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种区操作流程
仔猪繁育场工艺流程
01断奶前的准备1.1在仔猪断奶的前一天,一般北美的繁育场会给母猪注射疫苗一针联苗预防疾病,包括各型猪流感、猪丹毒、猪细小病毒病等常见疾病。
1.2仔猪断奶后,母猪从产仔栏转移到繁殖区的定位栏中,其中一小部分生病或者生育能力退化的母猪(8-10%)会被淘汰。
在抵达繁殖区后的第3—10天,陆续会有母猪发情,一般发情期持续3~4天。
1.3后备母猪不定期的补充进场,在隔离舍饲养40~50天后,等待后备猪自然发情。
1.4配种前,技术人员每天会用公猪检验哪些母猪发情,并选择最佳时期进行人工授精。
养殖人员会将公猪赶到母猪圈外,发情母猪会表现出竖耳、颤抖、体温升高等特有症状,下图是标准的发情鉴定。
02配种2.1处在发情期的母猪,每天进行1次深部授精,每次输入精液大约35毫升。
2.2每个情期至多连续授精2天,如果第3天仍有发情症状,则说明前2次未配种成功,需再次授精。
2.3在完成授精的第18~21 天后,使用公猪进行发情鉴定,只有极少量的母猪(<5%)可能再次出现发情症状,证明前3次都没有配种成功,通常将这种母猪称为返情母猪,返情母猪需要重复之前的步骤。
2.4通常返情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次配种失败意味着养殖成本的增加和母猪年产仔量的减少。
所以,如果母猪已经有过一次返情并在重新授精之后的发情鉴定中再次有发情症状,将会被淘汰。
2.5配种成功的母猪,在之后的第30-35天,将进行1次B超检查,以确认母猪受孕。
如果B超查出未孕,亦被称为空怀母猪,重复前述步骤。
2.6北美8000头的母猪场一般保证每周配种数量要达到380 头(配种分娩率按93%计),如果能繁母猪数量不够则需要用后备母猪来补充。
2.7母猪的孕期一般是114天,极少数会提前到110天或推迟到120天。
在第30~114天,如果母猪不生病、不流产,那就只需要保证适量的饲料和饮用水的供应及适宜的生活环境就可以。
03分娩3.1在预产期之前的5~9天,待产母猪需要从繁殖区的定位栏中转移到经过专业清洗、足够洁净并已消毒的产房中。
配种怀孕舍饲养管理
配种怀孕舍饲养管理1.配种怀孕舍技术员职责11.1配种怀孕舍技术员工作职责:22.日常工作及每周工作安排32.1人员日常工作安排32.2周工作安排43.配种怀孕舍设备标准43.1 给水设备43.2 高低温度计53.3湿度计54.饲喂标准54.1母猪膘情评分:54.2公猪的喂料65.催情与发情65.1用公猪催情75.2用移动搬迁法催情75.3母猪发情表现:76.查情及配种标准86.1查情操作86.2配种操作:87.采精97.1精液质量检查117.2显微镜检查117.3 精液稀释127.4保存精液127.5精液运输138健康维护及治疗138.1 注射疫苗及药物138.2定期投药保健149.后备公猪、母猪管理149.1公猪、母猪淘汰1410. 报表填写151.配种怀孕舍技术员职责猪场生产和其它工厂一样,目标即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猪场生产从配种开始,如果没有母猪配种,就没有母猪分娩,也就不可能有生产效益。
配种怀孕舍的生产目标,即保证有足够的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配种和分娩,从而得到足量的健康仔猪。
配种怀孕舍生产目标标准年产仔数/头母猪≥22头年产窝数≥2.4窝/头/年窝产活仔数/头母猪≥10头分娩率≥85.0%淘汰率/后备母猪更换≥33.0%每周分娩头数=(全场母猪数×年产窝数)/52周周母猪配种数=(周分娩母猪数×100)/分娩率1.1配种怀孕舍技术员工作职责:1.做好卫生管理和严格防疫。
2.按目标落实生产任务。
3.喂料观察和监督。
4.观察、治疗病猪。
5.做报表(见附1)。
6.联络分娩区,转猪进分娩舍和接收断奶母猪.监督猪的转移。
7.做饲料计划并报饲料厂。
8.培训员工,使之工作协调配合,以取得最佳工作效率。
9.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防止猪场财物的损失和丢失。
10.按标准控制猪舍内环境,使之符合猪只要求。
11.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
12.共同分析生产问题,并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2.日常工作及每周工作安排2.1人员日常工作安排7:00—8:00 检查猪舍环境控制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喂料除粪检查猪只健康及记录8:00—10:00 查情,对发情母猪发情时间、日期进行记录.配种查返情10:00—11:30记录及治疗病猪猪舍卫生打扫完成每周规定工作11:30—13:30 休息13:30—15:00 完成每周规定工作准备第二天的饲料15:00—17:00 查情配种查返情做日报表检查环境控制设备运行情况2.2周工作安排搬母猪上产床周报及总结评定母猪膘情及定饲料喂量接收断奶母猪公、母猪注射疫苗清洁、消毒猪舍按批次安排母猪3.配种怀孕舍设备标准3.1 给水设备-半寸的饮水器流量1.5 L/分钟-每1-2头母猪一个饮水器,高度80 cm,后备栏一栏一个,高度60 cm 怀孕期应时刻供应充足的水,群养用水嘴。
配种作业指导书
配种作业指导书标题:配种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配种作业是畜牧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繁殖效率和品种改良。
为了提高配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本配种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配种作业的准备工作、配种方法、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配种对象:在进行配种作业之前,首先要明确配种的对象是哪些动物,包括种公、种母的选择等。
1.2 检查配种工具:确保配种所需的工具齐全并且处于良好状态,如人工授精器、冷冻精液、手套等。
1.3 确认配种时间:根据动物的生理周期和繁殖季节确定最佳的配种时间,以提高配种成功率。
