______c_________的一门应用学科。
A.教育具体问题 B.教育一般问题 C.教育理论问题 D.教育方法问题四、辨析题1.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具体问题的一门学科。
错的是研究教育理论问题第二章教育基本问题(包括本质论、要素论)一、概念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教育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问题是问题和问题。
2.教育的内部构成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根据教育系统的存在空间划分,教育形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选择题1.教育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 c ”的问题而展开。
A.人的发展 B.社会发展 C.培养人 D.教育实践第三章教育历史发展论一、填空题1.__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心理起源论 _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传递_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4.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错误在于否认了教育的_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______ 。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二章:教育的本质简介本章将重点探讨教育的本质,并说明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工程教育哲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人的人格、道德和思维能力的过程。
本章将深入探讨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解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影响人的思维、行为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它是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来培养人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
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由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马克思主义工程教育哲学中,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途径。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培养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还提出了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中国,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
同时,中国还注重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这些实践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哲学》课程笔记
《教育哲学》课程笔记绪论一、教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哲学的起源: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教育改革浪潮席卷全球,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问题,教育哲学应运而生。
2. 教育哲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哲学体系的建立:教育哲学家们开始构建教育哲学的理论体系,试图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教育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育哲学家们开始关注教育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以丰富教育哲学的研究内容。
(3)教育哲学的实践转向:教育哲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教育哲学应立足于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1.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价值等问题。
2. 教育哲学的体系:教育哲学体系包括理论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哲学两大类。
理论教育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等;实践教育哲学则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
三、教育哲学的性质1. 哲学性质:教育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哲学的普遍性、抽象性和深刻性。
2. 应用性质:教育哲学关注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
3. 交叉性质:教育哲学与多个学科领域交叉,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四、教育哲学的价值1. 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教育哲学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帮助教育工作者明确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改进教育管理。
2. 对教育政策的作用:教育哲学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引导教育政策更加科学、合理。
3. 对教育研究的作用:教育哲学为教育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推动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一章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1.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1) 先秦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教育思想,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的“性善论”等。
教育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被视为立国之本,传承文明,塑造人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它不仅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对教育哲学有了深刻的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育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普及和个性化。
现代教育哲学也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个体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德育为先。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人。
2. 智育为基。
智育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3. 体育为根。
体育是教育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顽强意志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4. 美育为翼。
美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二、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2.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 (2)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的第二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
本章将介绍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目标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我们的工程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指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通过人们的交往与沟通,对学习者进行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道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2.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关注个体的能力培养,还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责任和价值观。
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个人层面上,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批判思维、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社会层面上,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教育的几个重要方面:3.1 个人发展教育能够帮助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个人的能力水平,为个人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育,个体能够学习到有关生活、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3.2 社会发展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育,社会能够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能够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其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3 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4 人格塑造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教育,个体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可以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育哲学
