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内收上前牙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自攻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前部的临床应用

自攻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前部的临床应用

自攻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前部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对5例患者使用种植支抗压低上颌前牙区,改善露龈笑,减少深覆颌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方法:采用自攻型种植钉植入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的牙槽间隔,利用链状皮圈垂直牵引。

结果:5例患者的上颌前部牙槽高度都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降低,平均压低 3.5~4.5mm。

结论:骨性结合的种植体能够提供绝对的支抗力,实现前牙的压低,相比以往使用的支抗,种植体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力量。

关键词种植体深覆颌固定矫治正畸中最常用的支抗一般是颌内,颌间支抗,这些对于牙列所施加的力量一般为矢状方向更多些,而对于垂直方向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作用甚微。

以往我们在垂直方向的力量更多的依赖于口外的高位牵引,或者使用平面导板利用咬合肌肌力。

随着种植支抗在正畸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正畸医生,就更多的着眼于种植支抗的应用。

现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例采用种植支抗压低前牙的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19~34岁,平均25岁。

所选患者全部为上颌前部牙槽骨发育过度,露龈微笑。

种植术式:采用宁波慈北产自攻型种植螺钉,规格9mm。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曲面断层片,根尖片或头颅CT,对于设计植入部位的骨量進行评估。

由于研究中所选取的5例患者均为上颌前部牙槽高度过高,种植钉的植入位置均设计为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的牙槽间隔,高度一般位于根尖位置,方向为垂直植入部位的牙槽骨骨壁。

自攻型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术式相对来说更简便快捷,无需进行翻瓣,局部消毒后,行3mm左右的纵行切口,手动手柄,垂直骨面,稍加力,顺时针将种植钉旋入,种植钉植入后可以即刻加载。

牵引方向:在主弓丝上相对于种植钉的位置,即上颌的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置牵引钩,采用链状橡皮筋直接连接种植钉和牵引钩进行垂直牵引,力量为60~80g。

结果经过3~4个月的垂直方向的牵引,5例患者的上颌前部牙槽高度都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降低,经过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和口腔内覆颌的距离的测量,平均压低3.5~4.5mm,深覆颌和露龈笑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房凌云;冯伟;宫兆宇;王道斌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9(6)25
【摘要】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房凌云;冯伟;宫兆宇;王道斌
【作者单位】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肥城,271608;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肥城,271608;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肥城,271608;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肥城,2716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矫治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王淞;梁长征;黄念全;李素梅
2.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苟蜀云
3.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李红薇
4.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的临床应用 [J], 毛峻武;马祥伟
5.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李红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种植体内收前牙的临床应用

微种植体内收前牙的临床应用
pi r tblt foh d ni n - mpa t.J Orfc O ̄h p, rmay sa i y o to o tc mii i lns oa i o
2~ 1 0 3 个月 ;从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到完全关 闭拔牙间隙 的时 间为 9 1 ~ 7个月 。所有 1 5例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的患者治
侧上 、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 间的颊侧牙槽嵴上各植 入微螺钉种植体 1 。 枚 术后拍摄根尖片 , 观察微螺钉种植体与 牙根的关系。术后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d 局部应用含漱液 ,
1 。 周
疗需拔 除双侧上 颌第 一前磨牙 ; 例双颌前突 的患 者治疗需 1 1
拔 除双侧上 、 下颌第一前磨牙 。
1 资料 与 方 法
纹部分长为 80mm)并全部采用直丝 弓矫治技 术矫 治。 . ,
1 . 种植时机 : .2 2 种植钉作为种植支抗在更换 方丝 时植入 , 植
入 2 4周后开始负载关闭拔牙间隙。  ̄ 1 . 种植流程 : .3 2 对照 曲面断层片 , 并且拍摄植入部位 的根尖
片, 评估植入部位 的骨量 , 定位 种植体植入 的位置 。手术前常
规消毒 , 局部麻醉 。参照 x线检查 以及局部的解剖 , 确定种植 体的植入位置和植入方向 ,应用专用裂钻穿透牙龈组织及骨 皮质 , 至有落空感 , 直 助手应注意冲洗 降温。应用专用手柄将 种植钉旋入第二前磨牙 与第 一磨 牙间的颊侧牙槽嵴上 。4例 上颌前突患者在双侧上颌第二前磨 牙与第一磨牙之 间的颊侧
1 临床资料 . 1 选择 20 0 6年 1 月至 2 0 09年 1 月就诊 的双颌前突或上颌 前突的患者共 7岁 , 92 平均 (4 3岁 。1 2 ̄ ) 5例患者中上颌前 突患者 4例 , 治