二、配种方法2.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常见的配种方法,通过将冷冻精液注入母畜的生殖道进行受精。
2.2 自然交配: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配种,确保种公和种母之间的配种行为正常。
2.3 人工授精技术:在进行人工授精时,要注意授精的技术要领,包括授精的时间、方式和技术要求等。
三、注意事项3.1 配种环境:确保配种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界环境对配种过程的影响。
3.2 配种过程: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标准和要求。
3.3 配种后护理:配种后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护理,包括观察动物的情况和提供必要的饲养管理。
四、常见问题4.1 配种失败:如果出现配种失败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2 配种感染:在进行配种作业时,要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避免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4.3 配种器械清洁:配种器械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配种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五、解决方法5.1 配种失败处理:对于配种失败的情况,要及时向兽医请教并进行处理,以提高下一次配种的成功率。
5.2 配种感染处理:如果发现配种感染情况,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5.3 配种器械维护:定期对配种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并确保配种作业的正常进行。
猪场管理制度
猪场管理制度前言目前,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根据国内外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和要求,在总结了近几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辑了《猪场生产管理手册》,供广大养猪用户参考。
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第一节猪场建设1.猪场布局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殖、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2.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3.粪尿处理与环保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特别应注意沼气配套工程的建设。
第二节猪舍常用设施及维修一、猪场常用设施为了提高专业户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便于养猪生产操作,养猪户应按照猪的生理生长的规律,对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的基本要求、选材、规格、制造及安装要求有所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化养猪设备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气候等的不同,对设备的规格、型号、选材等也有应所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强求一致。
在经济条件不富裕或养猪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不应强求安装先进的设备,其猪场建设与设备安装应以“土洋结合”为主。
二、常用设备要求及维修(一)喂料设备1、种猪限围栏母猪料槽为内径30cm半圆形的水泥或pvc槽,料槽应能装不少于3kg的饲料。
公猪料槽为宽30cm*长35cm的不锈钢半圆型槽,容量不下于3kg。
2、大栏在怀孕舍和育肥舍一般采用水泥食槽喂料比较好(不主张撒在地面)。
为了防止猪进入食槽,可采用弯成“┌”钢筋嵌入食槽上方,将食槽分割成宽度不低于30 cm的单个喂料槽。
配种作业指导书
配种作业指导书标题:配种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配种是畜禽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配种作业可以提高繁殖效率,保障后代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种作业的指导书内容,匡助养殖户正确进行配种操作。
一、配种前准备1.1 确认配种对象:在进行配种前,需要确认配种对象的种类、品种、性别等信息,确保选取的配种对象符合要求。
1.2 检查配种设备:检查配种设备是否完好,包括人工授精器、冷冻精液、保温箱等,确保设备干净卫生,没有损坏。
1.3 确保环境卫生:配种场所需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细菌感染,保证配种环境的卫生条件。
二、配种操作流程2.1 选择最佳配种时间:根据动物的生理周期和繁殖特点,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进行操作,提高受精率和孕育成功率。
2.2 配种对象准备:将配种对象带至配种场所,进行放松和适应环境的处理,准备好进行配种操作。
2.3 进行人工授精:根据配种对象的种类和繁殖特点,使用正确的人工授精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受精成功率。
