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的简介
描述中国茶道四艺

描述中国茶道四艺中国茶道四艺是指:茶叶的制作、茶具的运用、茶艺表演和品茶的方法。
这四项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对这四项艺术进行详细描述。
一、茶叶的制作茶叶的制作是中国茶道四艺中的第一项,也是最基础的一项。
茶叶的制作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炒青等过程。
首先,采摘要在合适的时间、天气和环境下进行,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其次,茶叶采摘后要进行萎凋处理,这个过程是让茶叶变软、变黄的关键步骤。
接着,茶叶要经过揉捻,以激发其内在的香气和味道。
然后,茶叶发酵,这个过程会使茶叶的味道更加浓郁。
最后,茶叶需要炒青,使其保持新鲜和干燥。
二、茶具的运用茶具的运用是中国茶道四艺中的第二项,是指使用合适的茶具来沏茶。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茶壶要选用紫砂壶或瓷壶,因为它们能够保持茶水的温度和味道。
茶杯要选择透明的玻璃杯或瓷杯,以便观察茶叶的形态和颜色。
茶盘则是用来集中放置沏茶所需的茶具和洒水等工具。
茶具的选择和运用对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三、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中国茶道四艺中的第三项,是指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流程,以观赏和欣赏的方式来展示茶艺。
茶艺表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包括了倒茶、把盏、闻香、嗅茗等动作和步骤。
茶艺表演要求表演者在紧张而精确地操作茶具的同时,准确传达茶香、茶汤的信息,并通过各种姿势和动作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四、品茶的方法品茶的方法是中国茶道四艺中的最后一项,也是茶道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品茶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闻香、品茶、回味等。
首先,闻香是用来判断茶叶的香气和品质。
品茶则是要仔细品评茶叶的滋味、呈色等方面。
回味则是用来保存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品茶需要专注细致,用心感受茶叶带来的变化和滋味,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茶道体验。
总结:中国茶道四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茶叶的制作、茶具的运用、茶艺表演和品茶的方法,这四项艺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艺资料大全

中国茶艺中国茶的艺术,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
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
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所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质,而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及内涵亦自有其传统的精神。
品茶之四大特色是具备:有「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有「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有「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有「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中国人不太随意高谈茶道,因为中国人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是有着相当的崇高与尊重的意味。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同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无为而顺乎自然,形而上才可曰道,形而下则为器矣。
所以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茶与中国民族相结合,受着中国人一贯的哲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简言之即「顺其自然」及「致中和」,这是中国茶艺的真髓。
日本承袭我国文化遗绪,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唐朝影响最深。
唐时佛学盛行,佛家以茶代酒之风由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茶道,又称禅茶,其精神在于利用茶净化心灵,提神醒脑的特性,使饮茶者的心神,暂时革除一切俗务杂念,以期直扣人的本相,即是达到所谓本来面目赤子之心的境界,因为必需藉假炼真,所以对于环境的布置、器物的使用,要求的水准极高,茶屋必须外幽雅清寂,古木参天,奇石、古董,排列有序,内面必须玩物古董、瓶花名画,器皿烧制精巧华丽,高雅实用,主客态度必须平和谦逊,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授受。
饮茶问之交谈,腔调馨欬,均须合体。
日人认为这种心境为和、静、清寂的总和,如茶屋是代表宇宙万物经过过滤净化后,唯一可赘凭借的象征物,人一旦介身其中,一方面慢慢品尝苦涩的茶味,此情此景正是物我文融,天人合一,是用一种无意识的境界,藉以了悟永恒的价值。
中国茶文化第讲中国茶艺