教学反思与教育哲学在教育的长河中,教学反思与教育哲学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相互映照,共同指引着教育工作者前行的方向。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审视与思考,而教育哲学则是对教育本质、目的和价值的深入探究。
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学反思,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分析。
它不仅仅是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更是对成功经验的提炼与升华。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比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一篇文言文时,发现学生对其中的语法知识理解困难。
通过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在讲解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
于是,在下次教学中,他改变了策略,增加了提问和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每一次的反思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让教师能够从经验中学习,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它能够帮助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同时,教学反思还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然而,教学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到教育哲学的层面。
教育哲学为教学反思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让教师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育哲学探讨的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即我们为什么要教育,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只有明确了这些根本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才能有更清晰的方向和更深刻的见解。
例如,在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思潮盛行,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时候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如果教师能够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就会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和弊端,从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哲学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
教育哲学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一、概述教育哲学,顾名思义,即是以哲学的视角和方法来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
它旨在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哲学思辨。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结构、人类的课题、权威的问题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832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首次开设了教育哲学讲座,标志着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确立。
此后,教育哲学在欧美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教育哲学流派。
在教育哲学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三种形态:一是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即运用哲学的语言和概念来探讨教育问题二是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即以特定的哲学理论体系为框架来研究教育问题三是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即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
教育哲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深层次的思考和指导。
通过哲学的思辨和探讨,教育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教育哲学也能够培养教育工作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哲学素养,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 教育哲学的定义与重要性教育哲学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一些根本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学科,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学科。
它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旨在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教育哲学具有概括性、规范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于19世纪末成为独立的学科。
教育哲学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其中一种常见的定义是: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基本问题,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育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
教育哲学在教育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它引导教育者对教育生活中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增进教育者的理性,提高教育活动的品质。
教育哲学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教育哲学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价值、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哲学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它要思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审视教育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帮助教育实践更好地发展和改进。
首先,教育哲学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教育哲学批判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等方面。
在教育历史上,一些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之所以能够得以改变和进步,就是因为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思维发挥了作用。
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哲学可以识别和分析教育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批判和批评,从而促进教育的和发展。
其次,教育哲学具有反思性的特点。
反思是一种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思考和总结,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度思考和反思的过程。
教育哲学要求人们对教育实践的目的、手段和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育的质量。
通过反思性的思维,教育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局限和偏见,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此外,教育哲学还具有对不同教育观念和理论进行批判和比较的特点。
教育哲学要求人们研究和探讨不同的教育观念和理论,以便深入了解其内涵和特点,并批判性地进行比较和评价。
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教育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辨别和评估不同教育观念和理论的优缺点,进而选取最适合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来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
总之,教育哲学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教育哲学成为思考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的重要学科。
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审视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辨别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批判和改进。
只有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的运用,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改进,为人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教育哲学
响的是:德国哲学家那笃尔(1854—— 1924)于1899年发表了《社会教育学》 (又称《哲学与教育学》),由基础论、 目的论、机构论组成。他明确提出教育不 应该顺应社会,而应该推动社会。 这本书 对后来教育哲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 响。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1859——1952)于 1916年发表了《民主主义 与教育》或《民本主义与 教育》,副标题为“教育 哲学导论”,这是他 在哥伦比亚大学 讲学时使用的教材, 是他教育哲学思想 的集中体现。
绪论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 象、任务与方法
一、教育哲学的由来
第一本教育哲学的著作的出现是在1848年,德国 哲学家罗森· 克兰茨(1805——1879)写了一本 《教育学的体系》。1894年美国教育家布雷克特 将此书译成英文,并把书名改为《教育哲学》, 这是作为教育学一个分支的教育哲学的由来。
20世纪初,对国内外教育哲学产生重大影
3、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提出新课
题和解决新课题。 4、努力引进现代科学研究新成果。 5、学派之间相互批判,相互促进,形成 对话和互补态势。
