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愤怒情绪..
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儿童具有先天的情绪机制,新生儿有三种情绪:爱、怒、怕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这些情绪中分化而来,比如怕中分化出厌恶、讨厌等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练习的一种倾向依恋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格特征依恋也是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也具有传递性,影响着他们成人对自己的孩子的依恋程度怯生:对陌生人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害怕7个月——1岁半时怯生最多出现的年龄青春期风暴包括:与父母冲突、情绪激荡和危险行为二、人格的发展生物特征与人格人格是只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婴儿的气质可以通过互不相关的九个维度加以评定1、适应性2、规律性3、活动水平4、趋避性5、反应阈6、反应强度7、心境8、注意分散度9、注意持久度出生最初几周内,婴儿已完全显出了各不相同的气质特征,并在未来的几年里趋于稳定。
儿童是带着先天的特质来到人间的。
正是这个原因,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育者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儿童的分类:容易护理型、困难型、慢慢活跃起来型家庭与人格发展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早、时间最长的环境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包括:父母本身特点、教研观念的方式、亲子间的依恋、家庭结构、环境的布置。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与反应性.要求: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
反应性:是指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性、专制型、溺爱型、冷漠型自我丧失感与亲自一体感是中国母亲母性意识中最重要的两个因子有了子女的母亲将停止对自己的关注,将子女认为是自己的全部和人生希望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同伴与人格的发展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亲子关系的作用,游戏是儿童与同伴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儿童人格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同伴影响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个体社会化源于对某个群体的认同,即将自己归入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并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和区分。
如何识别和处理青少年情绪问题
如何识别和处理青少年情绪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展中极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情绪问题也相对较为突出。
因此,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关注并及时处理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如何识别青少年情绪问题、常见的情绪问题类型以及处理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如何识别青少年情绪问题行为改变:青少年情绪问题可能会导致其行为发生改变,比如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暴躁易怒、消极抑郁等。
身体反应:情绪问题也会通过身体反应表现出来,比如失眠、食欲改变、头痛、胃痛等症状。
学业表现: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还可能会影响其学业表现,出现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社交关系:情绪问题也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关系,比如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变差,逐渐疏远朋友等。
常见的青少年情绪问题类型焦虑:焦虑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情绪问题,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害怕失控等。
抑郁:抑郁是另一种常见的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自罪等。
愤怒:有些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过度愤怒的情绪,容易冲动、暴躁易怒,甚至有攻击性行为。
自卑:自卑是一种内心感受较为明显的情绪问题,青少年可能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否定性评价。
处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策略倾听和支持:首先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被重视。
建立信任:建立与青少年之间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严重的情绪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培养情商:通过培养青少年的情商,教会他们正确处理情绪、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对于缓解青少年情绪问题也有积极作用。
树立积极心态:教导青少年学会正面思考、积极应对挑战,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处理青少年情绪问题时,需要耐心和爱心,并且要注重与青少年进行有效沟通。
第六讲 情绪、社会性发展与青少年(上)
亨利.哈罗的恒河猴实验
接触安慰对幼 猴与母猴间依恋 关系的发展具有 极其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对于 幼猴而言,接触 安慰在依恋关系 的形成中比母猴 提供乳汁的能力 更重要。
依恋的类型及其作用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视频示例
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妈妈对孩子关心、负责。婴儿知道妈妈 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 婴儿知如何确立自我形象 ➢2)与父母关系的裂痕 ➢3)同伴关系的重新确立
2、孤独—心理断乳带来的不安,不适 3、压抑---(许多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争
强好胜,又敏感、自尊易受伤害)
进入成年期后,随着生 理的成熟和认知能力的进一 步提高,情绪通常比较稳定 ,情感体验也比较深刻,情 绪理解和调节能力也比较完 善。
➢有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有较多的积 极情感,在同龄人中更有吸引力
不安全依恋:
➢与随后的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相联系
第二节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概念 自我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印象形成、友谊认知的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
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自我同一性 自尊 自我控制
依恋的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依恋的认知基础。 要产生依恋,必须先学会区分熟悉 与陌生人,还必须确认熟悉的人会 永久地存在。这就能够解释为何依 恋出现在7~9个月大,因为这时正 是“客体永久性”出现的阶段。
依恋的习性学理论
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种对种 族保护和生存至关重要的本能反应 。依恋的生物功能在于保护幼小的 后代,而心理功能在于提供某种安 全感。
青少年与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 青少年要解决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危机
《青少年心理发展》课件
目录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01
CHAPTER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青少年通常指处于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和期望。
情绪调节能力差
