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位移观测记录表

沉降位移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合同号:

记录:计算:复核:监理工程师:日期:

沉降观测记录及沉降观测要点

沉降观测记录及沉降观测要点 1 水准基点 水准基点应引自城市固定水准点。基点的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方便观测为原则。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物,宜设置的基岩上。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建筑物,可设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 2 水准基点的位置应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影响范围外,并避免交通车 辆等因素对水准基点的影响。在一个观测区内,水准基点一般不少于三个。 3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 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 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外、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片筏基础、箱型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置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 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4 测量精度宜采用II级水准测量。II级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闭合差应小于 0.5N mm(N 为测站点数)。测量宜采用不转站直接观测,视距一般为20~30m。视线高度不低于0.3m。 5 观测次数和时间。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为取得较完整的资料,要求在观 测点埋设固定点开始观测,并及时记录气象资料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1、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室)观测一次; 2、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 分别进行观测; 3、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观测一次。施

沉降、位移监测报告

贵州仁怀机场高路沟、李家沟试验段工程 监测阶段性报告 (送审稿) 四川中奥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二O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贵州仁怀机场高路沟、李家沟试验段工程 监测阶段性报告 (送审稿) 签批: 审核: 编写: 工作人员: 四川中奥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二O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贵州仁怀机场高路沟、李家沟试验段工程监测阶段性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1.1 地理位置 (3) 1.2 改扩建工程概况 (2) 1.3 工程地质条件 (2) 1.3.1 地形地貌 (2) 1.3.2 场区地层岩性 (4) 1.3.3 场区地质构造 (4) 1.3.4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5) 二.监测方案 (6) 2.1 监测目的 (6) 2.2 检测内容 (6) 2.3 监测实施依据 (7) 2.4 监测仪器及布置 (8) 2.5 监测频率 (9) 三.监测成果 (9) 3.1 原地基监测成果 (9) 3.1.1 原地基沉降监测数据 (9) 3.1.2 原地基沉降曲线图及数据分析 (14) 3.1.2.1 李家沟原地基沉降图及数据分析 (14)

3.1.2.2 高路沟原地基沉降曲线图及数据分析 (18) 3.2 深沉沉降监测成果 (22) 3.2.1 深沉沉降监测成果数据 (22) 3.2.2 深沉沉降数据曲线图及数据分析 (29) 3.3 坡面位移监测成果 (37) 3.3.1 坡面位移监测成果数据 (37) 3.3.2 坡面位移监测数据曲线图及数据分析 (44) 3.3.2.1 高路沟曲线图及数据分析 (44) 3.3.2.2 李家沟曲线图及数据分析 (48) 四.结论与建议 (53) 4.1 结论 (53) 4.2 建议 (53)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XXXX综合楼 建筑物主体沉降监测终期报告 编制: 校核: 审核: XXX 2016-12-10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附图表: 1、XXXX综合楼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2、XXXX综合楼主体修建物工夫-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一) 3、XXXX综合楼主体修建物工夫-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二) 4、XXXX综合楼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表

一、工程概况 2、监测功课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2009) (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 (5)业主方提供的《技术设计书》及相关设计图纸。 三、高程系统及基准点布设 3.1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系。 3.2控制点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1)控制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性控制点,并作醒目警示。避开交通干道、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监测前均应检核控制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如监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变形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 第1页

采取处理措施。 (3)在监测期间对监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处理步伐。 (4)监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桩机、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外,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 也不宜设站。(5)每次监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 建筑物变形等其它有关异常情况。 (6)施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反常应 及时校正。(7)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应均为偶数,否则应 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不得在日出前后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候恶劣时进行监测。 四、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埋设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建筑 变形测量规范》(8-2007)中的有关技术要求,在变形影响范 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应 在初始值测量之前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作为本次沉降观测基准点。三个基准点构成一个独立的闭合环,以便相互检验本身点位的 稳定性;编号为:J1、J2、J3.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供水配套工程沉箱施工沉降位移 观察计划

