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时间在农村家乡和父母分离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经常面临许多教育和成长方面的困难。
家庭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将讨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父母陪伴和情感关怀: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长期面临家庭的分离,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情感关怀,容易产生孤独和焦虑的心理问题。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在培养孩子兴趣和爱好方面的引导和帮助不够。
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
3. 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习俗,例如男尊女卑、家务劳动重于学习等观念,这些观念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 政府支持和资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提供更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等学习机会。
加大对留守儿童的资助力度,提供资金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发展。
2.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构: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构,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感情陪伴等服务。
这些机构可以与学校、社区和亲戚共同合作,共同关心和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
3. 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讲座,提高父母和其他亲属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具体的教育指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子女的成长和教育。
4. 增加父母探亲机会:政府和企业应鼓励和支持父母回乡探亲,增加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时间。
这对于加强亲子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理解和信任非常重要。
5. 加强社区教育支持: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设立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组织各类学习和娱乐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学习和心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鼓励和引导,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等。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关怀也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情况。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保护,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欺凌、拐卖等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被迫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其解决方案。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2. 家庭教育缺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导致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
3.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和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4. 安全问题突出:留守儿童独自在农村生活,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如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意外伤害等。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导致许多家庭不得不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3.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
4.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帮扶机制。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1.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
3. 实施关爱帮扶政策: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机制,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生活关怀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
4. 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5.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教育建设,同时加强对政策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一个/两个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在农村老家由亲属或邻里照顾、教育的一群特殊儿童群体。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9000万,他们因为父母的长期外出工作而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和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设备不完善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障碍。
由于学校条件的滞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面临质量低劣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2.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影响力大大减弱,缺乏督促和引导,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投入减少,时间管理难以得到保证,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易感受到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了攻击性、自闭、自虐等行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一些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的老师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 完善监护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以规范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
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增强自我保护和适应能力。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5篇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5篇篇1一、留守儿童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被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二、留守儿童困境1. 生活困境: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家庭监管,一些留守儿童还会面临人身安全威胁。
2. 教育困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一些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3. 心理困境: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出现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提供住宿、餐饮、学习等全方位的服务。
2. 加强家庭监管和亲子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亲子沟通。
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教师素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辅导活动。
4. 开展心理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关爱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缓解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因为父母到城市打工、务农等原因,长期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老人照看的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缺失、心理疏离、社会融入不足的状态下,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学习成绩低、性格内向、行为问题等。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普遍不足,学校教育质量较低。
由于城乡差距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较差的教育资源,学校常常缺乏师资、教材和教育设施,导致他们的学习环境恶劣,学习动力低下。
2. 管教不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家长照料,对儿童的管教不够严格和规范,导致他们自律能力较差,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正确判断和纠正能力。
3. 心理问题突出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问题。
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对生活充满迷茫和不安。
4. 家庭教育水准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准普遍较低,父母工作忙碌、缺乏教育意识,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指导和关心照顾。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1.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增加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能力,让他们明白正确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良好习惯。