中国茶文化第讲:中国茶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中国茶艺。
作为一门高雅的文化艺术,中国茶艺融合了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美学理论、礼仪制度以及匠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茶艺的历史中国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茶叶已经广泛流行,并被誉为“万草之王”。
唐代巫宁茶饮,开启了茶艺的先河。
明代徐霞客在《九疑山志》中称“圆觞之中,夫妻厮坐,无非摇扇打蚊,道其所欲”。
道家认为,茶是一种禅修的饮品,可以清心寡欲、净化心灵。
从此,中国茶艺成为了一种具有哲学思想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欢。
茶艺的种类1.工具茶艺:又称道具茶艺,是以茶具为载体的表演艺术。
茶具是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让茶叶入水、提取茶汤的必需品,同时也是一种美学享受。
能够将极致的美学表现出来,展示古典文化艺术的特质。
2.端盘茶艺:在有端茶器的环境中,一般按照主人的规矩来上茶,主人可以一边端茶,一边交谈,或者和客人互动,增进彼此感情。
主要体现茶艺环境、礼仪精神、社交文化。
3.清茶艺:清茶是中国药王李时中的一种药茶,它采用六种中药制成。
清茶通过加糖或不加糖来表达茶的醇香和拿捏之道。
4.泡茶艺:也叫“饮茶”,泡茶艺是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水温适中,用青花瓷杯或玉杯品尝,传达出茶叶的香气和品质。
茶艺的流程茶艺分为前台、后台、工具艺和绣球艺四个部分。
茶艺的主人必须先接待好客人,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准备好茶叶和茶器,进行茶艺表演。
下面是茶艺的具体流程: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主人要准备好茶叶、茶杯、茶壶、茶匙、茶叶筒等工具。
并将开水倒入茶壶中,使茶渣能在壶口处停留,升起动人的根缘气氛。
2.采茶阶段:将茶叶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热水,让茶叶恢复自然状态,使闲谈话语充满艺术气息。
3.倾泻阶段:将泡好的茶水倾入茶盘中,配合茶叶的姿态、动静以及茶水的濃淡,可营造出雅致的“掌上明珠”视觉效果。
4.品茶阶段:茶艺大家把握时间为10分钟,客人可以仔细品尝倾泻后的茶水。
中国茶道经典茶艺

中国茶道经典茶艺中国茶道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凭借着独特的茶艺表演和世界闻名的茶叶品种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茶道凝聚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以简介的方式介绍中国茶道的起源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茶艺表演形式以及著名的茶叶品种。
一、起源和发展中国茶道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相传,中国的茶叶栽培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
古人通过采摘茶叶、加工制作,并发展出了独特的冲泡技法和茶叶品饮方式,逐渐形成了中国茶道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
茶叶在唐宋时期成为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发展。
明清时期,茶叶的出口贸易兴盛,成为了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契机。
茶道逐渐分为禅宗茶道和文人茶道两大流派,禅宗茶道追求的是茶的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而文人茶道则更着重于品饮的仪式和雅致。
二、茶艺表演形式中国茶道的独特之处之一在于茶艺表演的形式多样丰富。
茶艺表演既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一种仪式化的展示方式。
以下是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茶艺表演形式:1. 汉服茶艺:这是一种以传统汉服为装束的茶艺表演形式。
表演者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精心烹制茶水,并在引人入胜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中展示出茶道的精髓。
2. 功夫茶艺:这是一种融合了中国功夫元素的茶艺表演形式。
表演者通过高难度的动作和独特的手法,展示出冲茶、倒茶等过程的精妙技巧,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清茶表演:这是一种专注于茶清香和色泽展示的茶艺表演形式。
表演者通过精心挑选特定的茶叶品种和烹制方法,将茶的香气和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在观赏茶艺的同时,也能品尝到茶的美味。
三、著名茶叶品种中国作为茶叶之乡,拥有丰富多样的茶叶品种,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茶叶品种的简介:1. 龙井茶:产自浙江杭州的龙井茶,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
其特点是呈现出嫩绿的外观、清澈的汤色和持久的香气,兼具鲜爽和甘冽的口感。
关于茶艺的资料