三、配种后管理3.1 观察配种对象情况:配种后需要及时观察配种对象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异常反应、是否浮现怀孕迹象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2 饲养管理:配种后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配种对象的营养需求,提高怀孕成功率和后代质量。
3.3 孕期护理:对怀孕的配种对象进行适当的护理和管理,确保母畜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四、配种记录和数据分析4.1 记录配种信息:对每次配种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配种时间、配种对象、配种方法等信息,建立完整的配种档案。
4.2 数据分析:定期对配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了解配种效果和问题所在,及时调整配种策略,提高配种效率。
4.3 优化配种方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配种方案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配种效果和繁殖效率。
五、配种风险防范5.1 预防传染病: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传染病的发生,保证配种对象的健康和安全。
5.2 避免误操作:在进行配种操作时,要避免误操作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配种过程顺利进行。
猪人工授精站技术操作规程
猪人工授精站技术操作规程一、人工授精站设置1、选址1)地形地势: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
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但坡度不大于2502)建筑朝向:南偏东1503)社会条件:要求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500米,距三级公路应不少于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100米;与村镇居发点、工厂及其它牧场有距离应不少于1000米。
2、人员1)采精员:熟练掌握公猪采精技术及后备公猪调教技术,合理控制公猪采精频率,能采集体积大、密度高的精液。
2)精液配制员:熟练掌握精液品质检查、稀释液配制、精液稀释、精液分装和保存等实验技术,树立清洁、无菌概念。
提供优质合格精液。
3)输精员:熟练掌握母猪发情鉴定技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输精,认真填写母猪输精登记卡,保证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4)公猪饲养员:根据公猪体况、年龄等控制饲料饲喂量,保证公猪正常性机能,配合采精员的工作。
3、公猪舍1)公猪舍:建设采用水帘降温系统,公猪集中饲养。
公猪舍内配有足够的采精栏,应紧靠精液配制室。
2)公猪栏:地板要求半漏缝,采用防滑材料铺设,每个公猪栏面积约6M2,要求有三条以上的赶猪通道。
4、采精室1)建筑设计:约5—ⅹ2.4M〕,靠近公猪栏和精液制作室,要求宽敞、平坦、清洁、安静,地面防滑易清洗,内设工作人员逃逸安全区。
2)工作人员逃逸安全角:以间隔约27厘米、直径10厘米、高120厘米的钢管直立排列而成,与墙角形成三角形。
3)采精架:以钢管或木材制作,高60—70厘米,宽25—30厘米,长100—120厘米,架背辅适当厚度弹性软物,外包一张经过处理的猪皮或橡胶皮,以利清洗消毒,要求稳固、可升降以便为不同高度公猪提供报务。
4)防滑垫:弹性较好的橡胶垫,长100厘米,宽80厘米,位于采精架前。
5)精液传递窗:位于采精室与精液制作室之间,宽50厘米,高40厘米,墙两边设可推拉的玻璃门。
6)灭菌灯:内墙安装紫外线灯用作定期消毒。
猪场抚配工作流程及内容
猪场抚配工作流程及内容如下:
准备配种→查情→配种→记录。
具体介绍如下:
1.准备配种: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
要防止地面打滑。
2.查情:查情时最好是气温比较凉爽的时间段,根据季节不同固
定时间点。
查情前不饲喂母猪。
使用性欲旺盛的公猪,上午和下午使用不同的公猪查情。
3.配种:一旦公猪开始爬跨,立即给予帮助。
必要时用腿顶住交
配的公母猪,防止公猪抽动过猛母猪承受不住而中止交配。
站在公猪后面辅助阴茎插入阴道,使用消毒手套将公猪阴茎对准母猪阴门,使其插入,注意不要让阴茎打弯。
4.记录:整个配种过程配种员不准离开,配完一头再配下一头,
并做好配种记录。
配种区操作流程2017.11.08
(一)公猪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公猪舍饲养管理工作目标:1.1人工授精公母比例在1:80—100;1.2窝产活仔数≥12头,壮子数≥11.5头;1.3精子质量良好:活力≥0.7 ,密度≥2亿/ml,精液量≥150ml/次。
2.采精操作过程2.1将待采公猪赶入采精栏内。
2.2采精员戴橡皮手套,外套塑料手套。
2.3公猪爬跨假台畜后挤出包皮积尿,将下腹部用水清冼干净用纸擦干。
2.4从37℃恒温箱内取出釆精杯,除去塑料手套,用手紧握伸出的公猪阴茎螺旋状龟头,顺势将阴茎拉出,握紧阴茎龟头防止其旋转,公猪即可射精。
2.5刚开始的10ML左右不要,只收集浓精液,一般可射3次,到后期密度较低时可以不予收集但必须全部采出。
.2.6釆精过程中,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影响采精,甚至会引起采精中断。
2.7釆精时注意人身安全,一旦公猪出现攻击行为,采精员立刻转移安全柱外。
2.8釆精时不准殴打公猪,防止出现性抑制。
2.9下班前彻底清洗釆精区。
2.10采精频率:8到12月龄1周1次,12到18月龄2周3次,18月龄后每周2次。
3.精液稀释操作规程3.1精液采集后尽快在5分钟内开始稀释。
3.2未经品质检查或检查不合格(活力0.8以下)的精液不能稀释。
3.3精液要求等温稀释,温差不能超过1℃,以精液温度为标准来调节稀释液的温度,绝对不能反过来操作。
3.4将稀释液用引流棒沿精液杯壁缓缓加入到精液中,然后轻轻摇动使之混匀。