3. 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照料等服务,让孩子在关爱和关注中健康成长。
4. 父母回乡创业政府应鼓励父母回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实现家庭团聚。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其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生活原因而被迫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呈现出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 家庭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和性格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认知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2.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尽管国家在农村教育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但受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许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这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文化等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诱惑和干扰。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使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
2. 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教育设施,提高师资力量。
同时,应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包括整治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网络文化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属家中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教育现状相对落后,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
下面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心理和情感发展受到影响。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不强,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较为简陋,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3.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家庭的缺乏教育关注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较低,容易产生学习厌倦、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问题。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3. 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沟通和指导,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4. 发展农村教育公益项目: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联合开展农村教育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教育服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和社会机构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相对落后,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改善。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心理辅导、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开展公益教育项目等综合对策,才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今社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而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了农村,成为了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教育方面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隔代监护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只能在生活上给予照顾,难以在学习和心理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这导致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
一些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和音体美等课程的专业教师,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同时,由于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老师难以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关注和辅导。
3、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鼓励,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厌学情绪。
而且,由于农村教育环境相对较差,孩子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内心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情感倾诉的对象,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1、强化家庭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即使身在外地,也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家长可以委托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亲属或邻居代为照顾孩子,并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和交流。
2、优化学校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农村地区务工或迁移至城市工作,留下未成年子女在家独自生活。
这样的家庭状况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匮乏。
留守儿童所处的地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条件不好。
2.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诲。
长期的孤独、寂寞和无人照顾的状态,容易导致孩子情感不稳定和行为问题,对其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 学校教育滞后由于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农村学校在教学质量和水平上很难与城市学校相比。
留守儿童缺少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平台,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都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4.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导致他们产生迷失自我的情况。
对策应加强针对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宣传和服务,提高家长关注和支持子女教育的意识。
同时,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家长参加子女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活动。
2. 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师资水平。
这样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平台。
3. 联合社区组织留守儿童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因此可以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和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和服务。
这样可以从多方面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
4. 加强社会保障为了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困境,社会应该增加对他们的保障,像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等,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心理咨询及治疗,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结语留守儿童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协作,寻求解决之道。
只有在全社会的努力之下,留守儿童才有机会享受到 proper 的教育和生活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也逐渐增多。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戚或祖父母照顾的儿童。
由于父母在身边无法给予足够的照顾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对策建议展开讨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1.缺乏父母关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孤独感和封闭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缺乏家庭教育,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面临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1.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和关爱意识,让父母在外务工的能够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2.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地区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关爱服务,如兴趣班、心理辅导、亲子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支持。