教育哲学的理论结构
分为两类,
一类以教育哲学流派为主,主要是对学派的
观点进行全面介绍和评论。 一类是以教育中的根本问题为 主,在讲每个问题时兼述教育 流派的观点。
的人找到和形成自己个人的教育哲学,这对他们 能从事思想深刻和目的明确的教育活动是非常重 要的; 其次,教育哲学应明确表达公众在教育方面的愿 望,清楚地论述教育的价值,使致力推动教育事 业的公众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所有关心教 育事业的人提供思考和参与指导教育的机会; 其三,作为专业的教育哲学,除了以上两任务外, 必须研究教育领域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范方面的 各种争议,作出认真和严密的哲学检验、批判、 辩驳、分析和综合,由此促进教育工作者不断进 行理性的自我反思。
教育哲学教学反思
教育哲学教学反思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原则、目标和方法的学科,通过对教育的思考与反思,教育哲学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哲学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育能力和方法,进一步加强教育实践与教育哲学的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首先,教育哲学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应关注学生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我注重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鼓励他们发挥个人潜能,追求自身的兴趣与目标。
其次,教育哲学倡导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品德培养。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和品德修养。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我希望通过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积极社会行为的学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第三,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拓展他们的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跨学科的融合。
我通过教材外的阅读、案例分析和实践课程等形式,将教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意义。
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价值问题和道德困境,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教育哲学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因此,我不断参加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提升,才能更好地将教育哲学的理念贯彻于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育哲学》教学大纲
《教育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哲学》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课程地位:基础性学科5.总学时:366.总学分:27.先修课程:教育伦理学二、课程目标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使之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知识、能力与信念。
从哲学的角度和高度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批判和反思,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共有八个部分,导言主要简介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第一章什么是教育哲学、第二章教育哲学简史、第三章人生与教育、第四章知识与课程、第五章理性与教学、第六章自由与教育和第七章民主与教育。
导言哲学与教育(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于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对“哲学是否为一门高深的学问”的形成正确地认识,教育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要求:了解哲学研究和哲学学习的性质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哲学对于教育活动的必然性、教育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二、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门吗三、一般哲学可以替代教育哲学吗第一章什么是教育哲学(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教育哲学家和外国教育哲学家对教育哲学的定义,教育哲学的学习与研究。
正确地理解20世纪末哲学的转向,21世纪教育哲学的新定义,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和价值性等特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
能够运用教育哲学的理念对教育价值的重估。
第一节教育哲学的定义一、我国教育哲学的定义二、外国教育哲学的定义三、教育哲学的新定义第二节教育哲学的价值一、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二、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第三节教育哲学的学习与研究一、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高度关注二、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三、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四、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五、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第二章教育哲学简史(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放前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和解放后我国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建以及美国教育哲学的历史。
教育哲学第二章教育的本质
教育哲学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一、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它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重要使命。
教育哲学作为研究教育本质和意义的学科,探讨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义,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本章将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探讨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旨在影响和引导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智力、品德、情感等方面,使其适应社会生活和实现个人价值。
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教育,个体能够获取知识、获得技能、培养品德,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而多元的,既包括个体的自我实现,又包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培养、行为引导、社会化等多个方面。
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教育还能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使个体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并承担社会责任。
五、教育的实践教育的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教育实践包括课堂教学、校园生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六、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教育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客观的,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七、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八、结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教育哲学 专题三 教育学与教育哲学的观念基础
科学-实证阶段
▪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开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实证主
义哲学于19世纪中后期发端于法国,后涉及到其他多家。而实证主义哲学一 经产生,就对教育学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因为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家代表人物 的斯宾塞就是第一个运用实证主义哲学观分析教育的人。而后,法国教育学 家孔佩雷、德国以拉依、梅伊曼等为代表的实验教育学等相继产生。 ▪ 在此阶段,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教育学都企图通过运用严格的科学方法 来确立真正科学理论体系,以摆脱哲学的附庸和受形而上学支配的两种根本 的缺陷。为此,此阶段的教育学是在一种自然科学导向下,教育研究以定量 研究为特征。
标准-综合阶段
▪ 20世纪以来。 ▪ 经过教育科学冲击后的传统教育学发生解体,出现了教育学研究价值
取向的多元化,并在价值多元化的思路引导下,出现了诸多“主义式 〞的教育理论,诸如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以赫钦斯等为代表的 永恒主义,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等。而且,当20世纪末人们 对教育学开展状况进行反思时,发现所谓教育学的分化与解体,仍不 过是在标准的轨道上运行,即不管什么样教育学说、理论,他们都是 在引导、标准着人们的教育行为,而且,这些分化了的教育学理论, 从一个更高的境界来看,实质上又是一次新的综合,即人们分别站在 科学主义〔如以布鲁纳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教育学等〕与人文主义 〔如以美国教育家奈勒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 本主义等〕的立场来表达自己的教育信念。
▪ 纵观教育学的开展历程,无论是在经验-描述阶段、哲学思辨阶段、科学-实证阶段还是在标准-综合阶段,都不难 看出它既是一条生长和建构之路,也是一条“终结〞和解 构之路,是以合理性为实质的科学化的历史过程。
▪ 如何理解科学? ▪ 何谓教育学意义上的科学化?