青少年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导致情绪失控或持续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网络依赖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能因为缺乏自控力,过度依赖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方面可能因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网络色情成瘾
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亲子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家庭关系
与同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对同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同伴关系
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师生关系
青少年逐渐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
社交技能的提高
青少年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缺乏学习动力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方法不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01
02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与兴趣脱节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症状辨识与情绪调节技巧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症状辨识与情绪调节技巧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他们在这个时期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由于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青少年常常会出现情绪问题。
了解这些问题的症状辨识以及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情绪问题的症状辨识1. 易怒和暴躁: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一个明显症状是易怒和暴躁。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频繁发脾气、情绪爆发以及对周围情境和人的反应过度敏感。
2. 沉默寡言:一些青少年在情绪问题出现时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和别人交流。
他们可能会把自己封闭在内心的世界里,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3. 焦虑和紧张:青少年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常常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的症状。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担心和恐惧,并且难以控制这些情绪。
4. 孤僻和退缩:情绪问题的青少年通常会变得孤僻和退缩。
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他人互动,不愿参与社交活动,并且表现出对社交场合的恐惧。
5. 失眠和睡眠问题: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失眠和睡眠问题。
情绪问题的青少年可能会难以入睡、入睡后容易醒来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天精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
二、情绪调节技巧1. 表达情感:青少年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找到一个安全、积极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不满和压力。
他们可以选择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者老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2. 建立支持网络:寻找理解和支持是情绪调节的重要一环。
青少年可以加入兴趣小组或者参加课外活动,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成长的挑战。
3. 健康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青少年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期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远离不良的娱乐活动。
4. 实践放松技巧:学会放松对青少年情绪调节非常有帮助。
他们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存在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青少年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小学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阶段特点
小学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阶段特点导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其中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生阶段是孩子从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了解小学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阶段的特点,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情绪发展特点高度敏感和易受影响小学生阶段的孩子通常对外部情绪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他们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情绪影响,特别是他们的家庭和同学。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处于紧张和沮丧的状态,他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安。
同样,如果他的同学们欢快和兴奋,他可能会跟随他们的情绪。
因此,重要的是家长和教育者要创造一个积极和稳定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表达能力的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开始更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对于他们与家人和同伴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并倾听他们的思想和意见。
情绪表达的不成熟性尽管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提高,但他们的情绪表达仍然不成熟。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过于悲伤或愤怒,而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却无动于衷。
这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发展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他们理解和耐心,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快速变化小学生的情绪变化通常是非常迅速和突然的。
他们可能在一刹那间从欢快和开心转变为沮丧和愤怒。
这种情绪的快速变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情绪系统仍在发展中。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对他们的情绪变化有所预期,并尝试帮助他们在情绪激动时冷静下来。
社会性发展特点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开始对同伴关系的重视。
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和交往,并把同伴视为自己的朋友。
同伴关系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年学生愤怒情绪的危害及调控方法
防止青年学生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的发生, 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三方要共同为 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青年学生 更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尝试对自己的愤怒 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 一) 通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
情绪调节能力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