关于茶艺的资料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茶艺中,人们通过泡茶、品茶、赏茶的过程,体验并享受茶的香气、口感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茶艺的起源、发展和茶具的使用。
茶艺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茶的采摘和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最初,人们将茶叶煮熟后直接饮用,后来逐渐发展出了以泡茶为主的茶饮方式。
茶艺的发展与茶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随着茶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茶艺也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在茶艺中,茶具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传统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罐等。
茶壶是泡茶的核心工具,它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都非常讲究。
茶壶一般由陶瓷、紫砂、玻璃等材料制成,不同的材质会对茶的口感和香气产生影响。
茶杯是品茶的器具,一般有盖杯、无盖杯和香盖杯等不同类型。
茶盘则是用来放置茶具和处理茶渣的工具,它的材质多样,如竹木、玉石、檀香等。
茶罐是储存茶叶的容器,它的设计一般考虑到密封性和保鲜性。
茶艺的过程包括泡茶、品茶和赏茶。
泡茶是制作一杯好茶的关键步骤,它要求掌握合适的水温、茶叶和时间。
不同种类的茶有不同的泡茶方法,如绿茶一般需用80℃的水温,红茶则需要用100℃的沸水。
品茶是欣赏茶的色、香、味、形的过程,通过观察茶叶的颜色、闻茶的香气、品茶的味道来感受茶的韵味。
赏茶则是欣赏茶具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茶具的款式、外观、材质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茶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茶的香气和口感带来的愉悦感受,另一方面是因为茶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茶艺注重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礼仪,它强调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泡茶时需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品茶时需保持平和的心态,赏茶时需欣赏茶具的美感。
茶艺是一种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的艺术,它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繁忙的生活压力,感受到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茶艺是一门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它融合了茶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追求。
中国茶艺概述

茶艺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茶艺
• 起源于中国南方,唐朝时期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达到 鼎盛。
现代茶艺
•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茶艺逐渐传播至全国各 地,并融入了不同地域特色。
茶艺的文化与艺术
茶艺文化
• 茶艺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道德、哲学、文学等多方面元素,体 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茶艺艺术
04
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的定义与内涵
• 其内涵包括:清、敬、和、美、俭、怡、静、洁、廉、真 等。
茶道精神的历史与传承
• 茶道精神源于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陆羽
01
的《茶经》。
02
•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和传承,茶道精神融合了儒、道、佛
等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历代茶人通过茶道修习,传承和弘扬了茶道精神,使其
06
茶艺与社会生活
茶艺在社交场合的作用
促进社交互动
• 茶艺表演过程中,泡茶者与品茶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建立 良好的社交网络。
表达礼仪与尊敬
• 通过茶艺表演,向宾客献茶,传达礼仪与尊敬,表达主人的热情与友好。
弘扬茶文化
• 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展示茶艺技巧、器具和礼仪,传播茶 文化,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 以新鲜茶叶为原料, 经过萎凋、揉捻、发酵、 干燥等工艺制成,色泽红 润,汤色红亮,滋味醇厚 ,具有浓郁、甜香、果香 的特点。
• 以新鲜茶叶为原料, 经过萎凋、摇青、炒青、 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 色泽乌润,汤色金黄,滋 味醇爽,具有花香、果香 、甜香的特点。
• 以成熟的茶叶为原料 ,经过杀青、揉捻、堆积 、发酵等工艺制成,色泽 乌黑,汤色红亮,滋味醇 厚,具有陈香、甜香、果 香的特点。
中国茶艺

中国茶艺一、茶艺简介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
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
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中国茶艺「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二、茶艺特色所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质,而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及内涵亦自有其传统的精神。
品茶之四大特色是具备:有「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中国茶艺有「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有「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有「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三、历史渊源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
当你来到宝岛台湾,可能在一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叁叁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茶。
你也可能在台北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招牌的茶艺馆,迎面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一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
中国茶艺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
中国茶艺文化简介

