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已经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这是信息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所谓信息处理能力,就是在科学有效地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驾驭信息、分析信息并从中推论出对于正确决策有极大帮助的结论。

按信息系统的使用顺序,信息处理能力的范围至少包括“获取信息”,“评估(评价、筛选)信息”,“利用(处理、传递)信息”三个阶段。其内涵表现在“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意识”能力两个层面。

就技术的层面而言,获取信息既有基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方面这个目前十分突出和日显重要的检索搜寻信息的技术运用的能力,也有传统的纸媒介的阅读、调查座谈、以及现代市场问卷等多种信息获取的能力;既有计算机录入生成信息,也有传统的或基础的写作整理信息的能力;既有多媒体的传输技术能力,也有传统的纸媒介等传输方式的使用能力等等。

就意识的层面来看,所谓“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目标信息捕捉、判断、利用的非表层的能力。它表现为三个能力的要素:(1)信息感受、观察能力。对信息的关注成为一种习惯性倾向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时处处习惯用探索的眼光,从情报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能敏锐地捕捉信息;(2)信息的判断、洞察能力。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熟练、批评性的评估,确定其利用的价值;(3)信息的活用能力。能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创新信息。

根据信息处理能力三个阶段和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应达到以下三个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收集相关信息;(2)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3)能够将整理好的信息清晰的表达出来。

具体包括以下一些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即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工具,如计算机、传真机和网络传播工具等。(2)获取信息的能力,即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资料。(3)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获取,实现信息评价和创新的能力。(4)生成信息的能力,即能准确地概述、综合、改造和表达所需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顺流畅,富有特色。(5)创造信息的能力,即全方位地收集信息后,观察、研究各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现有的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新的设想,产生新的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新信息。(6)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益。(7)信息协作的能力,利用信息媒介实现和外界与他人的和谐协作的关系。(8)信息免疫能力,能够自觉地抵制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应该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十分迫切,如果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懂得现代的信息技术,能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可加快获取信息和传输信息的速度,取得更高的效率。

但是,面对复杂多样的信息世界,针对信源污染、信道干扰的信息现实,面临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具有感受、观察、判断、洞察和活用信息的能力更显重要。

所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从硬件到软件,从内容到方法,从设备到人员,对我们都提出了高要求,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能力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及时获取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将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

(一)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教师应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主动、自觉、敏感地捕获新的信息,加强信息技能,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教师如果经常光顾网站,就会不断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和资源,极大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重视并坚持网络阅读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经常性使用多媒体上课。要充分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课程的教学中,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但也不要说等到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后再用。

二、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从而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

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则是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学生应拥有自己的问题和学习目标,教师则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奥妙,感悟信息技术课程的博大精深。让他们自己运用多媒体网络、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信息,从生疏到熟练,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等信息能力。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四、把信息处理能力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志,让学生自觉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把信息处理能力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志,适当地开展研究

性学习活动。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获取信息,让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查找有关课程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并加以创造性运用,这样可以对他们所学课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可以考察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五、将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也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人们的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例如在商店里使用pos系统结帐,在银行使用自动柜员机取款与存款,回到家里,家长在使用信息技术工作与休闲娱乐;同时,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学生自己也利用信息技术来寻求帮助,他们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漫游知识的海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已紧密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