收稿日期: 2013-10-21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GH13087) 作者简介: 徐立娟( 1970 年-)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研
其次,愤怒也容易使青年学生对教师、家长、 甚至陌生人产生敌对情绪,从而陷入师生关系、关 子关系等人际关系紧张和困扰之中。 ( 二) 危害身心健康
愤怒是“情 志 致 病 ”的 魁 首[2]。 人 在 愤 怒 状 态时,其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血管 扩张,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度增加。因此常常容易
徐立娟1 ,王晓英2 ,韩 彬3
( 1.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学前教育系,吉林 吉林 132013; 2. 吉林医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3. 北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 愤怒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负性情绪,它容易恶化青年学生的人际关系,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可能
愤怒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绪,青少年如果不 能很好的调控其愤怒情绪,便可能会产生身体上、 心理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危害,甚至会发生激情 犯罪。因此青年学生要学会读懂自己的情绪[6], 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下面介绍几种管理愤怒的方法: 1. 宣泄 愤怒是我们平时最难管理的一种情 绪[7]。当愤怒发生时,身体中短时间内会聚集大 量的能量,这时候就需要为这些能量找个宣泄的 出口。宣泄有合理宣泄和合理宣泄之分,有的青 年学生愤怒时采用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或者是 采用砸桌子、踹墙、割手腕、拔眉毛、吃东西等方式 来宣泄内心的能量,这都是不良的宣泄,我们这里 所说的宣泄,是指合理的宣泄,通过合理的、不伤 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排除内的能量。如采用打 球、跑步、登山等运动的方式,采用痛哭、大喊、撕 废纸等发泄的方式,采用想美事儿、说笑话、打电 话、聊天等转移的方式都可以达到合理宣泄的目 的。合理的宣泄可以减轻身心疲劳和缓解压力, 使青年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控制 由于愤怒是一种容易产生种种不良
青少年情绪的基本特点
青少年情绪的基本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人生阶段。
这一时期,个体逐渐从儿童过渡到成人,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其中,情绪的变化是这一阶段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青少年情绪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绪的波动性青少年时期的情绪波动较大,这是由于他们正在经历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快速变化。
荷尔蒙的剧烈变化、脑部的发育以及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经历极度的快乐和悲伤,或者频繁地转换情绪状态。
二、情绪的易感性青少年往往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同龄人和媒体。
同龄人的观点和行为,以及媒体中呈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可能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被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绪状态可能会更加稳定。
三、情绪的冲动性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他们的情绪反应可能会更加冲动。
当遇到不满或挫折时,他们可能会立即表达出来,而不是先进行理性思考。
这种冲动性可能导致他们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或行为,例如争吵、斗殴或过度消费等。
四、情绪的复杂性青少年时期的情绪体验是复杂而多维度的。
他们可能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这些情绪可能交织在一起,使得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更加复杂和丰富。
同时,这种复杂性也使得青少年在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时面临更多的挑战。
五、情绪的社会性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他人的评价和意见,他们可能会根据同龄人和重要他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此外,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少年的情绪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感受到同龄人的情感压力。
六、情绪的两极性青少年的情绪容易表现出两极化的特点,即极端的高涨和极端的低落。
这种两极化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发育和荷尔蒙变化导致的。
青少年情绪的特点及有效调节策略
青少年情绪的特点及有效调节策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情绪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青少年情绪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波动大: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表现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
二、情绪主观体验强烈:青少年对情绪的感受比成年人更加强烈,容易被情绪所主导。
三、情绪表现多样: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情绪低落、愤怒、焦虑、失落等。
四、情绪调节能力差: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
面对青少年情绪波动大、主观体验强烈、表现多样、调节能力差等特点,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调节策略帮助青少年调节情绪,如:
一、倾听理解: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耐心倾听青少年的情感需求,理解他们的情绪表现,帮助他们寻找情绪的出口。
二、积极引导: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引导青少年积极面对情绪问题,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
三、掌握技巧: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运动等,帮助青少年有效调节情绪。
四、创造良好环境: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让青少年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促进他们情绪的健康发展。
总之,青少年情绪的特点需要家长和教育者采用有效的调节策略,帮助他们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促进情绪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情绪_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78’.&$2.9 +,- ./0123-34 4/-35 23 4,- /-6-7/8, 92-:5 09 4--37;-/6 $ 10056 735 -1042036 26 40 17<- 7 64=5> 09 10056? -1042036 735 60827: 5-@-:0.1-34A +,/0=;, 4,- 234/05=84203 09 246 8,7/784-/264286 735 105-? 4,- 7/428:- =380@-/6 4,- 97840/6 B,28, -C-/4 -99-84 03 24D :"; <)&*’9 4--37;-/6E 10056 735 -1042036E 60827: 5-@-:0.1-34
#$ 烦
恼
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烦恼来源于想象中的恐惧 $ 而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 虽然由于家庭社会经济 情况不同 $ 他们烦恼的性质和内容可能也有一定的差异 $ 但绝大多数青少年最烦恼的就是学校的学习 $ 而这类烦恼的根源往往是测验和考试 ! 其次还有仪表 % 人际交往 ( 尤其是缺乏知己和异性关系的处理 ) 和父母之间缺乏理解 % 自己性格上的弱点 % 能力 % 金钱等等 ! 男生更容易为能力和金钱烦恼 $ 女生则更容 易为仪表和交往烦恼 ! 烦恼最常见的表现 ’ 一是用言语表示讨厌父母 % 老师或同学 & 二是满面愁容 $ 漫不 经心 ! 烦恼的频率和强度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 $ 就易于导致焦虑 $ 大部分青少年的焦虑都和社会发展方 面有关 $ 尤其是个体的自我期望和实际表现不一致的情况比较多 !