目录 一、引言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编制依据 (2) 四、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 (3) 五、沉降位移观测的资源配置 (4) 六、沉降位移观测的工作流程 (5) 6.1、观测点的埋设 (5) 6.2、沉降位移的观测方法 (8) 6.3、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资料整理 (11) 七、沉降位移观测的周期 (13) 八、沉降位移观测的注意事项 (13)

沉箱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简介 由于沉箱下沉施工过程中原状土的扰动,导致沉箱周围土体受力结构发生变化。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沉箱及周边建筑物(房屋、电线杆)等设施沉没在沉箱中。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水平位移和垂直倾斜变形。为保证沉箱沉降过程中的施工安全,特制定了沉箱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本方案主要从观测点布置、观测精度要求、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影响分析等方面说明了沉箱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和变形。 二、项目概况 本招标段位于城市边界。输水管起点在37号输水管汤阴县中华路与新横1路交汇处西南角,终点在37号输水管过石屋西侧高铁项目。200~11+526.140,总长6326.140m,管材为PCCP管,桩号5+200~5+308之间的管径为DN1600,桩号5+308~11之间的管径+526.140 是DN1400;此外,还包括汤阴二水厂支管,桩号为B0+000~B3+151.464,总长3151.464m,管径DN800,管材为PCCP管。 原设计的汤阴二水厂支线紧邻G107京深线汤阴县东环段(中华路)东侧,设计采用明挖沟施工,直埋。施工进场后发现,由于中华路加宽,原设计的唐河倒虹吸工程位于唐河大桥下方。拓宽的中华路是汤阴的主要交通要道。它通达南北,具有汤阴的形象功能。原设计管线基本位于加宽中华路的慢车道上。管道建设周边已建成绿化带、路灯、电缆和雨污管道。中华路是2012年10月新建的,如果开挖再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安阳供水配套工程02标(合同编号:NSBD-AYPT/SG-02)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 观测方案 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安阳供水配套工程02标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

编写:审核:批准:

目录 一、引言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编制依据 (2) 四、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 (2) 五、沉降位移观测的资源配置 (3) 六、沉降位移观测的工作流程 (4) 6.1、观测点的埋设 (4) 6.2、沉降位移的观测方法 (6) 6.3、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资料整理 (9) 七、沉降位移观测的周期 (10) 八、沉降位移观测的注意事项 (10)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引言 由于沉井在下沉施工过程中对原状土的扰动,沉井周边土体受力结构发生改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沉井及周边建筑物(房屋、线杆)等设施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会可能会发生水平位移和垂直方向的倾斜变形。为了保证沉井下沉过程中施工安全,特制订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本方案主要从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精度要求、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影响分析几个方面对沉井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变形做出说明。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安阳市境内,输水管道起点位于37号输水管线汤阴县城内中华路与新横一路交叉处西南角,终点位于 37 号输水管线穿越石武高铁工程西侧,桩号 5+200~11+526.140,全长为 6326.140m,管材为PCCP 管,其中桩号 5+200~5+308 之间的管径为 DN1600,桩号 5+308~11+526.140 之间的管径为 DN1400;另外还包括汤阴二水厂支管线,桩号 B0+000~B3+151.464,全长为3151.464m,管径为 DN800,管材为 PCCP 管。 原设计的汤阴二水厂支线管道紧沿G107京深线汤阴县东环段(中华路)东侧布置,设计采用明挖沟槽直埋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进场后发现由于中华路拓宽,原设计的汤河倒虹吸工程已位于汤河桥下。拓宽后的中华路为汤阴的主要交通要道,南至鹤壁,北至安阳,兼有汤阴的形象功能。原设计管线基本位于拓宽后中华路的慢车道上,管线施工范围内已修建绿化带、路灯、电缆及雨污水管道,中华路2012年10月新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