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法律分析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中强制性规定的解读

问题的提出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 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准确区分前后两处强制性规定对于区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至关重要。 什么是强制性规定? 何种强制性规定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不足以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
第一,涉及原则性条款的强制性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5条,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 则。此类原则性条款通常起到提纲挈领、规范全局的作用,不涉及明确的权利规 范,如果仅以基本原则的宣誓就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不加事实及具体法律 条文的判断,显然有失不当。
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指的是足以引 起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较为典型的是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不足以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是指 “强制性规定”侧重于行政管理,不能发生致使民 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法律效果。
何种强制性规定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最高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 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 见》,第十五条,将强制性规定划分为 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 制性规定”。只有在违反“效力性强制 性规定”的前提下,合同才会无效,违 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的,人民法院 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
《民法典》第13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 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 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除 合同以外比较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还 有遗嘱、赠与。
两种“强制性规定”
两种“强制性规定”主要包括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 效的强制性规定和不足以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 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的强制性规定一、民法典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效力有什么规定。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违反了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该强制性规定并不是效力性的,则不会影响民事行为的效力。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效力性与管理性强制性规范如何区分1、首先看强制性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无效合同,如果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导致合同无效,则该规定就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2、强制性规定未明确规定违反的后果是无效合同,分以下三种情况加以区分。
(1)分析强制性规范禁止的对象,是否只是行为手段或者行为方式,或者禁止的是行为的外部条件如经营时间、地点等,而允许依其他手段、方式、时间地点作出行为的,这时法律本意不是禁止行为效果的发生,而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则这类规范为管理型规范。
(2)分析强制性规范的禁止目的,综合法律法规的意旨,权衡相互冲突的权益,综合认定强制性规定的类型。
主要是结合合同无效的其他因素考虑,如果立法目的不仅仅是管理需要,更涉及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则还是应认定为效力性强制规定,如《保险法》和《证券法》有关保险业与证券业从业资格的规定。
(3)分析禁止的是针对一方当事人还是针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如果合同违反的禁止规定只是针对当事人一方的,而且这禁止规定完全是一方作为纪律条款来规定的,不属于效力性规范。
(4)从强制性规定的立法目的进行判断,如果其目的仅是为了实现管理的需要,并非针对行为内容本身,则可以以为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而不属于效力性强制规定。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相关法条《合同法》第52条规定,无效合同的种类应该包括如下几种:(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法解释(二)》第14条确认,这里所谓的“强制性规定”仅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2认定方法强制性规定一般以三种情况出现。
第一种情况:强制性规定本身直接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效力。
第二种情况:强制性规定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的效力,但引致或结合其他法律条文,其他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该违法行为效力。
第三种情况:强制性规定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的效力,也没有引致到其他具体的法律条文中,更没有其他法律条文对其效力予以明确规定。
强制性规范进一步区别为效力性规范和管理性规范(或取缔性规范)所谓效力性规范,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规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是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
所谓管理性规范或取缔性规范,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而且违反此类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也并不损害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的规范。
对于强制性效力性规定的区分方法,王利明教授提出三分法:第一,法律、法规规定违反该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的,为当然的效力性规定;第二,法律、法规虽然没有规定:违反其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
但违反该规定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也属于效力性规定;第三,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违反其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虽然违反该规定,但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属于取缔性规定(管理性规定)。
效力性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其效力性规定对于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效力性法律规定是指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约束力和执行力的一系列规范。
本文将从效力性法律规定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效力性法律规定的概念效力性法律规定是指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约束力和执行力的一系列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等。
效力性法律规定是法律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实施的基础。
三、效力性法律规定的特点1. 强制性:效力性法律规定具有强制力,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约束力。
违反效力性法律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约束性:效力性法律规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3. 执行力:效力性法律规定具有执行力,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有义务执行。
4. 公正性:效力性法律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5. 普遍性:效力性法律规定适用于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
四、效力性法律规定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效力性法律规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2. 保障公民权益:效力性法律规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促进法治建设:效力性法律规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4. 强化国家治理能力:效力性法律规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五、我国效力性法律规定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 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具有强制力。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区分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区分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以法律形式表达的规范称为法律规定。
根据强制力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本文将分析二者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是指在司法机关的强制下,具有刚性强制力的法律规范。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明确规定了违反该规定的行为将面临何种有形的或无形的惩罚。
主要包括刑事规定和行政规定。
例如,我国的《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都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是指公共权力机关行使管理职能时制定的有强制力的规定。
它们没有刑罚性质,而是采取管理措施进行惩处。
同样可以是行政规定,例如规范车辆保险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例》,也可以是非法律规范性的规定,例如企业的管理规定或学校的纪律规定等。
所以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刚性强制力。
以下是几个例子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该法规定:商家必须在商品上标注价格和成分,以及明确在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商家违反该规定,将会受到行政处罚和消费者的起诉。
这是一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2. 学校的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按时上课、遵守校规,并参加校内活动。
如果学生违反这些规定,学校将会采取管理措施,如警告、惩罚两个星期不得出校门等。
这是一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3. 《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按时支付员工工资。
如果违反该规定,雇主将受到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这是一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准确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理解法律规范和对其实际应用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混淆。
例如,一些学校的纪律规定实际上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但学生却因此遭受到不公正的惩罚。
此外,一些企业也往往会通过内部制定的规定来实现对员工的强制管理,但这些规定缺乏法律效力,容易引起纠纷。
强制性(效力性)禁止性与管理型禁止性规定到底如何判断?