&D 反差性与封闭性
青少年的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 $ 有时并不都是一致的 % 这是由于青少年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 $ 各 种社会行为规范使得他们逐渐具备了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 因而他们常常把自己真实的情绪隐 藏起来 $ 而表露出一种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 $ 甚至截然相反的情绪状态 $ 形成情绪的反差性 % 对于他们 不喜欢的对象能加以控制 $ 封闭 $ 不予表露 % 青少年作为社会中最富活力的敏感群体 $ 对情绪 & 情感隐私的保护意识最强烈 % 其 中 认 知 的 不 协 调 $ 寻求新体验与理智监控之间的矛盾 $ 以及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不平衡在拥有过深隐私的人身上
青少年愤怒情绪的特点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愤怒情绪的特点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青少年正处在一个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时期,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容易产生愤怒情绪。
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加,愤怒情绪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选取青少年愤怒情绪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究青少年愤怒情绪的特点,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
二、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青少年愤怒情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问题包括:
1.青少年愤怒情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2.青少年愤怒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3.青少年愤怒情绪对其心理和行为有何影响?
4.如何有效解决青少年的愤怒情绪问题?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主要对青少年愤怒情绪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具体内容包括:表现形式、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
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和书籍,以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相关文献。
调查对象为广州市某中学的初中、高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学生们的回答和数据分析,探究青少年愤怒情绪的特点。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少年愤怒情绪的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愤怒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预期成果包括学术性论文和相关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心理健康辅导材料,以供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参考。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描述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描述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是指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和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包括:
1. 情绪表达能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情绪波动较大: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常常出现情绪的忽高忽低。
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身体、生理和心理多重变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为敏感。
3. 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提升:随着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他们逐渐学会了更好地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他们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运动、音乐、与他人交流等。
4. 情感发展丰富多样: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发展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他们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
5. 社会情感关系的建立:青少年学生开始建立和他人的情感关系,如友谊、亲密关系等。
这对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同
时也为他们的社交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受到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青少年学生更好地发展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
伯克毕青少年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伯克毕青少年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春期的变化:情绪和社会行为1、青少年的喜怒无常情绪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喜怒无常的情绪有一定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密切。
还有什么因素会造成青少年的喜怒无常呢?通过几项研究发现,消极情绪与很多消极生活事件有关,如与父母交往困难,在学校受到批评,与男女朋友关系破裂。
从儿童到青少年,消极事件稳步上升,而且相对于儿童,青少年采用更强烈的情绪对消极事件作出反应。
与成人相比,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经常大起大落。
这些情绪波动与情境的改变密切相关,他们一天中情绪高涨点,往往是与同伴呆在一起,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情绪低落点往往发生在由成人主导的环境里。
2、亲子关系父母会发现,当孩子们进入青少年期时,她们会关上房门,不愿和家人呆在一起,而且更加爱争论。
为什么看上去是大人样子的青少年这么爱争吵呢?这种行为可能具有适应意义,在灵长目动物中,幼崽在青春期前后会离开家庭群体,在许多非工业化国家的文化中也是如此。
工业化国家的青少年由于他们在经济上仍然依赖父母,所以青少年无法真正离开家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现代的隔离物:心理距离。
当青少年在生理上成熟后,他们希望别人以成人的方式对待他们,青少年新形成的推理能力,也会促成家庭紧张。