3.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留守儿童进行网上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缓解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
4.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由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学校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和教育帮助。
5.开展社会关爱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到城市工作,将孩子留在农村的现象。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父母关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
他们面临着情感上的空虚与孤独感。
2. 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水平低下。
他们可能缺乏基本的营养和生活保障,生活环境也可能不够良好。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差。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面临上学困难、接受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
1. 家庭教育支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支持,提醒父母对孩子的重视和关爱。
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2. 心理疏导和关爱: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缓解孤独和焦虑感。
可以开展心理援助活动,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3. 提供良好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水平。
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激励优秀教师在农村地区执教。
5. 社区支持和志愿者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生活帮助。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怀中心,提供儿童保护和救助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挑战,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关爱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改善教育资源、加强心理疏导和关爱以及提供家庭教育支持,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孩子留在家乡。
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二、理论分析1.1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1)父母陪伴不足: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导致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影响其正常发育。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留守儿童在家接受的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孩子相比,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误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1)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学业成绩下滑: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往往不理想,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3)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长期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三、实践对策2.1 提高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政策引导,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保障。
例如,设立专门的福利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临时寄宿、心理辅导等服务。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锻炼和实践。
这样既能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四、结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1.1 家庭教育观念的缺失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父母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纷纷涌向城市打工。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身上。
这些长辈往往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对于如何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
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
1.2 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家的时间较长,他们很难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等。
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也容易出现问题,如自卑、抑郁等。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2.1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政府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
例如,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地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高长辈的家庭教育水平。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行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学校教育工作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各级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确保他们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后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2.3 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成立志愿者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等服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的孩子。
现在这种情况可不少呢。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去外地打工,这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直接的陪伴和教育。
在农村或者一些偏远地区,这种现象更普遍。
那些爷爷奶奶可能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虽然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在教育上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啦。
比如说,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上的问题,爷爷奶奶可能不太能辅导;孩子有了一些小秘密、小烦恼,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爷爷奶奶倾诉,感觉就像心里缺了一块呢。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 亲情缺失的影响孩子长时间见不到爸爸妈妈,那种对父母的思念和渴望是很强烈的。
他们可能会变得比较内向、自卑,觉得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在学校里也可能不太合群,总是感觉自己孤零零的。
我就见过这样一个留守儿童,他特别胆小,上课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问他为啥,他说想爸爸妈妈,心里很难过,就没心思学习和跟小朋友玩了。
2. 教育观念落后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教育观念和现在可不一样啦。
他们可能觉得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对孩子的学习、心理发展这些不太重视。
像有的孩子想参加个兴趣班啥的,爷爷奶奶可能觉得那是浪费钱,还不如多买点吃的呢。
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可能比较简单粗暴,孩子犯错了就骂几句,不太懂得去引导孩子认识错误。
3. 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和父母因为距离的原因,沟通很少。
有的家庭可能就过年的时候能见上一面,平时就是偶尔打个电话。
但电话里也说不了太多,爸爸妈妈忙着工作,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一来,孩子心里的想法、遇到的问题就只能自己憋着,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的。
三、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1. 父母方面爸爸妈妈虽然在外地打工,但也要尽可能多和孩子联系。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视频通话就很好啊。