强制性(效⼒性)禁⽌性与管理型禁⽌性规定到底如何判断?丁丁⾦服 我国《合同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
”《最⾼⼈民法院关于适⽤〈中华⼈民共和国合同法〉若⼲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合同法第五⼗⼆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性强制性规定。
”由此可见,只有违反法律、⾏政法规的效⼒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效,违反法律、⾏政法规的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并不当然⽆效。
那么,如何判断合同的效⼒性强制性规定呢?这在审判实践中是⼀个抽象⽽复杂的问题,没有严格、统⼀的判断标准,⽽且也很容易发⽣争议。
现笔者就合同效⼒性强制性规定的判断标准,谈⼀下⾃⼰的粗浅看法,以与同仁们进⾏探讨。
⼀、⾸先的判断标准是,看该强制性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合同⽆效。
如果该强制性规定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合同⽆效的,则该强制性规定为效⼒性强制性规定。
例如,我国《合同法》第⼆百⼀⼗四条关于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
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效。
”该规定即属于这种情形。
《最⾼⼈民法院关于适⽤〈中华⼈民共和国合同法〉若⼲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应当以全国⼈⼤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性法规、⾏政规章为依据。
”但是,该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将最⾼⼈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规定于确认合同⽆效的“法律”范围之内,以致审判⼈员对此不时发⽣争议。
⼀种观点认为,最⾼⼈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不包括于确认合同⽆效的“法律”范围之内;另⼀种观点认为,最⾼⼈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包括于确认合同⽆效的“法律”范围之内。
前⼀种观点的理由是,《合同法司法解释(⼀)》第四条明确规定了确认合同⽆效的“法律”范围为“全国⼈⼤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并不包括“最⾼⼈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
后⼀种观点的理由是,“最⾼⼈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是对如何正确适⽤法律规范所作出的有权解释,对各级⼈民法院处理案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应当视为⼴义上的法律;《合同法司法解释(⼀)》第四条没有明确将“最⾼⼈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排除于确认合同⽆效的“法律”范围之外。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区分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是法律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定。
它们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种规定的区别,并提供一些相关案例来帮助理解。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是指一项法规或法律条文中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行为。
这种规定是由政府立法机关颁布的,并与法律权威有关。
违反这种规定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可能会受到刑事和民事处罚。
例如,在交通法规中规定,所有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这个规定是一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必须遵守。
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是指给予管理者有权利指定目标并规定实现目标的程序、方法、准则等的规定。
这种规定不是由政府立法机关制定的,而是由组织或机构制定或实施的。
这种规定强制执行,但是罚则相对较轻,通常不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例如,在公司中,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可以是规定员工必须按时上班并按时完成任务。
虽然不遵守这种规定可能导致员工被解雇,但这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三个关于这两种规定的案例。
第一案例:关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在美国,有一项法律规定,所有在驾驶机动车时必须禁止使用手机。
对于违反这项规定的人,将会面对罚款、扣分和可能的驾驶证暂扣。
这个规定是因为使用手机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
这个规定的目标是确保道路上的驾驶员保持足够的警觉,因此它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第二案例:关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一家快餐店有一个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指导员工必须在制作汉堡时按特定的配方和流程进行操作。
如果员工不遵守这个规定,他们可能会受到口头警告,也可能会被要求重新制作汉堡。
虽然不遵守这个规定可能导致解雇,但这不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第三案例:两者结合的情况在一家医院中,有一名医生必须遵守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这个规定指导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医疗保密。
医院还有一个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要求医生必须以特定方式记录患者诊疗记录。
如果这名医生不遵守这个管理规定,可能会受到口头警告或者被要求重新整理记录。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如何区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一直都是个难题,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个重要的问题。
人民法院应当综合法律法规的意旨,权衡相互冲突的权益,诸如权益的种类、交易安全以及其所规制的对象等,综合认定强制性规定的类型。
如果强制性规范规制的是合同行为本身即只要该合同行为发生即绝对地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如果强制性规定规制的是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资格而非某种类型的合同行为,或者规制的是某种合同的履行行为而非某类合同行为,人民法院对于此类合同效力的认定,应当慎重把握,必要时应当征求相关立法部门的意见或者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首先,对于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范,可以从三方面来把握:一、法律或行政法规是否明确规定违反该规范的后果必将导致合同无效,如果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导致合同无效,则可以确定该规范为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如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关于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