父母与青少年子女之间的不一致,主要集中在一些日常生活实践中,如开车、与异性朋友约会、父母的宵禁令等等。
父母与女儿间的冲突往往比父母与儿子间的冲突更激烈,或许因为父母给女儿设的限制更多。
父母和青少年子女之间不仅有矛盾,而且也有爱,他们通常在重要的价值观问题上达成一致,例如,诚实和读书的重要性。
亲子分离是适应性的,但终其一生,两代人都能从温暖而富于保护性的家庭关系中受益。
第六讲情绪社会性发展与青少年
青少年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成长阶段,此时他们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经历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转变。
情绪和社会性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让我们来探索青少年的情绪发展。
在青少年期,情绪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
青少年往往经历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
这是由于他们身体和大脑的变化引起的。
在青春期,身体激素的分泌增加,这对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青少年还面临着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的发展,这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进行思考,并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些变化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和多样性。
青少年也经历了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包括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
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借此获得支持、归属感和认同感。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开始探索和发展亲密关系。
他们渴望有一个伴侣来分享感受和经历,并开始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亲密关系。
社会性发展对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情绪调节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带来的挑战。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可以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运动、艺术、冥想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团队活动、社会义工和社区参与,以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育青少年相关的情绪调节技巧和交往能力来帮助他们。
情绪管理技能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我安抚和控制情绪。
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健康的关系,提高自信和社交技巧。
总之,青少年期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他们经历着情绪和社会性的重要转变。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这些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他们的情绪波动、鼓励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和教育他们相关的情绪调节技巧和交往能力来实现这个目标。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还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稳的。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
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产生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自我意识高涨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
“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例如,同是以“我看到了什么”为内容的作文,小学生是纯粹地描述客观世界的景象,而青少年虽然仍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在他们的描述中却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情感基调,在作文中更突出了个人的喜好、烦恼和憧憬等。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
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
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青少年的情绪识别与处理
青少年的情绪识别与处理情绪是人类内心情感变化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情绪,而情绪的识别和合理处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的情绪识别与处理问题,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一、情绪的识别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往往感到困惑和无助。
因此,情绪的识别是青少年情绪管理的基础,下面列举几种常见情绪及其特征,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1.愤怒: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常伴随着肌肉紧张、脸红等生理特征。
当青少年感到被冒犯或者失望时,可能会出现愤怒情绪。
2.忧虑:青少年常常面临各种学业和人际关系压力,导致忧虑情绪的产生。
忧虑常表现为胸闷、心慌、烦躁等身体和心理上的不安。
3.悲伤:悲伤是一种与失落和痛苦相关的情感,常表现为哭泣、思考过去的经历等。
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或者人际关系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悲伤。
4.喜悦:喜悦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常伴随着笑脸、兴奋等特征。
当青少年获得成就或者与亲友相处愉快时,会感到喜悦。
二、情绪的处理情绪的处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合理的情绪处理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情商和人际关系能力。
以下是一些帮助青少年处理情绪的方法:1.积极倾诉:青少年可以找一个信任的朋友或者家长倾诉自己的情感,通过倾诉获得支持和理解。
这样可以减轻情绪压力,增强情绪的适应能力。
2.情绪管理技巧:青少年可以学习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减少冲动和暴力行为。
3.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青少年感到情绪无法控制或者持续性抑郁,建议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4.积极参与活动:参与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释放消极情绪,增强自信心,并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