教育哲学石中英第二章重点
第二章教育哲学简史第一节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1.三个阶段:一.学科前史: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二.解放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五四运动”与杜威来华三.解放后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建:取消的原因:苏联的教学计划和制度中没有教育哲学。
重建的原因:1979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重新检查了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提出重新开设“教育哲学”一科。
2.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教育哲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育实践,从目的、内容和研究方式上都不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应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
第二,教育哲学的学术水平不够,与教育原理区别不大。
第三,教育哲学研究的视野狭隘,参与国际教育哲学的交往和对话太少。
第二节英国教育哲学的历史一.20世纪40年代之前:规范教育哲学规范教育哲学侧重于理解与论证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应该采取的方法提出建议。
罗素的《教育论》(1927)、怀特海的《教育的节奏》(1922)与《教育目的》(1929)、能的《教育原理》(1920)二.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分析教育哲学分析教育哲学致力于澄清一些关键的教育概念;20世纪40到60年代为准备阶段。
主要是在学术、人才、机构、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准备。
60年代到70年代是发展阶段。
20世纪初,剑桥大学的哲学家摩尔和罗素以及后来的年轻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复活源于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主义传统时,就以十分不同的方式断言“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谢弗勒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教育哲学》(1958)、《教育的语言》(1960)出版,他自己因此成为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领袖。
这一阶段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确立了英国分析教育哲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把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中,特别是在伦理学、社会哲学、认识论和哲学心理学中,已经发展起来的概念分析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教育问题研究中来。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一)第一章一、概念1.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科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基础学科,揭示教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提供教育价值和和规范原理的一门学科。
二、填空题1.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基本问题。
2.教育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3.现代教育哲学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派别。
4.教育哲学是哲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5.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三、选择题1.教育哲学是哲学的C学科。
A.具体B.基础C.应用D.一般2.教育哲学是C结合的产物。
A.哲学和科学B.哲学和社会学C.哲学和教育学D.哲学和人类学3.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B的一门应用学科。
A.教育具体问题B.教育一般问题C.教育理论问题D.教育方法问题四、辨析题1.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具体问题的一门科学。
错。
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第二章一、概念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二、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问题和教育与人的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2. 教育的内部构成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根据教育系统的存在空间划分,教育形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选择题1.教育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C”的问题而展开。
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培养人D.教育实践(三)第三章一、填空题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4.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错误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5.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和知识社会教育。
教育哲学
• (五)存在的语言性 • 无论意向、意识还是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语 言的形式,离开了语言,人们不禁不能认 识之间,也不能进行相互交流。 • (六)存在的独特性 • 不仅表现为身体特征上的独特性,而且表 现为精神特征和热体行为习惯上的独特性 。精神特征主要表现为认识背景和认识结 果的独特性;行为习惯的独特性主要表现 为行为方式和行为强度的独特性。
• • • • • • • •
三、人生的境界与教育 (一)教育应该关注人生的境界问题 (二)人生境界的提升需要教育 (三)教育能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做些什么 1、之处人生境界的问题 2、传播人生境界的学说 3、讨论人生境界的意义 4、启发人色会难过境界的思考
• 5、介绍伟大人物的榜样 • 6、培植实现人生境界追求的信念
第二节 知识的性质与课程
• • • • • 一、知识性质与课程的一般关系 (一)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 (二)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知识的性质 (三)知识的性质影响到教学过程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课程
• (一)现代知识的性质:客观性、普遍性 、中立性 •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对现代课程的影响