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该规定即属于这种情形。
二、法律及行政法规虽未明确规定违反的后果必将导致合同无效,但违反该规范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可以确定该规范为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三、此类规范不仅对违反该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而且还要否定其在民商法上的效力。
其次,对于识别管理性强制性规范,也可以从三方面来把握:一、法律及行政法规的立法目的是为实现管理的需要而设置,仅为行政管理或纪律管理。
二、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调整对象是主体的行为资格,并不针对行为内容本身。
三、此类规范旨在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但并不否认该行为在民商法上的效力。
最后,说说我国典型的强制性法律规定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2024年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的区别

2024年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的区别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是法律体系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在2024年,它们在法律实施和管理方面有着不同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一、效力性规定1.定义效力性规定是法律中规定的对人民具有强制力的规则,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并且有法律的保护力量。
效力性规定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设定的,并且有着普遍适用性。
例如,宪法、刑法、民法等都属于效力性规定的范畴。
2.特点(1)强制性:效力性规定对人民具有强制力,违反其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2)适用性:效力性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对所有公民和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3)公共利益性:效力性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权益。
3.范围效力性规定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这些规定由国家依法制定,具有强制性和普遍适用性。
二、管理性规定1.定义管理性规定是指国家或其他组织对其内部行为和管理进行规范的规定。
管理性规定是基于组织内部的管理需要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整和指导组织的运作和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管理性规定主要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构等组织。
2.特点(1)内部性:管理性规定仅适用于组织内部,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2)自愿性:组织内部的管理性规定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组织成员遵守是基于自愿原则。
(3)灵活性:管理性规定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3.范围管理性规定包括组织章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这些规定是组织自行制定的,主要用于指导组织内部的运作和管理。
三、区别与联系1.适用范围不同:效力性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对所有公民和组织都具有约束力,而管理性规定仅适用于组织内部。
2.目的不同:效力性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权益,而管理性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和指导组织的运作和管理。
3.法律地位不同:效力性规定是法律的一部分,具有强制力和法律保护力量,违反其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而管理性规定仅是组织内部的规定,主要基于自愿原则。
合同法效力性与强制性问题

合同法效力性与强制性问题《合同法》第五十二太重规定,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情形的合同无效,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中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这就说明了违反效力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违反管理性规定不一定能使合同无效。
根据两者的概念,效力性规定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该类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的规范,或者虽未明确规定违反之后将导致合同无效,但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管理性规定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的规范,对于这两者概念的区分不能简单的采用文义解释的方法,否则就会造成很多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样就违背了意思自治原则和合同自由原则,因此,对区分两者应该从客观目的解释。
在司法解释二中强调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强制性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合同有效。
效力性规范是以否认其法律效力为目的,而管理性规范强调管理和处罚违反规定的行为,但是并不否定其在私法上的效力。
在实践中认定合同有效性问题时应该要重视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六条也指出人民法院应当综合法律法规的意旨,权衡相互冲突的权益,诸如权益的种类、交易安全以及其所规制的对象等,综合认定强制性规定的类型。
如果强制性规范规制的是合同行为本身即只要该合同行为发生即绝对地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如果强制性规定规制的是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资格而非某种类型的合同行为,或者规制的是某种合同的履行行为而非某类合同行为,人民法院对于此类合同效力的认定,应当慎重把握,必要时应当征求相关立法部门的意见或者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就是说,如果该合同行为发生并不会绝对的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且当事人在事后对合同进行补正,站在合同自由原则和鼓励交易上,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如何认定合同无效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文 对 其 效 力 予 以 明 确 规 定 前 两 种 情 况 . 律 有 明 确 的 法
效力规定 , 第 三种情况 由于没有规 定行 为的效 力 . 而 到
对 自我 财 产 的 处 分 安 排 , 合 同利 益 落 空 。 了保 护 公 使 为
共利 益 , 护 公平 正 当的社 会 秩序 . 是必 要 的手段 . 维 这
力 一 般 不 作 无 效 处 理
但 是 准 确 认 定 强 制 性 效 力 性 规 定 .是 个 复 杂 的 事
交 警 过 于 “ 为 ” 任 凭 车 辆 横 冲 直 撞 . 么 道 路 也 会 是 无 . 那 凶 险 异 常 交 警 的 处 罚 和 帮 助 两 种 方 式 要 有 良好 的平 衡 所 以交 警 在 无 碍 交 通 秩 序 的 前 提 下 . 尽 可 能 地 少 要 封 路 、 车 , 而 让 车 辆 行 人 走 得 了 、 得 好 。同 样 公 法 拦 从 走 对 私 法 的 规 范 进 行 规 制 就 是 通 过 强 制 性 规 范 来 进 行 依 法 律 的强 制 性 效 力 性 规 范 宣 告 合 同无 效 .是 公 法 性 权 力 对 私 法 意 思 自治 权 利 的 彻 底 否 定 . 打 破 了 当 事 人
