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既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责任。作为教师,在注重教法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因为学生获取知识不能单靠教师的传授,而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学、去做、去体验,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以数学为阵地,对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曾经做过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与研究,因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请看案例:

【案例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概念多,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它所具备的特点是:规律性强,便于学生发现。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在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为什么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时,学生可以看书自学,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动手操作,在1÷3这个算式的计算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一: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发现问题二: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循环不断。学生的学习进入这种状态后,教师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把学生引入求知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境界。一次次计算,一次次讨论,学生会发现由于余数重复出现,商才重复出现。商与余数的这种关系,引起了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的出现。循环小数概念的出现,又把学生推向新的认知领域——小数概念的内涵有多大?渴望求知、渴望探索在学生心中一次又一次萌发,一次又一次涌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学习方法则是激发兴趣和引领思考的源头。

【案例2】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采用直观演示发现法和直入问题发现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演示变化过程,初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可以直入问题要害:“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借助教材,借助演示变化的图形,可以发现,沿着长边看,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着宽边看,有3排这样的正方形。得出这个长方形可以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进一步观察、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学生弄清了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随之就可以推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过程看似很简单,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眼睛看,用脑子想,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此种学习方式为学习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其他形体计算公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案例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材数学第八册中有“常见的计量单位”,其内容在前几册书里已经分别学过,本册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为复名数的改写奠定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安排、

自行设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互评价”,把学生放出去,给他们营造一个施展才能、发展创造的学习环境。首先,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常用的计量单位分为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四个部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部分为学习内容,弄清楚它们包括那些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哪种单位,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它们的作用有多大?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由各小组自己商量确定。题目给出后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由于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形式自由,学习范围广泛,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从网络上搜集、在书中查阅,学习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由书中讲到的克、千克拓展到课外查找的厘克、毫克;从米、千米到毫米、微米、纳米;从世纪、年、月、日到时、分、秒、毫秒、微秒、纳秒、皮秒。

从上述三个案例和一系列实践经验看出,要想指导学生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应采取下列行动策略:

1.以指导自学为基础。

“教学是教学生去学”,只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才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所以,我主张在研究教法、学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自始至终安排“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想”和“摆一摆”、“做一做”等一系列极富思考性的问题。无论是低年段还是高年段,都可以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采取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自我解读教材。低年段可以借助图示引导学生去看、去想、去做;高年段可以借助文字内容去看、去想、去议。

看——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看课本是怎样安排这部分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安排;看哪些内容看明白了,哪些内容看不明白。

想——想看不明白的问题,想需要提什么问题。

议——同学之间议对内容的理解,议对问题的看法。

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了初步的认识,有了整体的了解,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讲,学生自己看明白的内容能为其他同学讲解,得到教师、同学的肯定和表扬,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件多么值得兴奋的事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有效地利用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逐渐会看数学书,使之成为师生共筑知识的桥梁,这应该是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第一个重要策略。

2.以引导发现为重点。

从案例1看出,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发现问题、会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是指导学生学好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章哪一节,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的自己能解答,有的需要别人帮助解答。因为教学认知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发

现、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理智的引路人”,学生是主动探索的发现者。如何做好引路人,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实施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发现方式,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在发现中学会“学习”。发现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如情境创设发现法,直观演示发现法,悬念设置发现法,直入问题发现法,实践体验发现法,感悟领会发现法,自学发现法等。

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重点,其目的在于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发现知识的迁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结构、特点,发现数量变化的规律,发现解题的最优方法,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现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发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在教学中确定以“发现”为重点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与老师及同学交换意见、交流看法,能以“猎取”的目光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观察并寻求解答自己所发现的疑难、疑惑问题。

这种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有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会占用课堂很多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但是我非常赞成这样一种教学主张:“课堂教学不要以时间为界定,忙着把知识给学生,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磨刀不误砍柴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的学生,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3.以问题研讨为核心。

从案例2看出,课堂是解决问题的根据地,也是问题的发源地。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研讨为核心是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重要策略。因为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思维方法,所以学习必须从问题开始,正所谓“学贵有疑”,没有问题就不会诱发思考,不会思考就不会学习。如何以问题研讨为核心实施课堂教学,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有意设置问题,明确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怎样看书,怎样观察,怎样实际操作,怎样去思考。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促使他们自己急于研讨、急于解决问题,处于“心求通而未及”、“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之中。这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会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以应用发展为目的。

从案例3可以看出,应用发展是对问题的重组与再现,也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应用的升华。应用发展:首先是应用,应用的层面很广,包括问题解答、实践操作、参加社会活动等;发展则在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包括不同问题的解答思路、不同问题的操作方法。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要使学生学好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应用,学会在应用中发挥、发展,这是我们指导学习方法的最终目的。这一课例中教师充分开发了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拓展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