• 三、一般哲学可以代替教育哲学吗? 一般哲学可以代替教育哲学吗? 杜威是教育哲学的大师,他在《民主主义 与教育(副标题是教育哲学导论)》中根 本没有区分两者,认为哲学就是教育的一 半理论,教育就是哲学的实验室;我国学 者原来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育具有 指导作用,没有必要专门形成教育哲学。
• 一般哲学研究教育问题,但是对教育问题 研究不充分;不充分性一方面是由于研究 者的研究兴趣、知识结构决定的,另一方 面是由学科制度决定的;分科情况下,以 一般哲学为重,教育问题作为一般哲学研 究的成果比较少,国内外都是如此。 • 因此,一般哲学不能取代教育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哲学的方法? 教育哲学的对象? 教育哲学的任务?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哲学反思方法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全面理解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是教育思想的观点,深入理解教育 哲学前提反思的任务及其特点,深入把握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最 高智慧和教育精神的精华之理论定位,从而形成对教育哲学学科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新的理解。
一、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及其特点
(一)哲学反思的显著特点是前提反思 思想的前提是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
推演思想的逻辑支点,评价思想的尺度和检 验思想的标准,也是哲学反思的真实对象。 只有通过哲学反思,才能超越对思想内容的 反思,而达到对构成思想前提的反思。哲学 的前提反思决定了哲学反思的特点 。
一、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及其特点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 其方法是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 就是反思的方法。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与哲学的交叉
学科,虽然不能拿教育学的方法
作为哲学的 方法,但可以把哲
“在科学上是最初的东西,也 一定表现为历史上最初的东
学的方法看做教育哲学的方法。 西”
——列宁
第一节 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
几乎所有的教育哲学流派都认为教育哲学是应用哲学 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学问,而哲学的方法又是反思 的方法,因此,应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 哲学的方法也应该是反思的方法。
三、教育哲学对教育思想的反思是教育学 的自我反思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或教育存在。其中教 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物质的教育现象、教育事实 的教育存在和教育问题,任务是通过对教育存在和教 育问题的观察、分析等认识教育本质和规律,实践教 育规律、原则、目的。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思 想及其现象,任务是通过对教育思想的反思认识教育 最高本质和教育普遍规律,寻求教育终极本原和最高 追求,建构教育终极目标。
[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从哲学反思的角度形成对教育哲学学科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新的理解,难点在于对教育哲学反思的根 本方法的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 第二节 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 第三节 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任务
第一节 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
(二)哲学反思最本质的特性是批判性
反思思维作为辩证思维就是以否定性的方式进行思考,揭示思想 中及思想与实践之间理想与现实、事实和价值等一系列矛盾,进 而在一定价值观念影响下选择和创造新的思维方式。
哲学的反思以概念为起点,以思想的真理性 为终点,以实践的检验为标准,但它也要反 思影响实践的思想,批判实践,超越实践。 (孙正聿著:《哲学通论》)
三、教育哲学前提反思的意义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 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自我的探求和反 思,在思想或理论的根本前提或根本原因、根 本依据、根本问题层面上描述教育发展的图景 和规范人的教育行为,教育哲学是寻找教育产 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寻求教育安身立命之本。
第二节 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
一、反思和寻找教育发展的思想根源从来就是教 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二、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使得教育哲学对教育思想 的反思特征明显凸显
三、教育哲学对教育思想的反思是教育学的自我 反思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使得教育哲学对教 育思想的反思特征明显凸显
教育学发展过分追求自然科学化,更重视 教育科学的发展,重视教育的技术性问题,比 较轻视教育哲学的发展,轻视教育的价值问题, 轻视对教育的整体研究。教育的许多问题从整 体看,都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并且教育中的 事实和价值都不是自在的存在,而是自为的存 在,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产物。
一、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及其特点
(三)实践性是其鲜明特色 反思思维作为实践思维其对思想前提的审
视、创造和选择都是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和为 了实践的。离开了活生生的人类实践,任何前 提反思都是难以有生命力的。
二、教育哲学前提反思的内容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整体地、全 面地、综合地、发展动态地和相互联系辩证地寻找教 育认识论的根本原因,把握教育的最高本质和最普遍 规律,解决教育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教育本体论中追 求的教育终极目标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教育价值还有 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和个人价值、内在价 值等。寻找教育价值的根据、原因是教育哲学的重要 任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任务
一、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及其特点 二、教育哲学前提反思的内容 三、教育哲学前提反思的意义
一、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及其特点
教育哲学的反思是教育思想对构成自身的 前提的反思或前提批判,是把教育理论思维的 前提本身作为追问、质疑对象的反思,是揭示 教育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对各种关于教育 “存在”的教育“思想”进行的反省和批判。 其特点可以表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