保” 金 审计 人员 及 时将调 查情况 向上 访人 进行 了说
明 . 心细致 解释 宣传 相关 政策 。信访 人 当即表示 不 耐
再上访 . 对审计 部 门深入 基层调 查 核实情 况表示 感 并 谢 ( 田丽君 690 ) 2 0 0
果 部 门规 章 、地 方 性 法 规 不 符 合 法 律 、行 政 法 规 的 规
规 范 如 果 交 警 过 于 频 繁 地 动 用 处 罚 措 施 . 时 地 封 路 不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相关问题探析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相关问题探析赵广开1摘要:《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明确了导致合同无效的强制性规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但是却未明确何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以及其的认定标准。
本文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概念与沿革出发,探讨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内涵与认定标准,在吸收以前学者积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判断“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方法。
关键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认定标准为了维护市场的交易秩序,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进一步完善了合同无效制度, 把《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强制性规定”限定解释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之后在《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又明确指出: 人民法院应当注意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
同时由于其自身规定的模糊性,引发了学者关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界定根据权利、义务的强制程度, 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强制性规范是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不能以当事人意志自由变更、选择和拒绝的规范;而任意性规范则允许当事人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变更、选择或排除的规范。
合同法属于私法范畴, 贯彻合同自由原则, 要求简便快捷, 为的是鼓励交易, 降低成本, 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 合同法表现了许多任意性规范。
但是, 由于合同在经济社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合同过程不仅涉及当事人及第三者的利益, 而且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影响。
因此, 合同法中的法律规范不可能完全由当事人自治意思, 还应由国家适当干预, 这些干预的规范在合同法中就体现为强制性规范。
为了平衡私法自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关系,有必要确定相关规范标准,这就是我国司法解释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的深层原因。
如何认定《合同法解释(二)》第十四条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案情简介:2006年11月5日,徐女士与贸易公司签下为期三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把自己位于某市某区的一套私宅租给贸易公司做职工宿舍.“合同一直很顺利地履行到了去年8月”,徐女士称此后贸易公司开始拖欠房租,并于去年11月提出退房要求。
在双方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徐女士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双方的房屋租赁合同,但贸易公司需支付所欠房租和违约金等费用。
“这份合同从开始就是无效的。
”在法庭上,贸易公司的代理律师翻开了《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表示该条例第二十二条明文规定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业事业单位不得租用或变相租用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须租用,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我们公司租用私宅的行为并没有经过政府批准,这份合同当然是无效的,那么解除合同时就不应该补交房租或支付违约金。
"某区法院在审理中查明,贸易公司举作证据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在去年8月1日被废止,但徐女士与贸易公司签订合同的行为是在此时间之前,因此受条例约束。
那么贸易公司的抗辩理由成立吗?合同是不是因为违反了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导致当然无效呢?(武侯区法院在审理中查明,贸易公司举作证据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在去年8月1日被废止,但徐女士与贸易公司签订合同的行为是在此时间之前,因此受条例约束。
“根据相关法律理论,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定分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这一条款显然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本案主审法官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解释说,我国民法学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均认可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仍然有效。
法院据此支持了徐女士的诉讼请求,判令贸易公司腾退房屋、补交房屋租金并支付违约金。
)一、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导致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其中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的无效,依据本条规定,徐女士与贸易公司签订合同由于违反了《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便产生无效的结果,如果简单的依据此规定就认定合同的无效有违《合同法》鼓励交易,创造财富的立法宗旨,也直接关系到市场交易的稳定、有序、安全和高效。
浅析效力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的区别

浅析效力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的区别1000字效力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是我们在法律中经常会遇到的两个概念,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款。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效力性规定是什么。
简单来说,效力性规定是一种在法律上存在的规定,它确定了法律文件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条款、准则、章程等。