结语:青少年的情绪识别与处理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学习合理的处理方法,青少年可以提升情商和人际关系能力。
青春期学生的脾气变化趋势
青春期学生的脾气变化趋势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
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经历身体发育和性成熟,还会面临情感变化和心理压力。
因此,青春期学生的脾气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变化的趋势。
首先,青春期学生的脾气常常会变得更加易怒和暴躁。
这是由于荷尔蒙的波动和身体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的。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时期,学生们常常面临着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和身份认同的挑战,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和易怒。
除此之外,青春期学生的脾气还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多变。
在这个时期,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社交关系和自我认知,因此对于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会更加敏感。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波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过度反应。
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的脾气变得更加多变,时而温和友善,时而暴戾刻薄。
此外,青春期学生的脾气还会表现出一种叛逆和挑战的倾向。
在这个阶段,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追求自由和独立。
因此,他们可能会对家长和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和反抗,表现出叛逆和挑战的行为。
这种表现也会体现在他们的脾气上,常常抗拒和否定他人的意见和要求,表现出一种叛逆的脾气。
然而,尽管青春期学生的脾气会发生一些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熟的增长,他们的情绪和脾气也会逐渐稳定下来。
随着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情感的成熟,学生们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处理情绪和冲突的能力,从而塑造出积极健康的脾气。
因此,虽然青春期学生的脾气会发生一些变化,但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挑战性的阶段。
通过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脾气,指导他们学会处理情绪和冲突的方法,从而促进他们情绪和脾气的健康发展。
总之,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期,学生们的脾气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如何处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
如何处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知识点: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青春期心理特点、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应对压力、寻求帮助一、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1. 心理健康的定义2.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种类与表现3. 心理问题的成因4.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二、青春期心理特点1. 青春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2. 自我意识的觉醒3. 情绪波动与心理矛盾4. 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三、情绪管理1. 情绪的类型与作用2. 情绪调节的方法3. 情绪表达的方式4.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四、自我认知1.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2. 自我认知的方法3.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好处4. 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五、人际交往1. 人际交往的类型与技巧2.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3.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4. 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六、应对压力1. 压力的来源与影响2. 应对压力的方法3. 压力管理技巧4. 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七、寻求帮助1. 主动寻求帮助的重要性2. 求助对象的选择3. 求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作用八、心理素质培养1.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 心理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3. 心理素质与人际关系4.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九、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1. 预防心理问题的措施2. 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3. 心理干预的方法与途径4.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心理问题干预中的作用习题及方法:1. 习题:请简述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方面处于相对稳定和协调的状态,能适应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对个体的成长、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以及整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解题思路:从定义和重要性两个方面回答,突出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2. 习题:请列举三种青春期心理特点,并简要说明它们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答案:青春期心理特点包括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情绪波动与心理矛盾。