微型种植体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评价微种植体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13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

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

结果:13例中11例应用微种植体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切牙内收5.28±0.51mm。

磨牙近中移动0.89±0.32mm。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能确保磨牙支抗不丧失,时间快,效果理想。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正畸支抗内收前牙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13例,其中上颌前突11例,双颌前突2例,女9例,男4例,年龄16~26岁,平均18.5岁;11例需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2例需拔除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

种植体植入:正畸种植钉采用自攻型(直径1.5mm长度11mm)。

11例上颌前突患者在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嵴上各植入微种植体1枚,2例双颌前突患者在双侧上、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嵴各植入微种植体1枚。

矫治方法:均使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同期植入种植体,2周后粘接固定矫治器,排齐过程中,应用种植体支抗轻力拉尖牙向后,解除前牙拥挤节省后牙支抗,内收前牙在“0.018×0.025”不锈钢丝侧切牙远中焊牵引钩,与种植体之间用链状圈结扎丝或镍钛拉簧加力,每侧滑动牵引力值150~200g,每月加力1次,至拔牙间隙关闭,前牙建立良好的覆颌覆盖关系,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记录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

结果13例共植入30个微种植体,其中26个微种植体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3颗在排齐整平后松动,有10例顺利完成正畸治疗,治疗后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面型凸度明显改善,患者满意,临床成功率84.4%U6近中移动距离0.89±0.32mm,U1舌侧移动距离5.28±0.51mm。

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

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

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目的探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正畸科收治的60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外弓支抗矫正,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正。

比较两组患者的矫治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矫治前后SNA、SNB指标水平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矫治,磨牙关系均达到Ⅰ类关系。

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为96.7%。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矫治前后的SNA 角减少幅度[(0.42±0.33)°]大于对照组[(0.2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具有较佳的支抗作用,正畸治疗成功率比较高,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ni self tapping titanium implant anchorage.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60 cases of adult biomaxillary protrusion who treated in orthodontic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raoral arch anchorag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 self tapping titanium implant anchorage.The correction effect,th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the change of SNA,SNB index before and after dental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dental treatment and were reached the class Ⅰrelationship of molar.The successful rate of plant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The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dental treatment was 96.7%,while the compliance was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decrease of the SNA ang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42±0.33)°],while the decrease of the SNA angl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24±0.14)°],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 self tapping titanium implant anchorage has better anchorage effect,and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has higher success rate and increase the compliance,so it deserves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Mini self tapping titanium implant anchorage;Biomaxillary protrusion;Dental treatment;Orthodontic treatment正畸治療是对牙齿或颌骨施力,并使之达到预期位置的治疗方法。

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应用稳定性观察

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应用稳定性观察

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应用稳定性观察【摘要】目的:研讨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应用稳定性观察。

方法:收治成年双颌前突畸形患者68例,根据随机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助攻型组(助攻型支抗种植体)和自攻型组(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每组各34例患者,比对两组不同植入方法对患者的支抗成功率和支抗体脱落率。

结果:自攻型组支抗成功率、支抗体脱落率与助攻型组相比,数据之间无差异(P>0.05)。

结论:自攻型和助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是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操作简单,对患者骨损伤较小,对成年双颌前突畸形患者实施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符合临床治疗需求。

【关键词】正畸治疗;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稳定性双颌前突是指上、下牙槽骨过度发育或上、下颌牙弓前突畸形,即上下颌均向前突出,不仅上下颌牙齿前突,而且牙槽骨也前突[1]。

其临床表现为上、下唇不易闭合,呈开唇露齿状,唇红外翻,鼻唇角呈锐角,唇龈沟变浅或消失[2]。

对于患者而言不仅影响着口腔的健康,还大大影响着面部美观。

所以,予以患者有效的正畸治疗至关重要,临床中基本采用微螺钉种植支抗治疗正畸,它具有愈合期短、植入部位灵活等优点,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良好。

但是临床中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存在许多因素,特别是选择哪种植入方法。

为提高支抗稳定性以及对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我院将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植入方法,包括助攻型支抗种植体和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哪种方法通过正畸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稳定性具有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2020年9月-2022年3月间成年双颌前突畸形患者68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不同小组进行分析,助攻型组34例:其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8例,平均年龄(28.54±2.12)岁;自攻型组34例: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6例,平均年龄(28.56±2.88)岁;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加以比对,差距小(P>0.05)。