这些规定通常会明确规定法律文件在什么情况下具有效力,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标准。
从法律角度来看,效力性规定是一种明确的约束,可以帮助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利益。
与之相对的是强制性规定。
强制性规定是指在法律中存在的规定,要求行为主体必须遵守,并且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或规避。
强制性规定通常会明确规定违反规定的后果和惩罚。
例如,在法律中规定了“不得伤害他人身体或财产”的规定,这是一条强制性规定,任何人都不能违反。
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个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在实际应用中,效力性规定往往是通过强制性规定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强制性规定是保障效力性规定的一个手段。
例如,在一份合同中,效力性规定可以确定合同的有效性和效力,而强制性规定则可以规定必须遵守的内容和后果。
如果某个合同中违反了强制性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就会受到相关规定的限制或剥夺效力。
总体来看,效力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是法律中两种不同的规定类型。
效力性规定确定了法律文件的效力范围和具体实施方式,而强制性规定则要求行为主体必须遵守,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或规避。
在实际运用中,两者之间通常会相互关联,以保障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怎么判断法律条文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怎么判断法律条文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一.为何要判断?对于法律条文是否为“强制性”规定,很好把握,因为有明确的关键词“不得”。
但《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合同只在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时无效,而违反管理性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并非无效。
问题是,如何区分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的强制性规定,却没有明确的答案,给广大企业家朋友出了一道难题。
1.《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二.如何判断1.判断前,需要明确其效力等级是否属于法律、行政法规。
我国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等级很多,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以及无数的红头文件等。
对合同是否有效的判断起判断作用的仅限于法律、行政法规。
判断是否属于法律、行政法规,主要看制定单位,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品的为法律;国务院出品的为行政法规。
2.形式判别法若明文规定“违反…的合同无效”,则为效力性规定。
例如,未办理房屋预售许可证签订的合同无效;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无效。
特许经营的,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例如,未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其签订的烟草买卖合同无效。
3.实质判别法看该规范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均不可以违反的,一般即为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仅仅限制某类人,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进行的规定,一般为管理性的强制性规定。
例如,禁止买卖枪支毒品,禁止拐卖妇女儿童等规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签订的该类买卖合同当然无效。
禁止未办理餐饮许可证而开办饭馆的规定为管理性规定,即使该饭馆没有餐饮许可证,但与其签订的餐饮服务合同也是有效的。
最高法院:如何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附典型案例)民商事裁判规则

最高法院:如何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附典型案例)民商事裁判规则我们对夸夸其谈毫无兴趣,只专注“有用”的实务分享中国法制出版社刚出版新书《中国公司印章疑难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和《公司法裁判规则解读》。
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获得。
公司诉讼中103个疑难问题详解+25个案由诉讼实战指南(2018版)最高人民法院判断某项规定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还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根本在于违反该规定是否严重侵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 作者:唐青林李舒杨巍(北京两高重大疑难案件律师团队)编者按合同是商事交易的重要基础,合同法领域的法律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诸多疑难复杂的实务问题,是大多数重大疑难商事案件的症结所在。
为此,应业内朋友要求,我们结合多年实务经验,开启了合同法系列文章的写作,将以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为素材,对合同法实务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读者朋友传递真正有用的实务“干货”。
阅读提示: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也时常发生争议。
本案例最高法院认为,判断的根本在于违反规定是否严重侵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
本书作者另检索了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相关案例,梳理出相关裁判规则(见延伸阅读),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裁判要旨正确理解、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规定,不仅关系到民商事合同效力维护,还影响市场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判断某项规定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还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根本在于违反该规定的行为是否严重侵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否需要国家权力对当事人意思自治行为予以干预。
案情简介一、泡崖乡政府与顺达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泡崖乡政府将集体所有的林地租赁给顺达公司,用于军事训练。
二、辽宁高院判决认定案涉租赁合同无效。
三、泡崖乡政府不服辽宁高院判决,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属于管理性规定,案涉租赁合同合法有效。
▲▲《民法典》第153条|如何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153条|如何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素来被法学界称为民法总论“皇冠上的明珠”。
作为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民法典》第153条更是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的黄金法条。
该条内容最先规定是在《合同法》(现已废止)第52条中。