3.5在稀释过程中,应按照1:1进行稀释,每次间隔3-5务钟,第三次稀释至所需瓶数。
3.6每次稀释后静置片刻进行镜捡,活力低于0.8,不能进行分装。
4.精液的分装保存4.1最后稀释后镜检,如活力无明显下降,即可分装。
4.2在输精瓶上标面公猪和采精日期。
4.3置于22℃-25℃的室温1到2小时后,放入17℃冰箱中。
4.4保存过程中要求每12小时将精液缓慢摇匀一次,防止精子沉淀聚团而使精液保存期短或者精子死亡。
4.5意外停电时要全面检查贮存的精液品质。
猪场各种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人员出入制度1. 人员出入:猪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出入养殖场。
确需外出的,应办理外出请假单,经场长签字后方可出场。
请假单应交门卫保存备案。
2. 休假归来:休假归来的人员,进入大门时需要填报销假单,填写主要去向,经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内。
休假期严禁接触动物饲养场、饲养场从业人员及动物制品。
3. 进入办公区:经场长同意,门卫登记,手机、眼镜、手表等(随身携带物品)消毒,人经喷雾消毒后,再经洗澡、换衣、换鞋方可进入办公区。
二、猪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1. 环境控制:猪舍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60%-70%。
夏季有水帘工作,湿度较大,春秋冬季通过风扇、暖气进行调节。
2. 卫生管理:每天打扫舍内卫生,清理粪便,保持猪舍清洁。
定期进行猪舍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3. 饲喂管理:定时定量饲喂,保证猪群营养需求。
上料、擦洗料筒等操作要规范,避免饲料浪费。
4. 健康检查: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对母猪进行配种、产仔、哺乳等过程进行跟踪管理。
5. 精液检查:对公猪精液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精液品质,为配种提供优质精液。
三、后备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1. 环境控制:后备舍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60%-68%。
2. 卫生管理:每天打扫舍内卫生,清理粪便,保持猪舍清洁。
定期进行猪舍消毒。
3. 饲喂管理: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后备猪营养需求。
4. 健康检查:定期对后备猪进行健康检查,淘汰不合格个体。
5. 配种管理:对后备母猪进行配种,确保配种成功率。
四、淋浴更衣消毒管理规定1. 所有进入生产区人员入场前必须洗澡和更换工作服,进生产区程序为:在外间更衣室脱掉所有衣服并送熏蒸室熏蒸消毒,喷淋消毒在淋浴室洗澡,进里间更衣室,更换场内干净的经消毒的工作服、靴子等,方踏过消毒池进入生产区。
2. 离开生产区时,应将工作服留在里间更衣室衣柜内,然后经过淋浴室冲洗后,到外间更衣室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帽等回到生活区。
种猪育种操作规程
种猪育种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饲养场环境准备:确保饲养场的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饲养场清洁整齐,灯光明暗适宜。
2.选购种猪:选购前要对种猪进行体型检查、运动能力检查、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及皮毛检查,确保健康无疾病。
同时要选择优质、高产的种猪,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3.配种计划制定:根据饲养场的需求及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包括配种数量、配种时间、种猪选择等。
二、配种操作1.配种前准备:事先给种猪进行消毒,保持整洁干净。
同时要对母猪进行发情检查,确保其处于受孕期。
2.确定配种时间:根据母猪的发情期确定配种时间,一般在母猪发情后的12-24小时进行配种。
3.配种操作:在饲养场的配种间内,将母猪与种猪进行配对。
在母猪的后肢上绑上配种带,使种猪能够顺利进行配种。
4.完成后操作:配种结束后,要及时将母猪与种猪进行分开,防止母猪出现相互咬伤等情况的发生。
三、妊娠期管理1.饲养管理:妊娠期间对母猪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供给、定时定量喂养、饮水管理等,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2.定期检查: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了解母猪的健康状况及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疾病防控:加强妊娠期母猪的疾病防控工作,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定期除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四、产仔操作1.隔离分娩区:在妊娠末期,为母猪准备一个分娩区,确保环境整洁、温暖、安静,为母猪提供一个良好的分娩环境。
2.照顾分娩母猪:分娩期间要密切观察母猪的情况,确保母猪顺利分娩,随时准备进行干预帮助母猪产仔。
3.母仔相互分离:产仔后要及时把仔猪与母猪分开,保证母猪不伤害仔猪,为仔猪提供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
五、仔猪后期管理1.饲喂管理: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给予适宜的饲料,注意饲料的品质和消毒效果,保证仔猪的营养供给。