分析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优势

分析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优势

分析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优势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临床优势。

方法应用自攻型微钛钉作为支抗矫治35例安氏II类1分类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拔除双尖牙并排齐牙列后,微钛钉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2周后以每侧1.0~1.5N滑动内收前牙。

通过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

结果35例上颌前突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5.68mm,切牙牙轴与SN交角平均减少15.07°,与NA交角平均减少12.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7.89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9 mm,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垂直向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种植体保持了稳定。

结论自攻型微钛钉基本能够有效治疗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改善侧貌,起到强支抗的作用。

【关键词】正畸支抗上颌前突安氏II类1分类自攻型微钛钉上颌前突是由于上颌骨长度过度发育而造成的,属于上颌骨最常见的发育畸形。

临床表现为上颌牙列超突,牙弓狭窄、开唇露齿、腭盖高拱等症状。

上颌前突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及心理状态,为达到最佳矫治效果,常需要选择强支抗,前突严重成年患者病例中常需要拔除上颌双尖牙以及需要绝对支抗。

以往主要通过横腭杆、口外弓、Nance 弓等方法增加磨牙支抗,来缩短前牙深覆盖,但有时临床效果并不明显,经常出现拔牙间隙已经关闭但仍有较大的覆盖,而且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中最大的瓶颈是很难避免后牙支抗的丢失。

这是由于用传统的正畸口内外支抗来内收前牙往往会伴有磨牙的前移,很难达到绝对的支抗效果。

最经几年来出现的种植体,已经被用来作为正畸治疗中的强支抗,其中以钛钉的使用较为流行,因为它能以极少的解剖限制、较低费用、微创伤等简单操作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正畸牙齿移动,适合广大患者。

笔者在治疗成年人上颌前突应用自攻型微钛钉作为绝对支抗的过程中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牙严重拥挤

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牙严重拥挤
+ 通讯 作 者 :E — m a : z h a n g j i n g 7 6 1 1 1 9 2 o o  ̄ @I 6 5 . C O n r
在尖牙 向拔牙间隙移动过程中,磨牙亦向近中移动而占用拔牙间隙
造成 矫治 困难 。动 物实验 和临 床应 用证 明在种 植体 与骨 组织 紧密 结 合 中 ,不存 在成 骨和 破骨 细胞 活动 ,所 以在 长时 间应力 作用 下 ,种 植 体不 会在骨组织 内移动 】 。微钛钉种植 体尽管 与周 围骨组 织不形 成
牙和 第二前 磨 矛之 间的 颊侧 分别植 入微 钛钉 种植体 。前 牙排 齐 前后拍 摄 头颅侧 位 片 , 并测 量磨 牙的 治疗 变化 。结果 5例应 用微钛 钉 支抗 治
疗上 前 牙拥挤 , 牙列排 齐后 中切 牙和 第一磨 牙在 前后 向和垂 直 向均 未 发生显著 性移 动 。 结论 种 植体 支抗 可 实现理 想 的支抗控 制 效果 。 【 关键 词 】正 畸 支抗 ; 自攻型微 钛钉 种植 体 ;牙列拥 挤
其 进行彻底 切除手术 ,②有学者认 为其治疗方 式应与其他卵巢生殖 细
定能制定 出最 佳的治疗方 案 ,提高该病 临床诊断 的准 确率 ,改善 卵巢 甲状腺肿的预后 ,从而减轻人 们的疾病负担。
胞肿瘤有相似,③还有学者认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治疗可参 照按甲状腺癌处理方法,采用根治性手术和” ‘ I 放疗相结合的方法 ,术
1 . 2研究方法:5 例患者均拔除4 个第一前磨牙,在使用直丝弓矫治器 之前,在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 自攻型 支抗微钛钉。在排齐初期,策略性粘结托槽,尖牙向后结扎在微钛钉 上 ,在较短时间排齐后放置0 . 0 1 7 ×0 . 0 2 5 英寸不锈钢丝,然后将螺旋 拉簧放于微钛钉和尖牙之间,约1 0 0 克力牵引尖牙向远中移动,待前 牙间隙足够后粘结其余托槽,进一步排齐牙列。患者在植入微钛钉和

自攻型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自攻型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自攻型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98例,A组患者给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B组患者给予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8周,A组患者上颌稳固数为41例(83.67%),下颌稳固数为47例(95.92%);上颌脱落数为8例(16.33%),下颌脱落数为2例(4.08%),下颌稳固数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09,P = 0.045)。