由于后来不恰当的扩大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明确规定“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与之相对的则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不当然无效。
关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区分和认定,直接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但就这一点难倒了很多法律人。
一般情况下,违法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会产生无效的后果;而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则会受到行政处罚。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规范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本文提供一个判断方法。
(系笔者从中国政法大学于飞教授民法典解读课程中搬运,觉得很好用,分享给大家)即:规范目的说:该强制性规定的规范目的,是否以否定合同效力为必经途径?笔者理解为:判断是否只有通过否定合同效力才能实现立法目的吗?下面进行举例说明:例1:判断《文物保护法》第71条关于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的规定性质。
如将禁止出境的文物卖给外国人,双方签订的文物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思路:如果认为其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有效,则文物所有权人为该外国人,也就意味着文物可以随意出境,就违反了该文物禁止出境的立法目的。
而该目的通过其他手段如行政处罚等并不能进行规制,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为实现该目的的必经途径。
结论:此条款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例2:违反《商业银行法》第39条的金融机构贷款合同是否无效?附:第三十九条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二)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三)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四)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强制性规范的分类及认定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相关法条《合同法》第52条规定,无效合同的种类应包括如下几种:(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而订立的损害我国利益的合同(二)恶意串通,损害我国、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法解释(二)》笫14条确认,这里所谓的“强制性规定”仅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认定方法强制性规定一般以三种状况消失。
第一种状况:强制性规定本身直接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效力。
其次种状况:强制性规定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的效力,但引致或结合其他法律条文,其他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该违法行为效力。
第三种状况:强制性规定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的效力,也没有引致到其他详细的法律条文中,更没有其他法律条文对其效力予以明确规定。
强制性法律规范进一步区分为效力性法律规范和管理性法律规范(或取缔性法律规范)所谓效力性法律规范,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法律规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这些禁止性法律规范后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是违反了这些禁止性法律规范后假如使合同连续有效将损害我国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
所谓管理性法律规范或取缔性法律规范,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违反此类法律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而且违反此类法律规范后假如使合同连续有效也并不损害我国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的法律规范。
对于强制性效力性规定的区分方法,王利明教授提出三分法:第一,法律、法规规定违反该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的,为当然的效力性规定;其次,法律、法规虽然没有规定:违反其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
但违反该规定若使合同连续有效将损害我国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也属于效力性规定;第三,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违反其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虽然违反该规定,但若使合同连续有效并不损害我国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属于取缔性规定(管理性规定)。
效力性规定管理性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效力性规定和管埋性规定是两种重要的法律规范形式。
它们在法律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效力性规定和管埋性规定的内涵、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以期为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效力性规定的内涵与特点(一)内涵效力性规定,是指法律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法律后果的规定。
它对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强制力,违反此类规定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特点1. 强制性:效力性规定具有强制性,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不得违反。
2. 明确性:效力性规定明确规定了法律后果,使法律主体对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有明确的认识。
3. 绝对性:效力性规定具有绝对性,法律主体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
4. 宽泛性:效力性规定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
三、管埋性规定的内涵与特点(一)内涵管埋性规定,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了管理措施、行政手段的规定。
它对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违反此类规定的法律责任相对较轻。
(二)特点1. 约束性:管埋性规定对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如效力性规定强制。
2. 明确性:管埋性规定明确规定了管理措施、行政手段,使法律主体对如何履行义务有明确的认识。
3. 相对性:管埋性规定的约束力相对较弱,法律主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调整。
4. 专门性:管埋性规定主要涉及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
四、效力性规定与管埋性规定的适用范围(一)效力性规定的适用范围1. 宪法领域:如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的设置等。