中国茶艺文化简介中国茶艺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在饮茶和制茶方面形成的一种非常独特、深刻和悠久的文化。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古代,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精神追求。
中国茶艺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东周时期,那时候,茶叶已经成为了一种饮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茶文化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唐代,茶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文人雅士将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到了宋代,茶席的形式和流程逐渐定型,茶艺随着茶文化的升华而逐渐成为了一种雅致的文化艺术。
中国茶艺文化的传统,是以人为本的。
茶文化强调茶、茶具、茶环境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以“诚、敬、和、雅”的品格要求为主要准则。
茶人们将制茶技艺和品茶技艺融入到了生活中,因此,茶艺文化就成为了都市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茶艺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流派特色。
中国的茶文化有浙派、湖南派、福建派、四川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特殊的茶艺表演和制茶方法。
同时,不同的地区也有其不同的茶叶品种和制茶方法。
湖南的茶叫做岩茶,浙江的茶叫做龙井茶,福建的茶叫做武夷山岩茶等等。
因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流派和不同的茶叶品种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茶艺文化。
总之,中国茶艺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浓郁的文化形式。
通过茶艺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传承了中国茶文化的精华,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茶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在时代的变迁中,中国茶艺文化依然活跃着,为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简单却美好的乐趣和情趣。
茶艺是什么意思

茶艺是什么意思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它涵盖了煮茶、沏茶、品茶和赏茶等方面的技巧和知识。
通过茶艺的实践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茶的文化、工艺和卓越品质。
茶艺最早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茶厂、茶馆和寺庙中,茶师们追求茶叶的最佳泡制方式,并通过茶艺表达对茶叶的敬重和赞美。
茶艺的核心是茶的制作和泡制过程。
首先,茶叶需要通过摘取、揉捻、晾干等工序完成制作。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着各自独特的制作工艺,从而保留了茶叶的自然味道和香气。
其次,泡茶的步骤也非常重要,包括加热水、放入茶叶、注入水、控制泡茶时间和温度等。
茶艺师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掌握了泡茶的技巧和窍门,以泡出最佳口感和浓香。
茶艺不仅涉及到茶叶的泡制过程,还包括了品茶和赏茶。
在品茶过程中,茶师会详细介绍茶叶的种类、产地、特点和功效,以及如何辨别优质茶叶。
品茶时,人们会注重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回甘等细节,以全面评价茶的品质。
在赏茶过程中,茶艺师会适当选择和摆放茶具,使茶具与茶叶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茶艺不仅仅是茶叶的烹饪和制作过程,它还与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泡一壶香气扑鼻的好茶,细细品味,使人心境平静,思绪舒展。
茶艺家通过茶艺的传承和发展,将茶的美好之处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现代社会,茶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茶艺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新的茶艺流派和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茶艺师们通过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茶艺的实践和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追求品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总之,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它涵盖了茶叶的制作和泡制过程,以及茶的品茶和赏茶等方面。
通过茶艺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茶的文化和品质,以及茶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茶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追求品味和生活质量的方式。
中国茶道百科

中国茶道百科茶道,又称茶艺,是一种以制茶和品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形式。
它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国人民对茶叶的深厚热爱和追求。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
本百科将以介绍中国茶道的历史、茶道具、茶艺表演等方面的知识,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一、历史文化茶道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茶道可追溯到唐代,当时的茶道注重茶叶的煮制和泡制过程。
宋代时期,茶道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和技巧体系,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
明清时期,茶道更加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被广泛传承和推崇。
现代茶道注重茶艺表演和审美体验,茶道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茶道具茶道具是茶道表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用于烹制和品饮茶叶,还体现了茶道家具的美学追求。
常见的茶道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船、茶席等。
茶道具的材质多样,如紫砂、青铜、竹木、瓷器等,每一种材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茶道具的选择和搭配需要考虑茶叶品种和茶道表演的要求,以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三、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茶道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将茶道的精髓和技巧展现给观众。
茶艺表演注重仪态、动作、声音和视觉效果的协调。
常见的茶艺表演形式包括煮茶、泡茶、倒茶、品茶等。
在茶艺表演中,茶道师傅需要精确地掌握每个步骤的时间和力度,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同时,他们还需要借助语言和肢体语言,向观众介绍茶叶的品种、产地和制作工艺,增加观赏的乐趣和知识的传播。
四、茶道精神茶道不仅注重制茶和品茶的技巧,更强调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境界的追求。
茶道强调“清静之境”、“和合之心”和“谦逊之态度”。
茶道通过沏茶、品茶、合茶等环节,帮助人们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茶道也强调尊敬和感恩之心,茶人要虚心向茶叶学习,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同时感恩所有为茶叶生长和制作付出的人们。
五、茶道与健康茶道的实践不仅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还与健康密切相关。
中国茶道介绍资料大全