B组患者上颌稳固数为39例(79.59%),下颌固数为47例(95.92%);上颌脱落数为10例(20.41%),下颌脱落数为2例(4.08%),下颌稳固数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078,P = 0.014)。

A组总脱落数10例(10.20%)、总稳固数88例(89.80%);B组总脱落数10例(12.24%)、总稳固数86例(87.76%),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稳固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624,P = 0.105)。

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应用疗效相当,支抗种植体上颌比下颌易于脱落,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何种治疗方案。

标签: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正畸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螺钉种植支抗成为种植体支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1-2]。

学者们和口腔科医师均有报道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但是,关于两类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研究报道所见甚少。

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 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探讨

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 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探讨

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探讨发表时间:2020-12-17T13:18:00.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7期作者:祁军[导读] 目的:研究探讨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

祁军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中医院福建省南平市 3541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

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9月~2019.9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牙列前突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不同的种植体选择方案将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

对照组选择常规的种植体方案,观察组选择微螺钉种植体方案,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病患都能顺利完成正畸治疗,但是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建立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在对最终治疗结果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P<0.05)。

结论:在对上颌牙列前突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正畸治疗;支抗内收前牙;有效性在临床上,正畸治疗主要是对双颌前突以及上颌前突病患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患需要大量将前牙内收从而达到改善面部突度的效果。

该种治疗手段对后牙支抗控制的要求比较高,这也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当中的关键问题[1]。

在传统的治疗手法当中所使用的支抗控制手段会容易出现后牙支抗丢失的现象,并且对需要绝对加强支抗的病患无法进行满足,因此需要采用更为合理的支抗内收手段来帮助病患进行正畸治疗。

本文研究探讨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1.1资料研究时间段为2018.9月~2019.9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牙列前突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不同的种植体选择方案将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前牙中的矫治效果观察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前牙中的矫治效果观察

0 引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许多人选择去口腔正畸科进行牙齿矫正,改善面部的美感。

口腔正畸术在快速的改进和发展,有许多正畸新技术及新产品被广泛运用,如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自锁托槽等[1]。

支抗是指在牙齿的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不能引起牙齿发生不必要的移动。

把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牙槽骨,通过反作用力单位支抗的方式起到骨性支撑的作用[2]。

本文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诊治的90例上颌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前牙中的矫治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90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16-28岁,平均年龄(22.06±2.23)岁。

有60例需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有30例需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

入选标准:(1)无面部外伤史和正畸治疗史者。

(2)无唇腭裂史。

(3)上领前部牙槽骨发育过度者或者上唇与上领前牙关系不调者。

(4)前牙区无明显的根吸收,无先天缺牙、埋伏牙,无根管治疗史者。

1.2 方法首先在治疗前就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消毒处理。

将镍钛弓丝全部更换成粗细合适的不锈钢方丝,平直地置入槽沟,在1个月后进行复查。

上颌下颌都选择在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间植入。

上颌微种植体植入为了避免损伤牙根,选择斜向植入,种植体尺寸选择直径1.2-1.3mm,长度7-8mm。

下颌如果根间距较窄就很难从附着龈区斜向植入,则植入角度逐渐接近垂直,微种植体尺寸选择直径1.3-1.6mm,长度5-7mm。

大多数患者在种植后无痛感或者感染症状,但还是需要给予患者止痛药以及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

要保持种植体植入区域的清洁,用软刷或者清水进行清理,拍摄根尖片,观察种植体和附近牙根的邻接关系。

1.3 观察指标术后对患者前牙覆盖关系、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和面型改善度进行观察。

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住本院口腔科的80例接受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治疗之中。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阻生尖牙长轴与正中矢状面交角与阻生尖牙牙尖至牙合平面距离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但是治疗后上述测量与对侧健康尖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组患者共计88颗患牙,治疗成功82颗,治疗成功率为93.18%(82/88),不良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13/80)。

结论: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临床应用价值阻生牙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任何牙位均可能会发生,上颌尖牙的临床发病率在1.8%左右,在我国该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为1.73%[1]。