2.疫病防控:加强仔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3.保温管理:在仔猪出生后的初期,要做好保温工作,确保仔猪温暖、安全,促进其生长发育。
猪场管理工作流程
不同猪群的投料明细表一、种猪①投料图饲喂量6kg5kg4kg3kg2kg1kg断奶配种45天85天107天产仔5天断奶时间哺乳料怀孕料怀孕料哺乳料哺乳料怀孕料③注意事项A.按以上标准,根据膘体情况每天适量增减。
B.带仔头数1—5头的母猪,喂料3kg/天。
C.配种后的前3天喂1.5kg/天。
D.怀孕85天后的投喂量视仔猪初生重而定,仔猪初生重如能达到1.35kg/头以上,喂2.5kg,达不到则喂3kg。
3、公猪:饲喂公猪料,配种期3kg/天,休闲期2.2-2.5kg/天。
二、商品猪及自留种猪生产参考数据注:以上数据作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生产工艺管理流程(一) 生产工艺流程 配种期 妊娠期 产仔、哺乳期 保育期 生长、后备猪说明:1. 配种期:对断奶母猪和已达配种年龄和体重的后备母猪实施配种,至怀孕后3-4 周为配种期。
2. 怀孕期:将已怀孕的母猪集中饲养至产仔,此期为怀孕期,母猪怀孕时间为114 天,在怀孕舍饲养日为114-21-7=86天。
3. 产仔哺乳期:母猪临产前7天至母猪产仔哺乳、断奶为产仔哺乳期。
4. 仔猪哺乳期:仔猪生后至断奶日为仔猪哺乳期。
5. 仔猪保育期:仔猪断奶后5周内为仔猪保育期。
6. 生长、育肥期(小、中、大猪期):15—30kg 为小猪,30—60kg 为中猪,60kg —出栏为大猪。
(二) 按周工作安排1、 一周的主要工作量(万头生产线,供参考)2、工作重点提示2.1全场周一、更换消毒液。
全场消毒周四、更换消毒液。
全场消毒。
周日、根据各猪场情况、可安排员工轮休。
周日、由场长主持开好周末晚上7:00─9:00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间,分析本周生产情况,提出下周改进意见,制定下周药品和其它物资使用计划。
2.2配种舍2.2.1全周做好母猪发情鉴定配种工作及公猪、后备猪、空怀怀孕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2.2.2周一将已怀孕21-28天的母猪进行孕检后,转群至怀孕舍,对已空栏进行维修,并全面清洗、消毒。
配种作业指导书
配种作业指导书标题:配种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配种是畜禽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配种作业能够提高繁殖效率,保证优良品种的传承。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种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
一、配种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配种对象:根据畜禽的品种、性别、年龄等因素,确定配种的对象,选择优良的种畜禽进行繁殖。
1.2 确定配种时间:根据畜禽的生理周期和繁殖特点,确定最佳的配种时间,避免在畜禽处于不适合配种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1.3 检查配种工具:确保配种工具(如人工授精器、配种架等)的完好无损,避免因工具问题导致配种失败。
二、配种操作步骤2.1 准备配种环境:为畜禽提供安静、干净、温暖的环境,保证配种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配种成功率。
2.2 确定配种方式:根据畜禽的品种和繁殖目的,选择合适的配种方式,可以是自然交配、人工授精或其他方式。
2.3 进行配种操作:根据选定的配种方式,进行相应的操作,注意操作的细节和步骤,确保配种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三、配种后的管理3.1 观察配种效果:配种后要及时观察畜禽的反应和情况,根据配种效果进行调整和管理,确保配种的顺利进行。
3.2 饲养管理:配种成功后,要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繁殖顺利进行,提高后代的质量。
3.3 记录配种信息:及时记录配种的时间、方式、效果等信息,为后续繁殖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4.1 配种失败:如果配种失败,要及时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再次发生失败情况。
4.2 配种后的异常情况:如果配种后出现异常情况,如畜禽行为异常、身体不适等,要及时进行观察和处理,保证畜禽的健康和繁殖顺利进行。
4.3 配种后的疾病防控:配种后要加强对畜禽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避免疾病对繁殖工作造成影响。
五、配种作业的注意事项5.1 尊重畜禽生理特点:在进行配种作业时,要尊重畜禽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性,避免因不了解畜禽特点而导致配种失败。
5.2 保证操作的卫生和安全:在配种作业中要保持操作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畜禽的伤害或传染病的传播。
养猪的标准化流程
养猪的标准化流程养猪的标准化流程是提高养猪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养猪标准化流程:一、猪场建设1.合理布局: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并确保各区之间有足够的卫生间隔。
2.设施配备:猪舍应配备通风设备、供暖设备、饮水设备、饲喂设备等。
3.环保要求:猪场应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等。
二、种猪选择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的品种。
2.健康检查:种猪应经过健康检查,确保无疾病、无伤残、无遗传缺陷。