中国茶道介绍资料大全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茶的制作和品饮,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美、和谐的追求。
下面是有关中国茶道的介绍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茶道。
一、中国茶道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中国西周时期。
自古以来,茶被中国人民广泛种植和饮用,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茶道的发展经历了宋朝、元朝、明朝等时期的不断演变和丰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体系。
二、茶道之茶具中国茶道注重茶具的选用和使用方式。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刀、茶托等。
其中茶壶是茶道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具有多种款式和形状,如紫砂壶、青瓷壶、白瓷壶等。
茶杯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
茶道中的茶具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体现了茶道的美学追求。
三、茶道之茶艺茶道讲究一系列的茶艺流程,包括选茶、烧水、冲茶、斟茶、品茶等环节。
选茶要根据茶的品种和口味来合理选择,烧水则需要掌握水温的把握,保证茶叶最佳的冲泡效果。
冲茶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高水冲、一泡三饮、传统冲泡等。
斟茶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使茶汤均匀分配到每一个杯子中。
品茶则是通过闻香、饮茶、品汤、看杯等方式来感受茶香、口感和茶汤的色泽。
四、茶道之茶文化中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品茗的方式,更是一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茶道融合了中国文化中的礼、乐、信、仁等价值观念,通过饮茶的仪式和茶的品味,传递了人们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
茶道还融入了诗、书、画、剑道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现象。
五、茶道之茶的分类中国茶道中的茶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
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可以分为未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未发酵茶主要有绿茶和黄茶,半发酵茶主要有乌龙茶,全发酵茶主要有红茶和黑茶。
此外,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也会对茶叶的性质和口感产生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茶。
中国茶艺PPT教学课件

感悟生活
在品茶过程中,体会茶的苦、涩、甘、甜等滋味 变化,感悟人生的起伏与变迁。
2024/1/30
27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30
28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茶艺定义与历史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 着几千年的饮茶历史 。
2024/1/30
茶艺是泡茶与饮茶的 技艺和艺术。
29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2
修养提升:培养优雅气质
2024/1/30
茶艺师的仪态仪表
注重着装得体、仪态大方,展现茶艺 师的专业素养。
茶艺师的内在修养
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提升审美品味 、培养耐心与细心等品质,塑造优雅 气质。
23
06
茶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24/1/30
24
家庭待客之道:以茶会友
营造温馨氛围
通过茶艺表演,展示主人的热情与好客,为家庭聚会或朋友来访 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红茶
色泽乌润,香气高长,滋味醇厚 ,叶底红亮。
乌龙茶
色泽砂绿,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叶底绿叶红镶边。
黑茶
色泽黑褐,香气陈醇,滋味浓厚 ,叶底黑亮。
2024/1/30
黄茶
色泽金黄,香气清悦,滋味醇厚 ,叶底黄亮。
白茶
色泽银白,香气清新,滋味鲜醇 ,叶底嫩黄。
9
茶叶保存与选购技巧
茶叶保存
避光、防潮、防异味、密封保存 。
开发茶艺相关文创产品,丰富茶文化的表现形 式和传播途径。
41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30
42
传递文化信息
在品茶过程中,介绍茶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让客人感受 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茶艺历史