上颌尖牙一旦出现阻生,自行萌出的几率非常小,临床上一般采用外科-正畸联合助萌。

准确定位阻生尖牙,在实际的牵引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支抗强度以及合适的牵引方向是阻生牙矫治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埋伏深度大以及倾斜角度大的阻生尖牙更是如此[2]。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微种植钉支抗牵引的方法对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治疗,主要是由于该临床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操作简便以及效果优良等方面的优势之处。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该方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住本院口腔科的80例接受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13~26岁,平均(20.20±3.92)岁;患牙共计88颗,其中唇向错位牙齿为51例,腭向错位牙齿数为37颗,入选标准:本组患者均经口内检查、X线检查确诊为上颌埋伏阻生牙;外形未见明显的畸形;无法自行正常萌出。

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在矫治成人上颌前突中的临床探讨

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在矫治成人上颌前突中的临床探讨

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在矫治成人上颌前突中的临床探讨目的探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在矫治成人上颌前突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成人上颌前突的患者69例进行自攻型微钛钉支抗矫治,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下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前磨牙,在矫治前后用X线片对头颅侧位进行拍摄并做头影测量分析。

结果69例患者共植入145枚自攻微钛钉,矫治均保持稳定,术后患者的牙弓突度和侧貌得到显著改善;69例患者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52 mm,FCA平均减少2.93°,U1-NA平均减少6.10°,UL-EP 平均减少3.16 mm,上颌切牙矫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牙间隙关闭后,尖牙关系中性,后牙尖窝关系良好,病患和满意。

结论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在植入口腔加载后可以最大限度内收上颌前牙,显著改善成人上颌前突畸形问题。

标签:自攻型微钛钉支抗;上颌前突;成人矫治上颌前突是最常见的上颌骨发育畸形,它是因为上颌骨长度发育过长造成的。

临床症状主要有牙弓狭窄、上颌牙列超突、腭盖高拱、开唇露齿[1]。

前突严重的成人患者中常常需要拔除上颌双尖牙并进行绝对支抗矫治。

本文以我院69例要求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畸形的患者,应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31日~2013年6月31日收治的69例确诊的要求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40例,年龄21~30岁,平均年龄(25.3±3.4)岁。

患者症状表现均为上前牙直立,上牙列拥挤,磨牙关系为安氏II类或Ⅰ类。

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下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前磨牙,矫治术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自攻微钛钉加强上颌后牙支抗。

1.2方法1.2.1矫治过程我院69例符合安氏Ⅰ类或Ⅱ类的病患中有41例患者设计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28例患者患者设计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下颌第二双尖牙。

上颌微螺钉植入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上颌微螺钉植入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上颌微螺钉植入稳定性的临床研究目的:通過对自攻型微螺钉在上颌植入后的稳定性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56例上颌植入自攻型微螺钉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6例中11例患者的微螺钉伸出并移位(0.4~1.4 mm)。

微螺钉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在正畸力作用下能达到良好的稳固程度,可以作为正畸支抗移动牙齿。

标签:微螺钉;自攻型;稳定性良好稳定的支抗是正畸治疗成功的保障。

然而传统支抗很难提供稳定有效的且不依赖患者合作的绝对支抗[1],近年来随着微型钛钉种植体系统的出现为正畸临床提供了新的选择[2]。

作为一种暂时性正畸支抗装置,为了探讨其植入后的稳定性,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月所治疗的56例上颌颧突植入自攻型微螺钉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男性19例,女性37例,年龄19~28岁,均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直接上颌支抗内收上前牙。

1.2手术方法采用国产的自攻型微螺钉,术前常规拍X线片或CT,准确定位。

种植部位选择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距牙槽嵴顶7 mm处[3],在局麻下切开牙龈,小剥离匙剥开黏骨膜,用专用工具将种植体旋入即可。

左右两侧各植入1枚微螺钉。

术后常规应用抗感染措施。

微螺钉植入2周后即可在微螺钉和侧切牙远中唇的牵引钩之间,采用Ni-Ti弹簧加力关闭拔牙间隙,每侧200 g力。

患者每月复诊加力1次,更换Ni-Ti弹簧。

直至上颌或下颌尖牙与第二前磨牙接触,拔牙间隙关闭。

待治疗结束后,用专用工具将微螺钉种植体旋出即可。

所有病例于术后9个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与术前X线片进行重叠。

分别测量螺钉尾、体、头部在加力9个月后的位置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中的应用效果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中的应用效果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中的应用效果目的评价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例上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种植体支抗: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患者的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应用种植体支抗正畸内收前牙。

B组不采用种植体支抗,观察两组的上颌前牙及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评价其临床效果。