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听孩子讲讲小秘密。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4)(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四)报告结构安排 (5)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6)(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7)(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变化 (8)(三)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整 (10)(四)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11)(五)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12)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3)(一)教育资源匮乏 (14)(二)教育方法不当 (15)(三)亲子沟通障碍 (16)(四)家庭教育监管缺失 (18)(五)家庭教育指导不足 (19)四、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20)(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21)(二)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23)(三)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 (24)(四)完善家庭教育监管机制 (25)(五)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26)(六)构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 (27)五、结论与展望 (28)(一)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30)(二)对政策与实践的启示 (31)(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2)(四)案例分析 (33)(五)实践意义与价值 (35)一、内容综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隔代监护或亲友托管,这种监护模式往往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焦虑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
农村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农村家庭缺乏教育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未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部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留守儿童难以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和执行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双亡、离异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抚养的儿童。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面临着家庭教育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1.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易受外界影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落后,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 交流沟通不畅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交流沟通方面也存在问题,他们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机会,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沟通能力的不足。
4. 影响个性发展缺乏父母的教养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容易变得孤僻、内向,缺乏自信心,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对策建议1.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条件。
2. 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辅导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辅导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意识,增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
3. 增加心理辅导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健康问题。
4. 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和教育,提高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责任,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关注他们的成长。
5.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儿童保护、教育辅导、心理疏导、乐趣活动等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交流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时间不在家,留守在农村老人或亲戚家中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忽视。
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他们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普遍偏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普遍较差。
1. 政府加大关注和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关注。
增加留守儿童的学习机会,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培训,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
2.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在农村地区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安全、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中心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和教育指导,帮助留守儿童克服情感上的困扰和学习上的困难。
3. 鼓励父母与孩子保持联系。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电话、网络等通讯设施,方便父母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
鼓励父母在空闲时间回家探望孩子,增加亲子关系,弥补长期分离带来的缺失。
4. 加强社会监督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组织志愿者走进农村,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提供帮助和指导。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确实存在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合力来改善。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父母/监护人
学校教育
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实施帮扶制度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个别辅导3. 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
社会支持
1. 政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2. 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物质与精神帮助3. 村级组织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服务平台4. 推进城乡服务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不足,社交圈狭窄
普遍现象,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儿童
二、教育对策
对策方向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家庭教育
1. 父母或监护人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式教育2.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成长变化3. 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疏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描述比 Nhomakorabea/情况孤独感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导致情感缺失
普遍现象,约43.8%的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情感交流少
自卑感
因家庭状况、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普遍存在,影响性格发展
心理压力
担心家庭经济、学习压力等
较高,影响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得现状与对策随着经济得持续发展,城市劳动力得匮乏,越来越多得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她们留守在家得子女已逐步成为一个庞大得群体,她们将子女寄养在亲戚或爷奶、外公外婆身边。
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同时,这些孩子大多受到长辈得溺爱。
导致她们得思想品德较差,性格发展不健全,缺点比较多,感情也很脆弱。
因此,如何加强对这些留守学生得管理,加强对她们得思想教育,如何关爱留守学生得健康成长,就是刻不容缓得大问题,笔者对箐口小学留守儿童得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正常家庭教育得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就是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存在严重得问题。
1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校在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得情况下,留守儿童大多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也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之前都希望尽量地把孩子安顿好,但在对留守儿童得爷爷奶奶等祖辈管理教育留守儿童得状况时,有50%得人认为教育管理有些吃力,有50%得人认为“无所谓,基本不管”,只要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零用钱花就行了.况且,部分父母外出打工极少打电话回家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寄点生活费就行.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也会不自觉地疏远,亲子关系也得不到增强。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就是支持得。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目前得家庭生活比较满意,这与父母外出务工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更好得经济收入直接相关。