中国茶艺历史茶艺也叫茶道,起源于中国,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
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
中国茶道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茶道时期。
唐宋时期——煎茶道煎茶法不知从何时开始,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制茶工艺。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陆羽的《茶经》形成初稿,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
加上其后产生的张又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皎然和卢仝的“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8世纪下半叶,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的思想确立,更注重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茶道正式形成。
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
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煎茶道的茶叶沏泡方法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开始强调泡茶用具,提出泡茶用水的选择是煎茶的关键。
其沏茶过程主要有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程序。
依照客人多少来确定煎茶量,一次煎茶少则3碗,多不过5碗。
此时,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赏器、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
唐代煎茶道重视饮茶环境的选择,认为饮茶活动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
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
在室内饮茶时,在四壁悬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
《茶经》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认为饮茶利于“精行俭德”。
裴汶《茶述》更是强调:“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
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
”中唐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品性和静心、致和、全真的功用。
关于茶艺的知识

茶艺是指在泡茶和饮茶的过程中,通过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传达出茶的文化、历史、哲学和礼仪。
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茶艺的一些知识。
1. 茶艺的起源和历史茶艺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0年,当时的茶叶已经被广泛用于祭祀和礼赠。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融合了哲学、美学、文学等多种元素。
2. 茶艺的种类和特点茶艺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多种类型。
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特点。
例如,绿茶清香爽口,红茶醇厚甘甜,乌龙茶清香持久,白茶则较为清淡。
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制方法和器具,这也体现了茶艺的多样性。
3. 茶艺的表现形式茶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茶道、茶艺表演、茶艺讲座等。
其中,茶艺表演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香、品茗等环节,展现出茶叶的美感和茶文化的内涵。
在表演过程中,茶艺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手法,如提、捞、拨、播等,以展现茶叶的美丽和韵味。
4. 茶艺的精神内涵茶艺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内涵。
在泡茶和品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静心修身,领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茶艺注重礼仪和尊重他人,提倡清静、简单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通过品茗,人们可以感受到与自然、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5. 茶艺的实践和传承要学习茶艺,首先需要了解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和泡制方法。
同时,需要学习茶具的使用、茶叶的储存和保养等基础知识。
在实践中,需要注重礼仪和尊重他人,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此外,茶艺也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如今,许多学校和机构都开设了茶艺课程,教授人们如何泡制各种茶叶和进行茶艺表演。
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茶艺的资源和教程,供人们学习和参考。
总之,茶艺是一种充满文化内涵和生活艺术的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茶艺,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茶叶的美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茶艺也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茶艺传统文化介绍

茶艺传统文化介绍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中国,茶艺被视为一种仪式,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交流的方式。
茶艺通过独特的仪式、器具和品茗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老而优雅的生活方式。
首先,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传,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当时一位中国帝王发现了茶叶的独特魅力。
茶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历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在茶艺中,仪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茶道师傅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式进行茶艺表演。
仪式包括清洗茶具、烧水、冲泡茶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步骤和要求。
茶道师傅的动作要轻柔、稳定,以展示出茶艺的优雅和精致。
茶具也是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的选择和使用对茶艺的品质和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茶壶通常由紫砂陶制成,它可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和独特的香气。
茶杯也有很多种类,每种杯子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特点,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茶叶。
另外,茶艺也强调品茗的过程。
饮茶时,人们需要用心品味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口感。
品茗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茶叶的细腻和个性,同时也可以与他人分享对茶的感受和体验。
在品茗过程中,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总的来说,茶艺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而瑰丽的文化遗产。
通过茶艺,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底蕴。
茶艺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艺术表达。
通过茶艺,人们可以体验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茶艺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一直影响和感染着人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华国饮茶文化的茶艺介绍