这些特点使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独立意识增强、情绪不稳定、心理矛盾突出等特点,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第六讲情绪社会性发展与青少年上课件ppt1
进入成年期后,随着生 理的成熟和认知能力的进一 步提高,情绪通常比较稳定 ,情感体验也比较深刻,情 绪理解和调节能力也比较完 善。
情绪发展的理论
学习理论
绝大多数情绪反应者是学习的结 果
精神分析理论
内驱力的提高产生不愉快情绪,内 驱力的减退产生平静或愉快情绪
认知理论
儿童进入幼儿园和小学 接受教育后,社会认知能力 也随之发展,因此对复杂情 绪的理解和体验能力得到了 较快的发展。
进入青春期后,情绪的波
动变大,往往喜怒无常,表现
情绪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评价结果
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如孤独、 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
3)同伴关系的重新确立 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 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
第二节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概念 自我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印象形成、友谊认知的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
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自我同一性 自尊 自我控制
社会认知的概念
自我认知 他人认知
➢心理理论 ➢印象形成 ➢友谊认知 ➢角色采择
3、回避型。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 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 也不特别高兴。
依恋类型的简单自测
1、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 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幺担心被抛弃或害怕 别人离我太近。
2、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 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 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自我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点以及家长应对方式研究摘要:愤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与个体的动机取向存在关联性。
本文主要剖析了幼儿的愤怒情绪,青少年愤怒发生及表达特点,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等,初步探讨愤怒情绪在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中的特点,作用,和如何对待等方式。
关键词:愤怒,青少年,情绪特征愤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一种基本情绪,总是和悲伤、痛苦等情绪一起被归为负性情绪。
你的愤怒可能显示了你没有正面对应你的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情绪问题,它可能是一种信号,揭示了你的某些需求和欠缺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对自己价值信仰妥协过多,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从其他人能理解的方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愤怒和需要,同时,放弃愤怒并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情绪健康的标志。
对于青少年来说,愤怒来源可能产生于父母早期教养的冷漠与忽略,或者是不能够均爱子女只喜欢自己兄弟而发生的,也可能是因为父母早期教养的反复无常或者滥施愤怒,都可能造成青少年和儿童的愤怒,而撅嘴,愠怒,默不作声,常常是其发泄的方式。
之所以如此表现情绪,正是因为他们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被阻止表达愤怒的情绪,正如我们同样被阻止,而不能表现出其他所谓消极的情绪,如恐惧,悲伤,内疚或者嫉妒。
事实上该文试图通过青少年和儿童的愤怒讨论,来探讨一种如何有效控制愤怒情绪或者是健康地将发怒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一.暴力并不是我的本意—浅谈幼儿的愤怒情绪一位妈妈如是说:“孩子明明拥有了不同神态的奥特曼却还是哭闹着索要新的,我恼火了,强行抱着孩子往家走,到家后孩子很愤怒,用拳头打我,摔家里的东西,晚饭都不吃,后来奶奶又把玩具买了回来才收场。
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如果不满足孩子要求,就无法化解孩子的愤怒情绪,我该怎么办?”当孩子达不到目的而产生愤怒情绪的时候通常会大哭大闹扔玩具甚至打人。
有的家长会把孩子的愤怒等同于干坏事与捣蛋混为一谈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予以责罚或者强制性地加以扼杀。
实上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一是由于引发孩子愤怒的缘由没有化解反而使孩子更愤怒;孩子会抱怨大人对他们不理解感到委屈进而导致与大人感情上的疏远给孩子心灵留下创伤;三是如果孩子在家长的威慑之下屈服。
他当时不敢再用哭闹表达自己的愤怒,今后孩子如果遇到引起愤怒的事件会逐渐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愤怒情绪指向自我。
一般来说,造成幼儿愤怒情绪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四点:(1)父母管制方式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而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实现不到的目标较容易以一种愤怒的方式表达不满。
(2)孩子的愤怒掩盖着内心深处的伤痛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
一件很小的事会使他感到自己受到了严重威胁,而且他除了奋起反抗外别无选择。
他也感到孤独,认为没有人帮助他,所有的人都想伤害他。
孩子天生是渴求温情和友善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狂暴地打他的亲人,你可以认定他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中。
他是以这种狂暴的方式引起父母和亲人的注意:他受到了伤害,需要帮助。
(3)孩子的愤怒通常掩盖着某个可怕的经历当孩子感到处境危险,或经常独自一人、无人做伴,或见到别人受到伤害,都会强烈地感到恐惧。
在这种时候,由于过度惊恐或为恐惧所压倒,他们几乎无法抗争。
他们会退缩、发呆,或默不作声以求逃生。
这些骇人的时刻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印记。
在脱离危险后很久,他们仍会感到恐惧。
他们的恐惧既来自于那件他们所遇到的可怕的事物,也来自在那次遭遇中自己陷入完全被动处境的体验。
(4)孩子的愤怒有可能是掩盖着对不公的抗议当孩子觉得自己或自己所关心的人受到了委屈,他会很愤怒。
我们最好的反应就是任由他的愤怒爆发出来,听他说些什么,看他是不是有道理。
如果愤怒的人得到倾听并得知有切实的补救方法,事情就会迅速了结,情绪也随之归于平静。
因此某天,你忽然发现孩子在家里故意扔东西,故意破坏家里的物品,这时,你不必紧张,也不必愤怒,因为这通常是孩子碰到挫折、委屈或愤怒时的表达方式。