调查数据显示,有90%得留守儿童认为“为了使全家得生活更好,我支持她们外出务工"。
在“您最想对父母说什么”问题中,有41%得留守儿童选择“希望父母注意身体与人身安全,将来一定要报答她们”,25%得留守儿童“希望父母能回来,一家团聚”。
还有38%得儿童“回不回来无所谓,有钱寄回来就行.”从调查中,我发现留守儿童并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原因有:希望合家团聚,渴望父母得关怀与温暖;与父母缺乏心灵沟通;学习需要父母得辅导;觉得父母在外务工太苦、太累、不安全等等;也有得孩子表达了她们因父母不在家而遭受歧视、心里孤独、寂寞得感受。
这些孩子就是懂事得,她们对父母得理解与关心就是其她同龄人所不能体会到得.而支持父母外出务工得儿童心里则更多就是:没有父母在身边,自由得很,还有钱供自己支配。
得确,父母不在身边也确实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一定得不利影响。
2 存在得问题及成因ﻫ2、1 来自父母得爱匮乏从调查中,我发现,尽管有85%得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9%得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6%左右得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85%得外出父母一年返家一次,且都就是年边回来年初又走,只有15%得父母开春种上庄稼后再走,有得甚至几年不回家得.由于父母务工流动性大、时间长,给孩子得父爱或母爱严重缺失,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与寄养教育为主,致使大多留守儿童得思想品德、性格软弱无助,缺乏自信、孤独寂寞、逆反心理严重、缺乏沟通,对长辈得教育产生抵触,甚至与之对抗。
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有16%得留守儿童认为与父母得感情越来越淡薄。
而70%以上得儿童不愿接受代养人教育。
有些在外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得生活水平与学习条件,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花钱没有计划,存在乱花钱得状况,这很不利于学校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得思想品德教育。
另外,还有些家长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要外出打工。
因而在多数家长中形成一股“读书无用论”得歪风,她们对孩子得学习置若罔闻,任由孩子得学习“自生自灭",只要混到初中毕业就可出去打工。
2、2 隔代教育、代养教育力不从心随着我国经济得发展,农村将会有越来越多得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发家致富,很多年轻夫妇到外地打工挣钱,她们将子女寄养在亲戚或祖父母、外祖父母身边.可她们得思想、性格、生活经历、世界观、价值观往往与现实社会有一定得差距,教育子女就必然产生很多误差。
如:⑴不问青红皂白,孩子有求祖辈必应.ﻫ我班有一位学生叫郎军,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她方,父亲外出打工,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着,但独自住,平时爷爷奶奶各忙各得,任由孩子怎么着就怎么着.孩子说什么就依她什么。
我们开始不知道,经过家访才明白,孩子最缺得就就是家庭教育。
爷爷奶奶在生活上用物质得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得全面教育。
眼下,随着生活条件得改善,孩子们得生活需求也跟着增大了,爷爷奶奶对孩子们得生活需求总就是无条件得满足,甚至明知孩子得要求就是无理得,也不加以阻止,因为她们总想给孙辈最甜美得生活,因而加倍地在孩子们身上倾注溺爱之情。
这种溺爱就是当今社会得主流。
就如郎军同学,她学习特不用功,以玩为乐,根本无心学习。
对老师得教育就是关闭得,有时还与老师得教育背道而驰,对这样得孩子,需要倾注得心血可想而知。
满足她越多,她越不满足,离长辈得要求相去甚远,对她们得物质满足不仅起不到应有得作用,反而起推波助澜之势。
这种一味得满足,久而久之,会致使孩子缺乏生活得独立能力,缺乏心理得受挫能力,将来走出社会,她在生活得急流中可能摇摇欲坠。
ﻫ⑵“望子成龙”心意过高而又不切实际。
ﻫ在心理上,老一辈对孩子都就是望子成龙得,不能实事求就是地瞧待孩子,总认为自己得孩子应该比别人聪明。
由于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结果孩子根本达不到目标,久之,在孩子心中容易形成阴影,使孩子变得郁郁寡欢。
即:既然根本无法达到得事,谁还愿意去追求呢。
去年六(1班)有这么一个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跟着爷爷奶奶过。
这孩子天赋不算很好,曾在一年级时考过一次双百分,于就是总觉得孩子很聪明,就要求孩子每次考试都要在全校得前三名,可到了六年级后,由于升学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得增大,环境得改变,结果第一次测试就落到二十几名,爷爷急了,就给她下压,后来每况愈下,可她得爷爷还就是一味得埋怨、怨声四起,结果她辍学变成社会小混混,吸烟、喝酒样样在行。
因此,如果她得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就容易使孩子们丧失自我,往往会弄得事与愿违.⑶疏于管教,不分就是非,认识极端.ﻫ在观念上,有少数老人认为骄横泼辣得孩子将来不受人欺负,对孩子过于偏袒,迁就与溺爱,不分就是非曲直。
五(2)班有一个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于爷爷奶奶管教不力,经常不洗头、不洗澡、不洗衣服、常有偷盗得行为,该生在一学期中偷了同学二百多元钱,后来通过学生举报查出就是该生做得,结果她得奶奶到学校大吵大闹、不停地谩骂,一就是说:学生不该把钱放在书包里,她得孙子才有机会去偷得,就是学生得责任;二就是说:学校老师管教不严,没有尽到责任使她得孩子连偷盗都不知就是违法得;三就是说:村里得孩子不好,就是邻居得孩子带坏得。
却绝口不提自己孩子得任何问题,把孩子得责任与她们对孩子得教育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有一个学生,寄养在外婆家里,她外婆对她非常得溺爱,有时她外公罚她跪地,可她外婆也跟着跪地不起,还声称要打就先打她,全身心地保护外孙,致使外公无法正常教育外孙。
导致她无法无天,屡教不改.因此,一些老人有糊涂认识、不辨就是非,一味得过于疼爱,导致学生养成极端自私狭隘得心理,粗暴任性得性格,遇到争端,她们总就是先下手为强,蛮横霸道,丝毫不存在忍让与宽容。
这种学生往往惹就是生非、不服管教、妄自尊大,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大麻烦,也为今后得发展留下了十分危险得隐患.ﻫ现在得孩子缺少劳动,老人全部包揽了家务活,使孩子失去一切锻炼得机会,甚至连学校正常得劳动也进行干涉。
说:她们得孩子就是来学校学习得不就是来参加劳动得.现在得孩子少,都就是心肝宝贝,但让孩子参加学校得劳动锻炼也就是必要得。
有些孩子吃饭要长辈盛,甚至还要长辈喂,可老人们却认为这就是义不容辞得事,孰不知如此娇生惯养,使孩子养尊处优,这样得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吃苦耐劳得精神,只知每天玩得不亦乐乎,没有学习紧迫感,不懂得珍惜时间。
长此以往,将面目全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句诗,如果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单靠老师言传身教就是无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得。
ﻫ我村有一个初中生,她得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了,由爷爷奶奶抚养,老人平时特心疼她。
有一天爷爷奶奶在地里插秧非常忙,就让她回家烧饭,她很不耐烦,大刀阔斧地把米与水掺与一通后就放在火上,然后就“壮士一去不回头”地玩去了,等到爷爷奶奶回来发现又糊又焦得“烧饭”,顿时火冒三丈,奶奶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她一怒之下服用“敌敌2、3我畏"自杀了。
爷爷奶奶痛不欲生,只恨当初没有加强教育,竟连几句话都经受不起而自寻短见。
ﻫ行我素,身心健康严重偏离ﻫ从调查可瞧出,留守儿童得行为问题较多: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对老师说谎;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小偷小摸;不按时完成作业。
在家里不听代养人得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跟社会上得闲散人员东游西逛,逃学旷课,上网吧,瞧影碟,无所不干。
调查中还反应:留守儿童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伴打架斗殴、敲诈勒索;花钱大手大脚,常沉迷于电视、网吧;少数儿童还故意旷课在半路偷盗农民农作物享受,抑或大肆糟蹋等。
这些学生具有较强得破坏性、煽动性,会无意或有意影响其她同学。
ﻫ在调查中,当问及“您得理想就是什么”时,50%得留守儿童选择“当大老板、拥有很多钱”;16%得留守儿童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得人";5%得留守儿童选择“当科学家,为国家作贡献”,还有10得留守儿童选择其它,19%得留守儿童均回答说“不知道”,这表明很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健康出现偏差,具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优良品质得留守儿童越来越少,甚至一部份儿童还没有一种价值取向意识。
这里得留守学生中有部分经常聚在一起唱“我不当大哥好多年”。
ﻫ2、4学校对留守儿童缺乏有力管理,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ﻫ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与家庭得密切配合才能产生有效得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得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得几节课,还需要通过家长会与家访得形式了解学生得表现。
但就是,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她们得真实情况。
有些调皮得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得监护人。
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儿童得管理陷入尴尬。
因此,对留守儿童,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开除或劝其转学得办法,有得学校便干脆对留守儿童放任不管,让其冷落一边,有得严厉管教,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得要求,使留守儿童流入社会,使其更加为所欲为。
ﻫ2、5负面“榜样”形象,引导孩子误入歧途ﻫ调查中,有14%得学生家长长年以赌为业.有得吃喝嫖赌抽,五毒具全,在吃喝嫖赌中,往往赌嫖就是很难分离得。
于就是,平时家长只顾自己玩乐,不管孩子,等到老师找上家门才对孩子暴力处理,可为时已晚。
3对策与建议像破了得衣服,小小不补,大了一尺五.ﻫ3、1 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作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帮助外出务工得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真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灌之以爱。