中华国饮茶文化的茶艺介绍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华国饮茶文化的茶艺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中华国饮茶文化的茶艺介绍湖北陆羽,出生于湖北天门,生活在唐朝时期,他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成书后,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陆羽被后世尊称为“茶神”、“茶圣”、“茶博士”。
湖北天门是茶圣故里,至今还有不少与陆羽有关的遗迹。
相传,陆羽出生不久就被遗弃,被一群大雁所庇护,后来被一位名叫智积的和尚收养。
智积喜欢喝茶,陆羽经常为他煮茶。
经过长期的煮茶、品茶实践,陆羽终于煮出了好茶,以至于非陆羽所煮茶智积不喝。
现天门市保存有一座“古雁桥”,传说是当年大雁庇护陆羽的地方。
镇北门有一座“三眼井”,曾是陆羽煮茶取水处。
井台旁边有一块后人立的石碑“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碑上刻着陆羽坐着品茶的情景,颇有韵味。
陆羽亭建于清朝,后毁于兵燹。
解放后重建为双层木质结构,呈六角形,精巧典雅。
置身其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十分令人流连陶醉。
位于竟陵西湖之滨的陆羽纪念馆,包括陆羽故居、纪念陆羽的古迹、陆羽茶事活动等建筑群,游览该馆,可以获得陆羽事迹和传说的许多信息。
武夷岩茶文化武夷岩茶,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地钟气和,天独垂青,育成香肌,产为灵芽。
大自然的钟爱,造就武夷岩茶高尚的品德。
它与国际无我茶会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发为世人所瞩目、所向往。
武夷岩茶独有的“活、甘、清、香”的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令人心旷神怡。
它的高贵品质和美德,集中表现在:一是能给人以解渴、疗疾、健身物质上的享受;二是能给人以愉悦身心精神上的享受。
茶有德,饮茶人有茶德。
对于武夷茶德,历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论述。
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茶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茶艺中国传统茶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茶艺文化。
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的表达方式,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传统茶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达着人们对自然、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崇敬之情。
本文将从茶艺的起源、茶艺的传统与发展以及茶艺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茶艺。
一、茶艺的起源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相传茶的采摘、炒制和饮用最初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雅砻江流域地区。
这些地区的人们对茶树的栽培和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将茶叶煮熟并饮用,成为了最早的茶的品种之一——“研茶”。
中国古代一些文献中记载了茶的出现和使用的历史。
最著名的就是魏晋时期陆羽的《茶经》。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论述茶的专著,里面详细介绍了茶树的分类、采摘、制作和饮用方法。
这本书对于茶的起源和演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茶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茶艺的传统与发展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宋代,茶道开始融入了文人墨客的生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茶具的制作工艺也逐渐改进,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各个历史时期都对传统茶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艺的传统形式主要有三种:干泡、点茶和点水。
干泡是指将茶叶放入茶具中,倒入开水并静置片刻,再用茶杯品尝茶汤的方式。
点茶是指将茶叶用火烘制后,再用茶具冲制盛茶的方式。
点水则是使用茶具将水煮沸,再冲泡茶叶。
这些传统的茶艺形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都保留了茶艺的核心精神。
茶艺的发展也与茶的品种和地域有关。
中国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和黑茶等几种大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泡茶方式。
例如,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黑茶,有着独特的发酵工艺和保存方式。
而龙井茶则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以其嫩绿的外观和鲜香的口感闻名于世。
三、茶艺的地位和影响传统茶艺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艺的名词解释