结果A组患者总共植入30枚微螺钉种植体,27枚微螺钉在矫治过程中保持稳定,3枚微螺钉出现松动,经重新植入恢复稳定。

20例患者经牙齿矫治后前牙覆牙颌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颌间关系及下颌对颅面关系位置正常,软组织面型得到改善,患者满意。

A组患者矫治后上颌前牙切缘平均内收4.28mm,磨牙平均前移 1.24mm。

B组患者上颌前牙切缘平均内收 3.76mm,磨牙平均前移2.24mm。

A组采用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效果优于B组。

结论种植体作为正畸治疗强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的矫治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支抗效果具有可控性及可靠性,解决了口外支抗依赖患者配合的问题。

标签:正畸;种植体;内收上前牙上颌牙齿及齿槽前突是临床常见的错颌畸形。

由于上前牙的唇向倾斜,牙槽骨的前突导致开唇露齿,侧貌表现为凸面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

正畸的治疗是通过拔牙矫正内收上前牙,建立正常的牙轴及覆颌覆盖,减少牙槽骨突出,从而改善患者的面型[1]。

传统的正畸治疗常用Nance弓、横腭杠以及口外弓等方法加强支抗效果,但最终治疗效果以及疗程长短取决于医患之间的配合。

种植体作为正畸治疗稳定的支抗来源,可满足牙齿矫治过程中对支抗的要求。

我院为探讨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的临床效果,将20例上颌前突患者,分别给予种植体支抗与不采用种植体支抗进行正畸内收上前牙。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例上颌前突并需要支抗正畸的患者,年龄12~30岁,平均年龄21岁。

男性6例,女性14例。

患者均为上颌牙齿前突,开唇露齿,侧面观为凸面型。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5-02-12T10:33:57.8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8期供稿作者:喻春平[导读] 种植体支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口腔正畸技术,其原理是将微钛钉种植到骨内,以骨骼作为支抗,从而满足矫治过程中对支抗的需求[1]。

喻春平(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门诊 661100)【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患者均采用纯钛微型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总疗程为1~2年,平均疗程16.54±3.75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44例患者中40例顺利完成正畸治疗,正畸成功率达95.24%,其中2例患者因微型螺钉松动,改为头帽口外弓治疗。

采用微型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40患者II类磨牙关系均得到成功纠正,前牙覆盖关系也得到正常建立,面型凸度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

结论?微型螺钉种植体支抗系统具备舒适、稳定特点,支抗控制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支抗磨牙的稳定,矫正患者口腔前牙前突、畸形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型螺丝钉种植体支抗前牙正畸内收【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180-01 种植体支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口腔正畸技术,其原理是将微钛钉种植到骨内,以骨骼作为支抗,从而满足矫治过程中对支抗的需求[1]。

与其他口腔正畸技术相比,种植体支抗技术具备支抗高效、可靠,支异物感小,创伤轻,微钛钉植入和取出的手术方法简便等优点,成为中外正畸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2]。

我院近年来采用微型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治疗前牙前突、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44例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作者:曾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拔除四颗前磨牙内收前牙的患者30例,内收前牙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前后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拍摄,对于投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SNA、SNB、ANB)数值。

结果:在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了正畸治疗,前牙的覆盖关系恢复了正常,实现前牙内收。

治疗后的X线头影测量(SNA、SNB、ANB)的数值优于治疗前(P<0.05)。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辅助矫治器大幅度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X线头影测量【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口腔正畸就是将牙颌畸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正[1],实现牙齿的美观健康和稳定。

牙颌畸形的患病率非常高,在调查中最低的患病率为29.33%,最高达到50%左右,进行牙颌畸形的任务非常的繁重。

因此,本研究以需要进行强支抗内收前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需要进行强支抗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6-27岁,平均年龄21.62±2.14岁,上颌前突13例,双颌前突1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研究比较。