3.合理饲养:根据种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
三、饲料管理1.饲料质量: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饲料。
2.饲料储存: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饲料投喂: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并定时定量投喂。
四、饲养管理1.定期消毒:猪舍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2.观察猪群:每天观察猪群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记录管理:记录每头猪的体重、饲料消耗量、疫苗接种情况等,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五、繁殖管理1.配种计划: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
2.人工授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3.产仔护理:对产仔母猪进行护理,确保仔猪的健康和成活率。
六、疾病防治1.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对猪进行疫苗接种。
2.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合理用药:在疾病防治过程中,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4.病死猪处理: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七、人员管理1.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养猪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2.工作制度: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明确员工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工作质量。
3.防疫意识:加强员工的防疫意识,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兔子配种的标准操作规程
兔子配种的标准操作规程兔子配种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配种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代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确保兔子配种的顺利进行,现将兔子配种的标准操作规程详细介绍如下。
一、配种前的准备工作:1. 选择配种对象:应选择健康、体型匀称、毛色纯正、无遗传性疾病等优良品种的兔子进行配种。
2. 配种准备:配种前一周,应将雌兔单独隔离至干净、宽敞的配种笼中,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清洁的饮水。
二、配种的时间选择:1. 配种时机:兔子的发情期一般在早上7点至晚上7点之间,所以最好在此时间段进行配种。
2. 配种频率:一般每只兔子每年可进行两到三次的配种,间隔时间应不少于60天。
三、配种操作步骤:1. 配种环境准备:将待配的公兔安置在雌兔的笼子旁边,确保两只兔子能够进行充分的接触。
2. 搭配种区:将雌兔放入公兔的笼子内,观察两只兔子的反应。
3. 观察发情反应:雌兔进入公兔的笼子后,如发现雌兔没有拒绝或逃避的动作,则可认为雌兔已经进入发情期,适合进行配种。
4. 检查配种环境:确保配种笼子的清洁度和干燥程度,避免疾病或感染的传播。
5. 进行配种:将公兔轻轻地放入到雌兔的背后,以便让公兔进一步刺激雌兔产生发情反应。
随后,公兔会站立在雌兔背上并进行迅速的交配。
交配完成后,将公兔和雌兔分开。
6. 观察交配结果:尽快将雌兔返回到其原有的笼子中观察交配结果,观察是否已经受孕。
四、配种后的管理与观察:1. 雌兔的饲养:配种后的雌兔需要获得更好的饲养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保持它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
2. 适时的观察:在配种后的一段时间内,要持续观察雌兔是否有怀孕的迹象,如体重增加、乳房鼓胀等。
若观察到这些迹象,可进行超声波检查确认是否怀孕。
3. 妊娠期的管理:若确认雌兔怀孕后,要给予特殊的管理,例如提供充足的饮食和保持安静的环境,确保雌兔的顺利分娩。
4. 分娩后的照顾:雌兔分娩后,要及时清理干净产房,并给予雌兔和仔兔适当的护理和管理,保证它们的健康和安全。
猪场周批次生产配怀舍布局及分区管理、转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周批次生产配怀舍布局及分区管理、转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批次管理目的有序的猪流便于员工迅速找到猪的位置,有利于猪场管理,提高效率,同时提高限位栏利用率。
2.配怀舍布局及分区管理配怀舍实行蛇形排列,又可分为蛇形区(M1-M16)、后备母猪配种区、断奶母猪区、问题母猪区、补栏区、淘汰区、查情公猪栏等。
这里计算全部以2400头母猪场,周配种目标135 头,平均分娩率为92%为例。
图1配怀舍布局示例图1)后备母猪配种区①本区为后备猪发情未配种(HNS )后转入限位栏适应的区域。
②为了方便转猪,应靠近后备混养舍。
③应有足够的限位栏,可容纳三周的后备猪。
④最好在料线末端电机处,便于自由采食饲喂(省时省力)。
⑤栏位需求数量=存栏量*1%*3=72栏2)断奶母猪配种区①最好在料线末端电机处,以便自由采食及饲喂(省时省力)。
②必须有足够的限位栏,确保断奶至配种阶段的母猪在移入妊娠蛇形前可饲养在此区域。
③栏位需求数量=存栏量*5.5%=132栏。
3)问题母猪区①最佳位置应靠近断奶区。
②机会猪只需要得到和断奶猪同样的查情刺激。
③将机会猪只放置在指定区域,易于按照流程进行管理。