孩子在没有学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之前,只好以敲、打、摔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这时,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这种失控表现,停下忙碌的脚步,去听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提供正常的泄愤渠道。
二.青少年的愤怒发生以及表达特点:一份研究表明从某省普通中学抽取样本452名中学生,年龄范围在12~ 19岁之间; 其中男生189名, 女生263名。
由2 名经过训练的编码员对被试描述的愤怒事件起因的分类标定, 最终确定了12种愤怒诱发因素。
比较愤怒诱发因素的性别差异,。
男生报告的与伤害有关的愤怒情绪多于女生, 而在多种诱发因素上, 女生报告的频次都多于男生。
而在频度方面62. 6%的学生近期内经历过愤怒事件。
在一周愤怒高频发生的学生占16. 5%, 愤怒发生频率达到 1 天 1次或多的学生有3. 2%。
在方式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情况下被试报告的实际使用某种表达方式的频次低于想要使用的表达方式, 但在说脏话、自己伤害自己,皱眉表示不高兴 3种方式上, 学生报告的实际使用频次高于想要使用这些方式的频次。
然而另一份研究采用0-3共四级自评问卷,4 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2 个因子:对已排除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者入组年龄均为16~18周岁,62 名抢劫、伤害、扰乱治安等暴力犯罪者,55 名盗窃、诈骗等非暴力犯罪者和100 名普通高中生进行对照研究。
表明青少年处于情绪和人格特征形成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可能与不良的愤怒情绪特征有关,而愤怒情绪表达和控制等方面的缺陷则对暴力和犯罪行为可能具有直接的影响。
以上两个图表揭示了暴力犯罪组在状态愤怒、特质愤怒和愤怒外投表达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和正常组,而在愤怒控制的得分上显著低于其余两组;非暴力犯罪组则在愤怒感觉和愤怒性情上的得分高于正常组。
青少年暴力组和非暴力犯罪组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差异不明显,而与正常组相比,两个犯罪组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上均低于正常组,而父母的拒绝否认则高于正常组。
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一般同龄人非暴力犯罪更容易体验到愤怒。
更强烈的通过身体和语言表达愤怒的愿望。
教养方式上,父母对子女缺乏关爱和理解,更多采用拒绝和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等负性教养方式,子女有更高愤怒情绪并通过特点情景向外表达。
三.愤怒背后的那些情绪(1)恐惧。
很多人认为青少年的愤怒在很多方面实际上是同一种情感的不同方面的不同表达形式,或战或逃的反应机制,正是环境因素决定了你将你的情感转化为恐惧,要么转化为愤怒。
恐惧往往是隐藏着的愤怒,青少年习惯用愤怒来应对那些明显给他们带来的饿恐惧感的可怕环境。
(2)悲伤。
大部分人会认为哭泣或者感到伤悲是脆弱的体现,然而实际上青少年的愤怒也可以同样掩盖着悲伤,但如此就可能严重地削弱了自己与他人亲切真诚的交往能力,强硬的外表可能掩盖着悲痛,但同样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最终丧失袒露胸襟展示情感的能力,为了拆除隔断与他人,表面的你与真实的你之间的防御墙,必须允许自己感到悲伤,也正是如此,青少年通过愤怒情绪表达出咽在肚子里的泪水。
(3)愧疚。
每当意识到自己没有足够能力挽救某些人或者事,愤怒也常常被青少年利用来掩盖和低档愧疚。
起初他们会感到十分愧疚,但他们不会常常如此愧疚并承担责任,而是转而责备其他人事,从而也会促使你通过承认错误,或修补造成的伤害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
(4)羞耻。
对于脾气火爆者,责备他人或者自责者而言,羞耻常常是激起愤怒最通常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羞耻激起了隐藏,退缩或者消失了的愿望,我们必须通过指责攻击他人,或者将其投射到他人身上的行为来达到这份情绪的释放。
唐纳德内桑森《羞耻与骄傲》中这样描述道:“最初产生的羞耻感通常会在后来生成愤怒,一种充斥着耻辱的愤怒,试图暂时从低落的经历和羞耻感受中缓过气来,当羞耻明显带有或真实或想象的不赞同他人内容时,这种愤怒矛头则会轻易对准他人。
”尤其是自尊心层次较低,感到自己一文不值,以及感到自己比他人低下,卑劣,不受欢迎,异于平常的自我怨恨的青少年,愤怒是他们用于低档羞耻感最常见的方法。
而正是这样,耻辱常常是严重体罚,情感虐待,漠视,抛弃之后的结果。
这些不公正的遭遇给孩子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是无用的,不受欢迎的,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孩子,而长久忍受类似的羞耻会转变为愤怒以宣泄心中的积怨,他们极度敏感,极具戒备心,频频发怒,并率先对他人发起攻击,只不过是隐藏极易受伤的自己,并宣示:“我将要证明给你看,我不是一团废物。
”而这种证明的方式就是愤怒的情绪。
四.如何化解幼儿和青少年的愤怒情绪儿童方面:首先,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愤怒表示理解用身体的接触如拥抱(爱抚等来安抚发怒的孩子并告诉孩子你的心情我理解你一定很生气。
这样让孩子感觉你和他是一个阵营的使他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然后请孩子把引起他愤怒的事情讲出来从而让他把愤怒情绪表达出来达到消除愤怒带来的伤害和紧张的目的。
其次愤怒总是因为某人或某事妨碍了孩子导致的。
因此要耐心了解孩子愤怒的原因根据孩子产生愤怒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
最后,给孩子适当宣泄愤怒的机会家里可以准备一些软玩具让孩子在愤怒的时候可以恣情敲打以宣泄。
其他方式:举办家庭活动。
如睡前故事会、周末娱乐会、星期天的郊外野餐,参加体育锻炼。
青少年:(1)由于之前分析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愤怒的多发地, 同学和家人是愤怒的主要对象,因此,青少年与家人之间的愤怒也特别值得关注, 它与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增加有关。
青少年与父母期望的背离、青少年自主追求与父母控制欲的矛盾 , 以及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共同面对的升学压力是导致亲子冲突频发, 家庭中愤怒增多的主要原因。
因此, 做好亲子关系辅导, 加强亲子沟通, 对于促进青少年的情绪健康和学习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2)分析学生报告的愤怒诱发因素, 其中有直接的环境因素, 也有内在的认知因素。
愤怒的属性不一定就是消极的。
面对青少年的愤怒, 教育者要分析其中蕴含的积极动机, 在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 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3)青少年高频愤怒者的比例较大--如果学生每天都有愤怒事件发生, 即说明这部分青少年一直处在非常不利的社会环境中,其冲突始终存在而无法消解加强青少年情绪疏导。
【参考文献】﹝1﹞(美)贝弗利·恩格尔(著),吕亚萍(译)尊重你的愤怒,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2﹞陈翠,张红静《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6月﹝3﹞邵阳,谢斌,乔伊《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年12卷﹝4﹞高越洋,《浅谈幼儿的愤怒情绪》沈阳师范大学心理月刊 2010年5月﹝5﹞刘慧军,朱丽雯《青少年愤怒情绪的发生及表达特点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月卷﹝6﹞朱阳,刘少英《如何化解孩子的愤怒情绪》家庭生活2007年4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