1.2 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种植体植入上颌后牙区,将前牙的拥挤解除后,不锈钢方絲在上颌侧切牙远中加水平曲,用结扎丝与种植体之间进行加力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牵引力的值每侧滑动150g左右,加力期限为每月1次,一直到拔牙间隙彻底关闭,能够为前牙建立良好的覆盖关系。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前牙内收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前牙内收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前牙内收中的临床应用石平,陈昶,马行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口腔科,南昌330002)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内收前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前牙内收正畸患者58例,根据正畸治疗中支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支抗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头影测量结果,根据美国正畸学会的客观评分系统(ABO-OGS)比较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组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前牙内收的过程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相较传统的支抗治疗效果更佳.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前牙内收;正畸治疗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194(2021)01—0039—02DOI:10.13764/ki.lcsy.2021.01.013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inRetraction of Anterior TeethSHI Ping,CHEN Chang,MA Xing-jia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908'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nchang330002,Chia)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micro-implantanchorageinretrac-tion of anterior teeth.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treated with either traditional anchorage(control group,n=29)or micro-implant anchorage(study group,n=29)for retraction of anterior teeth.The cephalometric result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Objective Grading System(ABO-OGS).Results The cephalometric results were signii-cantlyimprovedaftertreatmentin both groups,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study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Furthermore,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96.6%)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5.9%)(P<0.05..Conclusion Micro­implant anchorage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anchorage for retraction of anterior teeth.KEY WORDS:Micro-implant anchorage;retraction of anterior teeth;orthodontic treatment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正畸技术,它是将微钛钉植入骨骼内,借助颌骨抵抗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1].相比于传统的支抗方法,种植体支抗使患者的异物感更小,更高效、创伤更轻[2].同时,微型种植体的植入、取出、加力等临床操作也非常简便.因此,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成为正畸界的研究焦点⑶.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口腔科在患者正畸前牙内收过程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3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需前牙内收的正畸患者58例。

自攻种植钉垂直支抗矫治前牙开牙合的临床分析

自攻种植钉垂直支抗矫治前牙开牙合的临床分析

自攻种植钉垂直支抗矫治前牙开牙合的临床分析袁梅寿【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0)014【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rrecting anterior open( occlusion ) with self- tapping screw planting vertical anchorage.Methods Fifteen cases suffered with anterior crossbite ( occlusion )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March 2007 to January 2011 were treated by self- tapping screw planting vertical anchorage,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measurement of their teeth from various angle in all pateints was more close to normal permanent teeth, 55 of 60 micro - titanium screws were firmed, and the successful rate was91.67%.Conclusion Titanium micro - implant self- tapping screw can stably anchor in orthodontic bone, and it is worthy to be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practice.%目的临床分析自攻种植钉垂直支抗矫治前牙开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前牙开牙合正畸治疗的患者15例,对其进行自攻种植微钛钉垂直支抗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各个角度测量值更接近恒牙期正常值,60颗微钛钉种植体中有55颗稳固,成功率为91.67%.结论自攻微型钛钉种植体能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总页数】2页(P1088-1089)【作者】袁梅寿【作者单位】东莞市中堂医院口腔科,广东,东莞,52323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J], 陈幼新;雷磊;王强平2.摇椅弓配合种植钉非减数矫治前牙开(牙合) [J], 温兴涛;缪耀强;李东健;缪慧婷3.利用微种植支抗系统矫治成人前牙开(牙合)的进展 [J], 宋晓青4.自攻型微螺钉支抗与正颌手术矫治成年骨性开牙合患者的比较研究 [J], 赵弘;卜亚平;马妍;郑春秀;顾晓明;王晓坤5.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的临床应用 [J], 毛峻武;马祥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内收上前牙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4T09:57:49.8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孔薇[导读] 微螺钉种植体可以作为正畸支抗,内收上前牙,提升磨牙支抗效果。

黑龙江省鹤岗市乾坤医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山肛肠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支抗内收上前牙使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对3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患者使用了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植入四周,进行内矫治,对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进行观察,对患者接受X 线测量头颅侧位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全部30例患者共植入了60颗螺钉种植体,有4颗在5个月内有松动取出。

其余的在拔牙间隙关闭
前没有松动,种植成功率是93.3%。

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是7.2个月。

拔牙间隙关闭后,患者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内收3.76mm和4.12mm。

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比较高,治疗的时候开业提升支抗效果,治疗前后效果明显。

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可以作为正畸支抗,内收上前牙,提升磨牙支抗效果。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正畸支抗;双颌前突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lf-tapping micro-screw implant in orthodontic anchorage adduction of upper anterior teeth. Methods:From December 2015 to June 2018,30 cases were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elf-tapping micro-screw implant anchorage. The implant stability was observed,and the results of X-ray measurement of lateral cranial position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A total of 60 screw implants were implanted in all 30 patients,and 4 of them were removed loosely within 5 months. The rest did not loosen before the closure of the extraction space,and the implant success rate was 93.3%.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7.2 months.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extraction space,the soft tissue profile of the patien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addu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lip was 3.76mm and 4.12mm.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micro-screw implant is relatively high. The anchorage effect is improved when the implant is opened,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Microscrew implants can be used as orthodontic anchorage to increase the anchorage effect of molars by addressing the upper anterior teeth. [keywords] micro-screw implant;orthodontic anchorage;bimaxillary protrusion 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关键,传统的方式回当值支抗丢失,无法满足绝对支抗的需求[1]。