④机会栏包括孕检阴性猪、返情猪、超期母猪和流产猪。
⑤估计数量=存栏量*1.5%=36栏。
4)补栏区①作用∶妊娠蛇形中会因为返情、空怀、流产、死亡等情况造成空栏,为消除蛇形中的空栏位,可利用补栏区中猪只填补这些空栏。
②每周放入补栏区猪只数量∶每周须将配种母猪的8%(11头)转入相应的补栏区。
③补栏区预留栏位数∶补栏区栏位应至少存放 5 周的补栏猪只,以 2400 规模母猪场为例,即11头×5周=55栏。
④补栏区操作流程l根据母猪个体体况、历史生产表现、断奶到发情间隔及胎次等指标,将断奶母猪分类。
选择妊娠失败几率较大的母猪放入补栏区。
l在第一次配种后5天内,把计划数量的配种母猪转入补栏区。
l30天内查出返情猪形成的蛇形空栏暂不填补,待 35天第二次B 超孕检移出孕检阴性猪后,用补栏区内同批母猪进行第一次补栏。
种猪场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培训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16.手推车消毒
17.人员手部消毒
消毒人员站在后门口(不外出),喷洒消 毒手推车。
消毒人员喷洒消毒拉死猪人员手部(消毒 人员喷洒的消毒水均为1:40绿卫可)。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18.人员水鞋消毒-1
18.人员水鞋消毒-2
缓冲区人员先踩入后门后的脚踏消毒盆 (内含3%烧碱水)消毒水鞋。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9.手推车转运死猪-2
9.手推车转运死猪-3
使用手推车将死猪转运至猪舍后门;
消毒人员紧随其后,消毒拉死猪人员经过 的走道。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10.手推车转运死猪至后门
11.先关闭风机,再打开后门
使用手推车将死猪转运至猪舍后门口, 先不开门。
先关闭风机,再打开后门(避免开门时 污物缓冲区灰尘被吸入猪舍)。
得知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在快下班前准 备拉死猪;先在死猪栏门口走道上铺好 双层彩条布,准备处理死猪。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4.将死猪转移到彩条布上
5.同时准备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2-3名舍内人员穿戴好一次性防护套装 (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将死 猪拖出定位,放彩条布上。
另外一人(不接触死猪)戴手套配置1: 40绿卫可消毒水,准备环境消毒。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6.包裹死猪
7.环境消毒
使用彩条布将死猪包裹,并用提前准备 好的铁丝封口。
消毒人员对死猪栏(栏门、栏铁、栏面 等)及死猪包裹表面喷雾消毒
配种舍死猪处理流程
8.转移死猪至手推车上
9.手推车转运死猪-1
将包裹好的死猪转移至手推车上。
使用手推车将死猪转运至猪舍后门;消毒 人员紧随其后,消毒拉死猪人员经过的走 道。
建设合法养牛场必走的六大流程
建设合法养牛场必走的六大流程一、规划和准备阶段:1.需求评估:首先,需要评估当地市场对养牛的需求和潜在盈利能力。
考虑如养殖规模、品种选择、畜牧设施等因素。
2.地址选择: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土地,考虑气候条件、土地质量以及交通便利程度。
二、规划和设计阶段:1.建筑设计:根据养牛场的规模、养殖方式和气候条件,设计合适的畜牧场。
包括放养区、饲养区、产仔区、配种区等。
考虑到畜舍、饲养设施、通风和排污系统等方面。
2.牧草种植:规划和设计适宜的牧草种植区域,确保充足的饲料供应。
三、申请和审批阶段:1.编制申请材料:准备相关的申请文件,包括土地使用证明、环评报告、养殖方案等。
2.递交申请材料:将申请材料递交给相关行政机关,如畜牧局、环保局等。
3.审批和许可:行政机关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会颁发养牛场正式的经营许可证。
四、设施建设阶段:1.建设畜舍和设施:按照设计图纸和规划要求,进行畜舍和设施的建设。
确保建设质量合格,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配备设备:根据养牛场的规模和需要,购买和安装相关的设备和工具,如饲料加工机械、喂养设备等。
五、引进种牛和饲料采购阶段:1.选择合适的种牛:根据养牛场的养殖和市场需求,选购优良的种牛。
确保种牛的健康和品质。
2.饲料采购计划:制定合理的饲料采购计划,确保饲料的充足供应和品质。
六、经营和管理阶段:1.养殖管理: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畜牧健康、合理饲养和用药等。
2.防疫和疾病控制:定期进行防疫和疾病控制,保持牛群的健康状况。
3.销售和市场推广: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确保牛群产品的销售。
总结而言,建设合法养牛场需要经过规划和准备、规划和设计、申请和审批、设施建设、引进种牛和饲料采购、经营和管理等六个主要流程。
这些流程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确保畜牧养殖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猪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公猪舍饲养管理工作目标:
1.1人工授精公母比例在1:80—100;
1.2窝产活仔数≥12头,壮子数≥11.5头;
1.3精子质量良好:活力≥0.7 ,密度≥2亿/ml,精液量≥150ml/次。
2.采精操作过程
2.1将待采公猪赶入采精栏内。
2.2采精员戴橡皮手套,外套塑料手套。
2.3公猪爬跨假台畜后挤出包皮积尿,将下腹部用水清冼干净用纸擦干。
2.4从37℃恒温箱内取出釆精杯,除去塑料手套,用手紧握伸出的公猪阴茎螺旋状龟头,顺势将阴茎拉出,握紧阴茎龟头防止其旋转,公猪即可射精。