2. 民法领域:如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
3. 刑法领域:如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种类等。
4. 行政法领域: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
(二)管埋性规定的适用范围1. 行政管理领域: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
2. 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
3. 社会保障领域:如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等。
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法律分析

法律分析本案中,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第六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五十六条、五十八条之规定请求法院判决原、被告之间的租赁合同无效并要求被告返还保证金及赔偿利息损失。
本案的争议焦点实际上应该是被告将未经验收的厂房出租给原告使用是否违反了《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合同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之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同时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故本案的争议焦点又聚焦到,《建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我方观点认为,该条款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我国学者王利明教授认为,对于我国法律、法规中大量的强制性规范,有的只是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受到处罚,有的则明确规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仅受到处罚,还将导致合同无效。
因此认为有必要将强制性规范进一步区分为效力性规范和取缔性规范(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区分的标准是:第一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的,该规定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第二,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违反该规定以后若是合同继续有效并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应当认定为该规范为效力性规范。
第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的,违反该规定以后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则该规范就不属于效力性规范,而是取缔性规范(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分析
本案中,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第六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五十六条、五十八条之规定请求法院判决原、被告之间的租赁合同无效并要求被告返还保证金及赔偿利息损失。
本案的争议焦点实际上应该是被告将未经验收的厂房出租给原告使用是否违反了《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合同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之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同时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故本案的争议焦点又聚焦到,《建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我方观点认为,该条款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我国学者王利明教授认为,对于我国法律、法规中大量的强制性规范,有的只是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受到处罚,有的则明确规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仅受到处罚,还将导致合同无效。
因此认为有必要将强制性规范进一步区分为效力性规范和取缔性规范(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区分的标准是:第一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的,该规定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
定。
第二,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违反该规定以后若是合同继续有效并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应当认定为该规范为效力性规范。
第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的,违反该规定以后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则该规范就不属于效力性规范,而是取缔性规范(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对于如何进一步判断强制性规范中的效力性规范和管理性规范,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判断:首先看强制性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无效合同,如果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导致合同无效,则该规定就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其次,若强制性规定未明确规定违反的后果是无效合同,则应当分析强制性规范禁止的对象、强制性规范的禁止目的、禁止的是针对一方当事人还是针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立法目的等进行判断。
结合本案,《建筑法》相关强制性规定之目的,在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根据《建筑法》第一条之规定“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因此本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其规定所规制的对象是建设活动本身,根据这些强制规定,承担此类义务的是建设单位。
原告主张的《建筑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实际上是以“标的物违法”而主张合同无效,该主张我方实在难以苟同。
例如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
在建房屋肯定尚未取得验收合格证、消防验收合格证等,甚至在房屋建成以后也未必能够取得相关证明,何以不认定此类合同因“标的物违法”而无效而仅判定购房人有违约请求权、合同解除权?厚此而薄彼,难以符合“相同事物相同对待”的形式正义理念。
况且本案,被告出租的厂房系业经批复,准予租赁的。
同时,管理性规范通常使用“不得”、“应当”、“必须”等字眼,学理上称为义务性规范,即使违反了此规范,也不一定导致合同无效。
而效力性规范通常使用“应……否则……”字眼。
故本案中,原告所依据的《建筑法》第六十一条应当属于管理性强制规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式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指导意见》第五点(正确适用强制性规定,稳妥认定民商事合同效力)的规定,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不应依据《建筑法》的规定而直接判决原租赁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