在1998年Costa等[2]的文献中,微螺钉种植体后,专门的正畸治疗过程简单,得到了正畸师和患者的青睐。

国内外学者对微种植体支抗发展提供了推动研究[3-5]。

此次我们就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颊侧牙槽骨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进行探讨分析,对正畸效果进行分析,有以下报道。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的30例矫治患者,共有12例男性和18例女性患者,最小12岁,最大28岁,平均16.4岁。

1.2.1术前准备
30例患者均采用唇侧徐氏直丝弓矫治器,术前常规拍摄曲面断层片、根尖片,以评估植入部位的牙槽骨骨量情况,确定植入的部位。

1.2.2微螺钉种植体的选择和植入位置:采用德国Medicon公司生产的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直径1.6mm、长8.0mm,种植部位选择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牙根间颊侧牙槽骨。

1.2.3 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手术:所有微螺钉种植体均由同一位正畸医师在相同规范操作下进行。

1.3 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前后的正畸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唇侧徐氏直丝弓矫治器排齐整平上下牙列。

在内收上前牙之前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手术。

在微螺钉种植体植入4周后,通过微螺钉种植体滑动内收上前牙,力量控制在350g以内,每4周复诊加力一次,直至上颌拔牙间隙完全关闭。

间隙关闭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上前牙和上磨牙的矢状向位置。

2结果
全部30例患者共植入了60颗螺钉种植体,有4颗在5个月内有松动取出。

其余的在拔牙间隙关闭前没有松动,种植成功率是93.3%。

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是7.2个月。

拔牙间隙关闭后,患者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内收3.76mm和4.12mm。

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比较高,治疗的时候开业提升支抗效果,治疗前后效果明显。

3讨论
正畸治疗的传统方式是口内支抗如横腭杆、舌弓、Nance弓等,因为稳定性不高,异物感明显,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意外伤害。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出现后能过解决这些问题。

微螺钉种植体的体积小,异物感不明显,可以灵活的植入。

自攻型种植体需要微小切口,植入方式简单,安全,创伤比较小。

微螺钉种植体是固定支抗,不受到患者配合度影响,为了防止意外伤害,需要让磨牙支抗丧失,降到最低,实现绝对支抗效果,扩大正畸范围,提升治疗效果。

微螺钉种植失败的原因:①患者因素:患者的牙槽骨密度是种植成败的关键。

②术者因素:微螺钉种植体的植入部位很重要,规范的操作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对患者的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进行评估,根据解剖结构确定植入方向。

③正畸治疗保持螺钉稳定性,研究显示,350g以内正畸力是安全稳定的。

④其它因素: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后需要抗炎,避免炎症发生。

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减少种植体附近炎症发生率。

此次研究中,全部30例患者共植入了60颗螺钉种植体,有4颗在5个月内有松动取出。

其余的在拔牙间隙关闭前没有松动,种植成功率是93.3%。

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是7.2个月。

拔牙间隙关闭后,患者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内收3.76mm和4.12mm。

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比较高,治疗的时候开业提升支抗效果,治疗前后效果明显。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抗炎提供稳定口内固定支抗,作为传统的口内和口外支抗替代,提升了磨牙的支抗效果。

此次研究中,患者的上前牙内收效果理想,具有绝对支抗的效果。

双颌前突的治疗也比较好。

微螺钉植入方式的操作简单灵活,植入的部位选择比较多,植入后不需要患者配合,给口腔正畸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升微螺钉种植体和正畸的结合,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系统非常重要,掌握手术的范围和适应症,可以促进手术的成功,实现完美正畸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寻春雷,曾祥龙,王兴.正畸支抗的新手段:种植体支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口腔正畸学,2003,10:47-49.
[2]朱胜吉,周彦恒.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J].口腔正畸学,2003,10:95-97.
[3]宿玉成,赵颖,姜秀瑛,等.正畸治疗中的种植支抗.见宿玉成主编,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1-370.
[4]徐宝华译.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18.
[5]马俊青.微型支抗种植体即刻加载的组织学研究[J].口腔医学,2005,25(5):267-2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