2.5刚开始的10ML左右不要,只收集浓精液,一般可射3次,到后期密度较低时可以不予收集但必须全部采出。
.
2.6釆精过程中,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影响采精,甚至会引起采精中断。
2.7釆精时注意人身安全,一旦公猪出现攻击行为,采精员立刻转移安全柱外。
2.8釆精时不准殴打公猪,防止出现性抑制。
2.9下班前彻底清洗釆精区。
2.10采精频率:8到12月龄1周1次,12到18月龄2周3次,18月龄后每周2次。
3.精液稀释操作规程
3.1精液采集后尽快在5分钟内开始稀释。
3.2未经品质检查或检查不合格(活力0.8以下)的精液不能稀释。
3.3精液要求等温稀释,温差不能超过1℃,以精液温度为标准来调节稀释液的温度,绝对不能反过来操作。
3.4将稀释液用引流棒沿精液杯壁缓缓加入到精液中,然后轻轻摇动使之混匀。
3.5在稀释过程中,应按照1:1进行稀释,每次间隔3-5务钟,第三次稀释至所需瓶数。
3.6每次稀释后静置片刻进行镜捡,活力低于0.8,不能进行分装。
4.精液的分装保存
4.1最后稀释后镜检,如活力无明显下降,即可分装。
4.2在输精瓶上标面公猪和采精日期。
4.3置于22℃-25℃的室温1到2小时后,放入17℃冰箱中。
4.4保存过程中要求每12小时将精液缓慢摇匀一次,防止精子沉淀聚团而使精液保存期短或者精子死亡。
4.5意外停电时要全面检查贮存的精液品质。
4.6精液检查:从17℃冰箱取出精液,放入水浴锅中10分钟左右,轻轻摇匀滴取一滴置于37℃恒温载玻片上预热片刻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活力,活力低于0.6时,不能使用。
4.7尽量减少冰箱开关门的次数,以免温度的改变造成对精子的打击而死亡。
(二)妊娠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配种区工作流程
◆6:00~7:00 母猪喂料、巡棚。
◆7:00~8:00出粪。
◆8:00~9:00打扫卫生装料
◆9:00~10:00输精,转群。
◆10:00~14:30 午休
◆14:30~15:00水槽换水
◆14:30~15:30 赶猪诱情
◆15:30~17:30 输精,配种。
◆17:30~18:30 卫生、转群,等其他工作
注:夏季、冬季周转需根据技术员要求合理安排时间
1.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
1.1分娩率≥93%;
1.2窝均壮仔≥11.5头,出生个体重≥1.4Kg;
1.3 PSY≥26.5头。
2.母猪饲喂标准
2.1按上表制定详细的调料计划,做到责任到人,调料及时。
2.2断奶当天的母猪不喂料,从断奶第二天起,根据母猪膘情,每头母猪饲喂2.8至
3.5公斤哺乳料。
3、温度
适宜温度在18—22度,夏季26度开风机,29度开湿帘。
冬季不低于16度。
4、消毒
天气晴朗棚舍一天一次消毒,消毒药按1:400的稀释比例配制。
天气不好,延缓消毒时间,棚舍内铺撒石灰,加强通风换气保证棚舍干燥。
5、洗栏流程
清洗:母猪转出后,清除积粪,用清洁球将栏位清洗干净。
检修:冲洗干净后,栏位、料槽、漏粪板、饮水器、等是否完好,损坏及时修理。
消毒:棚舍内干燥后,用1:400卫可消毒晾干,然后用石灰白化,进猪,进入棚舍需要穿雨鞋,脚踩消毒盆后,发病期间严禁随便进入。
查水: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有堵塞,用卫可对饮水器浸泡消毒
6.母猪的发情鉴定
6.1方法:外部观察与公猪试情法结合。
在查情前,赶一头公猪在母猪栏前,公母猪先接触5分钟,然后通过观察母猪状态来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6.2母猪发情表现:后备母猪,一般在150至170日龄出现不规则的外阴部红肿,按压有静立反射,此为后备母猪的初情期,标志这后备母猪的性成熟,但还未体成熟,应在第二或是第三次发情后配种,配种体重要达到120公斤以上。
6.3后备母猪查情要点:150日龄开始诱情,将查情公猪放入后备母猪栏中。
后备母猪没经历过查情,所以一定要让后备母猪充分接触查情公猪,并熟悉查情人员,不然后备母猪会在栏内乱串。
查情时要有耐心,不断按摩后备母猪乳房部,
外阴,腹侧等敏感部位。
后备母猪的发情持续期比经产母猪短,一定要抓住机会。
总之,后备母猪的查情工作要比经产母猪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6.4经产母猪:经产母猪的查情工作较容易,当公猪在母猪面前经过时,查情人员站在母猪背上,若母猪表现出“静立反射”,表情呆滞,频频排尿,尾巴上翘,两耳竖立时,即可判断发情。
另外,还可以以下三点判断:一看阴户,由充血红肿到紫红暗淡,肿胀消退并出现皱褶。
二看粘液,由稀薄到浓稠并带有丝状。
三看繁殖卡上的时间间隔,断奶后7天以内,非正常母猪遵循发情周期时间(21天),出现上述表现时可判定发情。
7.妊娠母猪测胎
7.1使用兽医专用B超仪测胎,时间为配种后的25天至30天。
技术良好的也可放宽至23天。
7.2探测的部位:母猪的大腿内侧、最后乳头外侧腹壁上进行探查,即下腹部倒数第1~2乳头之间的无毛区。
7.3探查方法:被检母猪可在限位栏内自由站立或侧卧,探查时只需把探头涂上耦合剂,然后呈45度角斜向对侧上方,探头紧贴皮肤一点,进行前后、上下定位扇形扫查,动作要慢。
7.4妊娠母猪和未孕母猪的声像图特征
妊娠母猪:妊娠早期(18~21d)子宫中出现孕囊,又称妊娠囊,内含早期胎水,量少,呈小的圆形暗区,暗区的直径不到1cm或1cm以上,通常为一个或几个椭圆形或近圆形暗区,位于膀胱暗区的前下方。
随妊娠的增进暗区不断扩大呈多个不规则圆形、椭圆形暗区。
妊娠30天母猪测胎所见
7.5测胎后还需要完成的事:完成测胎记录,并在母猪背上做好标记,同时在母猪繁殖卡上注明。
7.6注意事项:
7.6.1测胎前不要给母猪饮水或只给少量水引用。
以免胀大的膀胱挤压子宫角,影响观察。
7.6.2遇到侧卧的母猪,只要将待测部位露出就不要将其打起。
站立或侧卧都可以测胎。
7.6.3对测胎时画面模糊,不能确定是否怀孕时,对另一侧子宫重新检测,还不确定时要在测胎记录上注明,待过3天重新检测,千万不能武断的下结论。
7.6.4每次测胎都要将上周不确定妊娠及空胎的猪再一次检测,一定要做到检测两遍以上才可以最终确定妊娠与否。
7.6.5确认为未妊娠的母猪一定要及时赶至配种舍,促其再次发情,降低非生产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