茶艺的名词解释茶艺,中国开创性的艺术,起源于公元7世纪,现已发展为文化茶艺文化。
茶艺是一种以欣赏、创作和品尝茶为基础的艺术形式,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提升您的审美水准,增加情感上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平衡您的气质、情绪和神经,使您变得更加愉悦、平和、镇定、轻松。
茶艺的核心概念是“和”,即艺术家可以通过和谐的容器、器具形式、篆刻、技法、茶叶等材料,在把茶艺赋予特定的形式上,创造出一个完美而完整的体验场景。
茶艺完成的主要过程,是以精心挑选的茶叶、新鲜水、清晰的容器、精湛的技艺来演绎,形成一组完整的茶艺礼仪。
茶艺的分类也非常多,比如有“茶宴”、“茶游”、“茶艺展”、“茶山”、“茶香会”、“茶艺茶体”、“茶艺故事会”、“茶品赏”等等。
茶艺拥有唯一的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能在社会上提升茶文化的影响力,也能够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增进社会文化交流。
茶艺在中国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的繁复步骤中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望,也能够减轻人们的精神负担,放松身心,使精神达到境界。
在茶艺活动中,应当注重以礼仪来体现茶艺文化。
茶应该以温柔、慢慢、安静的方式被泡制出来。
在礼仪上,应该礼让年长者先行,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泡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茶艺之美,让客人受到至高的感受。
另外,茶艺也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例如在泡茶时,茶艺家应当首先衡量茶水的比例,以保证水的温度,再根据茶叶的种类来估算泡茶的时间,以保证茶叶的口感。
茶艺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即“四合一”,它满足了客人对味道、外观、香气以及文化表达的期待,是茶艺给人以特殊体验的原因。
最后,要正确认识茶艺,不仅要学习茶艺理论,还要多实践,才能排除学习中的困惑,并且更好地理解茶艺的文化内涵,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总的来说,茶艺是一种唯美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将美的古典艺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过融合旧式茶道的礼仪舞步与现代礼仪,实现的文化的完美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艺的简介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人们或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
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
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
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
的”(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因此,饮茶又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增
色不少。
古人把茶的煎烹冲点方法和规范,称为“茶道”。
唐人陆羽著《茶经》,集唐代及唐前煎茶品茶的大成,“因鸣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封氏闻见记》)。
陆羽
之后这千余年,饮茶品茶越来越普及,饮茶之道不断发展创新,其
内涵不断丰富和精深。
茶道实滥觞于中国,源远流长。
今人把茶的冲泡方法和技艺以“茶艺”总称之。
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紧压茶的冲泡,各有讲究;江南、塞北、闽南、
潮汕和台湾的方法,各有追求。
中国茶艺恰似一个大花园,园里繁
花如锦,层出不穷。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
”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
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
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
苏轼本人很注重
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明代起开始流行泡茶。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
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
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
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
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
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
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
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
当你来到宝岛台湾,可能在一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叁叁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而古可喜的
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茶。
你也可
能在台北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招牌的茶艺馆,迎面
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一番,还会有专人
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
日本承袭我国文化遗绪,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唐朝影响最深。
唐时佛学盛行,佛家以茶代酒之风由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茶道,又称禅茶,其精神在于利用茶净化心灵,提神醒脑的特性,使饮茶者的心神,暂时革除一切俗务杂念,以期直扣人的本相,即是达到所谓本来面目赤子之心的境界,因为必需藉假炼真,
所以对于环境的布置、器物的使用,要求的水准极高,茶屋必须外
幽雅清寂,古木参天,奇石、古董,排列有序,内面必须玩物古董、瓶花名画,器皿烧制精巧华丽,高雅实用,主客态度必须平和谦逊,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授受。
饮茶问之交谈,腔调馨欬,均须
合体。
日人认为这种心境为和、静、清寂的总和,如茶屋是代表宇
宙万物经过过滤净化后,唯一可赘凭借的象征物,人一旦介身其中,一方面慢慢品尝苦涩的茶味,此情此景正是物我文融,天人合一,
是用一种无意识的境界,藉以了悟永恒的价值。
但是以禅的意义来说,茶道本身毫无意义,因为禅的特色是喜悦、诚摮、自由。
茶道仪式,完全违背这种本意。
日本茶道,流派虽多,但受陆羽茶经影在仪式器具布置上做工夫为多,对茶本身研究较少,在基本上已是舍本逐末。
更由于日本将茶道视为婚嫁习尚。
女子多
习茶道禅的意义更为消失,在今日,日本茶道只剩下学习礼仪维护
传统两种目的。
中国知「道」而不轻言「道」,日本不知「道」而
言「道」,(日本是个格偏狭爱走极端的民族,将「茶道」带进诡秘
的境界,似乎有点走火入魔),中国不愿刻意追求而流于形上,一切
顺其自然;日本拼命摹仿,追求各种境界而流于形下而不自知。
惬意、自然、朴拙,正是中国人饮茶的写照。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
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
和芦草编成。
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
平方米。
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
茶室分为床
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
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一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
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
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
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一样也分四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
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
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
“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
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鸟羽毛制成﹑用
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
“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